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学根之根——续小儿语 |第7集| 开吉法师讲解

《圣学根之根·续小儿语》 第七集    开吉法师讲解    2020年1月8日    来源:台南极乐寺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
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第十一页倒数第二行,我们从《续小儿语》六言开始学起。
【修寺将佛打点。烧钱买免神明。灾来鬼也难躲。行恶天自不容。】
这个“修”是兴建的意思,兴建寺庙。“打点”则是指的贿赂跟打通关节。“烧钱”就是指的烧纸钱。“买免神明”是说请求神明来免除自己的罪恶。所以这句课文意思是说,想要借着装修寺庙,焚烧纸钱来贿赂神明,求得免除自己的罪业,这个想法、这个做法是没有办法完成他的目的的,无法达成的。
我们要知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的道理,当我们造作了恶业,遇到恶缘而感召恶果的时候,也就是当灾难临头的时候,你去求神仙、求鬼神,都没有办法免除这个灾难。所以我们要是做了恶事,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恶事就一定会受到因果的制裁,上天是绝对不会宽容的。所以因果报应这个真理,这是宇宙之间存在的一个自然的定律,并不是说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贿赂神明、贿赂鬼神,就可以宽恕我们的罪过,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所以说鬼神原不卖福,就是在阴间执行法令的这些执事、官员,都是秉公执法,绝对不是说我们去做一点什么好事、烧一点纸钱就可以给他打通关系。在人间也许这套把戏还行得通,可是到了阴间,我们知道阎罗王铁面无私,怎么可能再去贿赂这些神明、这些鬼神?所以一个人他只要力行善事、修善积德,自自然然就能感得百福骈臻、千祥云集。这个我们在后面再学习《太上感应篇》和《文昌帝君阴骘文》的时候,就能够更深入的去了解其中的道理。
而倓虚老法师在《影尘回忆录》当中,也记载着一个发生在近代的真实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因果报应的真实不虚。这是在民国初年的时候,我们知道谛闲老法师他是天台宗的祖师,有一年他到北京去弘法讲经,经过了烟台这个地方,就和他一个皈依弟子,他是烟台的道尹,是地方官,他姓伍,叫伍雍,谛闲老和尚就跟他的这个弟子说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位程某,他姓程,是出自于一个官宦的家庭,而且家里非常的富有。平常他经常去做一些行善积德的事情,还经常去建造寺庙,去供养出家人,也去做了很多的好事。后来,这个程某他在上海就死了,留下了他的夫人,就非常的想念他。当时我们知道在近代上海这些地方都是外国的租界,所以当时就有很多外国人在这一带活动。那时候有一个法国人他就精通“鬼学”,什么叫鬼学?就是他可以把一些刚刚死去的鬼魂招回来。因为我们知道当一个人他善恶还没有论定的时候,在中阴身的阶段,并没有决定他一个去处,是投生到六道当中的哪一道,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刚刚死去,很多人还是处在中阴身的状态。所以这个法国人他就有本事可以把这些鬼招回来,让思念他的家人可以跟他谈谈话、见见面。可是他要的价钱很高,一次就要人家给他拿一千块钱的好处费。因为程家家庭非常富有,所以这程太太也不在乎这点钱,就把这法国人请到家里,想跟她的先生说说话。
到了晚上,这法国人就在她们家的客厅摆好了坛,这电灯一关,就在里面念咒,念念有词的,可是他念了半天,却没有见到一个鬼前来。结果这个法国人就很沮丧,说这个鬼已经下到地狱里去了,怎么叫他都叫不出来。这程太太听了又气又急,她说:“你要没本事也就算了,你干嘛还拿这个方法来骗我?”这法国人就说:“要不信的话,如果你们家还有其他刚刚死去的人,我还可以再做一次,我给妳稍微减一减价,降到五百块钱就好了。”刚好程太太的大儿子也是刚刚死了没有几天,她的大儿媳妇也非常思念她的丈夫,所以就请这法国人把丈夫的鬼魂招回来。于是就把他生辰八字、日期(死亡的日期)都告诉他,这个法国人他就重新登坛作法。
结果这次不到一会儿的功夫,这个鬼就招过来了。他就非常的忏悔,在生前吃喝嫖赌,无所不为,所以造了这些恶业之后,他现在还在阴间受审判。所以这个鬼就跟他的家人说:“你们要赶紧替我做点功德,读经、做好事,赶紧来超拔我。”后来家人就问他说:“为什么招你的父亲都招不来?”结果这个鬼就跟他们说:“听说我的父亲已经堕到地狱里去了。”为什么?因为当他父亲原先非常贫穷的时候,他在北京做官。有一年刚好山西这个地方收成不好,就是闹了饥荒,所以朝廷里面就派遣他的父亲到山西去赈灾。而当时国家就发了六十万两的银子,让他去救度这些灾民。而那个时候他的父亲因为很穷困,见钱眼开,所以就偷偷的把这些救灾的钱款都放到自己的口袋里了,因为这个事情就饿死了成千上万的人。
这时候程太太心里非常不平,她说:“你父亲这一辈子做的善事可不少,天天都去修造佛寺,去救济一些苦难的人,即使他过去做了这些错事,但是将功抵罪,也不至于下地狱吧?”结果她的儿子就跟她说:“虽然我的父亲后来做了很多的善事,但是终究抵不过他的罪过。”你看当时山西的灾情,成千上万的人都等着国家来救济,这样他们才有粮食吃,才有生活的费用和物资,可是他全部把它贪污了,就饿死了许许多多的人,这个罪过非常重。所以他说:“虽然他后来发达富有的时候也做了很多好事,但是功归功、过归过。他做的这些好事将来是可以到天上去享福,这是另外一回事情,但是善恶是没有办法抵消的。现在因为他欠了这些成千上万的人这个命债,他要偿还这些命债、偿还这些钱财,要先来做这个补偿,因为他的恶太重了,所以恶的果报就先现前了。后来虽然做的善事,但是这个善的力量还是很薄弱。”
所以谛闲老和尚说到这件事情,就问这个伍道尹,因为伍道尹和程某家是亲戚,他说:“这件事情在当时的上海闹了很长的时间,整个上海这一带地区的人差不多都知道这件事情。你们既然是亲戚,你究竟知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伍道尹就跟他的老师谛老说:“这程某当时在北京做官,正是他最穷的时候,这个事情很难说有还是没有,我也不敢说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但是也许有可能有这样的事情。”
