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 (第二十四集) 1988/7 台湾华藏图书馆大专讲座 档名:05-001-0024
现在请看经文,第九十三面倒数第二行末后这一句看起。
「又转轮王有沉香宝,名曰象藏,若烧此香,王四种兵,悉腾虚空。」转轮圣王福报很大,现在在这个世间没有,如果有这么大福报的国王出现在世间,众生都享国王的福报,天下太平,安和乐利。乱世,这个世间没有转轮圣王。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大福德的国王出现在世间,这个世间有一种沉香宝,这个香一燃,国王所统辖的军队都可以腾起空中,这种香实在讲也很特殊。我们现在虽然没有转轮王出世,在古时候,空中飞行的那只是一个想象,没成为事实。现在变成事实,现在不但空军在天上飞,海军也有飞机,甚至于陆军也有直升机,都飞到空中去了,这是与转轮圣王军队有相似之处。这些地方都是比喻,用这来做比喻。
底下这个话就重要了。「菩提心香,若一发时,即令一切善根,永出三界」,这个四句重要。菩提心正像前面所讲的,就是发真正恳切的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一发则一切善根都具足,因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无比的善根、无比的福德。我们今天修福,修第一等的福德,有力量帮助别人,没有力量自己修,都能够成就。如果有力量不能帮助别人修,这是不如法的,在净土修学是有欠缺的。因为三种净业里面末后一句「劝进行者」,劝进行者就是尽心尽力的帮助别人,劝别人修行。我们没有力量,我们有这个心,功德也是圆满的;有力量而不肯去做,功德不圆满。所以圆满功德怎么讲?尽心尽力就圆满了。
「又如波利质多罗树,其皮香气,一切华香,皆不能及。」这个树古时候印度有,我们通常称为多罗树,它梵文的音译是波利质多罗树,树皮有香气,而且这个香气非常微妙,一切香都比不上它。因此佛在经上也常常用这个来做比喻。「菩提心树,所发大愿功德之香,一切二乘五分法香悉不能及。」五分法香就是小乘人所讲的五分法身,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比不上一个发菩提心的人功德殊胜。「又波利华,一日熏衣,薝卜等华,虽千岁熏,亦不能及。」薝卜是梵语,《大智度论》上说,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黄花树,南方人称为栀子。这个树身很高,花很香,它结的子可以作药,所以中药里面有栀子。栀子的果实也可以做染料用,它的颜色是黄的,可以做染料用。佛在经上也常常用这个树花、果实来做比喻,因为它的花很香,古时候人常常用这个花来薰衣服。这个花薰衣服薰一天,衣服就有很浓的香气了,用其余的花薰很久都难得有香气。千岁是形容词,就比喻其他一切花比不上栀子花,比不上它。
「菩提心华,一生所熏诸功德香,一切二乘无漏功德,百千劫熏,亦不能及。」前面只是一个形容,未必是事实,后面讲的是事实,这绝对不是形容。为什么?声闻、缘觉无漏的功德,他们证入偏真涅槃,所以称之为无漏功德。偏真涅槃只断见思烦恼,像阿罗汉,虽然断见思烦恼,见思烦恼的习气没有断;缘觉虽然高明一点,见思烦恼习气断了,可是往明心见性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不是容易得到的。在三种不退里面,声闻、缘觉如果是回小向大,充其量只能做到一个行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实在讲行不退还不见得能保得住。经上不是说舍利弗尊者想修大乘菩萨法吗?结果退心了。他发心要学菩萨行,就有帝释天王来试验他、来考验他,就变了一个人在路上等着舍利弗,看到舍利弗来了,他就哭哭啼啼的,觉得非常难过。舍利弗要行菩萨道,看到这可怜的人,问他你为什么哭?为什么那么痛苦?他说我家里老人病得很重,现在大夫开了药,需要药引子,这药引子我找不到,我在这边哭,没有办法了,不能救老人。他就问他,你要什么样的药引子?他就跟他说,需要证阿罗汉果的人的眼睛才能做引子。
