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599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五九九卷)  2006/8/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59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賢首品第十二」,我們接著看「開章」三首偈,清涼大師一段很長的開示最後一個問答。從最後一個問答,我們從這兒念,這是一個段落。「問,下云無量億劫勤修學,得是無上菩提智」,這是經文,底下是議論,「斯則非一生也」,從這首偈,我們曉得這絕對不是一生,「亦非十千以為無量」,十千是一個定數,不能稱之為無量。提出這麼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問得很好,前面我們也曾經學過了。清涼大師給我們的解答,他說「通斯難者,應有二義,一此約行布展轉義故」。這個意思前面說過,我們今天從底下第二義講起。

  「二約圓融展促無礙故,如上所辨」。《華嚴》是圓融無礙的法界,這個次第,行布是講次第,次第展轉我們容易懂,可以說是我們世間法的常識,可是講到圓融展促,展是延伸,促是濃縮,無礙是沒有障礙,這不是我們境界。譬如,一剎那展開就是無量劫,無量劫濃縮就是一剎那,這個我們聽不懂,不是我們的境界。這是華嚴境界,也就是說華嚴會上佛菩薩的境界。這個境界完全是心現,沒有識變。《華嚴》講我們這個大世界,十法界依正莊嚴,「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現識變的,就會有這些現象。在一真法界裡面,就是十法界之外的一真法界,只有心現,沒有識變。所以那個境界,對我們來講就是不思議的境界,不可思議!這不可思議,它沒有對立,就是沒有相對的。它長短不二,大小不二,遠近不二,這我們無法想像。我們用比喻都比不出來,都沒有辦法比喻得到。我們讀了這些大乘經教逐漸才知道,這個境界就是大乘教上常講的入不二法門。

  怎樣能入?普賢菩薩能入。所以《華嚴經》最後一品就是入法界,那個法界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入一真法界。你看品題,在四十卷的品題就非常清楚,「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普賢是能入,能所不二,這就不思議了。我們世間法裡頭,十法界裡頭確實有能有所,能所相對,但是在一真法界裡頭沒有相對的。相對就沒有平等,沒有平等就沒有清淨,所以清淨平等只有在一真法界才有。這個道理我們現在逐漸的清楚、明白了。前面有講,後頭還有說,這是展促無礙。

  下面舉例子,「故善財見仙人執手」,下面這是在「入法界品」裡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訪善知識。這個善知識現的是仙人身,就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現什麼身。所以在一真法界的裡面的佛菩薩,圓教初住就是,他有沒有身相?沒有,沒有一定的身相。他的身相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完全隨順法性。十法界裡面不行,十法界裡面所現的身是隨順自己的業習煩惱,或者隨順自己的願力,它不是自然的,它不是稱性的。所以稱性,沒有身相。沒有身相才能現無量無邊的身相,可以在同時、可以在同處現無量相,這個很不可思議!同時,同在一個時段,在這個時間裡;同處,同在現前。

  這個有例子,有例可以讓我們去觀察,不能夠思惟。譬如普陀山的梵音洞,我們知道有很多同學去過。聽說梵音洞裡面,你會看到觀音菩薩在顯聖,就是現相給你看。好像是在一九八二年,剛好我在香港講經,聖一法師他有幾個同參道友去朝普陀,當地有些幹部陪同他,去梵音洞拜觀世音菩薩,三個出家人。拜了半個小時,真的,觀音菩薩現身了,三個人都看見,你們想想看,這同時同處。同時同處三個人看到觀音菩薩,大家都非常歡喜,這次沒有白來。因為有些人雖然去拜,有很多看不到,看到的也不少。

  他三個人離開之後,每個人就說,你看觀世音菩薩現的是什麼樣的相?聖一法師所看到的觀音菩薩戴毘盧帽,就像地藏王菩薩戴的帽子一樣,全身是金色的,金色身,這是聖一法師看到的。另外一位法師看到的,就像我們一般平常最常見的白衣觀音,這是第二位法師他看到的。第三位法師說,他看到是個出家比丘相,是個出家和尚。你看看,同時看到,三個人看的不一樣。這就是告訴你,同時同處菩薩是一個相,每個人看的不一樣。真正是《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絕對不是菩薩有意對你現這個相、對他現那個相,不是的,菩薩沒有心。相是怎麼現的?相是感應,眾生有感,菩薩有應。他們三位,三位的心不一樣,那就是感不一樣。從菩薩現相,非常明顯,這三個人修行意念不相同,所以見到菩薩相不一樣。這就是圓融無礙。

