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684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六八四卷)  2006/12/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68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賢首品第十二」,第四大段無方大用分。在經文的前面,清涼大師給我們介紹的十門三昧業用,我們學到第二門華嚴妙行三昧門。在《六十華嚴》裡面有這麼三句話,「普賢菩薩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華嚴」。前面我們看過祖師大德一般的說法,華嚴三昧。華嚴是比喻,佛是能證之人,華嚴是所證之法。在佛法雖然講能證、所證,它跟哲學裡面所講的不一樣,哲學能所是二分法,佛法裡面能所是一法,能所不二,這個道理就深!

  實在在最近,最近也有二十五年了,一九八二年,法國的物理學家他們有個研究小組發現一個物理上的現象,感到非常驚訝,那就是他實驗將一朵玫瑰花摘下一片花的花瓣,在實驗當中發現裡面有花全部的影像在這裡面,再把它分成兩半,每一半裡頭還是有個完整的影像,最後把它撕成很多小碎片,每一個小碎片裡頭依然還是一個完整的影像,從來沒有見過的。這種現象跟《華嚴經》上說的倒有一點相似,《華嚴經》上講一微塵裡面有世界。所以科學家在想整個宇宙一定有一個共同體,那是真的,所有一切現相都是它的影像,不是真的。這愈說愈像大乘經上所說的,諸位常常念《金剛經》,《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點都不假,這是事實。

  所以在佛法裡面講,再小的一粒微塵,現在科學講的單位,原子、電子、粒子,現在講到夸克,再小那個裡面都是圓滿的大千世界。而且佛說的還更妙,物質最小的,佛法叫微塵,微塵裡面的世界誰能進去?普賢菩薩能進去。誰是普賢菩薩?每個人都是普賢菩薩。這是大乘教裡面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既然本來是佛,那菩薩還能例外嗎?我們學了這麼多年,懂得這個道理,所謂佛是從性上說的,法性上說的,說菩薩是從修德上說。性德跟修德是一,性修不二,性相一如,所以普賢德號裡面的意思一定要懂。

  普賢所表現的,整個《華嚴經》上所講的修行都是普賢願、文殊行,法法圓融。在前面我們學習過普賢十願,禮敬諸佛這一願裡面就圓滿具足以下的九願,不但具足下面九願,而且還具足文殊的十波羅蜜。再跟諸位說,一法裡面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在這一法裡面。說禮敬,全在禮敬這一法;說讚歎,全在讚歎這一法;說布施,普賢十願都在布施這一法裡面;說持戒,普賢十願所有一切法門都在持戒這一法。《華嚴經》上總的說法,「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一裡面有含多,那個多是圓滿的,沒有欠缺,一切入一,難得科學家發現這個現象。

  這個現象並不是他觀察的,他沒有法子觀察,實驗室裡面只建一個粗淺的模型樣子,真正的是沒有法子能夠理解。所以經裡面告訴我們,華嚴三昧就是普賢正受的三昧,是以一真法界無盡緣起為理趣,那就是這個三昧裡頭包含整個宇宙。在那個境界裡面,科學家講高維次的空間。這也是在二十多年之前科學家就已經知道,時間跟空間是有極限的,達到這個極限,時間跟空間就沒有了。空間沒有了,距離沒有了、大小沒有了;時間沒有了,先後沒有了,過去、未來沒有了,這是華嚴三昧裡頭的境界。現在科學家不知道要用什麼方法來證實,在佛法裡面用甚深禪定,所以佛教我們要放下。放下執著,《楞嚴經》上講的九次第定,那真成功了;再放下分別,就是諸菩薩的三昧;最後能把妄想再放下,這才叫華嚴三昧。普賢三昧就是諸佛所證的三昧,佛華嚴。通達明瞭,依這個理修六度萬行,或者我們在《華嚴經》上講的,修普賢十願、文殊十波羅蜜,這就叫華嚴,一心專注這就叫做三昧,這稱之為佛華嚴三昧。

  祖師大德對於這樁事情說得很多,我們取其重要的,對我們自己現在學習有幫助的,略微介紹一下。首先就像前面賢首國師給我們講的「妄盡還源觀」裡面第一條,你要肯定整個宇宙我們常講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是一體。佛在大乘教裡面講得很多,「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就說得很明白、很清楚!十方三世佛包不包括我們?包括,怎麼包括我們?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講三世,講過去佛、講現在佛,一切眾生是未來佛,肯定他會成佛,為什麼?他本來是佛。