舍利弗心里一想,我证了阿罗汉,那好了,我就行菩萨道,就舍一只眼睛,挖个眼睛给他,把眼睛挖给他。挖一个眼睛还有一个眼睛。他这一挖,挖好了之后那个人就说,你真是难得,很可惜的是你这个眼睛挖错了,我要左眼,你挖的右眼。这是故意找他麻烦的,他要挖了右眼,他一定说我要左眼,右眼不行。舍利弗说你为什么不早讲?早讲我给一个你,还可以留一个,这麻烦大了,再挖我就变成瞎子,两个眼睛都没有了。没有法子,要行菩萨道,发了这个愿,只好把这个眼睛再挖给他。给他之后,这个人拿来闻一闻,这不行,这个眼睛不及格。两个眼睛拿去丢掉,丢到旁边不要了。舍利弗心里一想,菩萨道难行,算了,我还是当小乘去。就退心了,还是去修小乘去,菩萨道难行,不容易。这就说明什么?他只有位不退,行还是退,还是退转。这就是说连舍利弗都禁不起考验,我们这个世间有几个人能禁得起考验?这是舍内财布施,我们今天身外之物都舍不得,都放不下,所以要谈成就不容易,实实在在不容易。
真正发愿求生净土,这个世间,所谓身心世界一切要能放得下;你要是放不下,西方极乐世界就去不成。为什么?决定不许可你带一样东西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你带不去的。此地你的财产带不去,你的地位、荣耀带不去,你的妻子儿女带不去,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带得去;身心世界要放得下,才不至于造成往生的障碍。所以真正念佛人,在这个世间吃得饱、穿得暖,住的地方不漏雨,可以遮蔽风雨,足矣,够了。为什么?没有留恋,没有牵挂,他才能够去得了;如果有留恋、有牵挂,纵然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像前面所讲的,一生念佛,临终都不能往生。不是佛法不灵,是你自己有障碍,这些都叫做业障。你想想看,前面讲了四种业障,出不了那四种,都是业障。劝你放下是为你自己好,是为你自己永脱轮回,为你自己速成佛道,为这个,于别的人没好处,于自己有好处。所以菩提心一发,确确实实声闻、缘觉望尘莫及。
底下讲,「人天香者,华严云,人间有香,名曰象藏」,这个实在讲就是转轮圣王出世,世间有这种香出现。「因龙斗生,若烧一丸,雨七日香,若遇著者,皆成金色,众生嗅者,七日快乐,无有诸病」,这是人间有这种宝香。现在我们这个世间好像还没有听说过,必得世间众生福报大,这些宝物它就会出现。众生福薄的时候,这些东西自然就消失了,就没有了。经上所说的,古时候有,现在没有。此地一共说了十种,从人间到天上。这段文相当长,有好几行,我们念一念好了。第二「摩罗耶山,出旃檀香,名曰牛头」,牛头旃檀是檀香里面最好的、最殊胜的,「若涂身者,火不能烧」。这个香有避邪的功能,涂在身上跳到火坑里面,火烧不到身,它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利益。
「海中有香,名无能胜,若涂螺鼓,其声发时,敌军皆退」,这个香叫无能胜,出在大海里面。螺,古时候没有现在这种号角,古时候吹螺。如果把这个香涂在螺跟战鼓上,它所发出音声能够震动敌军,就把他的斗志都丧失掉,所以他会退却。「阿那婆达多池侧边,出沉水香,名莲华藏,若烧一丸,普熏阎浮,闻者离罪,戒品清净。」这个池在喜马拉雅山,好像是印度河的发源地,佛经里面讲这个池里头住的有龙王,那边出产一种叫沉水香,我们叫沉香,这个香放在水上会沉到水底。现在我们烧的檀香里面也有沉水香,价值都相当之高,现在一两卖多少钱我不知道;我记得在十几年前,好的沉水香,一两合我们台币大概要十几万的样子。这个香你闻它的时候好像没有香气,颜色也是黑黑的,深黑色的。它是木头,你拿在手上很轻,并不重,可是放在水里它会沉下去。你一烧的时候香味很浓,香气很远,所以它的价值相当之高。
过去你们常常念《水忏》,《水忏》里面是讲悟达国师的故事。悟达国师也是很了不起,十世高僧,戒品、解行都能相应,很可惜他没能求生净土,这是唯一遗憾的事情。在第十世这时做高僧,十世的修行累积的功德很大,做了皇帝的老师,就称国师。皇帝对他非常敬重,供养他一个沉香宝座,就像狮子座一样,这狮子座质料是沉水香,那个价值就高了,太高了。皇帝送他一个沉香宝座,他贡高我慢心生起来了,自以为很了不起,瞧不起别人。这个念头一生起来,他德行马上就退转,原本有护法神守护、保护他,这一念傲慢心起来,护法神走了,不护持他。冤家债主找来,他得了个人面疮,几几乎乎把命送掉。这个故事在《慈悲三昧水忏》里面,是得力于迦诺迦尊者救了他,这个故事很能够感动人。所以修行的功夫修得再好,怕的是到你一下错用了心,全功尽弃。他毕竟是十世高僧,遇到迦诺迦尊者。
