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第一二一集) 1992/1 台湾华藏讲堂 档名:04-003-0121
第121集 A
第121集 B
请掀开经本,三百零一面第六行,看《疏》:
【第二翻译者。自古及今。总有三译。初即晋朝三藏佛度跋陀罗。唐言觉贤。译出一卷。五字成偈。】
大家都知道,佛法最初是出现在印度。大约在佛灭度一千年之后,佛教才传到中国,这是我们根据历史,正史所记戴的。那野史传说,在周朝时候,佛法已经就跟中国接触了。那不是正式的,正式是东汉,就是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这是国家,在当时朝廷派的特使到西域去求佛法。这个时候跟使节一同回来的,有摩腾、竺法兰这两位大师,带着经书、佛像。换句话说,确实三宝具足,接受中国朝廷的礼请。
《华严经》,是在东晋时候才传到中国来的,所以它不是早期的经典。早期到中国来的分量是不多,我们《大藏经》里面差不多都搜集到了。除了少数失传的,大致上在《藏经》里面,我们都看得到。这个地方所说的翻译,是专指这一品,而不是指这三种《华严》,不是讲《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四十当然包括在里面,这我们讲的是《四十华严》。这个翻译,为什么译经的时候要记载得清楚,讲经的时候要讲明白,注疏的时候也不能把它漏掉?这段文字是为了正信,说明这部经典确实有来源,它是从印度传到中国。什么人传来的,什么人翻译的,在什么地方翻译的,什么年代翻译的,都记载得非常清楚,证明这部经不是伪造的,不是假的。
古时候的译经跟现代不一样,我们也没有办法想象得出来,为什么?没有这个常识,没有读过历史,无从想起。过去译经,不是一个、两个人做的事情,它是有译经院,是一个机构来从事于这个工作,就像我们现在的国立编译馆一样,它是国家拿出经费,它有编制的。所以像早期的译场,鸠摩罗什大师的译场,历史上有记载的,它编制就有四百多人。你想想看,这个规模多大?译出来经典是不是鸠摩罗什译的,是不是鸠摩罗什自己翻译的?不是,他是馆长而已,他是这个译经院的院长,用他的名字;换句话说,他负完全责任。所以这个译场里面编制也非常的周密,要经过许多层次的手续。参加这个译经的人数多,经文也要经过互相研究讨论,像现在的国民大会一样,也得要三读、四读才能通过。有意见的就提出来,一字一句的斟酌,所以知道中文这个经典的翻译非常可贵,是集体的作品,不是某一个人的。负责起草,有起草的一个小组,也不是一个人,这是非常值得可信的,值得我们相信的。不像现在译经,现在这个制度没有了,实在讲,也没有这么大的力量。
所以外国人没有中国人有福,现在我们中文的经典,或者梵文、藏文的经典,译成外国文字都是一、二个人翻译的。是不是翻得妥当?实在讲很有问题。我们中文的经典,那真是千斟酌、万斟酌,一字一句都不苟且。这也看到从前人做学问,特别是翻译佛经,因为佛经是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如果意思错了,那就遗害一切众生,这个因果就背不起。负责译场的这个人,他的责任尤其是大,在《高僧传》里面所记载的,也有经典是居士们翻译的,无论是在家、出家,都是证果位的人。
在从前李老师跟我们介绍的时候,至少都是证得三果以上的人,的确是有修有证,那不仅是有修,真正证果,所以佛的意思他才能体会。如果不是真正证果的人,佛的意思体会不到。看到这个文字,望文生义,往往就把意思解错了。你看开经偈,「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一句还得了!我们把佛的意思解错了,这个自己修行不能证果,那没有话说。如果要是在教导别人,把别人也误导了,这个责任自己一定要负,没有办法脱离的。你把人路指错了,这个过失在哪里?过失是堕地狱。虽然我不是有意的,或者我善意的,我自己认错路了,把人家也领错了。什么时候你才能够脱离地狱?你所引错路,那些人将来都回归正路,这个时候你可以离开地狱。还有一个人还没有找到正路;换句话说,你在地狱,你就脱离不了。
