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六二八卷) 2006/9/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62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賢首品第十二」,第三大段第一小段明所具行,有八首頌。我們把第一首念一念:
【若常信奉於諸佛。則能持戒修學處。若常持戒修學處。則能具足諸功德。】
這是第一首。上次我們學到『持戒修學處』,清涼大師引用《瑜伽師地論》裡面的「七處修學」。這個七處我們念一念,第一個是「自利處」,第二是「利他處」,第三是「真實義處」,第四是「威力處」,上次我們學到這個地方。今天我們接著再看下面,「成熟有情處,成熟自佛法處,無上正等菩提處」,我們從第五來學習。
第五是成熟有情處。自己成就之後,在這個世間只有一樁事情,那就是全心全力的幫助眾生。幫助眾生就是成熟有情。情就是分別執著,有分別執著是六道眾生,對他們要特別照顧。有情眾生,尤其是六道裡面,情執太深。情執就是迷惑,佛法裡面講,少智慧,多煩惱。現在我們細心去觀察,確實有不少眾生沒有智慧;換句話說,全是煩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完全是依煩惱。依煩惱所造作的業,無論是善業、惡業,都免不了苦報。所以三毒煩惱裡面,愚痴是最嚴重的,貪欲、瞋恚都容易對治,唯獨愚痴難。戒可以度貪欲,定能度瞋恚,唯獨愚痴一定要開智慧,沒有智慧,度不了愚痴,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我們要度愚痴,先要自己開悟,自己不覺悟,怎麼能夠幫助別人覺悟?佛在經上常說「自己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沒有這個道理。持戒、修定,在現在來說算是不錯了,有沒有度自己?沒有。佛法裡面得度,這個度的定義是開智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智慧開了才得度。為什麼?戒、定只能伏煩惱,戒是有意的克制煩惱,定的功夫深,不必有意也能把它控制住。唯有智慧開了,才轉煩惱為菩提,這對自己來講真正的得度了。所以佛對眾生最大的恩德是什麼?絕對不是說眾生沒吃的,佛送點吃的給他;沒穿的,送衣服給他,不是這個。這叫小恩小惠,解決不了問題。佛對眾生最殊勝的恩惠就是幫助眾生覺悟。所以佛一生所做的,三種布施裡面法布施。
你看大乘教裡面佛說的多少,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比不上為人開示四句偈的功德。你要明白這個道理,四句偈能令人覺悟的。那人家聽了不覺悟有沒有功德?還是有。不覺悟,阿賴耶識裡面已經落了佛法的種子。我們今天遇到殊勝的法緣,如果自己阿賴耶識沒有佛法種子,有緣沒有種子,不能起現行。所以種子是親因緣,遇到善友、環境是增上緣,種子重要。所以給人說四句偈,縱然是聽不懂,阿賴耶識裡面已經播下金剛種子,所謂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你聽進去了。看到也是如此,一歷眼根也是永為道種。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要在這個地方下功夫。
所以沒有契入,不知道佛法的珍貴;契入之後,這才曉得、才真正明瞭為什麼大家把它稱作法寶。法就是法,為什麼稱之為法寶?你契入進去才知道它的寶貴,你對於法寶、三寶的稱呼才真正體會到!真正恭敬、佩服五體投地,也就是這法味你嘗到了。正如古人有句話說,「世味」,世是講世間,世間包括二十八層天,味是什麼?味是快樂的享受,二十八層天裡面那種享受不能跟佛法比,所謂是「世味哪有法味濃」。大家現在想的是世間七情五欲之樂,法樂你沒有嘗到。法樂要什麼時候嘗到?天天聽經能不能嘗到?嘗不到,天天拜佛能不能嘗到?也嘗不到,天天講經還是嘗不到。怎樣才嘗到?做到就嘗到。誦經、念佛、拜佛、講經,你沒有做到,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還是世間味,沒有脫離世味。脫離世味你才恍然大悟,你才真正嘗到法味,你才懂得古人這句話的味道,世味哪有法味濃。
所以我們幫助人,當然要看這個有情眾生的根器。根器淺的,什麼叫根器淺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不下,這根器淺的。根器深的人,你跟他講,他懂了,他真肯放下。真肯放下,根器深的。對於根器深的人,你要成就他,這就是大乘教裡面常講的「佛度有緣人」。什麼人有緣?放得下的人有緣,放不下的人沒有緣。真放下,不是假放下。真放下是從心地裡面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們常常講,放下就輕鬆了。佛法裡面,你看第一個得的樂,叫輕安。放下才輕鬆,輕鬆心就安,所謂是心安理得。心為什麼安?道理明白了,道理明白了心就安。什麼叫安?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於這個世間所有一切法絕不爭取,這個念頭沒有了,在這世間一切隨緣,隨緣而不攀緣。像釋迦牟尼佛在世一樣,他老人家真的全都做出來給我們看。我們要學佛,你就知道怎麼個學法。