像谛闲老法师早年那个徒弟,参禅十几年的功行,那也相当不错了。后来在禅堂里面升做首座和尚,好了,也是傲慢心起来,护法神跑掉了,冤家债主找到身上来。他就没有阿罗汉来帮助他、救他,没人救他,结果还是投江死了,去当土地公了。一世的修行变成一个福德鬼,土地公是福德鬼,初一、十五都有人去拜拜他。他的冤家是谁?是他过去的太太。他是因为已经结了婚才出家的,他太太不同意,他一定要出家,他太太跳水自杀了。这个冤魂时时刻刻在他周围环绕,他有护法神,她没有办法,她这个鬼魂不能靠近。到他一念贡高我慢,护法神走了,太太这鬼魂才有办法附他身上,拉他跳水死,去当土地公,太太当然就是土地婆!这个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所以你晓得德行多么重要,一个错误的念头就把一生的功行毁弃掉了。《金刚经》上警告我们,「一切法得成于忍」,你要能够忍耐。这都是不能忍耐,到后来贡高我慢,自以为了不起,轻慢别人,才遭这个难。这都是很值得我们去警惕的。
沉香我们俗话讲避邪,沉香能避邪。此地给我们说,若烧一丸普熏阎浮,阎浮就是我们地球。我们现在讲再好的沉香,也不是阿那婆达多池的沉香。为什么?我们今天沉香烧的时候没有这种效果,我们今天烧一丸,我们这个大楼上下两层能闻到就算不错了,没有这样大的力量。它这个香烧一丸,拿现代的话来说,我们整个地球无论哪个地方都能闻到,阎浮提洲。真正是宝香,就是闻者灭罪,身心清净,戒品清净。在古代的时候相传还是有的,过去历史上有记载的,我有这么个印象。是个出家人从西域到中国,见到皇帝当然带点礼物,就是我们俗话讲进贡,贡品里面就有这个香,好像一丸还是两丸。但是在过去礼节里头,香要不能达到一斤不能进贡。因为东西太少了,他好像只带了几粒,分量不到一斤,所以进贡的时候朝廷不收,他好像带了四粒的样子,很小粒的四丸。皇上不肯收,于是乎他就燃一丸,这一丸香一燃,整个长安城都闻到,一个城的人都闻到,才晓得这是真正的宝香。这是破了例子,皇帝把那个三丸也要了,不嫌太少,也要了!这是在历史上有这么个记载,一个城市都能闻得到。现在像这种宝香的确不但我们没见到,听都没听说过。
第五说「雪山有香」,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是终年积雪,所以在印度,就是北印度尼泊尔,称它作雪山。「名阿卢那,若有嗅者,离诸垢染」,这个香也是避邪灭罪。「罗剎界中,香名海藏,轮王烧时,王及四军,皆腾虚空」,这跟前面所讲的有点相似。第七,「善法天中有香」,善法天就是忉利天,我们欲界第二层天,「名净庄严,若烧一丸,而以熏之,普使诸天,心念于佛」,这个香一烧,天上人闻到之后都会念佛。「须夜摩天,香名净藏」,这是欲界第三层天,「若烧熏之,夜摩天众,集天王所,而共听法」。它这个香是信香,皇宫里面请佛、请到菩萨来讲经说法了,这香一烧,大家闻到都来听法,这香有集众的利益,信香。「兜率天中有香,名先陀婆,若烧一丸,普雨一切供具,供养诸佛菩萨。」这个香也是宝香,像如意宝一样,香烧一丸,许多这些供养具,我们心里想要的香花、幢幡这种种供养具,从天空当中落下来。这个雨是动词,就是从空中降下来的意思。第十说「普变化天」,这是欲界第五天,也就是化乐天,「香名夺意,若烧一丸,于七日中,普雨一切诸庄严具。」这个时间也是空中落下这些庄严具,比兜率天福报要大,兜率天只有一次,它七天不间断,可见这宝香功德之殊胜。
下面说「清凉疏钞云,初喻发菩提心香」,这里前面一共有十个比喻,这段是《华严经疏钞》,这十个比喻合法,所以精彩的地方在这一段。第一种讲的人天香,就是象藏,比喻「发菩提心」。第二种就是牛头旃檀,比喻作「忍香」,忍辱,「瞋火不烧」,说这个香涂在身上火不能烧,比喻忍辱波罗蜜。这条很重要,我们修行究竟能不能成就,关键在忍辱。佛经里面常讲「火烧功德林」,什么火?瞋恚之火。我们遇到一些不称心的事情,看到一些不如意的法,这时候自己要提高警觉。为什么?实在讲这是魔看到你在那里修功德,修得不少了,他嫉妒,他希望你的功德统统烧掉。但是他没有办法把你的功德毁掉,功德只有自己毁掉。他就故意来逗你,逗你什么?逗你发脾气。你果然一发脾气,你把你自己的功德烧掉,魔就欢喜了。魔王,你看我叫他烧功德,他很听话,他就把他功德烧掉了。火烧功德林,一发脾气功德就没有了。所以你要想一想,你究竟修了多少功德,你想想从什么时候到现在还没发脾气,你就这么多的功德。如果到临命终时发了个脾气,那好了,一生都完了,这是要真正提高警觉。
