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成就自己的德行

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淨空法師 講述   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点此下载PDF

成就自己的德行

一、做人十二德目

儒家教學的宗旨是「五倫五常」,五倫是每個人的本分,五常(仁義禮智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再發展就是八德。八德有兩種講法,第一種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第二種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我們把這兩種講法合起來,去掉重複的,是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十二個字是性德。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處事待人接物不能違背這十二個字,要與它相應,性德就顯現了。修德就是把與倫理道德不相應的這些妄想習氣捨棄掉,放下了,性德就現前了。所以,中國老祖宗千萬年教學的總綱領,最高的指導原則,佛法講大總持法門,在中國就這十二個字。這十二個字你能真的做到,你過的是天人快樂的生活;如果你還能看破放下,你過的是佛菩薩的生活,哪有不快樂的道理!哪有不自在的道理!

「百善孝為先」,這十二個字,孝是根本。我們今天修學這麼困難,原因就是對孝親尊師一無所知,修什麼樣的善行都不能成就。一個人沒有孝行,他做的善再多都是假的,就好像花瓶裡的鮮花,很美、很漂亮,沒根,幾天就枯死了,古人講不能成德。所以孝是性德裡面第一德。

孝是什麼意思?孝是會意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合成一個字,意思是上一代與下一代是一體,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是一體。也就是佛經講的「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整個宇宙法界虛空界一切萬物與我是一體,是我的自體。讓我們一看到孝這個符號,就體會到它所代表的意思。孝以宇宙萬有一個共同生命體為本,不是以個人為本,個人只是本體裡的小分子而已。老子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以這個為根本的理念。中國傳統文化以孝為本體,孝就是實相。我們看待一切眾生,年齡與我父母差不多的,「事諸父,如事父」,把他看作是自己父母一樣的恭敬孝順;看到與自己年齡差不多的,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看到小孩與自己兒女差不多大的,都是自己的子女。到什麼時候才知道真的是一體?明心見性。沒有明心見性,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不了解事實真相。妄想分別執著一放下,真相大白,然後知道原來愛人是愛自己,愛自己就是愛人。孝就是愛。

中華整體的文化,講體、宗、趣,體是孝,從孝延伸出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是宗,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趣(趣向)。大乘佛法講體、相、用,體是自性,自性「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這是從體上講,宇宙是從相上講,大慈大悲是從作用上講。中華聖賢文化與大乘佛法相應。所以佛法是究竟圓滿的教育,不是迷信,不是宗教,我們不能不認真學習。

孔子說「夫孝,德之本也」,孝是道德的根本,孝包含著自性的萬德萬能,所以一個人德行的啟發,一定從孝下手,盡孝就是自性性德的圓滿流露。如果我們從事相上來講,五倫、八德全包在裡面,少一個,孝道就不圓滿。佛法講菩提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一即是五,五即是一,任何一條都具足其他四條。譬如真誠,真誠裡面一定有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少一個,真誠就有欠缺,就不圓滿了;慈悲,慈悲裡面一定有真誠、清淨、平等、正覺,這叫圓滿,少一個就有欠缺了。

圓滿的性德, 看用在哪方面, 譬如在五倫, 用在父子, 稱「親」,父子有親;用在君臣,稱「義」,君臣有義;用在夫婦,稱「別」,夫婦有別;用在兄弟姐妹,稱「序」,長幼有序;用在朋友,稱「信」,朋友有信,實際上都是這個孝字。名詞雖不一,根是一個孝字。我們講十二德目,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都在孝字裡面,看用在哪方面,我們用哪個字來表示它,實際上就這一個字。孝道是大圓滿的大根大本。教育也是從孝這裡建立的,所以嬰兒要從小培養他孝,愛父母。父子有親的親,從嬰孩還不會說話、不會走路時,就能看到,他愛父母,父母這個時候也是無條件的愛他。這一種父子親愛,怎樣能夠永恆的保持,永遠不變,這就是教育,這叫孝道。中國古聖先賢就教這一件事情,這是所有一切人倫的根本。只要人對父母的愛心永恆不變,他就會愛兄弟、愛妻子、愛親戚、愛朋友、愛社會;忠君愛國,殺身成仁,捨身取義,都是孝道教育的成就。