  《楞嚴經》上佛告訴我們,無論是見佛菩薩相,或者是見魔相,都不要去執著,就是好境界;如果一執著,統統變成魔境界。這個開示比什麼都重要!為什麼?你要記住總的原則,《般若經》上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應當放下分別執著,這就對了,這個對你有好處的。在這個地方是幫助你提升,幫助你看破,幫助你放下。如果你起了執著,我見到菩薩,菩薩為我現身,大概我的功夫不錯,這就錯了,你就又墮落在分別執著、煩惱習氣裡面去了。一定要曉得法性沒有相,法性可以隨緣現相。所現的相是幻相,佛法裡稱之為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你要懂這個道理,要契入這個境界,是好境界,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善財童子見仙人執手」,我們現在一般禮節也是如此,見面的時候握手。握手的時間不長,你看這裡所寫的,「一一佛所,經無量劫」,這就是很短的時間,他能把它一展開變成無量劫。同樣的道理,無量劫可以濃縮為一剎那,時間不是真的。現代科學家才發現,他們的發現我想應當是從數學裡面發現的,數學為科學之母,數學裡面發現的。而實際上,實際上還沒有方法突破。他們現在知道時間跟空間不是真的,這個發現是很了不起的發現。而世尊在教學的時候,三千年前就曾經講過時間、空間不是真的。

  法相經論裡面,把時間、空間排列在不相應行法裡。你看法相宗入門的一部論,《百法明門論》,這是法相宗入門必須要學的。天親菩薩將《瑜伽師地論》六百六十法再歸納,歸納成百法。所以百法展開就是《瑜伽》的六百六十法。《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著作的,彌勒菩薩是將世出世間一切法歸納成六百六十法;你就曉得六百六十法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天親菩薩把它歸納成一百法,一百法展開來也就是世出世間的一切法。時間跟空間,《百法》裡頭的名詞叫時分、方分,方分是空間,我們講四方、四維、上下,這是講的空間,都是排列在不相應行法裡頭。

  什麼叫不相應行法?它不是心法,跟心法不相應,跟心所法也不相應,跟色法也不相應。心法跟心所法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精神,色法是我們現在所講的物質。不相應行法,它不是精神,它也不是物質,可是宇宙之間有這個東西,不能說它沒有。現在新名詞叫抽象的概念,時間跟空間是屬於抽象概念,並不是真有這個東西。現在科學知道了,但是不知道怎麼能突破?如果能突破空間維次,距離就沒有了,遠近沒有了。如果突破時間,時分,先後就沒有了,那就是此地所講的「念劫圓融」。空間突破了,遠近不二。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這個地方多遠?十萬億佛國土,在哪裡?就在眼前,遠近沒有了。這是給我們提到圓融。下面這做了一個結論,「故修短難思,特由於此」,修是長,長時間,短是短時間,時間的長短不可思議。長短,確實在一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的人來說,時間沒有了,時間、空間對他都沒有意義了。

  「故賢首菩薩云」,這也是引下面的偈頌,「信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倍更難」。實在講,信大乘是非常不容易的一樁事情,還不算是難,能信此法比信大乘要加倍的難。為什麼?不思議解脫境界。此法就是華嚴境界,就是四無礙法界,理沒有障礙,事沒有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真正的解脫。我們今天理事有礙,事事有礙,障礙重重。重重障礙從哪來?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變出來的;換句話說,全不是真的,都是假的。

  我們再看下面第二段,「第二菩薩發意下」,這個「下」是以下,菩薩發意以下,總共有三百四十六還加半首偈頌。說這是賢首菩薩提出報告,他們的修學心得報告。「正明發心修行勝德」,給大家正式說明,初發心的修行無比殊勝的功德。這麼長的文,有三百四十六首半。這文很長,所以「文分為五」,這很重要,這麼長的文,分為五大段。「初五頌」,第一段就是有五首偈,說明「發心行相」,行是修行,發心的人修行的樣子。我們在這裡要好好的體會、學習,我們像不像?初發心,看我們像不像?這有五首偈頌。第二段,「信為道元功德母」,這首偈以下一共有七頌,有七首頌。「略示勝能」,能是能力,我們現在社會習慣稱為能量,能講得通,能是能力,也是能量,殊勝的能量。這個能量從哪裡來?從發心來。所以發心能產生能量,讓我們有能力完成,完成所學習的功課。