  經上講得很清楚,「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就說明本來是佛,現在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因為你有妄想,你有分別,你有執著,所以就變成這樣子,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迴。哪一天你真正覺悟了,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你就恢復本來面目,那怎麼不是佛?所以肯定一切眾生將來都會成佛。哪一天成佛?那就要問你自己,不能問別人,哪一天放下哪一天成佛,現在放下現在就成佛,明天放下明天就成佛,你要不要放下?這是修行裡面的總綱領、總原則,不能不知道。

  三大類的煩惱,從煩惱的發生,第一個是無明,《華嚴經》上講的妄想,無明妄想是什麼意思?起心動念。實在講起心動念這個現象非常微細,我們自己知不知道?不知道。不但我們不知道,經教裡說得很清楚,阿羅漢不知道,權教菩薩不知道。什麼是權教菩薩?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什麼人才知道這個事情?法身大士,禪宗裡頭常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法身大士。法身大士裡面程度也不齊,有高下之分,程度低的,他解悟,能理解不能夠證實,要到深位的菩薩,程度很高了,他才能親證。經上一般佛都說八地菩薩,八地菩薩就見到了,證得了,證悟。我們可以說圓教初住以上是解悟,沒有辦法證實;科學家是從很複雜的數學方程式裡面推演出來,理上有,他們相信,可是事實上沒有辦法證得,因為我們現在所用的科學儀器看不到那麼小的物質。所以數學是科學之母。

  說這個意思,我們從解悟裡面肯定、認知整個宇宙是一個法性。佛在《華嚴》上說心現識變,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個心就是法性。法性能現,阿賴耶能變,阿賴耶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它能變,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它變現的,如果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十法界就沒有了。所以佛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真的,不是假的。這個事情逐漸科學家明白了,但是講得不透徹,非常難得;如果這些科學家一讀到《華嚴經》,會對他有很大的提升,他的境界向上提升。

  佛在三千年前就說過,那時候沒有什麼儀器,哪裡需要儀器!用什麼看到的?《金剛經》說佛有五眼,佛有肉眼,我們也有,佛有天眼,我們沒有,佛有法眼、佛有慧眼、佛有佛眼,我們只有一個,其他的四個沒有。實際上五眼圓明是我們本來具有的,現在五種眼,四種失掉了,為什麼會失掉?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把它障礙了,它不起作用,不是沒有。佛告訴我們,有,你並沒有丟掉,只是現在不起作用,你的煩惱妄想分分斷,你的能力分分恢復,就這麼個道理。對於諸佛菩薩不要羨慕,為什麼?他有,你也有,我也有,大家都有,平等平等,只是他把障礙拿掉了,我們障礙沒拿掉。什麼時候障礙拿掉,大家是一樣的。這個道理不可以不懂,然後你就曉得為什麼要修行;恢復我們的智慧,恢復我們的五眼(五眼是屬於德能),恢復我們的相好。

  記住,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跟法是一不是二。成佛了,你沒有得一法;墮到三途,你也沒有失一法,沒有得失。這裡頭只有隱顯,顯是明顯,沒有障礙的時候都顯出來了,有障礙的時候隱沒顯不出來,是這麼個意思。所以佛不需要科學這些儀器工具,不需要,也用不著數學來推論,不需要這個,只要放下,只要得三昧,三昧是正受。三昧是什麼?簡單的說一句,清淨心,心愈清淨你就會看得愈透徹,你自性裡面的智慧就現前,德能、相好都現前,所以心不清淨是很糟糕的事情。心不清淨才搞很多的科學儀器發明這些東西,都覺得很了不起,其實很多觀點還是錯誤。縱然是現在科技這麼發達,所得出來的理論似是而非,我們看起來已經很佩服,要跟佛法比,並不是完全相同,只是接近而已,不是完全相同。所以佛教導我們,佛所講的你要去證明。你不證明,永遠是佛說的,不是你自己的;幾時證明了,那就是你自己的,這才可貴。佛是希望我們去證明,不是希望我們完全聽他的、接受他的,那就全錯了,那不是佛的意思,這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

