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五九八卷) 2006/8/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59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賢首品第十二」,清涼大師《疏鈔》「法界融攝門」第二個問答,我們把文念一段對對地方。「問,約法相收,是則可爾,約人修行,豈十千劫修信才滿,即得如此無邊德海」。這是問句,雖然意思不深,我們也略略的介紹一下。就法相來說,就是前面講發心,菩薩初發心,講過行布次第,講過圓融通攝,講過緣起相由、法界融攝。這是大師在此地假設一個問題,有人這樣問法,就法相來說,前面講得都很如理如法。他說如果就修行人來講,「約人修行」就是從修行人來說,「豈十千劫」,十千劫就是一萬劫,「修信才滿」。這個地方給我們透個訊息,十信位的菩薩要修多長的時間?一萬劫。
我們知道修行愈是初學愈難,初學是難於入門。入門之後,可以說是一帆風順。內有長遠的時間薰修,成就菩提心,外有很多助緣,諸佛菩薩加持。可是愈往上愈難,就愈不容易,真是像爬山一樣。中國諺語所謂爬山行路「行百里半九十」,我們走路走一百里,一百里一半是多少?不是五十里,是九十里,這就是說後面十里那個辛苦跟前面九十里差不多。
我們從大乘教裡面世尊給我們講的修行,佛常講菩薩成佛要三個阿僧祇劫。這三個阿僧祇劫,第一個阿僧祇劫修三十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一個阿僧祇劫就修成功了;第二個阿僧祇劫只能修七個位次,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祇劫只能修三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所以三大阿僧祇劫十地圓滿,上面是等覺。由此可知,愈往後面是愈艱難。十信位一萬劫,在整個修行過程當中他算是快的。但是十信心滿,修信才滿,滿是第十信,就能夠得如此殊勝的功德。這個功德就是這品經賢首菩薩要給我們講解的,實在是很不可思議,很難相信!所以這個問題不能不提出來,因為十信心滿,他的功德就跟普賢菩薩差不多,確實是讓許多修行人,通宗通教的,難以接受。
我們看清涼大師給我們的解答,「答,以法是圓融具德法故,若諸菩薩行此法行,是彼所收,或無量劫,或無定限,十千劫言,非此所說」,這是一個小段。《華嚴經》在大乘教裡面是圓頓大教!這個法門是「圓融具德」。什麼叫圓融具德?一位具足一切位,一行具足一切行,這叫圓融具德,這個確實是不思議解脫境界。前面說過很多,後面還有細說。「若諸菩薩」,這個諸菩薩從初發心,初信位一直到等覺,五十一個位次,修普賢行,就是《華嚴》裡面所說的。「是彼所收」,彼就是下面第十七品裡面所說的,「初發心功德品」,那個地方是講初住菩薩,你看看那個地方所讚歎的就是!
在修行時間上來講,或者說是無量劫,或者沒有一定的限制,因為時間不是真的。圓融法裡面念劫圓融,無量劫可以說成一念,一念可以說成無量劫。為什麼?時間沒有了。時間從哪來的?時間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來的。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有時間跟空間;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時空就不存在。沒有空間,沒有距離,遠近沒有了;沒有時間,沒有先後,過去、未來沒有了,當下即是,這是圓融具德法。成就,實在講就看各人的根性。現在我們在大乘教裡面學得也不少,《華嚴經》學到此地也學了三千多個小時,大致上情形也很明白了。佛跟凡夫的差別在哪裡?除了覺跟迷之外,毫無差別。同一個法性,同一個法身,真的是「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們現在對這個話沒有疑惑了。
諸位要記住,十方三世佛,十方包括我們,三世講過去現在未來,我們是未來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我們相信,我們眾生跟佛沒差別,這個要知道。差別在什麼地方?眾生很不幸,一念不覺則起無明,無明裡面就起了分別,分別裡面就起了執著。這是世尊在這部經(還在後面就是)「出現品」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換句話說,佛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我們凡夫今天是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你要問,你什麼時候成佛?也不要問時間,也不必問修學,你什麼時候能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就成佛了。佛門裡面有句話大家都知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是比喻,比喻什麼?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你只把這個放下就成佛,哪有時間長短!