對一切人、對一切事絕對沒有邪念。在家是孝子,在學校是好學生,在社會是好公民,無論在什麼場所,都是好榜樣。孝養父母,知恩報恩,永恆不變,給社會做個好樣子,大家都會稱讚。這不但養了父母之德,也能夠教化眾生行孝,這不正是自行化他嗎?如果自己不能行孝,天天勸別人,把孝道講得天花亂墜,那沒用,沒人相信!必須是自己真正做到了,讓他人看到,受你的影響,從內心裡面真正感動,向你學習。

孝是兒女對父母的愛,是性德,從孝演變出來的悌也是性德。悌是什麼?把孝落實在兄長身上,就叫悌。悌是尊重、敬愛年齡比我大的兄長。兄弟姐妹和睦相處,是悌道,延伸出來就是尊敬長輩,人要懂得孝親尊長。展開來是平輩,我們在社會上與平輩怎麼相處?同樣是敬愛。今天我們看到社會上一家兄弟姐妹爭財爭利,甚至鬧上法庭,把至親骨肉忘掉了,反目成仇,這成什麼話!我們怎麼做?人家要,我們歡歡喜喜讓給他,如果爭奪利益,那對不起釋迦牟尼佛。別人爭,我們讓,我們懂得命裡有的丟不掉,這個地方捨掉了,那個地方就來了,來的比捨的一定還要豐富,就好像有利息一樣。所以不要爭,要謙讓、和睦相處。今天中國所提倡的和諧社會,和諧社會也是悌道的延伸。

什麼是忠?忠是會意字,是智慧的符號,中下面一個心,看到這個字就知道心要擺在中間,不能偏頗、不能偏私、不能邪,心要端正。心一偏頗就損己又損人,心不偏頗就能夠大公無私,處處替人著想。有偏心、有偏愛用心就不正。處事待人接物沒有壞心眼,壞心眼是邪,有邪念就是不忠。所以用心,對人對事對物沒有惡意,就不邪;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不偏。

儒家講「中庸」,佛法講「中道」,就是忠的意思,忠就是一心、是誠意、是心正,一絲毫不偏,一絲毫不邪,二心就不忠,就有偏有邪了。大乘佛法講真誠,忠與誠是一不是二,忠就是誠,誠就是忠。曾國藩先生說,「一念不生是謂誠」。說實在話,一念不生是忠,就是真心,所以忠不容易做到,稍有一點偏邪,迷了就是妄心。所以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保持不迷、不偏、不邪,心地正大光明,這是盡忠!我們學佛,總結佛陀的教誨就是「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這就是忠。對人對事對物,用的是忠誠心。不忠不誠,言行自然輕薄,厚重就沒有了。佛菩薩的用心中正,不偏不邪,不落二邊,安住中道。安住中道就是「清淨平等覺」,清淨是下品的忠;平等是中品的忠;覺悟(大徹大悟)是上品的忠。上品的忠是佛,中品的忠是菩薩,下品的忠是阿羅漢。

學佛,能夠把心放在中道上,就叫發菩提心,這功德就大了,為什麼?你用真心。心是真是妄,標準在此地。我們現在起心動念到底是真是妄?全都是妄心,我們的心有分別、有執著。分別就偏了,執著就邪了,執著裡有好惡,這心不清淨,所以是妄心,這是講用心。我們要知道,中住是真心,我們本來用心全是中住,現在不能中住,偏了。能認識到這點就是覺悟。如何保持我們的覺悟?就是要真正把它做到,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憑良心、大公無私,就是盡忠。世間人講盡忠,不是忠於一個人,而是忠於職守,忠於本分,忠於義務,忠於國家、忠於民族、忠於社會。應該做的事情,一定盡心盡力做好,這叫盡忠。從佛法來講,佛法非常肯定,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與自己是一體,你能不盡忠嗎?你能不全心全力去照顧嗎?所以世出世法裡,真正做到究竟圓滿都是如來果地上的。不是佛菩薩做不圓滿,什麼原因?就是用心不同。佛菩薩用清淨心、平等心、覺悟心去做,沒有一樣事情不是圓滿的,盡善盡美。所以我們要學佛、要學菩薩安住中道,以這個存心對待萬事萬物,這就盡忠。