你看看佛所做出來的,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供養的道場,佛接受,利用這個地方好好的教學。佛所接受的,不接受產權,使用,這叫使用權,這就隨緣,產權是他們的。佛在此地講經教學,教一年用一年,教十年用十年,教二十年用二十年,不教了,還給他。他如果願意再供養佛的學生,佛的學生也跟老師一樣的態度,得大自在。為什麼?你看佛這樣做法,佛的那麼多學生,我們在經上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對這個道場有沒有爭執?沒有。為什麼?不是佛的道場,不會增長貪心。如果大家要供養佛,佛接受了,弟子們都有貪心,為什麼?將來都想爭這個道場,那就變成鬥爭道場,不是菩提場。所以佛,財物一無所有,只有三衣一缽,跟大家一樣的。佛的三衣一缽並不是跟大家不相同,或者佛的質料好一點,沒有;佛的衣食住行跟學生完全相同,爭的念頭沒有了。佛這種做法真叫慈悲到極處。
眾生習氣很重,很不容易斷,現在一時斷了,勉強斷了,過一個時候,遇到惡緣又起來了。所謂是反覆無常,這是正常的現象,覺悟的人看起來一點都不奇怪。今天對你好了,過幾天惱了,正常、正常,這是凡夫習氣。所以佛一點都不奇怪。佛防止的方法就是根本就不接受,心地多清淨,學生的心多清淨,學生沒有爭的這個念頭。佛滅度了,譬如給孤獨長老,當然那時候給孤獨長老也不在了,如果他的兒子、後人發心還是把這道場供養給僧團,僧團裡面的領眾跟佛的態度也一樣,這肯定也是一樣。
你真正懂得佛的教化,他的精神、他的意義、他的殊勝的善巧方便,你都明白了,你就全學會了,學會你就得大自在。有怎麼樣?有還是沒有。道家講的「無為而無所不為,無所不為而無為」,這就是佛家講的「隨緣而不攀緣」,道理在此地。沒有這個緣,絕不強求;有這個緣,可以隨順,絕對不給自己惹麻煩,這一定要懂得。借人家的地方來弘法利生,可以,哪裡請哪裡去。借一天就在那裡講一天,弘揚一天,借一年就弘揚一年。
所以,這些大居士們,實際上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也都不是普通人,所謂是「一佛出世,千佛擁護」,大家共同來唱這一台戲。長者居士裡頭都是古佛菩薩再來的,配合的才那麼好。現在麻煩在哪裡?出家、在家統統是凡夫,煩惱習氣都非常深重。所以我們常常遇到法師跟護法處不好,有意見,不和合,我們聽到、看到,我都點點頭笑笑,正常。什麼正常?都是凡夫!不能跟世尊相比。世尊那時候,在家出家全都是佛菩薩應化的。這種應化的恩德,我們要能體會,我們要認真學習,這樣才不辜負佛菩薩,知道他們是用什麼善巧方便來成就有情。
現在這成就有情包括我自己,所以我在任何地方講經,我感激韓館長一家,這是菩薩示現。沒有這一家的護持,我怎麼可以有三十年安定的時間在學經教?不是短時間,三十年!所以我常常跟人說我不是上根,我是中下根性。上根的人,在一般講三年到五年就成就。我生在這末法,中下根性,三十年成就。我成就了,她走了,我知道她的任務完成了。通過三十年的學習,我無論在什麼環境裡頭,順境、逆境都不會被境界所轉,永遠我都能夠守住隨緣不攀緣,念念當中希望護持正法,幫助眾生覺悟。
這麼多年來我在尋求,弘法的人不少,真正修行的人也不少,為什麼在家出家的沒有真實的成就?你只要是一反省,你立刻就能夠覺察到,我們把戒律丟掉了。佛在般涅槃之前,告訴後世的學生們,要「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你不持戒,不能吃苦,你不會成就。我們要問為什麼不持戒?為什麼不能吃苦?一層一層去追究,從小疏忽了家教。當然家教是父母的事情,我們再想到佛在《無量壽經》上面兩句話,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我們明白了,佛講的這幾句話是講我們現代這個時代。我們的父母無知,不知道倫理道德的重要,沒教我們。再想想,我們的父母他也可憐,為什麼?祖父母那一代就疏忽,就沒教他,他怎麼會教我們?祖父母再想想,他也很不幸,曾祖父母那一代出了問題。我們這樣推算至少五代。這就是清朝末年到民國之間,中國普遍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大家對於傳統文化懷疑;再加上派到外國的留學生崇洋的心理,輕視自己傳統的心態非常明顯,造成社會大眾錯誤的觀念,病在這個地方。
我是第三代,但是我生在農村,還算不錯。愈是靠海邊的這些都市,衝擊愈大;偏僻落後的地方,倫理道德還有一點。我從小在農村裡面,十歲才離開農村到都市,所以根是在農村紮的。我們那個地區文風很盛,中國儒學桐城派的根據地,所以農村的小孩幾乎沒有不讀書的,這是真的叫得天獨厚。其他農村地方就不如我們這個地區。這個地區讀書人多,沾這麼一點點光,有這麼一點點底子。
