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基础《三字经》心得分享(8)蔡礼旭老师主讲

admin 三字经心得分享评论阅读模式

德行基礎《三字經》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  2017/8/5   台南極樂寺  檔名:11-002-0008

MP3下载

尊敬的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上一次講到的經文,「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之前跟大家都有探討到,每一個經句它都是做人的道理,而我們要提升自己的德行,就是用這個正確的道理、理智,來調伏自己的習氣。夏蓮居老居士說的以理折情,這個情就是情識,就是分別執著。所以用心去體會每一個經句對人生的啟示,這樣才有受用。

比方我們學到士農工商,我們可以把它當一個知識學,就好像一個小朋友他今天讀了這句話,可能大人說「曰士農」,他馬上搶著說「曰工商」,我知道我知道,「此四民,國之良」。那他是當知識學習,懂多了,他會搶著要講,他想要證明他自己比較會,無形當中也在炫耀。所以我們假如學習是知識性的,知識愈多很可能愈傲慢。所以我們冷靜想一想,我們是小學的時候謙虛,還是大學畢業的時候謙虛?照理講,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學問應該是愈學真心比較能提起來,這個妄心慢慢慢慢調伏下去了,這個才是真實學問。可是假如我們學歷高了,知識豐富了,反而比較不謙虛,那這個學習的方向就不對了。所以聖教是內學,透過這個經句往內反思,就有受用了。而不是增加了知識,產生傲慢,產生炫耀,甚至變成求知欲,愈懂愈多才行,變成一種欲望。很多人他就說了,我每天要看很多報紙,看很多資訊,不然跟人家一吃飯,人家聊個話題我不知道,很丟臉。當然有時候在應對一些人與人的談話,一些重要的事我們也要了解一點,但是我們假如所談的事情都沒有反觀,大家沒有從這個事情當中反思到給我是什麼啟示,這件事情有沒有我的責任。不然大家談論事情,全部落在對社會的批評、對當事人的批評、對國家的批評,這樣對事一點幫助都沒有,而且增長自己的傲慢,很會批判,很會挑毛病,但是不知自己的本分何在了。

而事實上我們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好像每天都在吸收很多知識,但事實上我們要冷靜,就像《三字經》裡面,我們剛剛才學過的三綱的道理,「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這是倫理裡面最重要的。很多對我們人生當下,對我們的家庭,對我們一生最重要的道理,我們可能還沒有下功夫去學,然後學了一大堆知識,都不是眼前最重要的東西。所以我們看到現在學歷高的人很多,但是自身身心不安,家庭關係處得不好,事業不順利。你看這些都是每天我們最切身的問題,你一直在積累知識,但不能解決當前的問題。

所以什麼是智慧?我們上一次提到仁義禮智信,智慧也是馬上要學的東西,比知識還重要。智慧是能夠分辨本末先後,輕重緩急,什麼事情重要,什麼事情要趕快做,這個能分辨出來才是有智慧的人。不然我們可能用大半的人生,都去做那些不重要不急的事情了。所以我們自己在學習當中,都要看好自己的心念,所以修行心是根本,從起心動念處修。有沒有隨著自己知識增加了,學識增加了,像我們學佛,佛教的一些專有名詞教理懂了一些,可是我們反觀,我的心有沒有更謙虛?有沒有因為懂了這些教理,而更知道自己的不足欠缺在哪裡?因為悟後要起修,明白這些道理了,但是理有頓悟,事要漸修,懂了,我們還有很多還沒做到,還差得很遠,這樣的一種態度,愈學愈謙卑,不可能會增長傲慢。

比方說我們學到,「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那這句對自己的提醒就非常非常大,修了老半天,控制不住脾氣,所積累的功德一把火就燒掉了。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真正要調伏瞋恨心,不知道要花幾年的工夫,哪有時間炫耀?哪有時間去看別人的問題?所以六祖大師給了我們一句很重要的話,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個話我們假如細細的去領悟,若真修道人,他真是真修行的人,他的狀況應該會感覺,一天境界這麼多,要在境界當中不被境轉,那要有高度的警覺性。而已經知道的習氣還要下功夫調伏,二十四小時不夠用,所以因為二十四小時都不夠用了,哪還有時間見人過,論人過?

夏蓮居老居士有一句話,可以來註解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老人家提到,「真學道人」,這個學道是真學的人,不是表面學的,學道之人無剪爪,爪就是指指甲,「無剪爪之暇」,這個暇就是空閒,就是連剪指甲的時間有時候都拿不出來,全部都用在對治習氣上。所以無剪爪之暇,「安有功夫說閒話」,就哪有時間說別人的閒話?

夏老這一句禮旭印象比較深,因為剛好當時候在廬江,同仁們也都很可貴,大家五湖四海,共聚一堂,為了弘揚傳統文化。而且當時候從二OO五年底大家共聚,朝著同一個方向目標來努力,當時候跟大家共勉,第一年是無怨無悔的一年。其實人能全心全意為他人服務,會覺得很充實,所以無怨無悔,這個無悔就是不後悔,我沒有蹉跎這一年。要無怨,那得要不要求別人才能無怨,那得要深明因果才能無怨。知道什麼都是因果相續,人家對我們不好就不抱怨了。不只不抱怨,還會歡喜,為什麼?報掉了,無債一身輕,這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真正以宇宙人生的真相,來思惟、來處世,真的事事是好事。不要求人就不抱怨,那不要求人要求誰?要求自己,《中庸》裡面講的,「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我們這一生希不希望能做到不跟人結怨?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我們確定目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脫生死輪迴,我們昨天講到的,「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它是方位。所以我們透過這句也要反觀,方向要清楚,目標要清楚,我現在每一個念頭,一言一行,是不是往我要的那個目標邁進?有沒有離西方極樂世界更近了?這個可是時時要思惟的重點。而往西方邁進,有一句我們熟悉的法語,就可以勘驗我們走的每一步是不是往西方走了,叫隨緣消舊業,把這些舊業化掉了。就像剛剛講的,人家對我們不好,那是前世我欠他的,報掉了,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不要再結新的惡緣了。可是假如我們的行為造成別人怨我們,那又造新殃了。

