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集——印光大师法语菁华 悟道法师主讲 (第一集) 2017/11/21 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 档名:WD20-030-0001
我现在把「印光大师法语菁华」第二集第一段,印光祖师三皈依的开示:
【一。需知所谓归依者。乃归依一切佛法僧三宝。非归依个人。例如今日各位来归依。我不过代表三宝。授证三归。并非归依我一人。每见僧俗有误解归依意义者。在家人则曰。我归依某法师。出家人则曰。某是我归依弟子。遗大取小。废公为私。可悲可叹。故为因便说明。免再贻误。望各注意。】
这是《净土集.印光大师法语菁华》第二集第一段,印祖对三皈依的开示。印光祖师,我们净宗同修都知道,是我们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祖在此地给我们开示,『需知所谓归依者』,「需」是必须,「知」是知道,必须要知道所谓皈依,什么叫皈依,皈依什么,这个必须要认识清楚。如果没有认识清楚,皈依仪式举行完了,也不知道皈依什么,甚至还有很多误解。印祖很慈悲给我们开示,什么叫皈依?我们是皈依什么?『乃归依一切佛法僧三宝』。大家要记住,大家今天发心来我们法会的会场,发心皈依,你是皈依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是皈依三宝。『非归依个人』,不是皈依某一个人,这一点特别重要。
下面给我们讲『例如』,就是一个例子,就像现在我们今天在此地也是举办皈依的仪式,大家来这里皈依。『我不过代表三宝,授证三归』,这里的「我」是印祖自称,我们在任何的寺院、道场,凡是我们要皈依三宝,必定要请一位出家众,男众、女众,或者大乘小乘、南传北传、藏传,就是要请一个出家众。不管是大乘小乘、南传北传、藏传汉传,就是出家众这个形象,要请一个出家众来给我们举行皈依三宝的一个仪式。出家众他是僧团的一个代表,代表十方三世一切僧宝,他是僧团一个代表的人,代表僧团来传授、来证明大家今天发心皈依三宝。「授证」,授是传授,像我们净老和尚讲三皈传授,传授、教授。就是把这个三皈的意义、三皈的道理,从哪里回归,回归要依靠什么,把这些意义、道理,修学的原理原则传授给大家,这个叫授,传授、教授的意思。证是证明,给你作证,给你做一个见证,证明你今天发心皈依三宝了。从现在开始,尽形寿皈依三宝。这个叫「授证三归」。
这位出家众,不管是南传北传、汉传藏传、大乘小乘、男众女众,他只是僧团的一个代表,不是皈依他个人,这点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你皈依三宝,跟你拜师父是不一样的,要搞清楚;搞不清楚,那就误会了。在印祖那个时代,就有很多人对三皈依的意义不明了,所以此地讲『每见僧俗有误解归依意义者』,「每见」就是每一次都有看见,到寺院、佛门来皈依,「僧」指出家僧,「俗」就是在家人,僧俗常常看到有误解皈依意义的人。那这个误解皈依意义的人是大有人在,也不在少数,所以因此印祖才说,「每见僧俗有误解归依意义者」。
怎么误解?『在家人则曰:我归依某法师』,在家人就说,我皈依某某法师,就是哪一位法师,我皈依那个法师。那就变成是皈依某某法师,皈依哪一位法师,就不是皈依三宝了,这就搞错了。『出家人则曰』,出家人也搞错,出家人自己也没搞懂,说『某是我归依弟子』,某某人是我皈依的弟子,皈依我的弟子,我的皈依弟子,这样就造成很大的误解了。
应该我们大家拿到皈依证,这个皈依证上面我们上净下空老和尚,他有写得很清楚,在落款的地方写了,三皈证明阿阇黎jingkong。三皈证明阿阇黎,阿阇黎是教授的意思,他传授给你,他是给你作证,做见证的,传授、授证三皈依的人,不是皈依他。所以大家拿到皈依证,你可不要拿到外面说,我皈依jingkong老和尚,那就错了,那就不对了,不是皈依他,他是给你做见证,传授三皈给你的,你是皈依三宝。要记住,你是皈依三宝。出家人也不可以说,某某人是我的皈依弟子,他皈依我了。怎么变成皈依我?皈依三宝变成皈依我个人,那也搞错了。所以我们这个都要讲清楚、说明白。所以我们皈依的同修,你就要讲:给我传授皈依、证明我皈依三宝的是上净下空老和尚,这样就对了。他给我做证明,传授三皈依的意义,给我讲解,给我解释、说明,这样就对了。出家人也就是代表僧团传授三皈依,并不是皈依个人,这个一定要了解认识清楚。