一到都市裡面去,進了學堂,新式的學校,因為在農村裡念私塾,再不講什麼倫理道德,不說了,也不講因果報應,對宗教都是叫迷信。你看我們在十歲以後就灌輸這種觀念,對宗教是一無所知,迷信,你就沒有意念去接觸。我一直到二十六歲,虛歲二十七歲,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才知道佛教不是迷信。方先生把佛教看作哲學,我上他的課,最後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我入佛門是這樣進來的,是讀佛經哲學入門的,這不是迷信。所以學佛的心態跟一般人完全不一樣。
當時方老師介紹給我,我還懷疑,為什麼方老師跟社會一般人講的不一樣?我向他老人家請教,他說你年輕不知道,佛教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佛教確實不是宗教,但是它以後變成宗教。變成宗教,這個話是歐陽竟無講的,那是方老師的再上頭一輩。民國初年,歐陽竟無說的,佛教不是宗教,他也說佛教不是哲學;「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現在這個社會非常需要它。這是歐陽大師。
我就向方老師講,你跟佛教這個緣是怎麼結的?方老師告訴我,抗戰期間當中,他在中央大學教書,那時候中央大學在重慶。有段時期他生病,聽說峨嵋山很清靜,他就到峨嵋山去養病,住在寺廟裡面。那時交通非常不方便,步行、騎小驢子上山。他說山上也沒有報紙,也沒有雜誌,一般書籍都沒有,只有佛經。喜歡讀書,就找佛經來看,這愈看就看進去了,才知道這裡面真的有寶。他那個時候就告訴我,他說佛教是在經典裡面,現在在形式上不容易看到佛教,你要看到真正的佛教,在經典裡頭。
以後沒多久就認識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就把釋迦牟尼佛介紹給我,《釋迦譜》。看了釋迦牟尼佛傳記,這才了解釋迦牟尼佛這個人,真的讓我們佩服到五體投地。你看世間人爭名逐利,他已經到手,王子,他能夠捨棄王位、捨棄五欲的享受、捨棄榮華富貴,去修道。你就想想,那個王子的享受叫世味,修道是法味,法味要不比世味更濃,為什麼捨棄那個去學這個?所以我才講出來,我們一般人講修行,苦行,苦裡頭有真樂。享受五欲六塵快樂,做王子、做國王,那個快樂,樂裡頭有真苦。釋迦牟尼佛曉得這個道理,樂裡頭有真苦,捨棄了;苦裡頭有真樂,那要好好抓住。這個真樂就是戒定慧,所以戒定慧稱之為三學。你不從持戒、修定、開慧這個路子走,你嘗不到法味。
古時候人能持戒,第一個是家教好,第二個是社會風氣好,所以他從小就養成,一點不難。我們現在麻煩大,我這個年齡失掉了三代;現在比我下面的失掉了四代,將近一百年。這個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也不短,所以困難就太大!從哪裡學起?還是要從家教。所以我感觸到過去家教失掉了,要補習。家教是《弟子規》、《感應篇》,再加上佛教的十善業。我以為這三個是儒釋道的根,你要不認真百分之百的落實,你沒有根。無論將來你研究什麼,研究儒釋道三家,都成為學者,可以說是佛學家、道學家、儒學家,與了生死出三界毫不相干,你還是輪迴心造輪迴業。你把它當作一種學問來研究,你得不到,這個要懂得。
所以李老師常常教給我們可不能弄錯,學佛,不是佛學。這以前我們都疏忽,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學佛跟佛學兩回事。學佛是你得受用,你真的是持戒、修定、開慧;佛學沒有,持戒、修定、開慧,他沒有。他完全拿著這佛經,古來的高僧大德,或者是長者居士修行的這些歷史,從這個地方當作學術研究。研究六祖惠能,他永遠達不到惠能的境界。他可以把惠能大師的生平講得頭頭是道,但是他不是惠能,這要懂得,惠能大師的境界他無法體會。
所以我們今天自己想在這一生成就,你先紮穩這三個根,老實念佛,決定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親近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那個佛學院好,那個道場好,一生決定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你要把這個機會捨棄掉,錯了,大錯特錯。自己有能力多帶些人去,好;沒有能力,自己一個人去,這叫真正學佛。所以我遇到三位善知識,真善知識,這三位善知識不容易遇到。韓館長這個護法千載難逢,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到哪裡去找到這麼一家人來護持你三十年,一直到你有成就?都不是偶然的。所以一回顧,性相、理事、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今天儒釋道都到了興廢存亡的邊緣,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要幫助它。怎麼個幫助法?最重要的是培養人才。人才要真正找到有緣人,他自動自發放下萬緣真的來學,這就是有緣人。我在三、四十年前心裡常常想到,能有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鹿野苑五個人,五比丘五個人,能在一塊好好修,就能把佛教興旺起來。這五個人就像昨天講的,真正做到六和敬。釋迦佛五個人興教,今天五個人能夠拯救佛教。幾十年來遇不到這個緣。到晚年看這樣子,有,這個緣有,這個緣在中國大陸。中國大陸人多,確實有善根成熟的,為什麼?他們能捨棄,能像釋迦牟尼佛一樣,難得。