所以我們看到經典上面的句子,就要特別重視,尤其提到怨這個字的句子,《中庸》講的,「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放於利而行,多怨」,對不起,這是定力不夠,每天發生的事就可以看到我自己的問題,定力不夠,抱歉。「放於利而行,多怨」,這句是《論語》的,這個是《中庸》,下一句也是《論語》的,「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你看經典裡面這麼重視不跟人結怨,正己不求於人,我們自己沒做好,要求別人,人家心裡不能接受。所以「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我們自己做好了才能夠去護念別人。自己做不好,比方說自己不孝,要求自己的孩子孝,那孩子不服氣,說,爸,你自己都做這麼不好,還要求我們。所以《太上感應篇》說「正己化人」,自己做好了,自然感化別人;自己做不好,要求別人,適得其反,還引來別人的抱怨。所以下在自己功夫都覺得時間不夠。「放於利而行」,這個放就是依循,做什麼事情都是依循我的利益,只想自己,太自私了,這樣的人生態度,一定家人會抱怨你,朋友同事會抱怨你,因為你都不替人家想,做的事很容易就損人利己。這樣的人生態度,鐵定是每天造很多業,那就不是不再造新殃了。師長老人家在「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的開示裡面說,感情的污染,就是對我們清淨心影響最大的習氣是什麼?最嚴重的是自私自利。這個是六道輪迴的根,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所以《論語》這一句就提醒我們,你的人生要不結怨,鐵定要對治,不能只是為自己想,要淘汰自私自利的習氣。

下一句,躬自厚,這個躬就是反躬,反省,躬自厚叫什麼?嚴以律己,薄責於人叫寬於待人。看起來這些文字不一樣,事實上聖賢佛菩薩教導的,所有的教誨不離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叫自愛,人不這樣下功夫,都是隨順自私自利,隨順貪瞋痴慢,不自愛,嚴以律己是自愛,大家要理解。我們真調伏這些習氣了,我們本有的智慧德能福報就恢復了,這是真自愛。寬以待人,對別人厚道,這個是愛人。所以我們現在是在修道,在學道,可不能學成顛倒。什麼是顛倒?嚴以律人,寬以待己,這學錯了。因為常常指責別人,就是嚴以律人。其實我們冷靜想一想,自己一天念頭錯了多少,言語錯了多少,行為又錯了多少。每天的錯誤那麼多,我們都不檢討,不要求自己,反而是看到別人一個錯就盯著了,就一直喋喋不休的指責,這個不妥當。甚至於身邊的親人優點很多,我們都看不到,對我們的恩德很多,我們沒放心上,昨天做了一件事,我們就盯著一直罵。別人一、二個錯我們不放過,我們自己一天那麼多的錯不反省,這樣的狀態就學成顛倒了。所以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因為每一天自己的過太多了,每天精進不懈的用功,多念佛、多讀經、多拜佛,都覺得妄想還是伏不住。所以等於是用盡所有的時間,都覺得時間不夠用,那怎麼還有時間去看別人的過?

而當時候在廬江第一年跟同仁共勉,無怨無悔的一年,第二年好像是跟大家期許,是承先啟後的一年,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兩年下來,幾百個同仁沒有放過一天假,這二、三百人。禮旭也很慚愧,是事後才想到,同仁兩年工作,沒有放過假,沒有要求放假。現在想一想非常感動,這二、三百人一條心,只想著多辦一些課程,讓大眾了解傳統文化,讓他們受益,就沒想自己。後來李越老師她從海口調回廬江,就建議禮拜天還是要讓同仁休息,女眾也是比較有慈愛之心,禮旭還是太嚴格了,都沒想到放假。畢竟寬猛相濟,還是要有緩衝調節的一個時間空間,就像我們上一次講到的,東方持國天王拿琵琶,生活也不能太鬆,也不能太緊。

同仁這麼付出,也想感謝他們,當時候剛好有這麼小本的口袋書,就送給大家每人一本。在每一本後面寫一個經句,寫一個祖師法語,跟同仁們共勉。結果發給他們,他們一抽一打開來說,挺準的,剛好那一句法語,祖師開示,他們覺得很契他們的需要。所以師長說至誠感通,人有誠心的時候會感應。比方現在正在煩惱,有點伏不住了,我們真的肯受教,比方說把《無量壽經》拿出來,念十聲佛,突然翻一頁,看看這一頁可能就找到對治的答案,感應不可思議。這個也是禮旭剛開始學佛,遇到一些境緣也會生煩惱,但是生煩惱沒有用,生煩惱只會傷害自己身心,對別人也沒好處,而且這個時間一分一分就浪費掉了,怎麼辦?找一個方法調整自己,禮旭當時候要不念佛,要不聽經。結果一聽經,大約十五分鐘之內,因為十五分鐘之內,師長老人家最少最少都已經講了幾百句話了,這幾百句話,假如能真正有一句你願意接受,願意拿來反省,一反省,正念起來了,這個煩惱就不見了。

