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79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对人恭敬,对事要恭敬,在应对事情当中很慎重,这个就是恭敬的落实。「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这对事情的恭敬;「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这是恭敬。你不能答应人家的事情忘了,答应人家的事情拖延了,这个恭敬心就失掉了。我们现在这个五常不能时时提起来了。上司交代的工作忘了,拖延了,然后还得上司打电话来问、来追,到底谁是祕书都搞不清楚了,你让上司来问你,上司变祕书了。所以《弟子规》教我们,「出必告,反必面」,晨昏定省这个习惯转移到工作上来,就变成你要让领导安心,交代的事已经做了,赶紧发个email通知一下,还是用skype通知一下。一个人有责任感,还没有办完,他心裡会有一个负担,马上通知他已经办好了,他这个负担就放下了。所以这个都要善体亲心,善体领导的心,这个是对自己的工作非常尽力去做。

 

对物品也要恭敬,要节俭,不能糟蹋物品。包含东西都把它放好,《弟子规》上讲的,「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这个是对物的礼敬。古人他的功夫都用在这些很小的地方,「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之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这个都是启示我们,心性的功夫在每个念头上慎独,在每一个生活的细节,一切皆恭敬,一切皆谨慎对待。古人就提到了,放任何一个东西都不放歪,他心正,他一看东西歪,他就觉得不妥当。我们假如不注意了,急躁了,常常东西放歪了,尤其这个书可能都放一边、都已经漏在桌子外面都不知道。经书是圣贤之母亲,圣贤都是因为看经书开发他的智慧的,所以看到经就像看到圣贤的母亲一样的恭敬才对。所以这些细节要做到不容易,要时时提醒自己,强其所不能。

 

我们今天终于听明白了,从今天开始,所有的东西都摆正,从这些小细节提升自己的学问。包含好像是朱熹夫子都讲到,写每一个字,心都是定的,心都是恭敬的,不会很急,写得很潦草。我们看师长,他一个人在台湾,后来得到台湾当时候最有学问、智慧的三个老师指导,那都不是偶然的。这三位老师都是当时候台湾公认的大智慧者,能遇一个就很不容易了,还遇到三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师父的真诚、恭敬感召来的。当时候一开始,师长想到台大听方东美教授讲课,用毛笔工楷写了一封信寄给方东美教授,方教授应该看了这一封信,字都写得这麽工整,就能感觉到师长他的恭敬心,所以最后是一对一,手把手教导他。所以时时恭敬,真的能提升自己的德行,又能感得人生很多殊胜的因缘。

 

「智」,就是理智,时时不能感情用事。等于是自己的心起了一点情绪了,都要赶紧能够觉照到,赶紧能够调伏,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当然这个得在念头上下功夫,才有办法理智,你念头控制不了,这个贪瞋痴慢的念头最后就变成行为了,那又犯错了,又造罪孽了。《了凡四训》当中讲,「吾心不动,过安从生」,让这个心不能有妄动。但你心要不妄动,你得平常心就是定的,你平常就波涛汹涌了,遇到事情还能心不动,不可能的事情。

 

那平常怎麽让自己的心不妄动?儒释道,包含各个宗教修行的人,他们用的方法不大一样,但是所有的方法都是让自己的心定下来。所以所有这些宗教,以至于儒释道,或者不同种族,他们修学的方法,其实都离不开戒定慧三学。他得先守规矩,人守规矩,他心才不会浮躁,他才不会有这些小聪明、坏念头。也包含我们刚刚讲的,你恭敬物品,东西都是物归原位,那你心就很清楚,平时要什麽东西心也很定就去拿出来。可是假如没有这个规矩了,临时要东西找不到,心烦意乱,还对身边人发脾气,那就戒定全部都没有了。所以守规矩重要。就像刚刚讲,你不能恼害众生,你那个念头时时都是不恼害众生,你那个设身处地就很强了,你随时能保持,你的心就不会有伤害别人的念头,都在正念当中。

 

所以儒道释三教,方法,读诵经典,这是个方法,你很专注在经典,你正念分明,没有妄念。那佛门还有其他的宗派,像密宗持咒,我们有朋友到西藏去,他们看老百姓手上都拿着念珠,他持咒,持咒语,那都定在咒语,他就没有妄念。所以我们看都市裡的人,那个面相,愁容很明显,好像都笑不出来,好像心有千千结,这个眉尖都好几道痕。大家去西藏看看,看有没有人长这个样子?人家安贫乐道,他心很定,清心寡欲,持戒;修学又很精进,正念保持,不妄动,他有定;定久了,他就开智慧了。所以心地清淨,定就是清淨心,你问他什麽,他很自然的,他清淨心生智慧,就能够回答你。所以孔子说他「空空如也」,空空如也就是心地清淨,没有烦恼,人家怎麽问,他就怎麽去答,他本有的智慧起作用。所以所有的修学方法都是为了得清淨心,得定。佛家的淨土宗,它是用念佛的方法止住妄念,这个方法比较简单,妄念一起来,「阿弥陀佛」,把这个妄念压下去。西方宗教,他也是用祈祷,念他的《圣经》这些方法,调伏妄念。

 

刚好前不久,很幸运到香港去参与接待马达加斯加、马其顿两个国家的联合国大使。结果我记得这个马达加斯加的大使把他的太太还有他女儿一起带去见师长。我感觉这个大使很有智慧,这麽难得亲近这麽有智慧的长者,他把下一代都带去了,把另一半带去,很容易建立共识。马其顿的大使他讲了一段话,我们印象很深,他说:「听一个有智慧的人讲话,胜过读一千本书。」他讲这个话的时候已经是第四天了,所以他说:「我这几天读了四千本书。」他们是很珍惜能够听到师长这些教诲的机会、机缘。当然对我们来讲,我们看到他这麽诚心就很惭愧了,他才接触四天就这麽珍惜,这麽有收穫。

 

所以俗话有讲,「近庙欺神」,旁边的这个庙很兴旺,都是很远的人恭恭敬敬的来朝拜,结果在庙旁边的人都觉得没什麽,不珍惜了。其实这句成语也是提醒我们,人有一个习性,就是拥有之后不知道珍惜,容易得到了,反而不知道珍惜。我们现在看,你要得到一本经书、讲经的光碟太容易了,三十年前、五十年前,难上加难,要自己去抄出来才行。那时候印刷术没有那麽发达,自己抄,那就更不可能看到光碟放出来,师长这样亲自讲经的影像。我们想想,五十年前的人学得好,还是我们现在的人学得好?所以你看,工具愈发达反而学不好。所以这个也提醒我们,最根本的还是在心上,而不是外在的工具,那是其次的东西。所以从最根本的心地下功夫,又能善用现代的科技,那我们的成就是不会输给以前的人的。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10日11:06:0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157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