  所以明白了之後就知道我們學佛要用一個什麼樣的心。宇宙之間萬事萬物一切眾生,我們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我們跟人應不應該要分?不應該。事相上可以分,為什麼?隨俗,心裡頭不能夠分,這就對了,這就叫如來應化。事上如果不分,這個世間秩序就亂了,沒有法子維繫,所以要分;理上如果要分,那你產生障礙,你就不能見性,大乘經裡面講的諸法實相你永遠見不到。換句話說,心裡頭要有、理上要有分的話,你永遠見不到實相,永遠沒有辦法得三昧,所以心裡頭不能有,事上要有。這就是「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不破壞,只有成就眾生相,絕不破壞。這個用意深,理很深。凡是覺悟的人,沒有一個不是自自然然這樣做,「法爾如是」。用這個心態來學習大乘經教,這就對了。

  《華嚴》的業用,《探玄記》裡面說兩條,一個是「依此顯說華嚴法,故《無量壽經》歎菩薩德中,言得佛華嚴三昧宣說諸佛經典」。我們就曉得什麼人能講一切諸佛經典?得華嚴三昧的人,他能夠演說諸佛經典,他說的跟諸佛一樣,決定沒有兩樣。他是不是跟諸佛去學的?不需要,為什麼?一切諸佛的經典都是從華嚴三昧上流出來的,他已經得華嚴三昧,所流出來的經教一定跟十方諸佛佛佛道同,不需要學。釋迦牟尼佛學過沒有?我們在他老人家一生歷史當中,釋迦牟尼佛沒有遇到過佛,沒有哪尊佛來教他,他只是夜睹明星,豁然大悟。那個悟是什麼?就是入華嚴三昧。怎麼知道?因為他悟了之後,他在二七日中就宣講《大方廣佛華嚴經》,顯說華嚴,這個道理要懂。

  《華嚴經》從哪來的?從你自性裡頭流出來的,只要你見性,流出來就是大方廣佛華嚴,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樣子。在中國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樣子,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很了不起,惠能大師的歷史在這一帶的人都知道,這一帶是他的故鄉。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無論什麼經典,你拿去向他請教,他不認識字,你念給他聽,他就講給你聽,講得頭頭是道,這什麼原因?悟入華嚴三昧。他會下的學生真正達到明心見性的,也入華嚴三昧,跟他的境界相等的有四十三個人。佛教傳到中國來兩千年,歷史上記載正式傳到中國是公元六十七年,但是野史裡面記載的還早,大概在戰國的時候就有少量的傳到中國來。兩千年來,惠能大師以前沒有出過一個惠能,惠能大師以後也沒有出過一個惠能。你想想看,他二十四歲五祖忍和尚衣缽就傳給他,他是五祖的傳人,真正的傳人。跟五祖的時間非常短促,在黃梅只住了八個月,跟五祖見面只有幾次,他得到真傳。

  所以諸位同學,我現在看到有些人想跟我學,想做我的傳人,錯了,你要做諸佛如來的傳人,這就對了。我是個凡夫,跟我學不到東西,跟諸佛如來學,入華嚴三昧。華嚴三昧入不了沒關係,入念佛三昧,念佛三昧不亞於華嚴三昧。祖師大德給我們說,「念佛三昧,三昧中王」,好像是超過一切三昧,包不包括華嚴三昧?當然也包括,老實念佛就能成就。那麼我們要問,念佛成就的人不少,念佛成就的人為什麼不出來講經說法弘法利生?這樁事情要看緣分,真正悟了之後他知道、他明白,這個世界眾生跟我有沒有緣,沒有緣,我怎麼樣講他也不會聽,他也不會接受,他說我胡造謠言,所以不住這個世間。要知道,悟了之後活動的空間無量無邊,現在科學家講空間的維次確實是無量的;換句話說,證得三昧之後,空間維次突破了,哪個世界有緣,哪個地區有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什麼叫有緣?這個地方人具備兩個條件,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有緣,我們常講孝親尊師;這個人不孝順父母、不尊重老師,沒有緣,你來教他,沒用處,有沒有緣,條件就在此地。如果我們真的孝順父母,真的尊重老師,佛菩薩會化身來度你,為什麼?你跟他有緣,而且你得度的緣成熟了。佛門有一句諺語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你的緣成熟了,你成熟了,你不找他,他來找你。就是說你已經具足得度的條件,他不能捨棄你,這就是佛門常說的「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你不知道,他知道。如果你不尊重老師、不孝父母,不想學這些東西,你就是求佛,佛也不來,為什麼?佛看清楚,你是假的,你不是真的,你要是真的,不求,他來了。佛菩薩很可愛,真的值得人尊重。