所以印祖讲,不能『遗大取小,废公为私』。什么是「大」?三宝是尽虚空遍法界,这个叫大,没有边际。「小」就是划一个小范围,变成皈依个人,这个叫「废公为私」。十方三世,三宝是公,个人是私,皈依三宝变成皈依个人,完全错误了,所以印祖也很感叹,说『可悲可叹』,连皈依三宝的意义都没有认识清楚。所以印祖很慈悲,在这里说明,希望我们不要再犯这个错误,大家一定要注意、要记住。有关三皈依,我们三皈传授这个意义讲得很详细。
在此地,我也是不断提醒我们皈依的同修,三宝有自性三宝、有化相三宝、理体三宝、住持三宝。佛在世的时候,悉达多太子十九岁发心出家学道,三十岁腊月八日,夜睹明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了,我们地球上就有佛宝出世了;到鹿野苑给五比丘剃度,在佛法里面有四个人以上在一起学习,就成立一个僧团,四个人以上,僧宝出现了;为这五比丘说四谛法,佛开始说法,有法宝出现了。佛一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所以在佛住世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三宝叫做化相三宝,佛应化到我们这个世间、这个地球上。佛住世的时代,那个时候三宝叫化相三宝。
佛灭度了,入般涅盘,也不再讲经说法,佛当年剃度的弟子也一个一个入般涅盘。流传到后世,我们现在看到的佛像,佛的舍利,佛像有泥塑木雕的、金银铜铁铸造的,还有石头雕刻的、彩绘的,这个佛像就是住持佛宝。那佛不在世了,也不再讲经说法。佛在世的时候,讲了四十九年的经教,经、律、论,后来佛弟子五百阿罗汉给它整理、记录、结集,流传到后世。流传到中国来,有汉文的《大藏经》,有藏文的《大藏经》,到南传国家有巴利文的藏经,现在还有韩文的,韩国、日本,韩国、日本基本都是汉文的《大藏经》。《大藏经》每一部经典都是法宝,叫住持法宝。佛当年剃度的弟子入涅盘,当时弟子再收弟子,一直传到现在。现在大家看到的出家人这个形象,南传北传、汉传藏传、大乘小乘、男众女众,出家人这个形象,这个叫住持僧宝。
我们皈依三宝,不是教我们去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宝,如果我们去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宝,就叫外道,心外求法叫外道。外面的住持三宝它的作用是什么?住持三宝它的作用就是启发我们回归自性三宝。我们看到外面的佛像就要知道,我们众生都有佛性,都应当作佛。怎么作佛?我们做三时系念,中峰国师给我们开示,「是心是佛将心念」。什么是佛?我们的心就是佛。中峰国师三时系念,第一时也给我们开示,「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所以佛在哪里?就在我们自己心里,你不要到外面去求。所以外面的佛像佛宝,就是启发我们回归自性的佛宝。谁是佛?自己本来就是佛。本来就是佛,那就应该要作佛,作佛、成佛都是每一个众生本分的事情。我们只要觉而不迷就是佛,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是佛。
所以《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六位出家众,其他都是在家众,有男众、女众,有老的、有小的,各行各业,还有其他宗教代表,都是菩萨,都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妙法莲华经》给我们讲,龙女八岁成佛。龙,还不是人,是畜生道,龙女八岁成佛。这些大乘经、一乘经给我们讲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大家都有佛性。你现在不管是什么身分,你这个是什么样的形象,你心觉悟了,你就是佛、就是菩萨,迷惑颠倒就是众生,差别在这里。所以中峰国师《三时系念》给我们开示,迷悟不同,所以造成现量不一样。
所以人人都是佛,你明白这个事实真相,知道这个道理,就像《无量寿经》讲的,没有什么好贡高我慢的,有什么好贡高的?大家都是佛,都平等了,都一样;也没有什么好自卑的,有什么好自卑的?大家都是佛,有什么好自卑的?所以《无量寿经》讲,也不贡高,也不卑下。卑慢,这个卑,自卑还是慢,叫卑慢。这个慢,有贡高我慢,有等慢、有卑慢,自卑感也是慢。你明了这个事实真相,贡高我慢什么慢都没有了,大家都有佛性,你就平等了。所以我们必须先明了,「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阿弥陀佛觉悟了,我还在迷惑颠倒,我如果觉悟了,那就跟阿弥陀佛一样。