所以我们看,一个人他行善、他作恶,终究是会有报应的。作善得善报,行恶会得恶报,这个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有人说,一个人作恶,作恶为什么他还没有受到这个恶的果报?有人行善,为什么说他的善的果报没有办法马上现前?我们看到这幅墨宝上面写的这些话,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果的真理。所谓“为善不昌,必有余殃,殃尽乃昌”。我们看善恶因果它是一个交错交替的复杂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你说一个人他一生都行善,可是为什么他的家道却没有办法昌盛?他为什么在现在世没有看到善果现前?那是因为他过去生所造作的罪业,恶的果报还没有消尽。当他恶业消尽的时候,他的善果报现前,这个家庭、这个个人他就会兴盛、就会昌盛。
而“为恶不灭,必有余德,德尽则灭”。你看有的人他一生做了很多恶事,可是好像老天还没有降下灾殃来惩罚他。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因为他过去生当中所造的善的这些德,善的果报还没有享尽,等他享尽了之后,恶的果报现前了,这个因果终究是逃脱不掉的。
所以佛经当中说:“历尽千百劫,所作业不亡。”你看我们行善或积恶就像种下一粒小小的种子一样,这个种子它是永远都在那个地方,绝对不会消失、不会消灭的。就如同我们所造的业,即使经历了千百劫这么久的时间,它还是不会消亡。而最重要的是要遇到“因缘遇会时”,因为因跟果之间它有一个缘,就像一个种子它是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许多条件它才能够成长起来。如果这个种子我们把它放在桌上,它可能放了多少年它也不会长出禾苗出来。所以这当中有一个缘,而当这个因缘遇会的时候,“果报还自受”,这个果绝对是丝毫不爽的,因缘聚会的时候,这个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报,它就会最终的现前。所以对于这个因果报应的事实真相,我们应当要相信不疑,要深信不疑,绝对不能够有怀疑。
所以我们看到这句课文,‘修寺将佛打点,烧钱买免神明。灾来鬼也难躲,行恶天自不容’。这就是说明,我们因果报应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我们去贿赂这些神仙、佛菩萨,就能够侥幸的免除这些果报。这个道理是强调因果的重要性,并不是说你不要去修善积德,而是说善有善的果报,恶有恶的果报,善跟恶、功和过它是不能够相互抵消的。
而关于修建寺庙、塑造佛像这桩事情,我们还要再稍微介绍一下佛陀的教育。因为我们知道,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其实儒释道这圣贤教育它的本质都是一种教学,我们不要把它当成迷信,认为说我去造个佛像、修个寺庙,我主要是要来求取福报,这样的一个见解虽然也不是错,但是对于佛教、对于儒释道教育的本质没有认识清楚。就是各个宗教的圣哲之人,他来到这个世间教化众生,最重要的就是靠讲经教学来劝导人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像释迦牟尼佛这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典,他所说明的内容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个事实真相之后,我们才有真正觉悟的可能,并且能够真正的脱离六道轮回,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说这个人生是指我们自己,而宇宙则是说我们生活的环境。所以佛菩萨、阿罗汉他都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换句话说,他是一个教育家,他最根本的是要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教导我们去明了。所以我们学佛要真正有理智、有智慧,而不能够偏于迷信。
而修行是什么?这个修行就是把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种种错误的看法、想法,还有说法、做法把它修正过来,这个就是修行。所以佛教修行的纲领包括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所以我们说我们皈依佛法僧、皈依三宝,是不是皈依这个泥塑木雕的佛像?是不是这样的一个概念?其实并不是如此的。佛法僧,这个佛是代表觉,法是代表正,僧是代表净,所以我们皈依佛法僧,就是皈依觉正净,能够做到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就是真正的皈依。并且我们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达到觉正净的目标。
而在修行方面,我们基础是三福。所以我们看到净业三福当中,首先就是教导我们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而这个内容其实也就是我们学习《圣学根之根》最为根本的、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三福的第一福。修学的基础是这三福,处事待人接物要依六和,修六度,遵普贤菩萨的行愿,归心净土,归心到西方净土,这个佛陀教化的目的就达到了,功德也就圆满了。所以我们对于儒释道三家教育,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清楚的认识,才不会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产生一种迷信的看法。
我们接着来学习下一句的课文:
【贫时怅望糟糠。富日骄嫌甘旨。天心难可人心。哪个知足饿死。】
‘贫时怅望糟糠’,就是一个人他贫困的时候,“怅望”是说他失意惆怅,情绪很落寞而有所盼望。这个“糟糠”是指酒渣跟米糠,穷人他用来充饥的食物是这些很粗劣的食物。而‘富日骄嫌甘旨’,“骄”是傲慢的意思,“嫌”则是嫌弃的意思,“甘旨”是指的美食。就是当一个人他很有钱的时候,有钱没处花,每天都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还嫌这个饭菜不好吃,嫌这衣服不够华丽。‘天心难可人心’,这个天意,“天心”是天意的意思,“难可”这个“可”是指的相称、适合。所以老天爷总是满足不了人心无穷无尽的欲望、无穷无尽的追求。‘哪个知足饿死’,这个“知足”就是指的他知道满足的意思。所以这个知足就是说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或者说虽然他得到的很少,可是他已经心满意足了,内心不会再希求更多的、更好的。
所以这句课文这个意思是告诉我们,有的人在贫困的时候,他非常的难过、非常的失意,那个时候他天天盼望着,我要是能够吃到一些米糠、酒渣这样的粗劣的食品,他心里就感到非常的满足了。可是当一个人富贵的时候,每天都吃着山珍海味,结果反而每天都吃不下去,还觉得这个东西一点都不好吃。所以所谓的人心不足蛇吞象,你看,这老天爷再怎么满足人心的需求,人还是不知道知足。如果一个人他能够知足常乐的话,你想哪个人是因为知足而饿死?
