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与净宗修学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四集) 2005/5/8 台湾华藏净宗学会 档名52-124-0004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阿弥陀佛!我们的真诚要在一切时一切处当中保持下去,生命当中就会有相当多的好戏连台。《弟子规》最后两节,「亲仁」跟「余力学文」,我们面对仁德之人,面对善知识,也要真诚对待。对善知识如何真诚?中国特别重视师道,因为唯有师道、孝道,才能让文化延续下去。父母给了我们身命,老师给了我们慧命。而真正对老师最重要的反馈,叫依教奉行。
在明朝末年有一个忠臣叫左光斗,后来这位大臣被封为「左忠毅公」。他在一次科举考试当中,因为担任主考官,念念想着能为国家举栋梁之材,所以还没考试以前,他就微服出巡,穿着平民的衣服,到一些寺庙去巡视。诸位同修,为什么到寺庙巡视,没有到酒楼、饭店去巡视,为什么?因为酒楼、饭店住的都是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而往往在寺庙住的都是一些穷书生,都抱持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一种斗志。所以从这里我们也体会到,一个家风要能够传承下去,绝对不能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假如这样下去,保证家风不可能延续三代,所谓「富不过三代」。这句话现在不大适用,要与时俱进,改一下,叫「富不过一代」,很多一代到晚年都败丧掉。所以对于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确的观念。曾国藩先生提到,看一个家风是兴是衰,看三件事,第一个,子孙睡到几点。诸位同修,你们现在孩子睡到几点?第二个,有没有做家事;第三个,有没有读圣贤书,从这三个角度看。诸位同修不要皱眉头,来者可追,现在开始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教。
左公就到寺庙去巡视这些书生。刚好看到一个书生写了一篇策论,累得睡着了,趴在桌上,他走向前,看完这篇文章,内心很感动,体会到这么年轻的读书人就有忧国忧民的胸怀,所以忍不住把他的大衣脱下来盖在他的身上。我们从这个动作可以了解到,读圣贤书、有学问的人念念想着要栽培人才,他绝对不愿意圣贤的教诲在他的手上断送掉。所以他可以没有孩子,他绝对不能接受自己没有把圣学传下去。所以诸位同修,我们有一颗好学的心,绝对得到贵人相助,绝对得到冥冥当中佛菩萨的加持。后来正式考试,当左公改到这个卷子,看完文章,马上感受到这一篇就是这一位书生写的,这个书生叫史可法,给他面署第一,状元。因为按照规定,所有考上的书生都要认主考官为师,所以那一天史可法到了老师的家中,老师看了很欢喜,对着他太太讲,他说往后继承我的志业不是我的孩子,而是这个学生。
后来史可法跟老师同朝为官。但明朝末年宦官当政,老师被陷害,进入狱中就很危险,被严刑拷打。史可法相当的担心,透过各种管道希望能够到狱中去看老师。后来感动了监狱的士卒,就建议他化妆成捡破烂的模样潜入监狱。史可法走向老师所关的地方,当他看到老师眼睛被烧红的铁片已经烧得面目全非,膝盖以下又被切掉,看了痛哭失声,就扑过去。老师因为耳朵还听得到,一听到史可法的声音,马上用他的双手把黏住的眼皮拉开来,用他的眼睛看着史可法,对他说,他说你是什么身分?你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假如这个时候你又被奸人所害,国家将陷入非常危急的状况。与其被奸人所害,不如现在我就活活把你打死!他老师马上捡起地上的石头往他的方向扔过去。史可法看到老师这么震怒,也快速离开。诸位朋友,他的老师已经面临生死关头,但是他的心中时时刻刻念的是什么?念的是江山社稷,念的是自己学生的安危。
后来左公去世了,史可法也担任国家很多重要的职位。当史可法领兵在外戍守边疆,他晚上都没睡觉,跟着士兵,士兵分成三组,跟他背靠背休息。他的士兵看不下去,劝他,「大人,你再不休息,身体受不了」。史可法对着士兵讲到,「假如我去睡觉,国家陷入危难,那我就对不起朝廷,更对不起我老师的关爱、教诲」。所以确确实实,时时依教奉行,不敢稍有闪失。史可法回到家乡,第一件事不是去看自己的家人,而是去看他老师的太太,还有老师的子孙,真正做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从史可法与老师之间的一分情义、恩义,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应该如何来对待自己的师长,一定要诚敬的学习,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有一段开示很有味道,提到学子分四等,上等学子能接受师长的折磨,忍耐上进;中等学子能接受师长的鼓励,发愤图强;下等学子能接受师长的赞美,爱中成长;劣等学子什么都不能接受,事事叛逆。诸位同修,有一件很重要的事,人贵自知,我们是哪一等心里要有数;再来,我们现在用哪一等教法在教小孩?所以范仲淹出得来吗?这些圣哲人出得来吗?大半都在哪?培养出来都是温室里的花朵,一出来就谢掉了。我们一定要期许自己当上等学子。为什么?为什么要折磨?因为对治习气你要咬紧牙关,「玉不琢,不成器」。而且我们常常提到,四弘誓愿第一愿叫「众生无边誓愿度」,而我们没有接受折磨、忍耐,智慧出不来,能力出不来。所以你晚一天成就,众生就晚一天离苦得乐。你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志向,你就很快能成就道业。而大乘佛法大根大本就在慈悲心。所以我们当父母的人就要赶快把德行、智慧提升,才能造福小孩;我们当老师的人要快速累积教学经验,才能造福我们的学生。
所以当初,刚好我在台中杨老师家里,接到我师范院校同学的电话,提到有一班学生是全校最难带的,问我要不要去带?我们当下跟他说,我一定去。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其实更重要的,我们希望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快速累积教学经验,不能让孩子的人生空过,我们愈早明白,他们愈早得利益。在大陆演说的时候,我们很多的老师都很年轻,都把教学的例子在课堂当中讲出来,有退休的老师走上前来对我们说,我教书四十多年,跟学生都没有这种感觉。所以真的,一个人的能力不一定是时间积累出来,还有更重要一个因素,是有没有用心、有没有使命感。所以当我们能当上等学子,将是给师长最大的反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