你放不下,放不下就得無量劫,無量劫還成不了!為什麼?我們過去有沒有經歷無量劫?有!生生世世。有沒有學佛?有!學佛,這是佛門的術語,要用個普通的話來說,求智慧、學覺悟;佛這個字是智慧、是覺悟的意思。你就知道,不但是我們,哪個人、哪個眾生生生世世不是在求智慧、求覺悟?都是!生生世世都在求!真不容易,一萬劫的時間才學到一個信心,十信位,才學到信心,不容易!
現在我們看到外國很多這些科學家、心理學家寫的一些報告,幾乎他們也肯定,人真的是沒有生死,而是生生世世。有時候藉著這個肉體,有時候不用這個肉體,這就說明什麼?不用肉體,是在靈界。今天佛給我們講的三界,六道裡面的三界,需要藉身體的是欲界,有身體,色界有身體,沒有身體的是無色界。但是我們看看國外的這些報告,他們雖然講不要身體,不要物質的肉身,依舊還在學習,我看看他們的報告,他們的欲望沒捨掉。他們所說不要的身體,是不要我們人道,一部分畜生道的這種物質的身體。我們曉得,餓鬼道、地獄道、欲界天有沒有身體?有!不過他們的身體跟我們的身體不一樣、不相同,我們跟他是不同維次的空間。中國人、外國人習慣都把他們稱為靈界,稱他們作靈魂。靈魂還是有身體的,不是我們這個物質的肉身,所以他們並沒有到沒有身體。
到沒有身體是無色界,那個層次高了,比色界四禪還要高。我們從國外這些報告,還沒有看到這樣的境界。佛給我們講的那更不可思議,《華嚴》裡面給我們說的,十法界之外有華藏世界。像華藏世界這樣的大世界,在法界虛空界裡面不止一個,很多很多,這是我們在前面讀過的「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是講我們這個地區、這個大世界,「世界成就品」裡面就講無量無邊的華藏。這些西方科學家還沒說到,這是講宏觀世界。講到微觀,微塵裡面有世界,世界裡面有微塵,微塵裡頭又有世界,重重無盡,這個科學家沒說過。《華嚴》真的是不可思議!
我們的成就有沒有時間限定?沒有,我們現在明白了。明白之後,好!這太難得了,佛法修學最重要的是悟,覺悟。覺悟之後怎麼樣?要修。怎麼修法?放下!我在第一次接觸出家人,章嘉大師,我第一次跟出家人見面,我就向他請教。方老師把佛法介紹給我,我知道佛法好,佛法非常殊勝。我向他老人家請教,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很快就能夠契入?他老人家教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看得破是明瞭,《華嚴經》上這句話那是太清楚不過了,「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句話說盡了。這句話你就覺悟了,大徹大悟。悟後就起修,修什麼?我們只要把執著、分別、妄想放下,本來就是佛!你跟十方三世諸佛沒有差別,本來就是,當下就是!為什麼放不下?
這個放不下,我們讀了世尊所講的許多經論,明白了。我們的迷,就是一念不覺而起無明,我們的迷,時間真的是很長,習氣非常之重。你看,知不知道?知道,非常清楚。可是不要說是妄想放不下,分別放不下,執著還放不下,生生世世修行只可以說分別執著輕了一些。果然能把執著真放下,那在《華嚴經》裡面講的,我們這是十信位的菩薩,執著統統放下是第七信位,七信位的菩薩,他放下,這叫功夫,這個功夫跟阿羅漢平等,阿羅漢放下了執著,七信菩薩也是放下執著。但是看破,阿羅漢沒看破,七信位的菩薩看破了。所以就智慧、德相上來講,阿羅漢跟七信菩薩不能相比,懸殊太大。因為阿羅漢所修的是行布次第,七信位的菩薩他們所修的圓融具德,那怎麼能比?
我們今天接受的是大乘教,我們有沒有得到像經上講的這一切功德?我們有沒有得到?諸位想想,沒有。只是聽起來很好聽,真正的功德利益沒有得到,什麼原因?我們有解無行。清涼大師對我們的批評,他怎麼說?增長邪見。真的是邪見,不是假的。我們理解的跟佛經上講的沒有相違背,這不能算是正知正見嗎?不行。為什麼不行?你的心思不正;心邪一切都邪,心正一切都正。心怎麼邪?你想想你有沒有自私自利?有!有沒有名聞利養?有!貪不貪愛五欲六塵?貪!還有沒有貪瞋痴慢?有!這心不正,你所解的縱然是正,你的心行不正。所以,這個地方講的菩薩的修行功德,我們只是仰慕,一分都得不到。不但圓融的功德得不到,行布的功德也得不到,為什麼?沒有真修!
