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禪宗集 (第二十七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27
第27集 A
第27集 B
第四十頁後一面:
【優畢叉頌。】
「梵語優畢叉,此云止觀等,亦名中道妙觀,在止觀中,此屬圓頓中攝。乃即前二觀,即豎而橫,即橫而豎,亦雙遮雙照,非遮非照。」這幾句就是解釋梵語『優畢叉』的定義。在正修的三段之中,我們一看就明瞭,它跟《楞嚴》是同一個旨趣,無怪乎天台諸師以三止三觀來解釋《楞嚴經》,可以說其來有自。《楞嚴》裡面講奢摩他、毘婆舍那、禪那,這個地方講奢摩他、毘婆舍那、優畢叉,優畢叉跟禪那意思是一樣的。這是著重在止觀等運,就是止觀平等,所以它是屬於中道妙智、雙遮雙照。請看底下經文:
【夫定亂分歧。動靜之源莫二。愚慧乖路。明闇之本非殊。】
這是講修禪用功,所觀的境界、體相,首先要明瞭。小註說,「動靜明闇,病也。定亂愚慧之所由生者,是皆支流。」因為有動靜明闇,所以才有定、有亂、有愚、有慧,種種差別不同。但是這都是從境界相上說的。追究它的本源,本源是相同的。「考其源本,莫不從明靜之性生也。」明是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靜就是清淨心,也就是三德祕藏裡面的法身,靜就是說的法身,明就是說的般若。「觀其支流莫不異」,從妄相上面看,千差萬別,「觀其源本莫不同」,追究它的根源,換句話說,從性體上去觀察,無二無別。
「愚迷則從流出流」,為什麼愚、為什麼迷?原因是從流出流,往外流,就是我們的心往外面境界上攀緣,緣慮心生,這才愚、才迷。「因靜而生昏,因明而生亂」,這就是止觀沒有辦法調勻,不等。止觀要等才有悟處,才能夠見性,我們所以不能夠悟,所以不能見性,所以不能證得一心不亂,就是我們止與觀的功夫不等。「智悟則從流溯源,破亂以為靜,破昏以為明」,怎樣破亂、怎樣破昏,前面方法都說過了。從流溯源是方向,從相上你要見性,這就叫從流溯源。對治昏亂就是用止與觀,用止對治亂,用靜;用慧,就是用明,來對治昏。前面所說的寂寂惺惺是,以寂寂破亂,以惺惺破昏,寂寂屬於定,惺惺屬於慧,兩個要達到相等,就產生不可思議的功效了。「是以欲明止觀不二之旨,標昏動明境之源」。下面是講優畢叉的修法,先把修學的原理原則給我們說出來:
【群迷。從暗而背明。捨靜以求動。眾悟。背動而從靜。捨暗以求明。】
這就是迷悟的根源。以這四句來照照我們自己,我們是屬於『迷』的這邊。為什麼是迷的這邊?迷的定義在此地,我們是從暗背明,是捨靜求動,我們這個心靜不下來。『明』是無分別智,我們在境界裡頭虛妄分別,在一切境界裡面見是見非,這就是迷的相。前一句是說理體的作用,後一句是講本體,講清淨心。我們如果要想開智慧,首先要把清淨心現前,就是在一切境界裡面要保持著不動。必須要知道,一切境界相統統是假的,沒有一法是真實的,你在裡面起心動念、一切造作,都是業!造善業得善報,惡業得惡報。千萬不要以為自己聰明,能夠用種種方法求得名聞利養,求得物質、精神上的享受,他不曉得那個得來不過是暫時的得來。你所得來的,依然是你命中有的;如果你命中要是沒有,什麼樣奸詐的方法也得不來,這是我們學佛人一定要曉得的。命裡面有,不用那些方法,他也得來,何必要用那些奸詐的手段去造無量無邊的罪業?造罪業得來的還是自己本有的,你想這冤枉不冤枉?這叫迷,這就叫顛倒。
你看看前面講剛剛開悟的境界相,一念剛剛相應的時候,那個人我們看起來好像很愚痴,好像很木訥,入了境界!他要能夠保持就叫大徹大悟,一念相應那時候他就是佛,他見了性,他要能夠保持下去,他就念念相應,這就證得果位。迷的相說出來了。悟的相是『背動而從靜』,動、靜都是指的心,在境界裡面不生心、不起念,你是智慧用事,常住真心現前,一切假相都捨掉,一切幻相都離開了,唯一真性現前,唯一般若用事,『捨暗以求明』。
