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十六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14-0016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十六次。上一次讲到须菩提尊者向释迦牟尼佛呈说,自己听到世尊讲这样甚深的经典,能够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要是到后来佛灭度之后五五百年,就是后五百岁,这个时候去佛遥远,如果还有众生读到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亦能够信解受持,这个人真是第一希有。为什么?他一定也是离开了四相,经文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到。如果没有离开四相,纵然读诵《金刚经》,没有受持的意思。受,前面我们讲得很清楚,受是领受,对于本经所讲的理论方法境界,完全正确的通达明了而领纳在心,这叫做受,叫做接受,依教奉行。本经佛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住就是着相,就是执着;无所住,于世出世法都不执着,都无分别,这个时候清净心才能够现前,清净心就是真如本性,所以尊者后面讲「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那就是天台家所说的六即佛里面分证位佛,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圆教初住以上的地位,这就是住佛之位,分证佛位。尊者的呈说果然得到佛的同意认可,我们看今天的经文: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这几句话,『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这就是给他印证、证明,你所讲的没错,完全是正确的。经文到这个地方,可以说尊者的见解已经有相当的深度,所以世尊在此地才给他印证说「如是如是」,这个意思是完全正确,没有错误。这两个如是的意思,可以说在佛的方面来讲,佛如是的教给我们「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须菩提尊者果然明白这个意思,「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正是说明了师资道合,就是两个如是的意思,师资道合。老师如是,学生也如是,只要我们善护持,这就是禅家所讲的以心印心。再看经文: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这个经文我们要把它看清楚,『不惊不怖不畏』,在一般浅学之人,突然之间听到佛这些言论、这些教诫,总免不了要惊怪,怕的这不是正道。试问问,见到大乘经论这样讲,吃惊觉得奇怪的,给诸位说是大有人在。如果不惊,他对于大乘法就有信心,他没有惊异的这种情绪,他能够相信。「不怖」,怖是心里感觉到恐怖、不安,为什么有恐怖不安?他有疑惑没断除。如果他不怖,证明他对于经义真正能够理解。「不畏」,畏是害怕,就是他相信,他也理解,他害怕,怕自己做不到,换句话说,他没有自信心。如果不畏,他自己有信心,「这个无上甚深的法门,我自己能修」,佛说这个人是『甚为希有』,希有,有「难得」的意思。「信心清净,信解受持」,这样的标准,前面所讲这是「第一希有之人」。这样的人,诸位要晓得,真正是不可多得,到哪里去找?不要说现在找不到,佛陀在世的时候也不多,像须菩提尊者这样的人也不多见。现在在此地水平降低了,「今或有人无有深心信解,但闻此经不惊不怖不畏,即是甚为希有。」诸位想想这个水平就降得很低了。前面那个水平难,难得,那是见道位的菩萨;这个水平低,虽然没有见道,善根福德深厚的人,对于如来的教诫他能够深信不疑,又能够相信自己可以依照这个法门来修学,这样的人就非常的希有,虽然不像前面讲的难得,还是不多。因为他有这样的善根福德,他一定就有成就。请看下面经文: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这就说明,何以但闻不惊不怖不畏就说他希有?佛把这个理由给我们说出来了。「顺俗谛说,闻不惊,证第一波罗蜜。」俗谛可以说就是随顺世间人的知见、世间人的见解来讲,听了《金刚经》他不惊,证第一波罗蜜。前面所讲的,第一是般若波罗蜜,他有智慧,他要是没有智慧,他一定会惊慌,一定会觉得奇怪,他有般若智慧。「顺真谛说,闻不怖,证即非波罗蜜。」要是顺真谛来说、真理来讲,他听了不恐怖,这个人证即非波罗蜜,第一波罗蜜即非波罗蜜,他晓得这个道理。更深一层,「顺中谛说,闻(听了之后)不畏,「证是名波罗蜜。」诸位看这三层,第一波罗蜜、即非波罗蜜、是名波罗蜜。此地解释,「第一波罗蜜,指般若波罗蜜」。「第一非一」,即非,第一非一,「性体空寂,非相何言一」,没有相,一也不能说,说一就有二,说二则有三。为什么?它是相对的,有相跟无相是相对的。它根本就没有相,哪来的相对?「相是缘性起」,不是真的,是虚妄的,所以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妄相确实有,既有妄相,当然得有个名称,「不无一名」,不无一的名称,这是第一的名称。你要晓得,第一是从缘性起妄相上说的,非一是从性体空寂上讲的,体上是非一,相上是第一,一切相里头般若第一。
