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护人才扎根班(第31集)成德法师主讲

admin 弘护人才扎根班评论4阅读模式

成德法師分享  2021/1/23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18-068-0031

MP3下载

兩位會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剛剛我們陳居士說,佛像找不到了。這有點禪機在裡面,佛到底在哪裡?所以淨土宗的修學理論就是《觀無量壽經》這一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現在又懂得念佛,那就是「是心作佛」。所以佛不在外面,佛就是我們的心,心就是佛。真心就是佛,但是一不念佛,妄心就做主了,所以得要「隨忙隨閒,不離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這個是印光祖師給我們的教導,特別重要。尤其「三時繫念」也說道,「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不念佛了,結什麼業?輪迴心造輪迴業。所以調伏這個妄心太重要了。一動念又是一個種子,所以我們得要看破放下,看清楚了,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種子,不能輕易亂起分別執著的念頭。

所以夏蓮居老居士說,「念佛即是自心現,自心現時方念佛;不念是迷念是悟,迷即不念」,我們一沒提起佛號來,迷惑了,打分別執著了,「迷即不念悟即念」。接下來他說道,「念即見佛成佛時」,這句話很有味道,念佛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妄想,字句分明,念即見佛成佛時,「三際同時無先後」,三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念即見佛成佛時,三際同時無先後。「淨念相繼即是佛,擬議」,你在那裡揣度思量,「擬議頓隔萬億程」,這些話我們都要自己去體會。所以「幸聞如來異方便」,我們今天太有幸了、太有福報了,已曾供養諸如來,才能遇到這個法門,所以幸聞如來異方便,非常奇異方便的修持方法。因為我們太容易執著了,那佛開了這個法門,可以執著,但只能執著名號、執持名號。所以「幸聞如來異方便,苦樂忙閑莫停聲」,不管你是苦還是樂,還是很忙,還是很閒,這句佛號不能停。這個「異方便」,大家要去體會,才能知道這個緣太難得了,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之一日,要抓住這個機會。

所以江味農居士就說到了,這個持名念佛暗合道妙,巧入無生,善巧到極處了,不用斷見思、不用斷塵沙、不用斷無明,可以巧入無生。其他八萬四千法門叫證入無生,這個法門叫巧入無生,暗合道妙。證入無生就是,你首先要斷八十八品見惑,再斷八十一品思惑。我們就不說別的吧,見惑它分五大類,第一個就是身見,這個我們能不能破?你看我們現在對這個身體很貪愛,保養品就要用多少錢,現在更嚴重,連男孩子的保養品市場也愈來愈厲害了。這些都告訴我們什麼?人很難放下這個臭皮囊,誤認為這個身是我,又延伸很多我所,我的什麼、我的什麼,都變成貪著的對象,都放不下了。這個身見要破,難!才第一關,那後面那麼多關。所以佛說的,要斷見思煩惱,就好像瞬間把四十里的瀑布截斷。

黃念祖老居士太慈悲了,他老人家說,「不管你修哪個法門,只要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生要了脫生死,我斗膽的說,不可能!」我們聽了很感動,這真的是一心就要成就眾生了脫生死,講出來的大手筆的話。他沒有完全的把握能講這個嗎?每句話都要負因果責任的。所以這些話都不容易聽到,我們聽了就要把它放在心上。像黃老這樣同體大悲的祖師、善知識太多了,你看我們學淨宗,遇到師父上人,海賢老和尚的表演,夏老、黃老、印祖,再加上你看我們淨宗的祖師,每一個祖師都留下多珍貴的開示。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我不知道大家第一次聽到這句話震不震撼?這是如來出世最重要的就是講這個彌陀本願海。其實當過父母的人、當過老師的人應該不難體會,因為父母、老師就希望你趕快成就,這一定的。那現在鐵定是把最快成就的方法告訴你,你不能接受了才跟你講其他的。

所以《華嚴經》是根本法輪,它到末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八萬四千法門的歸宿是華藏世界,結果華藏世界普賢菩薩勸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極樂世界。那這個表法什麼意思?那代表極樂世界是成佛最快的學校。既然它成佛最快,那哪一個佛國土的佛不希望他的學生趕快成佛?所以十方一切諸佛都幫阿彌陀佛招生。這也是他老人家的願,其中的一願「諸佛稱歎願」,十方諸佛「若不共稱歎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所以我們要靠自力,依我們現代人的根性要出輪迴,不可能。甚至於修其他的法門,大乘法門,只要不求生極樂世界,都很難。所以救命稻草,通身靠倒這句萬德洪名。這個死生事大,輪迴路險,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所以要證入無生太難了,但是這個是如來的異方便,巧入無生。什麼境界是無生?就是《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無住就不能生心,生心又不能無住,一生心,妄想紛飛了,很難契入。但是這一句佛號,你只要執持名號,其他的妄念都不起,「應無所住」,可是又一聲接一聲,叫「而生其心」,所以這個是巧入無生。當我們任何妄念都沒有,一聲接一聲,請問有過去、現在、未來嗎?我們還有個過去、現在、未來,就已經不是專注念佛了。而且《百法明門論》也告訴我們,時間、空間是人類的錯覺,它不存在,我們覺得它有,就產生了過去現在未來的妄念、煩惱。所以黃念祖老居士說,你能專注念佛念十分鐘,那你就做了十分鐘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但是得要保持才行。

諸位同修,我們這一段時間應該都有精進修行吧,臘月初一到臘月十五,還剩幾天而已。這一年兩段特殊的時期,用功增加十萬倍,這也是佛菩薩的善巧。我們要感受到那個慈悲,阿彌陀佛成就了這個念佛法門,真慈悲,沒有這個法門我們出不去輪迴。所以佛菩薩的做法,都有他的慈悲跟智慧、善巧在裡面。我們要會體會,體會到了,佛恩浩大,不忍心辜負他們。就好像我們真的體會父母的恩,不忍心辜負;能體會師長的恩德了,自然就會依教奉行。所以體恤我們用功一整年都保持不容易,善巧這兩段時間,也藉釋迦牟尼佛的威德,佛誕,還有佛成道,來鞭策我們用功。當然,體會這個善巧方便的人,會把這個精進延伸到一切時候。大家可不要十五天,到第十六天放假了,那不對,這個就不善體會了。要繼續保持,繼續提升,因為菩薩六度叫精進,專一,專持名號,進是進步、提升。所以我們十五天以後要更提醒自己,不只要保持,還要提升。