我们净土法门觉悟很简单,你心里念阿弥陀佛,这个时候就觉悟了;等一下忘记了,又迷了,又迷惑颠倒了。所以中峰国师在第三时给我们开示,「须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结业之所。」须臾就是很短暂的时间,我们忘记念佛了,心里又在胡思乱想了,就是结业之所。发现了,赶快佛号再提起,又开始觉悟了;等一下忘记了,又开始迷惑了。我们如何能保持这个念佛在心里不间断,那就功夫成片,就一心了,你就见佛了。
所以懂得这个原理,我们作佛不难,难在有怀疑、不相信、不老实,难在这里。如果我们真能老实念佛,这些经教不懂也没关系,你只要能老实念,像锅漏匠、海贤老和尚念到一心,那你智慧就现前了,你就通达了,念到断见思惑、破尘沙惑、断无明惑,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了。所以能够老实念,不懂经教也没关系,只要你能老实念。但是不能老实,那就不行,你就要听经闻法。听经闻法、讲经说法,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断疑生信。如果你不怀疑,老实,没有听经教,只要老实念,就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需要借用其他方便,你心自然就开了。
问题我们不老实。我还有遇到很多同修,他跟我说他很老实,我看他一点都不老实,没有事情的时候看起来很老实,事情一来他就不老实了,他疑惑马上来了,就不相信阿弥陀佛了。所以不老实的人多,老实的人少,因此佛出现在世间,才有需要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天天讲,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断疑生信。我们的疑惑太多了,我们众生很不老实,所以老实人可贵。要真老实才行,不能不老实装老实,那个也不行,那个还是不老实。
我讲了半天,可能大家觉得我满老实的,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不老实还要鼓掌吗?不老实大家不要鼓掌,我们低调一点。我讲一个例子,不然大家自己测验测验自己老不老实,你可以自己测验一下。在二十几年前,我们在台北景美华藏图书馆,有个女众六十几岁来图书馆做义工。她也不认识字,她跟我讲,那些粗活都给她干,打扫、清洁,这些粗重的工作给她做。后来做了一段时间,她说要出家。我说:妳年纪这么大要出家,做在家居士也可以,老实念佛就好了。她一直想要出家。我说:出家,那妳能不能学锅漏匠?那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有海贤老和尚,现在我们师父都讲海贤老和尚,以前还不知道有海贤老和尚,都讲锅漏匠。我说:那妳能不能学锅漏匠?妳说要老实念佛就好,干粗活都给妳干。我说:我们老和尚讲经常常讲锅漏匠,他剃度,谛闲法师给他开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不要去受戒,也不要住在寺院,就是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念,教他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再念,一定有好处,什么好处也没跟他讲。她听了也很高兴,她说她要学锅漏匠,年纪也大了,六十几岁,又不认识字,其实去受了戒,就是拿那张戒牒,什么是戒根本搞不懂,连个五戒都不懂,她能懂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吗?大家想一想,有没有可能?连个五戒都搞不懂。她也答应了。我说答应,这个道场是馆长在管的,也要她同意妳才能住在这里。所以我就跟师父馆长报告,她要剃度,要学锅漏匠。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人,剃度了一段时间,后来很多年轻的男众、女众出家了,出家一、二年就要去受戒,有的出家没多久就受戒了。然后她看到大家去受戒了,她也要受戒,不给她去,她就一直哭,哭着要去受戒。我说:当初妳不是说好了,不要受戒,要学锅漏匠吗?她说:她现在看到大家出家都去受戒,她受不了,她也要去受戒,她去受戒有个戒腊,不然那些年轻的法师都有戒腊,她比他们早出家,什么腊也没有,她就很伤心。后来馆长就给她去受戒了。我讲大家有没有听懂?这样有没有老实念佛?没有看到人家去受戒,她就很老实;看到人家受戒,她也要去,就不老实了。
