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438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四三八卷)  2005/10/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43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菩薩問明品」,賢首菩薩偈頌第五首看起:

  【佛剎與佛身。眾會及言說。如是諸佛法。眾生莫能見。】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餘六偈」,就是從第五到第十,這六首偈「展轉釋疑」。前面提出疑問,菩薩在此地為我們解答。這六首偈又分為四個小段,「初一偈有疑云,若皆圓滿,何以不見」。就是剛才我們念的第五首答這個問題,為什麼不見。「答意云。眾生不見,豈得云無。然有三義,一約他受用,則地前凡小眾生不見;二約自受用,則等覺眾生亦皆不見;若約即應同真,權教菩薩不見」。清涼大師給我們這樣的解釋,我們還是不好懂,如果用現代科學的發現所說的,我們反而容易懂得。科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之間確實有不同維次空間存在,這是我們通常講的二度空間、三度空間,四度空間我們就不好懂,五度、六度,從理論上講,空間維次是無限的。

  科學講空間,佛法裡面講法界,法界在理論上講無量無邊。實在講,佛家講的法界就是今天科學裡面所講的空間。既然說是圓滿,為什麼會不見?圓滿應該就可以見。這個問題,不見,前面也說過很多,不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六道十法界裡面的境界,特別是六道。六道就是六種不同維次的空間,每種不同維次空間還有很大的差別。如果嚴格的來講,我們今天在人道是不是一個共同維次空間?沒錯,是有共同的。

  《楞嚴經》上講有「同分見妄」,可是還有「別業見妄」。同分見妄,這是相同。雖然是相同,為什麼我們對於一個人、對於一樁事、對於一個現象,每個人看起來,我們的感官感受都不相同。感受不相同,說明我們這裡頭有差別空間維次。這個事實真相我們能體會,只要是細心一點,你就能體會到,很清楚的擺在我們面前。同樣眼睛看,有的人見得很真切,有的人見了歪曲;總的來說,就是佛在大經裡頭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由於我們的心想不相同,同樣是一個人,每天境界也都不一樣。今天我看這個很順眼,看得很歡喜;過幾天我覺得它很討厭,這是什麼原因?那心念頭變了,心想不一樣。這心想全是妄想,不是事實真相。什麼時候你才能夠見到事實真相?佛菩薩告訴我們,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事實真相你就見到了,那個時候才叫做大圓滿,你才看到法法平等,無有高下。自性裡頭的大慈悲心從這個地方就流露出來。

  佛說慈悲也講有四種(有四大類),凡夫境界裡面的慈悲叫「愛緣慈悲」,這凡夫。你喜歡他,你對他就慈悲,你不喜歡他就沒有慈悲心。受過聖賢教誨,有良好修養的人,他的心量擴大,就是「眾生緣慈悲」。像《弟子規》裡面所說的「凡是人,皆須愛」,這是聖賢的教誨。你自己沒有達到聖賢的境界,依照聖賢教誨做是正確的。雖然你現在的心還是妄心,還有妄想分別執著,你做得沒錯。聖賢人對於一切眾生那個愛心是真的,清淨平等的;我們凡夫學聖賢,對於一切眾生都有愛心,可是這裡頭還是有差別,還是有染污。但是,總而言之是我們很認真在學習,希望我們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

  真正契入到佛法,像阿羅漢、諸菩薩們,他們叫「法緣慈悲」。眾生緣慈悲還是凡夫境界,法緣慈悲就不一樣,法緣慈悲在什麼時候?阿羅漢以上,也就是超越六道。六道裡面所謂是志士仁人,有仁德的人,眾生緣慈悲。菩薩修行,見思煩惱斷了,也就是說於一切法不再有執著,分別也漸漸淡化,沒有那麼嚴重,這入法緣。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緣慈悲。

