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七0卷) 2009/11/23 台灣高雄 檔名:12-017-207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方廣佛華嚴經·十住品第十五》,本分,末後李長者的《合論》,我們學習到第四段,「定能契佛所知見,得諸佛加持力者」,我們學到這個地方。
「諸佛加持有七」,舉了七個例子。第一個,「同名號加持,令不疑故」。這條昨天我們學習過。名號加持,特別是在六道,六道眾生情執很重,所以遇到名號相同的,都會感到特別的興奮。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們對於遍法界虛空界裡一切眾生都瞭如指掌,這是從理上講,我們完全能夠肯定,沒有懷疑。所以佛,我們要記住,他沒有身相,他也沒有說法。佛菩薩加持,佛菩薩示現,佛菩薩教化,無一不是稱性,是從自性裡頭自然流露出來的。他怎麼流出來的?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應,實在講就是自性,離開自性沒有一法可得,諸佛如來、法身菩薩跟我們是同一個自性。《楞嚴經》上告訴我們,那都是真話,佛菩薩示現無一不是隨心應量,「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華嚴經》末後這一品是講入法界。在《四十華嚴》的經題裡面就很清楚、很明白,八十經裡面只講「入法界品」,很簡單;可是四十卷,題就很清楚,「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你看入法界,「普賢行願品」,誰能入?普賢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能所不二,這個意思就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我們要曉得,宇宙萬有確實跟我們是一個體,一個自體。所以諸佛菩薩跟我們的關係是這樣的密切。講關係就是講倫理,所以他有同名號的諸佛如來來加持,讓我們生起決定的信心,斷疑生信。
第二「言讚加持」,這是讚歎,佛菩薩讚歎。「令入位者心安隱故」,我們中國古老的諺語有所謂「心安理得」,理明白,心就安了;如果理沒有搞清楚,心總是不安。現在在這個社會上,我們可以去多訪問訪問,你去問問人,哪一個人心安?很少。問十個,他都說他心不安;問二十個,二十個人說心不安。我們冷靜去想想,真的不安。理不知道,在事上問題就更多。今天早晨有個老同修從國外回來訪問我,也談到這個問題。談到人老了,慢慢自己也老了,老了以後怎麼辦?這麼多年來,我們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漸漸的把西方的價值觀我們學到了,中國傳統舊的價值觀我們都把它拋棄了。舊的價值觀理念好,但是舊的價值觀變質了,那個社會形態不存在。舊社會裡面兒孫養老,盡孝道,不像西方人。西方人在二次大戰之後有一些強國,是美國帶頭,二戰之後美國是世界上一等強國,沒有能超過它的,他們首先發起養老的制度,國家來養老。在美國,隨著美國每一個州,它們每個州也等於是自治,有自己的憲法,所以它這個國叫合眾國,也就是許多小國合成一個大國,合眾國。每一州的財政狀況不一樣,財政收入好的,養老金就多一點;收入差一點,養老金相對的也差。像我們在美國,加州的老人,每個月可以拿到五百塊美金生活費用;在德州,大概只拿到三百五十塊,就不一樣。這個制度好,讓年老的人退休了,沒有工作,國家養老,在物質生活問題有了保障。現在問題來了,現在美國負債,以前它是全世界的債權國,沒有一個國家不欠它錢;現在它掉過頭來,它負債,而這個制度又不能廢除,廢除,老百姓都不願意,沒有人敢廢除。所以他們現在真是苦不堪言。因為有這種制度,所以他們每個月所賺來的錢一定把它用光,決定沒有儲蓄的觀念,因為失業不要緊,老了不要緊,國家養老。中國人不是的,中國人過去是家族養老,兒孫盡孝,所以他有保障。
