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护人才扎根班(第5集)成德法师主讲

admin 弘护人才扎根班评论阅读模式

成德法師主講 2020/7/18  英國蘭彼得  檔名:18-068-0005

MP3下载

兩位會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我們今天是第五次交流。我們一起共學的這個因緣,是希望我們能夠來積累弘護的能力,在當前以至於未來的因緣,我們能很好的來弘護正法。我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做得好,那是道義所當為,應該做的;做得不好,那我們情何以堪,因為這個不是我們的初發心。所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而我們這一會叫「弘護人才扎根班」,人才重要,人存政舉,人亡政息,為政在人,要把弘傳正法的事情做好,這也是為政,必須要有人才。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有弘護的人才,我們才能建立好的學風、道風,所以人才重要。人才之所以為人才,他必然是有德行的根基,所以我們得重視扎根。

而這幾次的課程,我們有提到什麼是根本,我們要扎根本。所以修行首重發菩提心,我們有一起探討,怎麼效法阿彌陀佛,甚至效法佛陀、效法師父上人,這個都是要把菩提心發出來,而且要建立正知見。佛為什麼出現於世?希望教化我們能夠入佛知見。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但是要悟跟入,那得我們依教奉行才行。沒有佛出興於世,我們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就迷了。就像我們不知道這個世界是我們一念心變的,知一切法即一念,這個宇宙是我們一念心變的,真明白這個真相,不可能把責任推給別人,也不可能去指責他人。但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這個真相,都覺得是哪個人錯了、哪個事錯了,一執著人我是非,起貪瞋痴慢,這迷惑,就造業了;起貪瞋痴就造業了,那造惡業又要去受惡果,我們在六道輪迴就跳不出來了。所以我們感佛的恩德,把這些宇宙人生的真相告訴我們。

那我們以前所思所想就輪迴心造輪迴業,還沒有遇到佛的教誨,所謂邪知邪見,所以我們才會有種種的痛苦。那現在已經這麼有福報,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聽聞了,就很好的珍惜,我們就要放下邪知邪見,隨順佛菩薩的教誨。我們首先得要薰習佛菩薩的教誨,然後建立起正知正見,這個正知正見才能指導我們修行。所以我們修行首重發菩提心,然後發心完了,也要建立正知正見,才能指導我們修行。

師長老人家講經的時候有說,不能愈學愈分別、愈學愈執著。可能我們聽這句話的時候,我們腦海裡第一個念頭可能是浮現某個人的身影,對對對,某某人愈學愈分別、愈學愈執著。其實我們這一念就是一個慣性,就是聽師父上人、善知識一講,講法,我們習慣可能是往外,老人家這個是講誰講誰。這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正知正見的建立,因為佛法是內學,它是向內的,向內觀照。但是我們有一個慣性,一聽什麼,習慣是向外的,向外去觀察、向外去指責。所以佛法是內學,這個認知就很重要了。《了凡四訓》說:「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他沒有抓到根本,反而向外著相、煩惱、造業了。

所以老人家強調了,說釋迦牟尼佛講的教誨就是為我一個人講的,這個知見就非常重要了。六祖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我們一聽到一個教誨,馬上想到,這個慣性比較強,想到的是誰誰誰愈修愈分別、誰誰誰愈修愈執著,我們看到別人的執著,可是不見得能看到自己的執著。

有一次,有一個同修他就講到,我這些年來修了多少忍辱、多少不容易。當他這麼講的時候,其他一位跟他共事的同修心裡就想,都覺得是你在忍,可是很可能都是別人在忍你了。所以都沒有反觀,可能別人都因為我們很痛苦。都覺得自己是受委屈,很可能是我們沒有接受別人的勸,自己的成見、自己的主觀太強,但是自己的內心裡面就是執著要別人理解,那就覺得自己修了很多忍辱、吃了很多苦。但是自己的態度事實上已經讓很多人痛苦,他都沒有感覺,他都覺得是他自己在修忍辱。

所以我們真正能經歷事情之後,反思到自己的不足,這個是非常可貴的,光這一點,一百個修行人,能做到的不會超過三個人。我講的已經很客氣了,因為孔子說:「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孔子感嘆說,啊,算了吧,這個「已矣乎」就是好像嘆了一口氣,啊,算了吧,不容易!我很難見到能見他的過,「見其過」,看到自己的過,「內自訟」,內自訟就是懺悔自己的過,還沒有到改過。所以知過、悔過就很不簡單,進一步才到改。沒有深刻覺得自己不對,很可能都還會自我安慰,還會給自己找藉口。所以這幾次幾位同修針對自己對父母、對家人、對另一半的反思、懺悔,進一步去修正,他的家庭開始改變了,這個是很不簡單的!所以六祖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能夠反觀內省,才不會向外指責著相,才能夠知我們自己的過。

所以剛剛提到老人家說愈學愈分別、愈學愈執著,這個首先我們不是向外去看別人,我們得先反觀,我的分別有減少嗎?我的執著有減少嗎?我對小孩的態度跟大人的態度一樣嗎?假如不一樣,我不是分別嗎?我對善人、惡人的態度一樣嗎?假如沒有,不是分別嗎?我對地位高、地位低的人態度一樣嗎?《弟子規》說:「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我這個分別有沒有愈來愈少?有時候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候我們那個分別執著習慣了,還得要真正好的同參道友,旁觀者清,提醒我們。真的我們對上位的人畢恭畢敬,對下位的人講話就粗裡粗氣的,這個再怎麼修,業愈造愈大。尤其我們假如還在弘揚聖教的團體裡面,那對內,人家看了寒心,怎麼這個修了那麼久的人都還是這個樣子?影響別人的信心;對外的話,一般的大眾剛學佛,一接觸到我們的態度,那學佛的都這樣,那這個佛還能學嗎?這個都說跟著淨空老和尚那麼久了,那還學成這樣,那可能他對佛門,甚至對師父上人的信心都可能受我們的影響。所以我們剛剛說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那我們得真的戰戰兢兢,一個念頭、一個言行都要隨順佛菩薩教誨,不能隨順我們的煩惱、習氣、分別、執著。

