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正确的修学观念和态度(7)蔡礼旭老师主讲

建立正確的修學觀念和態度     蔡禮旭老師 2016/11/22 檔名:16-001-0007     来源:成德法分享平台

MP3下载

建立正確的修學觀念和態度(第七集)(上)

蔡禮旭老師 2016/11/22 檔名:16-001-0007

諸位家人,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這一個單元的課是「建立正確修學的觀念和態度」。一開始我們一起探討修學的目標,所謂學貴立志,立了志就有努力的方向、目標。

儒家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佛家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具體的能夠達到的目標,儒家「禮運大同篇」的情境,佛家在《無量壽經》當中講,「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這樣的社會情境。立了目標,《大學》當中告訴我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無量壽經》也告訴我們,「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

修身為本,師父強調到「修身為本,教學為先」,所以教學也要以修身為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這句話已經談到上至國家元首下到貧民百姓,甚至於是男女老少、各行各業。行業要發展得好、家庭要興旺,都要以修身為根本。

我們就要清楚什麼是修學、修行的定義。師長老人家在《認識佛教》當中教導,修行是修正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那每一天能清楚我們想法、看法、說法、做法錯在哪裡,這個就是知過。知了過,修就是修正,這個就是行,去行的話叫改過。所以整個聖教假如濃縮起來就是知過跟改過。師父講的看破是知過,放下是改過,這個定義我們要很清楚。

《了凡四訓》告訴我們說,「一日不知非,則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則一日無步可進」。而所有的過失分為三大項:身、口、意。而意是念頭,它是最根本的。昨天跟大家分享到《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他修了一輩子卻得到的是窮困潦倒、家徒四壁,甚至於是家破人亡。他的孩子大部分都死掉了,他還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所以修學正確的知見非常重要,從根本修,師長老人家特別強調就從起心動念修。

《了凡四訓》裡面衛仲達的例子說,「一念不正即是」,一念不正就造業了,一念不正陰間就有記載,「不待犯也」。所以俞都先生他就是「意惡太重,專務虛名」,而且怨氣很大。怨就是瞋恨,所以佛家講說,「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其實瞋恨心一起,惡念就會相續不斷。所以灶神爺提醒俞公這十六個字,也是提醒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走上修行的人,都要突破的這些比較容易犯的這個問題。

所以發現自己的過失並不是壞事情,我們現在不只自己發現了心裡難受,別人講我們了,我們也難受。這是一個慣性,自己發現了難受這主要是因為一個自責、自卑的慣性,好像一發現自己什麼問題就很氣餒。假如建立起來發現過失是開悟,是明白、明理,是知道有下手處,慢慢慢慢就不會氣餒、難過。別人提醒我們,我們建立的態度是:他是我的善知識。那種不舒服慢慢就轉過來,都有一個過程。其實別人講我,我很難過、很不舒服,其實還是面子障礙。所以修行人得把面子賣掉,這個很重要。不知道福州面子一斤賣多少?我不知道錢帶得夠不夠,大家可以把面子賣給我。

所以,真正明理了,《了凡四訓》上講的,「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打包要把知道的錯誤的這些想法、看法、說法、做法要把它扔掉。有沒有人要把這幾十年的這些習氣,他看清楚了要扔掉,要丟出去的時候又拉回來說:哎呀,它們跟了我幾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個還沒有真正放下,因為這些習氣確實是障礙我們不能恢復自性最嚴重的這些煩惱。所以真明白了一定放得下,看破的人一定放得下。還放不下就還沒看破,對世間還有捨不得,就是還沒有了解世間輪迴的真相。假如知道世間這些事都是輪迴心造輪迴業,就不願意再幹這個事了。就好像我們已經看清楚西方極樂世界是黃金,娑婆界是大便,請問你要拿哪一個?奇怪我還是有時候還會留戀世間,那還沒看清楚。所以我們假如對世間有留戀就觀想一下大便的樣子,這個也是一法,每一個人的方法不一樣。

再來,我們知道修學的定義了,知道怎麼用功。接著學習的內容,我們綱舉目張,儒家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佛家是五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五個行: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這個禮拜應該會放「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下集,就是談五個行門。師父講得很精彩,大家好好領受,師父每一節課都是灌頂,把他領悟最透徹、最圓滿的這些法來成就我們。

你們以前看過金庸的小說沒有?看過哦。我沒看過,但是我有看過電視劇,什麼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看的我書都不讀,考試考四十四分。所以你看世間這些東西會讓人很迷,自己沒有功夫,不過是比喻啦。覺悟的時候世間無有一法不是佛法,迷的時候大乘佛法也被我們搞去搞名聞利養、搞貪瞋痴慢去了。拿著佛法當藉口也很多,比方事情被自己搞得很亂了,然後就說隨緣了,隨緣了。佛法不是拿來給我們造業,找藉口了。

你看那武俠小說裡面都是講,有一個男主角突然掉到一個深坑裡面、深淵裡,突然看到一個白髮蒼蒼的,他也年紀很大了,然後也差不多快走了,然後他把一生的功力就這樣都灌給你了。其實老法師講每一堂課都是這樣的,修行人他都是和盤托出的。

甚至於一個態度,人生無常,與每一個人相遇都當作最後一次看待,這是有無常觀念的人他可以提起的心境。你有很重要的話說,下次再講吧,下次再講,這都沒有無常的態度。其實建立無常的態度不容易,真的相信無常,警覺性很高。真正無常概念很深入,常常提醒自己:西方極樂世界的護照拿到了沒有,功夫得力了沒有。不然「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只有自己無始劫還有今生造的業帶著自己又去輪迴了,所以無常迅速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師父這個專題,勸請大家多聽幾次,那裡面真的是字字珠璣。我們儒家是佛家的基礎,其實我們從小也沒有大家庭的薰陶,所以儒、道的基礎很重要。我們下一個單元是跟大家分享「《太上感應篇》學習心得」,這個道家很重要的就是因果教育。倫理道德教育讓人恥於作惡,有羞恥心;因果教育讓人不敢作惡,有敬畏的心。《了凡四訓》說要有恥心、畏心。其實有恥心有畏心,勇心就起來了。知恥的人他就要去斷惡修善,要改過,所以知恥近乎勇。他有敬畏心了,他也要勇猛,勇猛什麼?對治念頭、對治煩惱,不然鐵定又要回三惡道老家報到。所以我們看師父講的跟經典這些都是非常相應,所以我們常常思惟這些道理,對我們提起恥心、勇心、畏心就很有那種動力,那種警覺性。你常常薰薰薰,一遇到境界這個教誨就起來了。