今天也歡迎我們有好幾位同修他們也加入我們這個共學,其實他們一直都在跟我們一起共學,都在我們顏會長家,也都是老朋友了,我看他們都坐在顏會長後面一排,後來最近因為疫情關係,好像不能出門。小不忍則亂大謀,真的不能再亂跑了,不然這個疫情控制不下來,對全球的影響很大。當然,我們學佛了,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現在果報現前,大家很痛苦,但重點是原因在哪?不從原因改善,問題沒有解決。所以是迷惑、造業,才會呈現這個果報。那人為什麼迷惑?他人不學,不知道、不知義。所以我們就整個世界的問題,小到個人身心家庭的問題,社會國家的問題,其實都是人心的問題。我們這樣思惟下來,為什麼老法師常常要講一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但是這一句教學為先,大家也不能聽執著了,「哦,那就是我趕快來教學」。是沒有錯,但是要教學,教育者首先受教育。我們觀察,這一二十年傳統文化如火如荼,很多人出來講學,可是太激動了,沒有注意到修學的次第。傳統文化是內聖外王(去聲),首先是內聖,叫格致誠正,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接著是外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次第不能忘了,所以這個弘法也不是說憑著一時的激動。

所以印光祖師他教誨的是「敦倫盡分,閑邪存誠」,閑邪存誠是內功,在面對五倫關係的時候,我們能不能保持真心,真誠去對待。這個我們要檢查,我們有沒有禮敬諸佛?對一切人都禮敬。尤其我們學佛了,我們都知道一個真相,「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都聽過了,但是相信嗎?相信了,那不可能輕慢任何一個人。還會對上比較恭維,對下比較不客氣,那這個不是禮敬,沒有禮敬諸佛,這裡面有分別、有執著。而且對上是不是真正恭敬?不是了。所以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華嚴經》這個檢查、這個勘驗也是特別重要。

成德也遇過同仁說了,讓我對孩子有耐性可以,對大人我不行。你看我們有很多思惟都是自己騙自己,「小孩我行」,真行嗎?還沒遇到真正厲害的學生。所以大家注意,修行有一關,就是自我感覺良好,感覺自己修得不錯了,錯估自己的程度。不要說我們,大賢如子貢,也會出現這個情況,因為有一天子貢跟孔夫子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我不喜歡人家怎麼待我,我一定也不這麼樣待人。諸位同修,我們會不會這麼跟別人講?我不希望人家怎麼對我,我也不會怎麼對人家。諸位同修,你喜不喜歡人家對你發脾氣?不喜歡吧,那我們從今天開始不對任何人發脾氣?不容易吧。孔子馬上提醒他:「非爾所及也」,你還沒有到這個功夫,這個就是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子貢他講出來的時候,他也覺得我可以這樣。所以這個檢查,有時候自己檢查還不見得檢查得準,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我們就不說別的,就拿這個禮敬諸佛。像諸位同修,你們現在聽我講話很專注,那你們聽其他的人講話能這麼專注嗎?假如你們聽別人講話沒有這麼專注,那你們家裡的人就會complain(埋怨),你們聽成德法師講話就這麼專注,聽我們講話就沒那麼專注。所以你們就壞了我跟你們家裡人的緣分,他看了我就不順眼。假如你們聽他們講話跟聽我講話一樣專注,而且還說是成德法師強調的,我跟你們家裡人說話就說得上了。都要鋪墊因緣,是吧?假如你們這樣鋪墊因緣,下一次我回馬來西亞的時候,歡迎你們都帶家裡的人來跟三寶結緣,跟出家人結個緣。

所以修行在哪裡修?接觸一切境緣,放下分別執著,平等恭敬。就好像我們也會跟同修一起共學,練講、分享,這個分享的人跟我關係比較好,我就比較專注了;另外這個分享的,跟我關係比較沒有那麼近,就不專注聽。告訴大家,修因得果,人家在練講你不專心聽,那以後你練講,人家也不怎麼專心聽了。因果不空,相續不空、轉變不空、循環不空。所以我們「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首先第一個最重要的基礎就是禮敬諸佛,沒有這個,後面不可能修得上去。

我們這段時間,都是一起學習老人家跟李師公學習這個「十年因緣」,大家也很認真學習這一段開示,而且學習的遍數,我看有一些同修一直在聽、一直在學,而且都感受每一次聽都有新的悟處,這個是很難得的。而這一篇教導,光是標題,每個標題都很重要。我們看一開始就是「結識恩師」,這就是珍惜因緣。那我們也是,我們遇到師父上人要珍惜。怎麼珍惜?「首重師承」,最重要的師承,這裡沒聽懂,後面白搭了,這都是基礎。沒有首重師承,你縱使弘法、練講,講著講著鐵定出現問題,因為不重師承,老師的思想體系掌握不了,一定會加自己的東西。老人家也沒有自己的東西,老人家「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以首重師承。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說了,「從明師受戒」,就是聽老師的教誡。只有聽了老師的教誡,功夫才能得力;只要不守老師的教誡,一定是進進退退,哪怕學了三十年,決定不可能得力的。佛的話不能打折扣,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說要從明師,第一個是過來人,受戒,你得聽老師的話。就像老和尚拜李炳南老師為師守三個條件,你看他老人家守了十年,老師只要求五年,他再加五年。《法華經》又告訴我們,「善知識者是大因緣」,因緣裡面用個「大」字是什麼?最重要的、最關鍵的。「所謂化導令得見佛」,就是要靠善知識引導,我們才能恢復自性,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所以佛法是師道,最重要的就是師承。

