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华严经讲述菁华(第248集 文字)新加坡净宗学会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华严经讲述菁华 (第二四八集) 1999/12/2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45-0248

 

请掀开经本,乾闼婆王长行第八句看起:

 

【普放宝光明乾闼婆王。得现一切大欢喜光明清净身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这一节跟我们说,「现一切等者。身光普照,尘不能染,见者必欢。智光悦机,惑累不生,又欢喜也。故云大喜」。经、疏合起来看,意思就很明显,佛菩萨为我们示现,无非是为利益一切众生。利益里面最重要的,是要帮助众生断烦恼、开智慧,这就是正法。佛家常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首偈可以说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应化在十法界,应化在世间,总说了。我们如果要辨别是不是佛法、是不是正法,用这四句偈去对比一下,就不难发现它是正是邪、是真是假。真正的佛法,决定是教我们断一切恶,善恶最低的标准是五戒十善,最低的标准。如果要讲到高层的,那更细微了,像佛在《华严》、《法华》、《楞严》、《般若》里面所说的,那是心性的精华。

 

所以佛教众生,我们必须要记住,佛讲学,佛为我们上课,诸佛菩萨决定不以神通诱惑来对待一切众生;凡是用种种法术诱惑人的,决定是邪法,决定不是佛法。佛有这个能力,魔也有能力,你说示现这些神通,魔有这个能力,佛也有。佛要用这些方法来接引众生,魔也用这个方法,我们就迷惑了,到底他是佛是魔分不清。所以佛不用这个方法,佛用教学,教学魔就不会了,魔绝不能讲经说法,他就不会;佛用这个方法,魔就无能为力。所以用神通、用感应靠不住,那不是佛接引众生正常的方法,正常的方法一定是教导。我们从这些地方细心冷静观察辨别,佛与魔就不难看清楚。

 

我们在此地学习,你看这位『普放宝光明』,名号的功德就不可思议。他的身分是乾闼婆王,这是八部护法鬼神里面的一种,实际上他是诸佛如来化身的,他不是真的鬼王,是佛菩萨化身的。所以应以什么身得度,佛菩萨就现什么样的身形;应以乾闼婆身得度,他就现乾闼婆王身。他现的是什么身?现『一切大欢喜光明清净身』。光明是智慧,清净是德行,我们今天讲有道德、有学问。清净身是有道德,光明身是有学问,这样的人世间人欢喜亲近他,欢喜跟他学习。所以他的名号是「普放宝光明」,宝是什么意思?宝是性德,我们自性本具的德能,这才是真的宝;他的智慧德行与自性的功德完全相应,这就叫宝光。

 

性德,佛用最简单的三个字来形容它,就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佛称它作三宝。觉就是佛的意思,正就是法的意思,净是僧的意思,我们现在一般习称佛法僧三宝。佛法僧是什么意思?觉正净。凡夫迷失了自性,迷了之后就产生变化,觉就变成迷惑,不觉了,迷惑了;正也产生变化,变成邪知邪见;净也没有了,变成污染。我们想想我们现在的状况,我们听人家说一句赞叹自己的话就欢喜,被欢喜污染了;听到人家毁谤我们就生气,也被污染了。所以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起心动念全被污染,清净没有了。什么是清净身?不被外境污染这个身叫清净身。你恭维赞叹我也不生欢喜心,你毁谤侮辱我也不生瞋恚心,永远保持心地清净,不受外面境界影响,对我们来讲这就是功夫,修行有功夫。从前儒家念书人讲修养,某人修养不错,我们佛家讲某人修持功夫不错,这叫真修。每天念佛、拜佛,如果接触外面境界还会起心动念,你那个佛白念了、也白拜了。

 