外國雖然是物質生活國家肩負起這個責任,可是精神生活沒有,很痛苦。我們在全世界許多國家地區去參觀、去考察,澳洲的老人福利事業做得最好,物質生活真的是做到很理想的地步,但是沒有精神生活。住在老人院裡面的老人很多都想自殺,這是為什麼?感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所以尋求末路,以為用這個方法來求解脫。自殺是不是真的能解脫?我們知道不能。現在歐美相信有輪迴、有因果的人愈來愈多。這個原因應當歸功於精神科的醫生,他們用催眠的方法為這些精神不正常的人治療,讓他回憶到過去世,再過去世,把他這一生得病的原因找出來。找出來之後,很容易把這病治好。從催眠這個方式能夠回到過去生,所以他對於人生看法不一樣,人生觀包括宇宙觀都有所改變,這是樁好事。知道自己過去世造的種種不善業,才得的這個病。過去生中跟許多人,乃至於眾生結了冤仇,我們佛門講的冤親債主,知道這些冤親債主常常圍繞在自己的身邊,自己運衰的時候,他們就有機會來報復你;當你氣很旺、事業很順利的時候,他們在旁邊等待報復。知道這些事實,所以他真正能生起懺悔心,感覺到過去無論是有意無意傷害的這些眾生,要認真懺悔。在佛法裡面,要求超度的還很多,那些不同維次空間的眾生有靈性,我們有許許多多的活動,事先他們都知道,主動來要求超度。這些事實真相,我們明白、我們了解了,從今之後,處事待人接物不敢任性,時時刻刻會想到佛菩薩的教誨、祖宗的教誨。
一個凡人,哪有能力教別人!這個道理,我們學佛的同學不能不知道,因為我聽到有很多人,都是聽淨空法師教誨,聽淨空法師指導,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在《華嚴經》上,你看每段經文,你看看那些菩薩們多謙虛,沒有一個是自尊自大的。法慧菩薩來跟我們講「十住品」,都要承佛威神,他怎麼說出來?是諸佛如來威神加持我的,不是我有能力說。像這樣的字樣,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太多太多。愈是多次的重複,說明這句話的重要性。在《華嚴經》上重複幾百次,不是少,這是教我們學謙虛,諸佛如來謙虛,法身大士謙虛,我們怎麼可以這樣說法。這個說法就顯示出貢高我慢,而且是假話,不是真的。世間大聖大賢、佛門裡面諸佛菩薩講真話,講真話就是自己實在什麼都沒有,連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為我們講經說法,他沒有說他自己說的。他在般若會上,公開在大眾否認、否定,他說他自己沒有說法,誰要說他說法,叫謗佛,是對他的毀謗,這話是真的。那真的他也是講了四十九年,他為什麼說他自己沒有說法?他所說的都是古佛所講的。清涼大師在註疏裡面為我們解釋出來,他說世尊講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古佛所說,他沒有在古佛所說法上多加一個字。比孔老夫子所說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學習的態度,幫助別人的態度,我們要學習。真正有德行的人、有學問的人一定是謙虛,哪有貢高我慢、哪裡有自讚毀他!這一個也沒見到。說自己行,別人不行,世出世間聖賢你去找,一個都找不到,這是我們應該要學習的。
讚歎別人也不能過分,一定要曉得他能接受多少,就是你讚歎他,別讓他長傲慢心,那真正值得讚歎。聽到別人讚歎就歡喜,聽到別人毀謗就不高興,這種人不能毀謗,也不能讚歎。為什麼?他會起副作用。什麼時候能讚歎?他如如不動,別人稱讚,自己不敢承當。不但不能生歡喜心,而且生警惕之心。別人稱讚我、誇我,我有沒有那麼好?自己更要認真努力向善,改過自新,這才對。遇到別人毀謗,自己要認真反省,有沒有這個過失?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樣學習的態度就對了。在此地,諸佛如來當然讚歎,沒有問題。為什麼?他們已經是入住位的菩薩,入位者。這個入位,前面我們學得很多,知道了,這個位就是大菩提心。換句話說,這些人從初住到十住,初住菩薩,他住在哪裡?住在真誠,住在真誠心,住在清淨平等覺,住在大慈大悲。諸佛如來讚歎,他們動不動心?如果一動心就墮落。諸位要知道,大菩提心裡面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在我們世間,什麼時候值得別人讚歎你?像《金剛經》上所說的那個標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可以承當別人的讚歎,至少他不執著了。像我們過去所學的,最低限度是什麼人?《華嚴經》上所講的,十信位初信位的菩薩,可以了。初信位的人,身見破除,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邊見斷了,不再有對立的念頭,這個可以。換句話說,沒有證得初果,初信位的菩薩之前是凡夫。
凡夫,別人讚歎我們,我們只有拿這個讚歎來勉勵自己,這是別人對我的期望,我要認真努力,不能辜負他,用這種心態去對應,那就好。千萬不要以為「我真不錯,這麼多人讚歎我」,那個麻煩就大了,會變成什麼?變成業障,障礙自己得定開慧、修行證果。這一讚歎,障礙全來了。毀謗亦如是,一毀謗自己生氣,自己想辦法去報復,想方法去回應、去解釋,錯了。什麼時候能做到毀譽都不動心?對真正修行人來講,都是有好處。你在這個境界裡面仔細反省,看看自己還動不動心,就是還動不動七情五欲?能夠這樣的回光返照,這就叫止觀,這叫真修行。所以理明白,心就定了。同樣道理,心要定,理才會明白,它是相輔相成。我們今天理搞不清楚,天天讀經也沒有搞清楚,天天聽經也沒有聽明白,這是什麼事情?原因在哪裡?我們的心不定。如果我們心要是定了,看經會看出道理出來,聽經能聽懂弦外之音奇特。由此可知,定重要!所以長者這一大段的開示,你看講定講得這麼多。