就像有一位同仁,他說我對小孩有耐心,可是大人不行,他們都學那麼久了,怎麼還這樣?對大人跟對小孩的耐性不一樣,這不是分別執著嗎?而且我們冷靜想一想,應該是要對大人更有耐心,還是對小孩?這個問題應該不會太難。小孩染污少,大人都是染污了幾十年他才碰到佛法,小孩要改很容易。小孩他天真,大家有沒有經驗?二三歲的孩子犯了錯,你教訓他,教訓的時候還動了一點氣,他在那流眼淚,過了一會,他跑過來抱你了,你都還沒緩過勁來,那個氣還沒有完全消,人家已經啥都沒有了。你看他心上就單純,很天真。所以這些也是我們的學處,人家心裡都不會放這些事情。

所以對大人應該更有耐性。其實我們的障礙,障礙不在他、不在境界,在我們念頭裡面有要求,「他都學那麼久了,應該怎麼樣」。當我們講話當中有應該的時候,我們得觀心為要,我這個念頭本身就是貪求。所以師父上人常常說放下控制的念頭,放下佔有的念頭,放下對立的念頭。這個控制,其實要求就是控制,對方不聽我的,對方不如我的願,我們的煩惱就起來了。而且這個要求、控制在最近的親人身上是最明顯的,所以一個人一天當中跟家裡的人都不起情緒,這個人的功夫算不錯了。每天跟另一半、跟父母孩子,一天當中有很多境界,他的一個動作,你馬上看到了,有沒有起情緒,這就是一個境界。

所以印光祖師說「日用之間」,日用之間就是一天,「萬境交集」,考多少試?考一萬次。我們就不說其他,就說一天當中講幾句話?講話的時候都是面對境界。假如一天講五百句話好了,還是算少了,五百句話講得對不對、有沒有造業?這個我們都得清楚。所以真正建立起師父上人給我們教誨的這些修學的觀念、態度,像剛剛講的,釋迦牟尼佛就是講給我聽的,這就是一個我們聽經非常重要的態度。我自己是當機者,他馬上就隨文入觀,愈修愈分別、愈修愈執著,對,我有沒有愈修愈分別、愈修愈執著?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假如用功對了,我一定分別執著一天比一天淡;假如我沒有用對功,我的分別執著會增長。我最近笑容有沒有變多?煩惱有沒有變少?辦事情,雖然事情多,有沒有覺得思慮很敏捷,也不會煩躁?這個都是自己勘驗自己,有沒有分別執著煩惱愈來愈少,自我勘驗。師父領進門,修行還要靠我們個人。所以我們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所以有發給大家一個講義,不成熟的講義,是成德剛好去年有跟同修分享「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這個講義也有發給諸位仁者。當時候有用了十六節課跟大家做交流,所以這個部分成德就不細講了,大家可以參考之前講過的。我們稍微過一下,首先第一,「聖教之基本教義」,就是佛陀開悟的第一句話:「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其實這句話跟《三字經》講的相應,「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苟不教,性乃遷」。《三字經》接下來的是怎麼恢復性德的方法,「教之道,貴以專」,你要專你才能得定,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你學得很雜,沒有辦法深入。所以英雄所見相同,儒釋道的聖人他都契入境界。

所以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都是從這一句流出來的,又回歸到這一句來。首先我們要問自己,這一句我相信了嗎?信為道元功德母,道的本源從信心開始,功德的母親也是信心。佛法不是說我們要學很多,有一句時時留在我們心中,那我們的心就在道中。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我們相信自己本來是佛,不會再懷疑自己,也不會再懷疑他人。懷疑他人,會跟人對立、衝突;懷疑自己,會兵敗如山倒。所以所有的煩惱都從懷疑來的,這一句就讓我們建立起對自己跟對他人的信心。信心要建立在真理上,不能建立在外在條件上,因為外在所有的條件都是因緣所生,隨時在變化,都是無常的。再漂亮的人都會老,那她假如建立在自己的漂亮上,她隨時都有可能沒信心;有時候不等她老,她剛好遇到一個比她更漂亮的,那她的信心還在不在?

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那也不會傲慢,因為我們還有妄想執著,還沒有放下,自己都還有這些習氣,哪還有工夫去指責別人?所以子貢有一天在批評人,孔子就對他說:「賜也賢乎哉?」他叫著學生的名字,你很賢德了嗎?「夫我則不暇」,孔子說,我的話是沒有那個閒工夫去指責批評別人。孔子這個話很有味道,就是真正修學的人,他要去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都覺得二十四小時不夠用,怎麼還有那麼多時間精力去講別人的不是?夏蓮居老居士也說了,我們學道之人連剪指甲的時間有時候都拿不出來,那還有什麼時間去說別人的閒話?孔子也好,夏蓮居老居士也好,這個都是入了修學的境界,他們的話都很有味道,我們拿來對照對照,對我們很有提醒。

我們也常常說,要懂人情世故,我們今天想去利益家人、利益朋友、利益有緣的人,我們一定要正己才能化人。比方說我們要去勸人家不要脾氣大,我們自己鐵定脾氣要調伏得了,不然當我們在勸家裡的人,「你脾氣小一點」,對方一聽,「你也沒有好到哪裡去,你五十步還笑我百步」,那就勸不了。你說,「你要先看你自己」,對方更堵了,「那你怎麼不先看你自己?」這個也是人情事理,人情事理表現在你要體恤到人心,我們做不到去要求別人,別人不服,這就是很自然的人的心理狀況。

所以什麼都不用急,最急的是什麼?提升自己,才有辦法真的利益到人。所以「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正己是先,化人是後。「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我們希望學生有什麼樣的優點,我們自己得先帶動他,以身作則;「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我們希望學生不要有哪些缺點,我們自己得先放下,我們才能護念得了他改這些缺點。所以孔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正己化人,這個是忠,都是先要求自己,這是盡忠。推己及人是化人,而且是什麼?寬以待人。嚴於律己是忠,寬以待人是恕;君子有諸己是忠,而後求諸人才是恕;無諸己是忠,非諸人是恕。大家想一想,一個人把脾氣都改掉了,他再去勸別人不要發脾氣,你覺得他會苛刻嗎?他自己放下過,他知道那個不容易,他知道放下每一個那真是脫一層皮,他自自然然對人就不苛責。所以會很嚴苛對待別人的,自己可能根本就還沒有功夫真的放下那個習氣。