念佛主要是修清净心,拜佛主要是折服自己的傲慢心,用我们的头,头是最尊贵的,礼佛之足,折服骄慢,这是大烦恼,佛用这些方法帮助我们修正这些错误。我们念佛、拜佛,还是贡高我慢;换句话说,佛这些方法对我们简直不发生作用。不但不能发生作用,还产生反作用,认为自己是三宝弟子,处处高人一等,处处瞧不起人,这大错特错!我们看看佛菩萨,佛菩萨谦虚,对任何一个人恭敬,我们应当要学。民国初年,镇江金山寺有一位妙善法师,跟现在普陀山的妙善法师名字完全相同,当时人家称他「金山活佛」。这个人是不平常,他的行为很像济公长老,疯疯癫癫,好像不修边幅,很随便,但是他确实是佛菩萨再来的,我们凡夫没有办法跟他相比。他也不跟大家在一起做功课,他单独搞,他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在寺庙外面念佛,大声念佛,他念的佛跟大家念的不一样。处事待人接物,看他的行为、说话好像疯疯癫癫的,其实里面都含着大道理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他就穿一件衣服,夏天他也不热,冬天他也不冷,我们一般人做不到。吃东西他吃得很肮脏、很邋遢,他也不生病。人家供养他的钞票,他拿来之后就吃掉;我们知道钞票是最肮脏的,每个人手上去摸,那个细菌有多少!别人跟他顶礼,在家居士跟他顶礼,他一定顶礼回去,一定要拜。我看到乐观法师写的他的传记,小册子(乐观法师曾经亲近过他),对他这个行为,好像居士来拜,他马上跪到地下回拜,乐观法师不以为然。心里头这样想到,那个老和尚知道,找机会来给他说:你不以为然?都知道!常不轻菩萨,那是教导我们出家人,这一代的出家人太傲慢了,他老人家现身说法,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他真的随喜随缘,人家请他吃饭,欢喜,这个人盛一碗面给他,他吃掉了;那个人:「师父,我也给您盛一碗来」,来了十几、二十个人,他一下就吃了二、三十碗,他有这个本事。旁边另外一个法师看到:「法师,你行吗?」他说了一句话,「不增不减」。有这个本事,普通人做不到,他不增不减。像这样的人物,几乎每个朝代都会有出现的,他们出现一定是纠正我们现前有一些做法不如法,我们要懂得,这真正是慈悲应世,普放宝光。我们要戒除自己的弊病,如何帮助自己、帮助社会、帮助一切众生,成就真正的道业。

 

清凉的注解虽然不多,说得很好,「身光普照,尘不能染」,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身就是我们身体的造作,我们的行为。身当然包括言语,我们的言语、我们身体的造作与智慧相应,这身就放光;与烦恼习气相应,你的光就没有了,就迷惑了。与智慧相应,尘就不能染。尘是什么?是外面的境界,佛家讲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我们六根所对的境界。换句话说,境界不会妨碍心性,眼见色、耳闻声、舌尝味,乃至于意知法,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诸位要晓得,妄想分别执著就是污染;到了贪瞋痴慢,那是最严重的污染,污染就是造业。

 

世尊一生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恢复自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恢复自性就是恢复本来佛。恢复自性要从哪里下手?要从不染著下手,这是真正做功夫。劝你断恶修善,那是什么?那是保住你的人身,不堕三恶道,这个并不是佛法,是世间法。劝你断恶修善是世间法,没有出六道轮回;劝你不染污,这是佛法,这个可以超越六道轮回。你看《金刚经》上世尊教导须菩提尊者,尊者发心弘法利生,世尊对他赞叹,勉励他、嘱咐他,教他要守住一个原则,「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你要记住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就是清净不染。菩萨示现在十法界帮助一切众生,这两句话就非常重要。你要帮助众生,你就不能不接触众生,你天天跟他们在一起,天天在一起可不能染著,不能着相,「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内心是什么?内心是情,喜怒哀乐是情。外面着相,里面生情,坏了!那不是你度众生,众生把你度跑掉了。所以菩萨度众生,先决的条件就是《金刚经》上这两句话,这两句话你做到了,你有资格去度化众生;这两句话没有做到,不敢度众生。古时候老和尚对学生约束很严格,你能不能出师,你能不能离开老师独立去教化众生,标准就在这两句,这两句你做不到,老师慈悲,不让你离开。你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一定在老和尚眼底里看着你,你有个范围、有个界限,不可以超越范围,不能独自到外面去,讲经说法在自己道场,不可以到别的地方去。这是防微杜渐,怕你没有定力,常常接触,容易堕落,这慈悲。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1月12日20:12: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628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