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华严经讲述菁华(第277集 文字)新加坡净宗学会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华严经讲述菁华 (第二七七集) 2000/3/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45-0277

 

请掀开经本,鸠槃茶王偈颂第九首:

 

【为欲安乐诸众生。修习大悲无量劫。种种方便除众苦。如是净华之所见。】

 

第九位是无边净华眼鸠槃茶王,他是「得开示不退转大悲藏解脱门」。我们看他的赞颂,要知道怎样去学习,每一位天王、神众,对我们修学都有实质的帮助。赞颂第一句:『为欲安乐诸众生』,这是将我们修学之所以说出来了。我们为什么学佛?为什么修行?一般人回答都是为自己,为自己求安乐;而世俗的人为什么学佛?为什么来拜佛?为什么到庙里烧香?求升官发财,求健康长寿,求佛菩萨保佑他平安,目的在此地,全是为个人、为家庭。诸位想想,坚固的我执一丝毫都没有化解,念念增长执著,念念增长分别,所以他所行的一切善,这叫世间善法。为什么叫世间善法?果报不出六道。为什么不出六道?六道是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只要有分别执著,六道就不能够超越,原因在此地。诸佛菩萨对我们丝毫勉强都没有,只是把这些事实真相给我们说出来,让我们了解事实真相,这就叫开悟。

 

事实真相我们要明了,就不会受人欺骗,现在社会骗人的人很多。我不听谣言,甚至于人家把这些书,指名字骂我这些书送来给我看,录音带送来给我听我都不听。为什么?那都是妄想分别执著,我们要舍掉,保持自己的清净心,保持永远对人一个最好的概念。天下人都是好人,不过是什么?习气使然,《三字经》里面讲「性相近,习相远」,习气改变了你的本性。但是习气是虚妄的,习气除掉了,你将来也是如如佛。将来是如如佛,我现在看你也是如如佛,我把你当作佛看待,我得自在,我心清净,我生智慧,不生烦恼,所以我们功夫才会有进展,才会有进步。常常想别人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就是自己的不对,我们懂得吗?你看蕅益大师《灵峰宗论》里面对昙方丈的一段开示,我过去印的小张,现在在我三楼饭桌下面还压着,我印了几十万张送人,「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什么人心?自己的心,不是别人的。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一定要晓得物质环境、人事环境里面没有邪正、没有是非、没有真妄,真妄、是非、邪正是从我自己心里头生的,我的心正一切都正,我的心善一切都善,我的心好一切都好。境随心转,《楞严经》上说「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我们为什么不转境,而被境界所转?被境界所转,那个人多苦!

 

由此可知,苦乐、迷悟都在自己一念心,我们为什么不向善,去向恶?尤其读了《华严经》五十三参,你看看善财童子,善财童子就是这个修法,善恶境缘统统是善知识,差别的只有一点,礼敬、供养决定平等,善人、恶人一律平等。帮助我的人、称赞我的人、毁谤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我对他的布施供养平等的,对他的恭敬平等的;只有一样,称赞,「称赞如来」,他有德行这一面我称赞他,与德行相违背的不称赞,我们在《华严经》上学到的。你看善财童子对胜热婆罗门这些人,有恭敬、供养,没有赞叹,我们在这里学到了。佛教给我们,绝不可以批评,绝不可以以轻慢的心、恚怒的心、嫉妒的心,那我们自己造业,与外头境界不相干。

 

诸佛菩萨所以能成为佛菩萨就是这个愿,这第一句,这第一句就是四弘誓愿里头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活在这个世间为什么?「为欲安乐诸众生」,不是为自己,自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所有一切恶劣伤害就伤害不到了。有我才会受伤害,「我」被伤害了;「我」要没有了,诸位想想,一切灾难来了,我没有了,谁受伤害?佛在小乘经上都说了很多比喻,譬如有人送礼,你的礼物送给人,人家不接受,怎么办?你还是拿回去。你恶言骂人,人家不接受,结果是骂了自己。他要一接受,他就生烦恼、就生瞋恚,要生报复;他不接受,不接受回过来,自己有罪业,他没有过失,人家那个地方增长功德,最明显的,增长忍辱波罗蜜。我们造的罪业,成就他的功德,你说他感不感激我?当然感激,帮他消业障,成就他的功德。所以歌利王割截身体,忍辱仙人报答他的深恩,发愿成佛之后第一个度他。