所以古德,不要说是注疏,就是讲经都非常谨慎。我不能理解地方宁愿不讲,我把经文念过去,这个没有过失。这个我看的当中,你看那个注解,明明那一段好像还有意思的,他轻描淡写就落过去了,实在说是那一段他自己也搞不清楚,但是他这样写出来的时候,他没有责任。所以这是非常的谨慎、慎重的一桩大事。不像现在,现在人胆大了,古人比不上。古人怕因果,现在人不怕因果。所以我劝导同修要读经、看注解,还是看古人的好。古人东西难,不容易懂,古人东西不害人;换句话说,不会把你领错路。
古人东西如果里面有问题的,就决定流传不到今天。因为从前这个书籍,这是宋以后才有木刻的版本。像我们看的这个书,这虽然是影印的,原版是木刻的,一个字、一个字刻出来的,这个工本费多高?不是正法,有问题的,谁愿意花钱来刻这个本子流通?换句话说,刻本流通,他也要负责任。假如这个书,里面知见不正,你流通了,你花钱流通了,你误导了一些人,你也要负因果责任,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常识,不要给自己惹麻烦。这个本子在世间还有一本存在,你堕落在恶道里就不能出头。换句话说,你流通,譬如说我流通一千本,这一千本在这个世间统统消失掉了,一本也找不到了,你的罪就满了,你才可以出来。
我们今天讲到翻译,我特别提醒诸位同修,你固然发心,我印经流通是好处,你要细细审察这个本子有没有错误。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请有能力的人,请他替你审察,我印这个经可不可以?千万不要自作主张,这上有很重的责任。你请人审察,那个人审察点头说没错,将来万一有错了,是他的责任,你没有责任,这个要紧。所以我一生印送经书,我不印现代人的,为什么?我没有能力,没有慧眼,不能辨别邪正,我这个事情不做,我印古人的。古人可以印是什么?古人的东西不知道经过多少人的眼目,这比较可靠。所以此地所讲的这个『三译』,统统是这一品经的意译,就是另外的译本。
『佛度跋陀罗』是梵语,佛陀,我们现在叫佛陀,他是佛度跋陀罗,佛陀,翻成中文就是觉的意思。跋陀罗翻作贤,这圣贤的贤。所以它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觉悟了的贤人,是取这个意思。他曾经译过这部经,也不是完全的本子,是这一品经里面,我们现在知道,这一品经圆满的翻译是贞元年间翻译的,我们现在读的这个本子,四十卷。他只翻了一卷,而且一卷也不圆满,只翻了偈颂。我们知道这一卷有长行、有偈颂。那他这一卷偈颂,在《大藏经》里也有,现在还保存着在,分量不多,是属于这一品里面的偈子。他为什么不完全翻?很可能那个时候经典散失,他手上只有这么一小段,是《华严经》这个偈颂这一小段,他就把这一段翻出来了。虽不完整,实在讲《华严经》特别是末后这一卷,一字一句都非常宝贵。这是第一次,最早的,这一品经在中国出现。
【第二大唐代宗之朝。】
诸位翻开三百零二面,这里面的《钞》都不必细讲。唐朝代宗的年代,『代宗』,注解里头说,唐朝第八个皇帝,唐代宗的时候。
【大辩正三藏。】
『大辩正三藏』也就是不空三藏。那他有译本,他这个译本也是偈颂,没有长行文。这个偈颂也保存在《藏经》里面,都是末后这一品残缺的这个经卷,不是完整的。在晋译的经本,就是《六十华严》跟《八十华严》,这一品统统没有,就是缺少了这一部分。所以现在我们这个八十卷《华严》,后面把这一卷补在后面,实际上你读《华严经》是八十一卷。前面八十卷实叉难陀翻译的,后面这一卷般若翻译的,所以把这一卷补在后面,六十、八十都没有这一卷。曾经有这一卷经文,前面讲的这两种翻译,都是残缺不完整的偈颂,没有长行文,有这么两次。到第三次翻译,这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本子,诸位翻开三百零五面,这是讲我们现在这个本子。
【即今贞元所译。】
『贞元所译』的偈颂也是七言。
【而上二本并云是贤吉祥菩萨所造。而非佛经。今乃是经。普贤菩萨所说。良以普贤与贤首名义相滥。又多别行。故昔三藏谓非佛经。】