  第二個意思,「依此顯示華嚴行」。這個此是華嚴三昧。得華嚴三昧,他示現在世間,也就是他日常的生活、工作、待人接物,華嚴行是什麼?普賢十願、文殊十度,他做到了,就在他日常生活當中。你就曉得這是一個得道的人,得華嚴三昧是真正得道。底下有一首偈子,你就更清楚了,這首偈子是這樣說「施戒忍辱精進禪,方便智慧諸功德,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所以有沒有得華嚴三昧,你就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方便、願、力、智,文殊菩薩十波羅蜜,一切自在,前面我們讀過十種自在,都表現在他日常生活當中,表現在他工作裡頭。

  出家有出家的工作,在家有在家的工作。出家的工作是弘法利生,弘法利生又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教學,一類是護法,都是弘法利生。一個道場、一個學校,學校裡頭有教員、有職員兩種人;教員是負責上課的,教學的,職員是護持道場,學校裡面行政事務他們來負責,他們是護法。弘護是一體,弘護不二。護法的人一般來說,在古時候是弘法退休之後當護法,他內行。學校裡面這些執事,像校長、教務、總務、訓導管這些的,還有管這些雜事的,都是老師退休了再幹這個,所以他內行,他能把這些老師、學生照顧得非常周到,不是外行人。現在是弘法的人找都找不到,哪來的護法?所以現在道場裡問題很多,從前道場沒有事,上下真是一片和睦。

  佛門裡面,上一代的老和尚告訴我們,從前道場裡面的執事都是佛菩薩應化來的,講經法師是初學的,所以執事有大德、大能,有大智慧,他能真正成就人。今天佛法的衰我們就明白了,弘法人才沒有,護法人才更沒有,佛法怎麼會不衰?這是我們自己要警覺到。所以今天在道場裡面做護法的,一定要曉得,護法是菩薩、護法是佛,講經的法師跟護法比要差一大截,怎麼比也比不上。今天護法的人沒有弘法的經驗,所以他對於怎麼護持不知道,完全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那這個道場問題太大。從前護持的人是隨順華嚴三昧,隨順佛祖的教誨,他不是隨順自己的煩惱,這不能不知道。這是華嚴妙行三昧。後面這二百零三首頌都離不開這十種三昧。

  第三「因陀羅網三昧門」。因陀羅網是比喻,因陀羅是梵語,網是我們中國的文字,所以這叫梵華合譯,「梵漢雙舉之名」。單用漢語就叫做「帝網」,這個帝是什麼?就是帝釋天,帝釋天的寶網。「其網之線,珠玉交絡」,用它來做比喻,「交絡涉入,重重無盡者」。現在就不要用這個比喻,在從前沒法子,現在我們可以用,尤其現在新年快到了,我們走在馬路上看到張燈結彩,你看到現在的燈飾,不亞於因陀羅網。幾千個小燈泡,幾萬支燈泡,光光交涉,這盞燈裡面有一切燈的光,一切燈裡面有這盞燈的光。我們縮小來說,我們現在的教室有十幾盞燈,每盞燈的光,每盞燈是不是其他的燈都照它,它的光也照其他的燈?這個光跟光交絡涉入,重重無盡,取這個意思。這也就是《華嚴》裡面講的,一法具足一切法,一切法入一法,一法也入一切法,這個一法是任一,不是哪一個單一,任何一法都入一切法。

  任何一法這個意思太廣大,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最近我們從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實驗裡面體會到這個現象。水是一法,一杯水,許多不同的人給它訊息,有在面前的,有距離很遠的。他做了一個實驗,找五百個人,打電話給全世界,觀想他辦公室桌子上一杯水。都以一個善念想這杯水,把這杯水放在零下五度讓它結冰,雪花都非常的美麗;換個不好的念頭,那個結晶的雪花就很醜陋。沒有遠近距離,當面也好,一、二公尺,遠在其他的國家隔了一萬多公里,它的訊息傳達得快,這就是因陀羅網的現象。好,現在我們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十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十門三昧業用,我們看第四「手出廣供三昧門」。這就是廣修供養,廣修供養依清淨心就叫三昧門,也就是大乘經上所說的三輪體空,那才叫正受。《金剛經》上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那就是三昧門。所以你要是明白這個意思,想想佛在大乘教裡面常常教導的,我們能夠融會貫通,就知道他真正的意思。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怎樣去做?只要是真正利益眾生的事情,就應當盡心盡力去做,這都是屬於供養。供養裡面有財供養、有法供養、有無畏供養。在我們今天的社會,這三種供養都迫切需要。

