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灵致命」,含灵就是指这些有情识的,他们丧失了生命。『亦乃信施难消』,信施,正信的在家佛弟子他来供养你,来供养你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培福。福在哪里?为的就是叫你要弘法、要利生,你弘法利生他来供养你,他就有福报。为什么?你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福,他有一分功德在,他供养你,使你身心得到安稳。你要是不弘法利生,换句话说,他这个福种在哪里?没有种到,没有种到那就是债务。债务将来要偿还的,为什么?他没有得到福,他的钱不会白丢掉,将来一定还要如数奉还,这就是所谓「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不还的。『虽复出家,何德之有』,这是常常自己要反省,虽然出家,我们自己是不是有道、有德,我们能不能消受得了?
小注末后举《毗尼母论》里面的几句话说,「受人信施,不如法用,放逸其心,废修道业,入三途中,受重苦报」,引经里面讲的,这是我们要记住的,这话是佛说的。怎样叫如法用?衣食不可以过度的享受,能保持一个最低的水平就够了,不必要多衣,也不必要多食。《戒经》里常讲,「比丘常带三分病」,什么病?飢寒之病,不是叫你故意去害病,那就错了。换句话说,穿不要穿得太暖,吃不要吃得太饱,心里才向道;穿得太舒服,吃得太饱,道就忘掉了。有多余的就供养别人,供养一切众生,修财供养、修法供养,这就叫如法用,拿来自己享受就是不如法用。换句话说,你用在道上、用在利益众生上、用在传播佛法上是正用,这是如法用。
【噫。夫欲出超三界。未有绝尘之行。徒为男子之身。而无丈夫之志。但以终朝扰扰。竟夜昏昏。道德未修。衣食斯费。上乖弘道。下阙利生。中负四恩。诚以为耻。故智人思之。甯有法死。不无法生。】
头一个字这是以感叹来开端,句句话都是勉励我们、激发我们的。前面说过出家要出三界之家,诸位想想,三界的家要是出了,世俗的家那就不必说了,当然离开了。所以出家要把家的意义定在这上面,万不可以说三界之家不想出,五欲红尘不想离开,出了你自己的小家入了寺庙的大家,那就麻烦大了。在你自己的小家,你造的业浅,入了这个大家,你造的业就重。不要说别的,就说你一生没有过失,平平常常的这样过下去,刚才说过,信施难消,十方供养的这碗饭就那么好吃?不好吃,出家人这碗饭比街上乞丐要来的饭难吃得多。乞丐要来的饭将来不要偿还的,为什么?那是人家给他的,不要还的。出家人吃这一碗饭要还的,他来恭敬供养,我是到你这里培福的,你没有福给我那可不行。他不是可怜你、怜悯你才给你,不是无条件给你的,是有条件给你的,你看看多么不容易。你在世间无论经营哪种行业,所赚得来的是利润当中得来的,也就是说,交换条件当中得来的。佛法也不例外,你要是不给众生真正是为众生的福田,那就不得了。怎样才是众生的福田?出家就是,但是要出三界之家,绝不是出你自己家里田宅之家,那不行,那不能为众生的福田,要真正超三界了生死。
你要想出三界之家,必须要断五欲六尘,这几句话是从反面上看,意思都看出来了,欲出三界之家,你要是没有『绝尘之行』,必然要『上乖弘道,下阙利生』。绝尘,绝是断绝,尘就是五欲六尘,换句话,五欲六尘我们一丝毫都不能沾染。不是说不要,不是说离开它,是心里面没有,事上要有,为什么?你要利益众生,要弘法利生,要拿五欲六尘来做弘法利生的工具,你不能享受。寺庙里面为什么要建筑得这样清净庄严?台湾这些小庙,说实在话是非常简陋,诸位要是到大陆上去参观参观,或者你们将来有机会到日本去看看,寺庙都是宫殿式的。在从前,跟帝王所居住的一样,金碧辉煌,不是普通人家能够造得起这种殿宇,广大的园林。为什么要这样建筑?这样建筑就是为利益众生的,绝不是出家人自己享受的。
