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十四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14-0014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十四讲。请看经文: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这段经文是世尊与须菩提尊者来给我们证明,证果决定不执着证果之相。『无诤三昧』,「无诤:于人无诤、于世无求,不自是,不恼他」,不自以为是,不恼害他人,换句话说,不但不害其他的众生,如果令其他众生起烦恼都是不应该的,「四相皆空,成此三昧。」换句话说,四相要是不空,不能够成就无诤三昧。「三昧」的意思,三昧是印度话,我们中国的意思是「正定」,也叫「正受」,正是正常,受是享受,正常的享受。换句话说,我们所谓苦乐忧喜舍这五种受都是不正常的,正常的享受,梵语叫三昧,无诤三昧尤其是殊胜。
『离欲阿罗汉』,「离欲:断尽思惑,方真离欲。」思惑没有断尽,虽然离欲,离得不究竟,离得不干净。譬如见惑断了之后,像二果三果能够将欲界的思惑断尽,但是上二界的思惑还没能够断尽,真正讲到离欲要四果罗汉才能算离欲,二果三果还不能是完全离欲。这个地方要说明的,须菩提「虽然证得无诤三昧,而不存有所得」,这句话非常重要。如果他自己心里面有一个「我已经证得无诤三昧」,那就错了,为什么?我已经证得无诤三昧,我是能得,无诤三昧是所得,只要有能所,四相就没离开;不能够离四相,那是薄地凡夫,不是圣人。所以他「自忘在定,离三昧障」,把无诤三昧也忘了,这样才离三昧障,这个很重要。三昧,如果堕在三昧里面,着了三昧的相,三昧就变成障碍。像世间四禅八定那就是三昧障,所以不能叫真正的禅定,道理就在此地,这些人得到定,他就执着在里面。唯有证得三昧而离三昧障,「乃真得无诤,真得三昧」。这个地方也是给我们很好的一段启示,那就是学佛无论修学哪一个行门,不执着是一定的原则,唯有不执着才是真正的离相,唯有真能离相才是真正离欲。我们看下面经文:
【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这就是须菩提尊者自称,这个自称也是随顺众生的称呼,世尊说我证得离欲阿罗汉,我自己可没有这个念头:我是个离欲阿罗汉。
【世尊。我若作是念。】
假如我有这个念头:
【我得阿罗汉道。】
这是着了相。
【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这个经文我们要注意到,『阿兰那』是印度话,我们中国的意思叫「寂静」,也叫做「无事」,就是前面所讲的「无诤三昧」之别名。印度话称作「阿兰那」,也称作「阿兰若」,一般佛家常常称为兰若,兰若就是阿兰那。从这两个意思上看,寂静,无事才是寂静,有事就不寂静;无事才是无诤三昧,有事就不是无诤三昧。修学般若的同修在这个地方要细心去体会,人生在世不能无事,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世间八相成道,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他是有事;有事,因为他不执着,所以虽有同无,虽有等于无,这叫寂静。由此可知,兰若寂静之处在什么地方?是在心,不是说世间找一个很清净的处所,人迹不到的地方叫寂静,那你把这个意思就搞错了。是心里面无事,身口天天在做事,但是天天在做,心里没有,三轮体空,做即无做,无做即做,这才叫无诤三昧。诸佛菩萨在世间大慈大悲普度一切众生,他住在哪里?他住在阿兰那中,换句话说,他住在寂静处,他住在无事。
「有我人四相即非菩萨」,有我人四相就是有事,无我人四相就是无事,无事叫菩萨,无事叫「觉者」。一个真正觉悟的菩萨,他天天在为一切众生施舍教化,虽然天天在教化众生,绝不起一个念头,「我在这里度众生,我做了多少好事」,没有,或者是「我心地很清净」,也不会有这个念头,一念不生。「六根对境」,这个很重要,「所以起心动念者,未忘情于能得所得故也」。这个话说得就很明显,你要想真正成就般若智慧,你要想真正在这一生当中得度,首先把能得的心、所得的心除掉。世间人这个病很大,患得患失,一定要想成就一个什么,一定要得到个什么,这就是六根对境起心动念,得失之心未忘,得失是最粗、最显明的大毛病。所以我们修行,对治我们的毛病从哪个地方对治起?从这四个字对治起,「能得、所得」,先把这个东西舍掉,才有门路可入;这个东西要不舍掉,真是没有门路可入。