《觀無量壽佛經》上,世尊給我們講的淨業三福,「孝養父母」做到沒有?很多人都說,我對父母很孝順。自以為很孝順,聽了《弟子規》的講座之後,感動得流眼淚,自己說以前我以為很孝順,現在聽了之後才知道我不孝順。在沒有學過之前,你那個孝順是用你自己的標準,以為很孝順。《弟子規》裡面所說的,不是你的標準,那是倫理道德的標準。這一對比之下,自己就比下來了,差太遠了。所以,孝養父母沒做到。養父母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供養,現在一般人在物質上的生活照顧到,算是不錯了,自以為很孝順。除了物質供養之外,要養父母的心,你做到沒有?怎麼叫養心?要叫父母晚年生活快樂、幸福,有沒有做到?
父母在晚年,他最大的快樂是什麼?家和。一家人和睦相處,兒孫都懂得互相敬愛、互相尊重、互相關懷、互相合作。夫妻不和,不孝順,你說父母多難過;兄弟不和,那更糟糕,父母痛心。再看第三代孫子輩,是不是能和睦相處?內孫、外孫在父母心目當中都是自己的骨肉,如果有不和,如果有爭執,父母心難過。做到沒有?再說你在外面工作,你對你的上司尊不尊敬?對你的同事和不和睦?對你的下屬照不照顧?如果你沒有做到,都是父母所擔心的,父母擔憂。讓父母擔憂,不孝!這是孝道裡頭第二樁事情。還有最大的,養父母之志。父母對你的期望,希望你這一生做人,道德、學問、才幹要有傑出的成就,為社會、為國家、為眾生做出最大的貢獻,所謂是榮宗耀祖,你的父母感覺到光榮。你做到沒有?這都包括在「孝養父母」這句裡頭。
第二句「奉事師長」,師長對學生的期望跟父母差不多。師長一生的生活,物質生活如果有缺乏,學生要照顧。師徒如父子,照顧師長的生活跟照顧父母是相等的。你懂不懂這個道理?我們的老師,如果他的兒女好,都孝順,我們做學生的人可以不操心。如果兒女不在身邊,照顧不到,晚年的時候生活有問題,那就必須要像照顧父母一樣照顧他。老師對我們的教誨,有沒有真的依教奉行?沒有依教奉行,這對老師不尊重。老師對學生的期望,有沒有成就?做老師的人一生唯一的期望,是學生將來學的成就比他好,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是老師無上的光榮。學生的成就不如老師,老師很痛苦,常常會慚愧,沒教得好!
當然,老師要找個好學生不容易,學生要找個好老師也不容易。自古以來,這確實是緣分,所謂可遇不可求。遇到之後,老師不會捨棄學生,學生要是有眼光、有智慧,也會跟定這個老師,師資道合,這才能有成就。這個裡面就是印光老法師常講的誠敬,學生對老師誠敬,老師對學生也是誠敬,「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講孝親尊師不是容易事情,這是佛教導我們,修行從這個地方修起。明瞭,把這個大道理清楚、明白了,放下,放下一切不應該的。我們看看《弟子規》,《弟子規》是個標準,《弟子規》上教我們做的,我們都做到;《弟子規》裡面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統統都放下。在家是好兒女,在學校是好學生,這樣才能夠成就真實功德。
十千劫這個說法,「非此所說」,不是《華嚴經》上講的。說這個話的人也有根據,下面會有,十千劫是《仁王經》上所說的,不是這個地方所說的。《仁王經》是大乘,這個經是一乘;《仁王經》是菩薩法,這個經是佛法,不一樣。下面舉例子,「如下善財童子,及兜率天子等,所行所得,並是其人,不同行布次第教中之所說也」。在這部經裡面末後的一品「入法界品」,《四十華嚴》的名稱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這是品題。善財給我們做了表演,成佛要多久時間?一生,即身成佛。
他會修!所謂會修,會放下、會學習,他參訪德雲比丘,他就是圓教初住菩薩;他參訪海雲比丘,他就是二住菩薩。捨初住,放下初住,他就是二住;放下二住,他就是三住,他所修的就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看破、放下。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留戀,你才能步步高升;如果你得一法,你對它有留戀,你不肯放下,那就沒法子,你就永遠停在那裡。好像我們現在登樓一樣,我們上到這個十一層,不想再上去了,那你就停留在這個地方,這是錯的。不能停,一直往上去,要走到盡頭,盡頭是第五十二層妙覺位,叫究竟圓滿佛。
