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80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尤其好名的人活得真的挺辛苦的,有跟大家讲过一个例子吗?我到机场去,有个女的一直跟着我,从台湾坐飞机,台湾电视台有播「幸福人生讲座」。所以她就一直看着我,我就全身觉得不舒服,我就走快一点。我一看她没来,安心坐下来等飞合肥的飞机。突然又看到她,然后又刚好坐我对面,一直瞧着我,我的心脏砰砰、砰砰、砰砰。你看这累死了,事后想想很辛苦,累了自己。结果突然她站起来,向我走过来,砰砰、砰砰,跳得更厉害,然后她指着我,「原来你就是那个长庚的医生。」害我从这麽高,铿!我说,「对不起,认错人了。」后来她有想起来。但是你看我整个过程就不自在,为什麽不自在?还是有好名,「你看那个人是不是认识我?」那不是好名吗?所以理得的人,理真的明白的人,心能安,因为他愿意放下,不要再把自己搞这麽累。

 

在境界当中,确实正气一时一刻都不可以断,因为一断,诱惑一来,「立名于一生,失之仅顷刻之间」。我们现在的定力可能不如古人,但是诱惑的境界大古人百倍都不止,现在财色名食这些诱惑非常非常大。

 

我们看一百五十九句讲到,「九三」,这个是「恆卦」当中九三爻所象徵的做人道理,我们一起念一下:

 

【九三。不恆其德。或承之羞。不恆其德。无所容也。】

 

这第三爻的象徵讲到,不能永恆不间断的保持自己的美德,不保持,可能是邪念出现,可能是禁不起诱惑,做出违反道德的行为,或者是一言一行错误、伤人了。『或承之羞』,可能就要蒙受羞辱。为什麽?一个念头会招来福报,也会招来灾祸。

 

我们看《德育古鑑》,曾经我们讲过的,李生,他要去进京赶考,结果那个客栈的老板刚好作梦,有人告诉他,「明天有一个今年的考上进士的读书人要到你的客栈来,你要好好招待他。」结果他听了以后很欢喜,「我今年终于可以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当天晚上睡觉起了个念头,「我考上功名就当大官,我那个太太长得又不怎麽样,应该换一个太太」,起了这个念头。结果后来他去考试,这个老板又作了梦说,「这个读书人还没有考上就想要换掉自己的元配,这个念头太绝情了,削掉他的功名。」没考上。结果这个读书人李生又回到原来的客栈,那个老板把作的梦告诉他,他连住都不敢住了,觉得根本没有办法见人就走了。「或承之羞」,他起个念头,自己的德行守不住了,然后蒙受这样的羞辱,蒙受这样的灾祸,他福报没有了。

 

包含《大学》裡讲的,「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我们今天讲不符合道德的话出去,你伤到别人了,人家一定找机会又要报复回来,那一报复回来,我们不就又要遭祸、又要承受羞辱了吗?

 

我们翻到四十一页,看到这八十八句讲到的,八十八句这段经文,我们複习一下,您看第二句,「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身。」你都没有恶言对人家相向,没有种这个恶因,就不会感人家恶言对你。然后「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我们没有做这些违反道德的事情,没有讲这些恶言恶语,自然就不会羞辱自己的身,甚至让父母都觉得丢脸,甚至还遭到别人来羞辱自己的父母,那就更没有做到为人子的本分,就忝为人子,觉得很羞愧。

 

看到这裡也让我们想到魏徵讲的一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一生他追求他的事业,一开始都很好,可是大家现在想一想,倒闭的公司有多少?他也很多曾经风光过,他守不住,他心一偏就不行了。所以《曲礼》一开始讲,「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这四句话。人真的有成就,福报现前了,这些念头就不好守了。不长傲慢、不长贪欲、不长自满,然后不沉溺在嗜欲玩乐当中,「富贵不能淫」,才有办法。我们从企业界看,要长久保持不容易。所以俗话讲,「富不过三代」,现在不是了,现在富不过什麽?一代,一代我看也太多了,现在富不过五年、十年,都保不住了。最后还是或承之羞,犯法了、倒闭了,甚至于父母都得上法院,因为用了父母的名字。

 

企业界如此,我们看历代的皇帝,都有一开始创盛世,最后落个差一点亡国的命运。唐朝唐玄宗他最后还是或承之羞,因为宠爱杨贵妃,差点把自己大唐给断送掉了,可是他以前开「开元之治」。所以真的要「恆其德」,真的是大丈夫、大英雄。齐桓公也不简单,可是他最后还是忍不住用了三个佞臣,这些人陪他玩、陪他吃,最后他还是用了,死了一百多天都没人知道,尸虫流出去了才被发现。

 

