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上谕与多元文化教育 (第2集) 2004/5/19 澳洲净宗学院

admin 开示讲经评论阅读模式

雍正皇帝上谕与多元文化教育 (第二集) 2004/5/1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21-232-0002

 

视频A

src="http://bd.amtbvod.com:88/v2/mp4/21/21-232/21-232-0002a.mp4

 

视频B

src="http://bd.amtbvod.com:88/v2/mp4/21/21-232/21-232-0002b.mp4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看雍正上谕第三段,这段文字比较长一点,我们把它分成小段来念。

 

【昔宋文帝问侍中何尚之曰:「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致太平矣。」】

 

这是一小段。宋文帝曾经问过他的侍中何尚之。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宋文帝。这是南北朝时代,当时的社会状况也是很不安定。晋以后,五胡乱华,南朝宋武帝刘裕灭了晋朝,自己就称帝,换句话说,他建立一个政权,历史上称他为武帝。史家也称他为刘宋,因为在往后有唐朝,这是大一统的时代,唐以后又有宋,赵匡胤建立的,我们称为赵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国号相同的就以帝王的姓冠上去,我们就晓得他是属于哪个宋,南北朝时候的宋。南朝的首都都在现在的南京,所以是六朝古都,宋、齐、梁、陈都在南京建立的。

 

宋文帝是武帝第三个儿子,他的名字叫义隆,刘义隆。我们讲公元大家印象就比较深刻,他出生在公元四百零七年,今年是公元两千零四年,在我们一般讲,他是四世纪的人,我们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公元四百五十三年,他死了,死的时候是四十七岁。他在那个时代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他是个读书人。他做皇帝是从公元四百二十四年到四百五十三年,文帝在位三十年,是刘宋最长命的皇帝,做了三十年皇帝。刘宋是从公元四百二十年代晋称帝,总共享国六十年,就是它的政权存在总共是六十年。六十年经历八个皇帝。

 

由此可知,刘宋时代的皇帝寿命都很短,六十年八个主,而文帝占了三十年,所以他是个长命的皇帝。他的书念得很好,非常可惜,他是被他儿子杀死的,也就是太子刘劭杀了父亲,自己做皇帝,当然这种状况就是现在所讲的政变。儿子杀父亲,大逆不道,当然不得人心。所以他的第三个儿子起兵讨伐太子,太子也在这个时候死了,所以实际上这个太子做皇帝只几个月,历史上没有他的名字,时间非常短暂。

 

文帝死了,文帝的第三个儿子起兵把这个乱平定,这就是孝武帝,文帝之后是孝武帝。历史上记载文帝博涉经书,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他书念得很好,字也写得好,尤其是隶书。在历史上记载的这一段,我们学佛的人看到,这是个好皇帝,是个好人,勤政爱民,死于非命。不是别人杀他,是儿子杀他。在佛法里面讲,乱世之人,冤冤相报,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我们应当要明了。佛经上说,父子一家人,过去生中必定有因果关系,没有关系不可能做一家人。

 

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讲《楞严经》,那一次的时间最长,我在香港住了四个月。前面两个月在九龙倓虚老法师的图书馆,中华佛教图书馆,后面两个月在香港蓝塘道寿冶老和尚的道场,光明讲堂,我在那边也住了两个月。光明讲堂的佛殿上有一副对联,是寿冶老和尚写的,寿冶老和尚的字也写得很好,一生读《华严》、写《华严经》。我是在纽约跟他老人家见过几次面,他对我也非常的爱护,因为听说我是讲《华严经》的,他也是学《华严》的。老和尚都往生了,我们自己从小和尚也变成了老和尚。

 

