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第32集|视频MP3文字|蔡礼旭老师主讲

 

周武王去世以后,因为周成王年纪还小,周公辅政,辅佐周成王治理天下。后来成王也长大了,有些流言蜚语,一些谣言就传到了朝廷上,说可能周公有野心。周公不等周成王有什么想法,他自己就放下权位,到了他治理的鲁国那里去,确实念念为君主,为他的姪子着想,不希望他难做人。后来成王出外的时候,看到天空有异象,大白天还打雷,古代人了解到依报随着正报转,自己就开始反省:我是不是有哪些做法不顺天道?他就到了太庙前反省,刚好发现这个周公为他兄长祈求延寿的祈文。周成王一看完,非常的感动,也非常的惭愧,他的叔叔这么样辅佐他,又肯为了自己的父亲而舍掉他的生命,所以周成王带着文武百官亲自去把周公迎回来;上一代这么样兄友弟恭,下一代起而效法。所以,懂得舍命。

 

还有舍名,因为我们都了解,名一定是众人一起来成就的。比方说,将军他打仗打赢了,这个名、这个功劳应该给谁?可是很多将军往往一打了胜仗,念头是什么?我有多大的功劳!其实在古代,打胜仗回国以后还是用祭礼,古代人心地仁厚,绝对不希望有杀戮,那是万不得已才动兵。诗词里面也讲到「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东汉光武帝时候,有个将军叫冯异,他是光武帝的偏将军。当所有的将军因为打胜仗,聚在那里开始讲「我有多大的功劳」,在那里互相标榜当中,冯异一句话也没说,自己就跑到一棵大树下默默的坐在那里,不与他们争名。往往当一个人有德行,不争的时候,其他的人会觉得丢脸,会反省一下:人家有功都不争,我还在这里争功。所以当我们懂得让的时候,无形当中也在唤醒别人的羞耻之心。所谓「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每个人都有正义,但是需要被提醒,当我们懂得让,不贪心,就能唤醒他们的觉悟。

 

所以诸位同修,我们在任何一个行业跟工作岗位都至关重要,只要你很有德行,绝不贪婪,绝不偷懒,做很多事都尽心尽力,光是您坐在那里,对整个团体都是一种很良性的影响力。可是当一个团体里面所有的人都贪心,所有的人都没德行的时候,这个团体堕落的速度将是非常的快速。所以每个人都很重要,只要你把对的、好的演出来,其他的人都不敢太造次。这是懂得让名。

 

光武帝看了很感动,就封冯异叫做「大树将军」,就是常常坐在大树下,不跟人家争。而这个大树将军功德无量,因为他这个风范又绵延了几千年的历史。所以诸位同修,我们要时时想着,「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假如我们这样听,觉得好像责任很重,我们可以改成「动而世为家庭道,行而世为家庭法,言而世为家庭则」,有这样的定位,相信我们所作的行为都会带来长远性的影响。所以古代人非常谨慎,非常重视克己复礼,他们的态度就是「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者,可不慎乎」?他们可以感受到,他的一言一行在这个天地之间是很有影响的,不只自己的孩子,甚至于天地鬼神都会有微妙的影响性,所以「可不慎乎」,一定要谨慎。所以诸位同修,我们就可以在公司外面找一棵大树,以后大家在争的时候,你就赶快到大树下坐一下。

 

在汉朝时候,他们有封五经博士,一年当中皇帝会送给他们一只羊。那天抓了很多羊,这些五经博士就来接受皇帝的这个赐与。结果所有的五经博士都在那里说,「这只比较肥,那只比较瘦,这样分不公平,不然我们就拿刀把牠切开来,这样秤比较公平」,就在那里争论不休。有个读书人叫甄宇,他看了没说话,马上走到羊群里面,把那只又瘦又小的羊牵着就走了。这么一做,所有的人不吵了,都觉得很惭愧,亏他们还是五经博士,真的是浪得虚名。但是他也没有骂他们,非常善巧,用身、用行为来劝导他们。后来皇上知道了,封甄宇叫做「瘦羊博士」,这个都留名青史。

 