所以佛經我們用心去體悟這些教誨,自己也會得很大的受用。我們還有妄想執著,趕緊放下,當下就要放,不然無常迅速,我不放下它,無常一來,我又隨著分別執著投胎。真為生死,發菩提心。

我們看第二,「學貴立志」。立定志向,發菩提心重要。孔子說道:「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你看這麼年輕的時候就發學,學什麼?成聖成賢。所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個明明德,明德就是自己的佛性,明明德就是讓自己的佛性恢復了,他是要學這樣的學問;在親民,那就是幫助人民眾生恢復明德;在止於至善,自覺覺他都圓滿,叫止於至善。孔子是學這樣的大學之道,你看孔子發這樣的志向。

顏子說道:「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他有志氣,所以孔子非常欣賞這個學生,特別讚歎他好學。好學的,首先他有非常遠大清楚的志向,志向很明確,他走的每一步下的功夫都往那個目標走。顏子早過世了,不然應該是顏子傳孔子之道。後來是曾子傳道,曾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弘護正法的重擔我要一肩挑起。做多久?盡形壽,這一輩子做到底,絕不退縮。所以曾子的心境我們現在也要效法。這個是立志。

我們看,大家現在手上有沒有這個講義?有。

前面說到:「諸君到此何為。豈徒學問文章。擅一藝微長。便算讀書種子。」這個是廣州香山書院,書院以前就是培養聖賢的學校。培養人才要慎於一開始,他還沒有進這個書院,首先這個楹聯對聯他最先看到,先入為主,提醒他。請問大家,我們去古叢林道場,我們先見到什麼?見到那個山門寫了五個字:「入不二法門。」大家有沒有看過「入不二法門」?那這一句對我們提醒重要不重要?重要!生佛不二、自他不二、怨親不二、善惡不二、貴賤不二、夭壽不二,把那個分別執著放下,就入進去了,放下便是。我心即是阿彌陀佛,但現在就是被分別執著障礙了,只要能放下二,把這個執著分別放下,就進去了,所以佛門重視的是放下的功夫。所以這段話也很有味道。

大家不要看到這句說:「我又沒有要去書院讀書,這句跟我沒有關係。」我們一起來參與共學,我的目的是什麼?這段話是告訴讀書人,你來這裡讀書,可不要是來學學寫文章、搞知識,學了哪一門技能,可以出去搞名利,這樣就是讀書人了嗎?那他也很實在的說,他要求也不是很多,一個讀書人最起碼要什麼?「不過子臣弟友,盡五倫本分。」因為儒家的教誨,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儒家教誨我們的沒有超過五倫關係的學問,都含在五倫裡面。印光祖師也說,敦倫盡分是大道,五倫就是大道,怎麼盡好這些本分,「共成名教中人」,意思就是我們才對得起孔老夫子的教誨。

所以我們學一個東西的動機錯了,不可能最後會到達對的目的地。佛門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而且這個因地要很純,比方說我們弘護正法,為的是什麼?為佛法、為眾生,沒有其他的夾雜。可是有可能我們會有很多境界,會有五欲六塵、會有名聞利養的誘惑現前,那我們就要不忘初心,不能被這些染著了。

現在很多學傳統文化,學了之後,你學了哪些能力了,保證你一年月收入多少錢。有些學古琴的,你只要學多久,你以後就可以去教人,你還可以月入多少錢。我們想一想,用這樣的心境去學聖教,能學對嗎?假如沒有學對,又是打著聖教的旗號在謀自己的名利,這個有罪過,在佛門叫裨販如來,把佛拿去賣了,去做生意了。所以我們初心決定純是為佛法、為眾生的心,不夾雜其他的目的。

而古人常說:「士先器識而後文藝。」讀書人先要有什麼?器量,就是老法師說的,學佛首先擴寬心量;識是見識。士先器識,而後文藝,而後才是學這些技能、文章。講到這個器,器量,古人如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大家熟悉嗎?那我們讀完了,接下來這句話就變成我的心境,不然這句話不白讀了嗎?假如我們讀了這句話,「范仲淹也不是普通人,那我不行」,你看這個念頭就是我們的障礙了。我們隨時都會哪怕是接觸到很好的法,都會被自己的念頭給障住了。

就像《論語》裡面,冉求遇到孔夫子這麼好的老師,冉求就跟孔老夫子說:「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我不是不仰慕老師你的學問,我實在是能力不夠。孔子說,能力不夠是走到一半走不下去,叫能力不夠,你連走都還沒走,你是畫地自限。你看障礙在哪?念頭。所以人這種器量要出來、氣概要出來。就像孟子也是承傳孔子之道,他老人家說「當今之世,舍我其誰?」這就是器量。識是見識,就像周公他能制禮作樂,周朝大治,你看他的眼界看幾千年。所以方東美先生說,假如周朝的子孫還照周公的教誨去做,現在還是周朝。因為《周禮》是憲法,制定得太好了,是後面子孫沒照做,沒辦法。

我們現在看,現在的父母、老師,或者為官者,他的眼界是看多遠?他是只看到他能不能賺到錢,還是他是看能不能做出貢獻?還是能不能當生成聖成賢?這個都是眼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假如當父母、當老師、當領導的,眼界都是只把利擺在前面,那這就麻煩了。你看我們這一二百年都把利排前面,連大自然都破壞完了,後代子孫要生存,這個環境都是個挑戰。所以欲令智迷,利令智昏,這個利欲很麻煩,可是現在卻成為我們考慮事情的第一個重點。所以不能怪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當老師、當父母、當領導,領導是什麼?父母官,有責任,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所以古人這個話,知所先後,要先什麼?先有器量、慈悲,慈悲的心;識是智慧,你要看得遠,你要看千秋萬代。我們冷靜去觀察,老人家做的這些事情都很辛苦,可是影響深遠,都是為了正法弘傳、為了文化。