你跟哪一個老師學的,怎麼個學法?《論語》告訴我們的,「不踐跡,亦不入於室」,你得踏著他的腳步跟著他走,他是過來人,你得跟著他的腳步走,不會走錯路。其實這個挺不容易的,我們就不說別的,老人家說不看電視、不看報紙,不容易做到吧;現在還要加一條,不看手機。大家依義不依語,不看手機的重點在哪?你要用手機,不要被它用了。它是來輔助我們辦事情的,可是我們寶貴的時間反而耗在它手上了,被它給牽住了;再來,心不專一了,隨時得看一下、看一下。那得想方法克服,你一天真正要辦事,那是拿來辦事的,不是拿來讓我們揮霍時間的。你把它用好了,它等於一個祕書幫助你;用不好,真的想專注都很難。所以跟親戚朋友要約好,有重要的事直接打電話,沒有重要的事情發短信,我有空才給你們回,這樣也不會失禮,然後要給自己空出更多的時間學習、精進、用功。當然你真正去處理事情,還是修行,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念佛。這樣的法語不容易聽到,老法師開解出來了,很圓融。所以這個首重師承。

接著「發心學教」,發心弘法。很多人也很想弘法,但是一站上講台很緊張。緊張是正常的,老法師他有說到,他是因為小時候老師就讓他去參加很多演講比賽,所以他也是鍛鍊過來的。像成德是從小沒有才能,講的普通話也是台灣普通話,所以這個普通話不標準,這個比賽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從小也都沒什麼鍛鍊。後來讀大學的時候,學長他們就找我們這些學弟、學妹去參加社團,我當時候也不是很有興趣,其實就是人生找不到方向目標,對什麼東西也不感興趣。所以福報不夠,我就沒有像陳居士、廖居士,她們的福報比較好,那麼年輕,從小就到我們淨宗學會去學習了。我到大學的時候都還沒有聞到佛法,所以不知道人生方向,總在遇緣不同。結果有學長來找我去參加辯論社,我不敢去,他們硬把我拉去了。結果有一次真的打辯論,要上台去講話,準備老半天,還帶著稿子上去了,規定我要講十五分鐘,結果我講到七八分鐘就沒台詞了,但又不能下來,很尷尬,站在台上,站那從左邊笑到右邊。所以第一次打辯論就這種下場,口才本來就不好。

後來是覺得這人生不能只為了考試去學習,挺苦悶的,應該學一些對人生很有幫助的東西。後來學了一些做人做事,我就很希望分享給別人,就是還是比較熱心。熱心是好聽,應該叫雞婆,這性情就是這樣。我記得當時候學到一些好東西了,就希望給學弟妹分享,在學校對面那個吃簡餐的餐廳裡面,就約他們來,二三個人都好,我就開始給他們講,就是這樣練習的。後來又當小學老師,你每天一定要講話的,就慢慢這樣練啊練。

所以這個實用講演術,是李炳南老師他一生教學積累下來非常寶貴的經驗智慧,我們看到這些書都特別感恩他老人家的慈悲,而且我們要效法他,他真的是「但能光照遠,不惜自焚身」,他一生所有能利益後世的,他毫無保留奉獻出來了。其實當父母、當老師的都要有這個精神,甚至於是當領導的,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實君親師都要這樣。你當領導,你離開了,這個單位沒有人才,我們失職了。無後為大,這個單位栽培我,我居然不能夠培養人出來,那也有愧。所以敦倫盡分不容易。

所以老法師也說,他一開始講經的時候,一個小時差不多要準備三十到四十個小時,老人家也是一開始是這樣下功夫。一年之後,講一個小時大概三四個小時準備就可以了,當然這一年都沒有間斷。大家要知道用功,《華嚴經》說「如鑽燧求火」,你要鑽木取火,你要一直鑽到火出來才能休息;還沒出來就休息,涼了,那要鑽到什麼時候?鑽一下休息一下,鑽一下休息一下,出不來火了,「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就是不能懈怠,一懈怠功夫就斷了,不能成片。下了一年的功夫,本來是三四十個小時,現在變三四個小時,一年之後是十分之一的時間,熟了。所以縱有天分,那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熟能生巧,勤於練習。

後面還有一句,老法師講的很重要,接受批評。我們不能勤於練習,別人一給我們提意見我們不接受,那愈練,練出自己的執著點都說不定。老法師也是很多話很深遠。老人家他的人格特質,大家注意去觀察,特別謙卑。老人家說他上台講經他是學生,底下的人都是監學,「我給他們做學習報告」。看底下有修學比較久的同修,下完課之後就向他們請教,有沒有聽明白?有沒有聽懂?有沒有哪裡有疑問?這個才是對整個我們講學去整體了解,不能是講完了就完了,到底人家吸收怎麼樣。

所以剛好我們院長勝妙法師,因為老人家建這個漢學院是希望培養儒釋道傳承的人才,那要講學。「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我們這個娑婆界眾生耳根最利,要以音聲做佛事,要講經。講經也要鍛鍊,所以希望同學們能夠學習這個《內典講座》系列的課。很感謝院長給我這個學習的機會,我跟大家一起來學習。因為我自己也沒有下過功夫,我也跟我們同學們說,你們是科班出身,我念大學是念computer(電腦),你們是念漢學院,而且你們從小就讀古書,那我是二十幾歲才開始學,所以你們因緣都比我好,鐵定可以超過我,我是半路跑出來的程咬金,不是科班出身的。所以院長這麼用心,希望大家能學,這個也感謝院長給我學習機會,我就每個禮拜跟他們交流。昨天是第三堂課了,所以這些鏈接再發給大家做參考,那也懇請大家,你們經驗很豐富,有一些同修當老師當一輩子了,比我教學的時間還長,要請你們多多批評指正。

所以成德是very dangerous(非常危險),太早出來講課就出名了,所以很多人都不敢給我提意見。那當然,人家不敢給我提還是我的問題,我沒有聞過欣,人家就不敢給我提了。我記得有一次在新加坡,底下應該有上千人,結果我講一句話講錯了,我自己完全不知道,很誇張的。哪一句?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我居然把它講成佛法重形式不重實質。我自己完全不知道,因為我講的時候這句話還有提高好幾度,因為這個很重要,可是自己講錯了不知道。底下的人可慈悲了,也沒有露出很奇怪的表情,我也沒有察覺我自己講錯了。後來有一個女士遞了一張紙條給我,說:「蔡老師,你剛剛講反了。」我很不好意思,然後非常感謝她。因為我們走這條路也是期許自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管是弘還是護,我們都是希望但求無過,都是應該做的事情,但就怕做不好,壞了事,惱害了同事、惱害了大眾,這是我們決定不願意做的。

