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华严经讲述菁华(第262集 文字)新加坡净宗学会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在我们接触广大群众当中,我们也能体会到有根性利的,一听他就相信、他就理解,就能接受,这是属于利智。还有一些听了不能相信、不能接受,我们也没有办法现通,但是我们可以举出许许多多不思议境界,这些境界是社会大众承认的,报纸杂志里面所刊载的,电视电台里面所播的,不可思议感应的事蹟,我们多说说这些,让他慢慢的去体会。从这个地方他能够信入,那个根也算是不错了。一定要自己亲自见到,这个根就很钝了;有没有?很多。我往年在美国达拉斯,达拉斯佛教会蔡文雄居士,他跟我讲他信佛的因缘,他是亲自见到阿弥陀佛,他相信了。他见到是他父亲生病,他从美国回到台湾,父亲临走的时候,他看到阿弥陀佛在病房的窗子上,时间很久,有五、六分钟。他非常仔细看,一点都没错,他看到的是佛像,就像我们供养的佛像,那个地方确实没有供佛像,他在那里看到佛金色的身相,阿弥陀佛的坐相,很不可思议,他从这相信了。以后他出门经常做生意,遇到一尊佛像,他说跟他那一天所看的一模一样,他就把它请回来,现在这个佛像供在达拉斯佛教会。他父亲生病,他见到这个佛像在窗口,跟这个佛像一模一样。每一个人入佛的因缘都不相同。

 

以后他跟我讲过许多他遭遇的事情,证明人决定有前生。他自己告诉我,有一次他在旧金山,跟几个朋友开车出去玩,回来的时候迷路了。车经过一个小镇,他在这个时候,忽然就感觉到这个小镇很熟,他就告诉驾驶的人从哪里转,有什么样的建筑物,从哪一条街,果然没错。他有没有到过这个地方来?确实没到过。街道熟悉,建筑物熟悉,他告诉我的。我说你前生可能是在那个地方采矿的工人,你在那里住了很久,所以你会这么熟。确确实实这一生他头一次去,以前没去过,忽然之间感到这么样的熟悉。这种情形有很多人都有这个经历,你们到外面观光旅游,突然之间这个地方好像很亲切,来过的样子,很熟悉,前生在这个地方住过,曾经到这儿旅游过。所以从这里证明,证明有前生。既有前生,当然有后世,佛法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他就相信了,他就能接受。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是事实,知道这个事实并不等于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不了,你还是在六道里头打转,还是在里头受报。所以佛用这些方法不过是接引你入门而已,入了门之后告诉你理论、告诉你方法,如何超越这个问题。古印度的宗教对于六道的情况非常清楚,他们都修禅定,这个禅定在佛法里面讲叫世间禅定,四禅八定。能够修到初禅、二禅,六道状况就非常清楚,甚至于六道里面,你想到哪个地方去参观、去游览都没有问题,你在定中可以做到,定中能够突破这个界限。可是怎么样?六道究竟怎么来的不晓得,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情不知道。所以这才感得诸佛如来示现在人间,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

 

佛跟我们说,六道从哪里来的?从我们自己妄想、分别、执著里头变现出来的,这是三种烦恼;佛学里面的术语,见思烦恼是执著,尘沙烦恼是分别,无明烦恼是妄想。你这三种烦恼具足,现出来的境界就是六道。如果这三种烦恼里面断一个,烦恼有粗细,先断粗的,执著,放下一切执著,六道就没有了,现的是什么境界?四圣法界,十法界里面上面的四个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我们晓得四圣法界怎么来的?从妄想、分别来的,他没有执著。如果把分别也断掉,四圣法界就没有了,剩下来的,佛跟我们讲叫一真法界,放下分别、执著你就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还有妄想,妄想没有断尽,所以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一真法界里面还有四十一个阶位,菩萨的等级,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层次?妄想不一样。妄想多的,菩萨地位就低,妄想少的就高,到等觉菩萨只有一品妄想。我们通常讲四十一品无明,四十品断尽了,还有一品没断,他是等觉菩萨;那一品断了,那就称妙觉,妙觉就是如来果地。佛把这个境界之由来跟我们说清楚了,明白这个由来,我们就懂得怎样超越。所以世尊千经万论,无一不是劝勉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利根、上上根人听到佛的教诲,当时就放下了,那就成佛了。所谓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是比喻,比喻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障碍我们智慧德相,无量劫来我们就受这个害,不了解事实真相,佛慈悲为我们说明。

