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律仪要略(第10集)悟道法师 华藏净宗学会

admin 沙弥律仪要略评论阅读模式

 

持午,一般也是习惯性的问题,现在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日中一食。以前丛林它是两餐,就是早餐跟午餐,另外禅堂它是吃五餐,它五餐是每一餐吃的很少,所谓少量多餐,肚子保持不飢不饱,这是中国禅宗道场他们吃饭的一个方式,他这样好用功。我们现在一般都吃三餐,这个三餐也是看个人身体情况,因为有些人他的消耗量大。持午有胃病的人也不行,血糖偏低的人也不行,身体有病的他就需要吃一点东西,后面也会讲到有开缘的地方。所以标准的就是过午不食,如果吃两餐也就可以了,当然能够日中一食是最好。下面给我们讲:

 

【饿鬼闻碗钵声。则咽中火起。故午食尚宜寂静。况过午乎。】

 

这个是慈悲心,我们现在在人间有东西吃,但是饿鬼道的众生,他没有办法吃到东西,受飢饿之苦。饿鬼他听到我们人间吃饭碗钵的声音,就知道人间要吃饭了,他们没得吃,他咽喉当中火就冒出来了,那个火就是他的需要、他的需求。这个我们从人间没有粮食吃的人,或者我们自己肚子很饿的时候,看到人家在吃东西,我们的反应跟感觉,我们从这个地方去推想,就可以体会到饿鬼道的众生,听到人间碗钵要吃饭的声音,他的感受,这个我们就可以理解了。我们一般不要说没得吃,就是晚一点吃、肚子饿了,全身都发抖,看到人家吃东西,很想自己现在能吃一点东西多好。如果是鬼道的众生,那个欲火就冒出来了,所以『咽中火起』。因为这个缘故,『故午食尚宜寂静』,「午食」就是我们中午吃饭的时间,尚且碗钵的声音不要太大声,静静的,不要大声,因为大声,鬼道众生听到了,他们就更难受,没听到还好,听到更难受。所以古代丛林,现在有些道场也不错,像我到云南鸡足山,看道兴法师那个道场,他们也是过堂吃饭,过堂吃饭都很安静,的确也做的非常好。现在有很多道场,他们过堂吃饭也都是很安静的,这个是比较如法,这个也是慈悲心,不要让饿鬼太难受。所以说故午食尚宜寂静,『况过午乎』,「过午」就是过了中午。下面是举出一个公案:

 

【昔有高僧。闻邻房僧。午后举爨。不觉涕泣。悲佛法之衰残也。】

 

这个是讲古代有高僧,这个在《增注》里面有注解。中午之后,出家人听到有人在寺院『举爨』,「爨」就是烧火,以前烧灶用竹子做一个管子,用嘴巴吹那个管子,让火能够旺起来。这个以前我吹过,所以我知道。这叫举爨,举爨就是生火,生火煮东西、烧东西吃。这个高僧当然他戒持得很精严,听到隔壁房间的出家人午后举爨煮东西吃,『不觉涕泣』,不自觉的流下眼泪,『悲佛法之衰残也』,就很悲伤佛法衰微、衰残到相当的程度了。下面莲池大师再给我们讲:

 

【今人体弱多病。欲数数食者。】

 

这个字不念数,念「硕」,多音字。『数』就是频繁的意思,很频繁。

 

【或不能持此戒。故古人称晚食为药石。取疗病之意也。】

 

「今人体弱多病」,莲池大师那个时代是明朝末年,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有四、五百年的时间,那个时代的人就体弱多病。那个时代实在讲,那个时代的饮食各方面比我们现在不晓得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那个时候体弱多病的人就比较多了,身体很健康的人就比较少;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三餐服毒,实在讲现在体弱多病就更多、更严重。现在人的体质远远不如古人,为什么?吃的东西没营养,喝的水有毒,空气有毒,吃的化学品一大堆。前几天报纸还报导油出问题,卖我们煮菜的油,食用的油掺一些化学品,你说那些东西吃了人不长病才奇怪。所以现在的人比明朝时代的人,体弱多病不晓得多几倍都不止。所以明朝那个时代,莲池大师讲「今人体弱多病」,那个时代的人就体弱多病,「欲数数食者」,数数就是要常常吃东西,不然他身体,体力他支撑不住,他没有办法支撑。

 

『或不能持此戒』,或许没有办法持这条戒。『故古人称晚食为药石』,这在唐朝时代建丛林,禅门称晚餐吃东西叫「药石」,药石是这么来的。药石的意思就是『取疗病之意也』,治疗病,因为我们这个身体体弱多病。身体就好像一部机器一样,好像一部车子一样,车子有比较好的,它很省油,又跑的快,故障率少;车子比较差的,故障率多,用的油又很大,你加不足够它就跑不动。我们身体跟车子、机器一样的道理。我们净老和尚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到,他在台中莲社跟李老师日中一食五年,五年不是短时间。李老师吃的比他少,但是他的工作量是谁都比不上他的,那么大。所以我们净老得到一个结论,就是我们的体力消耗并不是因为劳心劳力,主要不是这个因素,主要是消耗在妄念上,在贪瞋痴慢这些烦恼妄想,消耗在这上面。如果不贪,不瞋,不痴,这个妄念少,的确我们所需要的,补充的热量也相对的就减少。你身体需要的营养够了,太多了,你也不会想吃,你不想吃。我们有需要的时候,你就非吃不可,不吃这个身体就出毛病。所以妄念还很多,还放不下,这也就不能勉强,你勉强要学日中一食,可能身体会出状况,会生病。如果妄念少了,的确他饮食相对的减少,这个是要有修行功夫。这个也不能勉强,也不能为了面子,要斟酌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修行的功夫,这样才如理如法。所以,古人在这条戒也是一个开缘,「取疗病之意」,因为你身体有病,体弱多病,你不吃身体就出问题,所以晚上必须还是要吃一点。

 

【必也知违佛制。生大惭愧。】

 

『必也知』,就是必须也要知道,这个是违背佛的制度,『生大惭愧』。

 

【念饿鬼苦。常行悲济。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庶几可耳。如或不然。得罪弥重。噫。可不戒欤。】

 

我们出家人也要知道这个是违背佛的制度,应该生大惭愧心。所以要『念饿鬼苦』,念念想到饿鬼道的众生,他们没有东西吃。在我们人间,人间的饿鬼道也不少,像非洲衣索匹亚有些地区的人,他得不到粮食,那就是人间的饿鬼道,我们有得吃就要想到没有得吃的人,这个才是有慈悲心。『常行悲济』,就是常常想帮助这些人慈悲救济,想帮助这些人,自己多节省一点可以多帮助一些人,要常常存这个心,「常行悲济」。

 

『不多食,不美食』,「不多食」就是不要吃太多。因为晚上吃多了,根据我的经验,实在讲也难受,不是享受,是难受;睡也睡不好,吃太多了,肚子就像一个砖头压在上面,你睡觉也睡不好,晚上又不是活动的时间,消化也很慢。所以我们中国古人养生也有一句话讲,早上吃的好,早上什么叫好?好的标准就是清淡;中午吃的饱,中午因为是一天当中的时间,要吃饱一点,因为要工作、要处理事务,中午吃饱;晚上吃的少,晚上你不要吃太多。这个是古人在饮食上的养生之道。所以不多食就是不要吃太多。「不美食」就是不讲求口味,色香味,不讲求这个,因为晚餐当药的。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19日09:43:2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253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