所以这个老实不是嘴巴讲的,要真的才行。真正老实人他就是老实,就是一句佛号念下去,他不受这些影响。那些受戒了没有持戒,戒都搞不懂,自称是比丘、比丘尼,将来都往生到地狱去了;那个老实人没有受戒,去极乐世界了,那怎么能相比!所以老实人可贵,不认识字不代表他就老实,他还是不老实,所以老实可贵。但是不老实的人多,所以才要麻烦本师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苦口婆心讲经说法,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断疑生信。我们疑惑断掉就老实了,还有怀疑就不老实。
还有早年我们师父上人拿美国绿卡,一年要住美国半年。以前他老人家比较有空,同修有问题,写信问问题他都能回答。后来也没时间了,叫我代替,代替他回答问题。有一次我收到,也是一个女众写的信,她听我们净老和尚讲的《弥陀经疏钞》开始念佛。我们老和尚以前讲净土法门讲了三个要诀,第一个「不怀疑」,第二个「不夹杂」,第三个「不间断」,这三个条件是念佛成功的要诀。这位居士她问的问题,她说这三个条件,前面两个她做到了,不怀疑,她做到了;不夹杂,她也做到了,她也没有修其他法门;但是第三个不间断她没做到,她说她还要上班、还要工作、还要吃饭、还要睡觉,不能像念佛机那样二十四小时念不断。这三个要诀,不怀疑、不夹杂她做到了,不间断她没做到。
大家想一想,她有没有怀疑?有没有?大家好像不知道,我把答案告诉你们。她如果没有怀疑,还写信来问问题问什么,是不是?妳都不怀疑了还问什么问题?有怀疑才要问问题,妳不怀疑还有什么问题好问?可见得自己有怀疑自己不知道,以为没有怀疑,其实自己有怀疑,自己不知道。因此我们不是那种上智与下愚,的确是需要经教来辅助,帮助我们断疑生信。
所以皈依佛,自心就是佛,外面的住持佛宝是启发我们回归自性佛。我们念佛,听经念佛就是帮助我们断疑的。我们佛号一定要念到见佛,你就不怀疑了。我们现在为什么有怀疑?因为没看到佛,没看到极乐世界,就有疑惑了。如果我们念佛念到见佛、见到极乐世界,我们怀疑就没有了。所以中峰国师《三时系念》第一时,就给我们开示信行愿,「信而无行,即不成其信」。信没有透过行,行就是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念到见佛了,那你信心就坚固了,绝对不会再有怀疑了。我们要透过念佛这个行来满足我们的愿望,我们的愿望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用念佛,透过念佛这个行,来证实我们相信的极乐世界;透过念佛这个行,来满足我们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所以中峰国师讲,「信行愿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
第二个皈依法,住持法宝,法宝是经典。经典不是念给佛菩萨听,是念给我们自己听的。我们依照经典佛的教导,来修正、改正我们错误的思想言语行为,依照经典这个标准来修正,这是念经、诵经的目的。所以昨天上午也跟大家汇报,就是我们诵经为了什么?读诵是为了要受持。如果只有读诵,没有受持,也不能得到经典里面讲的功德利益。我们停留在读诵的阶段,没有落实受持经典的教导,就得不到经典上讲的功德利益。所以读诵、听讲或者讲经属于信解,信解之后也要行证,才能证实经典上讲的功德利益。所以我们修学必定是要具足信解行证。所以,法宝,诵经我们不是诵给佛菩萨听的,是诵给我们自己听的。
皈依僧宝,外面的住持僧宝启发我们回归自性清净心。我们自性本来清净,六祖大师讲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自性本来就清净,现在迷了,好像不清净,实际上本来是清净的。在《圆觉经》佛也给我们做一个比喻,好像我们眼睛有病,看到空中有花,空中有花就有东西,不清净了;或者看到空中有星星,我们身体不好,我都有这个经验,身体的问题,有时候蹲下去,站起来满天看到都是星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经验,看起来满天都是星星,空中有很多星星,我以前常常有这种经验,看到空中有东西、有星星。实际上空中有没有?没有,是因为我们身体眼睛有病,现出空中有花、有星星、有什么东西。实际上当你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空中有没有这些东西?没有,是因为你有病才看到这些,你病好了就看不见了。但当我们还在生病的时候,看到空中有花,这个时候空中有没有花?还是没有,它本来就没有。所以六祖才讲「本来无一物」,就是这个道理。《圆觉经》讲的。