这是古人的看法,我们现在知道,前面两种确实是经文。过去,大概是也没有看到原本的经,只看到这么一段,这几首偈子,他们认为这是菩萨造的,菩萨造的偈子,不是经文。到贞元译本出来,《四十华严》全经出来之后,前面两种偈颂一对照,没错,是这里面的一段,才晓得它是经,它不是论。所以清凉大师在此地,这个《疏》是清凉大师作的,特别将这桩事情为我们说明。我们看《疏》,把钞都略掉,看三百零七面这个疏文:
【又前二本并无长行。故十行相不得显著。】
这个『十行相』,这不是念行(音航),十行(音形)。十行就是文殊菩萨在《华严经》,提倡的十行,这十行就是十波罗蜜。你看《华严》,自始至终统统修的是十波罗蜜。我们看初住菩萨,初住菩萨修布施,初行菩萨也修布施,初回向的菩萨还是修布施,初地菩萨也修布施。那二地菩萨修持戒,三地菩萨修忍辱,凡是你看哪一个位次,他都按十波罗蜜,十波罗蜜就是六波罗蜜之后有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所以这《华严》用十表法。但是大经上告诉我们,他不是专修一种,他一种里面,圆满的把前面九种统统包括在里头,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修一切修,一切修一修。从初住到等觉统统是这样子,所以他是圆融自在。在形式上看,好像是有层次的,有这个阶级的,十个法门一门一门的修。但是虽然有次第,他同时是圆融,这就是大经上所说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行布就是有次第,他这个次第跟圆融是合在一起的,这叫妙行,这叫圆修圆证。
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前面两种译本没有长行,只有偈颂,所以这十种行相就不显著,不明显。这个十行,也可以说是十大愿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文殊菩萨十波罗蜜,在《华严》上统统属于行门,都称之为大行。
【今有长行。条流各别。孱然不差。佛经无惑。】
我们看这一卷有长行、有偈颂,圆满无缺,证实它确实是《华严经》的一部分,确实它是经文,不是菩萨所做的议论。我们再翻过来看:
【即贞元十二年。岁次丙子。诏。】
你看这个年月就记载得非常的清楚。『诏』,诏是皇帝的诏书,我们俗称为圣旨。皇帝的诏书,也就是皇帝的命令。命令谁?
【罽宾三藏沙门般若。】
这就当时这个译经院的院长,负责人。他是印度的一位高僧,就是罽宾国的,罽宾国在现在的新疆,当时是西域,不算是中国,罽宾国的。但是在唐朝的时候,这个地方,我们现在这个历史地图也画在我们这个唐朝版图里面,算是唐朝的附庸国,附庸国,归顺于唐朝的,实际上它是一个独立国。
『三藏沙门』是法师的学位,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学位。古代译经的这些法师,一定要通达三藏,就是经律论三藏经典统统要通达,才有资格翻经。你懂得一门、两门不行,要完全通达;说实在的话,他要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此地只讲佛法,把世间法省略掉了,为什么?通达佛法,没有不通世间法的;通世间法,未必能通佛法。通佛法是一定通世间法,所以把它省略掉了。这样的人才有资格翻经,才不会把佛的意思翻错了。所以他这个主译人,这个资格限制得很严格。『般若』是法师的德号,他的法名称为般若。这个般若,我们知道翻成中文是智慧的意思。
【于京师大崇福寺。】
这是翻经的处所。此地这个京师在长安,长安大崇福寺现在还在,还存在。这个现在也变成了古迹,到大陆上去观光旅游,到长安去,大概都会到这个地方去看一看,变成旅游观光的一个重点。那到那个地方去,我们学佛念《华严经》的就想到,当年这个《四十华严》就在那个地方翻译的。
【译成四十卷。】
这就是《四十华严》的来源。贞元十二年,就是公元七百九十六年。今年是一千九百九十二年,这部经是在七百九十六年翻译的,这样你就能算得出来,这个经典翻译距离我们现在的年代。这个钞我们也把它省略掉了。
【即旧经入法界一品。】