可是世间舍这个得失的心,难!我们要问问,我们想不想成就无上菩提,我们想不想成就正觉?如果要想成就正觉,这是最大的障碍。所以要发大心,什么叫大心?觉心就是大心,迷的心就不是大心。像经文里面所讲的比喻,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他发的这个心不大,为什么?因为这么大的财布施未必觉悟,所以大心就是菩提心,觉心是清净心、是慈悲心。行大行,大行是从大心来的,心大行就大,这到后面我们会讲到。「发大心、行大行者」,这都是菩萨,「决定不可住相」,一住相就像此地所讲的迷了。由此可知,这一部《金刚经》它的大主义就是教我们不可住相;不可住相,得失的心就没有了。下面经文: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这里有两点意思,第一个「须知必得:无所得,乃为真得。」得什么?得无所得。如果你要是得一个有所得,就坏了。假设你有个念头,「我现在得无所得了」,你是真得还是假得?你还是假得。连这个得的心都不能有,你不要看到这里须知必得,「这是能得,无所得是所得」,那你还掉在能所里头。能所双忘,这是真正的得。「若有所得,是着四相凡夫。」由此可知,无所得亦无。「行无所行,乃为正行。」尊者说到不作是念,正是不取不着,不取于相,不着一切相,这才是一个真正爱好寂静的觉者,真正觉悟的人。
请看底下的经文,「佛所得法」,这是世尊举出他自己修行的榜样给我们看,这桩事情是在世尊行菩萨道第二个阿僧祇劫的一段公案。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
你的意思以为怎样?
【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佛问了这么一句话。下面须菩提尊者的回答,尊者说:
【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此是世尊因地中」,就是在修菩萨位次的当中,「位登八地时事」,八地菩萨,释迦牟尼佛过去因地修行,位登八地的时候遇到燃灯佛。八地菩萨所得的法,这个法「指无生法忍」,这是八地菩萨所得的无生法忍。世尊问的意思,「彼时闻法」,在燃灯佛会下听佛说法,「能不住相否」?意思在这个地方。假如世尊闻法要住相,他就不能够证无生法忍,正因为像佛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菩萨闻法也是听而无闻、无闻而听,不住相,不取相也不舍相,二边不着,才能够证得。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尚无能得之心,哪有所得之法!」清净心中能得这个「得」都没有,不但得没有,能也没有,法也没有,所以说『实无所得』。实无所得,就是六祖所讲的「本来无一物」,如果有一法可得,那本来无一物讲不通,本来应当有一物,本来无一物。诸位要记住,「实无所得」,这是十方三世诸佛如来所见到的真理。我们凡夫迷了真理,以为世出世间有许许多多东西可得,于是拼命在那里追求,追求无非是起惑造业,哪有所得?换句话说,空忙了一场,没有这个道理的。真实法中本无一物,希望诸位特别要注意这一句,要细心去体会,晓得一切法当中确实无一物,确实是无所得,你的心自然清净了。为什么?能得所得的这个念头断掉了,你在这个世间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心情都是很愉快的,叫法喜充满。为什么?没有得失心。你所做的事情念念圆满功德,为什么?因为没有得失心,晓得一切法实无所得。
「闻法住相,心中生灭未息,何证无生?」我们共同在一起闻法,那个会听的人他不住法、不住相,他晓得本来无一物,晓得实无所得;那个不会听的人,闻法住在法相上,就是心里有法相,心里面有法相是你生灭心没有息,还在。只要有生灭心在,怎么能证得无生?生灭跟无生是相对的,有生灭你就见不到无生;生灭心灭了,无生法忍就现前。这个关键就在着不着相,住相就是着相,世出世间一切法相都着不得。「存有证得法在」,有这一个心在,「仍然是生灭心」。所以佛与大菩萨决定没有这个妄想,没有能悟、能修、能证、能得这些妄念,妄念总息了,实相就现前。经里面所说的这位燃灯佛又名定光佛,我们在经典里面常常看到定光佛就是燃灯佛。
这段经文实在是照应前面所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说明度一切众生一定要离相,决定不能着相,不能着能度的相,不能着所度的众生相,也不能着当中有法相,这才是真正三轮体空。像佛前面所说,「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你们想想,无量无数无边这是法,实无众生得度者,心里面决定没有起一个妄念。能度众生是一个妄念,众生得度了也是个妄念,有念即妄。为什么说有念即妄?你仔细去想一想,只要你有这个念,这个念就是生灭的念头,生灭的念头就是生灭心,生灭心横在你的心里,你这个心怎么能清净?所以说「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如来在果地上,所谓佛法即非佛法,这说明住心无住的道理。