所以我们本性清净,看到出家人这个形象,就是启发我们回归自性清净心。要知道我们自性本来就清净,没有这些烦恼的,这些都是假的,都是虚妄的,不是真的,所以启发我们修行的作用。所以我们出家人为什么剃光头?在很多年前,有一次我在图文巴净宗学院,有一天当地两个高中学校,开了两部车子来,几个老师带了一百多位学生,有男生、有女生,说要来学院参访。参访说看哪一个出家人年纪比较大、比较老的,出家年资比较久的。年纪最大最老就是我们师父老和尚,老和尚不在。那第二老的是谁?就是我了,后来我也就答应了。他要找一个比较老的,师父不在,那下来就是我最老,我们那些师弟都比我年轻。
然后他们就来问我,问了很多问题,这学生也满可爱,这洋学生也满可爱的。有一个女生问我说能不能结婚?我说中国和尚不能结婚,但是日本和尚可以结婚的。一个男生问我说为什么剃光头?我说这个洗头比较好洗。所以现在很多洋人也剃光头,他们不是学佛的,大概是为了洗头方便。剃光头干什么?难道剃光头就成佛了吗?不剃光头就成不了佛吗?刚才讲了,成佛是心成佛,不是这个形象。你心觉悟了,觉而不迷,就是佛。所以男的也是佛,女的也是佛,老的也是佛,小的也是佛,中国人是佛,外国人还是佛,统统是佛,觉悟了就叫佛。所以五十三参,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统统是佛。
还有人说,出家剃光头就是把三千烦恼丝剃掉了。你剃了光头,剃得很亮,你烦恼去掉了吗?三千烦恼没有了吗?一样有,可能还更多。所以有句俗话讲,「没穿袈裟闲事多,穿了袈裟事更多」。所以换了这个衣服,剃了这个光头,并不代表心就清净,并不代表就没有烦恼。我现在烦恼还满多的,是真话,我不骗人。既然这样,那何必剃光头?不剃不行吗?不是不行,剃了这个光头、穿了这个衣服是表法的,看到光头就是要提醒自己,「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是清净的,我们现在怎么弄得这么烦恼,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是找这个问题,解决问题,学佛就要学这个。是提醒我们的,没有剃这个光头我们就不知道,没有提醒的。所以住持三宝它是提醒、表法、启发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明白它的作用、它的意义,它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形象?所以佛在《遗教经》、《四十二章经》,这些经典就讲,出家人要常常摸摸自己的头,不能贡高我慢,要去托钵。你看佛要吃饭都不让人家送过来,只有结夏安居才可以让居士送食物来僧团,平常你看还打赤脚,要从灵鹫山走路走到舍卫城,来回都是走路,没有汽车可以坐,要走路去托钵,这些都是教育,就是启发我们的、提醒我们的。所以我们穿了出家人的衣服,剃了光头,就是启发世间人的。
我小时候看到出家人,我母亲带我到一个我们俗家附近的小庙,有个老尼师很老了。我从小看到人家抬死人,我就一直想,人为什么会死?要怎么能够不要死?后来过年,我母亲带我去那个庙吃佛祖面,去拜拜,看到那个人穿的衣服跟我们不一样,又剃了光头,这个人可能知道要怎么修可以不会死,从小我就有这样的一个感触。再长大一点,看到出家人穿着长衫,风一吹,飘飘若仙,觉得满自在的,很羡慕。后来我自己出家了,我在佛陀教育基金会剃度。刚剃度完,本来是去那边做义工的在家人,剃度下来坐电梯,有个年轻人穿西装打领带,拍拍我的肩膀,他给我讲:有什么事情让你想不开的?我说:我是想开了,不是想不开。他的意思我也了解,他大概是以为我是谈恋爱谈失败了,一气之下就出家了。他意思就是说,有什么想不开的,这一个没有,再另外找一个就好了,意思是这样。我也知道他的意思,但是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反正我心里自己明白就好了。所以我是想开了,不是想不开。
住持三宝就是启发我们回归自性三宝。还有一体三宝,佛宝当中有法宝、僧宝,法宝当中有佛宝、僧宝,僧宝当中有佛宝、法宝,大家也要知道。好,这一节课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下一节课四点半,我们休息三十分钟,再来跟大家学习《净土集》,阿弥陀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