這一分初心要保持,保持了這樣的心境,不管在講學,還是在工作當中,人家給我們提意見,我們就很歡喜了,不會去解釋、不會去辯駁,你一解釋、辯駁,人家下次不想跟你提意見。任何批評都接受,惡意的都接受,為什麼?他惡意的,那也是前世的因緣,你怎麼跟他善了?這都是老法師教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真誠心感動人,把這個緣就轉了,而且也表法,這是老法師的學生,這麼真誠。

所以老法師講了,一年之後只需要十分之一,熟能生巧;二三年之後,一天的準備可以講一個星期,這樣就很輕鬆、很自在了;十年之後,講東西不需要準備,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所以都有一個過程,萬事起頭難,要把它突破過去。

成德是希望,現在疫情沒有過去,有因緣開網上的課程。馬來西亞的華人很好學的,不管哪個年齡層,所以大家「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護佛種性,常使不絕」。「醫道」不能白看,許浚大夫最後悟到什麼?不是等著病人來。這一段大家有沒有印象?不是等著病人來,他自己要走入病人,到需要他的地方去,這是不是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想學的人沒機會,那就是我們佛弟子的責任,只要我們發心就有感應,觀世音菩薩、佛菩薩會幫我們安排機緣。所以我們也很歡喜、很隨喜,我們這一次弘護人才扎根班好幾位同修他們都發願,在一條龍因緣教學,或者是一個禮拜跟孩子、跟大眾上一堂課,都發心,這些緣都出現了。教學相長,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當然,我們之前從事過教學的,當然要繼續,可是還有一點,要總結經驗,你不能變成教書匠,我前面哪裡要保持,哪一些不足要提升,哪一些不妥要改過。都要總結,不能做事做到最後變成是慣性應付了,我們是要在一切境緣當中歷事練心,提升起來。

當然,我們雖然在講學,但老人家的法語裡面說的,「修身為本,教學為先」。這句話很重要,教學為先在後,修身為本在前。「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比方說我們在弘護正法,我們自己冷靜想一想,這個月有沒有同仁、同修來提醒過我,不管我是在講學還是在辦事上。大家想一想,今天是二十三號了,都沒有人來給我們提醒,只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二十三天都沒有出差錯,所講所做no problem(沒問題)。諸位同修,不好意思,我最近念英文的機率比較高,因為開始學英文了,要準備IELTS,準備雅思考試,都快五十歲了,重新學英文。不過我就想到許哲女士七十歲才學瑜伽,好像年齡更大的時候才學中文,人家表這麼好的法,我們也要有志氣,要效法,還年輕。但是學習很重要的,跟講經一樣不能間斷,要勤加練習才行。

所以師父他寫這些墨寶,都還是有用意的,都是對我們很重要的提醒。而師父有提到,我們講學最重要的是修持。就像剛剛我們要觀照,就是自我的勘驗,都沒有人給我們提意見,要不是我們沒有錯,要不是事實上在工作的磁場,人家已經知道我們接受不了,不給我們提了。這個都是可以勘驗的。假如我們一想,有,家裡人給我提什麼,我也很歡喜接受。真的,人修學的路上最重要的緣分,師友。老師,可是問題是老師不可能常常陪我們,就像老和尚現在經教陪伴我們修學、指導我們修學;但實際在修學的過程、弘護的過程,最重要的是同參道友。所以師友的恩德很大。所以《弟子規》每一句其實對我們修持都是非常的重要,每一句要落實,不落實我們就有罩門、就有弱點,魔得其便,就可以進來了,就把我們控制住了。「聞過怒,聞譽樂」,這個著魔了,聞過就怒了,聞譽就樂了,「損友來,益友卻」。我們真的「聞譽恐,聞過欣」,這個講出來的話不一樣了。所以老人家說最重要的是修持,要依教奉行,佛怎麼教我們,我們應當怎麼做,佛教給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不能做。解行相應,你行得踏實,你講得肯定,決定不會叫人聽了生疑惑。這個要自己行到,要自己力行,做到了。我說到,我也力行到,這就是功夫。所以東西要講得好,能夠攝受人心,要抓住整個聽眾心理,這個攝受力從哪裡來的?不是說口才好就達得到,重要的是我們講的我們都在做,都很用心的在落實。

所以老法師說,那得要行,沒有真正力行的功夫沒有辦法。所以說得再好,天花亂墜,沒有餘味,聽眾出了門之後那味道就沒有了。老人家講這個都是過來人的話。你自己有力行的功夫、力行的精神在裡面,聽眾聽完之後回到家幾天還有味道,它有餘味,所謂餘音繞梁,三月不絕於耳,這才能感動人心。所以憑什麼感動?真誠感動。這個真誠就是純粹是利益眾生,純粹是為續佛慧命,報佛之恩、報老師之恩。真誠去講學,而且都是解行相應,侃侃而談。實在講,假如我們講的自己沒有好好去做,顯然我們自己也會心虛。所以老人家說,他講了很有攝受力,聽眾聽完幾天都還有餘味,這個來自於他的真誠、他的解行相應。

這些都是老人家的教導,因為他老人家是修行的過來人,也是弘法利生的過來人,所以我們發心學教,都要從他老人家的教誨去掌握住最重要的原理原則。

那老人家進一步還說到,他們學習的是私塾教學法,而在這個私塾教學法要複小座,這些方法都傳授給我們了。而且老人家也提醒,他《華嚴》聽了第一卷,聽完之後下面他都能講了。諸位同修,這一段講給誰聽的?講給自己聽的,自己是當機者。你說我又不講經。你沒有在台上講經,那你不跟你的家裡人講佛法?那你跟你的同仁,甚至是你的下屬,你也要給他講佛法。佛是什麼?覺。你不跟他們講覺悟,不就跟他們一起搞迷惑顛倒?鐵定我們是「不欣世語,樂在正論」,可是我們假如不是這麼學的,都是照本宣科,鸚鵡學舌,就把一段話背起來,然後講給別人聽,有攝受力嗎?那都是要解行相應,整個悟性提升起來,是學活的,不是學死的。