小註說,「群迷非無其明」,我們在迷的凡夫,不是沒有般若智慧,有的,只是背明而從暗。暗是什麼?暗就是情見,這個地方我們把它指出來,情見是暗。離開情見是明,就是《楞嚴》裡面的捨識用根,用識就是暗,用見性就是明。我們六根接觸外面的六塵境界,要是用六根之性就是明,性是靜的;六識是動的,六識是暗的,換句話說,帶著感情的見解。什麼叫感情?緣慮心、執著心、分別心,這些心都是迷、都是暗。我們在一切境界裡要把這些迷暗之心去掉,而後本性裡面的光明的心就現前,「背動而從靜,捨暗以求明」。群迷,他不是沒有明,不是沒有靜,只是他背棄了明,他求動捨靜,所以變成愚迷。「眾悟非無動」,他不是沒有動,他有動,但是他「能背動而從靜」。動是什麼?身動,身口在動,意不動,心不動,這是背動而從靜。「非無其暗,能捨暗以求明」,他不是沒有情見,他有情見,他能夠不用情見,他能夠捨識用根,他不是沒有識,能捨識用根,這就叫智,就叫悟。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明生則轉愚成慧。】
『明生』是般若現前,生就是現前的意思,立刻轉愚為慧,智慧開了。
【靜立則息亂成定。】
『靜』確確實實是建立了,在你的心裡面能夠站得住,不動了,一切亂想都離開了,這就是得到『定』。小註說,「明生何以能轉愚而成慧,靜立何以能息亂以成定,以其動靜之源莫二,明闇之本非殊」,前面說過,理是一個。「是故可以縛而可以脫」,也能夠變成煩惱纏縛你,叫你生死輪迴;如果一覺,也能夠擺脫這些纏縛,超出三界六道,得到自在解脫,這就是迷悟之間。「為物所轉,故為昏為動」,這個要記住,凡是境界能夠左右你,你就要覺悟。古德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是什麼念?為物所轉,我看到這個物,心裡就動心,起了貪愛,或者是起了瞋恨,或者是起嫉妒、起分別,這是你心被境界轉了。心被境界轉是什麼相?愚迷之相,為境界轉得愈深就是迷得愈深。這時候心一動,立刻就要覺悟,一覺悟,虛妄的、假的就離開了。這個要在境界裡面去磨鍊,去鍛鍊。
最粗的相無過於逆緣,冤家對頭遇到了,心裡不高興。心裡不高興,誰的過失?自己的過失,自己愚、自己迷;如果一覺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再要懂得,「萬法唯心」,這個境界相也是我自心變現出來的,自心取自心,那豈不是愚痴?你才能夠一切境界相都不取,處之於坦然,這就叫覺,這就叫智。順境不起貪愛之心,逆境沒有瞋恚之心,心永遠是定的、是靜的,智慧就現前,在一切萬境裡頭如如不動。此地說為物所轉,物就是境界,或者是人、或者是物,六根接觸的時候,千萬不要為它所動。世間人迷惑顛倒,說粗的,為名聞利養所動。不為境界動,這叫大丈夫,這叫大英雄,不為所動才能離得開。
「若能轉物,則為靜為明矣」。《楞嚴經》裡面講的「若能轉物則同如來」,同如來就是如來、就是佛。你要能轉境就是如來,能轉境就是你自己有智慧能夠支配環境,不為環境所轉。這個境界也就是前面所講的從空出假,轉境是從空出假。先要在境界裡頭不動,如如不動,一切都能放下,轉物是提得起,放下之後再提起,提起幹什麼?提起是利益一切眾生,無量無邊的功德。這種功德,照佛經裡面講,唯佛與佛才能夠究竟圓滿的了解,佛以下的要說你的功德說不盡。但是你要是沒有放下,你還是迷、還是愚,還是以感情用事,你在做功德,這功德是有漏的功德,不圓滿。世間裡面多少有財富、有勢力的人想做功德,想做功德裡面摻雜著有名聞利養,心不清淨,做的功德不圓滿。做功德,要有慧、要有福;沒有慧、沒有福,想做功德也做不上。