我從這次在廬江辦文化中心,使我們增長了信心。中心主要的目標是要教化當地的居民。教化當地居民,一定要有一批老師。所以我們用網路招生,招收三十名老師;報名有三百多人,我們只取三十個人。面試的時候,我們志同道合,要做出犧牲奉獻,不為自己,真正的有大志,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真正有這個志,我們可以在一起認真努力的來學習。我們的要求三個月,自我百分之百的落實《弟子規》。我原來的想法,三十個人裡面有五個人,就非常滿足;沒想到,三十個人裡面有十五個人,出乎我意料之外,十五個人百分之百的落實了。這是什麼?這就有聖人的基礎。另外十五個人不能百分之百的落實,也差不多達到百分之七十,很難得!
學佛要三個根,要《感應篇》的根、還要十善業的根。三個根的上面,我們講本,根本,本是戒律,戒律是什麼?戒律的根本,《沙彌律儀》。所以我們要求,真正要是把佛教興旺起來,這四部書是根。不能百分之百的做到,要想興教,要想度眾生成熟有情,那就是佛所講的「無有是處」,沒有這個道理。必須把這四門做到,講求實質,不講求形式,就是我們徹底要做到。我們少數幾個人,僧團,符合印光大師的教誨,印祖給我們講的也就是這個時代,小道場,住眾、同學不超過二十個人,真幹。你道場小,人少,容易維持,不要求人;道場太大,開銷太大,用人太多,很操心,印祖的指導。印祖很多人知道西方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大勢至菩薩主智慧,觀世音菩薩主慈悲,換句話說,智慧的指導,哪裡會錯?
所以道場在一塊用功的人,二十個人,再有服務的,就是照顧的,照顧的人可以一樣多,也二十個人,四十個人,這個道場有四十個人。這二十個人,我的想法,根紮了之後,一個人學一部經,二十部經還得了!這一部經,一生學一部,決定不改。對國內、對全世界,哪個地方要講經,請我們派哪個去。學《彌陀經》的,專講《彌陀經》;學《普門品》的,專講《普門品》;學《地藏經》的,專講《地藏經》,只學一部,不學兩部,專精!我們這個小道場成功了,出名了,我們希望全世界其他地區也建這樣的小道場,用這樣的方法。佛經,我們知道有三千多部,如果有三千多個人,每個人學一部,這三千多個人就是一部活的《大藏經》,那還得了!佛法就活了。
尤其現在我們用遠程教學,我們在攝影棚裡面錄相,同時播放出去,全世界都能看到。現在科學技術不斷在進步,我的估計,五年之後,寬頻電視就取代衛星,成本大幅度的降低。衛星成本太高。寬頻就像現在的網路一樣,現在的網路頻道沒有那麼寬,已經發展出來了,現在還不能普遍,我相信三年之後就很普遍,所以將來學佛不難。你的接收器就是電視機,小型電視機,像一個手掌這麼大,放在口袋裡面,無論在哪個地方你都能夠收到。所以你要聽經、你要念佛,不要用念佛機,念佛,在電視機上有畫面、有聲音。這麼好的科學工具我們要會用,不會用就可惜了。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七處修學」的第六句,「成熟自佛法處」。它這七處,我們一看排列就知道,從最初的自利,然後利他,這樣子才能夠契入佛法,真實義處就是契入佛法。契入之後,才得到諸佛威神力的加持,或者我們講三寶威神力的加持,你才能得到,這才能真正的成熟有情。此地成熟自佛法處,就是把自己不斷的向上提升。向上提升,沒有別的,教化眾生,自他不二,我們世間人常講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教別人才是真正成熟自己。
你看看這《華嚴經》多好,我們講了三千多個小時,哪個人有這麼大的福報,從頭到尾(就是到今天)一堂課沒缺?你們想想有沒有?太少了。如果連同網路上的同學、衛星面前的同學,我們就不敢講,人數太多,肯定是有,也是少數。可是在我們現場裡頭沒有一個,現場只有一個人,我自己,一堂課沒有缺。所以真正得受用的還是自己,自己得受用百分之百,別人得受用,如果能有百分之七、八十就了不起。這是從前李老師常常跟我講的,講經的人得十分利益。聽經的人要什麼人聽?輪到複講的這個學生。因為在台中李老師辦一個經學班,我們都是班上的學生,輪到複講這部經,他會全神貫注在學習,所以老師說大概可以聽到七成。如果沒有輪到複講的,能有個三、四成就不錯了,這是真的。所以他對學生聽經、學習的情緒,以及能夠接受多少、得多少利益,清清楚楚,一目了然,這真是好老師。