信是言而有信,講信用,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言而有信的人做事情負責任,說到做到,絕不欺騙別人,這樣的人會得到社會大眾的支持、幫助。孔子講「人無信不立」,老祖宗把信放在道德的最底限,所以信是基本的道德,稱為信德。

信德裡面,中國人講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本來是聖賢,相信自己本性本善,相信我自努力,能恢復到自己的本位。學佛要相信自己本來是佛,一定能成佛;不相信自己是佛,永遠不會成佛。不相信自己的心是本善,永遠做不到善人。我們無始劫以來就是不相信自己本來有圓常的覺性,所以一直在迷。

所有的德行全是建立在信德的基礎上,一切法都從信德而成就的,沒有信德什麼都不能成就。信根要是壞了,性德就沒有了。沒有信,什麼成就都沒有。所以,佛經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是入道的根源,世出世間一切功德都是從信心生的,沒有信心就生不出功德。你有多大的成就,就看你有多大的信心,信心與你的成就決定成正比例。對古聖先賢沒有信心,孔子、釋迦佛來教你也沒辦法。為什麼?沒有根,不會發芽,不能成長。如果能信能解,你的福德現前。福德是什麼?你真幹,能行、能證!具足這種條件,遇到緣分,你就能成就。

現代人對自己失了信心,對別人也懷疑,對自己的傳統教育也不信,這怎麼能不出問題?我們如何去建立信心?相信自己,相信父母,相信兄弟姐妹,相信祖宗,相信聖賢,這信心不建立不得了!記住六祖的教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不要老盯著他人的過失,那是自己嚴重的過失,他人的過失未必是真的,自己的過失決定不是假的。這個道理很深,一定要懂。你要想真成佛,你只看到自己的過失,沒有看到他人的過失,你才能成得了佛。你要看他人的過失,見不到自己的過失,你永遠不能成就。

我們學習一定是從信開始,從這奠基礎。那為什麼不信?懷疑。現在人受了科學洗禮,科學頭一個就教你懷疑,對祖宗懷疑、對父母懷疑、對聖賢懷疑,沒有一樣不懷疑,這個你就入不了門。如何能夠斷疑生信,那得要教。可是教的條件,如果他沒有誠信心、沒有誠敬心,什麼都學不到。聖賢教育是心性的教育,心性最重要的第一德還是信。信若沒有,全部沒有了。這怎麼能入門?入不了門。

我們要學老祖宗,真信,不懷疑。我們把信心建立,對佛菩薩不懷疑,對老祖宗不懷疑,對現在科學、哲學也不懷疑,對任何人都不懷疑。為什麼?我們相信「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相信「人性本善」,我們的信心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真有信心的人,就能得到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活得快樂,幸福自在!真正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快樂無比。人生最高的享受,肯定是立足於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知足常樂!煩惱,年年減少,智慧年年增長。即便是布衣、小百姓的這種身分,可是智慧現前,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講的性相、理事、因果都很清楚、都很明瞭,人怎麼會不快樂?怎麼會不幸福?所以要怎樣化解現在社會的危機,怎樣救自己,身心健康,一生生活得幸福美滿?要把信心找回來,要相信老祖宗,要相信古聖先賢,要相信佛菩薩。

禮是約束身體行為的標準,一舉一動、一言一笑要合禮,佛門講「不犯威儀」,這個威儀就是禮貌、禮節。孔子說,「不知禮,無以立」,在過去的社會如果不懂禮,沒法子立足,所以中國自古以來稱為「禮義之邦」,人人都知禮行義。守禮、持戒、仁義之人,人人都歡喜親近。一個人要做到與一切人接觸的時候,人都歡喜你、不討厭你,你做人就成功了。所以禮節是我們要學習的。