我舉個比喻給諸位說,想做功德,一片好心想做好事。以前有一個小公案,世法裡的小故事,有個主人養了隻猴子,猴子非常聰明。主人有一天在睡午覺,有隻蒼蠅叮在主人鼻子上,猴子對主人非常愛護,一看蒼蠅叮在主人鼻子上,恨透了,撿了塊石頭打蒼蠅。蒼蠅沒打到,蒼蠅飛跑掉了,主人的鼻子打爛了。主人醒來之後恨透了,猴子的結果諸位就曉得,好心遭了惡報。這就是什麼?牠沒有智慧。沒有慧,想做好事,結果做的怎麼樣?做的是魔事,造罪業。佛門裡面這個情形非常之多,比如世間有許多好心的人,拿了多少錢、多少力量去護法,護什麼法?護魔的法。
佛門裡這是容易辨別,什麼是正、什麼是邪很容易辨別,好像前面舉的比喻,手拿如意一樣,很容易辨別。更進一層的很不容易辨別,佛門裡面有真佛、有假佛,這麻煩大了,這個很不容易辨別。你要是遇到真佛那裡培福,那是真的金剛不壞的種子;你要是遇到假佛,魔冒充佛的,那好了,你做他的徒子徒孫,將來他是魔,你入魔道。魔沒有不遭難的,因為魔障礙佛法,他將來墮落,你也跟他墮落。你要是不皈依他,魔的勢力從哪來?沒有能力障礙。他有財、有勢力,所以他才有能力障礙。你皈依他,把你的力量幫助他,幫助他障礙,他是主犯,你就變成從犯。佛門裡面想培福,結果造一身的罪業,這不可不知。也不能說佛不慈悲沒告訴你,早就告訴你了,《楞嚴經》上說得很清楚,「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就是叫你要辨別,那不是佛把話交代清楚了?怎麼辨別法?四種清淨明誨就是辨別法,大經大論所講的道理就是辨別法。如理如法的是佛,違背理、違背方法的決定是魔。這是深入一層,一定要能夠辨別,要能夠了解,才不至於上魔的圈套,好心學佛,結果上魔的當。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魔王就跟釋迦牟尼佛說:我要消滅你的佛法。釋迦牟尼佛告訴他:佛法是任何人都沒有力量消滅的。魔就說:到你末法時期,我叫我的魔子魔孫統統出家,也披上袈裟當大法師,主持道場。釋迦牟尼佛一聽到這個話,流眼淚了,沒有辦法,魔滲透進來了。這是深一步的去辨別。再深一步給諸位說,不是外面境界,不是這個廟到底是真的佛廟還是假的佛廟,我們個人,我自己是真學佛還是假學佛,我是不是魔子魔孫滲透在佛門裡面,這就更微細了。到這個地方才有受用,辨別我是不是魔,我是不是打佛的招牌在外頭招搖撞騙,騙取名聞利養。如果我們自己不明理,不如法去修行,掛三寶弟子這個招牌,掛比丘、菩薩這個名號,這就是魔,這就是魔子魔孫,破壞佛法的。不要以為別人不如法,是錯誤的,自己也幹這行,他是魔,我也是魔,魔跟魔都打架。給諸位說,魔跟佛不會打架的,只有魔跟魔才打架。為什麼魔跟佛不打架?佛的眼睛一切皆空,你跟他打,他不理你;你一進,他就退;你爭,他就讓。佛心裡清淨,萬法皆空,他跟你爭什麼?他不爭的,諸位要明瞭這個道理。
也許大家要問,不爭行嗎?不爭,魔不就把佛法滅掉了嗎?滅不了,魔的福報有限,他爭到頂端的時候,他想爭,他壽命沒有了,閻羅王都判他下地獄了,他爭什麼!你要是明瞭這個理,佛法有時節因緣,魔出現於世,眾生沒有福,眾生可憐。度眾生,菩薩有度眾生之願,前面在第二章給諸位講過,不可以有度眾生的心,就是情見不可以有,不能攀緣。度眾生都不攀緣,何況其餘?有緣就教化眾生,沒有緣就獨善其身。絕不會去動腦筋,現在沒有好道場,我要怎麼想辦法去搞個道場來講經。錯了,邪知邪見,心動了。說個老實話,我們的慈悲心還能比得上佛?比得上諸大菩薩?諸大菩薩看到眾生造罪業,他都不著急,你著什麼急!人家智慧無邊,神通廣大,他都在那裡袖手旁觀,我們操什麼心,著什麼急!這是大錯而特錯。首先你要學的要學靜,什麼境界現前,心裡能做得了主,絕不為境界所動,要以智慧照境界。機緣成熟了,你不做不行,你一定要做,不做不慈悲,成所作智;機緣沒有到,不要勉強,勉強去做,錯了,為什麼?你自己的慧失掉,又成愚、又成迷。這是不可不知。再看底下經文:
【定立由乎背動。慧生因乎捨暗。】
『定』怎麼能夠建立?是由於『背動』,在一切境界裡面如如不動,定就建立了。這是一切法門裡面最高的原則。我們念佛法門要是懂得這個原則,向這個方向去修學,你就能得一心不亂。得到一心不亂,給諸位說,生死就了了,就沒有生死,往生極樂世界就自在。換句話說,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願意在世間多住幾年就住幾年,沒有生死。一心不亂一得到,現前這個身就是乘願再來身,不是業報身,是乘願再來的。在世間所住的長久是依什麼?不是依業報,依法緣。有緣就多住幾天,沒有緣他就走了,緣盡則化,緣成熟就來,來去都無心。無心怎麼會有來去?眾生有感,菩薩有應,感應道交。感應道交是自然的,感應道交是隨緣的,不是攀緣的,是隨緣。所以在一切境界裡頭要懂得隨緣。隨緣就是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我見,這叫隨緣。隨眾生之緣,隨九法界之緣,定永遠不失,慧永遠不失,『慧生因乎捨暗』。
【暗動連繫於樊籠。靜明相趨於物表。】
這是說『暗動』、『靜明』的功德不一樣。昏暗,心裡面妄念紛飛,妄念紛飛是動,果報是三界六道生死輪迴。『樊籠』就是指三界六道,好像鳥關在籠子裡頭一樣,沒有自由。靜明的功德超越了。「靜之與明,何須還復」,這都是本有的,我們為什麼要恢復它?要恢復,「以其能趨於煩惱之物表故也」,它能夠斷煩惱,能夠了生死,能夠在一切境界裡面得大自在、得大受用,這是無邊的利益。拿我們世間最愚的人來講,什麼叫利、什麼叫害?靜明是利,暗動是有害。要是連利害都不能辨別,就沒法子,那可以說愚到極處。
【物不能愚。功由於慧。煩不能動。功由於定。】
『物』就是指境界,一切境界現前,這個地方「物」的範圍大,色法、心法都包括在裡面。小註說,「靜明何以復,定慧何以成」,既然曉得靜明定慧有這樣殊勝的利益,我們如何恢復,如何成就?「以其得大體而能起大用」,可見得先要求證,證什麼?證其理體。證得理體,「大用現前」,這是從綱領上說。由外面境界來講,「物不能愚」,外面境界不能再迷惑你了。不但六凡的境界你不迷、不愚,四聖的境界你也不迷、也不愚,佛菩薩相好莊嚴身現在你面前,你也如如不動。你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曉得萬法唯心、萬法唯識,相好光明之身也是我自心變現的。所以能夠不取不著,不分別,離緣慮,境界不能動,物不能轉,物不能愚就是物不能轉你。
內在講,「煩不能亂」。煩惱指什麼?指與八識相應的心所,不相應的心所也含在其中,統統叫做煩惱。不要以為五十一個心所裡頭,二十六個是煩惱心所,其餘的不是;其餘統統都是,廣義的講統統都是。為什麼?煩惱心所是有害的,這個東西起現行做主宰,要牽你到三惡道去。十一個善法種子,你要去用它,你也不過是生在人天善道而已,不能見性。所以統統是障礙,必須把所有相應的種子統統不叫它現行,把它斷滅掉。斷滅掉以後,誰當家?捨識用根,清淨心裡面般若智慧當家,內裡面講,煩惱不能動。我們現在在境界裡做不了主,煩惱現前,一接觸境界,五俱起意識起來了,緊接著五俱起意識之後就是相應的心所起來,到最後哪個當家哪個做主?心所當家,它做主。諸位要是把這個情形多想想,你就明白。佛在經裡面說我們凡夫「可憐憫者」,真正是可憐憫!