『旧经』就是从前翻译的,《华严经》,这是讲大经,跟前面讲的三次翻译那意思不同,前面是专指这一卷的,此地是讲专指这一品。这一品在《六十华严》里面有十四卷,你看四十卷,只有十四卷,最后这一卷没有。这个残缺了太多了,这是东晋时候翻译的。唐朝时候翻译的,这就是武则天执政的时候,就是现在我们讲的《八十华严.入法界品》有二十一卷,跟我们现在的经比,差了十九卷。这样才知道过去到中国来的这个原本缺失的部分太多了。
所以你读经,有的时候意思连不起来,念到这里,忽然底下一句意思就变了,意思接不起来,这当中的经文断掉了,缺失了。现在这个四十卷是完整的经典,你从头念下来的时候,你不会感觉得有连接不上的地方。所以《华严经》,说实在话,最完整的是末后这一品,《四十华严》。末后这一品,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这我们要知道,说「普贤菩萨行愿品」,是《四十华严》的品题。可是我们现在有许多同修都不知道,认为「普贤菩萨行愿品」就是这一卷经,这个错了,这一卷叫别行。实在讲,因为经的分量太大,在从前经本的流通都要靠手写,这四十卷经写起来也要费很长的时间,因此流通量就受了很大的限制。
清净凉大师觉得这部经是《华严》的关键,是《华严经》的精华,非常重要,就是最后这一段,《华严经》的总结论。所以他老人家,经翻译完成之后,将这一卷特别提出来单独流通,叫别行流通。告诉大家就是,全部的《华严》你没有机会读到,你能读这一卷就够了,也就等于读到全部的《华严》。所以他老人家,这也是奉了皇帝的命令,将这一卷特别做一个注解,就是《别行疏》,特别做一个注解。他的学生,也就是他的传人,宗密大师给注解再做一个注解,因为清凉的注解注得简单,意思很深,怕初学的人看不懂,所以他再详细把注解再注一遍,这就是《钞》,钞就是注解疏的。
所以从这两位大师之后,我们这个流通,《华严》流通最广、最多的就是这一部《别行疏钞》。我们今天精装一本,这是《华严经》在国内流通得非常之广,影响非常之深。实在讲疏钞作得太好了,有了《疏钞》,你不读全部《华严》,从《疏钞》里头大概把全部《华严经》的要义、精华都在其中。可以说这个《别行疏钞》是名符其实的略本《华严》,华严纲要,这是它的好处。下面要告诉我们这部经的来源,它经怎么来的?来得也很特别。看三百一十面:
【其经梵本。即南天竺乌荼国王吉祥自在之所进也。】
这个注解,诸位愿意看,你们自己去看,我就不照讲,我只把这个意思跟诸位说出来。《华严经》,即使在印度流传也不容易,原因是分量太大,尤其从前书写非常不方便。古时候印度的经文写在贝叶上,贝多罗树的树叶。这个树叶很宽,有一点像我们中国的香蕉树,那个芭蕉树的叶子一样。把这个叶子晒干,裁成一条一条的,大概每一条有这么宽,有这么长,两边两头打两个洞,用绳子穿起来。这个树叶的一面只能写四行,一面写四行,只写一面,不是写两面,都写一面的。你想想这一部《华严经》,这样的书本,要用现在的大卡车,恐怕一车都装不了。
现在你到印度看看那个贝叶经,有的时候还能看到,大概在台湾也可以看到,你才晓得是多么的笨重,那么大的分量。当中搬运的时候,漏掉的、丢掉的,在所不免。写一部是多么的艰难,在我们想象当中,即使在印度大概也没有几部流通。所以从佛灭度之后到唐朝,差不多将近有一千五百年,这么长久的时间,经典的丧失是在所难免的。那个时候保存经典,差不多都是国王,大臣都很少,几乎都是国王保管的。但是国家有灾难、有兴亡、有更替、有政变,往往照顾不到,经典就丧失掉了。非常幸运的,『南天竺』,天竺是印度,这是南印度的一个国家,这距离中国确实是相当遥远。我们知道北印度跟我们的西藏靠近,南印度就相当遥远。那边一个小国,国王他收藏着有这一部经。他是不是将这一部经送给我们?在传说上不是的,是国王自己手抄的,抄一本。不是把原本给我们,他是手抄的,抄了一本,送给我们,那也非常珍贵。
所以古时候这个图书难,不但在过去,即使在前清,前清这个时代,那印刷术相当发达,就这个木刻版本很发达了。乾隆时候编《四库全书》,依然是手写,一共写了多少套?总共只写了七套。《四库全书》总共写七套,乾隆到民国,国家遭遇到很多的灾难,所以这七套到今天只保存了三套,还有四套都丧失了。现在只有三套,大陆上有一套,台湾有一套,好像是英国大英博物馆有一套,那是八国联军的时候抢去的。台湾这几年,这是政府做一桩好事,把《四库全书》交给商务印书馆翻印出来。这一翻印,这一部书就会永远传下去了,就不会丧失掉。他印了三百套,现在收藏在全世界各个大图书馆、大学的图书馆,这个东西可以能保存下去。