你看看大殿可以容纳几千人,出家人所住的,不说别人,住持老和尚他自己享受的多大房间?方丈,一丈见方,他住的地方就这么大。你就晓得,一切的信施都是为了弘法利生。为什么要那么大的殿?殿是讲经说法、做佛事的,必须要让那么多人能够容纳得下,大家坐在这个地方身心舒畅,他才能够接受佛法。殿宇一定要庄严,心里才生恭敬心、才生欢喜心;如果是破破烂烂的房子,你一进去恭敬心生不起来。所以一定要建得富丽堂皇,一定要有广大园林才能够收摄人心,这叫如法而用。如果你是一个老和尚,一个人住个三间、五间,那就是你自己享受。你看看古德,地位再高,名望再重,他自己住的房间方圆一丈,就那么一点点大,那是他自己安身的所在。这是讲到如法,这是讲到绝尘,绝尘是这样一个绝法,不是不要,要它来做利益众生的事业,万万不可以自己去享受,这叫绝尘。
如果没有绝尘之行,就是一切供养自己一个人在那里享受,那就错了,那就是底下所说的,『徒为男子之身,而无丈夫之志』。这个「丈夫」,讲的成佛,佛是大丈夫,换句话说,没有佛菩萨之志,丈夫就是指的佛菩萨。我们也是人,佛菩萨也是人,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佛作祖?反而是『终朝扰扰,竟夜昏昏』,白天胡思乱想,身心不安,夜晚昏沉,迷惑颠倒,这就是罪孽之相。给诸位说,醒来的时候脑子里头妄念多,是罪业之相,睡觉的时候昏沉,或者用功的时候昏沉,这也是罪业之相。这种相,要想方法对治,昏沉就多拜佛,掉举胡思乱想的时候就修定。实在讲,拜佛也能修定,拜佛的时候一心恭敬,拜佛这个方法既可以对治昏沉,又可以对治掉举,确实是一个好方法。再有一个方法,背诵经典,背诵经典也能够对治昏沉、也能对治掉举,你一心想着背的经文,妄念就不会起来了。所以你们年轻人最好是背《楞严经》、背《法华经》,你要真正有决心去背经,什么妄念都没有了,心自然清净。也不会打瞌睡,常常要想到这一段的哪一个字,要清清楚楚,不能忘掉,行住坐卧都在用功。你想想看,这个就是身心都在道上,这多么自在,实在讲,就以人生来说,是最高的享受,普通人享受不到,这样信施你才有资格消受得了。出家人能消受,给诸位说,在家人也能消受,在家人如果你真正心在道上,十方供养也能消受。能消受、不能消受是问你有道、没有道,不问你在家、出家,诸位要懂这个意思。
『道德未修,衣食斯费』,你要是不修道、不修德,衣与食都叫浪费。『上乖弘道,下阙利生,中负四恩,诚以为耻』,「乖」是违背。这个地方三句是出家人本分里面的三桩大事。出家是为什么?诸位都晓得,所谓是如来家业,如来家业是什么?就是弘道、利生、报恩这三桩事情,这就叫佛事。「弘道」的弘是弘扬,将佛道发扬光大。你看看玄奘大师他在刚闻佛法还没有出家的时候,那时候出家要考试的,他的年龄不够,我记得好像他只有十三岁。考试官说,你年纪太小了,问他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想出家?他说了八个字,「远绍如来,近光遗教」。考试官马上就批准了,年纪小也准了,这个志太了不起。绍就是继续的意思,就是他要继承如来的佛法,发扬光大,这个志还得了!他出家之后果然做到了,这就是弘道。唯有弘道才能够利益众生,唯有弘道才能够报恩,所以三桩事情的根本是在一桩事情上。诸位想想,你要弘道一定要修道,你不修道你拿什么来弘道?一定要行解相应,你要明理,要有慧、要有定、要有志、要有福,福慧双修,定慧等运,这才能弘道,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什么样的根性就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度他,他有什么样的苦难你用什么方法去给他解决,叫他离苦得乐,唯有弘法利生才能谈得上报恩,报佛的恩、报父母恩、报师长恩、报一切众生恩。这三桩做不到是出家人的耻辱,这是我们自己要晓得的,不出家则已,出家就专干这个事情,换句话说,出家是专门弘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