「第一波罗蜜,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一切圆融,何必惊畏。」这个理就相当深了,《心经》里面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显示圆融。知道一切圆融,那就是《华严经》里面的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有什么惊怖畏?换句话说,没有证得圆融,没有不惊不怖不畏的。「此第一波罗蜜是从什么地方证得」,这个很要紧,换句话说,般若智慧从什么地方开?「请看下面经文」,佛教给我们开智慧的方法,希望大家特别特别的留意。佛叫着须菩提: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
这说明「第一波罗蜜,从忍辱中来」。你们想一想这六度的顺序,六度,这是「般若为正」,般若从哪来的?先要忍辱,你不能忍,你怎么会有禅定?没有禅定,哪来的智慧?「般若从禅定生的,禅定从忍辱成就的」。换句话说,你很想修禅定、很想开智慧,你却不能忍,那你的禅、智慧只有妄想,不会实现的。所以佛在经里面先教给我们布施,布施是放下了,更进一步教给我们忍辱,六度里头是分为两个阶段,布施、持戒是一个阶段,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是一个阶段。布施持戒是通途的法门,从忍辱以上是真修。《梵网经》说「明人忍慧强」,明人是菩萨,菩萨忍的力量很强,智慧很强,忍、慧当中禅就包括在其中,有忍、有慧,哪有没有禅定!菩萨忍辱、禅定、般若这个力量非常的强大。
经论里面讲到忍辱有三类,也就是有三种,第一种是「生忍」,佛顺俗谛说的。换句话说,我们对一切俗谛世俗谛要忍,要学这个,这个就是我们讲的世间法,讲世间法诸位容易理解,一切世间法要忍。「法忍」是讲的佛法,佛顺真谛而说的。佛门里面给我们讲的理论修行方法以及种种境界要忍,要能够舍,要能够忍。最高的讲到「无生法忍」,就是讲一切法无生,包括世出世间法,这是佛顺中道第一义谛而说的,这是最真实不过的了。什么叫无生法忍?这个地方解释,「内不见能忍所忍」,内离了能所,「外也不见有能辱所辱」,外面也离开能所,内外都离开了能所,「中间又不见一切恶相,如是三轮体空,一心清净,可谓深得无生法忍」。这个里面显示的意思,般若智慧是要得忍辱之助才能够显现得出来;如果没有忍辱的帮助,般若波罗蜜是不容易现前的,虽然在理上讲人人具足,可是你的障碍、烦恼习气的业障要是不能够断除,这是无法透露出来的。这个意思是说明,这个信解受持《金刚经》的人,他能够修这三种忍辱波罗蜜,听到这部经与离一切相布施度化众生,才能够真正的深信爱好依教修行,而得不惊不怖不畏,这真正是希有。佛虽然这么给我们说了,下面还怕我们有疑惑,再引人来给我们作证;换句话说,现身说法,拿出证据来给我们看,我们再不相信,那就是不堪教化了。请看经文,这是引证: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
这个『我』是如来自称。这是讲过去世中,佛在修菩萨道的时候遭遇到这一桩事情,佛为我们说出来,给我们做模范、给我们做榜样。
【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于尔所世』,就是指这五百世当中。到这里,这段经文再仔细看一看。在这段经文里面佛是给我们现身说法,给我们来作证,证明「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他「独举忍辱以概其他,以忍辱最难离相」,这在我们修行过程当中差不多每位同修都亲身有这个经验,六度里面每一度好像修起来都不难,独有忍辱太难太难了。想到佛教我们忍辱,「好,忍,忍吧」,忍到一个时候忍无可忍,那就要爆炸了。由此可知,确实很不容易离相,离什么相?离四相,离一切相。果然离一切相,忍辱度就成就了。换句话说,当我们忍无可忍的时候,我们自己要回头返照,佛门里面常讲回光返照,那个光就是智慧,提起观照,一照就晓得自己很惭愧,四相没离,所以忍无可忍是四相没离。如果你要想到,「我好惭愧,我四相都没有离」,这个忍辱又忍下去了,不会到忍无可忍了。这段经文是「引人证成」,证明成就忍辱到般若波罗蜜,也是证成「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意思是要我们「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的榜样。