而《四库荟要》,这是乾隆皇帝特别下命令编辑的。因为他下命令编《四库全书》的时候,他已经六十三岁了,这个工程非常大,他怕自己没有那么长的寿命,看不到全书,所以就叫这个总编辑,纪晓岚纪君,就下命令,全书里头最好的东西,先抄一份给我看。这就是把全书里面好的精华都选出来,选了一部分,先把它写出来送给乾隆。这一套书总共写了两套,一套放在他自己书房里面,另外一套藏在圆明园,圆明园里头一套《荟要》,一套《四库全书》。八国联军来的时候,全部毁了,所以《荟要》就剩了一套,那个价值宝贵得就不得了。这是政府带到台湾来了,这个《荟要》大陆没有,大陆人没听说过。世界书局把它印出来,也流通到全世界,这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从今而后不会再消失了,这我们的确真的放心了。纵然原书被毁掉,这个影印本存在,影印得很好,所以才晓得典籍的保存不容易。现在靠科技、靠影印,这个发达了,容易多了,从前的确困难。像这么大的经典,保存、流传那谈何容易?所以这是人家国王亲手写这一本,这个亲手写的,是不是他自己真的是他写的?我们不要去问,他命令一些大臣们去做,也是他做的。总而言之,他发了心,这个就是他的功德。像《四库荟要》这个编辑,这是乾隆的功德,他的意思,他要不动这个念头,谁去做?没人敢做。人力、物力、财力,那都是很大的规模,不是普通人能做得起的,国家的力量,所以这是国王的力量。
这个国王名字叫『吉祥自在』。『所进』就是进贡。进贡,在古时候附属于我们国家的,我们跟他有外交关系,派的有使节驻在他那边。规定他,看他距离的远近,要是住得近的,每年来朝贡一次,就是每年你要派特使来问皇帝的安,来请安,要送一点礼物来。这个送礼就叫进贡。如果距离远的,就三年一贡;更遥远的,是五年一贡,这都非常合乎人情的。所以这部经典是乌荼国王对中国皇帝送礼,礼物里面的一种,它是当作礼品送来的,这个很特别。我们晓得佛经到中国来,不是中国高僧到印度去取经求来的,就是印度高僧到中国弘法带来的,都非常辛苦。而这部经是人家送贡品里面,来得容易,没受那么多辛苦,这样到中国来的。我们再看底下疏文三百十二面:
【然自古译经。】
就是刚才说过,自古以来,这个梵文经典到中国,在中国翻译。
【或三藏持来。】
印度这些高僧到中国来的时候,他们带来的。
【或遣使迎请。】
无论朝廷派使节,或者我们中国出家人自动到印度去学习,这个例子很多很多,是这么来的。
【未有如今彼国帝王。亲贡梵文。】
这个例子在中国从前没有见过,以后好像也很少有这个事情。这是人家国王派着使臣到中国进贡送来的。
【越十万之烟波。】
这句是形容路途的遥远。我们知道在那个时候,交通工具,水路是船只,陆路是马匹,要走好几个月才能走到,不是简单的事情。路上这个危险比现在要大得太多,就是意外的灾难常常发生,这相当不容易。
【踰千日之险阻。】
这个『千日』就是三年。这个行程,实在是我们中国当年玄奘大师到印度,走了差不多将近有两年多的时间才走到。当然他每到一个地方,他住在那个地方会住个十几天,住个一、二个月,然后再走,这是必要的。否则的话,像现在交通便捷,一到那里,语言生活习惯统统都有障碍。如果沿途走过去,走一站是休息一、二个月,这种障碍就少了,这个语言风俗习惯慢慢就熟悉了。这是一路走一路学习。这是时间之长,路程的遥远。
【纡彼御札。献我圣君。】
这个『御札』就是现在讲文书,所呈的国书,这是那一边的帝王派的使臣,带着国书到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皇帝致敬,进贡。这一段都是叙说的事实,底下这几句是赞叹,这是法师对于朝廷的赞叹,对于国君的赞叹。
【若非德合乾坤。道光三古。威临八极。化洽万方。孰能有此光大休烈。难思圆极。再阐神州。】