  再往上面去,那就突破十法界。突破十法界,我們曉得上面是一真法界,在《華嚴》稱為華藏世界,在淨土稱為極樂世界。雖然這裡面還有品位不同,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華藏世界裡面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還是不同。但是他們統統都是「無緣慈悲」。緣,用現在話講條件,無條件,對人對事對物一片真誠愛心,沒有任何條件,這是佛的境界。雖然是無緣慈悲,無緣慈悲裡面也有差別,他無明沒斷盡,十住菩薩就比不上十行菩薩,十行菩薩就比不上十迴向菩薩,十迴向就比不上十地菩薩,但是統統是無緣慈悲。所以無緣慈悲裡頭有很細的差別,我們凡夫知不知道?不知道。他自己知不知道?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自己如果知道的話,那他就有分別執著,那就不叫無緣,頂多是法緣,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不知道?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這裡面約自受用,等覺眾生也不能見;他受用,那是別人看的,各個不相同。

  我們再看,清涼大師很慈悲他還有小註,《鈔》裡面講的小註,「眾生不見者,即同淨名經云,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這就是佛力加持他的,「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這是我們都念得很熟,常常都會引用,「我世尊本行菩薩道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是」。這實在講代我們問的。釋迦牟尼佛所證的圓滿,他不是分證佛,他是究竟圓滿佛。究竟圓滿佛,那他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他住的不是淨土,這個地方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他的世界,所以難為舍利弗尊者為我們提起這個問題。「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日月豈不淨耶」。這是比喻日月,「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這很容易懂,日月沒有過失,你見到、見不到不是它的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眼睛好的人見到了,眼睛有毛病的人見不到,這是盲人自己的過失,不是日月的過失。佛就叫著「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國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即其義也」。

  舍利弗的示現是阿羅漢,阿羅漢見不到佛的淨土,這是表演給我們看的。實際上,舍利弗是古佛再來,來協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在示現的過程當中,就是世尊說法四十九年,處處為我們提問題。說老實話,我們見了佛的時候,什麼問題都提不出來,大概興奮起來都忘掉。平常問題很多,見了佛之後問題都沒有,提不出來。所以一定要古佛、要菩薩再來,就像演戲一樣,他們來表演幫助我們覺悟。清涼註解裡頭註的這個意思,也就是我剛才所講的,那我們要相信有不是沒有。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當然科學家還沒有辦法證實。我們想像當中,他們一定是用數學的方式,所以數學是科學之母,用數學裡面來推斷確實有不同維次空間,而且這不同維次空間真的是無量無邊。這不同維次空間從哪裡來的?科學家就不知道了。所以科學的發現,知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

  實在講這六道,六道的發現,六道用現在佛法裡面說,天有二十八層,二十八層就是二十八種不同維次空間。下面還有人道、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裡頭空間也都不一樣!天有二十八層,人也不止二十八層。古印度真的是宗教之國,他們修行都著重於禪定。禪定真的是萬緣放下,恢復到清淨心,心地一清淨,他見的境界就愈大。所以古時候婆羅門教講六道輪迴,婆羅門教見到了,禪定裡頭見到,所以禪定裡頭有境界。除婆羅門之外,我們曉得印度有不少高級宗教,佛經裡面講的「六師外道」,這六種宗教都是高級的,他們都是修禪定,都有很深禪定的功夫,所以空間突破了。這六道裡面的狀況,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六道不是佛說的。

  因為婆羅門教比我們佛教歷史長得很多,現在世界上承認印度教的歷史是八千五百年;我們佛教,世界上承認才二千五百多年,比印度教差太遠了。在新加坡九個宗教排列順序是按時間久遠,所以第一個就是印度教,印度教的前身就是婆羅門教;第二個是猶太教,猶太教有四千年歷史,比我們久;第三個就是拜火教,拜火教有三千多年歷史,佛教排名第四,都很有功夫,他們說出來。到釋迦牟尼佛出世才把其所以然的道理說出來了。

  不同空間維次,就是講六道、十法界、二十八層天從哪來的?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這他們沒有解釋,佛說是業力變現的。業力變出來的,就是大經上常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妄想是阿賴耶識,執著是末那識,分別是第六意識。人迷失了自性之後,就是用心意識,心意識叫妄心,妄心變現出妄境,這境界不是真的是假的。所以《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十法界都是有為法,沒有一樣是真的。