《了凡四訓》說的,「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我們有時候把問題自己想得太複雜太嚴重,甚至是鑽牛角尖,天大的事,其實只是一個念頭轉不過來而已。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實就是個念頭轉過來。就好像你最不能忍受的人,說我再見到他我都快崩潰了,你看好像很大的事。可是突然想一想,他為什麼對我不對別人?鐵定是我以前對他這麼不好,一轉念,本來的痛苦轉成消業障了,那煩惱不就變菩提了嗎?破涕不就為笑了嗎?真的,佛法很妙的。有一個太太覺得先生對她不好,結果難過的精神都快出問題了。結果有個因緣她去給人家催眠,結果就看到了她前世的一些情況,了解到她前世對她先生很不好,而且超過她先生現在對她。她看到前世這個情況,心裡一想,我先生現在這樣對我已經很客氣了。所以那個催眠結束之後,她的心就平和很多了,就不抱怨她先生了,反而覺得她先生是手下留情。她心念一轉,真誠對她先生,她說她先生好像也變一個人了,也對她不會這樣了。這個女士她也印證了一件事,「依報隨著正報轉」,她的心念轉了,她先生也是她自己心變現出來的境界,所以境界也跟著轉。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道理明白了,整個宇宙是自己的心變的,那要去怪誰?那只有一個人可以怪了,就是自己。

而且人與人相處,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怎麼精誠所至?人要真誠對待他人,就是不能把別人的過失放在心上。「一念不生是謂誠」,我們要跟一個人談話,他昨天罵我哪一句,他上一個月做哪件事我很不高興,全部在胸中,很可能還沒跟這個人講話,都帶著怒氣了,怎麼會真誠?所以真誠待人,是完全不把別人的過失放在心上,而且時時能提起別人的優點、別人的恩德、別人對我的好,時時與人相處都是一個感恩的心,這樣就能真誠。

所以剛剛跟大家提到,至誠可以感通,禮旭當時候用的方法,就是一有煩惱就看師父的光碟,哪一句真的聽進去了,念頭就轉過來了。當然聽的時候要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要很恭敬專注的看。不能法帶打開了,一直還在想那些事,那就很可能心靜不下來,不得受用。所以有一個方法很好,要聽經以前,法帶放下去先暫停,師父的法相先暫停一下,先把自己的心靜下來,先頂禮三拜。我們看達摩祖師的電影,二祖慧可他去參見達摩祖師,你看他跟達摩祖師的對談,短短幾句話,他就得大受用。可是他是在達摩祖師面壁的洞口,站了很久很久,而且是冰天雪地。從這裡我們就看出他非常的誠心,這個時候哪怕是二、三句話,很可能他就開悟了,他就有所領會了。所以真誠恭敬,法水才能夠進來。我們很浮躁,聽很多也不見得有受用處。所以我們聽經以前,甚至於可以點個香,然後向師父頂禮三拜,透過這個儀式,調伏自己的妄心、浮躁的心,提起一個恭敬的心,很可能師父一開口幾句話,我們煩惱就轉掉了。

所以至誠感通在我們生活當中,處處自己都可以去體悟,這四個字是真實不虛的。我們的同仁,他們抽禮旭寫的這個口袋書的句子,他們也覺得挺準的。像有一個同仁,他是當主管的,剛好那一天辦事遇到一些不順利,結果一進門就對他太太講,煩煩煩,真是煩死了。他太太說,你先不要煩,你先去抽一本口袋書再說。他也覺得挺有趣的,他就來抽,結果一抽,打開來,那個句子寫著,「做大事者不可煩,煩必亂」,他一看嚇了一跳,怎麼這麼準?他剛剛才在跟他太太說煩煩煩。另外一個同仁他是男眾,常常會看人家的過,批評人。實在講,假如一個男人,常常都是開口就是談人家哪裡不好哪裡不好,心量狹小,這個有點不能配大丈夫三個字,有點小鼻子小眼睛,所以枉為男兒,枉為丈夫,大丈夫心量要大,不要計較東計較西的。所以求生淨土首先要擴寬心量,要跟阿彌陀佛的心量相應,才能感應,才去得了。這個同仁他的這個習氣,家人、主管都生煩惱了,可能是三寶加持吧,結果這個同仁他一抽,剛好就抽到夏蓮居老居士這一句話,「真學道人無剪爪之暇,安有功夫說閒話」?結果他的主管講,他抽完這本書之後乖了三個月,因為太準了,舉頭三尺有神明,有護法神。這是我們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而事實上發生這一些事,也讓我們對佛法對一些真相信心更足。

而我們從夏老這一句,真學道人無剪爪之暇,安有功夫說閒話?所以真學道的人,功夫全要下在自己的身上,甚至於都要下在這個起心動念處。因為身口意三業已經包含一切行為了,可是身口意的根在意業,念頭都沒有,不可能有身業跟口業。往往是念頭伏不住了,最後才會延伸出造身業、造口業。所以儒家也講「克念作聖」,能克除自己的邪念妄念,功夫用久了就轉凡成聖了。「功夫到,滯塞通」,功夫到,他等於是正念分明,相續不斷,他不被境轉,他有定了。這個正念一直保持,最後就開智慧了。所以夏蓮居老居士說,「以不忘正念為禪定」,就像一個人念佛一句接著一句,妄念邪念都不進來,他有禪定功夫。然後念念念,正念相續不斷,最後就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他就開悟了。所以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其實就是真心不可須臾離也。

而每一句經句都在幫我們恢復真心,這就要很有反觀能力了。而不是我們學了經句增長傲慢,這是最要調伏的。像我們剛剛講到的,我們學了,「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好像懂了這些道理,但是我們看看我們自己是什麼身分?在士農工商哪個角色?我有沒有把這個角色扮演好?我有沒有敦倫盡分?那這一句的受用就大了。士農工商這一句又體會到,那我每一天有多少行業在服務我?那這一句話是不是又提升了我們的感恩心?所以每一句經句能反觀,都有很大的受用。每一句經句不能反觀,只是知識性的積累,有時候對自己不只沒有好處,甚至還會增長習氣。所以禮旭自己也都常常還要反觀,這麼多年過去了,做了一些事,也積累了一些佛學的、傳統文化的這些知識,但是心裡面有沒有更謙卑?心裡面有沒有更戰戰兢兢,不能把事做壞了?還是自己心上已經落了,我有做這個,我有做那個,那無形當中可能會邀功,可能會增長傲慢,都說不定了。所以護念自己的清淨心、護念自己的真心,確實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們昨天講到的,「曰仁義,理智信,此五常,不能紊」,這一句很重要。因為佛陀滅度以前學生有提出問題,說,佛陀您在的時候,所有的弟子依您為師,假如您圓寂之後,佛滅度之後,那我們要依什麼為師?佛陀講了,「以戒為師,以苦為師」。這個以戒為師包含老師的教誡,包含我們熟悉的五戒十善,所以持戒是修學非常非常重要的基礎。而這個五戒就是哪些事不能做,我們對哪些事不能做能去奉行了,這個才懂得抵住誘惑。佛門又有一句話講,「戒為無上菩提本」,我們真的要大徹大悟,要成聖成賢,得從這個根本,就是持戒做起。