這一段話對我們都很重要。所以「老師的思想、理念我知道」。我們跟著老法師學習,他的思想理念不知道,我們一遇到境界怎麼觀照?我們一遇到境緣,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他老人家的教誨馬上起來了:吃虧是福;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要四攝法;要修忍辱;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在境界裡面教誨就提起來了。那我們得問問自己,老師的思想、理念我們掌握了嗎?而且老人家這裡說道,你要長期去聽、去觀察、去琢磨。我們看老法師怎麼把佛法用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我們會看了,我們才會用,我們都看不懂。照理講,聽得懂應該就會用。當然,老人家講經也是談到他怎麼把佛法用的,「處逆境,隨惡緣,無瞋恚,業障盡消;隨順境,處善緣,無貪痴,福慧全現」。這句話我們都會念,用上沒有?用上了,貪瞋痴一定慢慢減少。這些都得要我們去勘驗。

接下來,「至誠感通」。求佛菩薩加持,這個感應不可思議。同體大悲,哪有我們願意服務、利益眾生,那佛菩薩不加持?不可能的。

接著下一段老人家提到的是「師徒如父子」。我們看到這個標題了,都學過這一段,再看到這一句「師徒如父子」,那種心境能不能提起來?一聽老人家講經,這種知恩報恩的心我們就提起來了。甚至於是每一天一睜開眼,我以師志為己志,老人家住世不容易,我得如說修行,來過好每一天。老人家說道,他在台中住了一年三個月,出家的因緣成熟了,去台北圓山臨濟寺剃度。「離開台中,我知道老師心裡很難過,他送我到火車站,我看他流眼淚,我非常感動」。大家注意去觀察,老和尚講到「我看到老師流眼淚」,老人家是含著淚講這一句話的。成德親近老人家機會雖然不多,但一年可能也有個二三次、三五次,有,我從沒有見過老人家流淚的,唯獨一次,就是講到這裡的時候,他們師徒之間那種真情真義可以感受到。所以師父說,「我非常感動,所以就下定決心,出家之後我再回來」。其實我們讀到這裡,我們能隨文入觀的,那我們也得下一個決心,那就是這當下的一個意境就融入了我們身心,就不能讓老師失望,時時能理解老師的心。父子有親,天性,這個天性再發展到師生之緣,也是一樣的道理,這很自然的。所以人的性德從哪裡開?孝親尊師。所以我們面對老人家這麼大年紀住世,我們還不能下定決心,他老人家最重視的事情我們盡心盡力來做,那我們孝親尊師的天性就還沒有恢復。還有很多事情會把我們的時間精力牽扯過去,那代表那些事情比老人家還要重要了。這個是我們不得不去勘驗自己的地方。

相信大家都大部分是中年人,要體會善知識,當過父母、當過老師的人都不難體會。你看父母一心一意為孩子好,孩子看不懂,不肯聽話,你看那當父母的人多著急,我們當老師也是一樣。問題是我們現在也是他老人家的學生,老人家一心為佛法、為眾生,他往回頭一看,怎麼都沒有學生跟上來?所以李炳南老師教學一輩子,「幾人長夜醒,不負轉輪心」,這是老人家一首詩,「警眾太殷勤,曾無間寸陰」,他真的是掏心掏肺,沒有一刻休息,都是在利眾。所以「幾人長夜醒,不負轉輪心」,李炳老這樣轉法輪一生,幾個人能看懂他老人家的苦心?同樣的,老人家除夕夜講經四個小時,大年初一講經四個小時,講了幾十年都不間斷,最後確實是體力沒辦法了。不是做一天,不是做兩天,整整做了六十多年。所以為什麼師父上人說他非常感動、下定決心?他知道老師的苦心。

所以出家之後,他暗下決心,「我再回來,一定住滿十年」。古時候真的師徒如父子。無情不能修道,我們真的要把這個情義、恩義,這個心要提起來。而當我們看到,古時候真的是師徒如父子,老師真負責任。那現代要不要師徒如父子?還是要。誰來做?不要寄望別人,老人家說的,你求別人會失望,求人不如求己。天下人都不做了,我還是做,做沒有條件的,是我覺得應該的。所以老法師說,天下的人都不弘揚《無量壽經》會集本,我一定弘揚。這種精神、氣概,這種將老師的付託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要,這是老人家做人的精神,我們要學這個,不單只是把他講的經背起來而已。

所以老人家說,「老師真負責任」。那這句話我們也要變期許自己,不是要求學生。人與人是相互交感,老師真負責任,學生感受到了,他也不辜負你的教導。所以「李老師跟我講的一句非常感嘆的話,他說哪一個老師不希望自己有傳人?」真是如此。「傳人沒有別的,是完全聽話,百分之百的聽話,錯了也要聽。到哪裡去找?真找不到!這個不是假的。」因為好學生是從孝子當中出來的,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其實我們假如是很有情義,聽到師父講真找不到了,我們會生大慚愧心。所以我們從李老跟師父上人這段師生緣,去感覺傳統文化洗禮之下的華人,中華兒女,他是怎麼處事待人接物的。

所以成德也是覺得,用閩南話講的,心腸太狠,這太狠心了,把老人家很多的話都沒有當回事、沒有重視,現在想想也是很懺悔。就像每一次到香港,老人家一見到弟子,就會笑著問我:「這一次來住幾天?」當下自己也體會不到老人家的苦心,腦子裡就只是一種回應,我幾號飛機,幾號走。老人家聽完,「哦」,點點頭。我現在才聽懂,那句話背後就是「多住幾天」。所以真要聽懂父母的話、老師的話,我們真的這個心要放柔軟,要很能去體會。