「离四相,方能行忍」,这一句希望诸位要记住。「忍无四相,即是第一波罗蜜」,所以在菩萨行里面虽然讲六大纲领,就是六波罗蜜。六波罗蜜,诸位必须要记住,是修自己的。利他是四摄法,四摄是利益众生,六度万行是自利法门,不是利他,我们千万不要搞错了。四摄法里面第一个是布施,其次是爱语、利行、同事,说一个布施就把六度万行统统包括在其中,那是利他的。此地讲的六波罗蜜,第一波罗蜜纯粹是为自利的,当然自利里面有利他,虽然是利他,目的是在自利,这个不一样。譬如我们今天修布施、修忍辱,别人加于我们的羞辱我们能忍,我们不是原谅别人,而是要叫自己离四相,是要叫自己成就第一波罗蜜,目的在这里;我们修布施,目的不是给人家恩惠,不是给别人得利益,而目的是在度自己的贪欲烦恼,是在断自己的根本烦恼,这是每一位修学同修必须要明了的。像诸佛以及大菩萨,他们乘愿再来,修布施波罗蜜那是纯粹利他的,那是属于四摄法里面的布施。这就是自利里面有利他,以自利为主。当然利他里面也有自利,有以利他为主的。这里面的宾主我们一定要把它辨别得很清楚,特别要重视忍辱。
忍辱,原本的梵文只有一个忍,忍波罗蜜,辱这个字是我们中国过去那些译经的大师所加上去的。因为在中国人风俗习惯上来说,我们把辱看得太重了,古人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士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杀头不在乎,侮辱不行。中国人把辱看得这么重,所以这些祖师们翻经,忍,忍什么,忍辱。换句话说,辱都可以忍,还有什么不能忍的?那就没有不能忍,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法不能忍。不要以为忍无可忍了,那是你自己又迷惑,又掉到四相里头去了,你才会有忍无可忍,那你根本把修忍辱波罗蜜的目标弄错了,这个大目标是要破四相。再看这个地方的注子,「忍是无四相」,这是真正修忍辱波罗蜜,要是带着四相,不名修忍辱波罗蜜,没有四相才是忍辱波罗蜜,表现在生活当中,「则一一法中皆无四相」,忍辱波罗蜜才是圆满。这要记住,一一法中没有一法例外,世出世间法全部都包括在其中,都不可以在法里面生起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决定不能生起。
『歌利王』,梵语「歌利」,我们中国话的意思是「极恶」,我们讲的暴君,无道的昏君,极其可恶的。他遇到这个国王是不讲理的昏君暴君,将菩萨割截身体。在这段经文里面,非常明显的看出来,也就是佛在此地教导我们,歌利王将他割截身体,将他肢解,所谓凌迟处死,将他一刀一刀的慢慢的割截,这是节节肢解的时候,佛说了,如果这个时候要有四相,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应当要生瞋恨,你说是不生瞋恨,没有这个道理,一定生瞋恨。他没有瞋恨,换句话说,他没有四相,他才能做到。无受辱之我相,也没有加以侮辱我的人相,当中也没有刀剑割截的这些恶相,这叫四相,真可谓是三轮体空,信心清净,这才能够办得到。毫无瞋恨之念就是离四相的证明,这是没有第一波罗蜜的智慧决定做不到的,唯有般若观照才能够三轮体空,才能够照破四相。这是世尊就忍辱波罗蜜来说明离相的境界。再看底下经文: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结成离相。特别着重『应』,应该,佛在因地的时候就是这么修的,佛是菩萨的榜样,菩萨应当学佛,学佛离一切相,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菩萨必须修离相之行」。「离相就是清净觉心」。你要问清净觉心在哪里?清净觉心怎样修法?这一段经文是世尊劝导我们要像佛前面所讲的离相发心,也必须要离相修行,才能够有真正的效果。因为前面须菩提尊者曾经请教怎么样发心、怎么样降伏妄念,佛在这里都给我们说过了。再请看经文,这一段就讲得很具体:
【不应住色生心。】
『色』是一切色法。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总起来就是六尘的境界,不可以有执着,不可以心里面念念有六尘境界。
【应生无所住心。】
菩萨应当生的什么心?一切法都不住,这个心就清净,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就是『应无所住心』。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那就错了,心要是有执着,心里面有念头,你这个心安住在一个法里面,这就错了。不但世间法住不得,出世间法也住不得。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菩萨要修四摄六度,虽然修四摄六度,不能有住心,不可以『住色』,就是着相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这一句要记住,菩萨修布施他不是为自己,他是为利益一切众生,为利益一切众生布施应当要如同佛一样的无住而行布施。这一段经文是在此地总结住心无住。我们怎么样安住?前面须菩提尊者问:应云何住?佛告诉我们,「住心无住,这样彰显般若无住的大用」。「生心即妄」,就是说,你心里起一个念头,生起一个念头,这是虚妄的,「动念即乖」,起心动念违背了你的性体,违背了你的本觉。「住色而生者,妄心也。无住而生者,真心也」,常住真心。住色而生者,它是个生灭的妄心。这些地方我们要细细的去勘验它。「稍有住着」,或者说才有住着,「即人我未忘」,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一切诸相你没忘掉,你没有离开,四相具足,妄念尚在,「而与众生结憎爱缘矣」。这是众生一天到晚他所造的行业,一天到晚跟一切众生就是结憎恨、贪爱这个缘,这个缘结下来,「冤债永无了期」,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一切众生的关系,就是这么回事情。