再看第三,「毘盧遮那師弟加持,彰本願故」。這個「彰」是彰顯,明白的顯示出來。毘盧遮那佛,這是老師,毘盧遮那的弟子是法身菩薩,從初住到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毘盧遮那的弟子,他們散布在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如來的剎土。一切諸佛如來剎土裡面,大多數都有十法界,也有沒有的。我們在「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裡面看到,有純淨清淨佛土,裡面沒有十法界、沒有六道;有四聖法界,沒有六道的,也不少;可是具足十法界的也很多。這些人應現在其中是為什麼?這些人在過去因地裡面,也就是說,他們過去在六道、過去在十法界裡面遇到佛法,受持三皈五戒,遵守佛菩薩教誡,修行證果,現在成就,每個人都脫離十法界,都回歸到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過去在十法界、在六道裡面發的願,發的願很多,我們也不例外,我們不僅僅在這一生當中學佛曾經發過願;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也接觸到佛法,也曾經發了願。由於我們的習氣很重,煩惱習氣的纏縛,到這一生還沒有辦法脫離六道,佛菩薩幫不幫助我們?幫助,時時刻刻在幫助,我們不知道。這種幫助就是加持,冥冥當中加持,我們沒有感觸到。有沒有人能感觸到?有,心地清淨的人能感覺到,修定的人能感覺到。這個修定就是修清淨心的人,無論修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方法不一樣,門徑不相同,修什麼?統統都是修戒定慧,這個諸位同學必須要搞清楚。佛在《金剛經》上才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統統修的是戒定慧、覺正淨,只是用的方法不一樣。功夫要是得力,你的清淨心就現前。清淨心現前,佛菩薩冥冥當中加持,你也能夠感觸到。感觸的淺深,那是你定功的功夫成正比例。你的功夫深,你感觸就愈來愈明顯,佛菩薩真加持。名號、身相它起作用,就在當前。
在中國,跟中國人緣分特別深的,真的是世人所謂「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確實有很多人不知道釋迦牟尼佛,但是好像沒有人不知道阿彌陀佛的;有很多人不知道其他的菩薩,但是都知道觀世音菩薩。在佛門,中國有四大名山,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薩,它是表法,它就是名號加持,它就是本願加持。菩薩加持,我們得從地藏說起,地藏是根本,地是什麼?地是大地,藏是地上地下的寶藏。我們知道開採出來的寶石、黃金、白銀,都是地下埋的寶藏,地上生長的也是寶藏,那是什麼?五穀雜糧,養活我們的,這是大地。菩薩用這個做名號,表我們的心地,我們看到大地就想到自己的心地,我們心裡面有寶藏。有什麼寶藏?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你看是寶藏,智慧是寶藏,德能是寶藏,才藝是寶藏,相好是寶藏,德相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福報,統統用福報兩個字都包含了,圓滿的,一點欠缺都沒有。在哪裡?在你的心地,地藏菩薩代表這個意思。你的心地裡頭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跟諸佛如來沒有絲毫差別。這土地要開發,我們才能得到,它裡頭有金礦,我們要不把它開採出來、提煉出來,你就得不到黃金。土地要不能開墾、不能種植,你就沒有五穀雜糧的收成,所以要懂得開採。用什麼方法開採?心地寶藏需要用孝親尊師來開採。所以地藏菩薩代表什麼?代表孝親,代表尊師。孝道,師道,他代表了。我們每天念地藏菩薩,我們供養地藏菩薩的形像,是不是地藏菩薩在加持?是,名字加持我們,身相加持我們。我們聽到名號,看到菩薩形像,有沒有想到我要孝順父母,我要尊敬師長?這叫什麼?這是你真正學地藏菩薩,你真正在修地藏法門,這不是迷信。