提到儒家五倫,我們人與人相處不離開這個五倫,《論語·學而第一》裡面就有一段話,「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下兩句?《論語》要熟讀一下,「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這一段開示已經告訴我們學習的內容是什麼?五倫大道,世出世間的學習不會超過這五個倫。

而佛門只是它延伸到三世,這一世你有父母,你前世有沒有?你真明白了,那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那個孝道就延伸到對一切眾生。平等的孝敬、平等的恭敬,這個就變出世間的一個修為、修行了。儒家的東西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那也是大乘法。所以沒有世出世法,只有覺跟迷而已。你一覺悟了,不分別不執著,世間法也是佛法。要重實質,不重形式。所以師父講經的時候說,像舜王他的那個行誼都像普賢菩薩一樣的修為,但師父也講得保守,他說:「理上講得通,事上沒證據。」

《論語》這句話告訴我們修學核心在五倫,「賢賢易色」這個談的是夫婦之倫,重視德,比較輕忽色,你看這個都是法藥。請問大家,現在男眾娶妻重德還是重色?我有一次跟小朋友在談,談談談,我跟他說女子有德多重要,談了應該有二十分鐘吧,結果就問他們:德重不重要?他們說:「老師,德很重要,不過長得漂亮也很重要。」他們那個「不過」還是得講出來,因為二十分鐘絕對抵不過他們十來年電視的薰染。所以現在人想錯、做錯是正常的。「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這一句話重點在「殊無怪也」。那代表假如我們怪別人,不是他有問題,誰有問題?自己的心態有問題,我們已經不了解社會客觀現象,已經有點苛責了。

師父還有一句法語很精彩,師父說:「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我對的也是錯的。」大家聽過嗎?禮旭一開始聽有點轉不過彎來。後來慢慢細細體會,這個個中很有禪意,這都在觀我們的心。別人錯的也是對的,那個對是什麼?客觀現象。他都沒學,他怎麼會對?「茍不教,性乃遷」。所以道家有講「憫人之凶」,《陰騭文》裡面講,憐憫人家的這些凶惡的行為。這個禮旭確實有一點體會,因為自己帶過學生,那個最調皮、行為算比較乖張的,一了解,家庭背景都非常的淒慘。本來是想生氣的,了解這個真相以後,氣起不來,你可憐、憐憫他都來不及,所以可惡之人必有什麼?可憐之處。因為萬法因緣生。「人之初,性本善」,他為什麼搞成這樣?鐵定他的緣不好。所以這些法語裡面都是讓我們用寬容的心,有「觀德於忍,觀福於量」,一個人有沒有福報看他的心量,常常都憤世嫉俗,他的相貌一定沒什麼後福。

下一句說「我對的也是錯的」。一直強調自己對,那我對了誰錯了?別人錯了。這個在修行當中有一個習氣就是愛憎分明,還有嫉惡如仇。我們古代很多忠臣,他那個忠也是令人敬佩,可是他看到這個惡的人他就咬牙切齒,這個可以是忠臣,但不見得能了脫生死。因為要了脫生死,這愛憎的心也要放下,要平等恭敬、平等慈悲。好像說章太炎大師當時候到陰間去出差,看到很多唐朝的讀書人,這個用佛家來看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論語》這一句話它把這個「賢賢易色」擺在第一,就代表五倫是從夫婦之倫延伸出來,而這個夫婦之倫當中重德,這個家,家道才能真正起來,重色就麻煩。

《朱子治家格言》裡面就有講到,「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他不重德,重色,他的家鐵定首先是磁場很不好;再來人與人之間包含子女、親人、朋友他是感召的,心念不好怎麼可能感召好的子孫。「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所以感應是真實不虛的。有夫婦而後有父子、有兄弟,是吧?那父子再延伸就是君臣,「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所以他在君臣關係他有孝的基礎,他在朋友、同事之間他有兄弟友愛的基礎,那核心在夫婦。

為什麼我們老祖宗這麼重視婚禮,這麼隆重,就是讓大家知道這一件事要為家族、還有為社會負責任的。所以「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古人在分析這些義理邏輯,分析得很透徹。夫婦之間都沒有情義,父子會有親嗎?假如夫婦都是互相是利益,結合就是利益;再來常常還對立爭奪,那在這樣的家庭成長,他怎麼會有父子有親?甚至孩子還要捲入父母之間的戰爭,那是很痛苦的事情。

所以夫婦有義,可是夫婦有義從哪裡來的?男女有別。這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來講,尤其我們現在女性學歷都挺高的,工作能力也不錯,有別又要男主外,女主內。我學了這十幾年不是白學了嗎?大家想一想:一個家庭裡面最重要的兩個重點,一個是經濟,一個是什麼?教育後代、孝順父母,把家裡打理好,是吧?這兩個最重要。對呀,那你夫婦都去賺錢,那這最重要的誰做啊?再來,家庭裡面最重要的是把下一代教好,你下一代出敗家子,你這一代的努力跟祖先的努力不是化為烏有?所以古人看這些事是看得很清楚。那你們聽到這裡,不要說這個蔡某某說女人不能工作。我說,女人是可以工作的,但是一定要兼顧到家庭。假如家庭不能兼顧,那就先專注在家庭。

好,我啥都沒說,我啥也都說了,你們看著辦。這個時代講話要點到為止,比方說:就有人問說孩子能不能打?我說,孩子你講他幾句他就很懺悔、就哭了,你還打他嗎?可是他講啥話都沒用,只認得棍子,你就看著辦吧,我沒說可以體罰。面對這個時代,雖然講話不好講,不過換一個角度也挺練我們的腦筋要轉得快。也是好事,所以叫事事是好事,所以我們很多潛力就是被逼出來的。

我們看確實是學的內容: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真正的學問在哪?落實五倫關係,把五倫都相處得很融洽,這是修養。實實在在講,一個人講課受到廣大人群的歡迎,可能那個最不想聽他講課的就是他的太太,「你又要出去胡說八道了」。但是他不見得能面對,他有時候心情也很複雜:哎呀,人家都這麼肯定我,偏偏我的身邊人盡挑我毛病。所以人要真正隨順經典教誨,得要真正很老實面對自己才行。

《格言聯璧》裡有一段話很好,「近處不能感動,未有能及遠者」,這個邏輯很對。「親者不能聯屬」,跟你緣分很近的親朋好友你都不能把他們凝聚起來,「未有能格疏者」,你還能跟遠的人親如一家嗎?