於是我們曉得,我們今天是在人道,在人道裡面學習,學什麼?學孝親、學尊師、學愛心、學謙虛、學恭敬、學十善業。這是我們這一生在這個階層裡面的功課,我們要很認真把它學好,學好之後就升級,升到哪裡去?升到天上去。如果說我們來生,來生還到人道,那留級。為什麼會留級?你這些功課沒學得好,不及格,沒學好要留級。如果來生到三惡道去的話,不但是沒有學好,你學得太差了。譬如六十分及格,五十分留級,你只能夠學個十幾二十分,這不行,程度太差了。太差,降級,到畜生道,降級了,到餓鬼道是又降一級,到地獄道是連降三級。降級容易!一下連降三級。從地獄道再要學習,慢慢把功課重新學習,升到人道來,可不是那麼簡單事情,這跟讀書一樣!
所以我們要曉得,我們來幹什麼?來修行的;外國人講人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有目的、有方向、有目標,來學習。你這一生一定有你的功課,你的功課就是你這一生做人的一些缺點、缺陷,你統統要學好。學到及格才能往上升,好不容易!為什麼?功課不是一樣,好多樣,門門都要達到標準。你想想看,孝親要達到標準,尊師重道要達到標準,愛心、恭敬心要達到標準,十善業裡面,身三、口四、意三都要達到標準,才能往上提升。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下文,「又十千劫,乃是一經,瓔珞但言一劫二劫,此經縱有行布,亦皆圓融」。這一段清涼大師有個小註,為我們註明「又十千劫,乃是一經,是即仁王經」。「此經縱有行布下」,末後一句解釋得很清楚,「行布乃是圓融之行布耳」,所以跟一般大乘教裡面所講的不一樣。《華嚴》經論這個意思說得很多,「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顯示出這是無障礙的法界。清涼大師說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才是圓融具德,無障礙法界。
善財為我們示現的是一生成就,不要等到來生。我們一般人,一般普通人,業障習氣非常深重,這一生遇緣又不善,我們學佛這一生當中也能成就嗎?《華嚴經》的答案是能。用什麼方法?《華嚴》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所以《華嚴》、《法華》確實是引導我們歸淨土。淨土法門帶業往生,只要你真正能信、能願、能行,具足這三個條件。印光大師他老人家一生常講「信願持名」,這就是信願行。行是什麼?執持名號,求願往生,沒有一個不成就。
真正念佛人,還是要放下萬緣,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要放在心裡;放在心裡面都是障礙,這是業障。障礙什麼?障礙你不能往生。統統放下,就沒有障礙了。果然能夠放下一切執著,到西方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不是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是執著沒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放下,生凡聖同居土。執著放下了,生方便有餘土;分別放下了,於一切法當中不再分別,生實報莊嚴土;妄想也放下,不起心、不動念了,生常寂光淨土。所以《華嚴》末後導歸極樂,這才得到究竟圓滿。由此你就明瞭,淨土法門不可思議。
《華嚴》圓融具德,淨土是不是圓融具德?當然是圓融具德,圓融具德就不可思議了。這一稱六字洪名,古大德說「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叫萬德洪名,萬是形容,不是數字,就是圓融具德。真的是一行一切行,具足一切行,一念具足一切念,真正不可思議的法門。所以這個地方,一經就是《仁王經》,《仁王經》上所說的。《瓔珞經》裡面沒有說十千劫,但言一劫、二劫,時間都是很長,都是行布次第法門。