所以這句話也提醒我們,不是學一點小技能而已。而且要看得遠,我們今天成就一個道場,我們這個道場要能夠教化百年、千年。我們看古代叢林,興盛一千多年的道場都有。「不讓古人,是謂有志」,我們以古人為榜樣,甚至期許自己以他們的經驗超過古人,這個是有志氣。所以阿彌陀佛說:「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寧可得否?」我們念《無量壽經》,這一句要不要念到我們心裡面去?「我建超世志,必至無上道。」我們是彌陀的弟子,那也要像彌陀;我們是淨空老和尚的弟子,那也要慢慢像他,這樣才叫學。我們口上都說我是淨空老和尚的弟子,他的做人做事我們都沒有效法,那很難不是打著他老人家的旗號搞名聞利養了。都把老人家一抬出來,人家就對我們特別恭敬,那還是名聞利養。我們有沒有真正效法他?真正以師志為己志?這個重要了。

我們一定要勘驗自己的志願,不夾雜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容不容易?很不容易,因為我們的成長背景也是比較功利的環境。當然,大家在物欲橫流的時代,還發願來弘護正法,這個真的是善根福德不簡單。而我們畢竟也是在這個時代成長起來,以成德的經驗,從小街坊裡面在談的,誰誰誰的兒子做什麼的?做醫生的,一個月賺多少錢。討論醫生應該是什麼?救死扶傷,不能討論一個月賺多少錢。當律師的,一個月賺多少錢。你說我們在這樣的氛圍,難免受影響。所以我們首先得要觀照,我們這一生走過來,這些染污要看清楚,要把它調伏才行。

黃念祖老居士有一本《點滴開示》,這個書不知道我們現在大馬有沒有?黃老也是一代大善知識,這本書一百O二頁有一篇開示叫「立於不敗之地」。諸位仁者,希不希望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這個開示就重要了。這個緣起,有一個年輕的學生問黃老:「為什麼一句佛號功德那麼大,自己念佛反而比別人倒霉?」他提出這個問題。黃老說:「不能只求個人名利,太渺小。」成德看到黃老的回答,覺得黃老聽這個年輕人講話直接看到他的內心深處,這個高!他一聽話他就知道這個人的心的狀態了,當老師的人都要有這個功夫。《禮記.學記》說:「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其實也不是說當老師的都要有這個功力,當父母的也是,你都不了解孩子的心偏在哪,你怎麼護念他?當領導的要栽培底下的人,我們都搞不清楚他心的狀態,講的話都不契他的機,雞同鴨講,這沒什麼幫助。

所以這個很有味道,因為這個人本來是說,佛號功德這麼大,為什麼我還是倒霉?其實他這個心就是急於要得到好處,用這個急於得到好處的利益心來念佛,不夠相應。你看黃老接著回答很有味道,他給這個年輕人心理建設,我們說「禁於未發之謂豫」,預防法。這個很重要,你給他建立這個觀念,他遇到狀況,他心裡就不會難過了。就好像大家應該聽過,師父上人常說,李炳南老師在他學講經的時候,就對他說了,「你講得不好還好,講得好,以後住的地方都沒有」。李炳老已經跟當時候師父上人做心理建設了,後來真的沒地方住,他心裡也挺平衡的,老師已經講了。

有一次劉素雲老師,當時候成德不在場,但是剛好有人轉述,就說到劉老師很關心我們這一輩的年輕人。我們這一輩是老法師的孫子輩的。現在六七十這個是兒子輩的,我們這個四五十是孫子輩的,差兩代,不是一代,兩代。然後就問老人家:「那這一代的人跟您老人家比,弘法的難度如何?」老人家想都沒有想:「比我難十倍、百倍都不止。」十倍、百倍都不止,我們聽到這裡,會不會心裡想:「算了吧,別幹了吧,太難了!」告訴大家,不幹了要幹啥?不幹了,那不繼續享福?享完福不又回三惡道報到去了。三善道消福報,三惡道消罪業,福報享的時候沒有不造業的,除非他修行,不然享福的,「哇,好好吃!」你看大吃大喝,那一桌上多少生命就吃掉了,很難不造業。所以要破釜沉舟,哪有後路可以走,後路都是六道輪迴,也不能走,要勇往直前,咬緊牙關,此生證無量壽,要衝出去。

成德對這段話印象非常深,後來看到夏蓮居老居士一段話,覺得分析得太透了。夏蓮居老居士說:「末法眾生根鈍業重」,根性鈍,業都很重。第一句話說末法眾生,講的是誰?「末法眾生根鈍業重,外魔內障」,外魔就是外在的誘惑,內障就是我們內在從小成長產生的習氣煩惱障,內障,「外魔內障無人不具」,沒有一個人倖免。

我們現在來做一個數學題,老人家他那個年代走過來,他外在的誘惑跟我們比起來,我們是他的幾倍?老人家三四十歲的時候民風純樸,我們現在三五歲就有ipad、iphone了,你看外魔幾倍?我們不多算,十倍就好了。內障,內在的煩惱,老人家悲天憫人,從小就不為自己想,我們從小很重視自己的享樂,這個也不算多,十倍就好了。外十倍、內十倍乘起來,一百倍。所以老法師說,我們這一代弘法比他難十倍、百倍不止,不誇張吧,很客氣了。

夏老接著說,「邪多正少」,邪的多,正的少,「退易進難」,退很容易,進步很難。接著勉勵我們,「若都無苦,忍從何生」,沒有這些境界考驗,忍辱怎麼修?「若都無苦,忍從何生?借彼魔惱,堅我願力」,藉著這些考驗,堅定我的願力,「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只要將猛,不怕賊強」。成德加了一個橫批,叫「放馬過來」,就接受考驗。李炳南老師說的,困難愈大,功德愈大,歡迎困難,歡迎困難。

我們來看黃老特別會引導人,黃老接著說:「你不能只求個人名利,這樣太渺小。古人有的一天不遇到倒霉的事就痛哭」,他有一天沒遇到倒霉事他就痛哭。為什麼?他覺得佛菩薩不加持他了,佛菩薩沒來考他。我說古人的心境不簡單,他覺得沒有考驗他,那是佛菩薩不管他了,不行不行,得考考他。所以黃念祖老居士說,「想想今人和古人的心境差多少?」

