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华严经讲述菁华(第296集 视频/文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摘要「空有」是代表两边,用现在的话来说,要突破这种侷限,才能得自在。突破侷限的方法就是离妄想分别执著,我们只要有分别执著存在,这个框架就不容易突破。

 

我们从哪里学起?我常常勉励同学,放下自私自利,我们从这儿下手。诸佛菩萨教给我们,因为我们有自私自利的念头、有自私自利的行为,所以我们生活不自在,障碍多、困难多。我们生活在烦恼里头,日夜不离忧悲苦恼,我们过这样的生活,这个生活过得很冤枉,过得很苦!什么原因造成的?自私自利造成的。我们想离苦得乐,自私自利是一切苦恼的根源,你把这个根拔掉了永远离苦。如何得乐?得乐要修善,把自私自利的念头转变为利益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你就得乐,你就得大自在。决定不要再为自己想,从这个地方可以入佛法之门;要不舍弃自私自利,佛法的门虽然多、虽然大,你入不进去,没有你的分。

 

我们在这个地方要深深的体会得,要把这个事情看清楚、看明白。真搞清楚、搞明白了,要以大慈悲来救,首先救自己。佛在经论里面说得太多了,如果对自己都救不了,说是你能救别人,没这个道理。决定是先度自己,才度别人,十方三世诸佛都没有例外的。为什么?度自己,真实智慧才流露;不度自己,自己的思想言行都是属于情识,都是迷而不觉,迷而不觉的思想言行如何能度别人?没这个道理!决定是先度自己。就是劝人念佛也不违背这个原理,你劝别人念佛求生净土,你自己对于净土决定是有信心,决定有恳切的愿望,你劝人,让别人听了之后才没有疑惑,也能产生信心。自己虽然没有生净土,自己知道将来决定生净土,才能帮助别人。如果自己对于往生没有把握,你劝别人的话信心也不足,说的话也模棱两可,或有、或者还不可靠,你叫人听了怀疑,不能够下坚定的信心。所以说都不例外,一定要先度自己,先自己要放下,然后才能劝人。

 

我们帮助一些年轻的同修们,发心出来讲经说法。讲经的方法不难学,真正肯用功,一个月就学会了,可是要讲得好,那就难了。为什么?讲得好要自己真实修行的功夫,你没有真实修行功夫做基础,你讲得再熟,你蒐集的资料再多再广,全是别人的,不是从自己自性里头流出来的,内行人仔细听你的,你的言词不恳切、不真实,虚应故事而已。换句话说,你自己不能成就,你还是搞生死轮回,你能够帮助别人,那效果很有限。所以一定要懂得先救自己,救自己不是救别的,来生不要再搞六道轮回,这才是真正的自救。

 

不但不能搞六道轮回,四圣法界也不好,可是要超越四圣法界大难大难,确实不是一桩容易事情。可是我们很幸运,我们在大乘法里面遇到净宗法门,祖师大德告诉我们,在末法时期的众生,唯有依靠这个法门能够了生死、脱三界;不但脱三界,超越十法界。这样殊胜的法门希有难逢,我们遇到了,要不肯认真努力修学,求得一个圆满的结果,我们不是把自己辜负掉了!一定要晓得世缘是假的,决定不可以留恋,决定不能放在心上。世间一切人事物,好也好、不好也好,觉悟之后,这些与我无关。与我有密切关系的只有一桩事情,阿弥陀佛,念念希求极乐世界,心心向往阿弥陀佛,这是真的,除这桩事情之外全是假的。在一切假的里面,我们决定不作恶,我们认真努力修善断恶,提升我们将来到极乐世界的品位,这是真的。

 

人世间苦短,佛法讲「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尤其我们处在现前的社会,眼看许许多多众生迷惑造业,所造都是极不善业,这个业会感得果报。造作的心行勇猛,感得的果报快速。不善业感得的是不善的果报,我们很可能遇到,遇到的时候怎么办?这一天来了的时候,我们佛经上常讲「腊月三十」,「腊月三十」是个形容话,寿命到了的时候、生死交关的时候你怎么办?一般人到这个时候手忙脚乱,多半人是这样的。学佛的人,真学佛,所谓是有了功夫的人,他不慌不忙,他没有恐怖,他有主宰;学佛而没有功夫的人还是手忙脚乱,我们也看到很多。这些现象就是给我们提出了警讯,警告我们、通知我们,我们得到这个警讯要加紧准备,知道这一天会来,不定什么时候来,一定要早做准备。

 

「救苦护善」是一个明白人一生生活行持的宗旨。我们活在这个世间,遇到佛法,皈依三宝,做佛的弟子,我们这一生干的什么事情?救苦护善。首先救自己的苦难。苦,诸位要知道,有苦因、有苦缘、有苦果,果上没法子救,要在因跟缘上救。因是什么?思想观念的不善。我常常提醒同修,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五欲六尘极不善,这个观念不好。想想诸佛菩萨没有,这十二个字他们统统都摆脱了,全都放下了。我们要学佛,如果这十二个字不放下,就学得不像;果然放下了,我们智慧现前,转贪瞋痴为戒定慧。戒是什么?端庄的行为,不要学,自然现前;定是清净心、平等心。修行哪里要费那么大劲!大家要细读《楞严经》就明白了,念头一转就成功了。凡夫跟佛陀一念之差,一念迷,这是凡夫;一念觉,凡夫就成佛。要彻底的觉悟,大彻大悟。

 

我们念头转不过来,我们讲席当中也常说,烦恼习气太重了,外面的外缘不好,外面都是诱惑,几个人能禁得起诱惑?不受诱惑的人,这个人有定功;还会被外面境界诱惑,没有功夫。有功夫的人在一切境缘当中,不管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他如如不动,决定不受影响,这是真功夫,这样才能救苦。内要把这些攀缘的心断掉;外是缘,外缘,不受外缘诱惑,不能上当,外缘在佛法里面讲是魔障、魔境,它在诱惑你。内因外缘断了,苦的果报就没有了。苦果是什么?我们现实的享受,现实的享受还一样,苦乐两种感受迥然不同。我们举一个例子,诸位好好想想,古代孔老夫子的学生颜回,我们在书上读到,颜回的生活很清苦,「一箪食,一瓢饮」,物质生活非常艰难,喝水连个杯子都没有,用瓢,葫芦瓢,吃饭饭碗没有,用竹子编一个篓做饭碗,贫穷到那种程度!一般人是苦不堪言,怎么样?「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快乐得不得了。你知道他快乐从哪里来的?内断贪瞋痴,外不受环境诱惑,所以他的物质生活,丰盛他很乐,缺乏他也很乐,他不受这个境界影响,这叫做离苦得乐。因跟缘转了,果真的转过来了。绝对不是果转过来了,你贫穷现在得大富贵,不是这个转法,你要认为这个转法,那你就完全错了;他在境缘当中他有乐受,他没有苦受。为什么?他对于这个境缘了解得太透彻了、太清楚了,谚语所说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他懂这个道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2月12日18:31:1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760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