然後你想,佛法從哪裡學起?從孝親,從尊師。我常講「淨業三福」,不僅是佛對淨土宗同學講的,他講的這三條是對所有佛弟子講的。無論你學哪個宗派,學哪個法門,這是最高的指導原則。離開這個原則,就不叫做佛教,就不是佛陀教育,佛陀教育一定要遵守這三條綱領。你看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頭一條。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條,「發菩提心」,真正發菩提心是初住菩薩,初住以上真的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那個勸進行者就是此地講的本願,毘盧遮那師弟加持,彰本願故,那就是本願。最後一句說明他修行證果成佛,為什麼?為勸進行者。這句話就是「四弘誓願」裡面的「眾生無邊誓願度」,本願。這一願要真正兌現,必須下面三願支持;如果沒有下面三個願,這一願就落空。下三願是什麼?「煩惱無盡誓願斷」,這是斷煩惱,斷煩惱成就自己的德行;斷了煩惱,你才能夠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成就學問;斷煩惱成就德行,成就學問,最後成就佛道,「佛道無上誓願成」。你才能回過頭來幫助遍法界虛空界一切十法界裡面的眾生,你才有能力幫助他,你也有方便幫助他。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你就有應。
教化眾生從哪裡開始?從地藏開始。現在我們這個世間,釋迦牟尼佛不在世間,下面一尊佛是彌勒佛,他現在是菩薩,他會到這個世間來成佛,他什麼時候來?釋迦牟尼佛在《彌勒下生經》上告訴我們,釋迦佛滅度之後,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彌勒佛在這個世間示現成佛,賢劫第五尊佛出世。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好像太長。在這當中的時間,沒有佛出世,眾生很苦。佛很慈悲,你看佛叫地藏菩薩做代理佛,沒有交給別的菩薩,沒有交給觀音菩薩,交給地藏菩薩代理。所以現在在這段期間當中,代表佛的是地藏菩薩。一切菩薩裡頭,地藏菩薩是最大,他代理佛。我們要認真好好的去觀察、去體會,地藏菩薩怎麼代理?在沒有佛出世的時候,你能夠孝親,你能夠尊師,你就能成就。地藏菩薩代表的就是這兩樁事情,孝親尊師。世尊留下來的這些教誨,這些典籍,你就會很認真的學習。佛雖然不在世間,我們得到一部經,得到一句偈子,如果用孝親尊師的心來學習,能不能成就?能。然後你就曉得地藏對我們的加持,就是加持我們的孝敬。聽到名號,立刻想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見到菩薩的形像,也是想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就對了。這是第一個課程。這個課程學會了,實在講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落實在《感應篇》,落實在《十善業道》。這三樣東西你要沒有學會,你沒有根。換句話說,你心地寶藏沒有開發出來,你不得其用。你要想得其用,你一定要認真去開發,這是佛的本願。
我要問問我們的同學,你有沒有得到地藏菩薩加持?地藏菩薩時時刻刻都在加持,你沒有接受;觀世音菩薩時時刻刻在加持,加持我們什麼?慈悲,大慈大悲。慈悲就是愛心,真誠的愛心,愛心遍法界,善意滿虛空,那是什麼?那是觀世音菩薩。這個愛心從哪裡來的?從愛父母來的,從敬老師來的;就是把孝親尊師這種愛敬擴大,擴大到遍法界虛空界,那是觀世音菩薩。宇宙之間萬事萬物,沒有一個不愛,這叫大慈大悲。我們天天念觀世音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求觀世音菩薩保佑,他保佑你什麼?你要不明白這個理,你明白這個理,他就保佑你,讓你自性裡面無量的這種愛心興起發揚光大。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普賢菩薩代表實行,我們講落實,要把孝敬、慈悲、理智(智慧是理智不是感情)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四大菩薩,這四大名山,代表的是我們現前的修德,我們要依教奉行。諸佛如來的名號是表性德,一切菩薩名號是表修德,性修不二。誰的性?誰的修?自己的,離開自性,沒有一法可得。所以諸佛如來是我的性德,一切菩薩是我的修德,統統回歸到自己。名號的意思不能不知道,不知道,你就沒有方法修。知道這個名號,看看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這個德號相不相應?相應就對了,不相應就錯了,錯了趕快改正過來,這叫修行,修正自己錯誤的念頭、錯誤的言行,這叫修行。