所以老子才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个人如果他能够少欲知足的话,即使是过着贫穷的日子,他也是能够安贫乐道的。
说到“糟糠”这个词,我们刚刚跟大家介绍过,这个“糟糠”,它的本意是指的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等这些粗劣的食物。关于这个“糟糠”,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有一个传颂千古的故事,非常令人感动。
这是发生在汉朝的时期,宋弘,这是宋弘的一个故事。我们知道,宋弘他是汉朝时期的一个大臣,他的德行非常的好。而当时汉光武帝刘秀,他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之后,也就是说她失去了她的丈夫,有一天,光武帝就和他的姐姐共同在谈论,说这个朝廷里面的大臣哪一个人品德、能力各方面最好,结果湖阳公主就跟她的弟弟光武帝说,她说:“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这个宋公就是指的宋弘,她说宋弘他的德行、器量,他的气度可以说在所有的大臣当中都是比不上的,就是他的德行跟才干是最好的。光武帝刘秀他听了就挺欢喜的,难得有姐姐看得上的臣子,所以他心里就想着,想要替他的姐姐湖阳公主来做个媒。那你说皇帝都亲自出马了,大家会觉得这个婚事肯定十有八九是能谈成的。
于是在召见的时候,湖阳公主她就躲在这个屏风后面,听这君臣之间的对话。刘秀就对宋弘说,他说:“谚语有言,说‘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我们看,当一个人他贵显,非常显达的时候,以前是很贫贱,现在很富贵了,富贵了一定就要换一群富贵的朋友,就把以前在一起生活的老朋友,比较贫贱的朋友,把他忘了。当一个人有钱的时候,当然三妻四妾,多娶几房的太太,娶几房老婆、小妾,这个都是很正常的。所以刘秀就对宋弘说,你看这是不是人情,人之常情就是如此?
宋弘他这么聪明,当然就听得懂皇上的言外之意,可是他是一个非常正直,品德非常好的一位大臣,他马上就跟皇上说,他说:“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这意思就是说,贫贱之交,你看我们跟这个朋友是在患难的时候相互帮助,才走到了今天,这样的朋友你一辈子都不能够忘记他对我们的恩德。而糟糠之妻是当年和我们同甘共苦、胼手胝足的这样的妻子,你看“糟糠”,这吃的粗劣的粮食,一起走过苦难的生活,这样的妻子可不能够因为今天我富贵了之后就嫌弃她,就看不起她,就要另外去攀附这些有权有势的家庭,重新去娶三妻四妾了,不能够这样做,这是一个人应该有的品德。
所以光武帝听了之后感叹的说:“事不谐矣。”换句话说,这个婚事是谈不成了,就是皇帝亲自做媒,给他的姐姐做媒也做不成了。虽然宋弘他婉言谢绝了皇帝的好意,但是皇帝反而因为他的这种品德,而对他更加的恭敬。所以宋弘也没有辜负朝廷对他的信任跟期望,他做官的时候非常的正直而廉洁,而且很能为百姓着想,甚至于对于皇帝,他都很敢于直言的进谏,并且他为汉朝的这个朝廷也推荐跟选拔了很多贤德的人,前后推荐了三十多人,甚至于有的官位还做到了宰相。
所以,宋弘他的这种气节、这种品德,是一个做官之人的非常好的榜样。即使他的官位做到很高,他仍念念不忘要报答自己家庭的亲人的这种恩德,所以他把自己所得到的俸禄也都用来去赡养整个家族当中的这些老人、这些孩子,去帮助老人能够过上幸福的晚年,帮助孩子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他自己本身并没有什么私人的财产,而都拿出来去帮助家族和老百姓当中有需要的人,所以他是一个非常廉洁的好官。
有一次光武帝在宴会当中去宴请这些大臣们,就在这个宴客的过程当中,宋弘就观察到说,在皇帝的御座(宝座)的旁边,有一副新的屏风,上面画着许多美女的像,光武帝在宴客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的就扭过头去欣赏这些美女的像。这个细节就被宋弘观察到了,于是他就劝勉皇帝说:“要是陛下好德如好色一样就好了”。就是说,如果陛下仰慕这些美好的德行就如同好色之心一样的深,这样就好了。光武帝听了之后,知道宋弘所指的就是他不停的在看屏风的美女这个事情,所以马上就改过,令人把这个屏风撤掉了。宋弘就觉得皇上他能够愿意听大臣们对他的劝谏,所以感到非常的欢喜,觉得这个皇帝是一个非常奋发有为的好皇帝。
宋弘的故事我们就分享到这里。请接着看下面的这句课文:
【甘甜下咽不觉。是非出口难收。可怜八尺身命。死生一任舌头。】
这个‘甘甜’是指的甘苦,甘甜就是还有一个版本,是作甘苦,是指味觉的这种酸甜苦辣。‘下咽’是说吞下去、咽下去的时候,其实过了这三寸舌头之后,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滋味了。而‘是非出口难收’,这个“是非”就是指口舌的争端,当我们把人我是非的这些言语说出去的时候是无法挽回的。‘可怜八尺身命’,“可怜”就是很让人惋惜的意思。这“八尺身命”,‘死生一任舌头’,“一任”就是完全任凭舌头在掌控着人的生死命运。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警醒我们,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语。
所以说味觉的酸甜苦辣,其实当这个食物经过我们三寸之舌之后,其实就没有什么分别了。而对人的这些评论与褒贬等等,我们一定要谨慎,就是说话一定要谨慎,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旦说出口就无法挽回了。我们如果对于人的这种评论有了偏颇、有了错误,当我们在一个家庭里面,只是会影响几个人的这种声誉,可是如果我们是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我们讲话也很随便,去评论人的是非对错,而不负责任的去说出这些言语的话,那么它的影响可能就会非常的大。所以言语一定要谨慎,这是古人、古圣先贤谆谆告诫我们言语的重要之处、言语的重要性。所以纵使有八尺长身躯性命,也只能惋惜,任凭这三寸不烂的舌头来掌控人的生死跟命运。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这个言语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就看到,在师父上人会客的客厅当中,就挂着一幅“金人铭”。这个“金人铭”它是一个石刻的拓本,是在清朝的道光年间所刊刻的。这个石碑有一点破损,所以我们看到中间有一道破损的残痕,可以看出它是古时候留下来的一段碑文。这个碑文的内容对于我们很有启发性,它这段文是出自于《孔子家语》,就是教我们要如何的三缄其口,也就是说,我们的言语一定要谨慎小心,要注意自己的言语。
这段“金人铭”开头就说:“孔子观周,入后稷之庙。”孔子他进入太祖后稷的庙堂之后,就看到右壁之前“有金人焉”,就看到这个庙堂右阶之前就有一个金人。而这个金人是“三缄其口”,这个三缄其口就是说他言语非常的谨慎,这样的一个意思。“而铭其背曰”,在它后面刻着这样的一行字,说是“古之慎言人也”,就是说这是古时候一个言语非常谨慎的人。这个金人就供奉在后稷庙的庙堂之前。所以这个“金人铭”就说:“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就是让我们一定要警戒,要提高警觉,千万不要多说话,多言多败。有时候一个人的是非成败,往往都是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相关联的,都会决定他的成败,所以是劝勉我们千万不要多说话。“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所以教导我们千万不要多事,多事之人就会多有患难。
