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集
文字版点击加号
第十讲
颂文: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绵。
【此颂六识转妙观察智。初下品转也。以第六识顺生死流。具有分别俱生我.法二执。若逆流还源亦仗此识作我.法二空观。今转识成智从观行位入生空观。至七信位方破分别我执。从八信起作法空观。历三贤位至初地初心方断分别法执。故云。分别二障极喜无。颂言欢喜即初地也。发起者初转智也。以第六识三品转智。初地下品转八地。中品转等觉。上品转初心者。以一地中有三种心。谓入.住.出。初入地时名初心耳。分别二执已破。俱生二执方现。故云现缠眠。缠即现行。眠即种子。以登地时俱生种现未纯伏灭。故云犹自现缠眠耳。】
颂文: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此颂第六识中品上品转智义也。远行即第七地。后字即八九十地至等觉位也。谓登八地中品。转智犹未最极。直至等觉后心方为最上品转。故曰圆明。以究竟位中诸漏永尽。无漏随增性净圆明。到此地位六识方得纯净无漏。即转成妙观察智而圆明普照大千之界矣。谓如来善能观察诸法圆融次第。复知众生根性乐欲。以无碍辨才说诸妙法。令其开悟获大安乐。皆妙观察智之用也。】
文章的格局与前五识完全相同,玄奘大师文法结构,把十二首颂分为四章。每一章三首,前两首讲凡夫位,迷而不觉的境界,第三首讲转识成智,已经觉悟了,不再迷惑的境界。今天讲的就是第六意识转识成智的情形。注解大家自己去看,自己去研究,我们只说大意。
前面三句是说转成智慧以后他的行为,也就是所起的作用,末后一句是讲转成智后所证得果位,也就是结果。这个意思是说明修学必须到初地,也就是欢喜地,到这个时候才能够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到这个时候才真正转。换句话说,在三贤位上来说,我们讲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在这个位次当中,只能叫加行智,并没有真正转为妙观察智。为什么呢?转成妙观察智,像前面我们在坛经上所说,那是自性起用。没有到这个程度,还不是自性起用。不是自性起用,我在这里做一个比喻。比如晚上我们走路,我手上有个蜡烛,你手上也有个蜡烛,你蜡烛点亮了,你照在前面我跟你走,我也有个蜡烛,但是我的蜡烛没有点亮,这个时候就是加行智,我跟着你走,跟着你的光明走。什么时候我自己手上的蜡烛也点亮了,这就叫转识成智,这是自己的灯亮了,有光明了。所以到初地菩萨,自己这盏灯亮了,初地以前,我们跟着佛菩萨的灯光走,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佛法决不是教我们永远跟着他走,这个决定不是佛菩萨的意思,佛菩萨希望众生自己的灯都能点亮,人人都成佛。成佛是平等的,成了佛后也无先后,如果有先后那就不是一的意思。成佛后也没有方所,时间跟空间是一不是二,三世十方是一体,这才是大觉。在修学过程中,在现前这个阶段,我们的自性没有显现出来,我们自性的光明没有显露出来,这个时候求智慧,求加行智,修戒定慧。
这个戒定慧不是六祖坛经上所说的戒定慧,那个是自己灯点亮的时候的戒定慧,那个我们现在只是听听而已,做不到,实在讲他说的那些对我们现在没有实际作用。像神秀大师大乘佛法讲的戒定慧对我们有实际好处,它是专门对自己灯还没有点亮的人说的。借佛菩萨的戒定慧,借佛菩萨的光,佛菩萨拿着灯在前面走,我们跟着他走,这也是光明之道。虽然是光明之道,我们是跟别人走的,是人家带领我们走路,这个就是在学生的地位上。做学生,我们的学业、我们的道业,成就的高下,决定在我们求学的态度。