禮是有節度的,禮是社會的秩序、規矩,今天的法律也包括在這裡面,它的範圍非常廣大。人人能守規矩、守禮、守法,大家就可以和睦相處。所以禮不能過分,也不能不到,要恰到好處。如果超過節度,就是諂媚巴結,不合禮;如果不及,就顯得自己傲慢,所以一定要符合節度。可見得「懂禮」相當不容易!雖然我們現代這個社會不講禮了,人和人之間的交往疏忽了禮節,可是我們以禮對人,人家都歡喜,並不討厭。由此可知,好禮是天性,絕對不是孔子、孟子想出來的一套辦法,它是從自性流露出來的,自性本具的德行。

性德是個抽象的名相,它從儒家的禮、佛家的戒律顯示出來;禮與戒都不是聖賢制定的,而是古聖先賢心行自然的流露,給我們看到了。所以明心見性的人對人、對事、對物,自然具足禮貌。如果沒有禮貌,這是凡夫,無禮就是將自己的本性迷失了,所以表現出來就與禮法相違背了。

人與人往來,第一個就要懂得禮敬,才能和睦相處,化解衝突,達到社會安定,世界和平。《弟子規》是最基本的禮教,禮的精神是恭敬,對於人事物平等的恭敬心,用最恭敬心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待人接物,這是真正有禮。

義者循理,遵循正理,遵循大自然的規則。義是盡義務,為一切眾生服務,絕不求果報,不求報酬,不講權利。無論做什麼事情,無論是為自己的,或是為別人的,思想、言行,都合情、合理、合法,在什麼地位、什麼身分,應當做哪些事情,循規蹈矩,盡心盡力做好,也就是所謂天理良心,處事待人接物利益眾生,不傷害眾生,這叫義。我幫助他人,為社會大眾服務,不求報償,這叫義務。我們現在講做義工,義工就是不要報酬,義務的,應當為社會、為國家、為一切眾生服務。這就是道義。我們在社會上,無論什麼身分、地位,用財力、勞力,或是智慧,或者三個都用,盡心盡力,全心全力,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離苦得樂,不計較報酬,也不計較工作環境,這就是義!這是應該盡的義務。

如今的社會講法,不講情、理,自以為聰明的人鑽法律漏洞,這就是沒有義。做多少工作都要計算代價,是商業行為,這也沒有義。中國古人講義氣,「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現在這個社會有這種觀念的人,很難找到了。什麼都講利,人情焉能不冷漠?世界焉能不亂?如果人人都能明白義理,能守住重義輕利的原理原則,能把父子有親這種愛表現在公司、團體的關係之中,彼此互相包容、關懷、照顧,互助合作,共存共榮。團體的每一個人,尊重團體、愛護團體,不毀謗、不傷害團體,這就是有道義的團體!這樣的團體就能有義且有利,就能給世人做個講義、行義的好榜樣。心裡存義,做出道義、仁義、情義、恩義的形象來影響社會,廣度眾生,讓眾生回歸道義。都能把它做到,就是現代能盡義務的聖賢君子。

廉是廉潔,廉潔就不貪污,不取分外之財,不佔他人一點便宜。知道節儉是美德,日常生活當中,恪守本分,一飲一啄不浪費。自己過一般社會最低水準的生活,習慣清苦的生活,不追求奢侈,物品要懂得節省,不隨意丟棄,物力艱難,來之不易。拓開心量,不貪圖他人的供養,不貪圖享受,把多餘的用來供養、照顧社會苦難眾生。自己身心清淨,體力自然充沛,粗茶淡飯就足以維持身體健康。

生活清苦好,心裡沒有貪瞋痴慢,沒有病毒,沒有自私自利,對外面的感染就有抵抗力!佛法在行不在說,一切要做出來,展現給大家看!對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不沾染,默默的去做,「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自自然然有收穫。勉勵自己盡形壽要這樣做,人家看到你廉潔,深受感動,回頭向你學習,這個感化就產生效應。所以只要自己默默去做,自然廉潔效應就會產生。

恥是知恥、羞恥、慚愧心。慚愧在中國道德來說,就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問心無愧。慚是中國人講的良心,是對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能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愧是外面輿論的批評。內不違背良心,外面就不會有輿論的批評指責。知恥是規範自己的行為,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想想是否如法,反省這樣做能否對得起父母、對得起祖宗、對得起自己的天良?能否不讓別人批評我、指責我?用內外的力量約束著自己。如果是無慚無恥的人,做惡事不在乎別人批評,只顧自己的貪婪欲望,根本不理會什麼倫理、道德,那就是無慚無恥。所以善護諸根,要靠慚愧,要靠知恥的心。