再看底下這段文,「亦有引此下文,證成此信,乃是捨異生性,成就聖性,出無明地,生如來家,以有則獲灌頂而升位等,非是信故」。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鈔》裡面說,這段文「傍敘異說」,這是在隋唐時代安國法師他有這種說法。大師必須在此地辨別清楚,為什麼?怕我們受到影響而對這個經教產生疑惑,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一定要斷疑生信。他說得也不錯,而且是引本經的經文。他以為這個信不是十信位裡面的信,為什麼?「捨異生性,成就聖性」,聖性就是同生性。同生性跟異生性是法相唯識裡面的名稱、名詞。什麼叫異生性?跟諸佛用的不是一個心性,這就異。同生性,跟佛是用一個性。你就知道,諸佛用的是什麼心?真心。十法界裡面的眾生用的是什麼心?妄心。妄心就是異生性,真心就是同生性,跟諸佛相同,就是此地講的聖性。
法相唯識的修行,總的綱領是轉識成智,轉就是捨,識就是異生性,智就是同生性,轉八識成四智。諸位要曉得,六道凡夫用的是八識,第六意識是分別,第七識是執著,第八識是含藏業習種子,就像什麼?像倉庫一樣。你這一生從起心動念到言語造作,阿賴耶裡面都有檔案。這一生如是,過去生生世世的檔案統統都在,而且記錄得非常詳細,一絲毫都沒有漏。不是別人給你記的,是你阿賴耶識裡面自然有這種功能,我們現在一般人講落印象。我們自己印象深的,我們就很清楚;印象很薄弱的,我們自己早都忘掉了。但是你忘掉是可以,阿賴耶識裡頭沒有忘掉,這個道理要懂。所以用的是跟諸佛如來用的不同的心。
菩薩,菩薩把這個捨棄掉了,你看不要第六識,第六識分別,不要分別。不要分別,它自然就變成妙觀察智;我不執著,不執著是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這兩個一轉,阿賴耶自然就轉了,阿賴耶轉成大圓鏡智;前五識,就是眼耳鼻舌身,轉變成成所作智。這四個都有智,所以叫轉八識成四智。四智是什麼?四智就是我們講的大菩提心,真心!這叫聖性。法相宗用功,也就是學習的總綱領,轉八識成四智。八識有從因上轉的,有果上自然轉的,所以你一定要懂得在因上轉。前五識跟阿賴耶是果上轉的,換句話說,在因地修行用不上力。因地修行只有兩個,第六、第七,第六是分別,第七是執著,從這兩個下手。這兩個轉過來,前五識跟第八識自然就轉,跟著就轉了。
你看看跟世尊在《華嚴》上講的,道理是不是一樣?跟佛法總的綱領、總的修學目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捨執著就成正覺,正覺則稱為阿羅漢;捨執著就是轉第七識,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就是正覺,就是阿羅漢。轉第六識,第六識是分別,轉分別為妙觀察智就是菩薩,正等正覺。然後阿賴耶轉了,阿賴耶轉成大圓鏡,那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各宗典籍裡面講的不一樣,這是世尊當年在世的方便說。因為學生很多,根性不相同,善根、福德都不一樣,世尊說法應機而說,總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就是善巧方便。方式不一樣,你看用這些名詞術語,修行的方法不一樣,可是他的原理、原則相同,方向、目標一致,決定沒有改變。所以捨異生性,成就聖性。
在我們現前,我們再用方便法來說,因為淨宗修行重視「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經.三輩往生》裡面講過,「往生正因」裡面講過,我們要記住,不要到臨終時候往生產生障礙,那是你自己誤會,經上決定沒有說錯。要知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一向專念沒有問題,實在講沒有問題還是有問題。一向專念,大勢至菩薩講得好,怎麼叫一向專念?「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叫做一向專念。這句話再淺一點來說,覺明妙行菩薩講得好,念佛的祕訣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怎麼發法?我們把菩提心很具體的、簡單的說出來。菩提心,你看《觀經》上講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起信論》裡面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我們把經論合起來看,菩提心的體是至誠心,就是《起信論》講的直心,直心是至誠,真誠到極處,這是體。深心是作用,深心是自受用,就是你用什麼心對待自己。你怎麼對待自己?你怎麼樣對待別人?起作用不外乎這兩個,一個是對自己,一個對別人。對自己叫深心,深心不好懂!《無量壽經》的經題上有修學的指導綱領,那就是深心。《無量壽經》經題諸位要記住,「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無量壽莊嚴」是果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果報;「清淨平等覺」是修因,清淨平等覺就是深心。