前面这个问答是佛果上自证菩提,这一段是佛说明他在因地中修学过程里面求无上道的概况,提示给我们做一个参考,给我们做一个榜样。须菩提尊者聪明,佛一说,他能够体会得到,为什么?他的智慧逐渐接近佛的智慧。这就是法布施不容易,施者不容易,受者也不容易。佛是一个法布施者,须菩提是个接受法布施者,这个道理我们后面再说。请看经文,底下一段讲菩萨庄严: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这是释迦牟尼佛提出的一个问话。下面是须菩提尊者的答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在这段经文里面,我们必须要晓得『庄严佛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一般人他发生误会,把寺庙看作佛土,庄严则用种种香花来美化这个道场,以为这就是庄严,这是误会了经义。「庄严是自净其意」,这是庄严。「佛土是唯心净土」,佛是觉,佛土就是觉悟的场所。觉悟的场所不是在处所,没有处所,也没有时间,而是在你自己的心地,心清净,土就清净,场所就清净。佛门常说:心清净则身清净,身清净则外面境界清净,那就土清净;净土法门里面常讲,心净则土净,这样才能够与西方净土感应道交,这个意思一定要很清楚。
「就俗谛说」,俗谛是就事相上来讲,「六度万行,福慧庄严」,这是就事相上来说,修布施、持戒、忍辱乃至般若,前五度是修福,般若是修慧,福慧庄严,俗谛上说。可是最重要的是真谛,佛法是依俗说真谛的教学法,这个大前提决定不能够疏忽。「就真谛说,清净心地,寂光真境」,常寂光净土,「即非庄严」。为什么?因为这是本性里面本有的,不是从外面得来的,所以说「即非庄严」,就是这个意思。「庄严佛土者」是就俗谛说,「则非庄严」是从真谛说,『是名庄严』乃是双融二谛,这个句子大家要特别把它记清楚,因为往后《金刚经》像这个句子太多了,你要懂这个意思。「即非,是不取法」,不着相、不着有,「是名」,不着空,「乃不取非法」;换句话说,空有二边都不执着,这显示出中道第一义谛。这样的句法,它的含义就是叫你不住空有二边,那就是中道,那就是觉道,中道则是觉道,二边都是迷惑。
常言说得好,凡夫不是迷在有边,就是迷失在空边。我们以六道来说,色界、欲界是迷在有边,无色界是迷在空边,四空天的天人,都是落在二边。学佛的人如果没有大善知识的指点,他也很容易掉在二边,那就是一种的取法相,分别执着法相,这是堕在有边;另外一类的则堕在空边,都不是中道,堕在空边,他取了非法相,误把非法相当作中道,误将非法相当作一切不执着,哪里晓得他就是执着一个「一切不执着」,毛病在这个地方。所以像这样的句子,「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注意「则非」、「是名」,注意这个字眼。由此可知,二边不着才是真正的庄严,才是佛菩萨所说庄严的真实义。底下一段经文正明无住,这段经文在《金刚经》里面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六祖大师从此地而悟入,请看经文: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
『诸菩萨』,是从初发心一直到等觉,都是这一句里面包括了,没有例外的,都应当『如是生清净心』,「如是」是指前面佛所教给我们的,要生清净心。
【不应住色生心。】
『色』是色法。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六祖听人家念《金刚经》,念到这个地方他开悟了;五祖给他讲《金刚经》也是讲到此地他开悟了,悟了以后,后头不需要讲了。由此可知,佛法的目的是教你开悟,悟了以后,一切言说都成剩余,也就是全都是废话,毫无意义,这是佛法教学的宗旨,与世间法大大的不相同。
下面给诸位来做说明,这是正式的说明无住生心。我们先要来讲『生心』,什么叫生心,名词一定要搞清楚。经典里面佛门当中常讲发心,你要发菩提心、你要发慈悲心,要发心。「发心,先无而今发起」,这叫发心。你原来没有起这个念头,现在起个念头要利益众生、要成就佛道,你这心发起来了。生心则不然,「生心是本具而能现前」,本来有的,不是本来无的,本来有的而能现前,这叫生心。可见得生心这个心是体,发心这个心是用,从体起用这是佛门里面讲的发心,与体完全相应。譬如发菩提心,菩提心是觉心、是正心、是清净心,本体上具足的,正像六祖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来自具足」,从具足的起用,这个发心与体,体用是一如的,是觉的作用。我们迷惑颠倒的凡夫,咱们要问问他发不发心,他也发心,他发的心是迷,是迷体起用;菩萨是觉悟体起用。凡夫看到一个可怜人,起了同情心,他发心要去救他,这是发的善心;看到别人有了财富,他心里不高兴,起了嫉妒心,那个嫉妒心也是他发心,先无而今发起,所以发心总是迷。虽然迷里面有的是一迷到底,有的他虽迷,他与性体相应,与性体相应的是佛门里面讲的发心,这个意思我们先要把它搞清楚。可见得生心就是真心,真心现前就叫生心,因为它是本具的、本有的。「生心」就是「生清净心」,当中把清净两个字省掉了。由此可知,『应无所住』而生清净心,『而生其心』就是清净心。「无相」,清净心没有相,体里头没有相,本身没有相;「离相」,离外面一切相;「不染」,一切法他都不染不着。「觉照菩提心」,它是觉心,它能够照见一切万法,这个心就是菩提心,生心就是菩提心现前。