从中国过去来讲,儒佛走的是同一条路。佛法讲从戒定慧做起,戒律的精神,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自利,小乘戒,也就是私生活的规范。众善奉行,是大乘戒,也就是服务社会,只要有利于众生的事情,我们都要尽心尽力去做,这个是叫菩萨行。无论戒律的戒条有多少,总不违背这个宗旨。换句话说,凡是自利,不利于人的这就违反了戒律,舍己为人这个是戒律。所以戒律分为两部分,私生活是一部分,服务大众是一部分,到服务大众的时候,就必须牺牲自己,舍己为人,这是菩萨的精神,是大乘的精神。决定不能损人利己,没有这个道理。所以佛法的戒律是活活泼泼,每一条戒律都是活的,不是死的,不懂的人就会死在戒条之下,佛法的戒律是建立在自性智慧的基础上的。经典里面,释迦摩尼佛有一个例子,他在过去生中行菩萨道,有五百个商人出海,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贸易团体,到海外经商,带了很多财物回来,其中有一个人就动了杀人的念头,想把同伴都害死,想把这些财物占为己有,一个人独吞。释迦摩尼佛也在这个船上,他是个修道的人,有他心通,晓得这个人有这个阴谋,这个时候你劝他,他不会听。为什么呢?利令智昏哪,无法去劝他。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开杀戒,把这个人杀了。这个杀不是恨他,是爱护他。为什么呢?他要是谋杀了这些同伴,他的罪在地狱。他虽起这个心,但是这个事情没做成,这个是未遂罪,罪过轻,不堕阿鼻地狱。他本来是要堕阿鼻地狱,把他杀掉了,现在把他从阿鼻地狱救出来了,这是爱他,这是慈悲,不允许他犯这么大的错误,不允许他造这么大的罪业,这是慈悲,同时也救了另外的499个人。所以对于现在活下来的499人是救护,对于这个被杀掉的人也是救护。行菩萨道应该是这样的心、这样的行,绝不无辜滥杀,绝不意气用事。这个戒律是活的,条条戒律都是活的,不是死的,真正符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精神,你要不晓得这个精神,没有这个智慧,你就死在戒条底下,这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
这是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戒学,这是我们起修的第一步。所以佛法教给我们修学,我们一般讲修行,修行这两个字的意思非常的好,行是讲行为,行为不只讲外表,我们身的动作口的言语这是外表的行为,我们心里起心动念,这是心理的行为。修是修正,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念头不正确,我们的身体造作、口的言语不正,这个时候把它修正过来,这就叫修行。修行从哪里做起呢?一定要从断恶做起,也就是佛法常讲的断烦恼。烦恼无量无边,在唯识学里面把它归纳为二十六类,每一类细分数量就很多,这些都是属于不正确的思想,不正当的行为,我们要把它修正过来。修正的标准就是佛所说的戒定慧三学,依戒律修正我们外表的行为,依经论(经论讲的是道理)修正我们心理上的知见。
所以从这个地方去看,我一再给同学们提醒,佛教是教育,佛教决定不是宗教,我们要想在佛教有所成就,如果你把这个观念搞错了,误会佛教是宗教,这辈子你学佛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契入。为什么呢?你把根本搞错了,一开始方向就错了,你怎么会有成就?所以大家要在这门学术上有所成就,一下手这个路就要正确。我一出家就向佛教协会提出佛教要正名。正名就是要把观念搞清楚,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喜欢简单,越简单越好,所以称之为佛教。佛教是什么呢?是佛陀教育,我们简称为佛教,它不是宗教。宗教这个名词是外来的,是从日本那边翻译过来的,是舶来品,不是我们中国本来有的。佛教本身所说的宗教与现在说的宗教意义不同,佛教里宗是宗门,专门讲禅宗,教是教下,像天台、贤首、三论、唯识他们偏重在学术的研究,所谓宗门教下,这些观念我们必须搞清楚。