所以我們看老人家這段話,他完全能體會老師的心。所以師長說的,「這個師徒之緣是可遇不可求,是人一生的大福報,我們知恩報恩。老師能把真東西傳給你,能把他的經驗告訴你」。其實善知識是平等慈悲,誰肯學,把真的都傳出來了。我們人的念頭太容易分別執著了,「我離老人家這麼遠」,你看這個念頭就是障礙。其實我們古聖先賢都表演給我們看了,孟子學孔子,孔子不在了;蕅益大師學蓮池大師,蓮池大師不在了。況且我們師父上人現在都還在護持我們。所以障礙不在外面,在我們的念頭。

所以大家仔細去聽,像我們顏會長跟大家分享了一堂課,他一提到師父上人,他就是說「恩師」,你們要聽出他這兩個字背後的心境。包含你看他本來在密宗金剛乘,他修學也很認真,但是後來遇到老人家這個緣,他也很恭敬的去請教上師,他要專修這個念佛法門。他的上師也是僧讚僧,都給我們表法,非常讚許他的選擇。顏會長他就抓住這個機會了,那他抓住了,他全家人就有福報了,他就可以護持上一代、下一代,甚至下二代了,所以他的父親走得非常殊勝。所以老人家這裡說,這是人生的大福報。真的遇到善知識緣不容易,是大福報,我們知恩,我們依教奉行來報恩。

我們看老人家講這一段,「老師能把真東西傳給你,能把他的經驗告訴你」。什麼時候在傳?用心去感受,每一句話都在傳。這是真的,我們的心到位了,就可以感受到了。所以孔老夫子對著學生講:「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就是給學生講,你們覺得我還有隱藏什麼嗎?善知識隨時都是和盤托出,但是我們容易起疑心,所以這個疑也是要很警覺觀照的習氣。

成德當時候在二OO五年三月份,到澳洲淨宗學院分享《弟子規》。有一位同修的母親,她的孩子也是親近老和尚,比成德還早很多年,老人家也非常愛護。然後剛好他母親遇到成德,就把我帶到旁邊,就到一個角落,她就問我,她說:「老法師有多教你什麼?」我當時候愣了一下。所以我們都相信自己的感受跟想法,不能相信善知識。我們這個疑還在,那能完全恭敬善知識嗎?我們會動這種念頭,那恭敬已經大打折扣了。所以這個不是孔子那時候發生的,而且是孔子自己講出來的,你們不要覺得我還有隱藏你們什麼。所以當父母、當老師的,哪有任何保留?體會到了,這個天性就恢復了。

老人家接著說:「在這個老人身邊,他經驗豐富、閱歷豐富,許許多多人情世故我們根本不懂,跟著他就學到了。」這真的是大福報!我們現在的福報不如老和尚,這跟著李老十年,常隨眾。但是有佛法就有辦法,那我們把時空突破,比方說聽老和尚講《太上感應篇》,這片光碟很精彩,而且老人家講的對象是身邊的學生。你們有沒有發現,老人家講《太上感應篇》的時候比較嚴肅。當然,講因果要很嚴肅的,還有對身邊的人嚴肅,後面老人家也有提到。教得好細膩,怎麼做人、怎麼做事、言語的分寸在哪,你整套光碟用心的去學。當然,一片不能只聽一次。我們假如只聽一次,那都是在騙自己的,我有聽了、我有看了,你到底有沒有收穫才重要。而且聽一遍記得多少?我們聽的目的要讓它完全吸收,這一片還沒有完全吸收就換下一片,那看連續劇一樣了,都像趕進度一樣了。吸收了再換下一片,要學得紮實,不是跟人家在趕、在比賽,人家已經聽好多了、好多套了,我也趕緊趕,你那個比較好勝的心,給用在這個聽經上了。這麼殊勝的佛緣,不要冤大頭,搞成世間的習氣的增長,遇到佛法是要增長善根,可不能增長習氣了。

大家要知道,善知識他講話是很圓融、圓滿的,他哪怕是講兩個小時,都是圓滿的。老法師講「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他整個修學的綱領、心得都在裡面了。老法師也講過,你真的聽一片光碟,一直聽一直聽,聽懂了就都去落實,這樣能開悟,佛法不是要貪多。其實這句話聽完,有沒有人去做?我們聽了很多,怎麼沒有去做?相信嗎?這個都要去觀察,善知識一講它就是圓的。舉個例子,印光祖師這麼短的開示,一百來個字,「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這段法語百來個字,夠不夠?人家印祖後面說:「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百來個字!所以「佛法貴行」,貴在力行,「不貴不行」。「但能勤行」,你很勤奮的去力行,「縱寡聞」,你聽得很少,「亦先入道」,你還是先入境界。就像海賢老和尚也不是聽很多經,他很少聽,他沒那個機緣,他老師說你就念這句阿彌陀佛,他就照念了,後來成就這麼高。

我們真的有佛法就有辦法,雖然現在不能跟在老人家身邊,我們人不用多,二三個一心依止老人家經教深入經藏的,二三個人一聽,互相切磋,這句你怎麼落實的,這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還是可以把善知識這些教誨很好的吸收,很好的解行相應。一定有方法可以克服的,我們都用老人家的教誨來探討。

所以「我們是常隨眾,他走到哪裡我們就跟到哪裡,一切應酬我們都在身邊」,都在那看到,就看善知識怎麼把佛法用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這種學習的場所、學習的機會,讓人長見識、長智慧」。所以大家在心得裡面都有寫到,方會長哪一段話、哪一個做法我們很感動,顏會長在哪個場合怎麼安排的,這些都是學處,所以讓人長見識、長智慧,這些大富長者都是我們要學習的對象。

老人家說:「我們晚年感到遺憾的,老師對我們太客氣了,沒有嚴加管教,如果嚴加管教,我們得到的東西就更多;對我們的責備很少。」嚴師出高徒,真的很有道理的,老人家他也是覺得當時候老師對他們不夠嚴格。但萬法因緣生,嚴師出高徒,第一個,老師要很有德行,老師沒有德行,一嚴格,人家學生心裡不服;再來,學生也要肯學。所以這個是可遇不可求,都要因緣具足。