接著這個年輕人接話了,年輕人又說:「考得好受人尊敬。」考得好,就是考試分數好,受人尊敬。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年輕人也不怎麼受教,點到他的心地,讓他心量大一點,他還有點不服氣,接著又說,考得好受人尊敬。可能他這個覺得倒霉,就是考試也沒比較好。考得好受人尊敬。黃老說:「是尊敬你的分」,尊敬你的分數,「這樣的尊敬給我我都不要」。所以直接告訴他,這種東西,這種好名,沒啥意義,對你有障礙而已,這種東西我要都不要。

接著黃老進一步引導他:「德才學識量,你的量太小。」所以一個人要栽培自己以後能夠去利益眾生,德,德行;才,才能;學,學問、學識;識,見識,你能看多遠,你的閱歷有多少;量是心量,這個都要全面提升起來。當然德排在第一位,因為才能是為德所用,德者,才之帥也,你這個德沒有了,這個才能就不聽指揮,就亂搞名聞利養。

黃老提醒這個年輕人,你的量太小。接著直指他的心地狀態,他說:「你的動力就是要比人家強,這個動力不行」,這個動力錯了。所以我們的動力應該是什麼?慈悲心,利益眾生的心,而不是好勝,要比過別人。其實這個好勝心也是我們無始劫的習氣。有時候還因為自卑就好勝,好像那個一好勝把別人比下去,那個自卑感舒服一點,其實那個都是心理不是很正確了。聽到別人一天念八部經,我今天得念十部,超過他。從自己心源隱微處看,我的動機到底是覺正淨還是迷邪染,不能用錯心。所以黃老提醒他,你的動力不行,「它能使你全垮下來」。這句話用得好,會讓你全垮下來,因為你好勝,最後比不過別人,就自暴自棄了。所以假如我們是因為名利,最後得不到,就洩氣了,就消極了。「要換一個新的動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什麼是新的動力?發菩提心,這個才是正確的動力。

接著黃老說:「你已有一個飛躍,由低能到高能。」黃老也是適時給他肯定一下,你也有想要提升、想要進步,你已經有這個態度,有一個飛躍,由低能到高能。「下面就要由低德、低才、低學、低識、低量到高德、高才、高學、高識、高量,完全能夠做到,何況還要加上念佛。」念佛是正修,去服務人是助修,正助雙修。服務人,德才學識量要提升,不然我們去會愈幫愈忙。

所以這一段開示很精彩。所以我們談到這個學貴立志,我們自己立了志,動力一定要對。所以接下來,引了《孔子》、《孟子》、《論語》,還有《無量壽經》這些教誨,像我們要「內學釋迦牟尼佛,放下貪瞋痴慢疑;外學孔老夫子,溫良恭儉讓」。像《無量壽經》裡面說的:「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我們希望以這個為目標。我們有信心,四個人見和同解,就可以把佛法弘傳到全世界。其他三個是誰我們不要去罣礙,其中一個人一定是誰?你們沒有反應?對,一定是自己,「當今之世,舍我其誰」。

像我們看夏蓮居老居士這一段教誨,「有舉世不知而我獨知之識見」,我們那個見識、胸懷跟人家有點不一樣,因為有師父指導我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只有教學才能改善人心,才能挽救這個社會。其他的人還在追名逐利,我們認知到這一點,我們願意去做,所以「始能有舉世不為而我獨為之志氣」。「有舉世不為而我獨為之志氣,始能有人所不到而我獨到之境界」,神交古人,常常跟佛菩薩在一起。「有人所不到而我獨到之境界,始能有舉世不見知而不悔之胸襟。」沒人理解我們,我們也不難過,甚至於當我們離開了,我們的親人朋友若干年之後才說到,當初就是我這一位親人那些話救了我,不斷懷念自己曾經帶給他們正確的身教、正確的思想觀念。

我們接著看第三個部分是學習的內容: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是儒家的;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這個是佛門的。但是這些都是綱領,綱舉目張。而我們之前談到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個是倫理道德教育裡面最重要的,我們都是從這個大根大本討論起。

第四,學習的次序,要信解行證。我們一起探討,這個是解。我們對佛菩薩聖賢人教誨不懷疑是信,信了進一步要解,解了之後要行,之後就會有所體證。就像一些同修都提到,他的家庭有所轉變,這個是他的體證。他有這個體會,我自己的心轉變了,我的家就轉變了,當他再聽到依報隨著正報轉,請問大家一不一樣?他那個信解可能就更深了。所以信解行證這個是融在一起的。

接著解當中,儒家還把它展開來,叫博學、審問、慎思、明辨,這個都屬於解,行就是篤行。這個行非常重要,我們之前提到李炳南老師說:「白衣學佛,不離世法,必須敦倫盡分;處世不忘菩提,要在行解相應」,所以這個行非常關鍵。解得不是很多,但是很重視行,學一句做一句,那比學很多沒有去做的人早入道。所以《大智度論》說的:「佛法貴行,不貴不行,但能勤行」,很勤奮的去力行,「縱寡聞」,你聽的不是很多,「亦先入道」,還是比較快入境界。

所以印光祖師有一段話譬喻得很貼切,印祖講:「真龍得一滴水,可以遍雨一世界」,真正的龍得到一滴水,牠可以把它化成很多的雨水,然後造福這個世界,牠灑下甘露水,遍雨世界。但是「泥龍縱泡之水中」,泥做的龍,它泡在水中,「也不免喪身之禍」,它不只不能夠化成雨水,它泡在水裡最後就溶掉了,喪身之禍。所以同樣的,「力行之君子」,肯去篤行的君子,「得一善言」,得到一句善言,「終身受用」,他聽了一句,他就時時放在心上了。就像我們假如聽了老法師說「念念為他人著想」,就這一句,我們念念不忘,每天處事待人就觀照自己有沒有這麼去想、這麼去做,三個月之後,他的貪瞋痴就少很多了。因為貪瞋痴都是從我貪、我瞋、我痴來的,假如念念為他人想,這個我就淡了。所以這句是老人家的妙法,念念為他人著想,我們真用了,終身受用,而且這一生往生有把握,這句練到隨時提得起來,決定往生。「終身受用不盡。」「不務躬行」,不務躬行就是我們不好好的去力行的話,「縱讀盡世間書」,縱使把世間的書全讀完了,「於己仍無所益」,對自己也沒有幫助。只要不去做,書讀愈多,我慢的習氣就愈長。《弟子規》說的:「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蕅益大師也提醒我們,學問愈多,習氣我慢會愈增長。所以得要解行相應,所以這個學習的次第非常重要。