  佛法講真妄,它的標準是很嚴格的。凡是真的,永恆不變,這在佛法就是真的;如果它有變化,它有生滅,這決定是妄的。你看看,從能變的心,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心就是生滅心,前念滅了,後念就生,一個念頭變一個境界,所以境界沒有相同的。我們從早到晚,剎那剎那這個境界沒相同的,你看到好像沒有什麼變化,實際上有,它變化得很微細,你沒有辦法覺察。我們細心去想一想,這個道理不難懂,譬如一棟樓房,這樓房建好了,慢慢慢慢它就變老變舊,最後這個樓也會倒掉了。如果不維修它,再堅固的大樓,一百年、二百年、三百年,到五百年、六百年、七百年,跟新建時候不一樣!它是不是突然變成那樣的?不是,是不是年年在變?不是,月月在變?不是,天天在變?不是,剎那剎那在變,這是事實真相。

  可是人的心太粗了,怎麼知道剎那在變?《仁王經》上告訴我們,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一個生滅就是一個變化,能變,外面境界是所變,所以你不知道這個境界是假的。這個東西就像我們看電影一樣,我們看的銀幕,沒有看到放映機後面的底片張張不相同。前面一張跟後面一張很相似,裡面確實不一樣,絕對沒有說是兩張完全相同,找不到。像江本勝博士做水實驗做了十年,今年整整十年,從來沒有看到兩個結晶完全相同,這對了!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心剎那生滅,所有境界是唯識所變的。

  什麼時候你能夠見到不變的東西?真心,所謂一真法界,它為什麼叫真?它不變。為什麼它不變?能現的那個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它心是真心,真心現的境界不變。真心現的境界在哪裡?就在我們眼前,我們六根所接觸的統統都是,不是假的是真的。為什麼又說它是假的?我們的妄念把它扭曲了,明明是個真的,可是在我們心目當中說全都是虛妄的,我們見不到真相。這個毛病不在外頭境界,也不是諸佛菩薩,統統怪我們自己妄想分別執著。這就是「出現品」裡面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完全平等,「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的虧就吃在這裡。

  學佛要怎麼修?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真相大白,那就是佛境界。可是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這句話說得容易,做起來太難了,為什麼?妄想是無始劫的薰習,這時間太久,這個東西是毒,佛家講三毒,貪瞋痴,三毒!貪瞋痴裡頭最嚴重的愚痴。什麼叫愚痴?對於事實真相完全不了解,不了解就會在那裡猜想,愈猜愈錯,愈迷愈深。從愚痴裡面生起貪瞋、我慢、邪見,都從愚痴裡頭生的,愚痴叫無明。這一迷的時候一切都迷了,所有一切境界都扭曲、都變形了。

  境界確確實實是隨著我們念頭在轉,這個道理如果不是佛經上講得這麼清楚,我們確實不知道。真正明白這個道理,對於我們現前生活就有很大的幫助,為什麼?可以用我們的心念改變我們的環境。身體健康,需不需要用醫藥?不需要,用心念把它恢復正常。怎麼恢復正常?沒有妄念就正常了,有妄念就不正常。人為什麼會生病?佛講,你的病根就是三毒煩惱。貪瞋痴叫三毒,不但是一切病的根源,是六道輪迴的根源。這個東西不斷,六道這個幻相就好像夢,這個惡夢你醒不過來;你要把這個東西斷掉了,你就從六道裡頭醒悟過來,超越六道。永嘉大師講的「夢裡明明有六趣」,那是迷,迷夢裡頭有;「覺後空空無大千」,你一下醒悟過來了,就是你把貪瞋痴放下了,六道就沒有了。