那我們從事教學看到這一段,好,我要嚴加管教。所以聽佛法不能聽執著。我們一聽嚴加管教,回去對孩子、對學生很嚴,結果人家不服,因為我們沒有重視自己的提升。所以這心態都不能偏掉。成德也都見到,當老師,可是問題是我們當老師,我們又不是李老,從胎裡就受胎教的了,也不是老人家那種因緣,我們是成人了才學。可能我面對的學生,他們學的時間還比我長,他七八歲就開始學了,我雖然現在是老師的身分,可我學得也沒有他長。再來,可能他的優點我身上還沒有體現出來。可是我假如有住了,我住在我當老師,若心有住,即是非住。

其實一個人修學的心境到位的時候,他應該是謙和的。誠敬謙和,老人家常用這四個字期許我們。他很自然的會看到別人優點,他就感動,願意去效法。這包含什麼?包含我們面對的學生。實在講,有時候我們面對的學生,善根福德可能都超過我們。所以佛法難,難在哪?不著相、不執著。很容易聽一句話著一句話,給一個身分就著一個身分。比方說今天你孩子出生了,「我當爸爸了,我是爸爸」。大家聽一聽這句話,「我是爸爸」,有沒有著在爸爸了?那個口氣裡面就已經有「我是爸爸,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你看有要求了吧,都會住相。所以這個大乘佛法,老和尚講經常引這個《大乘起信論》,要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就不得執著,領會了,但是不能產生執著點。

接著老人家說,「求學趁早」。老人家親近李老,「老師告訴我,教學的黃金時代是二十歲以前,父母教誨、老師教導,嚴格的訓斥,所以嚴師出高徒」。因為孩子有基礎了,打在兒身痛在娘心他懂,一次他就記住了,他不願意讓父母再操心、難受了。「二十歲以上,他成年了,他有過失就不好講他,講了難為情。所以二十到四十有過失,善知識對你能夠暗示,絕不明說。為什麼不能明說?成年人都要面子,父母、老師都要顧及」。當我們看到成年人要面子,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忠恕之道時時要提起來,要給別人留面子,不能給人家難堪;但是對自己,不要面子,真心一法不立,哪還有個面子?這也是人情事理了。「但是你有過失,暗示你,希望你能夠從暗示裡面回頭覺悟,改過自新。四十歲以後再有過失,暗示都不可以,就不提了,統統包容……你有善的地方讚歎你,你有過失絕口不提,也就是說四十以後不能教了。」

這些話也有對每一個年齡層的一個觀照,那當然也都要靠我們的態度去感召因緣,真的能接受勸諫,人家還是願意提醒我們的。但是這個普遍是這樣,大家也要自己去看,觀察清楚。像老人家也是提到,面對有人跟他說「請多指教」,老人家也很真誠,就告訴他,結果一講,對方的臉馬上就變了,臉色大變,趕緊不能再講了,原來他是客套上講的。所以也要動態觀察,人家一直叫你講,你也不要一次講完,講第一句、第二句了,看他能接受你才能繼續講,不要傻傻的搞不清楚狀況。

所以看了這一段,我們也太冤枉了,被這個面子害死了,很多殊勝的緣就當面錯過了。而其實講別人以前,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先做好。不然人之常情,你講他,你又做得不夠好,他很難不生起「你也沒有很好」,他很難不生起這個心。這個就是緣還沒成熟,不要強求,要隨緣。君子「信而後諫」,相信了才好勸,「未信,則以為謗己也」,他還不夠相信你,你就給他提意見,他以為你看他不順眼。這些都是人情世故,人情就是懂得人心,世故就是懂得辦事的方法,辦事的步驟、程序、竅門在哪,我們閩南話說的鋩角在哪。很久沒講閩南話了,得多練習一下。閩南話very beautiful(非常美),閩南話真媠。這個一定要把它傳下去,這唐詩得要用閩南話、客家話才念得出來,你用普通話念不出味道出來,入聲字念不出來了。所以這人情事理重要。

老人家跟隨李老的時候他三十多,可是李炳南老師倍加愛護,那也是老人家的態度好,不然二十到三十是要暗示的。「我跟李老師十年……我就看到老人家對待學生態度不一樣。確實有幾個同學他非常愛護,但是老師對他們的態度很嚴肅,從來沒有好臉色看的。」而且這個還是李老發現師父上人有疑惑。我們都要在這裡看到李老他教學的柔軟、他的智慧、他的善巧,他很敏銳的。你對每個學生都清楚,看到學生的眼神,機會點抓住了,趕緊去解決他的疑惑。就告訴他原因在哪,緣不同。真想學的,有打有罵,這裡講都是教訓,但是「這些學生知道感恩,對老師五體投地」。「還有一些學生,老師對他滿面笑容,從來不問。什麼原因?他不能接受,批評他幾句臉就紅了,就不高興。老師不再說了,不再跟他結冤仇」。你看還是慈悲,講是慈悲,不講也是慈悲;佛住世是慈悲,佛滅度也是慈悲。我們得從這些地方去體會,不然我們都是隨著自己的好惡、愛憎在體會事情,都會體會偏掉的。所以一個人假如覺得父母偏心了,他就很可能覺得老師偏心、領導偏心。「把他看作旁聽生」,就是緣沒有具足,不要要求太多,讓他種些善根。「現在這樣的老師找不到了,為什麼?沒有人學。」這些都是人生的感嘆。所以老人家好多篇開示都是,現在最重要的弘揚孝道,因為沒有孝道,師道沒有基礎。

我們看下一段,標題叫「分秒必爭」。「我出家以後,台中的同學到台北來看我,告訴我,老師講經的時候罵人了。我說怎麼罵人?台中同學跟他十年,你們十年什麼都沒學到,學到的人走了。」當時候老人家才學了一年多,一年三個月出家了。其他同學學很久,沒學到。「他沒有提名字,大家都知道是我,所以他就問我學到了些什麼」。其實我們冷靜體會體會,這個同學還跑到台北去問,實在講,應該是老師講那段話的時候就要生大慚愧心,就要能體察出來了。再來,他還跑那麼遠去問,那還真的覺得老師一定有多教他什麼。所以這個疑心很麻煩。