就好像說我們今天在傳統文化的團隊,我們得到很多聽課人的讚歎肯定,可是我們團隊的流動率非常高,這就是一個警訓。但是嚴重就嚴重在哪?當我們是一個傳統文化團隊,得到掌聲愈來愈多,因為聽課的人多嘛,就容易迷失了,就不願去看真實的狀況。所以其實面對自己是需要勇氣的,要不自欺才行。嚴重在哪呢?當流動率高的時候,我們還說這些人沒有福報,因為還有後面的人會來,就說離開的都是沒有福報的人。沒有辦法反省,甚至於說:來的人就是來付出的嘛。這句話有沒有道理?「你來到傳統文化單位就是來付出的,不然你來幹嘛,你來做義工就是來付出的」。這個邏輯對不對?聽起來好像沒錯,心態對不對?不對了。「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是吧?哪有一個人的善根是靠你一直要求他,他善根就出來;善根是靠感應、感動流出來的。

你看我們親近師父為什麼這麼感佩?不都是師父的一言一行在啟發著我們!所以人心念偏掉的時候,有時候是看不出來就很危險。這個就是要求、控制。他是義工,我是誰?我是義工頭,我在面對他的時候我有沒有義的態度?沒有,我在要求他。我在讓他去做事,做完事功勞誰的?我的。掌聲誰的?我的。那我這個義工頭不是也是在搞名聞利養,都不正視自己跟團隊的真實狀況,所以叫「古來征戰幾人回」。這些最親的義工團隊自己都不能很好的愛護他們,我這個愛是真的嗎?所以這些格言對我們反思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要來做義工?重點不在我們自己有德,我自己是無德的,無德所以人家才走。可是為什麼還有人來?因為師父的威德,我們又打著師父的團隊,所以人家就進來了。因誤解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可是我造的業就大了,造什麼業?破壞佛門、破壞傳統文化、破壞老法師的形象,橫批必墮地獄。所以人有權的時候,那個因果更重。

結果有一次六和敬會議,我跟大家分享自己都犯這些錯,結果我們馬來西亞的人來參與,有一些會長來了,之後回去就說這個蔡某某說當會長當不好就墮地獄。我說我沒有這麼講。沒這麼講,事實上義理當中也是提醒大家因果要敬畏,離開的人很可能他的法緣跟聖教、跟師父的法緣都因為我們而起了障礙。所以不到師父的團隊我要斷人慧命還斷不了,來了之後機會太多太多了。所以要「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要克己復禮。見每一個人要小心,你該笑的時候沒笑,然後該關懷反而變指責,讓他信心都沒了,可能就障礙他的學習。所以,希望大家把根基扎好,我們伏得住自己這些習氣再來辦大眾的事,這樣會比較水到渠成。禮旭自己都屬於趕鴨子上架的。

「賢賢易色」,它的整個是五倫延伸開來的一個核心。男女有別之後,分別負責重要的事情。太太把家照顧好,讓先生沒有後顧之憂,先生很用心努力的拼搏、賺錢,讓家裡衣食無憂。所以夫婦是互相感恩,「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一有義了,孩子從小看這樣的榜樣,夫婦有情義、恩義,他就父子有親了,他的善根從小就生起對父母的感恩心。那個移孝又作忠,所以這個五倫它的核心夫婦是表率,所以這個五倫很重要。

很多時候我們沒學,要怎麼存心、怎麼應對,有時候也不知道。所以這一句後面說「雖曰未學」,這個人能做到前面說的「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他說他沒有學,「吾必謂之學矣」。就是能把這些做好的他鐵定學過,哪怕他不識字,他可能在大家庭當中都有薰習過了,所以學可不是說你要識字讀經才是在學。有些人不識字,但他在整個大家族當中潛移默化,他就懂得這些道理。所以我們印象很深是上一代人沒有讀過《弟子規》,可是他一讀說:「哎喲,這一些我們以前小時候都體驗過了。」就是這樣。所以《弟子規》是父母、長輩做給小朋友看,小朋友還沒讀以前都在學。

《論語》裡面有提到,有一個官員問孔子,問他的君王魯昭公,他說:「昭公知禮乎?」因為魯昭公娶了一位同姓的女子,這個就不知禮了。我們剛剛說「合二姓之好」,你那個親屬關係太近,可能會生出有先天疾病的後代,所以在禮教當中是同姓不婚。結果魯昭公就娶一個是同宗的女子。就問孔子:「昭公知不知禮?」孔子說知禮。結果這一個官員跟孔子講完話下來,然後就問孔子的學生巫馬期,不是說君子不結私黨嗎?君子還會結私黨嗎?意思就是說孔子袒護他的君王。結果後來巫馬期就去跟孔子轉達這個官員的話,孔子說,我真是很幸運,我一有過失別人都幫我指出來。

其實這裡面有很多的應對進退,我們現在想像一下,今天一個人在批評你的君王,哪怕這個君王真的有犯這個錯,他不忍心怎麼樣?揚君王之惡。這個就是他的忠心,是吧?就好像今天人家批評你的父母,你也講不出口說父母錯。所以這五倫裡面它都是性德,不忍心。但是問題是畢竟魯昭公錯了,是吧?假如沒有這個人去點出來,孔子後面的話也不好講,而這個人一點出來,孔子就講我有過失,但是他是把君王的過失,注意力轉到誰身上?自己身上。所以一個忠的人他在團體當中,他會攬過。可是我們假如這些心境沒有到位,「是他錯又不是我錯」,甚至於是別人在講自己領導的時候,我們又把領導的過失放在心上,人家一講,「對呀對呀」,馬上就加入戰局了。所以《論語》裡面這些經句真的都有很深的這種倫常,可以讓我們勘驗。因為孔子他也顧及後世的影響,所以有人點出來了,他把過失攬到身上,也不要讓後人誤會。

接下來,修學的次第。我們這一段時間都在談信、解、行、證。而且這個解也不能解偏、不能解邪,要解得圓融。那昨天有跟大家提到,你從自利利他去思惟。師父講自性第一德就是愛。愛有自愛,有愛他利他,從這個去思惟應該對佛門這些教誨比較不容易思惟偏頗。而儒家的解行,他把解拆成四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都是屬于解,篤行是行,當然前提要信,所以孔子是表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你行的愈徹底,你的解也跟著提升,解行是兩個輪子。你愈有法喜,愈有體悟、體證,你信的也愈深,所以這個是相融的。