前一段时间,我们跟周教授、跟张教授,陪同师父上人一起用餐的时候,餐后教授们都在谈论很多历史的故事,都是很发人深省的。当时开吉听了之后,就跟几位老人家报告,我说在雪公老人所讲解的《论语》当中就看到一则故事,非常有趣。这是雪公老人教我们,千万不要多事,多言多事。他说在历史上,我们知道三国时期周瑜曾经说过,“既生瑜,何生亮”,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就看不懂这个是什么意思,所以就随便的评论、随便的解释,说这个周瑜,“既生瑜”,就说周瑜的妈妈姓既,所以既生了瑜,生了周瑜;“何生亮”,他解释为说诸葛亮的妈妈姓何,所以何生亮。其实这跟历史的故事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他不懂装懂,就乱说话。有人就问说,那张飞的妈妈姓什么?他就说,“无事生非”,张飞的妈妈姓吴,所以吴氏生了张飞,他这么解释的。所以我们说,千万不要多说话,言多必失,千万不要没事找事,无事生非。这个虽然是个笑话,但是确实都是很有启发性的。所以这是这个“金人铭”教我们一定要言语谨慎。
之前我们有跟大家分享过王羲之的三个儿子跟谢安的故事,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时谢安就引用了《周易》当中的一段话,叫“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用这个标准来评判王羲之的三个儿子。他就判断这三个儿子当中是第三个儿子王献之最好,你看他见到长辈,他话也不多,只是简单的寒暄一下,不像两个哥哥言语非常的多,夸夸其谈的。
在佛经《无量寿经》当中也说,“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你看这个口业的重要性,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因为我们看,在《十善业道经》,这是我们日后会学习到的一部佛教的经典,在这部经里面,对于身口意三业,它排列的顺序是身排在第一,身三、口四、意三。身就是不杀、不盗、不淫,它是三条是排在第一的;而口业它有四条: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这四条是排在第二个位置上;意业是排在第三,不贪、不瞋、不痴,这是《十善业道经》的排法。但是在《无量寿经》里面,却是把口业排在第一位,所谓“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所以这个口,口业,这是总说,“善护口业”是提醒我们言语一定要谨慎小心,而它的果德就是“不讥他过”,“他”包括一切人事物,这个范围很广。
所以师父上人特别提醒我们,我们学佛、学习圣贤教育,要从什么地方着手?首先就是要从善护口业着手,之后才是善护身业跟善护意业。就是说,一般的中下根性的人,用这样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来修行,这是一个渐教的修行方法。而当然顿教是以善护意业为优先,就是注重我们的念头。因为念头是根本,所有一切的言语行为其实都是从我们的意念所产生的,所以从意念下手,渐渐的我们的身业、口业就能够得到清净。
所以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个言语的重要性是古圣先贤、儒释道三教都非常重视的,一定要谨慎自己的言行。所以在历史上,曾经有人问过司马光先生,就说你一生当中,这种德行跟学问要从什么地方去着手、去落实?司马光先生就说,要从不妄语开始。所以一生当中所作所为,没有不可对人言的。如果有一些不敢对别人讲的这些事情,他绝对不敢说,也不敢去做。所以我们看德行的成就,司马光先生是强调从不妄语开始做起。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内心必须要做到真诚,我们内心能够有诚敬存心的话,当然我们的口业跟身业也都能够保持着清净。
关于我们现在学的这句课文,在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一个公案,就是关于天亲菩萨的一段故事。我们知道,天亲菩萨是印度的罗阅城人,他生活的年代大概是西元四世纪到五世纪这个时期,所以他是生活在佛陀灭度之后的九百年这个时期,是印度禅宗的第二十一代的祖师。
天亲菩萨他在从前一直钻研的是小乘佛法,而他的哥哥,就是无著菩萨,在晚年的时候是宣扬大乘佛法,他为了度化他的弟弟能够回小向大,所以就用善巧方便来帮助他的弟弟。天亲菩萨他因为兄长的这种帮助,就得以听到大乘佛法的经论,他听到哥哥在讲解《瑜伽师地论》的时候,就是对于这个论里面的义理,他感到非常的微妙、非常的殊胜。因为我们知道天亲菩萨他之前是研学小乘的经论,对于《大毘婆沙论》的义理是非常的深入的,所以当时他在为大众宣讲的时候,他每天作一首偈颂,作了六百首偈子,称为《具舍论》。后来因为他的哥哥无著菩萨的帮助和教诲,他就忏悔自己对于大乘佛法的偏见,他就忏悔自己过去所造作的这些罪业,就跟他哥哥讲,他觉得自己过去的见解确实很浅薄,想不到大乘佛法是这么的微妙殊胜。所以他跟哥哥说,他说:“因为我过去非常的顽强偏执,经常毁谤大乘,这个罪恶非常深重,这都是因为我的舌头所造作的罪业,所以我想要割掉自己的舌头来忏悔这个罪业。”他的哥哥无著菩萨就劝勉他,他说:“你既然知道说你当初毁谤大乘佛法的罪业是因为舌头所造成的,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用舌头来宣扬大乘佛法的教义,来赎罪,忏悔你的罪过。否则的话,你割掉再多的舌头也没有用。”
从此之后,天亲菩萨他就非常努力的来弘扬大乘佛法,所以后人就称他为千部论主。为什么是千部论主?就是他造了小乘的五百部的论,也造了大乘五百部的论。所以他就一心一意的弘扬大乘佛法,造了《唯识论》等等这些影响非常深远的大乘的论著,并且他有一部《净土论》,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所谓净土五经一论,这个论就是指的天亲菩萨的《净土论》。后来天亲菩萨活到了八十岁,也是享了高寿,并且用他实际的行动来忏悔了以前所造作的这些罪业。
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就体会到,这句经文所教导我们的,这个口业的重要性。我们八尺的身命,怎么能够任凭这个三寸不烂之舌来摆布?我们一定要利用我们这身口意的三业,来多多的为众生做好事,而千万不要因为这些口舌是非而造作罪业。
我们接着来看下一句的课文:
【因循惰慢之人。偏会引说天命。一年不务农桑。一年忍饥受冻。】
‘因循惰慢’,“因循”是说一个人他得过且过,而不求上进;“惰慢”是说他非常的懒惰、非常的懈怠。这样的人‘偏会引说天命’,“偏”就是只的意思,只会“引说”,引是牵连的意思;“天命”是指的上天所主宰的命运。他觉得这命运是上天所主宰的,我勤奋也好、懒惰也好,那跟我的命运都没什么关系,所以每天都得过且过,不想要求上进。
下面就谈到‘一年不务农桑’,这个“务”就是从事于,“农桑”是指的农事农业的生产。如果这一年悠悠度日,不知道去播种、去耕地的话,‘一年忍饥受冻’。所以说一分耕耘得一分收获,如果我们懒惰懈怠不思耕耘的话,怎么能够期盼有好的收成?