什么逆境现前我都不发脾气,为什么?我晓得修积功德不容易,为什么轻易把自己的功德给毁掉,这是愚痴。你要想保全你的功德,记住,绝对不发脾气,你才能保全功德。所以《金刚经》上菩萨六波罗蜜,特别着重在两门上,讲得最多,「布施、忍辱」,布施是你修功德,忍辱是你保持功德。你虽修,你不能保持,随修随丢,没有用处,你一点功德都没有。所以布施在修,修要能保得住,所谓积功累德,用什么去积?忍辱才能够积功累德。如果不能够忍辱,功德随修随烧,实在讲修的没有烧的多,自己把功德毁掉,真正是愚痴、真正是可怜。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心里不高兴都不行,心里不高兴已经是怒火在里面烧了,不过没有发出来,你的功德已经快烧光了。所以说功德很难,太难!不容易。
佛菩萨也有发脾气的时候,那是不是火烧功德林?不是的,佛菩萨发脾气是办事、是手段,他像唱戏一样,看到你们不听话了,狠狠发一顿脾气,大家都乖了。他里头有没有发脾气?没有,他发脾气是表面的,肉皮上发脾气,里头没有,里面是清净,所以他成就功德,他不烧功德。我们凡夫外面发脾气,里头也发脾气,这糟糕了,功德烧光了。你如果能够学佛菩萨,里面清凉,外面装样子发脾气,就像唱戏一样,表演给别人看的。里面有没有?没有,一点都没有。这个行,这个可以,这是办事情的手段,可以用,事事无碍,绝对不是真的发脾气。如果你内心里头真的动了瞋恨,那就完了,你功德就烧得干干净净。这是我们要特别留意的。不要自己把自己毁掉,魔毁不掉你,你要晓得,是你自己毁掉你自己的前途。魔在那里煽动,你根本不理会他,他有什么办法?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在那里煽动,你居然就听话,你就听他摆布,这是你自己愚痴。说老实话,你的功德毁掉,魔不负责任,你赖不到他头上去,还是你自己要负责任。决定不能怨天尤人,是你自己把持不住,你自己不能忍辱。所以这条在菩萨行里头比什么都重要,你不能忍就不能精进,你就得不到禅定,你念佛就得不到功夫成片;换句话说,你这一生不能往生,还是六道轮回。如果心地瞋恚心重,愚痴心重的话,还是要堕三恶道,麻烦大了,太大了。所以自己一定要提高警觉。
第三就是无能胜香,它比喻的是「进香」,忍辱、精进,「魔军退散」,比喻这个意思;你能够勇猛精进,决定不会退转,比喻这个。「次五如次,是五分法身香」,就是声闻、缘觉所修的。第四就是沉水香,沉水香的功德,闻了以后能够灭罪,能够戒品清净,这就是比喻的「戒香」。雪山阿卢那香是比喻的「定香」,你闻到之后「得离垢三昧」,能够离一切烦恼,能够离一切妄想,你能够得定。第六就是海藏香,罗剎界当中的海藏香比喻的「慧香,王及四兵皆腾空者,慧证空故」,证得空慧,比喻这个意思。第七是讲净庄严香,就是忉利天的,这是比喻「解脱香,心念于佛,脱五欲故」。第八就是解脱知见香,是夜摩天里面的净藏香,「云集听法,是知见故」。第九「称法界香」,是兜率天上的先陀婆香,「一名四实,此宜用盐,香似此故」。第十是「忘能所香,故名夺意,今之佛法身香,具众功德,亦犹是也」。
这段文我们把它念完了,比喻跟合法都不难懂,如何把它应用在我们修行生活之中?这是要紧的。我们学佛的人,如果你家里面供的有佛像,你早晚都会烧香,香不要烧多,一支就好了。尤其现在住的房子,公寓房子,房子不大,房子很矮,如果烧多了,香烟实在讲有碍于卫生。而且烧香决定要烧好香,不好的香对我们身体健康不利,一定要烧好香,烧一支。好的香一支,一个家里面都会闻得到。闻到这个香味,要起像经上讲的十种观想,这就叫入香光室,香光庄严,这个观想开智慧。要不然我们烧香有什么用处?烧香就是希望我们能够明了香里面所含的意义。虽然佛说的这十种香不在我们面前,我们拿我们凡夫这个香做代表,我们观想这十种境界,观想这十种殊胜的功德利益,这样就好。否则的话,这香白烧了。