「无住是一切不住」,此地这个一切,范围非常的广大,不但包括一切世间法,同时也包括一切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都用这两个字包括了,全都不住,不执着,「亦是不应取法,不着有」的意思。「生心」是一切法不住,不取不着,「令清净心现前」就是生心,清净心现前。清净心现前,「亦是不应取非法,不着空」,一切有不执着,空也不执着;法不执着,非法也不执着。我们在底下看,中道意思就很明显的显示出来。「应无所住」是真空,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住,就是佛法讲的真空之理;「而生其心」是妙有,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自受用、他受用,妙有跟真空不二,真空与妙有一如,这里显示出「中道第一义谛」。
我们想想,诸佛菩萨历代祖师他从这个地方悟入,「心无所住,住亦非住,生即无生」,所以你万不可以死在名相之下,认为「应无所住,好,我一切不要执着」,试问问你执着了没有?你还是执着了,你执着「我一切都不要执着」,这还是个执着。应无所住,你还是住了,你住在应无所住上;而生其心,你真的生了,你生在其心上,错了。这两句话八个字,意思懂得之后,这八个字不要了,要晓得住亦非住,生即无生,「无生而生」。「若涉一念,即有所住」,才起一念,你的心就有住,你的心既然有住,你这个真心清净心就不生,就不能够现前。必须要在一切境界里面,一切世出世法里面,确实不起一念,不起一念就是应无所住,不起一念的时候你的清净心就现前,清净心现前就叫做成佛,清净心现前就叫做理一心不乱。总而言之,「欲不住境」,就是不执着一切境界相、一切法相,「须不住心」,先不能着有心相,「心无所住,便知境无所处」。
这一段的意思很要紧,学佛先学什么?先学心,先修心。修什么心?修不住心。这段经文我们好好的想想,尊者在这一会的开端提出两大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两个问题。前面曾经说过,于法应无所住,但是利根的人他能够会得佛的意思,中下根性的人就很难;佛又说「但应如所教住」,如我所教的这样安住就好,这是前面佛所讲的。到这个地方才是直截了当的答复第一个问题,诸菩萨应当如是生清净心,这个如是通指前面所说的。这个意思就是说,一个修学菩萨道的人,他在二六时中,从早到晚要保持心地清净,不沾一尘,不染一法,我们想想看,外面的一切六尘诸法,我们怎么沾染得上?哪一法沾染上?这一切法决定沾染不上。所以佛不教我们离一切法,不教我们不住一切法,是教我们不住一切法相,教我们离一切法相,法相是你心里面所起的妄相,这个不能有;换句话说,在一切法,在一切五欲六尘当中,决定不可以起一念。这一念我们说得粗浅一点,是得失的念头,你要是断烦恼,从这个地方断起,不能有一丝毫得失的念头,有这一念就错了。果然到这个境界就能够得大自在,所谓是无生之生,又何妨任运而生,无住之住不碍随缘而住,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所说的一真法界,清凉大师所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会得了,真是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没有一法不属于无住生心,法法皆是。
须菩提尊者当时在佛还没有开口的时候就赞叹希有希有,这个赞叹就是他在日常生活当中突然之间见到无住生心,佛如是,自家如是,一切众生无有一个不如是,真正是希有!此事唯证乃知。不是我们听佛这么说、听祖师这么讲的,我们凭空就能想象到这个境界,那是不可能的,必得要证知。怎么去证法?那就是不住一切法相,叫我们清净心现前,就证得。十方诸佛一切菩萨祖师大德没有一个不如是。请看下面经文: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这一段是用比喻来说明无住。先在此地跟诸位说明清净心,因为生心就是生的这个心,这是生佛关键的所在。诸佛所证是证的这个,记住,菩萨所修是修的这个,祖师像六祖他们所悟的,悟的是这个;众生是迷了,迷什么?他迷的是这个。悟才证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悟了清净心就成佛,三身四德统统现前;迷了清净心,你就得入六道轮回。所以清净心是凡圣之分界线,这个分界就是迷悟,迷悟是在分界,悟是悟的这个,迷还是迷的这个,所以说迷悟不二,是一桩事情。生是九界众生,佛是如来果地,众生与成佛的总路,无非就是对一个清净心迷悟而已。千经万论不但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无量无边法门,给诸位说,离不开这个原则,说的就是这个东西。