  第三段,這就比較長,「若常信奉下」,這個以下一共有四十九首頌,它的文長,四十九首頌。講「所具行位」,它所具備的修行的位次。第四個大段,「或有剎土下,無方大用」。這是很長的經文,總共有二百零六首偈頌。你看賢首菩薩的報告,總共是三百四十六首,第四段裡面就有二百零六首,你就曉得這是整個報告裡面的中心,主要的,無方大用。最後第五段,「一切如來下,喻況玄旨」,是用比喻來比喻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一共有七十九首頌。這是將全品的偈頌,首先做一個體系的報告,它能夠分為五大段。

  現在我們看第一段,第一段有五首偈頌,發心行相,我們要特別留意。「然此五段」,五段就是前面這五首頌。「初一」,第一首,「顯正發心」,後面四首是「發心之德」。這當中第三首也有講到修行。「此及後二皆修行之德」,後二是第四、第五,都講的是修行之德。我們看第一首偈頌,這是經文:

  【菩薩發意求菩提。非是無因無有緣。於佛法僧生淨信。以是而生廣大心。】

  清涼大師在這首偈有很詳細的解釋,就是《疏鈔》。首先把段落點清楚,這一共是五首偈,這是第一首。第一首是「總標」,後面的四首是「別顯」,關係是非常密切;也就是說這首是總說,後面四首是詳細的說。說什麼?一定要曉得,說發心的行相,發心的樣子。所以我們要特別留意,要很認真努力的學習,看看我們是不是真的發心了。

  註解裡面說,「瑜伽菩薩地」,瑜伽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裡面有說「發心有五種相」,初發菩提心,初發心。也就是說明第一句,『菩薩發意求菩提』,這個菩提是無上菩提。因為偈頌一句只有七個字,受這個限制,所以我們讀起來就要知道,只要是發這個心,這個人就是菩薩。他發心求成佛,無上菩提是作佛。你想想看,這個心一發,當然功德不可思議,絕對不是普通人能有這麼大的志向,世間人所講的立大志。這個志向在世出世間是第一,沒有第二的。

  《瑜伽師地論》裡面講這裡頭有五種相,這五種相遍布在這五首偈子裡面,「今文五偈具之」。我們把它念一念,第一個是「自性」,第二個是「行相」,第三是「所緣」,第四是「功德」,第五是「最勝」。這個心一發,這五種相統統具足了。所以自然感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你不是普通人,你是準備作佛。雖然現在不是佛,你的方向、目標是佛。就好比現在我們民主社會裡面選總統,這個人發個心,他要去做總統,為全民服務。雖然他現在沒有做總統,他是候選人,候選人就得到國家治安單位的保護,就好比是這樣的。所以這個心一發,只要這個心不退轉,心真正發了,不退轉,十方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自然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同一個心,同一個願。

  「今文五偈具之」,這就說明賢首菩薩的報告頭一個大段一共五首偈,五首偈裡面將這五樁事情,就是五種相,統統具足。「發意即是正願,為發心自性也」,菩薩發意,這個發心是從真心裡面發的,不是妄心。那我們要問,初信位的菩薩發心他還是用的意識心,不是用真心;換句話說,初信位的菩薩妄想沒斷,分別也沒斷,執著確實放下一半,這個很難得。我們今天麻煩在哪裡?我們雖然也發心,我們的執著沒斷,所以發心是假的,不是真的。初信位的菩薩他們發心,見思煩惱,這是講執著,執著是見思煩惱,見惑斷了,思惑沒斷。

  什麼叫見惑?什麼叫思惑?這個都要知道,見惑是見解,錯誤的見解,惑是迷惑,就是錯誤的見解;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大乘教裡面佛常講,六道凡夫,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有八十八品見惑,有八十一品思惑,頭數這麼多。可是把它歸納起來講有五大類,思惑有五大類,見惑也有五大類。見惑頭一個是「身見」,我們都執著這個身是我。你要曉得,初信位的菩薩知道身不是我,他身見破了。

