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9集)

 

演【具足诸法,方谓之有。今自性离一切法差别之相,所谓非有相,非无相,非双亦相,非双非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非异相,非一异俱相,是不立一尘非有也,何浊之有。】

 

这些句子与《般若经》里面所用的完全相同,直教你把极微细的妄念都要把它清除掉。要记住,真如本性,就是你的真心,你真心里面干干净净,本来清净,『不受一尘』,它本来就不受、就不染。『浊』是什么?「浊」是你心里面有了,心里头有就浊。我们现在不但心里有,唯恐有的不够多,那有什么法子!古德说过,「为学日益」,是世间法,世间要求学,很怕自己知道的不够多,世间法!世间法是浊法,五浊恶世,浊法!浊恶唯恐不多,要好好的去学去。「为道日损」,学道,道是清净心,清净心里头什么都没有;一天一天把这个拉拉杂杂的东西丢掉、减少,这叫学道。学道的人就怕知见多,分别、执着、妄想一多,道就见不到了。要把分别、执着、妄想统统舍掉,道心就现前。所以,为道清(清高士),为学浊。佛说我们这个世间叫做「五浊恶世」,这个话是很有道理。底下说了这么多,把它归纳起来只有一句话,「两边不立,中道不存」。两边离开了,中道也没有,这时候清净心现前,何浊之有?

 

演【云无,不舍一法者,清者,无也。】

 

『清』是什么意思?就是你心里头一尘不染的时候,这个时候不得已给它起个名字叫「清」。

 

演【不立一尘,方谓之无。】

 

「尘」在此地是代表极少,就是一微尘,一微尘都不能够建立,你要是建立一尘,就叫头上安头,就是《楞严经》里面讲的「知见立知」。知见是什么?「清」就是知见,上面再立一个「尘」,就是知见上又立一个知,这个知是什么?这个知就叫无明,这就是五浊的根源。不能建立,不立一尘,这才叫真无、真空。

 

演【今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常乐我净义故,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是不舍一法非无也,何清之有。】

 

一个有、一个无,一个清、一个浊。有无、清浊统统没有,这个时候叫真清,这是真正的清。前面说「不受一尘」,从自体上说,「何浊之有」,从体上讲的。这个地方讲「云无,不舍一法者」,是从作用上说的。应用它能够现十法界依正庄严,所以不能说它无。虽现十法界依正庄严,诸位要晓得,「当体皆空,实无有一法可得」,所以它又「非有」。非有就是非无,非无就是非有,有跟无是一个意思,不是两个意思。我们今天没有办法理解,那就是认定有不是无、无不是有,有、无是两个意思,不是一个意思,所以就不得其门而入。几时晓得它原来是一个意思,就入门了。你看两边所说,说它无,有「无」的道理;说它有,有「有」的道理。说「无」,是从本体上说,从性体上讲;说「有」,完全从作用上说。

 

『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满」是圆满,满足的意思就是没有欠缺,「功」是功能,「德」是讲作用、德用。它有功能,它有作用,功能、作用是圆满的,没有一丝毫欠缺。这一句话是总说,下面是别说,举几个例子来讲。它有『智慧光明』,智光遍照,前面讲「辉天地,透金石」。这是我们自己圆满的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这种智慧各个人都有,为什么?因为你有自性。你现在这个智慧为什么没有?因为你不相信你有自性,「我不相信我有自性,不相信我有佛性」,那好了,你虽有也不能现前。譬如你口袋装了很多钱,到一个饭馆里去,肚子饿了想吃一餐饭,没钱,很可怜。你口袋里有钱,「没有」,钱装得满满,「没有,不相信我口袋有钱」,那有什么办法?那你还是得挨饿,还是得去要饭。古人所比的「衣里明珠」,自己忘掉了。我们凡夫就是把自性给忘掉,所以迷,迷什么?迷了自性。性迷了,「相」当然也迷,一迷一切迷,一悟是一切悟。如果性上觉悟,相上决定不迷,为什么?性、相是一体,不是二体,一悟一切悟。

 