我们再看此地的比喻,佛比的『身如须弥山王』。「身如山王」,这是讲的「大心」,大心就是悟清净心,这就是大心。大心修行是「大因」,这因就大了,为什么大?称性;迷的心就小。迷是什么?他有分别、有执着,心就小了。分别执着愈是窄小,他的心量愈小,他办再大的事情,修什么样的六度万行都是小因,因为心小,你修的因总不会超过你的心量,你证的果也小,为什么?因与果都与心量相应,所以小心修小因得小果。大心,大心是清净心,清净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个心是尽虚空遍法界,他修因修布施只布施一块钱,这一块钱是大因,他将来得的果报是大果。此地佛是用须弥山王这样大的身,来比喻「大果」。「须弥山王喻胜妙报身」,这是诸位特别要记住的,真的不是世间的贫富贵贱,不从这里分,而是在一个人心清净不清净,就是觉迷当中去分,而不是贫富贵贱之分。
如果要用贫富贵贱来分,诸位想想,梁武帝是何等人物,身为帝王,富有四海,他在佛门里修了多少的功德?南朝四百八十寺,大的寺院丛林都是他造的,达摩祖师还给他浇了一盆冷水,说并无功德。六祖大师是一个穷小子,是一个卖柴的、不识字的粗人,他心悟,所以他是大心,他修行大因,他证的大果;梁武帝虽然是帝王,他的心是迷心,所以他修的因是迷的因,他得的果报也是迷的小果。由此可知,佛门讲修行,不注重世间的贫富贵贱、世智辩聪,都不注重,只注重在觉悟清净心。因为一个人觉悟了,心地清净了,才是「福慧双严」,那个人有福。有福的人身心无事,这是有福。做了皇帝,日理万机,事情忙得不得了,他有什么福?迷在五欲六尘里面,迷在权力斗争里面,他哪有智慧?由此可知,世间人具足福慧很难,学佛的人晓得,觉悟之后身心自在,一切都不执着,福具足,慧具足,这是真正庄严,「证得无边相好身」。
「非身,指报身,所证乃清净法身之体,非报身相」。所以须菩提尊者讲,『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这是非身的一个意思。「非身」还有一个意思,也可以「指法身」来讲,这个地方是从报身讲的。如果从法身讲,这个意思也非常的圆满,「法身周遍恒沙世界,遍微尘」,尽虚空遍法界,「无相,无量」,所以说非身。「是名大身」,就报身名相言之,可以说甚大。「法身无相非身」。「是名大身」,指佛果地上的报身,可以讲身大。这个意思合起来也是不取、不执着的意思,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
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够看得出来,「清净真心,是法身德」,清净法身;「应无所住,是般若德」。般若是什么?一切法不住就是般若,就是真正的智慧。「以清净心修布施,是解脱德」,檀就是檀那,印度话讲檀那,我们中国人讲布施,以清净心、以应无所住的心来修布施波罗蜜,就是解脱德。可见得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统统具足,全都具足了。我们学佛的人终极的目的,就是想证得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你要想证得,佛在本经正是既简明又扼要的把这些道理方法境界,全都给我们说出来了,如果我们能够信得过,能够真正懂得这个意思,那你就是善根具足了。你真正肯发心这样去做,一切法不住,从这个地方做起,一切法不住,而又能够修布施波罗蜜,把你的清净心现前,你就成佛。这就是你的福德现前,你有福德了,善根、福德你全具足。因缘,我们在此地把这部经给诸位介绍出来,这就是殊胜的因缘,因缘具足。善根、福德、因缘三者具足,你这一生当中必定成就,佛门里头常说「当生成就的佛法」,这句话不仅仅是用在净土法门,任何一个法门只要具足这三个条件,善根、福德、因缘,没有不是当生成就的。在因缘里面,如果说得细一点,我们过去在讲席当中常常提示同修,因缘里面第一个是理论讲清楚、方法说明白了,境界也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能信、能解、能行,后面就能悟、能证。再看下面经文,底下这是校量显胜,就是校量福德显示出法布施的功德不可思议:
【须菩提。如恒河中。】
『恒河』是印度一条大河,像我们中国的长江黄河一样。恒河当中:
【所有沙数。】
恒河的沙是非常著名的,很细,像面粉一样。
【如是沙等恒河。】
把恒河里面的沙,一个沙把它变成一条恒河,这是『沙等恒河』。