大家读过中国历史,佛教最初是汉明帝在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中国第一个寺。寺是什么,寺是教育机关。那个时候的政治制度,皇帝底下办事的机关都叫寺,寺的长官叫卿,你看皇帝叫他们公卿,卿是寺的长官,寺是直属皇帝底下一级办事机关。何为寺,就像现在的外交部,何为卿,就是现在的外交部长,从前办外交直属于皇帝,而不属于首相,所以他是教育机关。寺不是庙,庙是祭拜鬼神的,寺是办事机关,现在把寺跟庙扯在一起,简直不像话,把佛教称之为宗教这是多大的误会。我们如果允许这个误会,我们在这个教育里就会一事无成,迷信到底,一开端就迷了。你从称呼上来说,释迦摩尼佛,我们称为本师,根本的老师,像从前念书人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我们自称为三宝弟子,我们跟释迦牟尼佛是师生关系,我们跟所有菩萨是同学关系,他们是我们的学长,这个要搞清楚。地位是平等的,不但与学长地位平等,我们跟老师地位也是平等的,它哪里是宗教呢。这个观念没有搞清楚,你学佛就不会有成就。佛法是三世教育,孔子的教育是一世的,从胎教到老死。佛法讲过去讲现在讲未来是三世教育,范围比儒家讲的大。儒家并不是不大,儒家跟佛教一样大,但儒家偏重在这一生,说到究竟真实的理体,儒家不是不说,但说的少说得含蓄,而佛教说得周详。
实际上孔子与释迦摩尼佛,可以说他们在境界上是相等的。我们把十三经跟佛法经典一起研究的时候,是一不是二。从起点上来看,他们就是一个概念。佛法讲的从菩提心做起,菩提心在《大乘起信论》里面讲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无量寿经》上讲的至诚心、深心、发愿回向心,名词虽不一样,实际上是一样的。中国儒家学问的基础是诚意正心,诚意正心就是佛教讲的发菩提心。可是你要如何才能得到诚呢,你说我已经心正意成了,那不行,这不是说说就是的,它有个标准。佛法的标准是断烦恼、开智慧,你这个心才会诚。儒家讲的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断烦恼,致知就是开智慧。所以大乘佛法讲的戒定慧,就是格物致知。一乘法讲的戒定慧,那是圣人境界,贤人还不够,贤君子都在菩萨境界,在大乘法里头,还不到一乘法。格物,物就是烦恼,物就是物欲,格就是格杀,修正贪嗔痴慢,拿我们世间法来讲,财色名食睡这五欲,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七情,把五欲七情从心里面离开,这就叫格物。心里面没有欲,无欲则刚,坚定的信心、清净的智慧就生起了,这就是致知。然后那个心才是诚心,意才诚、心才正。不从这里做起,那叫什么学问?所以我们看儒家的教学,第一步跟佛法一样,他的因一样,果自然也一样。儒家中德行圆满成就的叫圣人,佛法里面叫佛,名称不一样,境界地位完全相同,没有两样。所以这点诸位要晓得,佛跟儒是贯通的。我们修学要求真正的学问,要从根本上做起,就是要从格物致知做起,佛法里面讲要从断烦恼做起!
在我们修学当中,我们借佛菩萨的光,借圣贤人的光明,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我们对人生宇宙的想法跟他们有没有一样,千万不可以执著,如果认为他那个思想落伍了,这个就错了!它才不落伍,为什么它不落伍呢?因为他们就没加入我们这个队伍,他落什么伍?他是超然独立的!何以证明他不落伍,你看佛法里讲精进,只有往前进没有往后退,他落什么伍?儒家讲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怎么会落伍?所以入佛的思想入佛的境界,眼界行为永远都是站在时代的最前端。我们不了解他,不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我们迷惑了,这是真正落伍。他讲的是宇宙人生真正的原理原则,把这些原理原则应用在我们现前实际的生活当中,这就是我们历代祖师大德的研经说教。从这个地方你就明白,经典何必要注解呢?经典是讲原理原则。经典就像电流一样,注解就像是一个变压器,把这个电压的度数调到适于我们的场合使用,就是这个而已。汉人的注解就是汉人的变压器,适合于那个时代。那种讲法那种说明,适合于当时的生活状况、意识形态和思想潮流,为那个时代作一个准绳、一个方向。到了唐朝,汉朝那个变压器不适用了。另外再装一个,又作另一番解释,适合唐人的生活方式,这样才有历代的注解。我们从历代注解就能够看出那个时代的思想潮流、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以及大众的需求,是这样的。明朝有明朝时候的注解,清朝有清朝时候的注解,民国有民国的注解,所以他是万古长新,他不落伍啊!