所以这句课文就是教导我们,当一个人他不求上进,而且非常的懈怠和懒惰的话,这倒不打紧,他还有他的理由、他的借口。他借口是什么?是以天命为借口来推卸责任,他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老天赐予的、老天安排的,跟我上不上进、努不努力是没有关系的。实际上这个是一个错误的见解,要知道,所谓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看古时候是一个农业的社会当中,农夫他每年都要耕种田地、植桑养蚕,要很勤劳的来工作,他才能够有收成。如果不重视,不求上进,不重视这些农业生产这些努力的话,最后的结果就是每一年都是悠悠度日,而且到秋天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收获,只能够挨饿受冻了。这个是这句课文的字面上的意思,所以是教我们一定要勤劳,要能够非常勤勉的来从事于自己所做的这个行业。
今年我们在过新年的时候,因为二O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号这一天,我们觉得有一些工作要及时的完成,所以那天晚上我就一直做到很晚,十二月三十一号的晚上十二点才把手上的事情做完,紧接着马上就要过年了。十二点刚做完工作,就听到外面响起了鞭炮的声音,才知道现在已经是二O二O年了。所以我觉得那一天已经工作到很晚,就赶紧去休息了。
结果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就收到了成功大学王伟勇教授发来的一封信,那封信就是在十二月三十一号的晚上十二点之后发来的。这个原因是之前我们有跟王教授征求一篇文稿,截稿的日期就是十二月三十一号。因为老教授非常的忙,所以他那篇文稿也是一直写到了十二月三十一号的晚上十二点。第二天他跟我说,第二天是一月一号了,他就跟我说,“我因为还在学校里面帮学生在批改作业,所以妳帮我检查看看,我昨天半夜写的稿子有没有什么错字”。所以那个时候我觉得,本来觉得自己很辛苦,十二月三十一号半夜还在工作,可是居然看到这六七十岁的老教授,不但是写稿写到半夜十二点,连第二天一月一号早上都还在帮学生批改作业,心里就非常的感动。就是老一辈的老人,他们那种敬业的精神,对于教学工作的勤勉跟认真。
记得我们在英国汉学院的时候,当时因为周院长刚刚过世,所以第一届的同学所写的这些论文,院长当时还没来得及批改的时候,老人家就已经走了。当时正好是王教授在英国汉学院这边教课,结果白天一边要教课,晚上就还要去批改这第一届学生所写的硕士论文,如果他不这样认真的工作的话,这些学生当时都没有办法顺利的毕业。通过这些点点滴滴,就体会到这些老人家那种勤勉认真的精神。
记得当时王教授来教授《圣学根之根》的课程的时候,他的眼睛刚刚动过手术,但是他备课非常的认真,他的讲义都是一笔一画的写出来的,手写的。虽然当时刚刚动过手术,眼睛还看得不是很清楚,所以写的字还有一点不是那么工整,有点模糊,但是他就是一笔一画的把它写出来。他就是要教导学生,即使他已经是贵为资深的老教授了,而且他是教的《圣学根之根》这个蒙学的课程,面前的小朋友都是年轻的学生,都是十几二十岁的这些年轻人,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一点都不马虎,一点都不苟且,还是认认真真的,就像在大学教博士、教硕士一样,认真的备课,亲自的写上课的讲义,我们看到这个场面非常的感动。
后来有一次王教授在讲《圣学根之根》,最后讲到《百孝诗》的时候,那是他老人家后来在极乐寺,在台南这边讲《根之根》最后的几堂课。当时因为他每个星期要在不同的学校去授课,当时就有一点感冒,声音非常的沙哑,但是他扯着这沙哑的嗓子、声音,还是在极乐寺的二楼非常认真的给学生讲解《百孝诗》。那时候因为汉学院的学生都去英国读书了,在现场的学生并不是很多,而老教授的声音当时又很沙哑,他仍然是这么认真的一堂课不落的来授课。所以从这些老人家的身上,我们学习到了那种非常的勤奋,非常认真负责的这种敬业的精神,想起这些点点滴滴都非常的感动。
这句课文这里谈到“一年不务农桑”,我们说这个农桑,我们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的大国,所以上自帝王,下至平民百姓,对于农事的生产都非常的重视。我们知道最初在上古的时候是神农氏来教导百姓们种植五谷,振兴农业的。神农当时尝百草,能够传授种植农业以及医药方面的这些常识来治疗百姓的疾苦,所以神农氏对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是有非常卓越的贡献的。
我们在朱镜宙老居士的《梦痕记》里面就读到过,我们中国自古以农治国,皇帝是如何的重视农业的生产,老人家有一段记录也是非常的宝贵。因为在古时候由于重视农耕,所以天子就有籍田之礼,通过这个礼就可以体会到了春耕的一个重要性。其实这种礼在《礼记》的〈月令〉当中已经记载得非常的清楚,它谈到:“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也就是说在这个籍田礼当中,无论是天子还是诸侯,三公、九卿、诸侯,他们都要亲自的示范耕种,用这种示范来鼓励天下的这些农夫重视农业的生产。而籍田之礼是在先农坛举行的。举行这个礼的时候,除了朝廷当中全体的官员要参加之外,你想这是皇帝亲自去主持的,在皇族当中,皇室家族当中,比较年轻的亲王贝勒也好,都要来亲自参加这个礼。这个礼节的过程也比较长。最后是皇帝亲自下田,把预先准备好的铁犁慢慢的在推动着,这是表示连天子都亲自来耕种。这种仪式是教导普天下的百姓要把农事生产做为我们立国的一个根本,要看得非常的重要,你看连皇上都亲自动手犁田,当然我们一般的百姓家就更要认真的来从事于农业的生产了。