所以我們對自己,要學習心地要清淨,心要平等,心要覺悟。所以我們就把這個收進來,我講菩提心,講「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菩提心,這是我們天天要學的。在哪裡學?在生活當中學,我們起心動念是真誠心、是清淨心、是平等心、是正覺心、是慈悲心。生活如此,工作也如此,處事待人接物統統用的是這個心,這叫發菩提心。然後你這一句佛號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沒有不往生的道理!《無量壽經》上給你講的這個原則,你統統做到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由此可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捨虛偽的心、虛情假意。真誠的反面是虛情假意,虛情假意是異生性,要捨去,要成就真誠心。要捨一切染污,染污裡面有善跟不善,統統都要捨棄。那個染污,善是三善道,惡是三惡道,業因!如果你不捨掉,六道出不去。所以善與不善統統要捨,決定不能執著,要放得乾淨,要放得徹底。平等心怎麼學?對任何人沒有傲慢心,決定不能有一個念頭,「你不如我,我勝過你」,這是不平。要知道佛在大乘教裡頭,千言萬語告訴我們,「生佛平等」。你看他說話多謙虛,他把眾生放在前面,佛放在後頭,他沒有說佛生平等;生佛平等,生佛一如,這就是佛對眾生的尊重。我們平常處事待人接物,有沒有把別人排在前面,我自己放在後面?這就是學佛!佛就是這樣的,佛總是把別人排在前面,自己放在後面。處事待人接物要有智慧,不能用感情,正覺就是不用感情;用感情,覺就沒有了,就迷了。清淨、平等、正覺對自己,這就是真誠;對別人只有一個慈悲,愛人如己。真正懂得尊敬人,真正懂得愛別人、敬別人,這個要學!這是我們現前的功課。
在日常生活當中學「看破」,看破什麼?樣樣清楚、樣樣明瞭;學「放下」,放下學不要執著,不執著、不分別。起心動念我們不要說,那個太難了,只要能夠把分別執著放下,就了不起。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要學「自在」、要學「隨緣」。自在是什麼?現在講放鬆,不要緊張;隨緣,不攀緣。最後是「念佛」,念佛的目的是求生淨土,我們這一生的方向、目標完全正確。這一生當中確實我們也能做到「捨異生性,成就聖性,出無明地,生如來家」。無明地是十法界,不但出六道而且要出十法界;如來家是一真法界,《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淨土經裡面所講的極樂世界,這是如來家。「以有則獲灌頂而升位等」,這是在《華嚴經》上看到的,十住菩薩,第十住叫灌頂住。所以他說「非是信故」,為什麼?十信裡頭沒有灌頂位,十住圓滿的時候有灌頂位,初住已經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意思是安國法師他說的。
下面是清涼大師給我們的開示,「若爾,初地豈得灌頂升位等耶」。這就是反問,灌頂是最高了,那初地,現在我們在經上看,初地在灌頂之上。這個灌頂位是十住位,十住菩薩灌頂位,十住上面十行,十行上面十迴向,十迴向上面才初地。初地叫歡喜地,我們講「法喜充滿」,儒家所說的「不亦說乎」,他到這個境界。這個地方清涼說得好!下面說「若云展轉,進入佛地,何以不得始自於信,展轉入耶」。這段是假設,對方這樣的說法,這個說法能不能成立?也不能成立。如果說展轉能夠證入佛地,那為什麼不能夠始於信位?真正入佛地是初住,初住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脫離十法界。我們知道初信位的菩薩沒有出六道,這個我們要知道,七信才出六道輪迴,初住出十法界。所以,若是展轉進入佛地,那為什麼不從初信開始?