佛需要闻香吗?不需要,实在讲我们凡夫这个香烟,佛如果是凡夫的话,闻到这个香掉头而去,把他薰跑了。好在佛大慈大悲,他不着相,还好他不会跑掉,他要是着相,闻到这种下劣之香,他闻了受不了,他跑掉了。我们要明白这个意义。香是给谁闻的?是给我们表法的,这个地方讲表法讲得圆满,讲得殊胜,因为这里讲到香光庄严。通常最低限度,我们观想,这个香没有白烧,观想的时候,香表心香。尤其是我们修净土法门,信愿行这是三资粮,香表信,所以香叫信香,它表信。香又叫戒香,你看香赞里面有「戒定真香」,所以它表戒、表定。我们燃香,或者是闻到香气,要想到戒、定,要想到信。这是我们六根触这个境界提起自己的正念,信是正念,愿行是正念,戒定是正念,帮助我们提醒这些的。否则的话,这香烧得就毫无意义了。
现代有电灯,何必还要点油灯?何必还点蜡烛?从前是没有电灯,我们用油灯、用蜡烛来供佛还说得过去。可是大家不晓得,油灯跟蜡烛表法很明显,电灯虽然能表法,不明显。灯代表什么?光明,心地光明,电灯能表这个意思。另外一个意思就不显了,什么意思?牺牲自己,照耀别人。蜡烛表这个意思,蜡烛放光明,牺牲自己,舍己为人,表这个意思。油灯也是表这个意思,你看油灯点,油慢慢的点干了,意思就是什么?以我们的智慧,以我们的精神,以我们的体力,服务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造福,取这个意思,取舍己为人。我们学佛,牺牲奉献的精神要像油灯、要像蜡烛,燃烧自己,照耀别人。电灯显不出来这个意思,只能代表一个光明,除这个之外显不出来。所以我们在佛前面还是要点油灯,还是要点蜡烛,看到这个就想到我有没有做到,我能不能牺牲自己去服务社会,去服务众生,没有自私自利。
所以要晓得,佛法没有一样道具不是表法的。这些东西拿现代的话来说是佛门的道具,代表的意义非常之深远,我们要明了,否则是白供了。佛前供花,花代表因,先开花后结果,花表因行。菩萨的因行是什么?六度,代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花代表这些。我们在佛前供果,供水果,果是什么?代表菩提涅槃;如果是修净土的人,果就代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代表圆证三不退,一生成就无上菩提,它表这个意思的。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花不是供给佛菩萨看的,他也不要看,他也不要吃。
我听说今天还有个同修,我不晓得谁,是不是已经来了?他打电话来,我也没接到,说请我帮他家里佛像开光。我在此地就顺便替你家佛像开光了,我明天不要去了。佛像开光是什么意义?你家里面新供的佛像,请一个法师,或者居士大德都可以,给你家人说明供养佛像的意义,这叫开光。我为什么要供养佛像?供养佛像代表什么意义?开光是藉佛像开我们自己心地光明,是这样开光,而不是请个法师去替那个佛像开光,一开光佛像就灵了。那我就告诉你,你趁早不要供佛像,你供养这个法师,这法师叫佛灵就灵,叫他不灵就不灵,这个法师比佛本事大得多了,你供养那个佛像岂不是愚痴吗?你为什么不供养这个法师?错了,颠倒了,颠倒错乱,没有这个道理。
如果你家里面供养佛像是释迦牟尼佛,你要懂得供养释迦牟尼佛的意义。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根本老师,供养他第一个意思是报恩的意思,报本反始,像我们一般人家供祖先的意义相同。我们念念不忘祖先,我们学佛的人念念不忘我们根本的老师,尊师重道,报本反始,报恩的意思。第二个意思是见贤思齐,他也是凡夫修成佛的,我们一看到佛像,我也要成佛,我也要跟他一样,这是把我们学佛、成佛的愿望提起来了。没有见到佛像忘掉了,见到佛像想起来,我要成佛,这个念头就生起来,「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第二个意思。第三个意思是佛名号里面含的意义,释迦是能仁,就是仁慈的意思。我们见到这个佛像,知道这个名号,我们待人接物是不是慈悲?是不是仁慈?提醒我们这一点;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就是心地清净,我们自己对待自己是不是身心清净。所以释迦牟尼,释迦是对人,对人要大慈大悲,对自己要身心清净,它表这个意思。这三点意思明白了,这就是佛开你自性光明。哪里是人有资格替佛开光,我不懂这个道理。这个叫开光,供养释迦牟尼佛这尊像,这是开光。