五常跟五戒是完全相應,我們看仁,仁者愛人,佛家講了不殺生。延伸的義理,不殺生就是不惱害眾生,不要眾生因我而生煩惱,這個就是我們一舉一動替人家設想,就不會生煩惱。我們現在同學們十幾個人住在一起,就是落實五常,不要因為我們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造成人家的困擾,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把它改掉,這才是落實五常。比方別人已經睡了,我們一舉一動都要輕柔,不要產生聲響,把人家從睡夢中驚醒過來,這就不仁了。比方說大家一起吃飯,那不能看到好吃的自己拼命舀,後面的人沒得吃了,這就自私了,就不仁了。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是仁,對治我們的自私。

義,義者循理,合情、合理、合法,在佛家講不偷盜。而且這個不偷盜延伸到,沒有經過人家的同意,不能夠拿人家的東西。其實這個都開解到心的態度,因為你沒人家同意,你就自作主張,這個就已經不義了,這個是戒律。當然戒律也有開緣,比方家人之間每天相處,是很親密的家人關係,那你總不能要開個冰箱,也去跟你爸爸說能不能開?要拿一支筆寫東西,也說,媽,我可不可以拿這支筆?可能你爸你媽說,你煩死了。所以在那麼親的人,只要大家都是認知,這都是家裡的東西,不需要還要知會。可是你到別人家,你假如給人家東碰西碰,這個就沒有修養了,那是別人的東西。尤其不義之財不可取,你假如當公務員,你不義之財拿了,冤有頭債有主,假如納稅人有五千萬,這個貪污的話就欠五千萬的人。所以真明理的人不幹偷盜事,他是不明理才幹傻事,小人冤枉做小人。所以有一句俚語講,「一世為官九世牛」,他當官的時候貪污老百姓的錢,這一生結束了當牛來還,用牠的勞力來還,甚至於用牠的肉來還。儒家有一段話特別提醒,我們身為公務員的人不可以貪污,「爾俸爾祿,民脂民膏」,公務員的薪水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我們要盡忠職守才對得起納稅人,這個是有良知,怎麼可能還去多拿老百姓的血汗錢?而我們現在是接受大眾的護持,十方的供養,我們不能,絕對不能貪。而且貪了十方財佛菩薩都很難救,因為十方財它是屬於整個宇宙的,那這個債主太多太多了,不好救、不好還。那我們哪怕是不偷也不能糟蹋,糟蹋不行的,所以知道這些道理了,我們懷著感恩的心來用所有的物品,這個是義,道義。

仁義禮,禮,它的範圍包含生活規範、社會秩序、風俗習慣,都在裡面。所以為什麼要入境問俗?而這個禮是做人的準繩,所以一個國家不制禮作樂了,他老百姓不知道該怎麼做人了。所以禮就好像堤壩一樣,今天堤壩沒有了,那個洪水鐵定要氾濫。我們以前男女之間是有規矩的,男女是大防,很重要的防範。現在這個禮的規矩沒有了,男女關係非常的混亂,幾乎都感覺控制不了。就好像那個沒有堤防了,洪水氾濫,沒有辦法控制住局面。當然亡羊補牢,猶未晚矣,要趕快恢復禮教。而且佛門講在道中,不在劫難當中,共業當中有別業。我們能潔身自愛,能重視家道傳承,雖然社會比較亂,你們家不亂,叫共業當中有別業。再有責任一點,我修身齊家,給這個社會做個好榜樣,那你的親戚朋友有你這樣的法緣,他可能也善根起來,也不在劫難當中。所以我們隨緣隨分表好法,隨緣隨分護念眾生。

而我們要清楚,禮既然是做人的準繩,可不能輕易改變。《弟子規》當中說,「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這個不能說時代變,這個也要變。我有一個朋友他說,西方平等,直接喊爸爸的名字,他覺得這個是新時代了,他就效法。結果他的女兒從那天開始都叫他名字,叫叫叫,叫了幾個禮拜而已,又碰到我,他說不行,我女兒直接叫我名字,現在跟我平起平坐,甚至有一點都要騎到我的頭上去了。大家要冷靜,一個稱呼會不會影響他的心態?我們稱師父師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那個恭敬心就在稱呼當中增長。像禮旭,我們雖然不是大家族,但是很幸運,三代同堂,所以很注重倫理。包含我那些堂弟,我有五個堂弟,他們都是叫我哥哥的,所以有這個長幼秩序。我有兩個姐姐,所以都是喊大姐、二姐,喊著喊著那種恭敬就內化了。突然有人問說,你姐姐叫什麼名字?我們把姐姐的名字講出來,心裡怪不舒服的。或說你父親怎麼稱呼?好像把自己父親姐姐這些長者的名字念出來,心裡不舒服,就覺得好像不夠恭敬。所以古人這句話很有道理,「稱尊長,勿呼名」。所以直接叫父母的名字,叫著叫著就覺得好像平起平坐,不恭敬了。所以我們不要懷疑古人的智慧,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可以先相信,做著做著就明白它的深義了。