我上他老人家的課非常認真,我比輪到講經的人還要認真。這些老師都看出來,都明瞭。為什麼我會那麼認真?我的機遇是希有,能夠親近老師,跟老師學習,這個機緣太希有。我們當時是從外地到台中,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離開,那就學不到,所以每堂課一定是抓得緊緊的,決定不放鬆。隨時會離開,有這麼一個壓力在。其他同學沒有這個壓力,他們是當地人,家在當地,所以他們比我輕鬆,認為什麼?今年學不好沒有關係,還有明年,明年學不好還有後年;還有老師長住在這裡,他們長住在這裡,時間長得很,心情就懈怠。我的心情跟他們不一樣,外地來的人隨時可以走路。所以一天的緣,看得比什麼都寶貴,怎麼會放鬆?所以我在台中時間少,我學的比他們多。
從我到台中參加李老師這個小班,一年三個月(十五個月),我就離開台中。出家的緣成熟,我到台北臨濟寺剃度出家了,所以我心裡頭有數,我在台中住的時間不長。我離開之後,李老師跟那些同學們說,你們跟我十年,什麼也沒有學到,學到的人走了。李老師沒有點名,學到的人走了,所以大家都想到我。以後我到台中,他們就告訴我,老師說你學到了,你到底學到什麼東西,要跟我們講講?我說老師從來沒有單獨給我上課,上課大家都在一起,我們一起學習,沒有例外的。我說老師講的這個話是有可能,我學習比你們專心,這是真的。為什麼?我知道我在台中的時間不長,所以把時間看得非常寶貴,非常認真。你們時間很長,所以一年不行,還有二年、十年、二十年,你沒有我這麼樣的心情,學習情緒沒有我這麼高,原因在此地。
我出家之後,在寺廟裡面住了兩年,感覺得不夠。那兩年還算不錯,每個月到台中去住一個星期,感覺到還是不夠,所以這樣子還依舊回到台中。在寺廟住了兩年,受了戒,兩年受了戒,受戒之後再回到台中,又跟老師在一起住了七、八年,前後我跟老師住了十年。聽他講經,我複講,他星期三講經,我星期四複講,就是把他昨天所講的重新再講一遍,這麼學習出來的。複講的時候我們的同學就不多,只有七個人,七個同學組成一個小班。那時候經學班已經解散,已經沒有了,經學班只教了兩年,有二十多個同學。二十多個同學裡面,我找了七個,我們成立像小組一樣,每個星期大家在一起複習一次。
我們在台中真的是十年如一日,我們經學班的同學是每個星期一次聚會,複講、研究、討論,十年沒有中斷,佛法的根底是這樣建立的。所以我理想當中,我們學習的方式,這個方式非常有效果。規模很小,不能成為佛學院,只能成為佛學班。印祖講的,不超過二十個人,好!那時候老師的經學班也只有二十多個人,沒有超過二十五個人。李老師是印光法師的學生,我們也是祖祖相傳,真幹。
這一句就是教學相長。一面教,一面就在學,師資之道,老師教學生,學生也資助老師開悟。學生會提出很多問題,有很多問題是老師沒有想到的,提出來看看老師有沒有能力解答。沒有能力解答,趕緊到經教裡頭去找答案,可以把問題擱置在這個地方,下一次來解答,這是正確的。學習正確的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知,我再更深入去求知,這就是學生幫助老師。所以教學相長,互相統統都有長進。
人生最難得的是一生都過著教學相長的生活,那就是無比的幸福。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他告訴我,以後我想到,我能體會到老師一生教學,人生最高的享受。教學裡面,如果教的是佛經,那是真正最高的享受。不但是欲界裡面五欲六塵之樂不能相比,我常說樂中有真苦,教學裡面,苦中有真樂。所以你千萬不要輕視古時候三家村的窮秀才,一生教書,教小朋友,他有真樂。尤其是教成年,而且是在道業上、學業上有相當成就的人,那真是快樂無比。所以在佛法要是契入進去,色界天、四禪天之樂沒有法子比。這個也是「唯證方知」。要沒有這麼好的樂趣,人怎麼能夠說樂此不疲?長年累月,順境、逆境在心目當中根本就無所謂,天天樂此不疲,這是什麼一股力量?你要去找。
世間人沒有嘗到,為什麼沒有嘗到?他沒有接觸,有接觸,深度不夠,沒有嘗到味道。李老師以前舉比喻說囫圇吞棗,給你一個棗吃,你沒有細嚼它的味道,一下吞下去,什麼味道?不知道。這一般佛學,就是學佛的人囫圇吞棗,沒有能嚼出它的法味。所以法味是什麼?法味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點點滴滴裡面做到了,才體會到那個味道。給諸位說,孝順父母,那個孝子,孝子真樂,你不要看他服務非常勤勞,他快樂無比。為什麼?那個字他做到,他體會到。奉事師長,他真做到,所以對奉事師長,親近聖賢,那個味道體會到了。你要不是親身去做到,你永遠嘗不到。
《弟子規》看起來很簡單,一篇文章,全文一千零八十個字,不長,跟《太上感應篇》文章差不多。三個字一句,三百六十句,你要都做到了,那個味道,那也是世間法,那個法味就比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味道濃。什麼人嘗到?儒家嘗到,孔夫子嘗到了。你看看他一開頭,「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的是什麼?就是《弟子規》。《弟子規》是聖學的落實,千經萬論落實就是這個。大乘佛法落實就是《沙彌律儀》,沙彌律儀落實就是十善業,佛菩薩的快樂!我們今天把它看作,這個太難了,這麼做太苦了。那是你完全不知道、完全不懂,你是門外漢,你沒進去;進去之後,才知道樂不可支。