我在香港光明讲堂讲经,光明讲堂的佛堂上有寿冶老和尚的一幅对联,他写得很好,上联写着,「夫妻是缘,有善缘,有恶缘,冤冤相报」;下联写着,「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这一幅对联把世间这些因因果果、因缘果报的真相都说尽了,确实值得世间人猛醒,也是给世间人整天在那个地方造作憎爱缘的当头一棒,这一棒看看能不能把他打醒。他果然觉悟了,觉今是而昨非,那就是一个大福德的人,也是如来所赞叹的希有之人!如其不悟,那业障之重也就可想而知。他人我们不必去计较,要认真的从自己内心处深深反省,我自己有没有觉悟,我自己有没有回头,我与世人还有没有憎爱之缘,我每天在二六时中还与众生结不结憎爱之缘,这是很重要的。「故佛教人无住布施,良有以焉。」世尊释迦牟尼佛在此地苦口婆心在教人,教人学他离一切相,无住就是离一切相,而行布施,这是佛与大菩萨的行持,我们要学佛、要学菩萨就在这个地方来修学。请看下面经文,不住人与法: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
这一段经文是「总结修忍辱布施,以明无住义」,说明无住的道理。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这正是显真如自性是一切俱非。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这个意思是讲众生从无始劫以来种种颠倒错乱,像《楞严经》里面所讲的,妄认四大为身,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又误认六尘缘影为心,而不晓得四大与六尘缘影总无自性,皆属于虚妄而不真实。这是说明假名众生要是四大分离了,诸位想想身又在什么地方?譬如我们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讲,我们这是一串念珠,这一串念珠是珠与里面一条线结合起来,有了念珠之身相;如果这条线断了,珠子都散掉,试问这一串念珠的身相在什么地方?没有了,这一串的相没有了。珠在不在?珠在。我举这个例子说明,我们眼前这个色身是四大集聚而现的妄相,就跟许许多多的珠子由一根线串上现念珠的相,是一样的;四大分离就好像当中线断了,一颗一颗珠子离开了,或者这个珠子串到另外一串珠子上面去,这一颗串到那一串、这一颗又串到那一串,到底哪一串是原来这一串的身相?没有。希望诸位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今天科学家也发现,物质不灭。精神是心的相,不灭;物质是身相,也不灭,但是聚散无常,哪有一定的身相?你要执着有个一定的身相,那就错了。所以这个身叫幻身,叫假相。这一段经文,「上句结显法空,下句结显人空」。「人法俱空,三执销镕」,不但是人空、法也空,空亦空,到这个时候,三种执着,人我执、法我执、空执,三种执着都没有了,销镕了,于是「三空之理就现前」,人空之理、法空之理、空空之理,这就是般若无住的大用。
说到这个地方,我们在此地做一个综合的说明,发心起修六度的时候,离一切相来起修,这个时候清净觉心就现前,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常讲发菩提心,不但自己要发菩提心,我们也常常劝别人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清净觉心,心地清净而不觉不是菩提心,觉而不清净也不是菩提心,清净而觉了的心这是真正菩提心,是在无住修学六度的时候才能够发明。生心,生是心起来的意思,前面跟诸位说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清净觉心是本有的,本有的清净觉心现前就叫做生心。但是诸位必须要知道,你心要是有住,这个心就生不起来,换句话说,它就不会现前。为什么?因为你心要是有住,心里面就有取相,就有取舍、有执着、有分别、有得失,把你本具的自性清净心盖覆住、障碍住,使它不能现前。