  三種供養裡面,實在講還是法供養為最,法供養是教育。現在整個世界社會動亂,根本的原因是什麼?是教育出了問題。外國人實在說對中國人很尊敬、很佩服,特別是歐洲人,歐洲人對中國文化研究有相當的深度,他佩服什麼?佩服中國五千年來社會安定,人民守法,互相尊重,互助合作,社會整體的來說,稱得上長治久安。改朝換代動亂的時間都不長,一個政權建立之後,至少有一百五十年到二百五十年這麼長時間的安定,這是西方歷史上找不到的。這什麼原因?教學。我們的老祖宗,五千年前就教我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所以要拿教學來供養,教學是屬於法供養。

  佛經裡面佛常說,「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甚至於《般若經》上還做了比喻,即使以大千世界七寶供養,那是財供養,都比不上大乘經裡面四句偈為人解說供養的功德大。這個話講得很深,很有道理。大千世界七寶送人,不過是增加他的財富而已,他不開智慧;這四句偈他真聽懂了,覺悟了,了生死出三界,這個功德多大!這樁事情我們從《六祖壇經》裡面體會到、看到了。惠能賣柴,柴賣了得到一點錢,要離開的時候,走在人家屋簷底下,聽到窗戶裡面有人念經,他就聽了一聽,他居然就聽懂了,人家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懂了。就向念經的人請教,你念的是什麼?人家告訴他念《金剛經》。他說你念的這兩句話很有意思,他明白了。這個人也非常驚訝,你念過?沒有念過,不認識字。這更驚訝,推薦他到黃梅去見五祖。五祖在半夜給他講《金剛經》,也是講到這個地方,大徹大悟。四句偈的供養,你說是不是真的超過大千世界七寶供養?從惠能這個例子是一點都不假,這四句偈真的明白他就成佛了。所以我們中國的老祖宗懂得教育重要。

  手出廣供三昧門我們要特別重視法供養。誰能做得到?每個人都能做到,問題就是你懂不懂?你要是懂了你就會做,從哪裡做起?從本身做起。我們今天看到這個動亂的世界,原來我出家之後一直就學經教,講經,世界動亂我知道,但是不關心。從移民到澳洲,澳洲大學推薦我代表學校參加國際上這些和平會議,多半都是聯合國主辦的。這種會議,聯合國主辦的我參加過六次,其他不是聯合國主辦的我參加過三次。九次會議我明白了,這個問題太嚴重了。

  我去訪問英國,就想起英國一位大哲學家湯恩比博士,這距離我們不算遠,他好像是在七0年代過世的,不算太遠。曾經說過,「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我聽到人說這兩句話,當時我就反問:孔孟學說,大家提出來四書五經、十三經,能解決現在問題嗎?大乘佛法,中國是標榜的大乘,這些大乘各宗派裡面一些法師、大德、長者、居士我認識不少,能救這個世界嗎?真的是自己救自己都救不了,怎麼能幫助世界?湯恩比博士這個話是不是說錯了?他的話說的不錯,看我們要怎樣去解讀它,這就重要了。儒佛高深,高深救不了現在的社會。所以我常常就給這些人說,我說你要去找根,四書五經、十三經,花瓶裡面插的花,很漂亮,沒有根。佛法今天亦是如是,也沒有根,研究得再好,說得天花亂墜,著作等身,救不了世界。從哪裡救起?從根救起。

  儒,自孔子集兩千多年來古聖先賢教誨的大成,孔子距離我們現在二千五百年,他代表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是什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根是什麼?五倫裡頭頭一句話,「父子有親」,這就是中國教育的根。親是親愛,四、五千年前我們中國的老祖宗教底下一代教什麼?就教這個。所以教學的目的,第一個父子親愛是天性,這個天性的親愛如何能保持到一生不會變質,父慈子孝,倫理道德教育的根在此地,這頭一個目的。第二個目的,如何把這個親愛發揚光大。你愛你的家庭、愛你的家族,再擴大愛你的鄰里鄉黨、愛社會、愛國家、愛民族,再擴大到「凡是人,皆須愛」,這就是愛天下。

  這種教育的理念傳了五千年,到清朝末年,民國之間,因為戰亂,清朝亡國之後,中國社會變成軍閥割據,以後日本人對中國發動戰爭,把中國社會打亂了,所以這套教育疏忽了,現在我常講,至少中斷了三代。這在哪裡?像我們的老家比較閉塞,還能保持住,三代。我小時候生長在農村,這種教育還受過幾年,雖然時間不長,影響一生,真起作用。十歲離開農村,住到都市裡,都市裡面染污就嚴重,新的東西很多,盲目的學習,把傳統幾千年老祖宗的訓誨輕視了。輕視老祖宗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那就要遭難,你就要受苦、就要受罪。我這一生親身體驗的,非常深刻,所以我說湯恩比的話沒錯,要找儒的根、道的根、佛的根,從根救起,能解決社會問題,一點都不假。