所以师父上人也特别的提醒我们,要重视学习二十四节气。当时朱镜宙老先生在回忆录当中就有谈到,因为他是章太炎先生的女婿。有一年章太炎先生也是很久没有跟他的女儿见面了,当时他在日本,他的这个小女儿到了日本见到自己的父亲的时候,太炎先生没有叫她背什么大经大论,而是让自己的小女儿要把二十四节气背下来。为什么?在古时候,除了农夫要懂得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知识,才能够及时的耕种、播种、收割,它都是循着一定的天时的;即使是妇人、女子,在家里负责全家大小的饮食,对于二十四节气也要了解,这样才能够把一个家治理好,所以古人都非常的重视。
这个礼,我们刚刚说到的在先农坛皇帝亲耕的这个传统,确实是从周朝就开始,在明清时期成为国家的非常重要的祭祀的典礼。我们看皇帝都在这个典礼当中亲自的耕种,这种表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句课文它虽然说的是农桑,但我们知道自古以来所谓士农工商,这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不仅仅是说农业的生产,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我们从事不同的行业,同样的也要能够敬业负责,能够勤于工作。社会当中的各行各业大家都非常的勤勉认真的工作,社会才能够正常的运作。
这句课文我们就学到这里,请接着看下一句:
【天公不要房住。神道不少衣穿。强似将佛塑画。不如救些贫难。】
‘天公’是指的玉皇大帝。‘神道’则是包括了天神跟地神。‘强似’就是过度的意思。‘塑画’是塑造绘画。‘不如救些贫难’,这个“救”则是帮助的意思,给予帮助,让他脱离危险,或者是能够解脱他的困难。“救些贫难”,这个贫难就是指的贫穷的有困难的人。
这句课文就是谈到,玉皇大帝不需要人类供给的房屋居住。我们知道玉皇大帝他是天人,在天上有他的宫殿,他的生活是我们人间所无法想像的,天人的福报都是非常大的,并不是说我们给他盖了个房子他才有房子来住。而‘神道不少衣穿’,神明也不缺衣服穿。我们都听过所谓天衣无缝这个成语的故事,天衣这也是我们人间的衣服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这是劝勉世人不要过度奢华的去塑造这些像、去盖这些庙,与其这样,不如把这些钱财用来帮助贫穷困难的人。也就是说劝勉我们要多行三种布施,修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其实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供养?我们引申来说,我们真心的供养佛菩萨、供养这些天神,其实最重要的是要将他们所施行的教诲,佛菩萨在经典当中的教诲,能够真正的在我们生活当中去落实,所谓的如说修行供养,能够依教奉行,来利益一切的苦难众生,这个才是我们学习圣贤、佛菩萨最为根本的一个原则。
所以我们修行,以及我们学习圣贤教育,一定要重实质而不要重视形式。我们看到这句《无量寿经》的经文中说:“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舍离一切执着,成就无量功德。”我们看着这句经文,再深深的体会其中的义理,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一定要重视把佛菩萨对于一切众生的这种慈悲利益之心,把它落实在我们的身上,而不要去偏执、去执着一些世间人所执着的这种做法,这个才是真实的功德。
我们知道在台南府城有一座城隍庙,城隍庙里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匾额,这个匾额上面写了三个字,叫做“尔来了”,这个尔就是你,意思就是说你终于来了。进入城隍庙的人一看到这三个字,可能很多人都会心里一震,在想说我到底这生平有没有做了什么亏心事,到时候是不是被这些神明会询问、会拷问,自己来到这个城隍庙可能就会有所反思。在这个城隍庙门口也写着一副对联,说:“威恩原并济,求锡福何不为善”,就是说你看我们人有时候天天都求着灶王爷、求着城隍爷、求着玉皇大帝要给自己降福,可是求这些神明来降福,城隍老爷问,你怎么不自己多做点善事?多做点善事自然就会感得善的果报。下联是写到:“灵神非可赂”,就是神明是不能够贿赂他的,你以为做了点坏事,去送一点水果、送一点饼干、烧点香,来请求天神、请求城隍爷来饶恕我的罪过,这是做不到的,“望赦罪岂在烧金”,如果我们所做的恶事太多了,想要祈求神明来宽赦我们的罪过,怎么可能你多烧点纸钱、多上点香,怎么可能神明就会饶恕我们的罪业?所以我们看到《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个善恶的祸福都是我们自己所感召的,“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个确实我们要深深的反思这一段的经文。
城隍爷的故事其实在历史上有非常多的记载,我们在这里举一段《子不语》当中所记录的,“城隍替人训妻”的故事,来跟大家分享。这是说在杭州这一带有一个读书人姓周,叫周生,他的太太非常的凶悍,一天到晚都跟她的婆婆过不去。甚至于这个媳妇凶悍到什么程度?就是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她就披麻戴孝的来拜她的婆婆。这个意思是什么?因为老人家死了妳才披麻戴孝,那妳过年过节妳穿成这样子,就是希望她早点死,所以这个媳妇是非常的凶悍、非常不孝的。这个姓周的读书人他生性很懦弱,看到太太这么凶悍,他也管不了,于是他就每天去跟城隍老爷写疏文去祈祷,就是希望城隍老爷来评评理,然后能够帮他制伏这个凶悍的妻子,让他的母亲能够过上点太平的日子。但是他写了很多疏文都没有什么感应,他就觉得这城隍爷也太不灵了。
结果有一天这位读书人就梦到了一个鬼卒来找他,他说:“城隍爷找你”。于是这个读书人就跟着来到了城隍庙当中。于是城隍就跟他说,他说:“你的太太不孝公婆,这个情况我早就知道了,但是可惜的是因为你的命里只有一个太太的命,而还有两个儿子。因为我考虑到你是一个孝子,不能让你们家没有后代,断了香火,所以暂时就容忍你的太太。你知道我的这个用心吗?”