『遍照法界义』。『真实识知义』,「真」是不妄,「实」是不虚、不假,「识知」是对于一切法了别,没有一样不清楚。『常乐我净』,这是真常,常就是永恒,真心是永恒的,有真常、有真乐、有真我、有真净。法身里面有「常乐我净」,这是四种净德,般若里面也有常乐我净,解脱里头也有常乐我净,这不是假的。『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没有一样不满足。所以叫『如来藏』,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如来就藏在这里面,藏在哪里面?藏在自己真性里面。虽然藏在里面,因为它没有形迹,它既不是念头也不是形相,它确实又是不立一尘,又是一切具足,这妙不可言。所以,不能说它空,又不能说它有,空、有两边都说不上,清、浊两边也说不上。这是讲「非浊非清」,清、浊两边都说不上。下面再讲「无背、无向」:

 

疏【无背者,纵之则无所从去。无向者,迎之则无所从来。言即此灵明湛寂者,不可以清浊向背求也。举清浊向背,意该善恶圣凡有无生灭增减一异等。】

 

这几句话非常重要,意思有相当的深度,可以说甚深甚深,句句都是描绘真如本性。我们读了之后,纵然不能明心见性,对于真如本性总得一点消息,得有一点彷彿,而后才能够增长信心。

 

演【舍此而有所去,方可谓之背。】

 

《金刚经》上解释「如来」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如来者,诸法如义」,这是佛说的;另一个意思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这两个意思其实还是一个意思,就是此地所讲无背、无向,「背」是去,「向」是来。《金刚经》上所讲的如来,就是讲的真如本性。经上有的时候讲「佛」,有的时候讲「如来」。凡是讲「如来」都是从性上说的,凡是讲「佛」都是从相上说的。所以经里用的名词,它有很深的含义,决不会混搅在一起,不会一桩事情说两个名词,它两种说法一定有两个意思。这是先把背、向的定义说出来,然后你仔细去观察,本性里面没有这个意思,没这种现象。

 

演【今则匪离跬步,涌现宝花,不出户庭,围绕行树,虽欲纵之,将去何所?故无背。】

 

这一句先从比喻上说,这个比喻就是《楞严经》所说「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就是这两句话的意思。没有离开一步,这个意思是没去。『涌现宝花』,就是当处出生,「花」是指现相。『不出户庭』,户是门户,我们开这个门,两扇的叫做门,一扇的叫户,庭是庭院。这都非常近,没有离开你家门口就『围绕行树』了,这个比喻什么?比喻森罗万象。的确没有离开门庭,森罗万象围绕着,这些是什么东西?统统是真如本性的相分。哪有去?没有去的意思。

 

『虽欲纵之』,我很想离开它,『将去何所』,能够离开得了吗?真如本性就好比是太空,我们能够逃出太空吗?其实它比太虚空还要大。《楞严经》,佛有个比喻,把我们的太虚空比作一片云彩,把我们的真如本性比作太虚空,到底是云彩大还是太虚空大?太虚空不大。这个比喻愈想愈有意思,佛实在是很聪明的人,比得好。怎么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我们就把太虚空比作我们真如本性,看起来觉察到这是真的虚空。你晚上会作梦,你梦里头也有一个太虚空,你那个太虚空在这个太虚空里面就像一片云彩一样,你感觉到这个太虚空也是渺无边际,其实那是一片云彩。你从这上面去细细揣摹,就能够体会到佛的经的意思。我们今天感觉到这个无量的虚空,就好像我们梦中的虚空一样,我们的真如本性就像现前的太虚空一样。我们六根感触到的太虚空,真的是我们真如本性里面一团的迷云,真是这个样子,而这个太虚空已经是没有边际了。所以,离不开!西方极乐世界虽然距离我们这边十万亿个佛国土,还是在自性当中。换句话说,依旧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生与灭是同时的,因为同时所以就找不到生灭,就不生不灭。不生不灭跟生灭又是一个意思,这都是很不好懂的地方。我们总是执着生不是灭,灭不是生。为什么生灭就是不生灭?从相上讲有生灭,从理上讲没生灭。就相而论,生灭同时,既然是同时,说生已经是灭,说灭又是生了,话还没有说完的时候又变了。这都是真实相!这是无背的意思。我们再看无向的意思: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4月20日19:37:0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127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