  我在國際會議上多次我都做主題講演,把中國倫理、道德、因果這些教育的理念提出來跟大家討論,讚歎的人很多,點頭的人很多,但是到最後告訴我:法師,這是過去,這是理想,現在做不到!我聽了很難過,他講的話是事實。所以聯合國的會開了三十六年,世界愈來愈亂,從事和平工作的人信心動搖了,不敢相信這個世界還會變好。所以我這才做一個實驗,回到我的老家,選擇一個小鎮,這個小鎮十二個村莊,居民四萬八千人。我要求這個小鎮上居住的人民,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一起學,學《弟子規》,就一門,學做人。

  我們原來想法是三年能看出成績,沒有想到半年就看到,出乎意料之外,讓我想到人民怎麼這樣好教!太難得、太希有!所以今年十月聯合國邀請我主辦一個活動,我非常歡喜,這是個好機會,把我們湯池倫理道德的教學,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這是個榜樣,是個示範點,介紹給聯合國,讓這些從事和平工作的專家學者重建信心。所以我都邀請他們到中國來參觀、來考察,希望這種模式在全世界每個國家地區,我們大家來推動,這世界還是有救,如果不走這個道路,這個世界真的很危險。就像從前梁漱溟先生所說的,這個世界還會好嗎?連他也喪失了信心,靠我們大家努力。我現在特別呼籲的是,希望學佛的同學要認真,要做出犧牲奉獻,手出廣供三昧門,全心全力供養社會、供養國家、供養全世界。供養什麼?供養化解衝突的方法,供養落實安定和平的方法,大供養。這有意義、有價值,我們這一生到這個世間沒有白來。

  下面第五「現諸法門三昧門」,這是一個接一個的,你發心供養,你得有方法,你得有門徑。方法、門道是什麼?無過於辦學。所以我在聯合國講的主題講演,「學習釋迦、孔子辦班教學,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世界和平」,我用這個題目。諸位要曉得,經典裡面常講,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我們今天也講講經說法,人家說這是宗教。三百餘會就是辦班,辦了三百多次,講經就是上課教學,名詞要換一換。釋迦牟尼佛當年一生在世,辦班教學,孔老夫子在世也是辦班教學,這真的不是假的。

  他辦的班時間有長有短。像大集、寶積、般若、法華,這都是大型的,這個班要辦好幾年。有中程的,也有短期的,甚至於還有一、二個小時的,真的世尊當年在世有教無類。講一個系列的,大班,臨時有人來請教,解答問題的,一、二個小時,等於一堂課、二堂課就結束了。這種情形在《阿含經》裡面,特別是《雜阿含》跟《增壹阿含》。我們看到很多小部經,經文只有二、三百個字,我們就曉得那是很小的班,但這很小的班合起來稱為一個班。要認識清楚,要用現代人的話跟現代人講他就聽懂,你要用釋迦牟尼佛那時候的話跟現在人講他聽不懂,他說你是迷信。

  教學,現在辦班教學不必要建很大的學校,那個費用很多,現在建像我們這小攝影棚。我們有一個網路、我們有一個衛星,小攝影棚裡面上課,全世界都能收聽。從前沒有這個技術,沒有這些工具,現在有,我們向這個發展。我們要把我們這個小道場變成一個對全世界講經教學的道場,按照學校上課,每天至少八個小時。八個小時我一個人講不行,所以我們得請老師,就是要培訓老師。如果我們能夠有十個老師照顧這一個學校,那就輕而易舉,老師當中還可以休息。一個老師每天擔任一個小時或者兩個小時,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我們向這個方法,這就是法門,這是我們現在能做得到的。

  我們同學當中有蔡禮旭、有鍾茂森、有楊淑芬,北方還有個高老師,我跟他們都很熟,他們跟我也算是多年。我把他們找到香港,連我五個人,五個人每天八個小時的課程就沒有問題。我講兩個小時,即使他們每個人講一個小時,每天可以達到六個小時,常年而不間斷。我們的網路學生有很優秀的,你希望到這個地方來講一個月,一個月就是一天一個小時,你準備三十個小時,到香港來住一個月。我相信我們這個小型的協會就像一個學校一樣,用遠程教學的辦法。

