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34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十四集)  2010/10/30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28-0034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Selamat Petang!

 

我们刚刚读了这两段经文,其实很深刻的,做人的根本,大根大本在孝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这句话就让我们了解到,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离开家不管到社会哪个团体,就懂得忠于领导,忠于团体、社会、国家,就懂得「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他到单位去对领导者、对年长者、对同事,都懂得友爱恭敬,这个社会就安定了。有子,这句话再反过来,其为人也不孝悌,而不犯上者鲜矣。假如我们不教给孩子孝悌,他出社会是给人添麻烦、添乱。为什么人走入婚姻,这婚姻是大事!都得要拜天地,那要为整个社会有好的下一代负责任。

 

我们这节课,大家一起来学习《左传》的一篇文章。在第一页,周朝的文章,「郑伯克段于鄢」。左传是春秋时候的史官,左丘明先生写的叫《春秋左氏传》。而在古代,其实天子跟君王不好当,我们都只看到皇帝、天子权力很大,都不知道他们的日子怎么过的。从小当太子二、三点就要爬起来,早朝,四五点、五六点就早朝,为了天下的事务非常的忙碌,而且他们的一言一行,随时都有史官记录,这样的日子你能过吗?不能乱讲话,君无戏言,你不能讲完话,没有,我开玩笑的。不行!「动而世为天下道,言而世为天下法,行而世为天下则」。所以左史,他有左、右两个史官,左史记事,他做了哪些事、发生哪些事,左丘明先生他是左史。

 

《左传》专门记载春秋时期,这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十二个君王整个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这《左传》记载的。右史记言,就记这些君王所讲的话。我们五经里面有一本书叫《尚书》,里面很多都是记载尧舜禹汤这些天子所讲的话,把它记下来。我们这个民族特别重视历史,为历史负责任。人活着的时候,要有利于当时候的社会人民;死了之后,能够恩泽后世,这是有志气的价值观。而《春秋左氏传》,它也是让孔子所作的《春秋》,《春秋》是孔子作的,让里面的整个历史更加详细,进而把孔子写《春秋》当中的深明大义把它彰显出来,因为怕后人看不懂。比方说这篇文章我们还没读,《春秋》就是这句,「郑伯克段于鄢」。讲完了,大家懂了没有?但是你不得不佩服孔子,就一句话,就把历史里面的功过全部都给它点得清清楚楚,孔子毕竟是圣人!

 

「郑伯」,他是郑庄公,为什么叫他郑伯?他没当好哥哥,不称他庄公,称他郑伯。「克」,克是攻克,是两国打仗,现在是哥哥跟弟弟用克。孔子一个字,就点出了一个历史人物的根本错误,而且传之后世两千多年。所以那时候的人特别怕孔子的笔。乱臣贼子,你们什么事都敢干,我用笔把你记下来。他就害怕了,会怎么样?遗臭万年。所以以前的人,他毕竟还怕史官。现在的人,写,你就写,我不怕,那就麻烦了。所以人一定要有羞耻心才行,时时要对家族有责任、对社会有责任,他就有羞耻心。「段」,这个段是郑庄公的弟弟,他好歹也是一国的公子,不称他公子,称他段。为什么?他弟弟也没做好。所以每个字都把整个做人的本分,褒贬都点出来了。「于鄢」,鄢是郑国边疆的一个地方,代表哥哥追弟弟追得很凶,都点出来,哥哥还是做得不妥当。

 

所以《春秋》义理非常的深远,必须要孔子的弟子,他直接受教于孔子,他才能深明大义。所以《春秋》这样一直传下来都是口传,从子夏传出来,子夏传给他的学生,一个叫公羊高,一个叫穀梁赤,由他们两个传下来另外两本就是《公羊传》、《穀梁传》。所以彰显春秋的史实跟义理的有三本书,《春秋左氏传》,左丘明先生写的;《公羊传》,这是公羊高先生传下来的;《穀梁传》,这是穀梁赤传下来的。到了汉朝,才把它从口传最后记录成文字「春秋三传」,讲得都非常精彩,我们今天就来看《左传》这篇文章。我们先把文章过一次,让大家了解整个故事过程当中的事情发展,还有这些人物的心态跟行为。我们过了一遍,再回来,我们看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所谓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古为镜知兴替,这个就是历史。以古为镜知兴替,一个国家、一个家族的兴衰,在里面就可以得到启示。以人为镜明得失,我们读历史,每个人都是来启发我们的,一个历史故事,对我们的人生就有很多的感悟。我们来看: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左传。】