讲到非住,有住皆非,前面佛曾经讲过「如所教住」,佛怎么教我们?佛就是教我们住无所住,佛教给我们得无所得,知道一切法不可住、一切法不可得,这叫真正的住、真实的得。心剎那生灭,纵然是发了菩提心,心一发,后念它又生。怎样能够保持着念念相续?心虽然生起而不着相,换句话说,无论如何要发离相之心。经文给我们讲非相,一切相是众缘和合假现的幻相,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后半卷经文很明白的开示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哪有真实?所以称之为非相。所谓非生,一切相都是众缘和合而显现的,既没有自性,又非实体,所以生即非生、有即非有,正如《心经》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异就是一样的。由此可知,相即无相、无相即相,空有是一不是二。这个道理要是参透,对于心的样子,就是真心或者是妄心的样子,大概可以能够体会到几分。请看下面经文,结显真实: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这一段经文是承先启后做一个结论,勉励我们生信开解,然后才能够依之修行。前面讲过,相即非相、生即非生,佛恐怕人误会而怀疑到,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而行布施,为什么又说相非相、生非生?是不是佛的言语常相矛盾?佛在此地告诉我们,佛的言语绝没有矛盾之处。为什么?佛的言语是真实语,『真语者』,真则不假,实则不虚;换句话说,决定不会疑误后学。『如语』,就像这个样子,不增不减,佛的言说完全是现量境界,不是推理,不是在那里想象,不是大概是这样、我想是这样,没有,没有大概、也没有我想,事实就是事实,所有言说与实际的事理完全相符合,这才叫如语。『不诳语者』,称理而说,是有理论做依据的。『不异语者』,不异是没有两样的说法,所谓是佛佛道同,我们对于佛的诚实言要尊重、要接纳。在世出世间我们所遇到的一切人,哪一个对我们说真实语?除佛菩萨之外,就找不到了。谁跟我们说真心话?谁是我们知心之人?除佛菩萨之外,你要相信再也找不到了,这是诸位要深深去觉醒的。
佛告诉我们,他所得的法是『无实无虚』,因为这个法是无实无虚,得就是证得,他证得这个法是无实无虚,所以说众生非众生。众生非众生,不是互相矛盾,是称理而说,是如其事实而说;说利益于一切众生,所以如来才说法。佛菩萨所说的一切法句句都真实,因为他是顺三谛之理,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利益上、中、下三种的根性,所以无实无虚。「无实」,妙有才非有,「无虚」就是真空不空。妙有非有这个意思是叫我们不可住有法,真空不空是不能住无法,所以说一切即非,一切是名,无非是叫我们空有二边不着。
了解事理的真相,不但一切世间法不住不着,连一切出世间的法也不能住、也不能着,为什么?因为如来所得法这个法也是无实无虚。在这里大家一定要体会到,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就是无实无虚,诸佛如来证得,众生迷惑在里面,以为这一切法里头有实在的、有虚妄的,那是迷惑。万法一如,没有一法特别的,「如」是什么?如就是无实无虚,我们要晓得这个意思。诸位果然能体会到,能够证实,那你就是佛,你在一切诸法里得大自在。为什么?因为你晓得这个真相,一切不执着;一切不执着,四相没有了,四相不离自然就销镕。四相为什么会生起?不知道诸法无实无虚,不晓得。你在里面迷惑颠倒,在这里面生是生非,在这里头有取有舍、有得有失,不知道真相是无实无虚。在此地是如来亲口说出他自己所证得的境界,所见到的实相,无实无虚就是诸法实相。下面再举比喻来显示作用,请看经文: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
『无所见』是见不到诸法的实相,换句话说,见不到一切法无实无虚的真相,无所见!我们学菩萨,我们的心是不是住在法相上?是不是住在法相上来修六度万行?果然如是,你怎么能够见道?怎么能见性?『如人入闇』,「闇」是迷,你还是愈迷愈深,这是错误的。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
这就对了,这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行布施波罗蜜。
【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上面这个比喻「显住相之过」,诸相的过失;下面这个比喻「显无住之妙」,不住相布施,那真正是妙极了!比喻好懂,对经文仔细看看,比喻好懂,意思非常的明显。可是比喻里面的意思愈想愈深,愈想愈不容易做到。「住则为境牵,不住则能转物。」住境就坏了,所谓住,三轮不空,你发心修菩萨道的时候,有我相、人相、众生、寿者,那是你心有住,有住就有四相,你修布施的时候有能布施的我,有接受我布施的人,有当中我所布施的法相,就是以讲经说法来说,有讲经说法的相,三轮不空,你被境界牵引住,那就是「如人入闇,则无所见」。你要是不住,一切都不执着,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菩萨天天在教化众生,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天天在干,没休息,干得很自在,干得不亦乐乎,不疲不厌,为什么?