  也有一些朋友跟我談過,他說這不難。是不難,現在我們困難地方在哪裡?我們缺少一個教室,我們缺少宿舍。你說來了,至少我們要能夠接待十個人住宿,吃住;我們現在在物色,找出能夠住十個人的地方。希望在明年我這個理想能夠落實,就是我們的教學能夠達到每天八個小時。每天八個小時,我們網路的播放輪流,八個小時重播一次,八個小時再重播一次,一天三次重播,就是二十四小時,全世界的人都能收到,因為每個地方有時差,他們都能在自己適當的時間都可以收看到,無量無邊的功德,現諸法門。什麼叫三昧?我們沒有私心,沒有名利,沒有得失,心是定的,用真誠心、清淨心、慈悲心、平等心來辦,就叫做三昧門。

  下面第六「四攝攝生三昧門」,這是講攝受眾生,我們換句話說,怎樣接待大眾,這大家就好懂,如何接待。如何引導他來學習這些功課,這些功課,我們一共是五個項目;這五個項目,第一個是倫理,第二個是道德,第三個是因果,第四個是智慧,第五個是科學,這就是我們要講解的。我們不敢自稱為老師,這點我們的同學都要明瞭。古人有所言,人有個毛病,這不好,什麼毛病?好為人師,這個毛病不好。所以我們這麼多年來,我們心目當中都是同學,我們的老師是誰?佛的老師是釋迦牟尼,儒的老師是孔子、是孟子,道的老師是老子、是莊子,這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大家在一起都是同學,互相在一起切磋琢磨,這個態度是正確的,應當永遠保持。尊師重道從我自己做起,對於有學問的人、有修養的人、有道德的人格外尊重,為別人做一個好的示範,做一個好的榜樣。

  四攝前面講了很多,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個地方的布施跟六度、十波羅蜜意思不同,名相完全相同,意思不同,這是什麼?這是人跟人之間的關係。關係頭一個,就是中國人所謂「禮多人不怪」,這個要布施禮敬。我們對人很恭敬,見面九十度的鞠躬禮,這是布施,不一定是財物,你見人能夠以真誠的心,對人態度很謙誠、很恭敬,都是布施,他有感受。人與人之間要常常送禮,從家庭、從夫妻做起,先生出門回來都會給太太帶一點禮物,太太出門也會想著給先生帶禮物。再小,情義在,禮輕仁義重,沒辦法忘記,家庭關係就和睦。百年好合靠什麼?就靠這四樁事情,釋迦佛教的,彼此雙方能修布施、修愛語、修利行、修同事,百年好合,家和萬事興。

  愛語不是甜言蜜語,可不能看錯,愛語是什麼?關心,我們講關懷、照顧。利行就是我們自己所作所為對他決定是有利益,決定沒有害處。同事可以說共同的生活、共同的工作要互助合作。譬如太太在家裡做家事做得很辛苦,先生看到應當去幫助,不能夠袖手旁觀,太太會很感激。不要認為是小事,抹個桌子、掃個地,在家庭裡面同事;在公司行號機關裡面上班,跟同事們同事,跟你的長官、部屬同事,你懂得這些道理,哪有處不好的道理!縱然是長官跟部下,愛語比命令好,愛語,你的下屬對你感恩,心服;命令,口服心不服,不一樣。你的權勢讓人家畏懼你,如果你愛語,人家內心裡頭佩服你,不一樣。同樣一樁事情,愛語會做得更圓滿,命令不見得做得圓滿,他可以敷衍你,他不認真,但是關愛不一樣,他會盡心盡力把事情做好。佛法裡頭學問大、學問多,連你的家庭私生活要能用得上,沒有一樣不圓滿。

  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我這些年來也是做外交工作。新加坡有位部長,我們也很熟,他有次跟我說:法師,你做的是一種特殊外交。什麼特殊外交?宗教跟宗教之間團結合作。我怎樣把宗教都能團結起來?部長就問我,你用什麼方法?新加坡的宗教,他們有個宗教理事會,成立五十年了,每年大家在一起吃一餐飯,其他都不往來,我去了之後把他們連起來,所有哪一家的活動,宗教有活動我們都去參加,佛教的活動他們也來參加,變成兄弟姐妹,變成一家人。他說你用什麼方法?我說我用四攝法,這釋迦牟尼佛教的。佛教你的?我說是,四攝法。我講給他聽,同樣這個方法可以用在政治上、可以用在軍事上,用在哪個行業上都管用,都靈得很。你學會了,用現在的話說,你很會做人,你走到哪裡都能得人心,都能討人歡喜。