 

『隐公』是指鲁国,因为《春秋》是鲁国的史书,称《春秋》。其他的国家,它就不一定称春秋,但是都有记历史。所以我们看《史记》里面,春秋的这些国家,很多历史都是记载下来的。所以《左传》是从『隐公元年』,到哀公二十七年,二百五十五年历史。

 

【初。】

 

当初的意思。

 

【郑武公娶于申。】

 

『郑武公』是郑国国君,这个「武」是諡号,諡是指他去世之后给他的尊称。「郑武公」娶了『申』,名武姜。这个武,因为他的丈夫称为武公,所以这个武也是随着她先生的諡号,后世称武姜。而姜是她的姓,她是姜姓之国的公主。她的名叫「申」,所以世人称她叫武姜。所以人这个姓,走到哪代表他的家族、代表他的国家,人哪有不庄重的道理。「德有伤,贻亲羞」,这个亲包含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姓氏。

 

【生庄公及共叔段。】

 

她生了两个儿子,『庄公』跟『共叔段』。

 

【庄公寤生。】

 

这个字念悟,『寤生』就是难产。生庄公的时候他的母亲差点就丧命。

 

【惊姜氏。】

 

生他的时候,她的母亲姜氏可能非常惊恐,因为差点就没命。

 

【故名曰寤生。】

 

他的父亲把他取名叫『寤生』。

 

【遂恶之。】

 

他的母亲对他的态度是比较厌恶。可能是生的过程当中实在太痛苦,差点连命都丧了,『遂恶之』。

 

【爱共叔段。】

 

她后来又生了个儿子『共叔段』。

 

【欲立之。】

 

武姜希望让小儿子来继承君位。

 

【亟请于武公。】

 

这个字念弃,『亟』就是屡次请求,不止一次给郑武公要求,你就换这个弟弟当君王。

 

【公弗许。】

 

武公,『弗』就是不允许,不,他不允许,不行。

 

【及庄公即位。】

 

后来武公去世了,儿子『庄公即位』,当君王。

 

【为之请制。】

 

他的母亲替弟弟要求,你就把『制』这个地方封给你弟弟。这个「制」,当时候就是虎牢这个地方,本来是一个虢国的国土,在河南这个地方。底下就有这个字,我们看下文:

 

【公曰。】

 

庄公对他妈妈讲。

 

【制。岩邑也。】

 

『邑』就是指这个地方,我们说县邑就是一个地方的称呼,就好像现在哪个县这种意思。『岩』字我们一看「山」字部,就知道这个地方四面环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个很好的军事之地。所以他的妈妈希望他封这个地方给弟弟,「制,岩邑也」。

 

【虢叔死焉。】

 

这个字念国,二声。当时候郑国要攻克这个虢国,费了相当大的力气。这个『虢叔』本身德行也不好,后来这个地区就属于郑国。好不容易才拿下来了,这个也是怕他弟弟去了之后,假如他有什么不好的念头,那就很难对付。

 

【佗邑唯命。】

 

这个字(佗)跟你我他的他相通。『佗邑』,其他的县邑。这个不行,其他的可以,其他的只要妳说,我唯命是从。这个『唯命』其实也流露,毕竟是他妈妈的要求。结果可能过没多久:

 

【请京。】

 

他妈妈看这个制没有要到,要求『京』这个地方,这也是在河南荥阳这个地方。

 

【使居之。】

 

就让他弟弟住在这里,负责这个地方。

 

【谓之京城大叔。】

 

这个字(大)念太。结果接下来,配角出现了,他的臣子祭仲说到。这个祭也是一个邑名,祭是指君王封给他的地方。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

 

这个「百」古音读博,『百雉』。这个「雉」是建筑单位。方丈就是平方丈称为堵,三堵为一个雉,这是古代的一个建筑单位。所以百雉就是城墙三百丈宽,一百丈高。他现在的城墙很坚固,他的都城过百雉了。

 

【国之害也。】

 

这个对国家是很有威胁的,这已经违背礼制了。古代这些都是有规矩的。所以:

 