我们今天读这个文,时代不相同了,意识观念都变了,念这个文,是不是这个法师对皇帝过分的巴结、恭维了?这一点特别值得注意。一个国家要真正能做到长治久安,社会安定繁荣,老百姓能够过到最幸福的日子,没有别的,就在孝敬。我们今天社会动乱,虽然富有,富而不乐。原因在哪里?敬的心没有了,对人、对事、对物都不敬了。佛法的教学、孔孟的教学,他教什么?我们仔细去观察,做一个总的归纳,就是两个字:孝敬。佛法建立在这两个字的基础上,儒家教学也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大乘佛法的修学,第一个科目是《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经》称为佛门的《孝经》。不能够孝亲尊师,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不会有成就的,这是真实的。为什么?他心不相应。
从前世间的学术、道德仁义,如果没有孝敬,他也不会成就的。我们翻开历史,过去的这些圣贤,出家、在家,在道德学问上有成就的,没有一个不是在孝敬基础上建立的。那什么叫教育?这是教育。舍弃了孝敬,教育就没有了,根都没有了。像棵树一样,根没有了,哪有树干、树枝、树叶?当然统统没有了。他的结果是世间大乱,就乱世。我们今天生在这个社会,尝到这个果实,就是教育舍弃了,孝敬教育没有人讲了。我们看这段文,这是孝敬的发扬光大,对于国家的领袖,国家的元首,能真诚的礼敬,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他会作乱吗?他会犯上吗?不可能的。老百姓,实在都是非常善良、非常纯朴,没有人去挑拨,没有人去间离,社会都是安定的。什么人去挑拨?去作乱?都是没有孝敬的人。
所以今天讲治国平天下,从哪里讲起?要从教育讲起。这是儒家讲得好,《礼记.学记》里面就讲得很清楚,「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政权,领导全国老百姓,什么最重要?教学最重要。教学教的什么?就是孝亲尊师。所以孝敬做到了极处(究竟圆满处),就是成佛。为什么?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就是孝道的不圆满,是诚敬有欠缺。所以我们才真正能体会到,整个大乘佛法没有别的,就是一个究竟圆满的孝道。师道就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不孝亲,怎么会尊师?尊师必定能尽孝,尽孝的人必定尊师。这才在世间成就学业,成就事业;在佛法里面,成就道业。所以这个赞叹是教育的意义大过恭维,是恭维的时候,可以说没有这个意思。教育的意义,教天下人对于尊长要尊敬,要感恩戴德,才能够维系社会的安定、社会的繁荣。我们从这方面来观察,那就很有意义。否则的话,要是从人际上,这个根本就是恭维的话,他恭维得过分。但是从教育的观点,他非常之纯真,所以这是必须要晓得的。
请掀开三百一十四面,底下这段《疏》文告诉我们,翻译不简单,必须要具备许多圆满的条件。我们看看现代,外国人要翻译中文的经典,或者是梵文、藏文的经典,你看看他有没有这些因缘?然后才知道中国人福报大。否则跟你讲中国人福大,你不相信。
【然夫教流非一缘矣。】
这个『教』就是佛的教育,流就是流通、流布,现代讲的传播,这个流就是现在的传播的意思。佛教教育的传播(教学的传播),不是一个缘,是要许多的条件才能达到。哪些缘?下面就给我们说了。
【要在时清道泰。正化可行。】
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什么条件?一定要太平盛世,人心向善,佛法的弘传没有障碍;换句话说,决定不是乱世。乱世要想传播佛法,那是难上之难,不能普遍的流传。第二个条件是
【大国中华。皇城凤阙。】
这是说处所殊胜,这个处所看到『中华』,不要以为是中国;看到『皇城』,不要以为是帝王的首都,这样看法就错了。中华就是佛经里面常讲的中国,这个中国什么?拣别它不是偏僻的地方,是这个样子说法。换句话说,是文化程度很高的皇城,皇是大,大都市,是这个意思。文化水平很高,物产资源丰足的大都会,是指这个地方。所以我们决定不能把这个文字讲死了,那就错了。