我們不要說微細相,我們說粗相,真正的主人是性,主人底下有管家,這是佣人,管家的。管家底下還有侍候他的,侍候他的是什麼?心所。結果怎樣?心所當家了,這些都變成它的奴僕,這不就冤枉?佛菩薩是性當家,凡夫連這個都當不了家,心所當家。這是各部官員,到最後變成哪個當家?變成太監裡面把門的小太監當家,那不叫冤枉?怎麼不天下大亂?這個道理在唯識裡面說得非常的詳細,諸位要了解,可以看《成唯識論》、看《瑜伽師地論》,你就明瞭我們現在究竟誰在當家、誰在管事、誰在支配我們、誰叫我們造業、誰叫我們受報,恍然大悟了。煩惱不生,這些東西統統都不生了,這個功夫是在誰?功夫就在定。你有了定,它不能起現行,它是趁亂才能夠出來主事,你只要不亂,它一點作用都沒有。你亂,它就冒出來,亂出主意;你心裡面有主宰,如如不動,它一點辦法都沒有。
【定慧更資於靜明。愚亂相纏於暗動。】
這就是講『定慧』與『靜明』相輔相成,『愚亂』與『暗動』也是相輔相成的。換句話說,愈是愚痴,心裡面妄念愈多,愈暗愈是動;心愈清淨,有智慧的人,他愈靜愈明。可見這個定,諸位是沒有得到那麼一點。真正得到定之後,先是得到一點點小小的定,小定就開小智慧,慧幫助定,定幫助慧,定慧相資。這樣定一天一天深,慧一天一天長,受用就在其中。經上常說,「禪悅為食,法喜充滿」,裡面有歡喜。法喜,給諸位說,在我們世法裡頭講營養,養身體這是最高的營養品,世間什麼樣好的補品沒有這個營養高。這是從哪裡來的?定慧當中出來的。所以定慧成就之後,飲食可以離開,五欲可以離開。
你看初禪天,初禪天離開五欲,財色名食睡都不要了。在我們說,吃飯不要不行,他不要吃了,也不必要睡覺,睡覺是昏沉,是昏的相、愚的相。睡眠不要了,飲食不要了,這個人了不起,精神飽滿。他從哪個地方得到的營養?定慧得到的。定慧當中出的營養是什麼東西?法喜充滿。法喜充滿就是從定慧裡面出來的營養品,能夠滋潤身心,能夠長壽;不但能長壽,還能不老。世人懂得這個道理,懂得淺,世人不是常說憂愁能使人老,憂愁的人很容易老,沒有憂愁的人就不大容易老。世人他懂得淺,佛法理講得深,你果然定慧相資、法喜充滿,你就不會老,這是有學理做根據。所以天人沒有老態,原因是什麼?原因就是他的定慧比我們高。
小註說,「得定慧相資,則本體靜明,靜者而愈靜,明者而愈明矣。」這是一定的道理,為什麼?他在裡面得了好處,剛才說了,就是得到法喜,他得到真正的受用。這種受用不是世間人能夠想像得到,禪宗的祖師常常講,「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說不出來,只有他自己受用。「若愚亂相纏,則本心暗動,暗者而愈暗,動者而愈動矣。」他這個心把握不住,靜不下來,愈迷愈深。這就常說的固執、成見,成見愈深的人,愈是頑固的人,愈暗愈亂。
【動而能靜者。即亂而定也。暗而能明者。即愚而慧也。如是則暗動之本無差。靜明由茲合道。愚亂之源非異。定慧於是同宗。】
看小註,「即亂而靜者,如虛空本無動靜,風生則動,風息則靜,然風亦依空而生,所以拂衣則有,垂裳則無,拂之垂之由乎人,豈非即靜而動,即動而靜乎。」這些話就是說明亂與靜、暗與明是一體的。這段話對我們初學的人來說,可以說是一句話把我們點醒,指出一條光明的大道。縱然我現在心很亂,我很愚,不要緊,體上,明與暗、亂與靜是一體的,只要你自己肯回頭,肯把暗與亂捨棄,靜明立刻就能夠現前。也就是說明,縱然是業障深重之人,一身的罪孽,只要他遇上增上緣,遇到好的緣,人家給他一說,他一聽這個道理立刻就相信,立刻就放下,罪業也就立刻消除。這種懺悔法在佛經裡面叫做理懺,懺悔有事、有理,這叫理懺。理懺,無始的罪業,一下子就消得乾乾淨淨;事懺,給諸位說,懺不盡。因為事懺是在緣上懺,理懺是在根上懺,把愚暗、動亂的根拔掉了。
