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护国经大意 悟道法师主讲(第二十五集)日本埼玉县熊谷市Heritage Hotel

admin 仁王护国经大意评论阅读模式

 

我们从这个道理你去引申,一部经它一展开是不是就是一切经,浓缩起来就这一部经。我们各人有需要解释的也是因人而异,各人的根器不一样。所以现在教学它的困难点也就是在此地。为什麽我们在经典上看到,凡是你遇到佛了,你很快,没有大彻大悟,起码证个阿罗汉果?我们在经典上看到,你看《愣严经》,讲这个经没有讲完就很多证阿罗汉了。阿难遇到摩登伽女之难,摩登伽她还是淫女,听佛讲《愣严》讲了一半就证阿罗汉,还没有听完。佛讲经,为什麽听的人容易开悟证果?没有别的,就是契理契机,能够契理契机。佛不在世,我们也没有办法去请问佛。古来有修有证的高僧大德他也能契理契机,佛的弟子,菩萨、罗汉,祖师大德,甚至有修有学的,他也契理契机。契理契机就是每个人所谓应机说法,他教学是看各人根器不同,他来对应你这个根器,然后给你指导,你依教奉行,你很快就成就,功夫就得力。每个人根器不一样,好像我们害病,每个人都生病,但是病情不一样,开的药方不能完全相同,要根据你的病来开。这个要很好的大夫,很好的医生。如果找到一个不高明的医生,他开的可能我们吃了药不对,不对症,反而增长病情,病就更严重了。

 

你看我们老和尚,他三个同学到台中莲社去跟李师公学经,李师公他会观机,三个人他指导的、教的不一样。他就看到我们老和尚听经他做笔记,就不允许他做笔记,只对他。像徐醒民老教授、周家麟老居士,他们可以做笔记。他们要做笔记,他不能做笔记,为什麽?因为李师公他会观机,看到老和尚他悟性高,他的根器悟性高,你叫他去做笔记反而把他的悟门堵死了,不允许他做笔记,别人可以写,他不可以写。同样一个教室,但是各人根器不一样,不是老师对他比较好,对那个比较不好,不是的,好像医生开药方,每个人开的药方不一样。为什麽我的跟他不一样?为什麽药方不开一样的?因为各人的病情不同。所以这个就很难。

 

我们没有证果,不能观察众生过去世他生生世世累积下来他所修的善根,没有神通不能观察,没有宿命通不能观察。古大德,讲经的法师,他有定功,有禅定的功夫,虽然没有证果,但是有禅定,他就发神通。所以古代讲经,不像我们现在三拜就上来,不是的,大家坐好,然后大家打坐入定;前面请经的仪轨大概就要半个小时,再打坐入定就一个小时。我们功课排一个小时,大概这样就不用讲了,就吃饭了。恐怕现在人也没那个耐心,坐不住了,古人他心比较定。所以,法师登座他一般要观机的,他要打坐入定,然后大众坐在那边也要静坐。入定干什麽?看看今天来的听众,每个人过去生他修什麽法门,他的烦恼习气在哪裡,然后讲才能契理契机。

 

现在我们没有这个定功,你叫我观,我自己都观不到,怎麽观你们?这是真话。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能知道你们吗?那就更不知道了。我们现在根据李师公「内典讲座研学要领」,我们没有那个功夫,只能凭我们现在见面,我们面对面,看你长的什麽样子?是男的女的、老的小的、中国人外国人?然后看今天来的人是知识分子多,还是一般的人多,还是老菩萨多?如果知识分子他带纸、带笔,这个人数比较多,那麽大概偏重要多说理,就是偏重多讲一些理论,是知识分子他比较需要听的。因为知识分子,你要讲道理,他觉得这个道理讲得通,合理的,他才会接受。如果他不明道理,你叫他接受很难,他认为这是迷信,这没有理论依据,你叫我怎麽接受?有些老菩萨,这些老菩萨你给他讲那些理,他就打瞌睡了,他就在那边点头,你说得都对,一点都没错,他就一直点头,就在打瞌睡。老菩萨多,书读得比较少的,或者没读书的,你要多说事,多说事就是讲故事、讲公桉、讲比喻,他精神就来了。讲到观音菩萨化身,变一个老太婆,讲这些感应故事,这个他就有兴趣了。你讲那个什麽道理讲得那麽多,他听不懂,他听不懂当然就没兴趣,他当然只好打瞌睡了,又不能起来,不打瞌睡怎麽办?所以这个要多说事。如果一半一半,你一半一半都要照顾。

 

在讲的当中还要观察听众的表情,如果他听了一脸茫然,就知道他听不懂,不晓得你在说什麽。如果讲的时间还没到,比如说我们讲到十一点,到十点五十分大家一直在看錶,大家心已经定不住,他没有心情再听你讲下去,那就赶快草草收场。这是以前我们学经跟老和尚学的一套。这一套我现在有一点心得,所以我在这边看,就是看看大家的表情,不要我在这边讲得进入境界,大家在下面睡成一片,这叫契理不契机,你讲得没有错,但是对大家没帮助。契理不契机叫閒言语,讲那个话就等于是閒话,对大家没有帮助;契机不契理,大家听了很高兴,但是违背佛经的道理,那是魔说,会给人误导,那就更不可以。所以标准是契理又契机,这点我们必须要明瞭。

 

有一些同修就问,我们这些没有讲般若他就不会活用。不会活用两种现象,一个是执着,不能活用,不能活用可能就不能因应很多不同根器的。另外一个,他活用,乱用,乱成一团,乱到最后他自己也不晓得在修哪一部经了。所以现在我常常跟我们淨宗学会的同修讲,我说有些观念上你们要认识清楚,现在有些淨宗学会他不读会集本。我说不读会集本,你用淨宗学会这个名称干什麽?你用其他的名称就好了,你用莲社、念佛会、佛学会、学佛社都可以,或者什麽寺;你要用会集本也可以,用原译本也可以,都可以。但是你一旦用上淨宗学会,你一定是主修会集本的。为什麽?淨宗学会这四个字是夏莲居老居士提出来的,这个会集本是他会集的,你用他的名称,你不依他的会集本,你的招牌跟你的内容是不相应的。所以我台北华藏社团,在内政部政府注册的,我就把这个列下去,这是主修,其他是辅助,助修。这个有很多人不知道,现在人真的连这点普通的常识他都不知道,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清楚。

 

我们修一部经需不需要其他的经来补助就看各人。比如说你读三千部《无量寿经》开悟了,那其他经你都通了。我们老和尚早年示现给我们看的,就是大家读了还不通,还出了很多问题,他才再讲《金刚经》、《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来补充说明《无量寿经》,这个看需要。你要补充几部经典,这个也不同。像黄念老他这个《大经科注》,他是补充一百九十几种,那很多,好像这个药很大帖,读了这一本,你等于读了一百九十几种经论、注疏。有的人他不需要,有的人甚至他一部经都不需要,一部《弥陀经》他都不需要,一句佛号他就够了,像锅漏匠、海贤老和尚就是一句佛号。六祖大师一部《金刚经》就前面几句,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大彻大悟,后面一部经都不用听完,全懂了。有的人,这部经不够,加个一部、二部。但是加哪一种就看各人,看各人的需要,看各人的情况。不要看到别人加,你也加,不一定,这个自己去斟酌。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18日10:22:5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223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