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就不疲不厌,所以他能转物。物是什么?一切人物,六道有情众生,或者我们把这个范围再扩大一点,九界有情众生。他能够帮助他们,能够将这些人物境界逐渐帮助他们提升,这就叫度一切众生。虽度一切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为什么?不住相,所以这是能转物。《楞严经》说,「若能转物,则同如来」。由此可知,「发心菩萨不可不深求无住」,这是《金刚经》的总纲领,《金刚经》宗旨之所在。换句话说,一个真正发心的菩萨他修什么?我们在一般纲领里面来说,像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开导我们的,是修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就是一般所讲的三皈依,这是佛法的根本修学法。诸位想想,如果你着了、你有住心,那是迷而不觉,心住在法上,是邪而不正、染而不净。果能无住生心,岂不就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吗?请看下面一段经文,这是显用,它的作用:
【须菩提。当来之世。】
『当来』是指我们现在这个时候,佛说话那个时候讲「当来」就是将来。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注意这个『善』,善就是善根深厚的男子女人。
【能于此经受持读诵。】
唯有善才能于此经受持读诵。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到这个地方是经文,「以上五语二喻皆证劝无住行施」,佛给我们做证明,劝导我们必须要无住来行六度万行。「无住行施,除三执,证三空,是此经之深意。」无住行施,它的功德才能够破除三种执着,人我执、法我执、空执。换句话说,有住行施它会增长三种执着,障碍三空,破人我执是小乘阿罗汉,破法我执是大乘菩萨,破俱空的执着是大乘圣位菩萨。由此可知,无住行施不是佛勉强叫我们修学,是实在非这样修学不可,除这个法子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法子能够破三执、证三空,人空、法空、空亦空,这是此经之深意,不可不知。此经之深意就是如来的深意,禅家常讲「祖师西来意」,什么意思?我们今天问佛,问一问,佛来世间是什么意思?开经偈里面说「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的深意在本经里面显示得太明白,就是教人无住行施,唯有无住行施才真正破三执、证三空、成佛道。
「当来之世,正指今时」,就是指我们现在这个时候,现在这个时代浊恶多,浊的对面是清,恶的对面是善,「浊恶的人多、清净善人少,谈道的人多、修行的人少,非善根福德深厚者不能受持读诵。」重点在受持,读诵帮助受持,读诵是提醒受持。怎么样叫受持?无住行施,离四相行四摄六度就是行施,离四相,行四摄六度,这才叫做受持读诵。请看下面经文: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底下是校量功德,诸位特别要注意经文,这是指的善男子善女人。
【初日分。】
要注意到这个里面校量的层次,初日分。
【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1.42.11)这个境界比前面殊胜了,以『恒河沙』那么多,『等』就是等于恒河沙那么多的身体来布施,这讲身命布施,这初日分。
【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又这样布施。
【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这个布施的福报不得了!印度人讲时辰,他把一昼夜分作六时,就是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这叫昼三时,白天;晚上分作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所谓叫昼夜六时。我们中国过去是把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这十二个时辰我们称之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国人分为十二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印度分为六时;西洋人把昼夜分为二十四时,所以我们今天称之为小时。西方人不会称作小时,我们中国人称它为小时,为什么称它为小时?它这个时比我们中国小。可是我们中国的时要比起印度那又小了。换句话说,印度的一时是现在的四小时,我们常常在经里面看到「二时诵经」,或者《仁王经》里面讲「二时讲经」,你要是把二时看作现在的两小时那就大错特错了,它的二时就是现在的八小时。这个地方讲昼三时,就是每天白天十二个钟点都是用自己身命在布施。布施多少?像恒河沙数那么多,早晨也那么多布施,中午也那么多,下午又是这样的布施。我们再看底下经文。上面讲是一天的。