再來,我們講修學的方法,我們師長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理論。方法呢?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們舉一下「朱子讀書法」,在《養正遺規》裡面有朱子讀書法,有六點。第一個是「循序漸進」,裡面他就提到,就是你通一書,再讀另外一書。其實孔子講的「博學於文」,那個博學不是你一下子學好幾部,也是一部一部學。就像師長在跟隨李炳南老師的時候,你一部學了還要能講,然後要他老人家通過你才可以再學第二部,絕對不是像學知識一樣背了一大堆,考完試都忘了。

所以一門深入,這個原則是同一個時間學一科。再來,這個一門也有包含你是學哪個法門,你是學淨土,那你就一直深入下去。深入,而這個深入當中也包含解行在裡面,你理解的你要去做。比方說淨土法門你得要放得下,你放不下,你這個佛號不容易相應。「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但是要深入那十六個字要一直放,要愈放愈徹底,這個才能深入。所以那個深裡面也是你明白的道理,你要一直放下習氣、一直放下習氣,才深入得了。不然哪怕接觸的時間長,還是這十六個字做主,也不容易深入。不容易深入其實也是因為不老實,打妄想多念佛少。所以你肯依教奉行,佛號念得多,這個薰習的力量就愈來愈強。長時薰修,讀《無量壽經》、念佛號這個薰習就愈來愈強,其他的這些煩惱習氣就不容易再浮起來。

「讀書千篇,其義自見」。這個道理也要從信開始,我們帶著懷疑去做,體會很淺,要帶著信去做。我們有一個同仁,就是奎學長,她的媽媽看老法師跟隨李炳南老師十年那一個教導,是在李炳南老師圓寂三十周年的開示,他母親看到第十三遍,李炳南老師送老法師去車站的那個景象全部現在她的面前,就感通了、自現了。才十三遍,所以說讀書千遍那個千字也不是數字,你讀到至誠了,他就感通了。

所以佛門有一個公案,天台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讀著讀著怎麼樣?到靈鷲山去聽《法華經》,還聽了兩品才出來。然後出來說佛陀講《法華》還沒散,他就入了那個境界。所以這一個公案也是給我們信心,真的,你至誠心去讀是能夠入那個境界的。所以「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愈有那個體會,你就愈不懷疑。所以這個要靠做的時候會有這個感應,你就體證到,你就愈信。

你今天假如「或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你做的這個夢會不會比較有信心,是吧?我曾經聽過說,我們有同仁說夢到子貢給他煮麵吃。這個不知道算不算往聖先賢提攜接引?不過能夢得到算不錯了。可是講到這裡可能沒夢過的人又很沮喪,「我都沒夢過」。沒夢也不見得是壞事,沒夢就是你是父母最放心的孩子,不用給你糖吃你就很努力了,所以不是壞事。轉個念都是砥礪自己的正能量,就對了。這個是循序漸進,一本一本這樣下功夫,而且這樣學習就不會操之過急。那現在都定目標,每一部書都沒學通,囫圇吞棗,這樣就很難受益了。循序漸進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熟讀精思」。古人很重視這個讀的遍數,讀的遍數還沒夠就能背誦,還是讀滿遍數。看李炳南老師,他九十幾歲引經據典都不用翻書,那個都是以前小時候下的功夫很深。而且讀熟之後在境界當中常常能夠提起來觀照,熟讀精思。當然領納那些道理常常想著如何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當中。

再來,「虛心涵泳」。這個虛還是很重要,虛心謙虛,「謙則受教有地,取善無窮」。不只學到書上的,面對任何一切人事物都在學習。「我慢高山」,佛家比喻慢就像很高的山;「法水難入」,法水就入不進去了。而且虛心的時候很容易入這個道理,隨著這個道理就領納進來。但是現在人不是虛心涵泳,就自己先有一個想法,然後拿著聖賢的經來證明自己的看法對。我們現在比較容易犯的就是把古聖先賢、佛菩薩拉得跟誰的水準差不多?跟自己。現在很多寫論文報告,好像不批評個聖人什麼好像自己就沒水平。其實這種學習態度都已經偏掉了,可是這個現在是很普遍的現象。

禮旭感覺師父很多的法都是振聾發聵,就現在最嚴重的病,師父就一句話把它講透。師父說學習科學可以懷疑,你還沒有發現到底這個物質它真實的情況是怎樣,這個你可以懷疑去求證。但是你學習聖教,它已是幾千年亙古不變的真理,你還帶著懷疑你就很難學進去,要誠敬的心才學得進去。「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這個就讓我們要很慎重。其實我們假如不經意也很容易拿著聖賢的教誨來當藉口,比方教小朋友了或者跟人家引導介紹傳統文化給他。講講講,對方不受教,你說:「哎呀,真的像佛講的一闡提。」是吧?其實我們只是把佛的教誨拿來當藉口了,事實上可能是我們的善巧不夠,耐心不足。所以剛剛跟大家講,事情沒搞好就說隨緣、隨緣,這不都是拿來當藉口嗎?隨緣二字,佛門的教誨都是智慧,有七分緣只做三分叫不負責任;有三分緣硬要做到七分叫攀緣,會太強求,有時候會適得其反,所以隨緣二字也是中道。

接著第四個是「切己體察」,這一點李越老師在課程當中有講。朱夫子講:「入道之門,是將自身入那道理中去。漸漸相親,與己為一。」就像我們的這個家風是念念為他人著想,而且你為他想,然後還要考慮到其他人,為他人不單是一個人而已,還要能縱觀全局,考慮到方方面面,但是這個都要通過歷鍊的。你可能想到他了,忽略到其他的人,慢慢你經歷多了,就會考慮得愈仔細了。你慢慢相親了,這個態度就變成我們很自然的習慣,一起念頭就是為了他人想。

「而今人道在這裡,自家在外,元不相干。學者讀書,須要將聖賢言語,體之於身」,要用身體去力行、去體悟。「如克己復禮,出門如見大賓」,是要去見國賓,那就要很恭敬。「使民如承大祭」,那是要去主持國祭。國家的祭祀你可不能出紕漏,而且祭祀要很真誠,所以很誠敬,時時保持誠敬的心跟態度,這個就是切己體察,我有沒有須臾離了誠敬心。所以昨天李越老師講,「禮以誠敬為體」,是吧?「以威儀為用,以中正為則,以謙讓為主」,裡面也提到誠敬為體。