我們很多同修在學的態度上挺可貴的,他學了他放在心上,遇到一些事情,他懂得來反觀,他也懂得去思考,為什麼我們要一起來共學?這個目的在哪?他會去慎思、明辨。當然也有同修都有提出問題,這都是審問的態度。

我們接下來先請幾位同修來分享一下你們學習的心得。我們先請,有沒有哪位同修想分享的?我已經停了幾秒鐘,所以你們現在出定了沒有?這樣我再請你們,你們才不會太緊張。我們請韓老師來分享。

韓老師:阿彌陀佛,法師、各位同學,阿彌陀佛。法師,我就自己發言了嗎?

成德法師:對,您心得可以跟大家交流一下。

韓老師:好的。根據最新的心得分享,是針對弘護扎根班的學習。之前幾個星期都是說,法師從一開始都問大家,什麼是根本?跟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還有跟淨空師長學到了什麼?當中還有讓我們去反思自己的存心,還有說到立願發心。

剛開始的時候是還不能夠把它全部結合起來,只是前幾天,就在丟垃圾的時候,我突然間那個腦就叮好像串起來了。就是說我們在弘護扎根班裡面學習,其實跟普通的學習是不同的。可能大家會和學生一樣,剛開始是知道要上這個班,那肯定不是一個普通的學習班。所以在這麼多次的上課當中,就開始可以更深的體悟到,其實我們先扎好自己的根,才能夠說接下來要怎樣去真正的做到弘護;如果自己本身的根都扎不好,或者是自己來加入這個學習班的心態是不正確的,或者是像剛才法師有提到的,那個願是不正的話,可能我們也走不下去,甚至日後真的開始去著手進行弘護工作的時候,真會阻礙到弘護的工作,甚至會耽誤到別人的學習,甚至最嚴重的,也是最恐怖的一件事就是我們會斷了別人的慧命。近期也因為這樣的上課跟學習,所以本身內心的那個體會也愈來愈深,之前在心中的一些想法也愈來愈清晰、愈堅定。

因為之前聽到林學長分享的時候,她說不敢立願,其實自己也是有那個想法,不敢立一個很明確的願,因為會沒有信心,怕做不到。因為如果立了那個願做不到,就是會失信,雖然那個願只有自己知道,但是你做不到也是自己知道的,也是過不到自己那一關的。弘護扎根班的學習是要很認真,總之是先扎自己的根,只要自己這邊做對了,就怎麼說,如果做不好,或者是蒙混的學習,就會愧對法師的用心,因為畢竟每個星期都要撥二三個小時給大家上課,還有師長的叮嚀,還有佛菩薩的支持;甚至於對和現在一起學習的學長,其實也是不尊重的行為,可以說是消遣佛法。

所以如果這個弘護扎根班,把它比喻成一棵樹,我們在這個扎根班裡面的學生,我們就是這棵樹的根。所以身為弘護扎根班的學生,我們是務必要明白那個根本,自己本身一定要先落實好孝道。還有我們要很清楚我們的存心,我們的願是什麼,只要明白了這些,才能夠去做到發這個心,也才能夠真正的在日後利益別人。自己要先做好,才能夠自度度人,乃至於以後幫助弘護的工作。法師,學生的分享到這裡。

成德法師:謝謝韓老師的分享,這個丟垃圾也都能夠領悟。其實關鍵不在丟垃圾,關鍵在人他專注的時候,他剛好在哪個時機點他會有所領悟。所以說「工夫到,滯塞通」,就是你要一直用功一直用功。但是你不能常常去想說,我什麼時候才能有點悟處?你愈這麼想就愈悟不了,反而丟垃圾的時候,放空的時候,剛好有領悟到一些。

剛剛韓老師有講到,我們要扎好根才能夠去弘護正法。所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這個很重要。而且我們但求無過,更不能去斷人家的慧命。成德記得當時候剛學佛,有一段話是印象深刻,老法師說,斷人家的慧命比殺人的命罪還重。因為你殺他的命,他還有他的福報,他又投胎,又來做人了;可是你斷了他的慧命,他好不容易無量劫來稀有難逢遇到這個念佛法門,結果我們對他的因緣造成障礙,那他要再聞這個法,可能又要經過不知道多長的時空,所以這個罪可能還超過殺人家的命的罪了。所以這個印象不能忘,那就會提醒自己,我們一言一行都要隨順佛菩薩、師父教誨,才能表對法。

剛剛也提到以前比較不敢發願、立願,怕失信。這個心念裡面有善根在,什麼善根?守信用;這個念頭裡面也有擔憂恐懼在,怕自己做不到。《大學》有一句話很重要:身有所憂患,不得其正;有所忿懥,忿懥就是情緒起來、脾氣起來,有所忿懥,不得其正;有所恐懼,不得其正;有所好樂,不得其正,不得其正就是我們的心偏了。所以假如我們做了什麼事,做完之後反而落了印象,以後要去做什麼都擔憂、恐懼,那我們可能總結這件事總結完之後造成心裡的罣礙,這個是總結錯了,人應該是經一事長一智,怎麼會經一事產生擔憂恐懼?所以這個心都要觀照到,它很細微。總結過去錯誤了,對未來就會擔心。所以《大學》這四句話,很好觀照自己心念對不對。而且老法師也教導我們,用心像鏡子,事情還沒來,「境來不拒」,境還沒來,不要擔心,來了真誠面對就好;「境去不留」,事情已經經過了,不要在那裡懊惱,在那裡落印象、抱怨,不要,境去不留。