【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
每一天像这样布施多久?布施了『无量百千万亿劫』。
【以身布施。】
这一次校量超过前面太多了,佛说: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这个福报超过前面讲的布施,只要听到这个经典『信心不逆』。
【何况书写。】
『书写』,在今天是讲我们把它印刷流通,「书写」是这个意思。
【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替别人来讲解。再看底下经文: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这一段经文意思很明显,这是校量持经。虽然经文上讲的有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但是是以受持为主。受持这个经,超胜无量劫的身命布施,以显般若无住的功德,总而言之,千言万语都是讲无住行施的功德不可思议。这段经文特别强调的「信心不逆」,不逆是信顺之为,你能相信,你能随顺佛的教导去做,信顺不谤,决定不怀疑、不毁谤,这个福报就如此的超胜,就能胜过无量劫的身命布施。前面说过,一个大千世界七宝布施,能生信心趣向佛智,这是我们看到前面的布施,我们来回顾一下,前面又说无量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成就上面所讲的第一希有之法,那是讲到信解自他两利。这个地方一段经文讲到恒沙身命的布施,信解受持、为人演说,这个是真正知道伏惑的要紧,更进一步晓得断惑。就念佛法门来讲,伏惑是功夫成片,断惑是一心不乱,你看这多重要!刚才所讲是无数劫、无数的命施,信心不逆,一一如法,这样就能够荷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了。这个意思如底下经文所讲的,我们看经文: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
注意第一个是『受持』,『读诵』,又能『广为人说』,不但为人说,是「广为人说」。
【如来悉知是人。】
这个『如来』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悉知』,都知道这个人,「受持读诵、广为人说」的这个人。
【悉见是人。】
如来不但知道,看见了。
【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就是讲如来无上正等正觉。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这一段经文是劝人受持,而且要广为人说。换句话说,要大力的去宣扬,将这种修学的法门尽心尽力去推广,显示功德殊胜。在以往广为人说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今天广为人说当中最殊胜的无过于在电视台宣讲,每一个人坐在家里面打开电视就可以能收到,真正做到了广为人说的这句经训。其次是广播电台的宣讲,效果当然要差一些,为什么?只听到音声,见不到色相。电视荧幕它的好处能够将这些重要的经文术语用字幕打出来,使听的人一目了然,不会发生误解,容易领受。再不得已的方式,就是我们现前这个办法,我们将它录成录音带,提供给需要的同修们做一个参考,我们的力量只能够做到此地,这在我们现前来讲,我们已经是尽心尽力受持奉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请看底下,简单把意思显示在此地,这是普遍的劝勉护法者当供养其处,『以诸华香而散其处』。为什么?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不认识就不晓得。经在就是佛在,经处就是佛处,这一段经文比前面一段要亲切得太多了。佛给我们讲如果是喜欢小法的人,着了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诸位晓得这是讲二乘人,凡夫着相,二乘人离四相了,但是他四见在,所以他没有办法见性,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他法执还在,所以他爱乐小果,深念不忘。所以佛教给我们要受持广说,这就是大乘人,这才是最上乘人。前面经文里曾经说过,我想大家还记得很清楚,佛讲「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当知此处一切人天皆应供养,随说就是任意说这部经说个几句,这个功德都不可思议,如佛的塔庙,前面讲「如佛塔庙」。你看现在经文上讲即是,即是与如同这个意思不一样,所以说比前面讲的更进一层,更亲切多了,这是如来说法的善巧,我们要能够体会到佛的苦心。信受奉行,要学无住行施,才不辜负佛祖教导的苦心。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