  什麼是我?你看現在一般人說靈魂是我,身見有沒有破?沒破,靈魂也不是我。這個難了!什麼是我?靈性是我,不是靈魂,是靈性。所以一定要契入大乘教義。禪宗常講明心見性,性是我,性不是靈魂。前面跟諸位說,靈魂是阿賴耶識,它在迷位,它沒有覺;性在覺位,不是迷位。阿賴耶識如果大徹大悟,那就是自性,就是佛性,就是法性,那就對了。什麼時候見性?圓教初住菩薩,發心住。底下第十七品講到「初發心功德品」,那是初住菩薩,那個功德是真實。十信位的菩薩雖然比不上初住菩薩那麼樣的真實,但是非常接近。所以,發心的行相,自性、行相、所緣、功德、最勝,他也具足,非常的希有難得。

  你總要從真心,換句話說,人要執著這個身是我,靈魂是我,思想念頭是我,全是假的。這是凡夫,這是輪迴心。輪迴心所造的一切統叫輪迴業,學佛所造的也是輪迴業。經教裡佛常講,境隨心轉,你的心如果是佛心,起心動念一切造作無一不是佛行,佛心、佛行、佛德。我們今天是凡夫,輪迴心,你說這個東西多麻煩!你明白之後,要緊的是放下。放下是你自己的事情,真的什麼人都幫不上忙。生生世世在這個世間幹什麼?不就是修行!修什麼?就是學放下,什麼都要放下。頭一個把身心放下,你看看身,身體是物質,心就是我們一般講的靈魂。哲學家講我思故我在,他不執著這個身是我,他執著什麼?我能夠思惟想像,那個是我。思惟想像的是第六意識,能夠執著的是第七識,這不是我。

  所以身心世界,世界是依報,統統要放下。你看這個多難!統統放下,與自性相應了,不是完全相應。就是我們自性上面蓋覆的三重障礙,妄想是最裡面的一重,分別是當中的一重,執著是最外面的一重。這個初發心的人,就是初信位的菩薩,外面這一重執著他放下一半,並沒有完全放下,所以他還出不了六道。如果那一半也放下,他就出六道,他就不在六道裡頭了。在我們這個經裡面的位置,他就到第七信位。你才曉得初信發心,發心的條件是要破見惑,那個發心才不會退。我們現在發心,遇到一點困難挫折馬上就退心了。什麼原因?我們過分執著自己的身心,過分的執著。所以這個東西造成障礙,常常發心,是常常退心。那個心永遠發不出來,道理在此地。

  由此可知,放下多麼重要。身心放下了,身見破了。再第二個,第二類的,「邊見」,邊見是什麼?就是相對。這是我常常在講席當中勸勉同學,我們一定要從自己內心深處放下對一切人的對立,對一切事的對立,對一切萬物的對立,這個放下是邊見破掉了。我們自己什麼感受?身心和諧,沒有一法是對立的。放下對立,你就靠近圓融。這是第二個。說起來是很難做,可是你非做不可,你要是不肯做,三途六道永遠離不開,三途六道真正的因就在此地。

  第三個「戒取見」,第四個「見取見」,這兩種我們中國人叫它做成見。你看我們常講,某人成見太深,就是他堅固的執著。佛法為什麼把它分成兩類?這裡頭有因有果,見取見是對於果上的成見,戒取見是對於因上的成見。所以成見裡頭分因果兩面。這個要放棄,不能有成見。人有成見就不會隨緣,念念希望什麼?別人隨順我,我不能隨順別人。佛菩薩不一樣,佛菩薩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佛菩薩、阿羅漢沒有成見。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看到,華嚴會上初信位的菩薩他成見沒有了,所以他才真正有能力學習隨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什麼事情不要有自己、不要有成見。

  也許有人說,我們現在在這個世界,這世界動亂,善少惡多,那些惡人叫我們幹,我們都能隨順他嗎?隨順要有高度的智慧,你沒有智慧,是感情用事。佛門常說佛教是什麼?古來祖師大德用一句話就說明白了,要問佛教是什麼?佛教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換句話說,就是最恰當的方法。最恰當是自利利他,自利,沒有妨礙他,隨順他,不妨礙自己,這是智慧,高等的智慧。所以才說出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沒有智慧的話,就是一般人講「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墮落了。所以總的一句話來說,佛法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這個智慧就是看破。你能看得破,你才能放下,放下幫助看破,看破幫助放下,這是行相。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下面的疏文。「希求菩提及下」,下是下文,就是在底下偈頌裡面,利益世間,利樂眾生,這就是「作有情義利,即行相也」,在底下兩首偈裡面,這是行相。「菩提,三寶,有情,皆有所緣,能攝一切菩提分法,為其功德,不求五欲等,反顯菩薩所求最勝」。這是把《瑜伽師地論》上講的五種相,簡單介紹出來。菩提是梵語,什麼叫菩提?我們一定要搞清楚。菩提翻作覺,在佛門術語裡面就是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希求菩提就是說這個菩提,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中國人習慣簡單,有時候就直接稱它作無上菩提;無上是中文翻譯的意思,菩提用的是原來的音譯,無上正等正覺。