第五是「著緊用力」,讀書法著緊用功。「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所以為學的人要剛毅果決,就像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要效法孔子這種治學的態度。而且要像救火、治病一樣的態度,救火你再晚一點就來不及。所以同樣的救眾生法身慧命也是刻不容緩,以這樣的一種願力來學習。而且是逆水行舟,你不進它就往後退了,所以要著緊用功。

最後是「居敬持志」,恭敬的敬,就是時時這個誠敬心不失。這個誠敬不失那不只是讀書要這樣,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要落實恭敬,那持志當然自己發的願時時也不能忘。這是朱子他談的六個讀書法,在《養正遺規》裡面有,大家也可以有機會的時候多讀,因為畢竟那是一個學習很有成就的大儒,他積累的心行,大家可以多看。

接著跟大家談修學的觀念。我們首先跟大家談章嘉大師給師父的這些教導。在章嘉大師以前,是方東美教授,其實這些都很關鍵的,因為他緣分是相續接連下來。沒有方教授,師父走不入佛門,而且方教授給師父一個很重要的教導是:佛法不在寺廟,在哪裡?在經典。因為那個時候的情況就是佛門他深入經藏的比較少,這個時候怕去接觸假如沒有遇到重視經教的出家人,怕會被誤導,所以方老師的指導是在經典。事實上我們看到任何我們覺得不如法的事,也不要難受,因為不如法的事是沒按照經典做。因為有人會變成,他一個很尊重的人做得不好,他就整個對經教都沒信心了。這個就變成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很容易的。

台灣曾經有一個作者專門寫這些修養的書,每一次排行榜都是排在前五名(暢銷書排行榜)。結果後來他有外遇,台灣一堆女性就在廣場上燒他的書。我看了也很難過,為什麼?她那個燒的時候是很氣憤,其實是那個人錯了又不是他講的道理錯了,是吧?可是她就會把他整個連在一起,甚至就覺得佛教那些話都是講假的,那個倫理道德都騙人,就造成這樣的情況。當然這個寫的人造的業還是挺大的。

不過要轉一個念,我們本來很崇敬的人,他沒有做到,他也是五十三參提醒我們。修道這條路九九八十一關,他剛好走到五十九關倒下來了,我才走到第三關,可是我看他五十九我也很生氣,怎麼可以倒下來!再來,人不忘初心,我們哪怕是跟的人出問題,也不影響我們發的願。這個不容易,你一有情感在裡面作用,提不起這些正念。再來,雖然他現在犯錯了,他也需要你護念;他雖然犯錯了,他前面對你也有恩德,是吧?人有時候情感一起來,啊、啊,整個桌子翻了。你當初為什麼跟他學?這些都要想清楚,當初學是為了成就自己,條件又不是說他也要成聖人。我說你假如真念他的德,你現在要趕快學得更好,他跟你有緣,你才勸得了他,不然他現在回不了頭了。凡事都要轉煩惱成什麼?菩提。他現在回不了頭,那他這一生就完了,他的行為已經在毀謗正法了。所以你更要堅強,不要難過,不要悲觀,你更要念他的恩,勇猛精進。別人跟他還沒那個緣可以說得上話,你畢竟跟他有緣,你提升得愈快,比較有可能把他的慚愧心喚醒。

章嘉大師第一次見師父,這個場景大家應該都聽師父講過,師父覺得佛法好,就問章嘉大師:「我知道佛法好,要怎麼樣更好的、更快速的能夠契入?」章嘉大師停了半小時,是吧?這跟修行有沒有關係?提醒我們要聽經、要修學,首先要對治什麼?浮躁。所以古代讀書人有一句話很好,「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那這句話已經告訴我們浮躁是很嚴重的病,這個不調伏,很難修道。那我們要接著問,浮躁在什麼時候調,是吧?不然降得浮躁之氣定也變成一個知識背起來而已,嘴巴能講跟自己沒關。

什麼時候會浮躁?any time、any where。我念的沒有李老師標準,那是過去生根性不同。所以真正知道要調伏浮躁的,行住坐臥都在提醒自己。吃飯也要調伏浮躁,你一急吃得特別快,當然你假如吃得快心又是定,然後消化又好,這個另當別論,每個人功夫不一樣,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寫字、吃飯、走路,舉止動作都是調伏浮躁的道場。為什麼跟大家強調這一點?禮旭曾經在聽一些同修在跟師父談話,他也好學請教問題,可是他問一個問題師父還沒講透,他說,好,師父,那我再問您一個問題。那些東西他沒有吸收,他好像要急著拿到個什麼答案。他不知道事實上師父每一句都在引導他去體悟、去入境界,所以浮躁的話,你再好的機緣也沒有用。

所以,章嘉大師那時候停半個小時是有道理的。不過師父說這個方法現在不是很適合用,一用了全跑光了。但是這個理我們真的要體會得深。後來半小時之後,章嘉大師說:「有。」師父說一聽到有,又激動起來,然後又停了七、八分鐘才講了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師父接著又問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從哪裡下手?」會學的人,顏淵是好學,師父有這麼高成就也是好學。你去看顏淵跟師父這些行誼對照,他們確實是好學。你看孔子說克己復禮,顏淵馬上說請問其目。就跟師父問的從哪裡下手一個意思,他們很重視落實。

章嘉大師說「布施」,跟《了凡四訓》相不相應?佛門萬行以什麼?布施為先。對治貪,貪心可以對治,布施對治貪心。然後師父也說也是慢慢這樣布施,然後慢慢從最難的,最喜歡書,書也可以送人,這樣去對治。

其實看得破、放得下。看得破是明理,放得下是功夫;看得破是觀,放得下是止;看得破是解,放得下是行。你看名詞不同,意義它是相通的。所以看得破、放得下兩個字就包含佛門的一切教誨、一切法門。而且章嘉大師教師父從布施下手,而且還告訴師父,「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求不到是因為什麼?還有障礙,這個教誨很重要。求不到,佛法不靈了,他就不相信佛法,他就不相信佛菩薩。所以看章嘉大師教師父也是教得很細膩,循循善誘,求不到是因為你還有障礙。什麼障礙?有業障。只要能懺悔,這個業障除掉了,佛氏門中就有求必應。