你要是統統搞清楚、搞明白,你才知道釋迦牟尼佛是偉大的教育家。他的方法真的是善巧,高明極了,把教學用藝術來表達,藝術是人之所好。像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老人家在世真做到,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他沒有起心動念,他對這個世間許多的宗教,都是用清淨心看待、平等心看待,用智慧來幫助他們,幫助他改邪歸正。最明顯的,我們佛門裡面諸位進寺廟,一進山門,頭一個你就看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原本是印度的神教,四天王是印度神教。你看釋迦牟尼佛把他請過來,請他來做護法,護誰的法?護我們自己的法。把這四大天王的名號命名,東方叫持國天王,南方叫增長天王,西方叫廣目天王,北方叫多聞天王。名號加持,你聽到這個名號,見到這個形像,這個東南西北也是按春夏秋冬來排的位子,為什麼?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依照這個來表法。
東方叫持國,持是保持,國是國家。從小的來說如何養身,我們中國人講修身,身修而後齊家,我怎樣來護持這個家。能護持家,再推廣我就能護國,你看它這個意思。他代表的是修身、齊家、護國。用什麼方法來保持、來做到?他手上拿的那個東西就是表法的,他手上拿個琵琶,絕對不是他喜歡唱歌,他不是個音樂家。琵琶代表什麼?代表中道,中國人講中庸之道,佛法講中道第一義,不偏不邪就叫中。你看那個弦樂器,你調弦的時候,鬆了它就不響,太緊了它就斷掉,一定要調到很合適,這音色才能夠顯示的出來,中庸之道,不能過分,也不能不到,表這個意思。在中國就是禮,在佛法就是戒,我們現在一般講規矩,「不依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人在世間要替社會負責任,那你就得守法,做一個最好的榜樣。佛在《梵網經》裡面教給我們,這是過去我們年輕跟李老師學經教的時候,老師常常提起,我在台中十年,總聽過老師提幾十次,所以印象就非常深刻。《梵網經》上兩句:第一個是「不作國賊」,第二是「不謗國主」,這非常重要。賊是賊害,傷害,也就是決定不可以做傷害國家社會的事情,對國家、對社會不利的事情是決定不能做。第二個是不謗國主,國主是什麼?是國家各個層次的領導人,上面到總統,下面到村長、里長,他都是國主。里長是一里,管這一個里,村長是管這個村,這都叫國主,不可以批評他們。他做錯事情也不能批評,為什麼?他有國法管他,我們平民不是執法的人,就不可以,不可以批評。他做錯了,自然有國家法律來制裁他。
這句話衍生的意思,就是我們祖宗常說的「隱惡揚善」,要懂得這個道理。別人做錯事情,不提,也不要放在心上;別人做的好事,我們讚歎,表揚。讓社會上一些人,人都有良心,你看我做錯事情,別人不說,能包容、能原諒我;我做一點好事,他們都讚歎,會把人良心喚醒。這個社會大家就羞於作惡,這是好事情。如果懂得因果,他不敢作惡。我們今天這個社會動亂,什麼原因?人家做了好事也不讚歎,做了一點壞事大大的去宣揚,結果起反作用,你說我壞,我做得更壞給你看看,就變成這樣的社會。所以念念當中,時時刻刻要幫助人喚起人的本性,人性本善,要喚起人的良心,這就對了。另外,《優婆塞戒經》裡面,這是對在家弟子講的,在家弟子是一定要遵守的,「不漏國稅,不犯國制」,國制就是國家法律,不能做犯法的事情。好,這是做人基本的態度。學佛,先學做人,人都做不好,你怎麼能成佛,哪有這種道理!在十法界裡面佛最高,人做好了,能生天;天上修好了,才能出六道。所以我們在六道、在十法界,為的是什麼?現在總算是搞清楚、搞明白,為的是學習,學著斷惡,學著修善,不斷的把自己靈性向上提升。從我們今天凡夫地一直提升到佛的果地,這就對了。像念書一樣,年年要升級。現在我們在念小學,希望升中學、升大學,希望念研究所拿到博士學位,這方向目標就正確。我們希望修成菩薩,修成佛果。所以要懂得如來智慧,如來的善巧方便。把印度當地民間拜的這些神拿過來之後,給它新的意義,你看這個意思多好。這樣才真正能把身修好,家和睦了,家和萬事興,家和國就治了。