  所以人不能夠吝嗇,見人一鞠躬,你不肯就是吝嗇。對人要謙虛、要恭敬,自己再有德行、再有學問,對人都要謙虛恭敬。你看釋迦牟尼佛、你看孔子,大聖人,他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任何人都是那麼謙虛、都是那麼恭敬,這是我們要學的。所以你看這個四攝法,釋迦牟尼佛做到家了,你看孔孟做到家了。這麼好的東西,說起來學佛的同修都能講得出來,沒做到,佛是叫我們做的,不是叫我們講的。無論是哪個行業,只要人與人接觸的時候你用這四個方法,無往而不利,可是那個心要真誠清淨,三昧,這個很重要。如果是虛偽的,人家一看你,假的不是真的,裝模作樣的,不相信你;出自於真誠,就能感動。一次、二次是這樣的,看到你多少年,看到你幾十年,還是這個樣子,這真的,這不是假的,永恆不變。

  為什麼要這樣做?你記住前面的第一條,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一個法性變現的。真正認識清楚了,實實在在是共同一法身,所以這是應該的。中國人講道德、講道,印度佛教講性,道跟性是一個意思。一般我們解釋道,大自然的法則,不是人為的,自然而然的,這是道;隨順大自然的法則就是德。四攝是自然法則,我們能隨順,這是四種德。所以中國老祖宗教我們,五倫是道,父子這是天然的。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這是自然的,不是哪個人發明的、哪個人創造的,不是的,那就是道,能隨順就是德。

  父子的親愛,父慈子孝是德;君臣有義,君仁臣忠這就是德。夫婦有別,男女結合組成一個家庭,家庭裡面兩樁大事,一個是家庭的生活,這是經濟,所以古時候男主外,就是負責家庭經濟,他要去工作、要去賺錢來養家,太太主內,內是什麼?教育子女,責任很大。你將來家裡有沒有下一代,要靠太太教。所以太太這兩個字就是大德的稱號。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叫太太?周家的三個聖人,周文王的祖母太姜、他的母親太任、他自己的夫人太姒,這是他們家的三個婦女,三個聖人;教出來的兒女都是聖人,你看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她們教出來的。所以後來稱妻子為太太,就是周家這個三太。太太什麼意思?聖人的母親,把她的子女都教成聖賢,夫婦有別。所以婦女所負擔的任務比先生重,先生只維持家庭生計,後代能不能成聖賢是婦女的責任。這些道理事實現在知道的人不多。長幼有序,這好懂,朋友有信。所以倫理裡頭有道、有德。太太是大德。

  落實在八個條目,這就是八德。八德在中國有兩種講法,最早的一種講法,「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稍後又有一種講法,「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兩種都好。兩種合起來,裡面有四個字重複,所以合起來總共就十二個字,這是在中國家庭、學校教學都必須要遵守,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中國老祖宗五千年的教誨。中國能夠長治久安,為什麼?靠教育。這是個和平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所以這個民族愛好和平,這個民族能愛人,所以賓至如歸,客人來訪的時候接待非常周到,不會虧待人。

  我們這麼好的傳統,現在丟掉三代了,愈是靠沿海都市,為什麼?接受西洋文化愈早,對我們中國傳統傷害就愈大。沿海的都市至少丟掉五代、六代,香港這個地方差不多丟掉七代,也就是一百五十年。現在趕緊要把它找回來,這個社會才有救,如果不找回來可不得了,可麻煩。所以一定要曉得,在哲學裡面所講的模仿,人從小模仿性就特別強,愈小愈強。所以你不要瞧不起小孩,小孩從生下來,張開眼睛,豎起耳朵,他已經在模仿、在學習。他要學好了,一輩子是好人,要學壞了,一輩子都回不了頭,你說這事情麻不麻煩?

  所以我們感謝父母、感謝老師,從小紮這一點根。十歲以前紮一點根,居然能夠保持在這樣的社會七十年不改變,根紮得深。我們那時候紮的根就是倫理、道德、因果。所以我說中國這個教學了不起,祠堂是教倫理,孔廟教道德,城隍廟教因果,這三樣東西對中國社會產生很大的貢獻,我們不能不知道。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7:10:56)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6日17:10: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935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