也提到說,我們一定自己要先做好,而且首先要落實孝道,從這個根本去落實。有不少位同修就在落實倫常,尤其在孝道方面都有不少反思。比方有同修就提到了,我們要從念頭去觀照,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我們的念頭是先想父母,還是先想自己?是先給父母方便,還是先給自己方便?那這個我們得清楚,我們對自己的念頭都不清楚,那夏蓮居老居士說,「學者須先打破自欺一關」,對自己念頭都不清楚,就稀里糊塗的了。同修他就察覺,遇到境界的時候都是先想到自己、自己的家庭,可能把另一半、把孩子放在第一個考量,父母的事放在次要,這個是很常見的。

我們想一想,二十四孝「陸績懷橘」,一個六歲的孩子,他看到橘子想到誰?想到母親、想到恩德,他不是自己貪吃,趕快自己多拿一點。所以這個二十四孝很有味道,為什麼流傳了幾千年,有它的道理。後人針對這個公案講到,「情到真處」,一個人的情義到了最真處,哪怕是一個很小的動作,也關他德行的成就。就像我們舉的例子,「黔婁嘗糞」,他就去舔那個糞便,就是一個小動作,但是只要為父母好,他沒有其他的念頭。你看像「老萊斑衣」,他時時就想著怎麼讓父母歡喜,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去做讓父母擔憂的事情?你看他自己也七十來歲了,但是你看,他看到自己的父母,他自己就是個孩子,就想著怎麼去讓父母開心、大笑,大笑一聲延壽挺長的。我們都要從這些地方去跟這些古聖先賢學習。所以「六歲之兒,一橘不忘母」,這個是千古美談。

可是現在的人,比方說在酒席當中,你去參加人家的宴會,看到有水果,也很難吃到,馬上揣兜裡,給誰吃?給兒女吃,「欲娛其兒」。所以同樣是懷橘,但是一個是想著父母的恩,一個是想著愛子,疼愛自己子女的心。假如把這個愛子的心來對待自己的父母,那這個孝道才能真正去落實。而實在講,拿著水果是先要給子女,真正有見識的人,會覺得這個人沒有智慧。而我們拿到好東西了就是給父母,那人家會非常恭敬、仰慕這樣的行為。而且我們要很冷靜一點,我們東西不給父母,給自己的小孩,請問他學到什麼?那他以後有好東西給誰?當然也給他孩子。這個一教錯了,就每一代都這樣錯下去。所以要有智慧才能教好,而且這個智慧跟德行是相應的。真正有德行的人,孝子心中只有父母,他一定盡孝。而且他看到孩子,孩子就是我父母血脈的延續,我有責任要為父母、為祖宗把我的下一代教好,他不是一種欲,這是我兒子,他是一種義,一種責任感,他不會溺愛的。是欲望的時候,就是一種溺愛,小時候很好玩,逗他,也沒教他規矩,玩玩玩到十一二歲了不好玩了,就不管他了,這些都是欲。所以落實好孝道重要。

當然,大家不要聽我這段話說,好啊,那孩子也不用管了,另一半也不用管了,我可沒這麼說,你們不要害我,這個都是情義,都是應該盡的道義。那我們有時候會兩難,孩子還有功課,我手頭上也有事,那父母又希望我們回去探望他,甚至還種了不少青菜,就種我們最喜歡吃的菜,就希望我們回去拿。其實誰最幸福?時時把父母的愛放在心上的人最幸福,自己就不會覺得缺什麼,隨時可以領受父母這一分慈愛。真的工作、小孩的狀況實在不允許,跟母親也要表達這一分感恩:「媽,妳看妳都是時時都想著我,都是種我最喜歡吃的菜,不過現在真的走不開。看看舅舅還是哪個親戚朋友,妳先供養他們,我一有空我一定回去。」真的家裡都安排,孩子功課也稍微鬆一點,真有機會了,決定趕緊回去看父母。其實孩子是可以感受到我們的心。所以法沒有定法,重要的是真心做出來。因為每個因緣,每個生活狀況,家庭都不一樣,這個不是說教一個死的方法,就是我們一定把父母擺在第一位。這個是從父子有親這一塊。

同樣的,我們剛剛說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我們的修學都展現在哪?展現在這個五倫的相處當中。我們接下來請顏同學好像有提到,在澳洲要找工作,也是其中一倫很重要的一個表法跟反思,我們請顏同學分享一下這一段。

顏同學:尊敬的師父,阿彌陀佛,大家好,可以聽到我的聲音嗎?

成德法師:可以。

顏同學:師父,老實說剛才在聽大家分享的時候,我的心裡是想,剛才韓師兄說得太好了,然後心裡很慚愧,還有好多東西還沒有做到,譬如好好孝順父母,然後自己的存心,心中就想很慚愧,這個星期的報告真的是很不好,從來都沒有想到師父會叫自己跟大家分享,所以現在有一點……

學生這個星期最大的一個體會是,上個星期下了課之後,學生就看我的電話,我就收到一封布里斯本一個朋友寄來的信息,是關於澳洲淨宗學會會在布里斯本成立一個明德國際學校。也是像老法師的理念,學習傳統文化,就是一條龍的教育,就是關於這樣的一個學校。當時看到的當下,我心裡就很興奮、很高興,因為那天是學習到發心很重要,要發大心、發大願,要弘揚佛法,然後要普度眾生。我當下看到的時候我就很高興,難道是佛菩薩跟祖宗終於派任務給我了,心裡就很期待,想要申請這份工作,可以去到布里斯本,跟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做好傳統文化的教育。

然後我就跟我的另外一半討論,也跟父母討論了之後,我的父親是非常支持我去做這個事情,他也提醒我要發大心、發大願。在討論的時候,我的母親就在旁邊靜靜的聆聽,她也沒有說很多話,只是到最後討論結束,她就叮嚀我說,這個事情妳要好好的跟妳的另外一半討論,要詢問他的意見。我也跟我的另外一半討論了之後,他是覺得現在因為有COVID-19,疫情比較不穩定,所以他就覺得不然我們先安住在當下,不要輕舉妄動,等以後時機成熟了,如果有機緣成熟,再讓我去做這個事情。