可是我们今天人怎么样,确实是迷惑颠倒,不了解事实真相。我们今天学佛讲经,讲经为什么没人听,我们讲的是唐人的注解,换句话说,要我们现代人回去做唐人,这样哪个人感兴趣啊,这就叫开倒车。到外国去弘法,讲中国的古注,叫外国人学做中国古人的样子,那怎么讲得通呢?这根本不通啊!佛法无论放在哪个时代,无论把它放在哪个地区,他都是正确的,决定没有偏差。所以佛陀这个教学是活活泼泼的,不是呆板的。是大用无方的,不是呆呆板板的死教条。同样的一句话,在汉朝是这个讲法,到唐朝又是另一个讲法。今天在台湾是这个讲法,到日本又变一个讲法,到美国去又是一个讲法,它是活的啊。所以佛经叫契经啊。它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它虽真理不变,但一定要适合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时代潮流。这才能一切时期、一切方所的大众都欢迎都接受。所以佛法跟儒家的教学都重视开悟啊!开悟了以后,每一句每一字都是无量义,经文都是活活泼泼的。所以才真正能够大用无方。在没有登地之前,也就是没有初登欢喜地之前,我们就要循着圣教。刚才给诸位说了,我们的修学态度决定了我们的成败。我们的态度是什么呢?我们的态度就是跟着佛菩萨走,借着他的光明,还得要把我们自己的灯点亮,是这个态度。如果说,你打着灯,我永远跟着你走啦,这个修学态度是错误的。
佛法里面有人道、有天道、有小乘道、有菩萨道。儒家的道,我刚才给诸位说过,伦常是大道,这是儒家的道。佛法在中国,特别流行的是菩萨道。菩萨道与儒家的伦常大道是一个道,而菩萨道的境界更开阔、更光明、更远大。他是一个道,非二道啊!在这个里面要开悟。一方面走这个道,一方面要开悟,悟了之后就转识成智。唯识里面讲的转识成智就是禅宗讲的大彻大悟,可是初地菩萨这个时候刚刚转识,入了这个境界,入了之后还会退转。还是进进退退的,好像他的力量虽达到这个境界,但是他的功力还不够,还不能长远保持,有的时候还会退一点,这是初地菩萨,俱生犹自现缠绵。换句话说他俱生的烦恼,还没有断尽。现行的烦恼,他的定力、智慧已经克服了,不起作用了。俱生非常之幽深,我们体会不到,确实很深,不但你不能觉察,连阿罗汉、权教菩萨都无法觉察,佛经里面讲到八地菩萨才察觉,或者远行地(七地菩萨)才觉察到,才有能力把它控制住,他上升以后永远不会再退转。由此可知,欢喜地是初初接触到这个境界,刚刚转识成智,妄识有的时候还起作用,分别我执法执虽然断了,初地菩萨已经断了,但是俱生我执法执还在,微细的这个还在,有的时候他还起作用还缠绕,好像是种子隐伏在那个地方,隐到第七地(远行地),分别俱生两种执著全部断尽了,这个时候才纯无漏。漏是烦恼的意思,无漏就是没有烦恼。
由此可知,初地就无漏了。虽无漏,但不纯。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无漏是没有烦恼,但是不纯,到第七地是纯无漏,就是成妙观察智,观察圆明照大千,观察就是指妙观察智,这个智慧起作用,这个智慧是圆满的,是光明的,照耀大千世界。我们这个世间有苦没有乐,觉悟了之后是离苦得乐,这个乐是真的,这个乐是永远不住的,像泉水一样,永远不竭的,法喜充满哪。你要晓得这个道理。爱情是从哪里来的,哪里发生的,法华经里面给我提了十个纲领,爱情的本体是什么、性质是什么、相状是什么、什么因、什么缘、什么果、什么报,本末究竟,了解得清清楚楚,一点也不含糊,这才叫做觉。这才叫做观察圆明照大千。我们六道众生糊里糊涂生、糊里糊涂死,永远在六道轮回,由爱变成怨,由冤又变成爱,爱和怨是轮回的,轮回就有苦。如果没有智慧,就没有办法超越轮回。这是这首颂的大意,注解诸位自己去参考,因为这也是古德明朝人的注解,前面跟诸位讲过。