他在佛堂悬的一副对联,我记得很清楚,印象非常深刻。他上联写的是「夫妻是缘,有善缘,有恶缘,冤冤相报」,下联写的是「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这副对联写得好。世俗的一家人,夫妻、儿女,这一副对联都写尽了。做帝王的也不例外,你养的这些儿子长大了,各个都想争夺王位,如果没有大的福报,冤亲债主生到你家里来了,就变成叛逆。刘劭杀文帝,就是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冤冤相报,这是一个讨命债来的,不是普通的债务。历史上像这种例子很多很多,在民间我们细心观察,史书里面各个朝代都有记载,现代的社会,这种事情在中国、在外国愈来愈普遍,以前这是新闻,现在已经不是新闻。所以多少人感叹世风日下,又有几个人能参透其中因果报应的道理。这是我们为宋文帝不得善终,感到非常遗憾,他在历史上有很好的评价,我相信雍正对他很尊敬。

 

他问他的『侍中』,「侍」就是奉侍,「中」是讲宫廷,换句话说,这个官员是在宫廷里面侍奉皇帝的,是以此得名。过去许多的朝代都设此官位,它的品级是三品。他没有杂务,换句话说,他不管事的,就像现在所讲的顾问一样,是陪皇帝聊天的。皇帝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向他们请教。这些人,用现在的话来说,一般都是学者专家,广学多闻,所以可以给皇帝做顾问。这个官是个清官,清要之官,是皇帝的近臣。他不管事、不管政,是这么一个地位,这个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很值得人尊敬的。那个时候何尚之就是担任侍中这个官职。

 

在这个地方我们还要做一个简介,历史上大家知道有贞观之治、开元之治,这是以后;汉朝有文景之治,这都是政治办得最好的时候。宋文帝在位的时候有元嘉之治,他的年号叫元嘉。他治国力求精进简捷,一切简化。皇帝、官员没有烦心的事情,平民百姓也能够安居乐业,所以政治很清明。他是读书人,所以非常重视教育,所以在那个时候,他立四个学校,就好像我们现在四个大学,当然跟现在大学规模不相同。这四个大学请专家老师来担任教学,他们收学生,为国家培养人才。同时讲学的时候,就是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平民百姓都来旁听,好像我们现在的社会教育。这四个学校,一个是儒学,这个我们的概念比较深一点,讲孔孟之道,现在人讲的四书五经。当代大儒,雷次宗先生,请他来主讲儒学。何尚之主讲玄学,我们现在称为哲学,大概是以老庄、诸子百家,在中国四库里的子学,用现在的话说,多半是讲哲学。何尚之主讲玄学,谢文主讲文学,何承天主讲史学(历史),他立这四个学校。

 

二十五史,《南史》里面说「于斯为美,后言政化,称元嘉焉」。元嘉之治,政治清明,治理得这么好,学风、道风关系很大。汉武帝给中国教育制定了教学的宗旨、方针,宋文帝完全落实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们在历史上能看到,刘宋建国是公元四百二十年,宋文帝做皇帝是在公元四百二十四年,由此可知,他的父亲代晋称帝只有三年,过世之后,传位给文帝。文帝在当时还不到二十岁,文帝是公元四0七年出生的,从这里来看,我们就晓得公元四百二十七年时,他才二十岁,他做皇帝的时候只十三、四岁。这是在动乱的一个时代,懂得教学,任用贤明,所以在他做皇帝的三十年当中有这么好的政绩。

 

何尚之先生出生在公元三百八十二年,卒于公元四百六十年,享年七十八岁。我们从这里来看,这个人是帝王师,他是庐江灊县人。我离开老家的时间太久,我十岁就离开了。抗战胜利之后,回到家乡只住了两个月,以后差不多五十年没回去。我从国外回到老家的时候,已经离开老家整整五十年,所以对于故乡的许多事情都没有印象。何尚之跟我是同乡,我们同一个县的,使我想起来我们家乡姓何的人很多,何姓是我们家乡的一个望族。

 