【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恒河沙个恒河,然后那么多恒河里面的沙数,这个沙数目字多不多?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这话是真的,一点都不错。一个恒河的一粒沙就变一个恒河,那这个恒河的数目太多太多了,何况那么多恒河里面的那些沙数。佛就说: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
诸位记住,『实言』,不是说假话。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这个数字没有办法计算,再把那么多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每一个恒河沙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这有一个善男子、善女人,他家有这么大的财富,用七宝来布施,这个人得的福多不多?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注意,佛问的是得福多不多?须菩提答复的是,『甚多,世尊』。这个地方做一番比较,就是财布施与法布施的比较。前面是讲「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这个福很大,「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其福胜彼」,胜过那个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善男子、善女人。佛给我们说出理由,为什么?「诸佛皆从此经出,能闻生信,趋向佛智」。这个话我们从前面一直听到此地,我们相信,法布施的功德实实在在不可思议。后面这就讲到现在这段经文,是以「七宝满恒河沙数的大千世界以用布施」,这个福比前面大得太多,没有办法来校量。请看经文: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这个话实在是难以叫人相信,但是前面我已经跟诸位指出来,佛说过实言告汝,一点都不假,这个话是千真万确的。「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胜前福德」,超过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为什么?「能解无住生心」。这个不得了,能解无住生心,像六祖惠能大师他能解,梁武帝不能跟他相比。不但梁武帝不能跟他相比,佛在此地讲的是真实话,一句话不假,那个以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人,他那个福德都不能跟六祖比,因为他能解无住生心,「开解得要,当有成就」,开是开悟,解是理解,他开悟、他理解,他得到要领,纲要他得到了,他当然有成就。
开解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观行位」,那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地位,「知境虚智」,你这个智慧现前,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要观行,观就是观照,前面跟诸位讲了,要观照;照住,这照住了;照见,照见是金刚智,这三个层次,前面跟诸位讲的观照、照住、照见。此地跟诸位讲三种智,「知境虚智(观行位)」,虚妄不实;「无尘智(相似位)」,无有一法可得;「金刚智(分证位)」,金刚是比喻,能断一切迷惑执着。分证位就是破一分无明、证一分真性,在念佛人讲这是理一心不乱,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是到了这样的地位。在这个地方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记住佛语真实,没有一句话欺骗我们,我们千万不要误会,「这不过是佛劝人为善,哪有这种事情!」那就错了,佛决定不打妄语,句句都是真实话,我们要如实的信、如实的解、如实的修、如实的悟、如实的去证得,去证入这个境界,这个人才叫真正有福之人。