 

知恩报恩!恩在哪里,世间人很不容易懂。帮助我们的人是我们的恩人,毁辱我们的人也是我们的恩人;帮助我们的人是顺境的恩人,顺的增上缘,毁辱我们的是逆增上缘,我们更小心、更谨慎,更是时时刻刻反省有没有过失,无则加勉,有则改之。如果自己有一点瞋恚心,立刻就知道错了,不是他错,我错了。他骂我,我还有瞋恚心,我错在哪里?我还有我相,我相、我执没除,我才会生气,我才会不高兴。如果我相没有了,就不可能有这个现象,听到别人骂我就像听到别人骂别人一样,与自己不相干。什么时候你们也学会了,指著鼻子骂你,你听到好像骂别人,打你好像是打别人,那个我相就没有了,那就恭喜,自己要恭喜,出三界了,绝对不会再堕在三界里头,决定不会再搞六道轮回。那身体在世间做什么?为一切众生服务的,为众生得安、得乐。安,破迷开悟就得安,离一切苦就得乐,所以这里头是两桩事情,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令一切众生转恶为善他就得乐,转迷为悟他就得安。我们在这个世间所作所为就是这么一桩事情,一切为众生,一切为社会,没有丝毫一念是为自己,这叫学佛。

 

诸佛菩萨绝对没有一念为自己,《金刚经》上说得那么清楚,「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那不是菩萨。不但不是菩萨,小乘也不是,须陀洹已经离四相了。我们这才明了,离四相、离四见里面的功行浅深差别很大。换句话说,还有执著,还有身见,须陀洹果就不能证得。这个大家都知道,必须离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证须陀洹果。见惑是什么?执著。如果我们在这上下功夫,这种功夫都在生活上、工作里面,处事待人接物之中,在这里做功夫,把自己妄想烦恼的习气,《金刚经》上就讲四相,是我们的烦恼习气,在一切境缘当中把它磨平,这叫修行,这是真功夫。赞叹你没有欢喜心,为什么?知道不值得赞叹,无论在哪一方面,我们跟祖师大德一比较差太远了,愈是赞叹我们愈生惭愧,不配!侮辱我们,我们点头,应该!为什么?罪业太重。他辱骂,他侮辱,把我的业障罪业减轻了几分,不都是善知识吗?人人都是善人,事事都是好事,就看我们怎么用心。会用心的人,古人常讲「仁者无敌」,那是会用心的人,仁者会用心。仁是什么意思?仁是二人,不是一个人;换句话说,念念能够想到别人,这个人是仁人。敌是什么?敌是对头、冤家,他没有。念念想着别人的人,没有想自己的人,他有什么冤家?有什么对头?没有,冤家对头到他那里都落空了。

 

佛经里面称菩萨为「仁者」,顾名思义,仁者「为欲安乐诸众生」。这个愿要落实,底下两句是落实,『修习大悲无量劫』,「修」是修正。我们真的是无量劫以来堕落在六道里面做凡夫,没有慈悲心,自私自利,要把自私自利修正过来、转变过来,利益众生。从前一切利益自己,现在转过头来利益一切众生,不遗余力,尽心尽力去做。古人这种人在社会上不少,看到别人有困苦艰难的时候,甚至于变卖自己的房子、田地,帮助这些苦难的人,为别人,自己可以倾家荡产。他这样做有没有好处?有!我们看到果报,后世的子孙发达。这是什么?祖先积的阴功。这在中国史书上我们就看到太多太多了,哪一个发达人家不是多少代祖宗在积德?感应不可思议!我们要懂这个道理,所以才报答祖宗恩德。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1月18日20:41: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638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