那怎麼懺悔業障?章嘉大師教導的,懺悔是什麼?後不再造。所以這一句教誨裡面就彰顯章嘉大師引導的佛法知見當中,有一點很重要,重實質不重形式。但是這一句話聽完大家不要又偏到一邊,形式都不用了。對自己修行來講重實質,但是形式有時候是表演給沒學佛的人聽、看;給初學的人讓他薰習,讓他建立信心。這個形式也不能說完全不用,但形式當中一定要從真實心中去做,不然形式做久了變成搞表面,這樣就不好。

就像說我們在辦佛家的這些講經說法的課程,假如最後都做成形式,事情好像辦完了,但是參與的人可能是非人我一大堆,心都壞掉了,那就沒有意義。所以辦課程,聽的人受益,一起參與工作的人也要受益才對。剛剛跟大家說,「近處不能感動,未有能及遠者;親者不能聯屬,未有能格疏者;一家子弟不率規矩,未有能教誨他人者」。我們自己的兒女都教不好,還說要去教天下的孩子,那是沒有基礎。這些句子其實也是教誨我們一個修學很重要的知見,就是「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下功夫都要從根本上下功夫,所以重實質不重形式,懺悔。

其實懺悔後不再造,用儒家講叫不貳過。有這樣態度的人,他犯一個錯之後他會高度警覺的提醒自己不能再犯。我們之所以同樣的錯會一而再,再而三產生,是我們那種鞭策自己的那個態度不夠、警覺性不夠。比方說今天一個杯子因為自己不夠謹慎滑手之後摔破了,內心覺得一來沒有恭敬,二來太浮躁、輕率。「哎呀,這個太慚愧了,不能再犯!」這種態度一起來、心境一起來他就會影響行為,你下一次再拿著一個杯子在洗的時候那種態度就起來了,然後就一直提醒自己。那你愈提醒自己你就做得愈扎實,慢慢慢慢的就不會再犯。所以最怕的是什麼?因循二字,因循苟且就耽擱一生。

章嘉大師也強調,不只是這個懺悔要重實質,後不再造,包含持戒也是這麼講,戒律你持得一條,你真正做到一條你就持了這個戒,都引導我們要重實質。前幾天跟大家分享師父他是怎麼道義人生、怎麼落實八德,那我們跟他老人家在實質上得利,就看我們效法他多少,依教奉行多少,而不是跟他多久,那個又是表相的東西。「我聽老法師講經十二年了」,講這個話都已經有問題了,他自己心態可能是不是有一點那種標榜的味道,自己不見得有察覺到。反而是時間愈久愈覺得要老老實實去落實,不簡單。那他這個心態反而是愈聽愈察自己的差距、不足在哪裡。

夏蓮居老居士對六度下了一個註解,非常非常好,其中談到精進,他老人家講「以調伏習氣為精進」,這個就是重實質不重形式。

好,那這一節課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謝謝!阿彌陀佛!

建立正確的修學觀念和態度(第七集)(下)

蔡禮旭老師 2016/11/22 檔名:16-001-0007

諸位家人,阿彌陀佛!

剛剛看到下課很多人在讀書,所以覺得考試還是好。你看一有考試的話,一分一秒都不鬆懈。但是這個學習有成就的人,老法師常常說都是主動的人。也不是一定要考試逼呀,那當然從被逼也要到最後都是自動自發,勇猛精進。

剛剛跟大家談到章嘉大師給師父的教誨,「重實質不重形式」,又引了夏老這一句「以調伏習氣為精進」。這句話就建立起我們一個態度,要搞真的、搞實的,不能搞虛的,我現在到底提升了多少,其實就看調伏了多少習氣就知道了。那就要列我哪些習氣,現在改了多少,假如真的一檢討小時候那些習氣都還在,那這樣就白浪費了多少時間,甚至於我們可能還得披一個罪名:玩弄佛法、消遣佛法,這一生就不可能能脫離六道輪迴。

所以章嘉大師、李炳南老師這些教誨都非常重要。在「顏淵第十二」,因為講到重實質不重形式,這一段開示其實滿重要的。因為我們有時候這個面子也好、名聞放不下,不知不覺都學到好名去了,這個是很潛移默化的。有時候這個利好放,名不好放。

你比方說有一個現象,女人退休生活很充實,好像她以前工作時候不能做的事,她一退休安排得很充實,但是男人退休,好像就沒女人這麼快樂。比方說他董事長退下來,總經理退下來,啥書記、啥縣長退下來,一下子好像人家那些恭維都沒了,他有點鬱悶。所以好像女人退休以後健康指數上升,男人好像就比較悶悶不樂,這個就已經體現出名好不好放?不容易放。

其實實在講,名,明理了就好放了,看破的也一定能放。「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你有個那麼大的頭銜,那個頭銜背後都是責任,沒有盡到都是折福報。不是當官有名,人生每個身分都是名。你兒子叫你爸爸,高不高興?你兒子叫你媽媽,高不高興?這個爸爸媽媽背後有沒有責任?有。印光祖師說,為人父母者第一功德就是把下一代教成人才,有德有才。他利益了多少眾生,記頭功就是當父母的。那這一句話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沒把孩子教好也是最大的罪過了,你的孩子傷害了多少人,這個父母都要負連帶責任。你養個男孩沒把他養好,他出去傷害了一百個女人,那就麻煩,這個業就造大了。所以你今天是一個縣長,你沒盡力教化這一方,這一方的人心墮落,罪業你都有一份。所以名好不好玩、要不要貪?

這一段子張問讀書人要做到怎樣才是達呢?才是通達?「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孔子就講,孔子很會抓機會點,他說那你覺得什麼是達呢?這個都是啟發式教育,不是灌輸式。你看在《中庸》裡面子路問強,孔子馬上反問,那你的強是南方的強還是北方的強,還是你自己覺得強?你看孔子在應對當中都是重視啟發式的教育,不是灌輸的硬壓下去。你看志向,你們都說說自己的志向。「子張對曰」,他自己覺得什麼是達,他說:「在邦必聞,在家必聞。」他在整個鄰里鄉黨很出名,他在這個國家,整個國家的人都認識他。孔子說「是聞也」,他只是很有名氣而已,「非達也」,這不叫通達。他這麼一點的話,子張一定記憶深刻。「夫達也者」,什麼才是真正通達?「質直而好義」。剛剛「朱子讀書法」是六條,然後大家去查一下,我就不寫了。