我们再继续看底下,下面我们简单的把法布施做一个说明,为什么法布施四句偈就有这么大的福德?第一,「财布施,施者受者未必有智」,这个智就是般若智慧,他未必有;法布施则不然,「非智难施」,没有智慧,他自己要是不悟,他没有办法布施,自己要是没有智慧,也没法子接受,这一点诸位要记住。所以我在讲席当中,劝告我们这些出家的同修们,你们发心学教、学法师,将来要弘法利生、弘范三界,这个心很好,如果要不开悟,没有智慧,拿到佛经、拿到古人的批注去布施别人,那还是财布施,不是法。法要悟了才有法,不悟,拿到别人的法还是财布施。譬如你印经送给人是财布施,你讲经给别人听还是属于财布施;你自己真正有悟处了,这是法布施,听的人也有悟处,得到你的法布施,这个法施功德才大。我们今天之所以难以相信佛的言语,就是我们不懂得真正法布施的意义,以为我们在这里讲经弘法就是法布施,以为我们今天印些经典送给人就是做法布施,那个功德哪里能够比得上人家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的。我们举一个例子,像五祖讲《金刚经》给六祖听,五祖是法布施,而六祖是接受的,五祖他有智慧他可以施,六祖有智慧他能接受,所以这个功德不是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人能够跟他比拟的。
第二个意思,「财布施,施得大福,受得小益」,布施的人得大福,接受的人受一点小利益。布施人他种的因,这个福大,受惠的人得福不太大。譬如你今天拿了一万块钱去救济一个孤儿院,你布施的人得大福,孤儿院里有一百个人,一个人只得一百块钱,小益;要是一千个人,一个人只得十块钱,你想想看他有多大的利益,所以布施者得的福大,受者得的福小。法布施则不然,「施受皆得大福」,布施的人跟接受布施的人都得大福。拿五祖忍大师跟六祖能大师来说,五祖是布施的人得大福,六祖是接受布施的人也得大福,这个不一样。实际上五祖布施他的,你看看《金刚经》到此地还不到一半,三分之一,布施了三分之一的《金刚经》,得大福,六祖接受三分之一的《金刚经》也得大福,《金刚经》没讲完,只讲到此地。
第三个意思,财布施的利益是「益生命,能伏贪」,只能帮助我们生命,能够伏贪烦恼,只是能伏而已,伏住贪心而已。可是法布施则是「利益我们的慧命,能断无明烦恼」,所以这个福不能比。
第四,「财布施,不出轮回,受用有尽」,没有办法了生死,没有办法超越三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也不行,顶多你得个天王,在天上作天王、作天主而已,你的福报大,受用有尽,福报还是会享尽的。法布施则不然,「法布施,可了生死,受用无穷」,了生死出三界,断烦恼证菩提,受用是无有穷尽,那怎么能够相比!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
第五,「财布施,施少得小益」,与他的心量成正比;「法布施,施少获大益」,这是财布施怎么样也比不上法布施。佛在此经里头所讲的,法布施施得少,只是四句偈,受持四句偈,而为别人说,能获大益;那个财布施,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得的益也小。「持经之人,无住行施,成佛有分」,这个功德不可思议,道理就在此地。请看下面经文,这是讲到处所,前面说的人,人的功德不可思议,现在再跟你说布施处所又不可思议: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
特别注意这个「随说」。
【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
『此处』就是随说经的处所。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这是说经,随说是说什么?说四句偈,不是把这部经从头到尾讲完,是讲的几句,这个讲经的处所就殊胜。这个处所我们肉眼凡夫看不到,我们不尊重佛法,『天人阿修罗』是八部护法神,他们供养、他们尊重,把这个地方看成佛塔佛寺,没有两样。
底下什么叫「随说」,随说有七个意思,在此地给诸位介绍出来。随说略有七义,第一,「人,不拣僧俗男女」,不去选定一定要什么样的人,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男子也好、女人也好,老人也好、小孩也好,没有这个拘束、约束,无需要拣别。第二,「义,不论事理精粗」,你说得浅一点也好,你说得深一点也好,随便,听经的人他的程度深就讲深一点,他的程度浅就讲浅一点。第三,「经,不定章句前后」,不一定这部经从头到尾把它讲完,讲经里头几句,四句偈,你讲前面四句偈也可以,讲后面四句偈也可以,先说后面的再说前面也可以,不定章句前后;换句话说,经文里头可以挑选几句出来讲。所以有一些人误会了,讲经一定要讲圆满,从头到尾都讲圆满,这个地方才有功德。经里头明明说的,就是说得再少,四句偈,这一个经里头讲个四句经文都不算少,这个地方诸天护法神就要护持。第四,「处所,不拘城市山林」,随便什么场所都是说经的地方。第五,「机,不论利钝愚智」,机,就是众生的根性,不论利钝愚智,他的根性利或者根性很迟钝,或是愚痴、或者是很有智慧的人也不论。利根人、智慧人,给他讲大乘一乘了义的佛法;钝根人、愚人,给他讲渐次的佛法,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给他提升。第六,「时,不论昼夜长短」,讲经时间不论昼夜长短,白天也可以,晚上也可以,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时间长一点也行,时间短一点也行。第七,「众,不论多人一人」,听经的人很多,行,一个人也可以,不能是多人我才讲,一个人我就不要讲,那就错了,那就不是佛菩萨。「经虽说处,意实在人」,它这个意思完全是在人。