  我們求發心是要發得大。學習是有次第的,次第是先學正覺,由正覺再提升到正等正覺,由正等正覺再提升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是那麼簡單。正覺,佛法承認六道裡面眾生有不少有聰明智慧,不能說他不覺。聰明智慧就是覺,但是不稱為正。什麼原因?因為他還帶著煩惱習氣。所以雖覺,不能算正,不是菩提的意思。菩提意思是聰明智慧裡面沒有煩惱執著,沒有煩惱習氣,這個就難了。初信位的菩薩就沒有見惑了,見解上的煩惱習氣他沒有了,他的聰明智慧才叫正。邪正一定要辨別清楚。換句話說,他們的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所有一切不正當、不正的見解,他統統都沒有了。

  前面我們講到,慈悲方便要有智慧,不能有煩惱。人生生世世都在學習、都在修行,把一個錯誤念頭修正過來,不是容易事情。我舉個例子,講慈悲方便,也就是說見惑裡面兩種成見,見取見跟戒取見,跟這個有關係。這兩個是因果上的,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遇到,遇到不會處理,自己認為處理得很恰當,其實是錯誤的。遇到高人,我們才真正體會到。

  早年,那時候好像我四十幾歲,不到五十歲,在台北跟道安老法師辦大專佛學講座,他老人家非常難得。那時候老和尚六十八歲,他七十歲往生的,往生前兩年。他住在自己的道場,松山寺,一棟四層樓房,他住在頂樓,一個人住,沒有侍者。這個老法師很慈悲,他老人家對利看得很淡,名比較執著一點。所以很多人做生意,就邀請他去當董事長,把他掛個名。當董事長,當然公事裡面遇到經濟困難就找老和尚幫助,老和尚也很慷慨,常常有人騙他。所以,名利都要放下。反正生生世世都在學習,這一世他學習利放下了,名還沒有完全放下。

  我有一天去看他,那時候韓館長也在,我們一起去看老和尚。進門之後,他就問我,淨空法師,你們進來的時候,剛才有個人出去,某人出去,你看到沒有?我說看到了,在門口,我進來,他出去,我們打了個招呼。一位姓蔣的居士,也很熟悉。老和尚說他今天又來騙我了。我說我曾經聽說過這個事情,你給他沒有?給他了。我從老和尚這裡學到了。老和尚教化人,這是慈悲,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一定要把壞人變成好人,惡人變成善人,這個教育才成功。

  這個人常常來騙老和尚,存心不善,他以為老和尚愚痴,什麼也不懂,很好騙,騙了很多次。哪裡曉得老和尚統統知道,你來要,都給你。相信總有一天,他會良心發現,原來老和尚有智慧,不是愚痴。每次去欺騙他,老和尚都知道,都很清楚、都很明白,而且都能滿你的願。讓你次數多了之後,你會受感動,你會生慚愧心,你知道老和尚了不起,你能生慚愧心,能回頭是岸。老和尚用意在此地,他不揭穿你、不責備你。

  現在我們一般看人,跟一個人合夥,做一樁好事情,以後看到這個人喜歡佔小便宜,我們講手腳不乾淨,於是就想這不是好人,你放棄他,再去找一個,比這個更難伺候,永遠找不到好人。特別是現代這個社會,他從小受的是什麼教育,今天社會他受的是什麼影響,你要知道。所以許多的過失,你要能夠原諒他,你要好好去教他。尤其是他有身分、有地位,換句話說,你還得要顧及到他的尊嚴、他的面子。所以要用潛移默化,長時間的薰習、感化,他才回得了頭來。他這一回頭,一生感激你。回頭之後,才知道某個老師真正是好人。他一回頭,不但你教了他,他也會影響不少人,你就教了一群人。你沒有智慧,你沒有耐心,你沒有方法,你怎麼能做?