古人也有比喻,好比千年暗室,一千年黑暗的一個黑洞,裡頭從來沒有光明,這就比喻好像罪業之重,造作罪業時間之長;一盞明燈放進去,裡面統統放光明,這就好比智慧開了,智慧一開,罪業統統就消掉。智慧從哪裡開?智慧從定中開。懂得這個理,人人都有指望,都有希望;不懂這個理,覺得我自己業障深重,這一生恐怕沒有希望,那就錯了。念佛的人也要特別注意,要相信我這一生決定生淨土,你就決定能去。如果懷疑,「我這一身罪業,念佛斷斷續續,功夫不上道,成天打妄想,不行,我恐怕不能去」,決定不能去。為什麼不能去?你自己不相信。誰障礙你?你自己障礙你自己,佛也沒辦法度你。佛度自信心堅強之人,沒有信心的人,佛拉也拉不過來。這個信心怎樣建立?一定要明理。
「十四表」最後一表,說佛法難聞。你遇到了,遇到真的佛法,遇到了懂不懂、解不解?遇到要解其理。理解了以後,信不信?可見得真正的信心是解了以後才生的信心,那才叫真信。在我們佛法裡面講正信,也給諸位說過,所謂正信是解了以後相信的叫正信,沒有解之前的信叫迷信。有時候叫迷信不好聽,換個字叫強信,勉強的信,還是迷信。道理不懂,方法不明,你那個相信不是迷信是什麼?說你迷信還不高興、還生氣,煩惱現前,心為境界所轉。你要是懂得這個道理,人家還叫你迷信,你不會生氣,為什麼?我確實是迷信,佛法道理你問我,我一竅不通,我信佛了,那不是迷信是什麼?
不但信佛是迷信,你要再細細的追究一下,連我們現在吃飯、穿衣、睡覺都是迷信。你懂得為什麼要吃飯?你懂得為什麼要穿衣、為什麼要睡覺?你只曉得一個當然,你不知道所以然的道理。不知道所以然,相信吃飯肚子就飽了,迷信!你要追究吃飯為什麼肚子就飽了,不吃飯為什麼就餓了,這學問就大了,你就不懂了,不懂那你就是迷信。所以世間之理,你不要看眼前的小事情,不注意,疏忽了,大意了,細細一追究,哪一樁事、哪一個相,追根到底都見性。所以佛法裡面說,哪一法不是佛法!所以講法門無量無邊,就是吃飯這一法,你要好好的去研究也就能成佛,你追根究柢到後面也明心見性,恍然大悟!
我們聽到很奇怪,吃飯會成佛?你看看《維摩經》裡面講的香積國,香積國的眾生舌根最利,佛到那個地方去弘法不講經,為什麼?他耳根不利,講什麼東西他聽不清楚,就叫他吃東西,他一吃就開悟,他就成佛作祖了。他會吃,我們不會吃,我們愈吃愈迷惑顛倒,人家愈吃智慧愈增長,定力愈深,我們連吃飯都不會吃。你看看《大珠和尚語錄》,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裡面人家就問他,你老人家平素用什麼功夫?他給人家怎麼說法?飢來吃飯,睏來眠。這是他修行的功夫。我們一聽,這個誰不會!肚子餓了吃飯,睏了就睡覺。我們不會,人家吃飯睡覺是定慧雙資,我們吃飯睡覺是迷惑顛倒,怎麼能跟他比?人家吃飯睡覺是用功,我們吃飯睡覺一個是昏沉,一個是打妄想,迷者愈迷,智者愈是智,不一樣。
小註說,「即暗而明者,亦如虛空,本無明暗,日出則明,日入則暗,然日亦依空而住,所以揭之則有,覆之則無,揭之覆之亦由乎人,豈非即明而暗,即暗而明乎」,前面是用比喻上說。下面就是法說,「法性亦然,合之可知」,把法性比作虛空,動亂、靜明就是虛空裡面所現的一些幻相而已,體是一個。「故曰暗動之本無差」,體是一個,「愚亂之源非異」,沒有兩樣。「如此則靜明由茲合道,定慧於是同宗」,靜與明、定與慧,體上說無二無別,相上說有千差萬殊,不一樣。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不能說沒有定,都有定,都有慧、都有靜、都有明,程度淺深差別不一樣。就是《金剛經》所謂這些證果的聖者,為什麼有這些等級?從哪裡分?由無為法而有差別,他對無為法證的淺深程度不同。佛給我們用方便法說出來,說四十一個地位,四十一個地位是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從這個地方建立的。
【宗同。則無緣之慈。定慧。則寂而常照。】