这个读书人就说:“我的太太实在是太凶悍了,我的父母每天就跟这样的媳妇生活,实在是日子过不下去了。而且我既然跟我太太恩义都已经断绝了,那怎么还要考虑生儿子的事情?”于是城隍老爷就问他说:“那你们当初结婚的时候是谁给你作媒的?”于是他就说是某某人作的媒,于是城隍爷就把这两个人也押送过来,并且责骂她说:“这个女子这么不孝顺,妳们居然还给她作媒,嫁给了这个孝子,都是因为妳们两个害了他们一家。”所以就命下面的鬼卒要给她责罚。结果两个人就在说:“都不是我们的原因,她们女孩子在家里,我哪知道她嫁过夫家之后会这么不孝顺?”于是这个读书人也替这两个媒人求情,结果他就跟城隍老爷说:“我的太太虽然很凶悍,但是对于鬼神、对于学佛的人她还是有所畏惧的,所以如果城隍爷能够把我的太太请过来,给她一些惩罚,让她能够改忤逆为孝顺,说不定我们家道还能转过来”。
城隍爷就说:“说得也有道理,但是你们这些人都是很善良的人,所以平常对待这些善人都是给他好脸色看,你的太太又这么凶悍,我要是不凶一点,也降伏不了她。”所以他就派了蓝面鬼拿着大锁去把他的太太(把周生的太太)押过来,并且就现了一个青面獠牙的相,让两边的鬼卒都拿着刀在旁边守着,每个人都非常的凶猛,并且这些地狱里的油锅、刑具全都放在城隍老爷的办公厅上面。然后很快的这个鬼就把这个不孝的妇人押过来了,这个妇人就跪在城隍爷的台阶前。城隍爷就把她生平不孝父母、不孝公婆的这些罪过一条一条的把它列出来,讲给她听。然后就跟这个旁边的夜叉说:“把她拉下去剥皮,丢到油锅里去。”结果这个太太听了之后,吓得就在那里大声的哭,然后就跟城隍老爷认错,她说:“以后我再也不敢了”。然后这个周生和两个媒人也在旁边替她求情。然后城隍老爷就跟她说:“看在妳的丈夫很孝顺,我姑且就宽恕妳一次,如果妳回到阳间,再度犯同样的过失,对妳的婆婆还是这么不孝的话,下一次把妳抓来,就真的要油锅伺候了,就要拿这些刑罚来惩罚妳了”。所以就把这夫妇俩都放回去了。
结果第二天早上夫妇俩一醒来,发现说两个人做的梦都是相同的。从此之后,这个凶悍的太太就一改前非,就把以前对婆婆不孝的这种行为完全都改过来,就开始对婆婆非常的孝顺了,后来果然还替周家生了两个孩子。所以我们看到这个是在《子不语》当中所记载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其实我们看到《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还有更早的像《聊斋志异》,虽然这些书里面有一些故事是讲的寓言,但是绝大多数的故事都是历史发生过的真实的事情。我们千万要小心,注意因果绝对是存在的,我们做恶事,一定会受到惩罚,会有报应的。千万不要认为说我用什么方法去烧点纸钱、上点香、送点供品,就能够贿赂神仙,贿赂这些神明,要知道因果的定律是丝毫不爽的。
所以说我们看这幅墨宝当中师父上人写到:“道德仁义,乃吾人本具之性德”,我们的仁义道德其实都是我们真心当中本具的,性德当中本具的这些德能,而“因果报应,实天地化育之大权”,天地鬼神实际上也是按照人所造作的善恶的业,所造的善和造的恶来决断他将来的去处的,绝对没有他们自己一丝一毫的意思,绝对都是秉公执法的。而“利人实为利己,害他苦报无尽”,我们做一些利益他人的事情,实际上是利益自己;如果去害别人,去做一些恶事,这个苦报、恶报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在《安士全书》当中才谈到:“人人皆知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
我们看到无论是印光大师还是师父上人,都非常重视因果的教育。我们看印光祖师当年他老人家印《了凡四训》、印《太上感应篇》、印《安士全书》,印的数量非常之多,每一版都印了五六千本,而且是印了十几二十版,算起来有三百多万册。在那个时代我们看到,为什么印祖对于这些因果的善书印得这么多?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因果教育的重要性,如果人人都了解因果报应的事实真相的话,自自然然他就不敢造恶,那这种教育实际上是可以带来家庭和乐、社会和谐与天下太平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个因果的重要性。
这里有谈到,我们看这段课文特别有谈到,“强似将佛塑画,不如救些贫难”。我们再稍微补充一点,因为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就曾经说过,佛法的法运是分成五个时期的,第一个时期是戒律成就;第二个时期是禅定成就,所以我们看中国历史上学习禅宗的人很多,而且很多人也是修行很有成就,真的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是佛法运的第二个时期;第三个时期是多闻成就,所以有很多法师讲经说法,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是非常的兴盛;而第四个时期就是塔庙坚固,就是人们就开始喜欢造佛像、喜欢建寺庙,这个时期开始人们就不重视讲经教学,也不重视佛陀教育,而是喜欢造佛像、盖寺庙;再接下来的时期是斗争坚固,这个就更严重了,不但是不喜欢搞教育,也不喜欢去建寺庙,而是在佛门当中相互之间有很多的争斗,是斗争坚固的时代。
所以我们从这五个时期,佛陀法运的五个时期可以看出,你看第一个时期、第二个时期、第三个时期,就基本上还能够维持着佛陀教育的一个精神、一个本质,就是重视戒律、重视修行,也重视讲经教学,真正是把佛教是教育的这个根本的精神落实了。而到后面几个时期,又喜欢建塔庙、建寺庙、造佛像,甚至于在佛门里面搞斗争,这个就是佛法开始衰微的这样的一个时代。通过我们补充这一点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明了,真正的儒释道的教育,一定要恢复它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只是徒搞形式,一定要把经典当中所阐释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落实下来。
请接着看下面这段课文:
【世人三不过意。王法天理人情。这个全然不顾。此身到处难容。】
这句课文,‘世人三不过意’,这是说一个人的良心上过不去,“三不过意”就是良心过不去的意思。哪方面?有三条,第一条是‘王法’,这个“王法”就是指的国家的法令,‘天理’则是指的自然的法则,‘人情’是指人之常情,所以有这三点。‘这个全然不顾’,如果对于这三点完全不顾,就是忽视的意思,不予理会和遵守的意思。‘此身到处难容’,这个“容”是容纳、接受的意思。我们对于王法、天理、人情不能够通达、不能够注重,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立身处世就难以有容身之地了。