有一次跟一些大眾在交流,就跟他們提到,現在的小孩客人一來,他在看電視。結果聽到客人來了,這些叔叔阿姨來了,他這個頭轉過來,好了,嘿嘿嘿,又轉回去了,就只有笑一笑。結果這大眾說,他能對你笑一笑不錯了,有些根本不動,視而不見。請問大家,真的笑一笑就不錯了嗎?下一代笑一笑就不錯了,請問下兩代變啥?下兩代那不是連招呼都不打,甚至於還得叔叔阿姨來,小朋友你好,要不要喝杯水?那不是愈來愈顛倒?那不是一代不如一代?最後顛倒,顛倒就做不了人,這個世界就完了,就被上天給收走了,沒有當人的機會了。所以仁義禮智信是不能改的。

我們看到元朝蕭道壽,他為人子之禮怎麼做的?自己做錯事讓母親生氣了,自己趕快去把家法請來,跪下來請母親責罰。他母親處罰他,處罰完,磕頭,謝謝,然後站起來,站在一旁,一定等到母親的氣都消完了,他才覺得自己心安。都是因為自己做不好才讓母親生氣的,母親氣都消完了,他才恭恭敬敬的離開。這是為人子之禮。你看現在做錯事了,父母稍微批評一下,他頂回來好幾句,叫現代版的一言九鼎。難怪我們現在看現在的年輕人長得沒福報,他全折完了。我們看有福報的人那個面相,臉都是圓圓的,耳垂都比較大。大家現在去看現在的年輕人,面相都比較消瘦了。不過人真的明理之後斷惡修善,改心了,他福報會轉過來的。所以這個倫理道德因果得趕快教才行。

仁義禮智,智是能分辨是非善惡、正邪真妄、輕重本末,甚至於最低的好歹得要分得出來。所以福在受諫,能夠接受別人勸諫是有福報的。而且現在人家也不願意得罪人,所以長者肯講你那是福報現前。可是我們年輕人好面子的話,一聽還不高興,長輩走了之後還罵,那真是不知好歹。在古代,父母肯講你,老師肯講你,為你好。所以理智的人冷靜,別人還肯講我是我的福報;都沒人講了,那是沒福報。而人生假如不理智,就會做錯很多的決定,所謂努力有結果,不一定會有好結果,因為你努力的方向錯了,你所有的努力不是背道而馳?所以人生踏出的腳步大小,不是最重要的,方向最重要。比方說你擇業,你選擇行業,佛陀的八正道裡面都有提到正命,你這一生依什麼謀生?你假如去找一個殺害傷害眾生的行業,那一生積累的罪業不知道多少。你本來是有福之人,結果行業搞錯了,你去做一個會讓眾生精神混亂的行業,你自己會出問題,因為種因得果,你自己不出問題,你的小孩會出問題。你比方說搞電動玩具店,都是那些殺人遊戲,很多孩子玩到都不讀書,你不是錯亂這個孩子的精神?你種這個因,怎麼可能不感來自身跟家人的惡報?假如種了惡因沒有惡果,那這個因果報應,因果道理不就顛覆掉了嗎?

所以理智重要,我们选择接触的书、接触的节目,选择跟随的领导人,这个都是人生很重要的抉择。包含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所以古代强调门当户对,很多人一听,这个是旧的东西,这个对人不平等,瞧不起人。其实都理解错了,门当户对最重要的是价值观。比方说这是一家书香门第,读书人,读书人谋道不谋食,他追求道德重要,他的欲望少,你给他找一个做生意的,而且又比较贪财的,两个人在一起不痛苦得要死?而且都是成人,成人哪有那么容易改变?

我曾經遇到一個女士,然後我就跟她提醒,妳假如這個男人不孝順他的父母,他對妳好,妳要小心。對他父母好才是道義的根本,「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所以他是有目的的才對妳好,這是利害,不是道義,妳自己要冷靜。結果這個女的說我還是要嫁給他,因為我要改變他。我說妳真的有地藏菩薩的精神,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但是妳要記住,妳要是地藏菩薩才行,因為妳還沒有到地藏菩薩的功夫,妳一跳下去,最後是怨天尤人的結果。所以什麼事情還要度德量力,量力而為。更何況我們假如走向婚姻才十幾歲二十幾歲,修養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你就要去扭轉乾坤,得要悠著點,冷靜一點。所以門當戶對其實就是佛門講的見和同解,你的價值觀見解要相應,才能朝著同一個目標方向,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可是重點來了,年輕人有這麼穩定的理智嗎?年輕人定力還不夠,情感也豐富,所以遇到情感有時候就不冷靜,我死也要嫁給他,誰拉都拉不回來。所以古人為什麼說父母之命,還是有它的道理。

可能我講到這裡,不知道同學們說,我聽不下去了,大家先不要自己的喜歡不喜歡先做主,高不高興先做主,我們待會要講,「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這七種情緒是我們過去生習氣帶來的。這個時代是非常需要冷靜,停下腳步,先看看我們這一百年來,社會變成啥樣了。為什麼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的情況以前都沒有?以前很少聽到離婚,現在很多大都市離婚率都差不多五成。你說夫妻多痛苦,男女多痛苦,他們一離婚,孩子多不容易。可是古代為什麼沒有?他是用理智,他不是一時衝動。一時衝動建立在情欲,情欲瞬息萬變。可是以前的人父母之命,他是建立在道義,他一生沒有一個離婚的念頭。他在一起了,不是因為對方漂亮在一起,對方漂亮,那對方假如老了,那你還愛她嗎?所以不能建立在會變的東西,要建立在彼此道義人生。有道義的態度,時時記著我太太哪裡不容易,我先生哪裡不容易,那是隨著相處的時間愈久,感情愈深。所以像我父母那一代,懂得孝順、懂得道義,我觀察他們那一代,夫妻之間愈老感情愈深,確實是這樣。