這是講從體起用。「宗同,則定慧合一」,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定跟慧不能分。定慧合一起的作用就是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這是佛的慈悲。「雙忘乎定慧也」,雙忘就是心裡面絕不起分別執著,「我有定有慧,現在定慧也是在平等的境界」,沒有這個念頭。一有這個念,定與慧都失掉了。所以這個智叫無分別智,絕無起心、絕無動念。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說法,他有沒有起心動念?有沒有像我們講一個什麼東西,事先要預備預備?決定沒有。起心動念,事先預備預備是緣慮心用事,這一點諸位也得要明白。換句話說,既然出家了,出家人在現前這個時代非佛即魔,魔子魔孫滲透到佛門裡面來,我們自己要認識自己,我們是佛、是魔。是魔也不怕,沒有關係,魔可以變成佛,魔與佛也不二,就在你一念迷與悟,迷了就是魔,悟了就是佛,也是在迷悟之間。境界現前,動了心就是魔,不動心就是佛,要認識自己。
既出家了,就要發心弘道。大經裡面佛一再的囑咐我們,勸勉我們,「讀誦受持,為人演說」,讀誦受持是自利,為人演說是利他。讀誦受持、為人演說都要有定,都要有明,定靜絕不能夠失掉,慧明常常現前,這才是佛。初學的時候我們定功沒現前,智慧沒透出來,依靠古德,為人演說事先要做預備功夫。到幾時你有一點定,有一點智慧現前,就不要預備了,講的東西是所謂稱性而談,是從你自性裡面流露出來。佛經是一面鏡子,擺在你面前照著你自己心,你自己心再現出相,跟佛經裡面這個相是一樣的,這叫稱性而談,稱性而說。稱性而說是說無所說、無說而說,所以你怎麼預備?不能預備。不能預備,我們自己的定功不深,慧也有限,在這時候事先也得要預備。預備什麼?上了台,心能夠定得下來,為什麼?我有預備。能稱性而說,說得很好;不能稱性說,還有註解。在那裡預備著,備而不用可以,但是不能不預備。
幾時你能夠與心性有點相應,稱性而說,你自己所說的,你不知道,這時候就有點相應。說完之後別人再問你說些什麼,確確實實不知道,不知道說些什麼,事前也不曉得,事後也不曉得,這時候你就曉得智慧是透一點了。這種情形,講經的法師時常有之,過去諦閑法師,你看諦閑法師《圓覺經親聞記》序裡頭,他老人家就說,《講義》是他講經的時候事先編出來的,可是他講的東西有很多《講義》裡頭沒有,底下那些弟子們記錄下來給他看,「我說過這個話?這個道理說得不錯,跟經很相應,我說過這個話嗎?」自己不曉得,這就是所謂稱性而說。像這種情形,一般講經法師都有這種境界,或多或少,愈多這個境界,境界愈好,都是從無心裡頭說出來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也就是前面講的能所雙忘,離能所,絕對待,這境界才能現前,這才叫稱性而談。
【寂而常照則雙與。無緣之慈則雙奪。雙奪。故優畢叉。雙與。故毘婆舍那。】
『雙與』,「中道之雙照」,二邊都照到。『雙奪』就是雙遮的意思,二邊都沒有,二邊都不動念,就是常講的三輪體空,雙奪就是這個意思。譬如布施,以說法來說,講經,沒有能講之我,也沒有所說之法。說不說?說,正在說的時候三輪體空,沒有能聽之人,沒有能說之我,沒有所說之法,正在這裡說,這叫說法的三輪體空。三輪體空就是雙奪,這叫無緣慈。如果一有我能說、法是我說的、你能聽,這就不叫無緣慈。為什麼?裡頭有我、有人、有法,有緣,哪裡是無緣?無緣是同一體。不到這種境界,弘法利生叫法緣慈。無緣慈是什麼?見了性,是稱性而說,與性相應,性就是前面所講的理事不二,與一真相應,這個才叫『無緣之慈』。這是『優畢叉』,優畢叉就是止觀等運,雙遮雙照。『雙與』是二邊都有,這是雙照的,『故毘婆舍那』,毘婆舍那是觀的意思。「故三種止觀,一一各有主對」,各有對象,不像優畢叉是能所雙忘。
【以奢摩他故。雖寂而常照。】
『奢摩他』是止的意思,毘婆舍那是觀的意思。『寂而常照』,著重在止的這邊。
【以毘婆舍那故。雖照而常寂。】