南方天王,增長天王,增長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進步,不落伍,不往後退,中國古人教人日新又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佛法裡面叫菩薩精進波羅蜜,這是大家都喜歡聽的。精進靠什麼?你看看南方天王,他拿的是什麼道具來做表法?南方天王拿的是劍,寶劍,代表智慧。慧劍斬亂麻,破煩惱。你要想真正把持國做好,就是身修、家齊、國治能夠做好,靠什麼?靠智慧,沒有智慧做不到。智慧代表的,你要知道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要記住《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是戒律的根本,是戒律的基礎,沒有這個東西,戒不能建立。戒的根基就是這三樣東西,所以我們對這三樣東西不能小看。千萬年來,我們的老祖宗把這個看得非常重。從什麼時候教?從小孩一出世就教,紮根教育。所以人生在哪一個階段紮根?三歲之前,從一出世,睜開眼睛,他會看,他會聽,已經在開始模仿、開始學習。所以做父母的,特別是做母親的,要把十善業、《弟子規》、《感應篇》做出來,在家庭裡面,在生活、在待人接物做出來給嬰兒看。他天天看,看了一千天,三年,看了一千天,他統統記住。中國古諺語有所謂「三歲看八十」,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一千天紮的根,他八十歲都不會改變,根深蒂固。
我們今天麻煩的是,我們沒有受過這個教育,我們的父母也沒有受過這個教育,再往上推,我們的祖父母也沒有受過這個教育,我們能不能怪我們的父親、母親沒有教?不能怪。佛在《無量壽經》上講得很好,「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你看佛的心量多大。這裡面因素很多,我們中國傳統的教學至少丟掉了五代,我們的父母不知道,怎麼能怪他。現在我們不學佛不知道,我們學佛、學儒,這才明白,才曉得有這回事情。曉得之後,我們要補習,小時候沒有學,現在學,還來得及。要真幹,要真學!不但要學,還要學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我們帶頭來補習,把我們學習的成果,時時刻刻向大眾匯報,與大眾分享。自行化他,影響別人,這就對了。我們愈肯這樣做,智慧愈增長,佛菩薩加持,法布施,增長智慧;財布施,增長財富;我們身體天天在幹,身體是內財,得的果報是什麼?健康長壽。你有體力,天天去勸人;沒有體力就不行,我們想幫助人沒有這個能力,所以這體力是得佛菩薩加持。絕對不是讓你體力好的時候,還在享受五欲六塵,那就錯了。體力好是教化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就對了,才真正能得到三寶加持。
我們要怎樣真正做到精進,就是做得進步?底下兩位天王是教我們方法,你看西方廣目的意思是多看,細心冷靜觀看這個社會。西方天王手上拿的是龍,也有地方做的是蛇。龍蛇代表什麼?善變,變化太大。特別是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在變化,人事物都是快速在變化,比古時候的社會有很大的差距。天王右手拿著一個寶珠,這個珠代表什麼?不變,以不變應萬變。不變的是什麼?祖宗的教誨不能變,佛菩薩的經教不能變,那就是那個寶珠。我們有這兩樣東西,就能應付得了這個複雜的社會。真正有修為,你還能夠指導這個社會,幫助這個社會,恢復安定和平,恢復正常的秩序,表這個意思。還有北方天王,叫多聞,多聽,多看多聽。北方天王手上拿的是傘蓋,代表什麼意思?防止污染,傘蓋是防止污染的,現在講環保,就是這個意思。不但要防止外面物質上的污染,更重要的要防止心靈的污染。你看看這是佛把民間一般人祭拜的這些神,請到佛法裡面來,加上新的名稱,加上新的意義,變成佛教教學。所以你要懂得,進天王殿看到這些東西,你就曉得它都是教我的。我要能夠做到持國,做到增長、廣目、多聞,這就護持自己。我回到家裡,我能這樣做就是護持我一家;你當一個老板,在你公司行號,你就護持這個公司;你是一個國主,不說大,你是個縣市長,你要學,你就能護持你一個縣、一個市,多好的教育。
我們以前不懂得,總以為佛教是多神教,什麼都拜,多神教在宗教裡面屬於低級宗教,所以不願意碰它。我這一生如果沒有遇到方老師,一生絕對不會碰宗教,緣太重要。而方老師是把這樁事情當作一門功課來教我,「佛經哲學」,我們才真正了解。以後一看《華嚴》,全是表法。你明白這個,你才真正知道「毘盧遮那師弟加持,彰本願故」,在哪裡?就在我們的周邊,從來沒有離開過,是你自己不知道。那你要知道了,佛法是活的,在不在經本?不是在經本,經本是個說明書,是屬於介紹。真正佛法在哪裡?真正佛法就是社會,真正佛法就是生活、就是工作、就是處事待人接物,那是真正的大方廣佛華嚴。所以龍樹菩薩在大龍菩薩宮殿裡面看到大本《華嚴經》,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那個十是表法的,不是真的十個,十代表什麼?無盡!