慚愧是性德,知恥是性德。在佛法講,阿羅漢以上,超越六道輪迴,才算是具足慚愧,真正知恥。本性本善,本來是佛,我們現在卻受到這樣嚴重的污染,別人都成佛了,我卻墮落在六道輪迴,迷失了自性,還在當凡夫,怎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怎能對得起自己的本善?人墮落在六道那就是奇恥大辱!所以我們應該知恥,好好懺悔改過,否則怎能對得起自己本來是佛?怎能對得起父母老師?怎能對得起諸佛菩薩?怎能對得起一切苦難眾生?我修成了才能幫助他;我修得不好,他天天在期望著我幫助他,救苦救難,我怎麼對得起他?所以人要有恥辱心,那就有救。

知恥的人,「知恥近乎勇」。一個人為什麼能夠勇猛精進,發憤圖強,那個力量從哪來的?這個力量不外乎知恥,這個力量推動他,這是他精進的動力。佛家講「勇猛精進」,儒家講「日新又新」,誰能做得到?知恥的人能做到。能知恥,當然就能夠發憤、勇猛精進。精進是菩薩唯一善根。世間善根有三個,無貪、無瞋、無痴,世間一切善法的根就是不貪、不瞋、不痴。佛法修行當然要具足世間三善根,沒有世間三善根不能修行。在三善根當中還要有一個特殊的善根,精進不懈。精進使一個人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依舊勇猛精進應化在十法界普度眾生。看到有一個眾生還沒有覺悟、還沒有成佛,覺得那是我的恥辱。這就是見性的人與沒見性的人不一樣的地方,沒有見性的人在迷,不知道宇宙萬事萬物的真相,所以他的思惟是侷限的,不是圓滿的;見性之後,知道宇宙萬事萬物的真相是一體,《華嚴經》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個眾生沒有成佛,性德不圓滿,這就是恥,然後你才知道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們為什麼與十法界眾生感應道交。使得初學佛的學人,初發心的學人,感恩的心油然而生,知恥、慚愧心當然也就生起來了。唯有真正懂得的人,才能依教修行,感激佛菩薩、感激老師、感激一切善友的恩德,所謂是「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自動自發去做。所以知恥,是修行德目中非常重要的一條,能成就自己的道德仁義。

慚愧知恥是性德,自性本有,對於不知恥的、不如法的,沒有慚愧心的,怎樣幫助他回歸性德?馬鳴菩薩講得好,「本覺本有,不覺本無」。無慚無愧不知恥本來沒有,本來沒有的可以斷,本來有的可以恢復。護法的人,修行的人,對這要有堅定的信心和認知,幫助自己、幫助他人恢復性德。當年釋迦牟尼佛在世做出了示範、表演,在中國有孔子、孟子,在西方有耶穌、穆罕默德,有許許多多的先知,他們都在表演、示範給我們看,從來沒有終止過的。現在這個社會,恥這個字沒有了,所以大家敢胡作妄為。要挽救現在的社會,最重要的,要提倡知恥!人只要有慚愧羞恥心,自然會守禮,自然能夠盡義務,自然能夠廉潔,自然會從迷惑顛倒回頭皈依覺正淨,所以知恥的確是一個中心的問題。如果希望社會和平,希望化解災難,我們自己把知恥心找回來就真有效了。

仁、愛

仁是會意字,仁者二人,想到自己一定想到別人,自他不二。以真誠的心,仁愛的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自己不願意做的就不可以叫他人做,愛人如愛自己,仁慈博愛,這叫仁,仁者愛人。比如古老的夏威夷土著他們治療疾病的方法,不必與病人接觸,不需要見面,只要知道他的名字,就可以用意念治他的病。而且方法很簡單,頭一個就是我愛你,就是仁,然後是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就這麼四句話。心裡沒有雜念,專注觀想,把病人與自己當作是一體,愛他如愛己,然後用極善的意念,把自己的器官細胞裡的病毒全都清洗乾淨,恢復健康,那個人的病就治好了。這是醫者和病人所起的最自然的心電感應。