所以「进德修业」是终其一生彻始彻终的功夫,不能有一刻停留。我们俗话常讲,「盖棺论定」,还没有到最后,话都别讲太快,「我这个人不会怎样怎样的。」愈下功夫,愈深处的习气都会慢慢冒出来,得要下更大的功夫才行。真的要突破一个严重的习气,要「发勇勐心,立决定志」。大家边抄边随文入观。发勇勐心,发勇勐,传统文化都快断了,我得赶快进步提升,不能再蹉跎了,发勇勐心。师长讲,你真的发大心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你的功德不亚于尧舜禹汤,因为要断了。发勇勐心,立决定志,这生一定要成就。「不计成败,不顾生死」,不计成败就是不要在那裡沮丧懊恼,「今天怎麽又起这个念头?」赶快转成正念就对了。「我怎麽又退步了?怎麽又被考倒了?」不要计那些成败,念头多了赶紧转过来。不顾生死就是死都不怕,就怕念头不对。「宁肯碎骨粉身,终不忘失正念」,就是这个念头不能错,要到这种气概,下这种决心,始有跟经典慢慢相应的可能。

 

俗话说,修身、修道非帝王将相所能为。他可能几十万大军,他能如入无人之境,毫不畏惧,可是你叫他把脾气改掉,他可能觉得比登天还难。所以他再怎麽勇勐,有时候要对治习气的时候,他都不一定能下这个勇勐心跟决定志。所以真正的大英雄,佛门大雄宝殿的大英雄,真正能把习性完全放下,把分别执着完全放下,这是真正的大英雄。就像俗话讲的,「战胜别人一千次,不如战胜自己一次」。

 

接着经文讲,『不恆其德,无所容也』,不能保持德行,永恆的保持德行,必然会退步,不进则退,你不能保持它,退到最后丧失操守,那就「无所容」,就无法立足于社会。所以「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就很遗憾。我们很冷静来看,历朝历代为官者都是读过圣贤书的人,但每个朝代也都有出贪官、奸臣,这个还是「不恆其德」,最后「或承之羞」、「无所容也」。就像严嵩,他的学识非常好,但是他最后还是大奸臣,然后皇帝,他毕竟做到这麽高的官位了,也不想亲手杀他,就给了他一个金碗。结果他拿一个金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是严嵩,都恨他恨得入骨,因为他草菅太多的人命、苍生,最后他是饿死的。他有没有福报?他有。他有没有学识?有。但最后敌不了欲望,就愈走愈偏掉了。

 

我们接着看第四个大单元,「为政」。「为政」,怎麽从根本来管理国家、管理团体,为政者的心境、方法,会产生哪些效果,还有古人有哪些经验,都会在这个单元。透过经句,我们来了解《群书治要》这些宝贵的教诲。首先一开始,「务本」。为政的根本在哪裡?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段比较长,我们一起念一下,一百六十句:

 

【孔子曰。凡为天下国家者。有九经焉。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人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齐庄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尊贤也。爵其能。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笃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子百姓也。日省月考。既禀称事。所以来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绥远人也。继绝世。举废邦。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治天下国家有九经焉。其所以行之者一也。】

 

这段在《孔子家语》当中,《中庸》也同样有这段教诲,这段教诲很宝贵。治理天下国家,孔子在这裡总结了九条非常重要的纲领。这个掌握住了,实在讲,治企业、治国、治校,甚至治家,都能够有很大的益处。讲出这九条,也很可贵。哀公进一步问,『为之奈何』,就是请问要具体怎麽做。我们学东西也要像这样的一个态度,觉得这些道理很好,要从哪裡下手?就像夫子告诉颜回,「克己复礼」,从哪裡开始克己?颜回说,「请问其目」。夫子才具体说出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所以哀公这麽一问,夫子更具体讲到如何做到具体奉行这九条纲领。

 

我们看师长跟章嘉大师学习,章嘉大师教导他,「看得破,放得下」,看破是明理,放得下是功夫;放得下就是格物,看得破就是致知,就是明理。师长接着说,「从哪裡开始做起?」章嘉大师说,「放下从布施开始」。其实就是把自私自利放下,才能真正诚意、正心。时时想自己,诚意、正心就提不起来。所以一定是先从放下自私自利下手。怎麽放?师长很仁慈,具体都给我们讲,「从念念为人着想做起」。所以已经给我们讲得这麽具体,我们再不依教奉行,就误了自己这一生的殊胜因缘。讲得这麽具体的好老师很难找,苦口婆心劝了我们这些弟子五十四年的岁月。要珍惜师长教诲,珍惜《群书治要》这部宝书的教诲,来成就自己,利益家庭、利益社会国家。

 

这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裡,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来研究,谢谢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10日11:09:2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157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