现在这是民国时代,这也没有宫殿了,那佛法就要灭寂了是不是?没有地方好传了?这不是的。我们知道文化水平很高的大都市,现在这个世间,这样的大都会很多,不在少数,为什么?因为这个样的都会,它能够影响边缘的地区。譬如这个世界上的电影明星,为什么都得要到美国好莱坞去一趟,他才能成为世界级的?那个地方是他的标准!没有到那里去一趟,你演艺再高明,人家不承认你是世界级的。你只要到他那个地方去一趟,那算是世界第一流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世界上是,文化水平高的大都市,你在那个地方把佛法展扬开,这个人家看是这个佛法是世界性的,这个是世界一流水平,大家对于法就起了尊重之心。大都会里头没有佛法,农村的佛法,摇头,那是低级的,低级的不是高级的,这个道理在此地。所以古时候的高僧大德一定要到京师去讲讲经,他就提升了,这是国家一流的法师,社会大众对他普遍的尊敬。古今中外,这一般的思想都是如此。所以读万卷书之后,一定要行万里路,不行万里路不行,别人说你没有见过世面,一定要行万里路。第三:
【明王圣帝。崇重法门。】
注子里面讲,第三个讲君圣。要用现代话来说,必须要得到社会的贤达、高阶层领导人的认同,得到他们的提倡,因为他们影响力、号召力很大。他对于佛法一赞叹,多少人都信,都相信了,要有这样的人来护持。第四是:
【辅佐贤良。翊赞玄化。】
这句是讲大臣,国王大臣,就是今天讲社会各阶层的领袖人物。今天是民主时代,每个行业里面的巨子,被受社会大众尊敬的这些领导人,他们的赞助,他们来推动,这个正法的弘传就非常容易。第五,这条件一个都不能缺少。
【人多聪敏。道器可持。】
这就是广大的群众。广大的群众一接触佛法,他欢喜,他就能接受,这很重要的条件。否则的话,你讲给他,大家不喜欢听,不能接受,这佛法就没有办法推行了。与前面合起来讲,有关系,叫上行下效。但是在今天的社会,确实有很大的差异,为什么?古时候的人,刚才讲了,他从出生下来,就培养孝敬的观念。一生当中,他都不会违背这个原则,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不敢离开这个标准太远;纵然可以离开一点,幅度都不大。所以上阶层人提倡,下面人马上就拥护,上行下效。今天教育跟从前完全不一样了,上面提倡,下面未必遵守;甚至于上面提倡,下面把你推翻,你也无可奈何。民主有优点,也有缺点,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
孙中山先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想出一个很好的制度,君主跟民主之美,兼而有之,这的确很了不起,可惜短命。死了以后,没有人照着他的理念去做。他的构想就是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他有君主的这个好处,那就是什么?一党专政,他没有想到有几个党竞争的,孙总理没有想到这一桩事情。而是什么?以党代替皇室,这就是有君主的优点。因为他君主,他是一家人统治这个国家。我们今天不是一家人,集全国优秀的人才,我们共同来治理这个国家,就成立一个党。党就是从前这个君主的家庭,是用这种思想,所以他没有想到有两个党竞争的,没有,这就是有君主的长处。大众集思广义,有民主的优点,是集君主跟民主的优点,这是他的想法,他这个想法的确是好。在近代思想家里面,很难得见到有这么一个人,这么一个想法。但是今天谁相信?我听说许多学校连三民主义国父思想都不要了,都要把它废弃掉了。孙先生这个学术思想,到将来看看什么人再能够看出,那对他的确是尊敬佩服。
我曾经有一次,那是很多年前,教育部邀请我做一次讲演的时候,那个题目是「文化复兴与宗教」。我在里面就提出,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三民主义,就是中国固有文化的现代化,我说过这个话。他这个构想非常之好,可惜我们没有去做。所以这是现代,我们要了解现代人,要认识现代的社会。弘法不容易,弘法既然不容易,译经流通那就更不容易了。为什么?看这上面十个条件,缘不具足。过去在中国这个时代是缘具足。第六个条件:
【方有圣灵。潜运冥卫。不惮劳苦。传译中华。】
这一段简单的讲就是佛菩萨保佑,三宝加持,龙天拥护。佛菩萨保佑,可以说无时不在,不管你是治世还是乱世,不管你是善人还是恶人,佛菩萨的心是平等的,没有不加持的。问题在什么地方?诸佛菩萨加持,我们究竟能接受到几分?那就看我们的心,与佛菩萨的心相应不相应,一分相应得一分感应,二分相应得二分感应。如果跟佛菩萨心完全相违背,他的加持,我们一丝毫都得不到。那佛菩萨的心是什么心?平等心、清净心、大慈悲心。如果社会有一部分人,确实有这样的心肠,这个社会就得到三宝的加持,就有显著的感应,纵然在现在这个时代,可以避免灾难;纵然有灾难了,所谓是有惊无险,还可以平安度过。那为什么还有惊?因为不是全体人跟佛心相应,只有部分人。但是部分人也就很了不起,那一些造恶的人沾他们的光,沾光绝对不领情,这要知道的,绝对不领情的,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事实的真相。第七:
【音善两方。义兼权实。】
这是讲翻译的人,翻译的人必须精通两方的语言文字,还要深知两方的文化背景,你才能翻译得出来。否则的话,照字面上去翻译,那决定错误。可见得这个翻译不容易,不仅仅是了解两方面的文字,要知道他的思想,知道他这个历史的背景、文化发展的背景,晓得这个地区、这个民族,他们想的是什么,所思所念?这样才能翻出来,才能把这个意思表达得出来,所以这是真实的学问。第八:
【明贤高识。启发赞扬。】
第八是参与翻译、提供意见的,这些人也要高明的人。前面是讲主持翻译的译场,这是讲旁边来协助的,相当不容易。我们举个浅显的例子,我们有一篇很短的文,净宗学会的缘起,很多同修看到了,不长。在美国,我们达拉斯三位同修,在美国都住上二十多年了,自己觉得语言文字都很不错了。其中有一个同修,小学在美国念,小学、中学、大学,那他的英语跟外国人已经没有两样。三个人合起来翻这篇文章,翻出来了,而且送到台湾,我们都把它印出来。结果在台湾有一个外国人,这个外国人也学佛的,好像是在台大读研究所。他把这个拿去一看,他说很多错误,他又给我们翻了一次,翻了之后里面几乎全部都改了。这一篇文章,你才晓得这个东西不容易。而且我们那个翻译的时候,我还一再告诉这些同修们,你们译出之后,附近这些邻居外国人先给他们看,请他们提供意见。他们看了之后,讲一讲,意思对不对?不对的时候,再斟酌,再修改。不容易!所以这是讲的一些帮助的人,对于佛法有修养的,翻译之后先送给他们看一看,请他们指教,请他们尽量提供意见,哪一个字、哪一句、哪一段不妥当,提出意见来,我们再研究、再参考、再斟酌,这样才成为一个定本,这多艰难!第九:
【内外悉心。】
第十:
【潜显兼卫。】
这两句是总结。『内外悉心』就是专心,一心一意来做这个工作。这个内就是负责翻译的,就像译经院这些同仁们;外,就是外面这些学者、名流,请他们指教,请他们来提供意见,内外一心一意来成就这个事业。末后这是讲诸佛菩萨、护法鬼神,跟我们也是同心同德来做这个工作,所以方令圆教。我们看三百十五面的《疏》:
【方令圆教。流通未闻。】
这样才能够把这个圆满的佛陀的教学,流通到那个没有佛法的地方,帮助他们。
【缅想昔传。事多阙略。具斯胜事。莫盛当朝。】
这是讲非常感慨,想到从前翻译之艰难,比不上现在。这唐朝是我们中国最盛的一个时期,人才、财力、设备都远超过从前的译场,这是对现前这个译场的赞叹。
【今此一经。即彼四十卷中第四十也。】
现在我们读的这一卷经,就是贞元年间所译的这四十卷《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是这四十卷当中最后的一卷,第四十卷是最后的一卷。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这正好是一个段落。下次我回来的时候,我们接着就真正讲到本经的经文。这就把这个翻译简单跟同修们介绍过去了。好,我们念佛回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