文帝在位的时候,立四学,何尚之主讲玄学,收学生(古时候讲收徒弟,现在讲收学生),这个学生是传道的,不是普通的学生,真正有成就的,历史上称为南学,因为他讲学的处所在南门,那个时候有城市,他是在南门,南郭外,大概是在南门外。以后文帝办了一个大学(大学在从前称为国子监,到清朝都有),聘请他来主持大学教育,现在称大学校长,从前称国子祭酒。国子祭酒就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国子监的主持人。他曾经做过尚书六年,文帝二十八年他做尚书令,就是以后称的宰相、首相。文帝死于公元四百五十三年,也就是元嘉三十年。他在元嘉二十二年担任尚书的职务,也做了不少年,他从政大概有八年的时间。

 

太子刘劭杀父自立,这个罪过很大,孝武帝讨平,即帝位之后,本来想把服从于太子的这些将军、家属统统治罪,何尚之劝告孝武帝,一切从宽,能够免于追究的,一概都免了,救了不少人。孝武帝年岁不大,何尚之是长者,对他很有影响力,所以何尚之劝孝武帝,在这一次事变当中就救了不少人。孝武帝初,南郡王义宣叛乱,也被孝武帝平定了。孝武帝是文帝的第三个儿子,文帝以后的一位皇帝。在这个事变当中凡是服从叛变的,都是死刑,何尚之也劝请孝武帝要学他父亲的宽洪大量,孝武帝也不错,也都能接受。所以何尚之这两次真的救了很多人,这些事蹟在二十五史的《宋书》与《南史》里有记载。这是我们把这两个人做简单的介绍。

 

现在我们来看文帝问的内容。我们知道文帝书念得很好。『六经本是济俗』,「六经」是儒家的,《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春秋》是历史,我们现在称这些为五经,还有《乐》这一种失传了。现在在《礼记》里面有一篇乐记,古时候称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儒家所传的六经,「本是济俗」,济是接济,是救济、是协助,俗是世俗,换句话说,它是教化世俗的。世俗人要是学儒家的六经,就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做个好人,怎样把人品向上提升,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儒能治世。

 

『若性灵真要』,可见得宋文帝也懂佛,也懂道,他也是博学多闻。他说讲到心性,讲到灵性,「真」是真实,「要」是重要、精要,讲到这些东西,那要推『佛经为指南』。这两句话用我们现在话来讲,用儒治世,用佛来修心,修心养性要用佛,提升自己的灵性。我们在讲堂里常常提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真正明白的人就像宋文帝一样,提升自己的灵性这个重要。

 

全世界凡是信仰宗教的,都肯定人生不是一世,人有来世,有过去、有未来,不是一世就完了。一世就完了,那我们就可以不必这样的苦修了。既然知道有过去、有未来,提升灵性第一重要,明了因果也非常重要,明了因果则不造恶。虽然不造恶,文帝是个好皇帝,还被他儿子杀了,这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想起老子所说的「和大怨必有余怨」。这个儿子过去世是冤家对头,虽然也和解了,和解了还有余怨,他心里的怨恨没有化解,这一世当中又碰到,甚至于很小的事情,把前世的怨恨引发出来,发生重大冲突,就造了极重的罪业。这个事情,佛跟道讲得清楚。所以我相信儒释道三教文帝都涉猎了,而且都有心得,他才能说出这个话。

 

后面这是感叹,也是他认真努力去做的。『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致太平矣』。「如」是假设,「率土之民」就是他所治理的国家里面所有的人民,「皆淳此化」,淳是淳朴,朴实、善良、敦厚的风化,「化」是风化。也就是说在他国土之内的所有人民,都能够接受儒家的教导,都能够接受佛家的薰陶,能够接受这个教育。所以我们就想到他立的学,有儒、有玄,佛跟道都在玄学里面,何尚之主讲这一门学问。所以他这个问题不问别人,问何尚之。如果这两种教育能推行普及到全国,他说:我这个皇帝真正是坐享太平,国泰民安。我们今天讲的安定和平,繁荣兴旺,所以历史上称为元嘉之治。你从这个谈话就晓得他的教育办得好,自己真正在学习。下面这一段是何尚之的答复: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7月12日19:47:0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425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