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九一集) 2015/12/1 台湾台南极乐寺 档名:02-041-0291
《二零一四淨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第二九一集经文
第七O五页 末2 己四、宝莲佛光 分二 至 第七O八页 第3 至百千由旬。
己四、宝莲佛光 分二
◎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解】本品显阿弥陀佛国中宝莲,一一有微妙色光,一一光中又现千亿佛,一一佛说妙法,安立无量众生,如是重重无尽不可思议功德。
庚一、宝莲 分六 辛一、宝莲周徧
【经】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
【解】文中首明宝莲,次明莲光中佛。于宝莲中,又含六义:一者,莲花周遍国中。
辛二、华千亿叶
【经】一一宝华百千亿叶。
【解】二者莲叶数量,一一华有百千亿叶。
辛三、光色无量
【经】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亦然。
【解】三者光色无量。莲花本体,即是光明。故曰「其华光明」。又莲华色类无量。青、白、玄、黄、朱、紫,此六为例,以摄无量。青色之莲,放青色光。白色之莲,放白色光。玄黄诸莲,亦各放其本色之光。故云「光色亦然」。
辛四、妙宝映饰
【经】复有无量妙宝百千摩尼。映饰珍奇。明曜日月。
【解】四者,妙宝庄严。有无量妙宝百千摩尼,庄严莲花。诸宝皆是奇珍,故曰「珍奇」。此诸妙宝放无量光,光具众色,色复生光。互映互饰。故云「映饰」。明超日月,故云「明曜日月」。如《观经》云:「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
辛五、莲华大小
【经】彼莲华量。或半由旬。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
【解】五者,宝莲之量,从半由旬,至百千由旬。
二零一四淨土大经科注-第291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零五页最后一行: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念老为我们简单介绍这一品经的内容,「本品显阿弥陀佛国中宝莲」,就是极乐世界七宝池中的莲花,「一一有微妙色光」,每一朵莲花都有光,「一一光中又现千亿佛」,这就妙了。我们要记住,每一个光中现千亿佛,每一朵莲花现微妙色光,光中又现佛,现多少佛?千亿佛。这显然不是一个数字,表无量,千代表圆满,无量无边诸佛都在光中出现了。「一一佛说妙法」,这些佛在光中作佛事。
「佛事」这两个字必须要简单解释一下,现在佛教裡面,大家都听说,这寺院裡头作佛事,这佛事是什麽?法会,超度,做这些事情,这不是佛事,这是现代的佛事;释迦牟尼佛时代,你看他老人家一生所做的事业,那叫佛事。释迦牟尼佛所做的事业是什麽?是教育,是教学。我们在经典裡面看到,释迦牟尼佛十九岁放弃王位的继承权,他要不出家,他继承王位,他父亲是国王。他出家了,放弃王位,放弃宫廷裡面荣华富贵的生活,他去干什麽?他去出家,他去修道。世间人对于富贵想求求不到,他是已经得到了,把它捨弃掉。苦行僧的生活,是一般人不愿意接受的,他乐意接受。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晚上在哪裡休息?在大树底下打坐。依照戒律,休息的时间只有四个小时,中夜。印度人把一天,我们现在二十四个小时,印度人在那个时候一昼夜只六时,白天三个时辰,晚上三个时辰。白天有初日分,日就是日月的日,初日分,早晨六点到十点钟,这四个小时是初日分,从十点到二点是中日分,二点到六点是后日分,初、中、后。夜晚也是如此,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睡眠是中夜分,就是晚上十点到二点钟,这是睡觉的时间,休息,两点就要起床,每天休息就这四个小时。他要过这种生活,磨鍊自己,帮助自己身心世界万缘放下,让这个心定下来。
佛法的修行无非是戒定慧。戒就是规矩,这种日中一食、树下一宿都是属于戒律,必须要遵守的,这样才能放下烦恼习气。为什麽要修定?佛法修行终极的目标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是求这个。诸位要知道,这求智慧。智慧从哪裡来?智慧是自性裡面本有的,不是外头来的。所以向外求不到,向外求的是知识,向内求的是智慧。智慧能解决问题,知识不行,知识它有侷限性、有后遗症;智慧没有,智慧没有侷限、没有后遗症。古圣先贤,在家出家,他们学的都是智慧,出家是学高等智慧,在家亦如是。中国人没有出家这个概念,所以中国古圣先贤就称圣人、称贤人。圣人就是佛陀,贤人就是菩萨,君子就相当于阿罗汉,名称不一样,道德、智慧、学问是相同的。跟我们现在人不一样,所以古时候社会跟现在不相同,古时候社会是安定的,人与人之间是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我们今天是乱世,科学技术不能说不高明,发明许许多多的技术,古人无法想像的,这是知识的产品,不是智慧的。智慧需不需要这些科学技术?不需要,比科学技术还要高明,看看西方极乐世界就知道了,我们比不上它,这就是求知识比不上求智慧。