說他這是初信位,還沒有能夠捨異生性,成就聖性,出無明地,生如來家,沒有。換句話說,我們說得簡單一點,初信位的菩薩沒有出十法界,初住出十法界。初信只證一個位不退,三不退裡面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他只證得一個位不退。雖然在六道,決定不會墮三途,前面跟諸位報告過。如果不求生淨土,他還有隔陰之迷,但是他決定不墮三惡道。如果要求生淨土,難得!他不是生凡聖同居土,他生方便有餘土,比六道一般的凡夫高明多了!從這個地方來看,你就曉得淨土真正不可思議。
再看底下一句,「若許從信展轉入者,何以要判此乃捨凡入聖」。如果你說,行!可以從初信就展轉入佛地,那為什麼這個經上又要判,這是用他自己說,他自己前面講捨異生性,成就聖性,出無明地,生如來家,這就決定不是十信位。清涼大師引底下文,「下文自有十地之會」,十地才是真正進入佛地,佛的家,登堂入室。初住菩薩已經入了佛的家,到達什麼地方?大門進去了。大門進去一定有庭院,裡面有堂屋,登堂入室。十住是入門,十行、十迴向登堂,十地入室了。所以下文,我們看到往下講的時候,下面有「十地品」,「十地品」當中,「此中尚隔住行向等」。因為我們現在講的是十信位,十信位上面有十住、十行、十迴向。然後再「判為入地,乃孟浪之談」,孟浪是開玩笑。
這些問答說明,十信裡面的發心跟初住發心,雖然發心不一樣,有淺深差別,但是發心的功德是一樣的,都是不可思議。為什麼?因為這個法是圓融具德法。雖然講五十五個位次,這是行布,行布是圓融的行布,跟一般大小乘裡面講的行布次第不一樣,境界不相同。看破淺深廣狹不相同,道理在這個地方。看破淺深廣狹不相等,就是智慧不相等,心量不相等。大乘通教、別教,《華嚴》裡面講終教,始教、終教、別教,那個心量不能跟圓教相比。
清涼大師在這部經的經題,講經題的時候,講《華嚴》的當機,也就是說能夠學《華嚴經》,能夠接受《華嚴經》的對象,要具備些什麼條件?十種當機裡面最後一種,叫大心凡夫。我們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雖是凡夫,一般凡夫沒有這個心量。因為他的心量跟菩提心相應,所以他有條件來學習,有能力受持。又何況這些大心凡夫決定不會捨棄念佛求生淨土,乘著《華嚴》的大船,航向極樂世界蓮池海會,這是肯定的。「下發心品」,就是底下第十七品,「亦判為初地發心,義同此會」。這是經中所判的,這個解答得好!問的人引經,答的人也能夠引經。
下面還有一個問答,請看疏文,「問,下云無量億劫勤修學,得是無上菩提智,斯則非一生也,亦非十千以為無量」,這個問問到此地。這也問得好,實在講都是幫助我們,我們學這個經還問不出來!有沒有這個疑問?有。幸虧古大德代我們問出來,讓我們也能夠斷疑生信。這是經文上說的,「無量億劫勤修學,得是無上菩提智」,這就不是一生,也不是十千劫,總不能說十千劫就是無量。這個問題怎麼解答?下面大師為我們說法解惑,「通斯難者,應有二義」,難就是前面的難題,通是什麼?把它貫通,把這個障礙排除掉,應有二義。
第一個是「此約行布展轉義故」,經上所講的是行布展轉之義,說的不是假話。圓頓根性的眾生跟我們一般眾生有沒有差別?有!有很大的差別。在中國就有例子,像唐朝時候禪宗六祖惠能,那就是圓頓根性。在中國歷史上,五千年的歷史,惠能以前沒有惠能這樣的人,沒有這種根性;惠能大師以後,這一千三、四百年也沒有這種根性。我們跟他真的是不一樣。能大師的根性是不是像這個經上所說的,無量億劫勤修學?我們聽了點頭,是!他真的無量億劫勤修學,成就今天的根性。我們在無量劫當中沒有他那麼樣勤學,所以我們的根性不如他。所有一切眾生,各個都是無量劫來在學習,生生世世在學習。學習的功課很多,這許多的功課都必須要完成,才能圓成佛道;沒有完成就不能成佛,甚至不能提升境界。統統要學圓滿,當然不是一生,這是就行布展轉的意思來解答。
第二從圓融方面來講,「約圓融展促無礙故,如上所辨」。就圓融來講,意思就不一樣。念劫圓融,一念可以化為無量劫,無量劫也可以變為一剎那。為什麼?性德法爾如是。稱性,稱性裡頭沒有先後,就是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華嚴經》上所說的。這個意思沒有說盡,但是現在時間到了,我們明天再說。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5:57:3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