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明白什麼是《華嚴經》?遍法界虛空界一切依正莊嚴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活的。可以濃縮在一微塵,濃縮在一毛孔,真的,展開來是無窮大,收回來看不見。毛孔毛端我們還看得見,佛講是一微塵,一微塵我們看不見,基本粒子。所以佛法,你要不認識它,你對它不能發生興趣。你真正了解它,真正認識它,你對它的學習欲罷不能,沒有辦法,真的沒有辦法,會把它變成日常生活,一天都不會離開。這是我們的生命,這是真正的自己,禪宗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真的會找到。
下面第四,「神力加持,與本師會同本神力智慧故」。這是先講佛的神力,佛的神力加持。佛神力,諸位聽我前面所講的應該能體會一點。佛神力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貴在你能夠體會,你能夠認知。譬如我們剛才舉的例子,我們得四大菩薩加持,我們得四天王加持。與本師會同本神力智慧故,這個「本神力」是自己,自己的自性。本神力智慧就是自己自性裡面本來具有的般若智慧,這個智慧跟十方諸佛如來、諸大菩薩無二無別。他們的自性沒有障礙,所以它起作用。這個作用遍法界虛空界,加持一切眾生、情與無情。我們得到加持,我們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透出來。智慧透出來,煩惱就沒有,煩惱輕、智慧長;智慧長,煩惱就輕,決定是相輔相成。我們希望自己的智慧天天增長,希望自己的智慧在這一生日常生活當中能起作用,那你怎麼樣學法?你要在煩惱輕上下功夫,也就是說煩惱習氣一定要叫它淡薄下來,一年比一年淡薄,一月比一月淡薄,到一個月比一個月淡薄,這個功夫是明顯得力,你會法喜充滿,你就嘗到法味。法味從哪裡來?法味從自性來的。諸位一定要知道,諸佛如來的法跟自己自性的法是一不是二,所以它相應。如果我們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跟諸佛菩薩不一樣,那個麻煩可大!我們怎麼能從他那個地方得到啟示?是一不是二,所以才起感應道交的作用。
下面一句就更明顯,這是本神力智慧,因為有底下一句,那這一句我們就知道,這裡是講的根本智,下面是講的後得智。「五、自善根力加持,以自修方便定,顯本智慧故」。這是後得智,就是智慧在我們生活當中起作用,在工作裡面起作用,在處事待人接物裡頭起作用,那你的生活真的是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你快樂無比。佛陀教育就是自己稱性的教育,就是自己性德的教育,不是外頭的,外面沒有佛,所以佛法稱內學。出自於自性,還回歸到自性。用之不盡,取之不竭,這兩句話,無論是用在智慧、是用在德能,還是用在相好,都是一樣的。為什麼?我們在《還源觀》裡面讀到「三種周遍」,無論是智慧、是德相,無不是周遍法界,無不是出生無盡,無不是含容空有。人入這種境界,真叫得大自在,那個樂趣怎麼能說得盡!這一句裡面所說的關鍵是「自善根力加持」,佛神力加持實際上就是自善根加持。為什麼?自己要沒有善根力,佛力加持不上。
這是我們這麼多年來,在跟同學一起分享的時候說了很多遍,佛力的加持是相對的,我們有一分善根力,佛力加持,我們得一分受用;我們自己有十分善根力,在佛的加持當中我們就吸收十分的德用。古人有個比喻,比喻得很好,他比喻像雨水,雨水降落在地面,大樹吸收水分,樹大它吸收得多;小草也吸收到水分,小草很小,它吸收的就少。用這個比喻大樹是大善根,小草是小善根,雨水是不分大小,同樣加持,但是各人得到的不一樣,說明這個道理。我們從這個比喻裡面容易體會。你自己愈是認真修學,你會知道你得到三寶威神的加持就愈來愈明顯,愈來愈殊勝,一點都不假。從什麼地方發現?從這經本上能發現,你會在經本上,這個經文裡面,發現它裡面有很豐富的意思,講不完的意思。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肯定,我們真的相信古大德所說的,一個字,佛經裡面一個字含無量義,你怎麼能說得完!別說是我們,諸佛如來,這一個字跟我們說無量劫都說不完。為什麼?稱性,這是真的,自性裡面沒有大小,沒有遠近,這是我們現在曉得,它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換句話說,像《百法明門論》前面所列的,九十四種有為法自性裡統統沒有,還有六個無為法也沒有。但是自性起用能現一切法,一切法不離自性,一切法不二,這個理很深!我們要認真,真的要想學習,契入境界的話,這《還源觀》是非常好的一把鑰匙,能把《華嚴》樂園的大門打開,你就能進去;進去之後,受用無窮。