世出世間的聖學,如果不能落實在自己身體上,把這種學問變成自己身體上的養分,真的是養分,精神的養分,超過物質的養分不知道有多少倍。中國諺語有句話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聖學是喜事,契入之後,快樂無比,常生歡喜心。人沒有憂慮、沒有煩惱,常生歡喜,就不容易衰老,就不容易得病,延年益壽。這個利益是一般人夢寐所希求的,他不曉得這裡頭有,真正可以得到。所以聖人的方向目標,純淨純善。
什麼是純善?在佛家講,十善業道圓滿落實,純善;什麼是純淨?妄想分別執著全放下,純淨。純淨純善是諸佛如來,菩薩還不行。菩薩,妄想還沒有離開,不能說純,算是淨,不能純淨,他只放下分別執著,所以是淨;再把妄想放下,才純。所以世間善人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放下,他能夠圓圓滿滿做到十善業、感應篇、弟子規,百分之百做到,純善不是純淨。他要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將來到哪裡去?最低是忉利天,享天福去了,他是天人。
純淨沒有純善,那個純淨的淨也不能算真的是純,相似,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他超越六道輪迴。我們在這個經上念到,二乘人是偏,不圓,偏在一邊,偏真涅槃。我們講的是他有淨,沒有善,他不肯度化眾生,只貪圖自樂,不願意化他,所以他偏。唯有諸佛如來、法身大士,真的是純淨純善。我們要向這個目標、這個方向去精進、去努力,認真學習,那我們這一生沒有白過。所以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一定要知道,那是學佛人最高的榜樣、最好的榜樣、最殊勝的榜樣。
釋迦牟尼佛有沒有辦佛學院?沒有。可是你要曉得,沒有佛學院的形式,有佛學院的實質。為什麼?你看他的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些人當中,大部分就是最低的成就,證阿羅漢果,也就是見思煩惱斷掉了,所謂見思煩惱,就是對於世出世間一切人事物的執著沒有了,斷乾淨了。這些人是什麼人?不在六道裡頭,超越六道了,他們是四聖法界裡面的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四聖法界裡,不是六道。
你看看釋迦牟尼佛所教的,他們的事業什麼?每天在一起講經說法、研究討論,天天幹這個。吃飯,出去托缽。在我們一般人講這生活很苦,我告訴大家苦中有真樂,那是真樂,那超過孔孟,孔孟之樂不能跟他們比。孔子讚歎顏回,顏回是簞食瓢飲,要是別人過那種生活,那叫「不堪其憂」,真的,「回也不改其樂」,顏回一天到晚快樂得很。樂的是什麼?道,那就是戒定慧三學,世間的戒定慧,顏回得到了,孔孟得到了。佛法的戒定慧,差別在哪裡?就是一個是見思煩惱沒斷,一個是見思煩惱斷了,不但見思斷了,塵沙也斷了,塵沙是分別,無明也斷了,無明是妄想。所以方先生說,最高的享受。你要是這三種煩惱習氣不斷,這最高的享受你沒有辦法,你體會不到。
所以我跟老師學,老師第一句教給我的「看破、放下」,正確,純正。我這幾十年來深深體會,大乘教教什麼?從初發心到無上菩提就是看破放下。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看破,就是看破放下相輔相成,慢慢往上爬,沒有別的。你放不下執著,你就出不了六道;放不下分別,你就出不了十法界。為什麼?六道、十法界是這個東西造成的。
為什麼會有六道輪迴?因為有執著。執著是六道輪迴的因,你把因斷掉了,果就沒有了。分別是十法界的因,四聖法界的因,分別要放下了,十法界的因沒有了。十信位的菩薩,賢首菩薩是代表十信位,他必須要破無明,就是要斷妄想,妄想是什麼?起心動念,什麼時候做到不起心、不動念,十法界沒有了,那個現前的叫一真法界。脫離了十法界,回歸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法性土,十法界是法相土,不一樣。一真法界是法性身,十法界裡面是法相身,法相有生有滅,法性不生不滅,所以無量壽。到法性土,無量壽這個名詞都沒有,為什麼?那個世界裡頭對立沒有了,所以入不二法門。你看無量壽對面就是非無量壽,就是有量壽。一真法界裡面,有量、無量都沒有,才叫真正的無量壽,對立沒有了。
