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第7集)jingkong老和尚主讲

 

【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十二缘』就是十二因缘。『缘觉』,他是出生在有佛法的时代,不是没有佛法的时代。像现在是释迦牟尼佛末法时期,还是有佛法的时代。独觉是出在没有佛法的时代、灭法的时代。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虽不在世了,我们以今天来算,末法还有九千年,这九千年当中,如果从这种修学的方法来说,佛菩萨还会现缘觉身给他说法。到释迦牟尼佛法灭了,弥勒佛还没有出世之前,这当中有五十六亿万年没有佛法,世间没佛法。在这段期间当中,譬如现前这些初果的学人,到那个时候他的修行功夫到了,天上人间七番生死,他这个修证功夫到了,诸佛菩萨就会示现独觉身来度他。在目前,我们这个九千年之内不会有独觉,因为还有佛法,佛法还在世,只有缘觉,没有独觉。修十二因缘也是属于小乘,这一类的人比修四谛的根性要利。由四谛、三十七道品入门修行证果的,往往习气不断;从十二因缘这是比较聪明,能够断习气。十二因缘在此地也不必多说,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到生缘老死。

 

『缘断胜性』,胜是殊胜,「胜性」就是他真正觉悟因缘性空,所以他证得无生之性。像大乘经里面讲的,「万法因缘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龙树菩萨是从因缘里面觉悟到一切万法无自性,这个理事都圆满的现在眼前。『胜妙现圆』,这个时候修十二因缘的人,也等于说是功夫快成熟了,快要毕业,观世音菩萨很慈悲,立刻现缘觉身来帮他忙,为他说法,他得到解脱。这个解脱都是属于小乘的解脱,而不是究竟的解脱。佛在大经里面跟我们说,阿罗汉跟辟支佛,虽然佛常常喝斥他们是「焦芽败种」,但是绝对不会有定性的阿罗汉。所谓定性就是不会回小向大的,这叫定性。不可能有,不可能有这个定性的。经里面常说定性那是骂人的话,释迦牟尼佛骂人的话,不是真的。所以佛在经里面给我们讲过,阿罗汉最迟两万大劫他也会回小向大,发大乘心;辟支佛,缘觉跟独觉最低限度是一万大劫,回小向大。诸位想想看,他在这一万大劫、二万大劫当中,他停止在那里不再进步,这是佛看起来很惋惜的一桩事情,堕在无为坑里面,住在偏真涅槃里头,不肯再往前进,是这么个意思。他必须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他觉悟了,这个时候舍弃偏真涅槃,学菩萨道、学大乘法。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

 

『入』就是证,『灭』是果,『道』是指小乘的三十七道品。依这个方法来修行,快要证得小乘的果位,这个「入灭」就是阿罗汉果。

 

【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我们从小乘来说,三果以前小乘断证的次第,可以说四果向以前都属于有学。到所谓断四谛惑,证人空(也叫做生空),证人我空这个时候才叫做『得四谛空』,就是初果以后再往上进步,断三界八十一品思惑。这个东西都要搞清楚,在修行当中,你把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叫做见道,这才算是见道。你就晓得,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没有断尽,没见道,道在哪里?只是听说,没有见道。这是我们要真正提高警觉,我们有没有见道?见了道以后才谈得上修道。你没有见道,你修什么?大乘道里面要破一品无明才叫做见道。前面三十二应第一应所讲的,入三摩地才见道,圆教初住的地位;换句话说,初住以前就是十信位,十信位没有见道。这桩事情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得非常清楚,《华严经》十信没有地位,到初住才有地位,所以《华严经》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们通常讲菩萨五十一个位次,前面有十信。十信你在经上找,没有这个经文,为什么?没见道。

 

初住见道,见道而后修道;未见道以前,这个修道都是盲修瞎练。所以在这段没有见道的期间,古时候人怎么修法?跟着老师,不离开老师;见了道之后,不必再跟老师,自己走了。好比我们驾车一样,我们在市区里面走,我们想上高速公路,可是我们初来这个都市,市区的路都不熟,我们请一个人在前面带我们,我们跟着他走,这也像老师一样;上了高速公路不要跟他,自己可以走,认识路了,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根本的老师,所谓亲教师、和尚。善财童子在《华严经》里面所示现的,他在没有见道以前跟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给他领路;等到他见了道,他就出去参学,不要再跟老师了,离开老师。从释迦牟尼佛讲《华严经》,这是第一部讲的经,他老人家示现成佛,二七日中在菩提树下转大法轮,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讲《大方广佛华严经》,一直到佛法传到我们中国,代代相传,我们中国人把这个叫师承。没有开悟以前跟一个老师,这一个老师他对学生要负决定性的责任,就是要以善巧方便诱导他开悟。根性利的,我们在《六祖坛经》里面看到,三、五年开悟了;根性钝的,有二、三十年开悟的。还有些不开悟的,那是什么人?不肯依教奉行的人,那就不开悟。如果你跟着一个善友、善知识,真正能够依教奉行,没有不开悟的。

 

我们就拿《坛经》做例子,你们晓得《坛经》里面惠能大师讲,他离开黄梅以后,黄梅有多少人去追他,想把衣钵夺回。其中有个惠明是个将军出身、是个武将出身,这个人很粗鲁,在五祖会下多年,他见六祖得衣钵不服气,想去把它夺回来。真的给他追到,追到之后,惠能也晓得这个人不好惹,他有力气、孔武有力,不是个平常人,怎么办?好,他目的是在抢衣钵,把衣钵摆在石头上,自己躲起来。惠明一看到衣钵摆在这里,也知道,算了,你躲起来,我衣钵拿到手就行了,谁知道衣钵去拿拿不动。你们想想,他是四品将军,衣钵多重?决定不超过一公斤,小孩都能拿得动,一个将军为什么拿不动?他才晓得护法神守住在这里,不该是你的你拿不去。于是真正发心忏悔,说是来求法。能大师跟他一说法,他就开悟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3月3日22:00:5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849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