读了这一节经文,我们就了解,学佛第一就是要开悟,这是最重要的,第一要开悟。第二,悟了以后一定要弘法利生,决定不能够学小乘人当自了汉,弘法又要不着相,这个里面才是真正的福慧双修,才是真正福慧双修。在中国历代的祖师大德极力提倡《金刚经》,你想想有没有道理?六祖劝人但持《金刚经》就可以见性成佛,这个话没错!依照这部经修学,决定不会走错路。
塔,这个塔里头也有含义,我们在此地要把这个意思给诸位简单的介绍出来。「供养是处以植胜因」,供养这个地方以植胜因,种植殊胜的因缘。『塔』有四种,这都是讲佛塔。佛的生处,释迦牟尼佛降生的处所,我们建一个塔,纪念塔;成道的处所,鹿野苑菩提树下,这个地方也建塔做为纪念;转法轮,就是佛所讲经的处所也有纪念塔;涅盘是佛示现入灭的这个地方,建塔纪念,塔有这四种。
这四种塔,诸位要晓得它所表的意思,就是表法的意思。「生处:法身理体,从闻经出生」。我们就以六祖来做一个例子,六祖是闻《金刚经》开悟、见性了,证得法身理体;换句话说,六祖法身理体是从听《金刚经》而生的,这个《金刚经》就是六祖大师的生处之塔,可以讲得通,没错。「成道:佛果菩提,由闻经而成」,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六祖也是听《金刚经》而见性、而成佛,《金刚经》就是六祖大师成道之塔。「转法轮:为人解说。」六祖在曹溪讲经三十七年,为人解说,你们看看《六祖坛经》,整个《六祖坛经》里面所说的就是《金刚经》里头的意思,没有超越《金刚经》之外;换句话说,《金刚经》就是六祖大师转法轮之塔,这个意思也讲得通。「涅盘:自度度人,理事究竟」,无论在理、无论在事上都是究竟圆满的,念念圆满、事事圆满,《金刚经》岂不是六祖大师的涅盘塔?六祖大师如是,试问问哪一个读诵《金刚经》,由《金刚经》开悟见性的人不如是?
末后给诸位说明,「须知说全经」,这就是讲因缘殊胜,有这么好的机会把这部经从头到尾说一遍,「即有如来全身舍利」,是完整的,好像佛留的肉身,全身舍利。「随说诵持,即有碎身舍利」,好像释迦牟尼佛示现的,他入灭的时候留了八斛四斗舍利,给人天来供养,章嘉大师圆寂的时候他有一万多颗舍利,这就是碎身舍利。这个是比喻,我们在经文里面随便挑选几句,或者选个一二段来讲、来诵持,这就是碎身舍利的意思。虽是碎身舍利,与全身舍利无二无别。特别是大经,像《金刚经》还短,不太长,像《华严经》就是一部很大的经,我们要把这部经从头到尾讲一遍那是佛的全身舍利,不简单。像《华严经选读》,这里面所选的是《华严经》里面三篇,选了一个「净行品」,这一品是完整的,「净行品」是完整的,前一篇是「纶贯」。我翻给诸位看,这个「纶贯」是整个《华严经》的说明,就等于是个介绍一样,把《华严经》的内容介绍给大家。选了一品「净行品」,又选了第九会,就是入法界品里面「观自在菩萨章」,跟「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这一章,这两章都是属于《四十华严》里面的。像这样挑选出来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就是属于碎身舍利的意思,所以叫《华严经选读》。这就是我们要明了,不要执着全身舍利功德大、碎身舍利的功德小,如果你有这样的执着,那就错了。所以学佛要离开分别执着。
末后,「说经之处,贤圣尊重」,这是我们要晓得的,一切人天应当供养,这个应当供养是佛说的,此地这个供养并不完全指的是以财供养,财供养是小意思。什么叫供养?信解受持是供养,是真供养,这叫做法供养。讲了之后你相信,这个道理你真听懂了,你又肯发心去做,这就是真正的供养。所以这个地方非常殊胜,大家如果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要想得大福报,世出世间最殊胜的福报,无过于礼请真正有修有证的大德在这个地方转法轮度众生,这个地方就是佛所嘱咐我们的人天应当供养这个处所。我们并不是贪图供养而请法师讲经,而是这个胜处在这个地方能够带给这个地区的和平安定,免除一切灾难,为一切众生着想,为世界苦难的老百姓着想,怎样才能够消除他的罪业,怎样才能够使社会得到真正的安宁。唯有弘扬正法,这才是一个菩萨发心,是真正的大慈大悲利益一切众生,绝不是为自己一点的利益,或者是自己一点的功德。何以故?因为自己一切不执着,自己求的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