剛好有一次我念初中的時候,我一群同學來我們家玩,離開之後我母親,那時候我才十四歲,我母親就說了,哪一個女孩不錯,哪一個女孩不行。為什麼不行?輕浮,我媽媽才看她兩個小時,就可以判斷了。然後說這個女孩很好,進退有分寸,懂禮貌。我當時候一聽,我媽媽說不好那個,好多男孩子喜歡;我媽媽說好的那個,一個男孩子也不追,沒有人追求。我落了這個印象,當時候也不是十分認同我母親的看法,後來經過三十年,我去年突然想到這件事,所以我確實是後知後覺,突然想到我媽媽講的這個話,古人為什麼說父母幫選對象,我覺得還是有道理。我母親說不行的那個同學,後來男女關係一塌糊塗,傷了自己,也不知道傷了多少人,最後沒有福報。我母親說很好的,後來這個同學工作非常負責任,工作也很有成就,但是還沒結婚。所以現在真的好的女孩子,不見得男孩子看得懂,所以你看好的不會選,但是有智慧有經驗的父母就會選。所以我剛剛跟大家分享說,現在人不知好歹,他判斷不出來。這個有可能是被電視教壞了,電視節目一演,那個女主角都是很漂亮的,身材很好的,男人都被誤導了。所以人生經歷一些事,再看這些經句,不勝唏噓,感悟很多。所以諸位同學也不要嫌老師囉嗦,因為你們還沒經歷過,預先先提醒你們一下。

這個信,人言為信,會意字。有一次我們在廬江,去一個老百姓家裡,他家裡很多線裝書,很珍貴的古書不少。結果他看我們看到這些線裝書,一直在那裡翻,很喜歡,這老人家說借你們回去看。結果同仁看老人家這麼成全我們,接著就說了,你這個書這麼珍貴,我們給你寫個借條。這位老人家一聽眼睛瞪很大,他說你講的是人話嗎?還要寫借條?所以他們這個都有文化承傳,人講了就不能違背,還要寫借條?那已經是不符合五常了。我們現在覺得說,現在法律很發達,看起來是進步,事實上法律愈多是什麼?人退步了,出現種種問題了,還得要用法律來解決,不然有受教育的人,良心都不願意違背。所以此五常,不容紊,不能混亂。

我們看接下來經句講: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

我們大地上生長很多草木,而且是不只是陸地,有時候海裡面也會長一些生物,這個容易了解。當然看到這裡也知道,「天同覆,地同載」,大地也是滋養一切的生命。

【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

這個也是一個認知,我們人以外還有很多的動物,『有蟲魚,有鳥獸』,這些動物有的是用走的,有的是用飛的,有的是用爬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而我們看到這裡也要提醒自己,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看到這個蟲魚鳥獸,牠就告訴我們這是畜生道。還有看不到的,你舉一反三,你看到一個畜生道,就聯想到三惡道,不能種三惡道的因,愚痴感畜生,貪心感餓鬼,瞋恨心感地獄。所以師長老人家常說,我們下一輩子去哪裡?問自己就知道了,不用問別人,這個是容易觀照的。我們貪念多,鐵定要墮到餓鬼;瞋恨多,地獄跑不掉。所以看到這些蟲魚鳥獸,提醒自己我可不能愚痴,我可不能以人身去做畜生的事情、畜生的行為,那已經不用等下一輩子了,我現在已經是人中的畜生了,已經不在人道裡面了。而更重要的我們是要去佛法界,佛法界的引業是平等心,真要去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對一切人都要平等恭敬。我們起的念頭,一言一行,都是種往生的資糧,這就對了。所以這些句子我們回歸到修行,都很有受用的。

我們接著看: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

因為中國是可謂地大物博,版圖非常的大,所以整個物產豐富,包含氣候也不同,風俗各異。所以實在治理這麼大的一個國家,相當不容易。佛門強調上報四重恩,其中就有國家恩,整個國家讓它維持發展,不知道有多少國家領導人,所有公務員的努力,甚至於還要有軍人保護國家。所以不要輕易就亂批評國家,這個是不懂得念恩。縱使真的還有不足的地方,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想著怎麼改善家庭的問題、怎麼改善團體的問題、怎麼改善國家的問題,這個就是道義,仁義禮智信就在我們每個念頭、每個行為當中。

物產很豐富,但是我們的主食是什麼?這裡有講到,『稻粱菽,麥黍稷』。「稻」是指稻子,稻子也大分三種。剛剛已經掉一次了,不貳過,不能再掉第二次,這樣才能進步,不然,同樣的問題,一而再,再而三犯,因循,這個因循對修行障礙就很大。而我講給你們聽,我自己警覺性也更高,所以也是你們在幫助我。禮旭以前教小學,三十五個學生,自己每一次講的什麼,自己假如不做,三十五對眼睛看著我。所以真的,師長老人家說,利人絕對利己,這真的太有道理了。你真的為別人好,事實上你自己的善根責任心都在增長。稻子分三種:第一個是秈,第二個是粳,第三個是糯。秈是指早熟沒有黏性的稻子,叫秈;粳是指晚熟沒有黏性的稻子;糯是指有黏性的稻子,就像我們端午節吃的粽子,它是糯米包的。