这桩事情,现在的人能理解的不多,能体会得到的就更少,古时候不一样,两百年前的人知道,说明我们把传统的文化丢掉两百年了。所以中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有人读历史,两百年前,十九世纪、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科学兴起来了,机器製造业有了,十八世纪的时候还没有,是中国雍正、乾隆的时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十九世纪,衰了,嘉庆以后,道光、咸丰、同治,清朝国力衰退了。什麽原因衰退了?太平盛世,养尊处优,把福都享尽了。乾隆号为「十全天子」,在历代帝王当中福报最大的,做了六十年皇帝,还做了四年太上皇,寿命长,八十多岁走的。《易经》上所说,盛极必衰,说得很有道理。国,真正懂得的人,盛的时候要做大功德、要做大好事,它就还继续是兴旺,它不会衰退。谁做到永远不衰?极乐世界做到了。为什麽?阿弥陀佛天天教学,时时刻刻在提醒大家,大家才不会堕落,天天精进,永远不衰,不退转。说到最后都回归到教育,只要教育办得好,人人都能够守规矩、都能够守法、都能够遵守伦常道德,像佛法裡头,能遵守三皈、五戒、十善、六度、十愿,这个国运永远不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今天世界乱了,人心坏了。许多人在问,怎麽办?还有救吗?我遇到不少人,都谈这个问题。为什麽中国过去三千年没有今天社会这种乱象?历史上没有,纵然说是社会不好,乱了,比现在要好很多倍。我相信诸位冷静的回头去想想,十年前的社会跟现在相比怎麽样?十年前好,现在比不上;再十年前,比十年前又好。我是一九七七年从台湾到香港讲经,那个时候香港人风气好,值得尊敬,非常可爱。现在看不到了,你迷路的时候,你问人,人家不理你。十年前不一样,你问路,人家说你初到香港来,你不认识路,他带你去,把你送一程,有这样的人情味。现在没有了,现在不理你,你跟他打招呼,他也不理你,他觉得很奇怪。现在,现在是一年不如一年,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是一年比一年严重。大家能看到的。
英国汤恩比博士说得好。这是上一个世纪末的人,他是一九七五年往生的,八十五岁,历史哲学家。他告诉我们,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就是现代二十一世纪,什麽问题?社会动乱,人心坏了,地球上灾难很多,怎麽办?汤恩比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孔孟学说、大乘佛法能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我们相不相信?没有人相信,有少数人相信,相信裡面带着怀疑。这个问题真严重。孔孟学说真行吗?真行,为什麽?圣贤的教育,这个教育在中国推行三千年没有出问题,三千年中国人都遵守伦常道德,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没有人不知道,没有人不奉行。你要不奉行,你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处,别人见你不理你。那是中国人基本的人格。现在全没有了,五伦没有了,五常没有了,四维八德全没有了,问题出现了。怎麽救?还要把老祖宗找回来就有救,不找回来没救,连外国人都要找中国老祖宗。
中国人不相信,外国人也不相信。我在英国,在剑桥大学、在伦敦大学跟他们中文系的同学、教授做过交流,我就提出这个问题。这个话是英国汤恩比说的,汤恩比出生在伦敦。我问这些学生,汤恩比的话你们能相信吗?他们对着我笑,不说话。我等了半天,没下文,然后我反过来说,难道汤恩比的话说错了吗?也没有人敢说话。最后是逼着我不能不说,我只好告诉他们,我说如果你们把这个话来问我,我给你回答的,是非常肯定告诉你,汤恩比的话说得没错,完全正确。你们为什麽不敢讲话?你们有怀疑,我知道。要是我在你们这我也怀疑,为什麽?中国东西这麽好,为什麽中国人不要,你们还要到我这来留学?这就值得怀疑,对不对?他们就笑起来了。为什麽又不敢否认?汤恩比的名气太大了,世界知名的学者,不敢反驳。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心态?是的。
那为什麽我能相信,你们不能相信?中国近代两百年的历史我知道,一半是我从这走过来的。为什麽丢掉的?不是中国东西不好,是不学才变成这个样子,要认真学不是这样。唐太宗学习,大唐盛世,你看伦敦还有唐人街。满清中叶以前是认真学习,帝王带头,盛世,康熙六十年,雍正十三年,乾隆六十年,嘉庆的初年,清朝鼎盛的时代,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他真干。后面这些人,不干了,不学了。特别是慈禧太后,大概她书念得不多,她掌权的时候,咸丰死了,儿子很小,她做太后,垂帘听政,她掌权了。对于儒释道轻慢,对于这些大臣,有学问、有德行的,没放在眼上,遇到困难问题,她扶乩、扶鸾,她相信鬼神,这样亡国。所以这个历史你完全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晓得这个世界演变到今天是什麽原因,你明白了。
拯救不难,把古圣先贤的东西找回来就有救。现在中国大陆开始在找了,在讲传统文化了。传统文化就是古圣先贤的教学,圣贤教育目的是把学生教成圣人、贤人、君子。中国人说的圣人就是佛陀,说的贤人就是印度人讲的菩萨,说的君子就是印度人说的阿罗汉,没有两样。看到古籍,圣贤留下来的典籍,跟佛经一对比,境界相同,我们才恍然大悟。《法华经.普门品》裡面说的,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随类化身,应机施教,应以什麽身得度他就现什麽身。中国人喜欢圣贤,现圣贤身;印度人喜欢佛菩萨,就现佛菩萨身;欧洲那边,喜欢基督、喜欢真主、喜欢上帝,他就现这些身,是一不是二。为什麽?在经典裡面找得到,像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儒家的,在佛法裡三皈五戒,相同,在他们的经典裡头也有,讲孝顺父母、尊重师长,统统都有。所以众神是一体,宗教是一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