不知道如何愛自己的人可憐,更不會愛人!不知道守住自己的本善,這是不自愛。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現在變成凡夫造作罪業,這是不自愛。人不自愛,就不會愛人,自愛才會愛人。愛人從愛父母、妻子、兒女、家親眷屬開始,慢慢再擴大,「凡是人,皆須愛」。在佛法講,不但愛人,還要愛樹木花草、愛山河大地,對待萬物,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像天地一樣沒有絲毫私心,沒有絲毫分別執著,平等的照顧一切眾生,愛心遍法界虛空界。人懂得愛人就不會害人。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這是愛心完全沒有了。仁愛之人大慈大悲,心裡沒有敵人、沒有冤家對頭。人人都來推行仁愛,社會就會祥和,問題就能化解,衝突就沒有了。

和、平

和是因,平是果。我們現在內心不平,因為沒有和,與人相處要能和,有和才有平。佛陀教導我們修「六和敬」,這是佛法戒律的根本戒。六和第一個「見和同解」,現在所謂建立共識,和是從這個地方扎根的。有共同的看法、共同的想法,在這一生當中有共同奮鬥的目標、方向,這是和的基礎。「戒和同修」,守法、守規矩,不守法不行。規矩,在中國五千年來每個家族的規矩就是家規,家規的集大成就是《弟子規》。中華五千年來,確實是長治久安。很不幸近代這一、二百年,中國人民生活得非常痛苦,什麼原因?把老祖宗的成法疏忽、放棄了,苦難來了。如果依照老祖宗成法規規矩矩,肯定整個世界亂,中國不亂,整個世界人苦,中國人享樂。

在古時候讀書的人,一生奮鬥的目標就是代眾生受苦,希望我多受一點苦,眾生少受一點苦,這是性德自然的。古德所說的「學問深時意氣平」,一個人的學問、品德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心平氣和,對待任何人都謙虛恭敬。孔子、孟子、釋迦牟尼佛,即使是對待乞丐都尊重,為什麼?乞丐也是人,有人格,有人性,是值得尊敬的。他今天落到這個地步,那是不善業的果報,他的習性不善,他的本性善,「人之初,性本善」,所以從本性上看是平等的。在佛的心目當中與一切大眾平等,所以自然謙卑,自然尊重他人、愛護他人、關懷他人,他人有苦難,哪有不援手幫助的道理!這是和諧社會的根。「身和同住」,大環境來講,大家同住在地球上;小環境來講,同住在一個城市,一個鄉村,乃至於更小,同住在一個道場,大家要各自約束自己言行動作,要規矩謹慎,不影響他人,給大家一個好的修學、生活環境。「口和無諍」,沒有爭論。「意和同悅」,每個人都歡歡喜喜,法喜充滿。「利和同均」,衣食住行,大家是平等的。

一個團體,真正做到六和,大家心就平了,和平;心平之後就得到安,平安;心安之後就得到樂,安樂,離苦得樂就真正得到,佛法破迷開悟,轉凡成聖,平等覺,才會真正得到。平等就覺了,覺就平等,和是平的前方便,所以,覺才和,和就是覺,不和就是不覺。和、平等、覺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與任何人、任何事都要和,和沒有爭、和沒有界限,有界限必定有爭執。所以真正要得到一生的安樂,從哪裡做起?從六和敬,以六和敬修平等心,才真正得到安樂。所謂是心安理得,道理明白心就安了,自然安和樂利。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核心就是一個孝,其他十一個都是從孝衍生出來的。所以中國自古以來,以孝治天下。這是文化的根!