我们看这句课文它的意思是说,我们人生活在这个世间,有三条准则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三条原理原则,如果我们违背的话,对于自己的良心就会不安。哪三条?首先是国家的法律制度。所以佛在经典中说“不犯国制”,我们在一个地方,在一个国家地区,一定要遵守这个地区、这个国家的法令规章制度,而不能够违法。这是第一条,就是佛经说的不犯国制。第二条是什么?第二条就是因果循环的规律,这个因果循环的规律我们在前面也跟大家分享过很多。第三条是人情,这个人情就是与人相处的情义。如果我们在一生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对于这三条完全都不顾及、都不重视它,也不去落实、去实践它的话,我们一生当中在这天地之间、在这人世之间就难以有容身之地。为什么?你看这个人他又不讲情、不讲理,也不讲法,他就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了。换句话说,这社会上的人们没有办法包容他、接纳他,我们说这又如何在这社会上能够立得住脚呢?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顾及到王法、天理跟人情。
在这里我也想要分享一个小例子,就是今年我们到德国去参加祭祖活动的过程当中,我们在处理一件事情,当时我在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也是脑子有点一根筋,就是完全都觉得从讲理的这个角度上来处理它。我觉得我当时提出的一个想法,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这个理只是考虑到一个层面,就是只是考虑到某一个方面,而没有顾及到很全面的这些人情世故。所以虽然我觉得这件事情我做得很有理,但是到具体落实的时候,却因为这个事情决断不当,就把人情这方面给忽略了,变成说没有把人情的方面顾及好。因为我们做什么事情其实都要讲伦理道德,它有一个长幼尊卑的顺序的。但是我们只是单凭我觉得这个事情从理、从法律、从规章制度这个角度上,我觉得这样做很合适,可是没有考虑到说同时也要兼顾到人情当中的伦理道德,也就是说我这样做,会不会伤害到长幼有序的这样的一个伦理道德的原则?当时因为很匆促,所以就没有考虑到很周全。
结果到了在德国举办活动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出现了。虽然我觉得事情已经处理得很好,把每件事都做得很到位了,但是因为人情没顾到,所以有些长辈他心里就不高兴。到了事情要发生的时候,再临时调整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当时我就跟一位长辈忏悔,我说当时因为情况很紧急,所以我想这个问题处理的时候,只考虑到一个层面,就是合不合理,这个道理的理,只考虑到这一点,但是对于合不合情我就没有把它过多的再去考量,这样子。这个长辈就教导我,他说,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在妳很急的时候往往处理不好。当时因为这个长辈有在旁边听到我处理这个事情的这个过程,他说其实他在旁边,旁观者清,他当时觉得我这样做不是太圆满,就是没有情、理、法各个方面全都照顾到,而只是急着要赶快把这件事情处理,让它有个结果这样子。他说很多事情都是在妳很急的时候,情、理、法这三方面都没有考虑好,所以虽然妳很认真的把事情做好了,但是把人情却伤害到了,他说妳这样做事情也是不圆满的。
所以师父上人之前也是常常提醒我们年轻人,他说,你们这些年轻人,从小在学校,一般的学校接受教育,没有受到很多传统文化的薰陶,所以往往你们都是只会做事不会做人。这个话就很有深意,你会做事,那肯定这法令规章制度、一些理是顾得很好,可是这个过程当中,你的人情世故是否有考虑清楚、有处理好,这个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不能单单只是考虑到我事情做好了没有,这个做事的过程当中,也要顾到说我人情的方面,我是不是也符合了伦理道德的标准?其实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我们一个切身的体会,当时我就非常惭愧、非常忏悔,觉得自己年轻气盛,这个事情没有考虑周全就轻率的去做出决定。这是说我们生活在世间,确实做任何事情,对于王法、天理、人情,各方面都要能够顾及到。
所以我们先看一下这个“天理”。天理在《文昌帝君阴骘文》说:“作事须循天理。”这个天理也是《太上感应篇》当中经文上所谈的,也就是因果的定律。我们看《太上感应篇》说:“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这个就是指的天理,也就是因果报应的这样的一个定理。
“人情”,人情是包括人伦情义、五伦五常。所以在《孟子.滕文公》当中就有这样的一句经文,就是谈什么是人伦。这个人伦就包括“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王法、天理、人情是一而三、三而一,三者是一体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我们处理一个事情,只重视到国家的法律制度,或者是因果的定律,而忽略了人情,那这个事情就做不圆满。相反的,如果我们只顾到人情,而忽略了王法与天理的话,可能我们会感情用事而失去理智,同样也会做错事情。如果这件事情我们人情也尽到了,也符合因果的定律,但是对于国家的法律制度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这样也是有所偏颇的。所以这三个为人处世的原理原则是三而一、一而三,我们方方面面都要顾虑到。
关于人情,在《太上感应篇汇编》当中还有这样一段话:“骨肉之间只该讲情,不该讲理,执理便伤情,伤情即非理”。这是强调说,人伦之间、骨肉之间,这个情要摆在理的前面。如果我们骨肉之间我们太过于讲理,而不近人情,那么就会伤了亲人之间的亲情,伤情即非理,你伤了亲情,你再有理,这个也不是理了。这个是人情。
“王法”,这是国家的法律制度。在《周礼》当中也记载:“凡民同货财者,令以国法行之。犯令者,刑罚之。”所以这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在上古时期《周礼》就已经有所记载。
譬如说我们到法国巴黎去参观卢浮宫,卢浮宫当中就有一个石碑,叫做“汉谟拉比法典”,这个是很早的一个法律的条文。在特别是国外的法制国家,对于这个法律规章制度是非常重视的。
对于天理、人情、王法这三个方面,我们这节课的时间已经到了,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再来跟大家做分享。谢谢大家。

圣学根之根——续小儿语 |第7集| 开吉法师讲解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0年5月23日12:08:2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6221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