其實我當下聽了之後,因為都有不同的意見,我心裡就很掙扎。因為我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心是很想去,真的很想去,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我覺得這個機會好難得。竟然在這裡,一直自己心中就很想做弘揚中華文化,可是自己本身就覺得自己一個人在墨爾本,力量很單薄,只有一個人。然後就想到,這個是一個團隊,是一個學校,終於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弘揚中華文化。自己平常也是分別,我去學校教書,我不是教中華文化,我教的是外國小孩,都會有自己的分別。我就想到,過去那裡是弘揚中華文化之類的。可是又要考慮到自己現在的情況,就是我有未婚夫,所以要考慮到他的處境。可是那時候心中就是做不了決定,就很亂,我也沒有做出那個決定。

我就自己跑回我的書房,打開電腦,我就看到淨空老法師的一則,我忘了它的名字,好像是說,你為什麼不快樂,還是為什麼有煩惱。然後裡面淨空法師就說到了海賢老和尚,因為我本身是好喜歡海賢老和尚,我看他的視頻,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就覺得海賢老和尚生活很清淨,沒有煩惱,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一句佛號,其他啥都是假的。我就覺得,就突然間一身輕鬆,就想起了師父說的,其實學佛最重要的就是這句佛號,這部《無量壽經》,最重要的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他一切都是助修。所以我很想去做這件事情,我很喜歡做也是一種執著,就要隨緣,不要去攀緣,要顧慮到自己的本分。自己的本分就是,媽媽說,如果自己有家庭,最重要的就是要嫁雞隨雞,要以自己的先生、以自己的家庭為重,然後要隨緣。我覺得最輕鬆的就是不要有任何想法,就是聽話,自己的心要安住在這句佛號,最重要的就是阿彌陀佛,要好好念阿彌陀佛,這一生唯一的目標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他的一切就是隨緣。

所以弟子學習到最重要的就是,最好就是沒有想法,對什麼事情都是,就是喜歡也是一種執著,不喜歡也是執著,所以就要好好安享在當下,媽媽就說活在當下。然後我就把我的這個分享也有傳給我的父親、母親。這個星期母親給我的教導就是,媽媽說給妳取這個名字就是淑涵,就是涵養女德,安享當下。也是類似就是,我會有這個壞習慣,就是每次說到一半就不知道要怎麼接下去,好像說不完。媽媽就是說把握當下,不要去追求一些沒有的東西,就把心安住在當下,安住在這句佛號,阿彌陀佛。謝謝師父,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顏同學的分享。我們覺得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我們顏媽媽告訴女兒說:「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能夠安住當下,敦倫盡分都是功德,但是得要捨離一切執著,「希求不希求想」,就是喜歡跟不喜歡,這個也要放下。當然我們也非常隨喜顏同學發這個心,希望跟志同道合的人來把傳統文化落實,能夠給全世界教育一個好的榜樣。這個時代就最缺榜樣,但是要成就一件事,還得要靠團隊來做。那您這顆心是誠心,沒有染著,佛門說發意圓成,所以還是隨喜您這個發心。

那我們當然澳洲淨宗學院要辦這樣的學校,這個也都是遵循師父上人的教誨。我們這個時代,是在傳統文化一個谷底,要往上升,這個時候就要做榜樣,才能讓大眾起信心。假如沒有一個學校、沒有一個道場依照他老人家教誨去做,那大眾怎麼相信老人家講的話?所以我們當弟子的都要有責任來樹立起好的榜樣,現在最大的危機,信心危機,不相信,有榜樣他就容易相信了。我們也是隨喜澳洲淨宗學院這個發心。

而對顏同學來講,妳這個心發出來佛菩薩都知道,緣成熟,妳推都推不掉;緣不成熟,強求不來,也是妳自己說的,安住當下。大家去觀察老法師,老法師是不攀緣的,緣分都是人家追著他。像老人家出家,人家九次請他出家,九次。這一段大家有沒有印象?這個都是重點,這代表什麼?緣成熟,推都推不掉。但是老人家有一個很重要的動作,去問李炳南老師。這是重大決定,重大決定要問父母跟老師。而且還把韓館長帶去給李炳南老師看。最後才出家了,所以出家的路推都推不掉,緣成熟了。所以我們發心,這一念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菩薩都知道了,他們都會護持。所以不要擔心,讓緣分水到渠成,反而刻意的操作會適得其反,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為好。成德自己的體會,該你幹的事情,跑都跑不掉。

那為什麼請顏同學來分享?因為有夫婦而後有父子,而後有兄弟;父子再延伸才是君臣,「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有兄弟了,一出社會叫師兄弟,所以朋友關係也是兄弟這一倫延伸。可是這五倫都從夫婦這一倫延伸開來,所以為什麼老祖先這麼重視婚禮,這是「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就是對得起祖先,「下以繼後世」,把下一代教育好。所以古人非常重視婚姻這件事,不是兒戲,很慎重。

那我們顏媽媽的指導很正確,妳要先考慮另外一半,俗話說嫁雞隨雞,這個也是很重要的配合。所以沒有我們顏媽媽,現在也沒有這麼優秀的幾個孩子出來,也是我們顏媽媽守了這個女德,護持我們顏會長,然後把下一代都教育得很好,現在不只是護持一個家,現在護持整個學會。這個女德,為什麼印光祖師說「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這個含義是非常深的。

今天看到顏同學這麼分享,大家記不記得,今年三月,成德有問大家一個問題,老法師為什麼要到馬來西亞來過年?我還問了大家幾個問題,現在女性同胞最肯做家庭主婦的是哪個地方?最肯三代同堂的是哪個地方?聖賢人都是母親、都是家庭培養出來的,聖賢人不會突然從石頭蹦出來的,萬法因緣生,都是要因緣具足才行。

可能大家家人或者之後都有一些安排,也不能耽擱了時間,有一些還沒分享的,成德覺得他在跟同事之間相處,這些體悟都非常難得,這個都留到下個禮拜我們再來談。

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的參與,阿彌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1年2月27日04:21:1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63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