如果你供养的是西方三圣,当中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是我们的根本老师,西方极乐世界现在的教主,现在佛。我们一见到他,我们就想到什么?想到经典上所讲,他在因地里面修行的功德,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赞叹,值得我们效法。我们发愿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这位现在的老师,他不是过去的,他是现在佛,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名号里面,阿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的意思,弥陀是量,佛是觉,整个名号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如果再加上南无,南无是印度话,翻成中文是皈依的意思。皈是回头,我们从一切迷惑颠倒回过头来,我们要依自性觉、无量觉,样样都觉,样样不迷,这是阿弥陀佛代表的意义。所以这尊佛像开我们自性无量觉,开这个光明。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谁?我们自己本性里面的大慈大悲就是观世音菩萨。藉着观世音菩萨的像,将我们自己本性观世音菩萨显露出来,看到一切众生在苦难当中,我们能够伸出援手,能够帮助他,能够救度他。大势至菩萨代表智慧,唯有真正的智慧才是最大的势力,为大慈大悲所依赖的。慈悲要以智慧为基础,不是感情的慈悲,不是爱缘的慈悲,是清净、平等的慈悲。
西方三圣代表这个意义,诸位总得要晓得,这是藉佛像开自己的智慧光明。乃至供养具里面都如此,像燃灯代表的心地正大光明,烛与油灯特别表舍己为人,香表信、表戒定,花表六度万行,果表我们期望的往生菩提涅槃,这些都叫开光。所以我在这个地方给大家家里供的佛像做了总开光。我说话给你说真话,不骗你。有些寺庙里面给塑的佛像搞开光,装模作样,俗话说「和尚不作怪,居士不来拜」。你晓得开光的目的在哪里?真正开光的意思没说清楚,不知道;做那些形式上的,统统把本来的意思丧失掉,藉着开光这有一大笔收入,好事。不如法。所以我在各处讲经说法很不受寺院法师的欢迎,把我赶出来,不得已搞到这个地方来讲经。我给你讲真话,处处得罪人,走头无路;可是对诸位有真实的利益,这一点都不假的,佛门里面一丝毫迷信都没有。
底下第二段,「略述自己修行」,这是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他自己修行的方法,提供给我们做一个参考,我们愿意学他也行。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我』是大势至菩萨自称,他怎么修行的?『本因地』,「本」是讲最初,初发心的时候。因为他现在已经修成理一心不乱,在楞严会上这二十五位菩萨都是代表圆教初住菩萨,就是修成楞严大定。楞严大定就是我们念佛法门里面讲的理一心不乱,他到这个境界,这是刚刚修成这个境界。理一心不乱里面就有四十一个阶级,从圆教初住一直到等觉菩萨,统统叫理一心不乱。由此可知,大家都得理一心,理一心里头有浅深程度上不相同。初住菩萨就得理一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统统叫理一心,所以理一心里面有四十一个阶级。在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是等觉菩萨,但是在楞严会上是代表的初住菩萨。「本因地」是讲初发心的时候,可见得他老人家修行,真的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他就是用念佛这一个法门,并不藉助于第二个法门,真的叫一门深入。