《論語》裡面有一個人叫陳亢,子禽,那是同一個人,他出現好幾次,統統都是對孔子懷疑。有一次遇到孔子的兒子伯魚,「老師有沒有多教你東西?」然後這個伯魚想了很久,「我有一次走過庭院遇到父親,父親把我叫過來,『學禮乎?』『還沒有。』『不學禮,無以立。』我就走了。又有一次把我叫過來,『學詩乎?不學詩,無以言。』」結果這個陳亢聽完很高興,「問一得三」。為什麼問一個問題有三個收穫?收穫是學詩、學禮,然後又學到君子對待兒子跟對待學生是平等的,沒有差別的。其實學詩、學禮,孔子在課程裡面不知道跟他們提過多少次了。所以成德最近感覺,這孔子的學生也可能都是佛菩薩來表演的,我們在學習當中會出現哪些錯誤的心態,他們都表演出來提醒我們。

結果老人家就回答了,「我說我學的跟你們完全一樣,老師沒有單獨教我東西」,大家都在一起學的。「那老師為什麼說你學到東西?我說可能是心態不一樣。我們在台中的時候是分秒必爭,……住一天,這一天是福報,很珍惜;你們是台中人,大概是時間不在乎……你們十年不行二十年,二十年不行三十年,你們是這樣的心態,懈怠懶散,原因就在此地。我們怎麼敢懈怠?在台中沒有根、沒有家,隨時會離開,機會就太難得了!這也是讓我們聯想到,佛為什麼不久住在世間?佛要是久住,難遭之想、恭敬之心生不出來。」

其實大家現在在馬來西亞淨宗學會、芙蓉淨宗學會都是很大的福報,有這麼好的道場可以修學。可是人在福報當中,慢慢慢慢就會比較不懂得珍惜,這也不簡單。順境淘汰人,逆境磨鍊人,所以真正能夠去感受緣分不易,能夠念恩的人,他在一個道場裡面會愈來愈精進,他會珍惜眾生恩、施主恩,這樣在好的因緣才不會視為理所當然。所以修行人的警覺性要很高,不然我們都會在福報當中墮落,慢慢變成佛油子,那就麻煩了。

所以「凡夫因循苟且,把光陰錯過了」。所以《了凡四訓》說,「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所以我們得要練不貳過,顏回夫子強調不貳過。每天記下來我今天犯了什麼錯,二三天就回看一遍這些,對自己這些錯誤警覺性就高。成德自己也是很慚愧,很多錯也不能一次就改掉,還是自己定力不夠,言動不夠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比方說用電鍋熱東西,熱好了要把它端出來,拿著這個濕的抹布把它端出來,結果一端出來,那插頭沒關掉,它就在那保溫,保溫也耗電。我隔天一發現,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一粒米都是須彌山,我這個電耗了一天。我說我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路西方極樂世界,一條路就要到地獄報到。所以這個不能再因循了,錯一次不能再錯了,就記在本子上,常常看了提醒自己。

「古今中外都有這些問題」,就是我們容易因循,尤其是現代的社會,跟古人不能比。所以老人家這些都是他走過來的人生歷練。所以要知緣、惜緣、造緣,知福、惜福、造福才好。

接下來講到的是「誠敬受益」,這個也是對剛剛這一大段的一個總結。「很多人一生追隨高僧大德沒成就,什麼原因?」他的心態不對了,「老法師講經是為他們講的,不是為我講的……這樣一個心態很普遍,古今中外在所不免……我們從外面去的人不一樣,我們的心態,老師句句話都是為我一個人講的,我們完全接受」。為什麼說初發心成佛有餘?一開始很恭敬,聽經每一句都是講給我聽的。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在天邊,學佛三年佛化雲煙。所以這一段我們現在聽起來,因為我們也學了不少年,現在聽經的時候是不是每一句話都覺得是講給我聽的?對照自己。假如沒有這樣,那我們的心態已經退了。我們不管修多久,就是修這一顆心,這個心態已經退了,那縱使修二十年還是退,那二十年反而變成障礙,我學了二十年了,更變成自己倚老賣老的一個增上緣。所以一般修學得力差不多都是三五年就很大提升,他假如三五年沒有很大提升,慢慢慢慢我們俗話講的會比較油條了,所以這些都要慎重。

「老師在上課教學,你們不肯接受,我肯接受,道理就在此地。很多人對老師表面上恭敬,我們對老師是內心裡頭真誠恭敬。印光大師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們對老師那個誠敬心是不是百分之百?不是。我常常講,是講真話,我對老師的誠敬,百分之二、三十而已,所以我能夠得到百分之二、三十;其他人對老師的誠敬只有一分、二分而已,我們當中相差就十倍。我勸他們要珍惜,不珍惜、不恭敬、不真誠,你跟老師住一輩子,你什麼都沒學到,一生白跟了。」這個佛在《遺教經》也是提了,跟在佛陀身邊,沒有依照戒律去修行,不可能得道;離他老人家數千里,時時不忘他的教誨,一定可以得道。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其實老人家,尤其九十歲前後,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講經的時候最強調四個字:「孝親尊師」,可能老人家已經深刻感覺,這個根基不牢,修學要得力、人才要培養出來太難了。

所以記得有一次老人家應該是九十三歲,在澳洲的時候,「我這一生能有一點成就」,他老人家謙虛,說道:「就是時時不忘孝親尊師」。這句話我們一定要放在心上,這句話老人家是對我講的。一個人只要能孝親尊師不離開,他煩惱不會上來了;縱使煩惱上來,也不會待太久,一定被孝親尊師的心境一下就轉過來了。所以假如我們現在修學常常進進退退,那代表父母跟老師在我們的心中還不是排在第一。那假如我們能感受到了,我們就要生慚愧心,我沒有根基,不行,我學那麼多年,我年紀也不小了,不是開玩笑的了,得下真功夫了,得依教奉行,不能再辜負佛陀、辜負師長、辜負所有愛護支持我們的人。這一生一定要成就,往生才能四恩總報了。

好,下一次見面我們已經超過臘月十五了,希望我們雖然超過了,我們的精進有增無減,跟大家一起共勉。我們下一次見面,大家假如看我講話還有一點底氣,可能是精進沒有退,這樣才能有底氣。好,謝謝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1年5月12日15:11:5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64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