「粱」,這個粱不能誤解,它是小米,小米北方比較有,我們說小米飯。有一個成語叫一枕黃粱,這個是有典故的。在古代有一個故事,有一個讀書人姓盧,他剛好到了河北邯鄲的一家客店,遇到了一個呂道人。這個讀書人很清苦,遇到這個道人,他就把他走到目前窮困潦倒的情況,給他訴說。後來這個呂道人就給了他一個枕頭,說你先好好睡一覺,或許能解決問題。他就去睡覺,結果要去睡覺的時候,客店的主人正好要煮黃粱,而這個梁就是小米。結果他睡了,睡睡睡,他作夢,夢了差不多五十年的光景,就是從遇到一個好人家,娶了一個好太太,有錢了,後來又可以發展,後來當官,當到很大的官,然後又有孩子,又有孫子,最後命終了,做了那麼長的夢。結果一醒過來才知道是夢,然後看了一下,了解了一下,經過多久時間?才幾個小時,因為主人那個小米還沒煮熟。所以他已經在夢裡他整個人生走過了,我想這個讀書人應該會受到一定的啟發。其實人生如夢,再怎麼輝煌,不就那幾十年,一下就過去了,最後也是過眼雲煙,不要汲汲營求。甚至於冷靜想一想,那幾十年過去之後什麼也帶不走,所以死生事大,這人生到底應該努力追求的是什麼?他就有啟發了。

「菽」,這個菽是指大豆、黃豆。「麥」,是指大麥小麥。「黍」,麥黍,這個黍是指黃米。這個黍跟稷它是屬於同一類的植物,它有黏性的是黍,沒有黏性的是稷。這個「稷」是沒黏性的黃米,也有一個說法是說它是高粱,稷是高粱。『此六穀,人所食』,這個屬於人類的主食。

接下來: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這六種動物是人類蓄養飼養的。而這六種動物牠也是服務人,我們看『馬』,馬,日行千里叫千里馬。有跟馬有關的成語也非常多,所以代表馬跟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牠可以負重致遠,是以前很重要的交通工具。這些動物服務人類,人類還是要存一個感恩的心,不能在福報當中,好像覺得什麼都是應該的。其實只要覺得什麼是應該的,一定折福報,覺得什麼是應該的,一定要造業了。什麼都應該的,假如別人沒有這樣服務我們,我們就開始指責了。覺得什麼是應該的,最後念頭行為要造很多業。你看現在子女覺得,父母對他一切付出都是應該的,那你說他的言行要造多少業?所以受人滴水之恩都要湧泉相報,這是正確的人生觀。古人表演給我們看,東漢佛教到了中國,第一間佛寺白馬寺。因為那麼多珍貴的佛經,是白馬馱回來的,古人表演給我們看,不要忘了馬的恩德。而且在歷史當中,很多馬在危難的時候救了牠的主人,都是有靈性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也不可以輕慢。當然在《菩薩戒經》裡面有提到,受菩薩戒的佛子遇到這些眾生,要勸牠發菩提心,要跟牠結個法緣。

『牛』,牠是耕田運貨,所以古人的教誨,「勿宰耕牛,勿棄字紙」,因為牛服務我們一生,我們不能傷害牠,叫恩將仇報了。而且這個牛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牛」跟中華文化的一些特質很相應。牠負重,牠耕耘,牠沒啥脾氣,你看那麼多這個蟲蒼蠅在牠身上,牠也不會去傷害牠,有時候就這個尾巴擺一下,把牠們趕一趕,這樣而已,挺溫和的。『羊』,羊有跪乳之恩,牠念母親之恩,也是值得我們學習。『雞』,雞是司晨報曉,通報人類早晨到了,該起床了。『犬』是守夜,幫人類守夜,防患盜賊。在古代有一個讀書人叫陸績,他的狗叫黃兒,還幫他拿書的,這都很有靈性。然後『豕』,「豕」是指豬,豬牠的糞便可以做沼氣,做肥料。所以『此六畜,人所飼』,人飼養的。

下面講: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

代表喜怒哀懼愛惡欲,這七種情緒,是一般的人類每個人都具備的,與生帶來的,不是說人家教了才會,這裡就了解到人有過去生的習氣。所以遇緣不同,他假如遇到好的緣,這些習氣就不會增長,甚至能夠調伏。像禮旭就很有感觸,自己的得失心特別重,你得了高興貪愛,失了哀傷恐懼,就在那作用了。剛好我的父母得失心很淡,但我得失心特別重,大學聯考禮旭考得不好,就挺傷心的,在房間裡流眼淚。結果我父親知道了,他就上來,拍拍我,沒關係,考不好明年再來就好了,不要難過了。結果父親說完,我好像覺得哭不下去了,好像自己這個心態也不好,父親他不是當事人,他這麼豁達,也鼓勵我。所以遇到好的緣,像我父母得失心淡,也不計較得失,雖然自己挺嚴重的,在他們的一個教育影響之下,二十年、三十年,自己的得失也淡了。得失淡了之後身心輕安不少,以前就憂慮比較多,牽掛比較多。所以很感謝父母,再加上師長老人家的教導,有因有緣,慢慢就能調伏掉得失的習氣。

佛門說看破放下,真正看破了,其實就是看懂了,明理了,知道這些情緒對自己沒有幫助,甚至是污染了自己的真心。甚至看清楚它們是虛妄的,不覺本無,它們是煩惱賊。我看清楚它是虛妄的,我把正念提起來,它就污染不上我了,慢慢自己就做得了主了。不覺本無,絕對可以放下;本覺本有,絕對可以恢復。而為什麼要先看破?因為理得心安,你看清楚了,這個對我沒幫助,你就放下它了,不會留戀它了,一放下了心就安了。