【先王之制。】

 

他们的先王有规定制度,一个国家当中,大的都市:

 

【不过参国之一。】

 

它的建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的城市,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的都市,不能超过九分之一。他现在都城过百雉,早就已经超过这个制度了。所以:

 

【今京不度。】

 

『度』就是规矩,不守规矩了。就是大叔京这个地方,已经:

 

【非制也。】

 

没有在规定之内了,违法了。

 

【君将不堪。】

 

这里用『君将不堪』,我们了解到这些臣子,他都是以国家为重,他不是你将不堪,「君将不堪」,提醒他,你是君王,你的一些决定是影响整个国家的安危,你不堪,我们这个国家也会有很大的灾难。这个「堪」就是承受,这样子国君你就无法承受,这往后的发展会失控。

 

【公曰。】

 

庄公讲。

 

【姜氏欲之。】

 

我母亲要。

 

【焉辟害。】

 

这个『焉』就是何,如何能避开这个祸害?

 

【对曰。】

 

臣子讲。

 

【姜氏何厌之有。】

 

这个『姜氏』,『厌』就是满足,何能满足得了!所以贪得无厌,这个无厌就是没法满足。

 

【不如早为之所。】

 

这个『所』就是处置。不如早做打算,准备好。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这个『滋蔓』就好像野草长得很快,一直在扩散,滋长、蔓延、扩散。『蔓,难图也』,你等它扩散、扩展了,就不好对付了。

 

【蔓草犹不可除。】

 

『蔓草』指的就是这些杂草,易长难除的草,不能让它一直长。『蔓草犹不可除』,做了这个譬喻。「蔓草犹不可除」:

 

【况君之宠弟乎。】

 

更何况是国君你从小被宠坏的弟弟,那就更不好收拾了。

 

【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他做太多不符合道义的事。这个『毙』就是倒了,跌倒了,或者是灭亡了,就是不会成功的。他做了太多不道义的事,会自取灭亡。

 

【子姑待之。】

 

这个『子』就是称臣子,『姑』就是你且等著看,俗话讲,你等著瞧看看。我们接着看下一段,它这个事情持续发展很紧凑。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这两个地方都属于边城,边疆的城市。这个『贰于己』,在事上可能对庄公要纳税,也要纳税于他,其实这个就慢慢的逼人民要对庄公贰心,就听他的,不听庄公的。另外一个臣子看到这个情况:

 

【公子吕。】

 

字子封,子封就讲:

 

【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一国怎么可以有两个君王?国君,『若之何』,你到底怎么打算?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你假如要把国家让给大叔,为臣的我,现在就请求去事奉他,『臣请事之』。我尊重君王你的决定,你假如要让给他,那我们事奉他。

 

【若弗与。】

 

君王你假如并不打算把君位给你弟弟。

 

【则请除之。】

 

那就赶紧请求您做出处理。

 

【无生民心。】

 

『无』就是不要让老百姓生起贰心。其实说实在的,遇到这种情况,谁最可怜?老百姓跟这些臣子。兄弟的不和,造成整个国家陷入这种冲突,所以位置愈高要愈谨慎。

 

【公曰。毋庸。将自及。】

 

『毋庸』就是没有用的。『将自及』,他将自己自取灭亡、自取其祸,不用担心。又没处理。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把那两座边城,变成自己管辖的地方。

 

【至于廪延。】

 

这个『廪延』又是另外一个县城。他就开始扩充并了这些地方。

 

【子封曰。】

 

公子吕,又说了。这个公子吕应该是掌兵权的,常常来请示情况。

 

【可矣。厚将得众。】

 

现在可以处理了吧。『厚』,就是他的土地已经愈来愈广大、愈来愈多了,继续发展下去,他会有愈来愈多的群众基础。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这个句子有两个解释。第一个解释,『不义』是指对君王不义;『不暱』,这个「暱」是亲爱的意思,对兄长不悌,就是不亲爱兄长跟兄长冲突,也是指他的弟弟于君不义,于兄不悌。『厚将崩』,纵使土地再大,他还是要失败。这「崩」就是失败,完蛋了。另外一个说法,他做出的是不义的事情,人民不会亲近他、不会认同他,这叫「不义,不暱」,这是第二种说法。所以不成什么气候的。接着又有新的发展: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0月21日23:03:0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561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