  佛法是教育,教育是愛人,教育就是要把不善的人教成善人,把沒有德行的人教成有德行,迷惑顛倒的人教成有智慧。佛法講,佛陀教眾生的目標有三個,首先教你「轉惡為善」,再進一步教你「轉迷為悟」,到最後提升你,「轉凡成聖」。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叫佛法。不是說看到這個人壞就把他開除,就不要他了,這不是教育。教育絕對不會開除人,要用方法、用智慧讓他轉變。要肯定人性本善,要肯定佛說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怎麼樣才能讓教育成就、成功?首先要把自己教好。我對這樁事情觀察幾十年了,有很深的體會。釋迦牟尼佛以及這些菩薩們、祖師大德們,為什麼他們的教學那樣能感化人,都能使人斷惡向善?沒有別的,自己做到了,才能感化一切眾生。自己沒有做到,依照經典勸別人去做,沒用處,人家不相信。假如佛法真好,你為什麼不做?你沒有做,叫別人做,這個裡頭有問題。他信心就沒有了。所以,你要教一個人,你要感化一個人,自己先要把它做好。我們對這個有很深的體會。

  所以這些年來,從事於世界和平工作,聯合國的會議這麼多,參與的人不少,可以說都是高等知識分子。為什麼沒有成效?這個世間的動亂頻率不斷在上升,災害一次比一次嚴重,什麼原因?我們自己從事於和平工作這麼多人,本身沒有給大眾樹立成一個榜樣,原因在此地。於是這麼多年來,不少人真的退心了,感覺到和平安定、化解衝突是一個理想,做不到,沒有辦法落實。我們這才想到,古聖先賢他們為什麼能做到?所以我們在廬江湯池小鎮做這次的試驗。我們招收三十名老師,可以說我們的志趣相同。我們第一個要求,就是要求老師們把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百分之百的落實。尤其是弟子規,一定自己統統都做到,才能感化別人。

  這些老師不錯,非常難得,他們居然能在短短兩個月就把弟子規落實。工作、生活、待人接物,完全依照弟子規的教誨去做。感動了這個地區,這個小鎮,四萬八千居民。他們落實之後,用了二、三個月的時間,就把整個小鎮的風氣改善了,大幅度的改善。我們歡喜,這些老師們也歡喜,地方的領導、居民沒有一個不歡喜。使我們肯定了人性本善,可惜沒有人去教。教的人,一定要自己做到;自己不做到,沒有辦法帶人。中國教育是從家庭開始,家長要做不到,就沒辦法把你的兒女教好,這一定的道理,所謂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兒女天天看父母的表現,身教!不是言教。學生天天看老師的表現,也是身教;公司行號的員工,大家看老闆的表現;一個國家的人民看領導的人表現,道理是一樣的。我們想把別人帶好,首先要把自己做好,「希求菩提」。

  「菩提,三寶」,三寶是佛法僧,「有情」是一切眾生,這些是所緣,「皆有所緣」。「能攝一切菩提分法」,這是功德。一切菩提分法是講的作用,後面講的無方大用,方是方所,無方,這個用處就太大了。在你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如果我們具體來講,《弟子規》上三百六十句,句句都是菩提分法;能把它做到,句句都是功德。從這裡我們能夠看到的,《瑜伽師地論》裡面所講的五種相,自性、行相、所緣、功德,統統在這首偈裡面,我們都看到了。

  「不求五欲,反顯菩薩所求最勝」,菩薩所求的是什麼?自己要求無上的智慧。能不能求得到?能求得到。為什麼這麼肯定?因為無上正等正覺是你自性裡頭本來具足,不是外面來的。正是世尊在《華嚴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你去想想,如來的智慧德相,我們在《華嚴》看到了,在淨土經典裡面看到極樂世界,那是如來果地上的智慧德相。佛說我們所有一切眾生統統都有,這一切眾生裡面包括畜生,畜生裡面包括蜎飛蠕動、蚊蟲螞蟻、微生物,都包括在其中;包括餓鬼、地獄,各個都有跟如來一樣的智慧、德能、相好,沒有一絲毫欠缺。佛不比我們多一點,我們也不比他少一點,平等平等。可是現在我們落在這個地步,這什麼原因?還有比我們更差的,畜生不如我們,餓鬼、地獄是更不如我們,什麼原因?佛說了,「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今天淪落到這種地步,就是因為起了妄想分別執著。由於這些妄想分別執著多寡輕重不同,所以才形成十法界。