颂文: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此颂七识境性量也。此识于三境中唯缘真带质境。谓以心缘心。中间相分两头生。以挟带本质己相而起。名真带质。言通情本者。拣前六识乃以心缘色为似带质境也。谓此带质又通七识能缘心。以恒起执故。即情也。又通八识见分是所缘。即本也。本者谓七识依此见分而立。故以此七识缘第八见分为我中间相分。乃体相之相以。七识与八识见分本质交带挟起故名为真。以此相分一半与所缘第八见分同一种生。一半与能缘第七见分同一种生。以八识之见分一半作前七识。即有覆性。一半乃内八识见分体。即无覆性。今七识恒起遍计。执第八见分为自内我。故曰依彼转缘彼。故四性之中唯有覆无记。若无覆无记则属第八识。以非善不善无可记录。故名无记。谓此识虽无善恶。而恒与四惑相应。盖覆真性故名有覆无记。随缘执我量为非者。此句乃拣量也。若言带质境则属比量所缘。今因与四惑相应。随缘第八见分执之为我。本非是我谬执为我。故名非量。】
我们接着看第七识的第一首颂。前两章里,第一章讲前五识,前五识完全属于外表,第二章讲第六识,是里面的第一位,形象概略给诸位介绍过了。现在再介绍第七识,第七识比第六识更深一层,是里面的里面。好像房子有三进。第六识是第一进,我们一进去就见到它。往里走第二进,就见到第七识了。第七识叫末那,末那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意”,但为什么不翻做意,怕跟第六意识混淆不清,所以还是保留原文。再解释第六意识是由末那而生的,所以末那又叫意根,第六叫意识,第六是从根而来的,由意根而生。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法,末那是第六之体,这是从名相上说,不是真实的,是相似的,不是真实的,而第六意识是末那的作用,这是仅从两个识来说,其他都不谈,单单这两个识的关系,他们有体用的关系。而在作用上来说,末那是恒审思量,偏重在恒审,而第六意识是偏重在思量,恒审这个意思少。那么末那本身就是识,不像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以他为根,从他而生起的。在第一颂里面,要说明他的性、量、境界,要说明这些事情。
第一句就是辨别他的境与他的性,意思是说这个识他是永远攀缘第八识的见分,误会以为是“我”,所以就生起了坚固的执着,所以他是属于带质境,他不是性境。我们后面会谈到第八识,第八识是性境,前五识是性境,而第六识是通三境(性境、带质境、独影境),末那只是带质境。有覆无记,覆是覆盖,就是障碍,这是说在三性里面他是无记性,但是他是有覆的无记性,这跟第八识不相同,第八识是无覆无记性。末那的覆就是因为它有四大烦恼常相随,四大烦恼是我见、我贪、我痴、我慢,这是根本烦恼,就是前面讲的俱生我执,这四大烦恼盖覆了真性(所以叫有覆无记),要到第八地的时候才转过来,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这个时候才纯无漏。妙观察智是转分别我法二执,平等性智才转俱生我法两执,这个时候第六识才纯无漏。第六意识的烦恼时而生时而灭,时而有时而无,末那的四大烦恼是永远不断的,就是一种相续生起,不是因缘生起。通情本,情就是指的见分,本就是指的本质。通情本就指带质而言。
第二句是辨别他的量。境是所缘的境界,量是能缘的心。随缘执我量为非,他是非量啊,他不是现量也不是比量。现量是真实的,比量或者是真实或者是错误的,非量是完全错误的。为什么呢?实实在在没有我,他要执着一个我,实实在在没有法,他要执着有法,这是决定错误的。这个错误太坚固了,几个人能够觉悟无我无法呢。这个事情,诸佛菩萨不是没有跟我们说过,也不是没有讲清楚。诸佛菩萨常常跟我们讲,而且讲得太清楚了,而我们听了还是执着,还是迷惑。这就是我刚才给诸位说的,我们学佛,第一步就把方向搞错了,一开头就迷了。比如大乘入门的时候,在唯识这个学系来说,百法是入门。我们上一学期讲过百法名门论。讲是讲过,诸位有没有开悟呢?开悟才算是及格,没有开悟那就白听了。百法这个课程的目的在哪里,就是破我执,破法执。换句话说,我们来打个分数,这个分数我们打得很宽,这个事情真正明白了,可以打60分。