『入无生忍』,「无生忍」是成就。注解里头「本因,因也,无生,果也,次句」,讲入无生忍是「彻果该因」,所以说「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因与果分不开的,特别显示在念佛的法门当中。所以念佛称为莲宗,用莲来代表,莲花很特别,就是因果同时,莲有花的时候,莲蓬上就有莲子。它不像别的花先开花后结果,莲花是因果同时。这就是告诉你,念佛人他是因果同时的。你现在一发心,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有你一朵莲花。我们这里发心是因,七宝池中长一个莲花就是果,同时的。我们这里念得愈勤,那个莲花长得愈大,光色愈好,这就是自己将来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住处,居住的处所。
我们看注解。「心者,述己念佛,非用分别意识而念,乃六根都摄,一心不乱念也。」这也是特别提示给我们,我们念佛用什么念?要用心念,而不是用识念。这个心是什么?真心。识是妄心,识心是会变的,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就是我们俗话讲念头。念头它不定,这是妄心,分别、执着,这就是我们讲的第六意识,不能用这个心念。要用什么心?用真心,真心是没有妄念,真心离念,离一切妄念,没有妄念。所以佛在《观经》里面讲菩提心,菩提心的本体叫「至诚心」,诚是真诚,真诚到了极处就叫做至诚心,用这个心念。这个心永远不会变,用这个心念佛才行,这才叫都摄六根,一心不乱,也就是净念相继。要用这个心来念,那可以说是念念与佛相应,念念灭罪不可思议,像《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的,「念一声阿弥陀佛,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我们要是看了经本,这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这一句阿弥陀佛不难,哪一个不会念?有这么大的作用!那多做一点罪也不要紧,念一声就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可是要知道,人家念是用真心念,才有这么大的力量;我们今天用的心是妄心,没有这么大的力量。这个心一面念佛一面还在打妄想,怎么能灭得了罪?灭不了罪。真心念佛,念佛里头决定没有一个杂念,所以它的力量有那么大,能灭一切罪。所以我们净土经上,三辈九品统统要发菩提心,就是决定要用真心,要用诚心。真诚心不仅仅是用在念佛上,我念佛用真诚心,我处事待人接物我就用虚妄心,这行吗?不行,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这就难了。我用真诚心念佛,我处事待人接物也是真诚心,这样才能往生,才能够灭罪。如果说我念佛用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人家用什么心对待我,我也用什么心对人,给诸位说这样不能往生。为什么?因为你念佛那个心还不是真心,你自己认为是真心,绝对不是真正的心,真心只有一没有二。你念佛跟处事待人接物是两个心,根本就不是真心,你是二心不是一心。所以一心处事待人接物,都要用像念佛那个心。
也许有人要问了,我用真心真诚对人,别人都用妄心对我、欺骗我,那我不是处处上当吗?处处吃亏吗?没错,你在这个社会上是要吃点亏,是要上点当。但是吃亏上当怕什么?纵然吃一百年亏,上一百年当,后来不得了,你成佛作祖了,这叫忍辱。如果说一点小亏都不肯吃,一个小的当都不肯上,好了,你还是干六道轮回,你还是搞三恶道,生生世世给这些众生讨债还债,没完没了,西方极乐世界你没分。你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现在在这个世间,说老实话,你能活一百岁吗?活不了。在这个世间数十年一弹指就过去了,吃亏上当算什么!这鸡毛蒜皮的小事。再想想我到这个世间来,赤裸裸来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上什么当!我钱财被人骗去了,你根本就没有带一个钱来,骗光了也没上当,我本来就没有带来。是自己以为吃亏上当,其实一点亏也没吃,一个当也没上,成就无量无边殊胜功德利益,我们为什么不肯干?不肯干是愚痴、愚昧、糊涂。头脑清醒一点就不会了,就觉悟了。所以一个肯吃亏、肯上当的人,这个人是觉悟了,这个人不迷;一点亏都不能吃,斤斤计较,这个人是迷惑颠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