  今天我們遇到佛法,了解事實真相,現在要學習的是什麼?把妄想分別執著去掉,恢復自性本來具足的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統統可以證得。所以,諸佛菩薩教學不居功,經論裡面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你將來圓滿菩提,並無所得。你成佛了,你還有什麼東西得到的?什麼也沒有,你所得到的全是你自性裡頭本來有的;自性裡頭沒有的,一樣也得不到。自性的智慧德相真叫無量無邊。

  這個訊息,實在講太難得了。我們這一生有幸遇到,現在我們如何學習?首先學習從弟子規學、從十善業學、從感應篇學,從這兒起步。這些經教裡面教我們要做的,我們要很認真去做,為什麼?那是性德;告訴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不能做,為什麼?那是違背性德。所以,這些教誨不是佛菩薩、不是聖人他們自己制訂的,不是的。這些道理、這些事相是自性裡頭本來如是,佛法裡面講,法爾如是,就是自然是這樣的。我們只要隨順自然就對了,就正確了;違背自然,災難就來了。災難是什麼?三途六道是災難,總說。所以修行修的是這個,學習學的是這個,不能不知道。

  在這首偈子裡面給我們講,第二句,『非是無因無有緣』,有因、有緣。什麼叫因?什麼叫緣?下面說,「言因緣者,謂親能發起求大菩提曰因」,親能發起的這是因。「假之助發為緣」,這是假借,幫助你發這個心,這是緣。所以它有因、有緣。下面給我們具體說出來,「因即自性住性,內熏之力,緣即習所成性」,這個說得好。你看看發這種心的人能夠捨己為人,不容易!我們在一生當中遇見的人物不少,幾個人發這個心?平常我們所接觸的,都是自私自利,起心動念第一個念頭,對我有沒有好處?對我家有沒有好處?沒有想到別人。這個人居然跟一般人想法不一樣,起心動念想到別人的好處,沒有想到自己。這是什麼因?自性住性,內熏之力。這就不是這一生的,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必定已經在發心學習了。這樁事情不是短時間能夠學得會的,也就是說,用我們這一生一世不能完成這個課程,必須要換好多個身體才能完成。

  如果諸位不懂,我們舉個比喻來說。譬如我們念書,我們現在念一年級,念一年級需要一年的時間,兩個學期。我們的靈性是永恆的,沒有生滅的。我們把身體比作靈性,而把我們的衣服比作我們的身體。一年當中,你能不能就穿這件衣服來完成你的學業?不太可能。衣服會髒,尤其是小孩,衣服大概天天都要換洗。換一次衣服,就好像換一個身體。要完成一年級的課程,大概衣服至少要換二、三百次,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時候兩天換一次,一般都是一天換一次。你要換二百多次身體,你才能完成這個課程。這個課程及格了,提升到二年級,二年級也是如此,也要二、三百個身體才能完成這個課。內熏之力。

  所以我們今天能夠同聚一堂,一起來學習《華嚴經》,不管你是在我們的協會,或者是你在網路、衛星電視畫面的前面,我們有緣能夠在一起共同學習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有因有緣,不是無因無有緣。這兩個小時在一起學習,都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不知道換了多少身體。靈性不變,還是我們這個人,靈性不變,身體換了太多次,你才能發得起這個心。如果沒有這麼長的時間薰習,你發不了這個心,這是因。也就是說,生生世世的學習,阿賴耶識裡面有種子,這個種子還有一點力量,所以遇到緣它起作用,它又發了。這是講因。緣,因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本性,緣是習性,生生世世的學習,學習恢復本性,學習與本性相應。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阿賴耶識裡面含藏著習性的種子,阿賴耶的自身就是本性。由於種習互薰,它起了作用。這個完全講的是我們內在的,過去今生不斷的在薰習。

  再看下面所說的,「又上二皆因」,就是本性、習性都是因。就在我們這一生來講,它是屬於因,本性、習性都是因。「善友及境」,境是境界,這是屬於外緣,外緣的薰習,這是為緣。譬如我們在沒有遇到善知識之前,雖然過去生中有因有緣,本性、習性有緣,可是這一生生下來之後,迷了,沒有人教我們,迷了,迷得很嚴重。我在年輕時候也接觸宗教,但是始終覺得這是迷信,尤其是佛教,迷信當中最迷信的,簡直不能接受。不能接受,所以碰都不碰它,跟它離得遠遠的,是這麼個狀況。