現在說什麼是通達,「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我們看到一個通達的人首先他的心地是真誠的,這個「直」就是直心,我們佛門常說直心是道場。直心其實就是真誠,就是真心。真心的人表現在外是什麼?好義,「義」就是本分。該做的事他都是義無反顧去承擔,時時心都是用真實心中做一切事,質直而好義。

「察言」,他聽人家的話就知道人家的心思。知道人家的心思要做什麼?護念、成就每個人。直心是真心,又重道義,誰有錯,他的態度就是怎麼幫助他,他不會去指責,這才是質直好義的人。「察言而觀色」,看他的整個顏色,就是他的喜怒哀樂愛惡欲,這樣才懂得調劑人情,發明事理。你跟他講話,看他不能接受了,你當然不能繼續講,所以這個察言觀色也很重要。為什麼《弟子規》要說「諫不入,悅……」,為什麼要在悅那時候才再講?對呀,時機點不對了嘛,你還要講那叫執著,那不叫真正愛護他。所以要害一個人很容易,要幫一個人怎麼樣?要很柔軟,方方面面要體恤得到,在這裡就讓我們更佩服佛菩薩的善巧方便。

而且處事都是能夠謙卑,「慮以下人」,他時時都是謙退的,這個強調真正在處事當中要能事情都能夠走得通,謙卦六爻皆吉,六十四卦只有一卦是六個爻都吉祥,就是謙虛。所以這樣的人他必然能成就利益眾生的事情,這個是通達。

「夫聞也者」,接著孔子就講,你那只是名聞,是名氣,不是真正通達。而真正只是有名聞的人,他會是怎麼表現?接下來就講,當然這個名聞,有道之人他是藏名、他是逃名。就像許由,這次我們姓許的學長都有來,他們的祖先是人家要把天子給他,他去洗耳朵,趕快逃掉了,這個都是很清高,不願意染這些世間的名利,這逃名、藏名。小人則爭名,沽名釣譽。

所以孔子講好名聞的人是「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這個「色取仁」就是他的整個外在的表現都刻意的去做,好像自己很像一個仁德的人,這都是做給別人看的;「行違」,他在什麼時候事實上跟仁德是違背的。

比方說,自己獨處的時候就不一樣,所以真正修道的人是台上台下要一樣,領導在跟領導不在要一樣,有人看到跟沒有人看到一樣,這才是真實的。只要有人前人後不一樣,這個修學就已經偏掉了。對領導的態度跟對下屬的態度恭敬不一樣,那也不對。就是我們恭敬還挑對象,這個都已經是學錯了。當然你對領導恭敬,跟對下屬恭敬,可能在緣分上不同,可是存心是一樣。包含你今天是父母,你教育你的孩子你恭不恭敬他?你恭敬他的佛性,你更要成就他,是吧?禮敬諸佛沒有分別,你的孩子也是諸佛,你的領導也是諸佛,你的下屬也是諸佛,可是畢竟緣分不同,你從恭敬心中流出來的行為不一樣,但是存心是一樣的,都是用恭敬,都是用真心。你不會對著你兒子說:「兒子,這件事你看怎麼辦?」你不會把他當上司一樣在那裡跟他請教。其實一定是在一切因緣他可以隨圓就方的。你不能說我當領導當習慣了,一下子給我當下屬我也轉不過來,那我們就在當領導的時候已經產生固著,一下子給你調到下屬去完全不能適應,這個叫染著。所以我們當領導當一段時間,會修行的人,「別讓我當領導了,讓我到廚房去幹一幹,人家給我喚來喚去我都不會有罣礙」。

但是他的行為其實是違背仁德,可是他自己還不懷疑,他覺得我就是很有仁,「居之不疑」。那這樣的人因為他很刻意要去表現得很仁德,一般的人看不懂,就會一直讚歎他,他愈讚歎他,他愈深信不疑,他就落到修學的一個陷阱裡面去。這其實是滿可憐的,他的方向錯了。所以一切都要從根本修,心,這個也是師父給我們很重要的知見。從根本、從起心動念,慎獨,他就不會掉到「色取仁而行違」上面去。

當然一個人能察言觀色,這個能力好不好?好,但心不能偏。察言觀色都從什麼?都從真誠、從慈悲心當中自然產生的作用,所以你的整個動機都會變成知道了之後,知其心,然後可以救其失。你知道你孩子心偏在哪,你才能夠護念他,他在想什麼你都完全不知道,你怎麼去護念他?但是有一種是變成什麼?你不是從真心出來,變成很聰明,然後常常都在那裡論斷別人,「哎呀,他一定是怎樣怎樣,我看的絕對不會錯」。然後講的都影響別人,造成別人對這個人都很有看法。有時候這個變口業了,變成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因為你很厲害,一講出來,人家說你怎麼看得這麼深,然後對你的話又很相信,你一批評一個人他那個印象就種進去。但是你假如是為了護念對方講出來,聽的人也會體會這一點,可是你假如只是展現自己很厲害、很犀利、看人很準,往往會慢慢偏掉。所以孔子不是很贊成常常去論斷別人,這個心有時候用錯了一偏就愈偏愈遠。一個人很會論斷人,他帶出來的人最後每一個人都很會論斷,論到最後有時候會什么?刻薄。有時候會怎麼?誤會人。

所以孔子在「憲問第十四」當中有講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其實實在講為什麼要多讀經,因為做人有時候談細,真的是有很多我們有時候沒有懂的部分,你說一般的人看一個人、分析人,你都不會他會,你一聽會怎麼樣?「哎呀,我怎麼都看不到,我也看不到這麼深」,你馬上就那個佩服就出來,他就愈喜歡那種,他就enjoy the feeling(喜歡這種感覺),是吧。

「不逆詐」,這個「逆」就是預料,預料別人會欺詐、會不守信。「不億不信」,這個「億」是揣測,揣測人家會不守信用。有時候他會猜對,他會判斷對,可是假如十件事,九件他猜對,會不會有一件猜錯?那他不就反而是什麼?誤會他人,甚至於嚴重一點會變成毀謗他人。所以孔子不主張由這種預料、揣測,而得到比較早的判斷的這種做法,但是並非反對不是用這個方法的先覺者。

所以《中庸》當中有說,「至誠之道,可以前知」,你用真誠去處事待人的時候,你那種第一直覺是可以判斷得出來,至誠是可以通的。所以事實上很多人去騙師父,禮旭感覺其實師父一開始知道,但是師父也讓他騙,那都是護念他往後的因緣,讓他能生慚愧心。當然那不是禮旭的境界,所以人真的能慢慢把這些貪瞋痴慢一些習氣去掉,誠心現前都可以未卜先知的能力會恢復。你看佛恢復了,過去、現在、未來他都知道,是吧。