这也是让了财物,让名、让功劳,没有一样不能让,因为我们了解「万般将不去」,还有什么好执著的?所以蕅益大师提到,「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诸位同修,你现在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布施?假如还有,可能会影响、障碍我们往生。所以我才跟我妈妈说:你还有什么不能舍的?这也是我们跟母亲有这段法缘,一定要互相成就。这个是「让」。

 

再来,礼让。当我们与一个很有礼貌、谦让的人相处,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觉得跟他相处很舒服、很愉快。所以,礼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再熟的亲友也不能失礼,还是要处处体谅他人,恭敬他人。家庭当中,有些情况会破口大骂,会发生冲突,往往都是失礼。第一次失礼,亲人可能忍住,之后第二次、第三次,最后会怎么样?火山爆发。有没有?比方说,动他的东西都没跟他讲,第一次他没讲话,几次以后可能就大发雷霆;或者进门的时候,也没有给人家敲门,很唐突。所以,纵使是在家庭当中,也不可失礼。而礼也不可太过,假如父子之间,常常做些事还要一直跟他说谢谢,那父子之间听起来会觉得有点太疏了。这个拿捏的分寸也要我们自己去体会,所以礼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

 

当我们有礼,就能够成为一个懂分寸的人。现在的孩子有没有分寸?没有!因为不懂礼!有一次在坐飞机以前,很多人排队,一个小孩很吵闹,还会去撞到前后的人。他的母亲控制不了,后面的排队的人就对着那个母亲苦笑,说:你的孩子好活泼!这个叫活泼吗?什么叫活泼?现在有很多名词都被误解了,那个停不下来叫活泼?那个叫过动儿,是不是?那叫随便,那叫放肆!无规则不成方圆,小孩子怎么可以让他这么造次!活泼应该是思想活泼,思想常常能看到爸爸需要一杯水,弟弟需要什么,能够时时体恤他人,去帮助他人,这才叫真正的活泼!假如没有处处替人着想,只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个叫放肆、随便。所以我们引导孩子要正确,活泼要从思想活泼,处处替人着想开始。

 

再来,忍让。因为人跟人相处难免会有些摩擦,就像牙齿跟舌头这么样的亲密,难免也会咬到。当冲突发生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忍辱的功夫相当重要。「忍」就能够化干戈怒气于无形,让彼此的关系能够继续友好,而不会破坏掉,保留了彼此的关系;不然很可能一个怒气下去,兄弟的情谊障碍就来了;可能一个怒气下去,夫妻之间的情感就回不到这种境界了。所以忍重要。当你能忍得下来,对方一冷静,就觉得自己太过分了,他的惭愧心也会被唤醒。所以,忍让重要。

 

除了人跟人之间的冲突必须忍,我们自己面对五欲六尘的诱惑也要提起警觉,要忍住,不能受影响。当我们贪瞋痴慢起来,赶快要警觉,要忍住,马上要提起正思惟,马上应该提起佛号。因为要提起正思惟,不知道要提起哪一条,可能就掌控不了,赶快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广钦老和尚他晚年,遇到很多的同修都劝他四个字「老实念佛」。有一天他就对着所有的这些出家众还有信徒说:我要往生了。所有的人一听师父要往生了,大家手忙脚乱,赶快去穿海青、拿引磬,还有拿经书起来,要赶快帮他助念。当大家都忙得一团的时候,看到老人家很自在的在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很自在的在念佛。接着老人家就对他们说,当生死关头,大限来时,可能都会手忙脚乱,那时候什么都来不及,只能靠一句佛号了。所以往往境界来时,一定要提得起佛号才不容易被境界所转。

 

而这个念佛的功夫,也都从我们行住坐卧来练,也都从我们处处能够落实三福、六和、三学、六度跟普贤十愿。当你能够落实这些行持,我们的心境就愈来愈慈悲,愈来愈清净,念佛才容易相应,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当你在扩宽心量的当中,也是在提升念佛的能力,当你念念只有他人、只有众生,你以这样的人生态度去与人相交往,你也会明显感觉,几个月以后自己念佛不同了,境界有提升。所以修佛根源就在修心。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7月10日11:23:0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414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