真正把我执破了,可以打90分,把法执也破了,可以得100分。可是我们现在分数怎么样呢?这个分数也能打到九十、一百,但是是个负数。为什么?迷惑执着不但没有去掉反而还增加了,我法二执不但没有破反而增加了。百法的分析,是教你了解万法皆空啊,无我无法,结果你变成学完百法,脑袋里又增加了100条名相,你说糟糕不糟糕,死在文字当中。这种念书叫念死书,书呆子,这样的学佛叫佛呆子,错了!百法是说明我们的心行、说明我们的身体、说明我们外面的境界,究竟是怎样一个事实真相。明白事实真相了就不执著了,万法皆空,心地清净,就像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时候你得大自在。哪里晓得,讲了100条,增加了100条执著,增加了100种分别,这是越搞越糟糕,所以分数是负分数,不是正分数。所以这个第二句讲的“量为非”。
我执从哪里来的?下面会给诸位讲到,中间相分两头生,这是真带质,以心缘心。第七末那是心,第八阿赖耶也是心。似带质是以心缘色,那个中间相分一头生。我相、我执就是由第七识与阿赖耶识见分当中变现出来的,事实上没有。是你自己假想当中有个我,并且对这个我有坚固的执著,以为是真实的,过失就在此地。有了这个过失,一切不如法的行识、一切错误思想见解统统从这里发生。所以第七识叫染净依,一切烦恼染法都从这而生的。如果他要觉悟了,转成了平等性智,所有一切法无不是清净法。由此可知,染净的根源就在此地。这是我们要了解的。真正会修行的人从根本下手,这个快!枝叶上太难,时间太长,要从根本上修,根本就是破我法二执。
下手的方便,从哪里做起,这个很重要。我们起心动念,不动念则已,动念就要想到大众,这样我执不破自然就会慢慢化掉,就没有了。我们为什么破不了我执呢?我们不起心则已,一起心全是我,这怎么得了。这只能加强我执。比如说,这个事对我有什么好处?学了佛对我有什么好处?对我有什么利益?这与佛法背道而驰啊。念念为一切众生,为一切大众,我们起一个念头,对大家有没有好处,有好处的我们做,对大家不好的我们不做,从这个地方做起,这个叫修平等性智。平等性智现前,真我就现前,真我是大我,不是小我。真我是讲的是自性,是讲的法身。释迦摩尼佛出生后,有一个示现,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为我独尊”。这个我是讲的是真我,不是小我。以前天主教神父方豪就这个问题来跟我讲,这个释迦摩尼佛是不是太自大了一点?我说不是这个意思,这个“我”不是我们观念中的“我”,是说的真我。真我是讲的法性。在哲学里面讲,这是宇宙的本体,宇宙万法是从他而生的。这是真我。所以这个地方不能误会。我们修行首先要拓开心量,要能够包容,无所不包。大概在十几年以前,我在台东的时候,东海大学有一个教授,是个美国人。那边有个同学带他来看我。他就问我佛教。我们当时坐在一个小圆桌旁聊天,桌上摆了几个茶杯。我就打了个比喻。佛教就好像这个圆桌桌面,圆圆满满。你们基督教就好像茶杯。我能够包容你,对你没有戒心。而你对我有戒心。你划一个圈圈在那里。你几时把那个圈圈打破了,就跟我是一,不是二。你没有打破这个圈圈,我看你是一不是二,你看我是二不是一。我取这个比喻来跟他说。他懂得这个意思。他感谢我。所以说一切的业障、错误都是从我生出来的。心地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就是佛就是圣人。所以诸位从哪里做起,从起心动念为一切众生做起。大家都好了,那我当然好了。我一个人好,大家都不好,那你也好不了。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这个国家好,我们的邻国不好,我们还是有危险。所以全世界都好,我们这个国家才好。不能自私啊!所有的战争、罪业都起源于私心。所以佛教我们把心量拓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