章嘉大師還有三皈依的教誨,隨時要不離,就像車票一樣拿著,章嘉大師也教師父學釋迦牟尼佛。那不出家可不可以學釋迦牟尼佛?可以。那能出家當然更好,為什麼?現在出家講法也很重要。你們覺不覺得出家法相比較莊嚴,你看我們有這些頭發,三千煩惱絲。你們看假如我把頭都剃光了會不會比較莊嚴?真的,人圓頂之後穿上出家人服裝,絕對比他在家莊嚴,那就一切隨緣。不出家也能學佛,所以佛法很圓融。當時候有一位在家佛,維摩詰居士,這個都是佛門很慈悲圓滿的表演,讓我們不要執著,在家也可以修到佛的境界,也不可以輕慢。

那怎麼樣在家成佛,師父的教法也講得很圓滿,你看師父講「家庭主婦如何圓成佛道」,是吧?在各行各業都是菩薩道。再來,章嘉大師的身教對師父影響也很大,師父說從接觸章嘉大師無有一時不在定中。師父說他看到的章嘉大師是「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還有學習不躐等,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知見,我們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就是學習的次第。沒有煩惱輕,如何智慧長?都不在習氣下功夫,只是學了很多的經典,長浮華。所以下手處格除物欲,尤其個性要調伏。

講到這裡我就覺得我一堆問題,像我就很容易激動,就比較不夠冷靜,人一激動容易輕諾,然後就進退錯,不只自己進退錯,處的位置又高,把整個團體都連累了。所以我的性格就要改,不然這個問題就對自己、對團體都會造成障礙。所以格物很重要。物格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這個次第上去。你身不修何以齊其家?所以學習要重視這個不能躐等。佛陀講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那禮旭就之前有跟大家講過的再複習一下,我們就告一個段落。

跟大家分享過成就四法:第一,接受諸佛護念;第二,植眾德本;第三,入正定聚;第四,發救一切眾生之心。這不是淨土宗而已,一切法門都可以完全跟這四個原理原則,成佛的原則,每一個法門都可以成就的,都是跟這四個原則相應。為什麼跟大家強調這個?因為常常看到同修都在那裡想這樣做、想那樣做,師父又講一個救世理念他又動那個心,講那個他也要做,啥他都要做,就很多煩惱。所以你在每一個本分,你在每一個行業,你在每一個當下的因緣都可以行菩薩道,你把這個理貫通了,就不會常常在那裡煩惱猶豫不決,這個是成就四法。

再來,知見當中「深信因果」很重要,人深信因果就不怨天不尤人,那這個在往後的課程講《太上感應篇》學習再跟大家分享。再來很重要的有四依法,這個都是很重要的正知正見。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智慧不依情識;依義,依義理不依言語的表面,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這個了義就是當生可以成就的,依了義。

師父很慈悲,他老人家再繼續講解什麼是了義,你學了能得力的那跟你相應,他很好你學了都不得利益,那個跟你不契機,這時候也不能執著。要學跟自己相契的,能得力的。還有很重要佛陀還有交待,「以戒為師,以苦為師」。

孔子還強調一點「吾道一以貫之」,學習是貫通的,不是知識性的學習。「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禮旭感覺師父很慈悲,他在儒家跟佛家挑出了四個字,這個也是一以貫之之法,師父說儒家是什麼?仁義忠恕;佛家呢?真誠慈悲。我感覺這真是無上的法,為什麼?那你不通的人挑不出來。這個就是你時時保持這個心念,「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甚至你所有的經教都離不開這個心法,這樣你去領會道理就可以觸類旁通。

最後跟大家談的是學習的心態,這個我看時間來不及了,我到時候發一張講義給大家看。第一,「老實、聽話、真幹」,這個態度很重要。但是這個字你再拆下去不容易,老實,實則不虛,實則不欺,是吧?那怎麼樣不虛、怎麼樣不欺?這個尤其夏蓮居老居士以他修學過來的這種法語非常好,我到時候整理出來,很多都是他老人家的法語。老實聽話,其實也跟大家講過很多了。「聞教便行,奚待更勸」,這就是聽話;「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這個都是聽話。

再來,真幹。真,一毫自欺、一毫夾雜即非真;幹,一毫自恕、一毫懈怠即非幹。夏老不只講這一句,還有兩、三句我一起匯在那裡大家去體會。

再來,學習的態度,第二……

老實、聽話、真幹,其實禮旭只是舉幾條而已,隨著大家看四書五經、《無量壽經》都能體會到這些學習的態度。

第二個要主動學習。孔子說:「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孔子的意思是說一個人遇到問題了,他不會主動去找解決的方法,「如之何」就是怎麼辦,他一遇到問題就是逃避,一遇到問題就是拉人來解決,就是依賴的心;那這個「吾末如之何」就是那我也拿他沒辦法。什麼事都要主動學習、主動歷事鍊心,不要挑境界,這個是主動的精神。

再來,學習一定要有恆心毅力。在《華嚴經》裡面有一個菩薩叫勤首菩薩,他有一個偈,他說修學「如鑽燧求火」,就是鑽木取火。他一個人在那裡鑽木取火,火還沒出來,他說我的手好酸,休息一分鐘再鑽,休息一下再鑽,磨了還沒出來,好酸啊,再休息一下再鑽,請問要鑽到哪一年?「未熱」,火還沒出來,「而數息」,就開始休息。「火勢隨止滅」,它那個溫度就降下去了,所以「懈怠者亦然」。他是用鑽木取火來比喻懈怠的人鑽沒兩下又休息,絕不可能把火鑽出來。同樣的一個人不精進不懈,他的智慧是起不來,出不來,一定不能懈怠。這個是恆心毅力。

再來,不要畫地自限,其實這個就是懷疑自己,自己畫地自限。這個在《論語》裡面也都有講到,你看人家孔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他不畫地自限,他不斷提升自己境界。人一有念頭,我不可能、我只能這樣,就畫地自限。所以障礙絕不在外面,在哪?自己的念頭、自己的分別執著,自己的預設立場。

再來,學習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態度很重要。

好,禮旭是拋磚引玉,把自己能想到的這些學習態度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這個單元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2年3月19日08:42: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6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