著重在觀的那邊。即觀而止,即止而觀。小註說,「奢摩,當靜義,然法性之體立不孤然,故雖寂而常照。」法性之理體,它不是孤立的,它不是沒有作用,它起作用,有體一定起作用。作用是照,體是寂。『毘婆舍那』是觀的意思,法性之體也不孤立,所以『照而常寂』。前面說過,兩者都可以做體,都可以做用。
【以優畢叉故。非照而非寂。】
這是進入第三個,就是圓修中觀,二邊都離開了,止觀等運。「既非寂而非照,亦即照而即寂,今文為顯中道故,且言其雙遮。」從雙遮這方面顯出它的中道第一義諦。實在講,雙非就是雙照,雙照就是雙非。
【照而常寂。故說俗而即真。】
俗諦就是真諦。
【寂而常照。故說真而即俗。非寂非照。故杜口於毗耶。】
我們看看小註,這是「正修止觀」的總結,把這三種都結出來了,奢摩他、毘婆舍那、優畢叉,三個統統總結在此地。小註說,「此正結歸真俗中三諦」,結歸到三諦。「以明所宗空假中三觀」,空假中三觀是修法,三諦是境界、所觀之境,三觀是能觀之智。「故奢摩他雖當於止,亦名為空觀」,你能夠觀到萬法皆空,心才定,心才止住,不向境界攀緣了。「毘婆舍那雖當於觀,亦名為假觀」,從空出假,所以在一切假相裡面歷練也不著相,功夫比前面更深一層,定慧比前面更為殊勝,第二個階段。第三個階段就是定慧圓滿,定慧等持,「優畢叉雖於止觀等」,等就是等運,平等,「亦名為中觀」,到這個地方才圓,圓修圓證、稱性起修、全修在性,這個意思。
「蓋法性至元,義極於三」,要從三方面才能夠把它的義理看全,才能夠道盡。「至於煩惱菩提,般若涅槃,亦惟極於此三」,所以煩惱說三種,菩提也說三種。為什麼說三種?與這個統統相應。「噫,明明大道,昭昭耳目,聞而不信,見而不行」,這是幽溪大師幾句感嘆的話。昭昭明明的,佛菩薩所建立的大道,為什麼我們見了、聽了不相信,不肯去照做?「肆無目而浪行,甘躄足而望路」,這是比喻,好像瞎了眼睛,盲修瞎練,這兩句話就是盲修瞎練。無目,眼睛瞎了往前面走,亂走,不曉得往什麼地方走;不但你沒有眼,而且腳還有毛病,躄足就是腳殘廢。既瞎又跛,諸位想想,他會有什麼成就!這就是既不明三諦,又不知道三觀,「則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這是一句感嘆的話。
我們再回過頭來把經文消一消。『照而常寂』,「照」是一切萬境當中,一切境界裡頭,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這是照,心裡面不動。照的是什麼?照的是俗境,一切依正莊嚴,這是俗。心裡面不動,『俗』就是『真』。『寂而常照,故說真而即俗』,「寂」是心裡如如不動,前面是照俗諦,這裡是照真諦。真諦是什麼?真諦是講真空之理。前面是照事,事就是理;現在回過頭來,心地清淨才能照理,理就是事,理事不二。底下就真正入不二法門,『非寂非照,故杜口於毗耶』,能所雙忘,這時候是什麼境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動不得念,也開不得口,到這個情形,這是最圓滿的成就。「杜口」就是說不出。這個情形是什麼回事情?底下這句是個典故。當年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這些大弟子們也有學禪的,也有學教的,也有修止的,也有修觀的;換句話說,都有能所,沒有到事理不二。維摩長者住在毗耶離城,毗耶離城是維摩長者住的地方。釋迦牟尼佛叫他的學生,你們有什麼疑問,去問維摩居士,維摩居士不二法門。到那個地方,一個個來問,把這些來的人問得啞口無言,一句話也說不出。以後這些人見到維摩長者就害怕,沒有人敢去見他。這個典故就是杜口於毗耶離城,就是在維摩手下,平素都以為功夫不錯,到維摩長者那裡都不行。
到這個地方把「正修止觀第九」這門講完了。下面「觀心十門第十」,末後這門非常之好,把全經在此地提綱挈領做個總結,叫我們牢牢的記住修行的理論與綱要。懂得這個理論,抓到這個綱要,不管你修哪個法門都用得上,都會有成就。這堂就講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