我們這一生,諸位同學要知道你太幸運了,你在這一生當中怎麼會聽到這種法門?彭際清居士講得好,「無量劫來希有難逢」,被你遇到了。開經偈裡面講「百千萬劫難遭遇」,你怎麼會遇到?遇到,你真的是聽懂、聽明白、抓住了,恭喜你,你這個身,在這個世間叫最後身,來生成佛了!你說這個緣多麼希有?然後你才曉得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放棄國王,做國王還要搞六道輪迴,享受榮華富貴,你決定出不了欲界。這個事情,過去生中每個人都搞過,每個人,你天上也住過,人間也住過,畜生也住過,餓鬼、地獄都去過,只是你現在不記得了。到什麼時候你要是記得了,你就明白了。
現在外國人用催眠術,確實能夠讓你回到過去,過去生中,確實有人說出來,過去生中是畜生,他變過猴子,他變過蛇,做過這些動物。所以外國人現在相信有六道輪迴。現在相信的人數增加了,差不多將近三分之一。成熟自佛法處,著重在那個「熟」。成熟自佛法處是菩薩,底下一句是成佛,節節高升。七處合起來就叫做菩薩學處。
末後是無上正等正覺,究竟真實。禪宗裡面講大徹大悟,做到什麼?做到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再起心動念了。不起心動念,是不是什麼都不知道?那你完全錯了,不起心、不動念,什麼都知道,知道跟不知道是一不是二,這叫入不二法門。所以古人用個比喻來說,到這個境界「用心如鏡」,像鏡子一樣,用心像鏡子一樣。鏡子照到外面,清清楚楚,你問問鏡子有沒有分別?你問問鏡子有沒有執著?你問問鏡子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那就叫佛境界。所以你不問他,他什麼都不知道,《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就是它不起作用的時候,照得清清楚楚,不起作用,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你看鏡子,照,不染,不照也不染,決定沒有染污,用心像鏡子一樣。起作用,有別人來請教,無論你什麼問題,你一提出來,對答如流,給你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叫什麼?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我們凡夫就很糟糕,凡夫天天學、到處學,好像學了知道很多,凡夫有知,有所不知。你知道的很有限,被人家追根究柢問個幾句就不知道,就答不出來,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你的本能,本能是什麼?本能就有照見,照見是自然的。照見是什麼?六根就是鏡子,六面鏡子。六面鏡子照外面,怎麼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要曉得,起心動念是阿賴耶,分別是第六意識,執著是末那識,全是假的。怎麼知道是假的?你學過《百法明門論》你就知道,有為法,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有生滅就不是真的,真的是不生不滅。所以你用的是什麼心?六、七、八識就被染污了。你看阿賴耶的起心動念,第六的分別,第七的執著,把你整慘了。
佛教人什麼?轉識成智,這要靠智慧,你把它轉過來。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你只要不分別,這個觀察就妙了,妙觀察,那裡頭就有樂趣、就有智慧。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平等性是禪定,甚深禪定的境界就現前,生佛平等,性相平等,理事平等,眾生跟佛平等,沒有一法不平等,轉末那(轉第七)為平等性智。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光照大千,無知而無所不知,不起作用的時候無知,定中境界;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起作用是度化眾生,不度化眾生的時候無知,也就是六祖在《壇經》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不教化眾生的時候本來無一物,教化眾生的時候,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統統是你自己本有的,不是學來的。
六祖惠能大師沒有學過,沒有上過學,他不認識字,他也不想學認字,反正經書你念給他聽就好,他不需要認字。你念給他聽,然後他講給你聽,你不知道什麼意思,他懂得,他能講給你聽,讓你聽了會開悟,你看人家有這個本事。你要知道這個本事是一切眾生的本能,他有,你也有。問題是他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有,統統放下;你現在怎麼樣?你現在妄想分別執著一樣也沒有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把你的智慧蓋住,把你的能力障礙住,甚至把你的福報也障礙住,你說冤枉不冤枉?所以這個重要。