「自修方便定」,這是大乘無有定法,雖然無有定法,所以哪個門都能成無上道。八萬四千法門,四弘誓願裡面講無量法門,真的無量無邊無盡無數,這些形容詞都沒有辦法形容法門之多。哪個法門到最後都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它是平等的。可是在學習過程當中,佛祖常常給我們講契理契機,所以佛經叫契經,這跟一般書籍不一樣,上契諸佛所證之理,就是性,就是見性;下契眾生可度之機,又要適合你的程度,這叫經。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它不能稱為經。我們今天是什麼程度?自己不知道,自己只知道我的業障很重,煩惱習氣很多,要照佛經上所說的,我們的前途是黑暗的。古人,這是佛經上講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這是佛經上講因果。我們這一生所享受的,果,果當然有因,因是過去生中所造的。來世,我們這一生在造因,來世有果報。我們這一世因要是正的、善的,來生的果報好;如果這一生我們造作是不善的,我們來生的果報就不好。所以自己來生是什麼樣子不必問人,自己很清楚。我現在起的什麼念頭,我現在幹的是什麼,來生的果報是這麼樣注定的。所以佛在大乘教裡面才說,「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眾生糊塗,果報現前,後悔莫及,那個沒用,你還得要受。菩薩聰明,菩薩怕因,知道因後頭有果,所以不敢造不善的因。菩薩跟我們凡夫,就是他覺悟,他醒過來,他確實是心善、念頭善、行為善,他們的目標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走的是純淨純善,總是向這個目標上去邁進,所以他前途一片光明。我們今天疏忽了,沒有學佛之前,不知道有這回事情;學佛之後,這慢慢才清楚,我們才知道斷惡修善是我們這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情。
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是佛菩薩在許多經論裡面勸導我們的,真能做得到嗎?能,有個絕妙的方法,就是念佛。一心念佛,求生淨土,那是真的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你念佛的功夫成就,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界不在六道裡,也不在十法界裡,你超越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你生到阿彌陀佛的實報莊嚴土。釋迦牟尼佛給我們有很詳細的報告,這就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對我們這個世間做的報告。十方諸佛為釋迦牟尼佛作證明,證明釋迦牟尼佛說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如果能信能解,這就是我們無量劫來的善根在今天成熟,真的能夠放下萬緣,一心專念,那你的福德具足,你看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具足,你決定得生,你在這一生當中就成無上道。所以念佛是一切眾生,這個一切眾生是遍法界虛空界,不單單指我們這個世界。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共同的無上大法,就像善導大師所說的,萬修萬人去的大法,一個不漏,你說這個多稀有、多難得。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能夠遇到,遇到不認識,叫當面錯過;遇到認識,自己疏忽了,那只好講太可惜。百千萬劫難遭遇,你今天遇到,當面錯過,沒有把它掌握住,多可惜。這個大法是當生成佛的大法,不在來生,在今生。我們看《大方廣佛華嚴經》,羨慕得不得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親證華嚴境界,那不是看這個書上,你親證。《華嚴經》上所說的就是你自己的生活環境,諸佛菩薩不是你的鄰居,那都是你的朋友,十方諸佛那都是像父母、老師一樣在照顧你,這才是真正歸依處,這才是我們真正的住處。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7 09:55:3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