 

「普成就」还有一个意思,第一个「遍世」,第二个「多劫」。遍世是从空间上讲的,周遍世间,我们今天讲虚空法界是遍世;多劫是从时间上说的,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佛菩萨教化众生的范围跟我们说出来了,从空间讲没有边际,从时间讲无始无终,永远没有休息,在帮助众生、教化众生,所以叫「普成就」,绝不侷限于一个小范围。我们今天学佛、修行不能成就,原因在哪里?我们的心量太小太小了,念念没有办法突破自我这个圈圈。我们建一个道场,没有办法脱离道场这个范围,起心动念总得于我有利、于我的道场有利,这怎么行?这不是佛法,这是迷惑颠倒。我们想想清凉大师这个话。

 

学佛,过去在台湾有一些年轻同学问我从哪里学起,从哪里下手,我告诉他,从拓开心量下手。佛在经上教导我们,佛菩萨是什么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普成就的心量。「成就」两个字怎样讲?用现代话来说是服务,我们服务的对象,我们服务的范围,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我们学佛先从这里下手,把心量拓开,人就会开智慧。如果心量不大,心量很小很窄,永远是迷惑颠倒,永远不开智慧。所以先要从这儿下手,要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体的。大经上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十方三世佛是个代表,谁是佛?一切众生皆是佛。《华严》、《圆觉》上佛讲得很好,「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大乘经上说得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有佛性皆当作佛,这个话佛说得太多了。所以我们晓得,佛所讲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就是告诉我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同一个体,法身是性体,哲学里面讲的本体,宇宙万有的本体,同一个体。你能够认识,你能够肯定,你自性里面的慈悲心就流露出来;自性的慈悲就是爱,你自自然然会爱护一切众生,就像爱护自己一样。所以佛家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是爱心,真诚清净平等的爱心;方便为门,方便是你会尽心尽力去帮助他,无私、无条件的帮助一切众生。我们今天做不到,做不到是迷惑颠倒,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以起心动念,《感应篇》里面讲怨天尤人,造作无量无边罪业,这造罪业叫冤枉造的!可是造罪业,它有果报,不是造了就没有了,造了还有果报,报要受;造的恶业,恶报现前不好受。

 

这是「普成就」的意思,这些都是从现相上说的。相不离体,性相一如,理事不二,底下一句跟我们讲理、讲体,「并如虚空,故云清净」,这从体上说。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现相有没有?有!十法界依正庄严也有,一真法界依正庄严也有,但是这个有,佛说是妙有,不是真有。什么叫妙有?有而非有,非有而有,这叫妙。大家《心经》念得很熟,你们常常念「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话就是形容事跟理的关系、性跟相的关系。相不能说它没有,也不能说它有;你说它没有,它明明现在眼前,你六根都能够缘得到,怎么说没有?如果说它有,不但外面六尘境界是梦幻泡影,了不可得,我们能缘的六根也是幻化,了不可得。这个道理深!可是不入这一层,你就不能解决问题。你要不明理,只在事上修,你可以修三善道,能够生到四禅天、生到四空天,出不了六道轮回。要想出六道轮回,一定要明理,为什么?理明了,执著才会断掉,才真正肯放下。我们今天为什么这么难放?为什么不肯放下,坚固的执著?理不通,只知道这一半,那一半没搞清楚。想放下又不敢放下,疑虑重重,做事情不干不净,所以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疑虑里头又造业,这不是解决问题,这是把问题愈搞愈复杂。所以明理就非常非常重要,理透彻了,这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你才真正通达明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1月14日10:52:1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633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