我們這兩天正在加緊的製作「凡聖迷悟示意圖」,現在做得差不多了,不斷在改進,相信再過二、三天光碟就可以出來,很有啟發性,你常常看,你會開悟,悟了之後,就是看破,看破之後你才肯真放下。現在你為什麼不肯放下?你不知道事實真相。我們用這個簡單的方法告訴你事實真相。這個事實真相是上兩次有人問我,是問一個同修,同修來告訴我有個人問他,你們信佛的人,什麼是佛?佛在哪裡?你見過嗎?他答不出來,來問我。我就告訴他,以後有人問你的時候,你就指著他,我見過,佛就是你,我也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佛不是外面的,就是因為你有這三種煩惱!《華嚴經》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從這句話做一個示意圖,你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就是佛,你就是佛。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永恆不變。妄想分別執著都有生滅,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你有妄想,沒有分別執著,你是菩薩;你有妄想、有分別,沒有執著,你是阿羅漢;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有,你就是凡夫,你就是搞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執著變現出來的,十法界是分別變出來的。所以我們做一個圖,讓你看到怎麼迷的,怎麼樣悟的,怎麼樣從凡夫回歸到自性,返璞歸真,那就成佛了。
所以佛真有,我真看到,我一點不迷惑,到處都是。不但一切人是佛,一切眾生都是佛,包括動物,甚至於植物、礦物,沒有一樣不是佛。為什麼?同一個法性。《華嚴經》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就是這個意思。整個宇宙,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現是佛!心能現的是佛,能變的是菩薩以下,識變的。菩薩是阿賴耶,轉識成智了,是大圓鏡智。凡夫全迷。
所以我們要想成就自己,你就不能不認真教學;教學,你就不能不認真修行;你要不修行,你就不能教。你要不天天提升自己,你講的東西就沒有味道。我今天講的跟昨天是一樣的,有什麼味道?今年講跟去年講一樣,你說有什麼味道?枯燥無味。要有味道是什麼?天天有進步,天天有新的悟處,那才真有味道!這就是我當年在李老師會下,老師不讓我寫筆記,這對我的教誨太重要了。因為寫筆記是分別執著,他不讓我寫筆記,讓我專心去聽講,聚精會神,專心聽講。專心是定,聽是慧,他教給我的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他講經的時間,兩個小時,兩個小時戒定慧一次完成,有悟處,有領悟,所以聽到之後,法喜充滿。
在台中聽經的機會,一個星期只有三次,三次是兩次聽經,一次是聽講儒家的學術。他是儒跟佛一起教,兩天講佛,一天講儒。我們一個星期只有三堂課,其餘的時間自己自修。對我來講,一個星期三堂課是非常適合,我能夠全部消化。在我那個時候,那樣的程度,煩惱習氣還相當深重,如果每天一堂課,我消化不了,那就真的是老師所說的囫圇吞棗,學不到東西。一個星期三堂課,對我來講非常適當,我學得不辛苦,學得很快樂,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學多了不能消化,等於沒有學。消化不了以後怎麼?會起厭煩、厭倦,為什麼說學不厭教不倦?反過來學有厭倦,有厭的時候,厭煩;教的時候有疲勞、疲倦的時候,什麼原因?沒有契入,這要懂得。開頭的時候進度寧願慢,不可以快,一定要看他是不是真的消化,真消化就是真的做到。
特別是戒律。開頭學戒,開頭要學服務,就是要修苦行。我學佛,在沒有出家之前,跟懺雲法師住茅蓬半年,那半年是修苦行,為常住服務,現在講做義工。茅蓬很小,只住五個人,三個是法師,還有一個朱鏡宙,七十歲的老先生,能叫他做事?我那時三十一、二歲,所以所有事情我包辦,一個人照顧四個人。在這邊住半年,修福。我過去沒有修福,一生沒有福報,這個半年修的福報,以後才有這麼一點小福報。不修不行。
在台中這十年福慧雙修。老師創辦的圖書館,我喜歡讀書,等於說在圖書館裡面工作,做圖書館的管理員。做管理員的工作,沒有管理員的身分,為什麼?以後我出家再去,當然不好意思讓出家人做這名義,實際上工作我做,我幫助他們大家做。福慧雙修,才能成熟自己。目標一定要訂到最高,無上正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我們終極的目標,究竟圓滿的佛果。這第一首偈前面的兩句,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7:03: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