二、做真善男子善女子

中國古聖先賢有智慧,找到了做人的根本,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誰把這十二個字全部落實了,這個人就是聖人,這個人就是佛。佛法的根本是什麼?以慈悲為本。本有十大綱領,就是十善業道,十善的每一綱具足十目,十目展開為一百條,每一條又衍生十條,重重無盡。小乘的三千威儀是圍繞十善業道展開的,大乘菩薩的八萬四千細行也是圍繞十善業道展開的,三千威儀是小乘行者的方便究竟,八萬四千細行是大乘菩薩的方便究竟。如果用中國古聖先賢的這十二個字來進行對比,這十二個字一展開,原來就是菩薩的八萬四千細行。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菩薩慈悲的體現,這十二個字便是我們的扎根教育。

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的很簡單,幾千年傳下來都沒有改變,這個總綱領只有四個科目,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儒家的四書五經、十三經,乃至於後代的《四庫全書》,說了什麼?絕對沒有離開這四科十二個字的範疇。中國幾千年的教學,祖宗世世代代的承傳就是這四個科目,從未改變。人人重視落實這四個科目,社會就一片祥和,災難就能得到化解。正如佛經所言,「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我們的心態好,念念不離開這十二個字,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違聖訓,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中華文化這十二個字,與佛教經典、與其他宗教典籍,涵義完全貫通。教育的核心是什麼?是孝,五倫第一倫,「父子有親」,這種親愛,是性德的核心。教育的第一個目的,就是保持這種親愛在一生當中都不會變質;第二個目的,是把這種親愛發揚光大,從愛你的父母、愛你的兄弟,擴大到愛你的家族、愛你的鄰里鄉黨、愛社會、愛國家、愛民族,到「凡是人,皆須愛」,把這個愛擴大到一切層面。所以中國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懂得這個道理,才會懂得中國文化,才會懂得中華民族。

佛家不說愛,說慈悲,慈悲就是愛。為什麼佛不說愛而說慈悲?因為世間人說的愛包含七情六欲,受情欲的牽引很容易失去理智,墮入生死情網,所以佛不講愛而講慈悲。慈能拔苦,悲能予樂,有情有義又有理智,這個好!其他宗教典籍中我們常能看到「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這個愛就是佛家講的慈悲,而不是俗世間的人毫無理智的感情用事。譬如《古蘭經》在重要經句前面都會講到「真主確實是仁慈的」。仁慈好,仁慈是智慧、是理性,不是盲目的感情發洩,而是性德的核心。

人能夠自己護持性德,護持本善,便叫自愛。什麼人能真正做到自愛?嚴格的說,只有佛教的法身菩薩能百分之百做到自愛。以《華嚴經》為例,初住菩薩做到了自愛,他知道身是假的,不是真的,自私自利的念頭沒有了,不再追求名聞利養,不再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不再為身體造業。對於我們初學,愛欲降溫了,就能小心護持自己的性德,就能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

許多外國人研究中國歷史、研究中國文化,都佩服得五體投地!尤其是湯恩比博士,他是英國的歷史哲學家,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真是推崇備至,他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他的話證明中國人有智慧,證明中國人懂得教育,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經驗,有教育的成效。

老子講「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佛家講得更究竟圓滿,遍法界虛空界與自己是一體。遍法界虛空界,包括不同維次空間的一切物命,與我們息息相關,所以我們要愛所有的動物、愛所有的植物、愛山河大地、愛虛空法界,確實是愛心遍法界、善意滿人間。這比「凡是人,皆須愛」的範圍不知道要大多少倍!

這十二個字,「仁愛和平」,這是道德的制高點。十二個字就像十二層大樓,根基在哪裡?根在孝,孝是第一層;悌是第二層,和平是最高層,它有根、有源、有基礎。佛在《觀無量壽經》上說,淨業三福第一福第一句是「孝養父母」,第二句是「奉事師長」,可見孝親尊師是學佛的根基。如果沒有這兩句,學佛便沒有根,怎麼會有成就?中國人能夠立國五千年,根深蒂固,靠的是什麼?孝悌而已。雖然這一、二百年來被疏忽了,但是根本沒有動搖。我們在湯池辦學的實驗證明,我們的根在,根深蒂固,人是非常好教的。