我們看第一個『喜』,歡喜。人一歡喜,比方說你考試考得好,很高興,那下一次考不好不就變難過了。再來你考得好很歡喜,這個情緒沒有調整好,慢慢得意忘形,第二次、第三次都考得好,愈來愈驕傲了。所以這個喜不能產生一種執著,而且這個歡喜要用對地方,歡喜去獲得東西,那你沒得了你就難過了,要歡喜去幫助別人,歡喜讀聖賢書,愈讀愈有收穫。所以這個喜是為自己的容易產生執著,反而是盡心盡力為別人,那你讀書就會很有動力,我有智慧了幫助別人。助人為快樂之本,而這種喜就不是一種外來的獲得的喜,這種喜是跟你的性德相應,由內而外的歡喜。所以助人為快樂之本,「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怒』,叫憤怒,脾氣,瞋恨心,這個要下功夫。而且一個人的脾氣好不好,就看出來他的學問到哪裡。不是說你課能講多少,你書背了多少,那是表象的東西。古人留了一句話提醒我們,「學問深時意氣平」,這個人有真學問,心平氣和。還會跟人生氣,還會跟人吵架,沒啥功夫,「一切法得成於忍」,他忍不住脾氣了,那他怎麼學問會有多深?所以有一句話叫半斤八兩,一個人一件事能讓我們生氣,我們跟他也是彼此彼此而已,沒有資格去說人家咋樣。《朱子治家格言》裡面有一句話講,「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兩個人之間有摩擦了,有可能我也有錯。一先想自己有沒有錯,這個氣就下來了。人的氣下不來就是,好像覺得全是別人錯自己對。其實能產生衝突摩擦了,自己不可能全對。《朱子治家格言》另外一句說,「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有可能你聽到別人的一些話語,他可能是要來挑撥離間的,你不要一聽就氣得半死,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提醒。這是怒。

『曰哀懼』,「哀」是哀傷,心之痛切。人最痛苦的生離死別,這個時候容易哀傷。但理得心安,我們也知道一切法是因緣所生,它有因緣聚,它就有因緣散,不可強求。再來還有一個方法最好,所愛的人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解決了,就不再分離了,生生世世跟著阿彌陀佛度化眾生。所以世間種種都是因緣聚散,強求不得,人世間的遺憾,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不遺憾了。而且這個死別,人這麼哀傷,是因為他覺得死了見不到了,死了沒有了。事實上「何期自性,本不生滅」,靈魂是不死的,所以假如知道靈魂不死,親人離開了,不能哀傷,因為他沒死,那是肉體,那是一個工具,壞了要換。要想著怎麼幫助親人換更好的身體,哪有時間在那裡哀傷?全心全意護持他最關鍵,斷氣之後八到十二個小時,他的靈魂就離開了,這個時候你能幫他念佛,你能護持好他的正念,他就有好地方去了。禮旭非常相信理得心安,禮旭當時候聽師父講,人沒有死,身體會壞,靈魂不會死,從那一刻開始,禮旭所面對所有親人的離去,沒有再滴任何一滴眼淚,反而都是專注在我們怎麼幫助他有好的地方去,所以明理太重要了。

「懼」,恐懼。《論語.顏淵第十二》篇第四章,司馬牛問怎麼做君子,孔子回答,「不憂不懼」。所以這個恐懼要能克服,是往君子的路上邁了一步。而我們看人最怕什麼?死亡,最怕未來沒有福報。那死亡的問題我們剛剛提到了,知道並沒有生死,自己不害怕了,親人也不會害怕。其實對未來不需要害怕,欲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未來跟現在分不開的,種瓜就得瓜,種豆就得豆。佛家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就怕那個結果。比方說今天地震了,死了很多人,害怕了。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地震,人心傲慢感地震。你假如不從原因下手,以後還會再發生。所以菩薩畏因,菩薩是覺悟的人,他不種惡因,他就不懼怕惡果的到來。所以師長老人家春節的時候,有一年春節給我們的祝福非常好,老人家說,「諸惡莫作,歲歲平安」,種因得果,「眾善奉行,年年如意」,又平安又如意,就沒有恐懼了。所以明理重要,而事實上煩惱可以變菩提,其實我們可以把這個恐懼死亡,變成修道的動力。印光祖師說死字貼在額頭上,我隨時可能就死了,我趕快精進,不然我死後去不了好地方。所以這個畏懼無常,它就變成一種修行的動力。所以無有一法不是佛法,你用覺悟去看一切法,都有受用。

接著講『愛惡欲』,「愛」是貪愛,想要佔為己有,想要控制。真的要了解萬法皆空,因緣聚散,留不住的,這個身體怎麼留得住?它還是會老、會病。所以人不去貪愛,人不去爭,愈貪愛愈要爭,爭位置,爭財富,甚至爭美女,造無量無邊的罪業。所以不去爭,懂得去付出,不去貪愛了,才有殊勝的果報。「惡」,惡是憎恨,嫌棄這種心態。這個應該,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不能憎嫌。而且佛門還有一句成語,「怨親平等」,這個平等在這裡下功夫,把怨擺在前面,我們平等恭敬慈悲,對治這個厭惡的心。「欲」,欲念,心裡常常思慕,放不下這個人、這個事,這個都是欲,這個物放不下都是欲,欲念。所以這個要對治的話,「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知足就能常樂了。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七情具』,這一般的人都具備這些情緒,看了這一句也知道,每一天不能空過,因為我們要對治的習氣還非常非常多。

接著經句講:

【青赤黃,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識。】

『識』就是能夠識別,能夠分別。五種基本的色彩,『青』,一般指綠色或者藍色。其實你看那個山,你近近的看是綠色,你稍微遠一點看,青色,你很遠看,比較接近黑色。這個青一般指綠色、藍色。『赤』是紅色,『黃,及黑白』,這個我們都比較熟悉,『此五色,目所識』。這五種顏色又跟金木水火土相應,跟肝心脾肺腎相應。「青」是木,青色綠色的食物對肝臟好,「赤」,紅對應火,紅色的食物對心臟好,「黃」是土,黃色的食物對脾好,「黑」是水,黑色的食物對腎臟好,「白」是金,白色的食物對肺部好,這個是五色。

【酸苦甘,及辛鹹。此五味,口所含。】

這個『含』是指品嘗,我們嘗這個五味。『酸苦』,『甘』就是甜,『辛』就是指辣,辣味還有『鹹』味,『此五味,口所含』。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2年3月20日07:42:3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65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