  二十二歲到台灣,到台灣之後,那時候一心想學哲學,找到一個好老師方東美先生,那是當代的大哲學家。怎麼找到的?聽說他是桐城人,桐城跟我同鄉,寫信給他,我自己寫了一篇文章送給他看,這就是試試看。沒想到,一個星期,我收到他的回信,他就約我到他家裡面去見面,這個非常難得。見面之後,他也很歡喜,我很想學哲學,對哲學很有興趣,但是沒學過,沒有接觸過。沒想到在這種狀況之下,我本來是想到學校去旁聽,他不讓我去旁聽。他說你每個星期天到他家裡去,他給我兩個小時上一堂課,每個星期兩個小時。我的哲學是在他家裡頭,就是一對一教出來的。最後一個單元講「佛經哲學」,我感到很納悶,我向老師說,佛教是迷信,怎麼是哲學?哲學是智慧。他說:你不知道,「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善友,這是緣,要沒有他,我們怎麼知道佛教?怎麼可能會接觸到佛教?怎麼可能去學佛教?都不可能!善友為緣。

  這樣才對佛教重新認知,知道過去的觀念全錯了,產生這麼大的誤會,現在要好好學習。老師特別囑咐我,大概是怕我退轉,告訴我,你真正要想學佛,佛教在經典裡面。這就是指出一個重心,佛法僧三寶,法寶是重心。其他兩個可以暫時放下,專門在經典上做功夫,這樣一來,就不容易退轉了。如果你看到佛像,佛像跟它祈禱,不靈,信心失掉了;看到出家人,出家人很多人不如法,那你也退心。始終不離開經典,你就不會退心。這是境界為緣,這個緣太殊勝了。當然佛經也不是那麼好懂的,你看緣就非常好,我在真正接觸佛教經典不到一個月,就有個朋友給我介紹,認識了章嘉大師。章嘉大師非常慈悲,也跟方老師一樣,每個星期天給我兩個小時。所以我就捨棄方老師,就專心跟章嘉大師學佛,因為他是專家。

  我跟章嘉大師三年,我的佛學基礎是他老人家奠定的,這個老人家難得,太難得了!我一入門,叫我讀什麼?不是念經,不是念咒,叫我學習《釋迦方誌》、《釋迦譜》這兩部書。這兩部書在當時沒有單行本,《大藏經》裡面有。所以我要去找寺廟裡頭有藏經,去抄,抽出空閒的時間就去抄經,因為藏經不能借出來。好在這兩本篇幅還不太大,《釋迦方誌》四卷,《釋迦譜》十卷,總共十四卷。這兩個是什麼東西?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你要學佛,你先要認識佛是什麼樣的人,值不值得我們尊敬,值不值得我們跟他學習。這個太難得了,這個沒有一點迷信。我們讀了釋迦牟尼佛傳記之後,這兩種書都是唐朝人的著作,都是從經典裡面節錄下來的,世尊一生的事蹟。這個緣分希有難逢,這個講是「善友及境,外熏為緣」。

  我學佛是這麼一個因緣,引導你入佛門,引導你認識佛教。這一認識之後,才發現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教育。要用現在的名詞來稱呼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應該要稱作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家。像中國孔子一樣,孔子也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家。更難得的,釋迦牟尼佛一生扮演什麼角色?什麼身分?他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他一生義務教學,不收學費,不接受學生供養。中國孔子還收一點學費,釋迦牟尼佛不收學費。老師跟學生每天的生活都是出去托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比孔子更不容易。而且教了四十九年,從三十歲他示現開悟,什麼叫開悟?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徹底放下了。所以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德能、相好,也統統顯示出來了。教什麼?就是教人這些。教了四十九年,這是經典上記載,所謂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

  我們讀了之後,認清楚之後,自然五體投地,沒有話說了。我們從前誤會,把它認為是宗教、是迷信,不知道它是大學問,確實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樣的老師到哪裡去找?從這個地方發心,就不會退轉了。我們的方向、目標正確,接受佛的教誨,走佛走的道路。這個因緣可以提供諸位做參考。下面還有細說,細說有四種因、四種緣、四種力。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5:57:41)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6日15:57:3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918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