現在世界上這麼多災難,科學技術要負很大的責任。不知道整個宇宙是一個有機體,幸虧現代量子力學家發現了,若不發現,佛教永遠被人家看作是迷信。現在知道了,樹木花草是有機體,它會看、會聽、懂得人的意思,那你隨便去砍伐它,它能不恨你嗎?你愛它,它歡喜你;你隨便糟蹋,它恨你。恨你它就報復,長出來的東西都有毒,你吃了就會生病。山河大地也有靈性,它與人類是統一的、全息的、有機的。譬如你去挖礦,挖淺一點無所謂,你能得一點受用,若是挖得太深,你不與它商量,我相信它很不高興,它不高興那個身體晃一晃,地震災難就來了。從這個地方你就能聯想到,我們老祖宗真的有智慧,老祖宗要墾山時,先要去拜祭山神,真不是迷信,有大道理在。佛教導我們,若要砍樹蓋個小茅蓬,三天之前你就要去祭拜那幾棵樹,要去修供養,誦經念咒迴向,請其搬家,三天之後再來砍這些樹。佛說得很清楚,樹只要高過一個人,就有樹神。現在我們知道有這麼回事情,對它就要有禮貌,要尊重,我們愛它,它也愛我們,大家都不會出亂子。現在的人迷信科學,對老祖宗的智慧完全不相信了,以為人定勝天,所以為所欲為,倒行逆施,結果怎麼樣?災難頻繁。我們希望量子力學盡快發展,三、五年當中普及到全世界,讓大家都知道所有的物質現象全都有精神的作用,全都是受想行識的體現。

我們在澳洲有一個很大的菜園,菜的品種很多,果樹有三十多種,水果年年豐收。我們對這些蔬菜、花草、樹木恭敬供養,照顧得很用心,每隔一小段距離都放一個念佛機,整個菜園、樹林中都能聽到佛號。我們不用化肥、不用農藥。用化肥、用農藥對不起植物,為什麼?你拿化學品去害它,它長的時候就有毒,人吃了就會得病。我們不害它,它也不會害我們。我們的蔬菜比附近那些菜農的蔬菜長得更好,菜農們到我們這邊來參觀,問我們為什麼種得這麼好?我們就告訴他,不用農藥、不用化肥,用阿彌陀佛來供養它們。我們不施農藥,有沒有小蟲?有。對小蟲,我們劃一個小區域,種一些菜專門供養牠們,牠只吃那一塊地的,隔壁這邊牠不來,所以小蟲非常守信用,很好相處。小鳥也是如此,我們的果樹,用不著把果實包起來,我們與小鳥也有約,我們每一個品種的果樹都會有一、二棵留給小鳥,讓牠專門到那邊去吃,牠們都很遵守約定,沒有指定的果樹,不會來吃,所以我們年年豐收。這些小鳥、小蟲也都很快樂,我們大家共存共榮,和睦相處。我們保護牠,牠也對我們很尊重,你說這多好!不用化肥、不用農藥,我們對得起大地,大地保佑了我們,對我們有恩。如果我們用農藥化肥,是毒害大地,也許今年種的東西好像不錯,但過二、三年就不能種了,為什麼?土地中毒了。誰造的業?自作自受。

現在這個世界上災難頻繁,社會動蕩不安,人不僅不信聖賢、不尊重他人,也不尊重動物,任意殺害,不尊重花草樹木、不敬畏山河大地,任意破壞生態環境。科學家說,全世界如果能有八千人以上,真正斷惡修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把這個功德迴向給地球,迴向給一切眾生,世界也許會有救。科學家這個觀念是佛菩薩的正念。正念,就是平等普照,沒有優劣親疏,沒有物我彼此,真正把遍法界虛空界與自己看作是一體,這才是真學佛。真學佛的人,頭一件事情,是把貪瞋痴打掉。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一輩子為我們作示現,生活簡單,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三衣一缽,快樂無比。一個人何必希望擁有那麼多的財富,那叫糊塗!財富是你的嗎?講席上我已經講過許多次,你身上口袋裡的錢是你的,存在銀行裡的不是你的;你身上穿的衣服是你的,沒穿在身上的就不是你的;你住在這個房子裡,這房子是你的,離開房子外出,這房子就不是你的。你若能常作如是觀如是想,你就知足常樂了。什麼東西是真的?積功累德是真的,是生生世世的福田。你能孝順父母,你能尊重長輩,你能愛護一切眾生,這個功德永遠不會丟失,真正屬於你自己。其他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有智慧的人能夠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快樂每一天。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8月9日04:23:3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6033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