  六道沒有,你到哪裡去?實在還在這裡,但境界變了,變成什麼?變成方便有餘土。六道是凡聖同居土,整個境界就變了。這裡面你所看到的是什麼?看到的是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法界,那怎麼會一樣?都是從心想生。我們也看到很多例子,古今中外真正修行人,不管哪個宗教,哪個宗教裡頭都有,佛教裡面佔的比例多,其實哪個宗教都有。只要修定,定能夠把貪瞋痴伏住,只要把這個東西伏住;你伏的力量比較弱,能突破空間維次少。譬如最少的,就是最容易突破的,鬼道。人跟鬼真的是鄰居。

  我初學佛的時候有個同學明演法師,過去我講經也常常說到他,我跟他的關係很密切。在抗戰期間當中我們是同學,早期的時候我在福建建鷗中學,我念過半年,一年級的上半期,以後他也進了這個學校。所以我們以後遇到談起來我們同一個學校,但是時間不相同,但是我們有八年同事。我學佛了,他也跟著我學佛;以後我出家,他工作辭掉他也出家了。他看到我學經很辛苦,講經,一般人不願意聽,所以他就想如果用神通來度化眾生,那多好,我一現神通,大家就相信了。所以他就學密去,跟屈文六學密。密宗很嚴格,在修學之前先要磕十萬大頭,期間大概是半年(六個月),每天拜三千拜,要拜十萬拜,磕大頭,然後才能傳法。他是很用功,真正是依教奉行。

  學了大概有一年,他就告訴我他能看,他跟鬼接觸了,告訴我鬼道那些狀況。我說:你神通沒通,鬼通了。他跟鬼通了。那當然這個人是很誠實的人,決定沒有妄語。人鬼雜居,有人的地方就有鬼住,我們人的房間對鬼沒有障礙,牆壁什麼他好像都沒有障礙,自由走過。他有他的房子,他的那個房子他不能通過,正如同我們一樣。我們的房子,我們不能突破牆壁,那鬼的房子對我們就好像沒有障礙,不同空間維次。他說每天下午四、五點鐘,這街頭上就有鬼出現,很少,那是他們的早晨。最多的是什麼時候?晚上九、十點鐘之後,到半夜二、三點鐘,這個時候的鬼太多太多,到處都是,天快亮的時候鬼就很少。最初看到還有一點恐怖,以後天天見、常常見,習以為常也就無所謂了,跟鬼還有往來。

  我曾經把他這樁事情向李老師報告,我也介紹他認識李老師。李老師告訴我,各有因緣。他跟我同年,四十五歲往生。那往生還算不錯,修行還是有一點功夫,沒有痛苦。他自己知道自己身體不好,到急診室去掛急診,進到急診室大概半個小時他就走了。自己搭公共汽車到急診室,半個小時就在急診室走了,沒有什麼痛苦。他學密的這個階段,臉色發黑,臉上沒有光彩,灰頭土臉,好像陰氣很重。我就覺得他這個不太好,不是個好現象,沒有想到他走得那麼快。

  這就說明人跟鬼這個空間維次最容易突破,只要小小一點定功,那不是很深的,就能突破。你的功夫愈深,突破的層次就愈大。鬼道也很複雜,佛經裡面給我們講三十六種,地獄有七十多種,每個層次(維次)都不一樣,你沒有這個業力,你見不到。章太炎先生做過東嶽大帝的判官,到餓鬼道去上班,地獄道裡面炮烙的刑罰他見不到。小鬼帶他去參觀,到那個地方指給他看,他看不到。這才曉得,這覺悟到了,這個東西不是閻羅王造的,不是天地鬼神做出這種設施讓人受罪,不是的,唯心所現,是你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所以地獄境界真相是如此。

  所以一切境界統統是心想生,這才是事實真相。心地善、善良,沒有一個人不善,沒有一樁事情不善,現前這個環境就是純淨純善的生活環境。我們心不善,我們的環境、人事一切都不善,從心想生。何以說我們在這裡還有善與不善的差別?那是業力。因為我們造的這個業不是純善,也不是純惡,善惡混雜,於是你在境界裡頭,你就看到有善、有不善。善不善都是自己業力變現的。修行人突破空間維次,那是定力,這樣子我們才知道空間維次怎麼來的,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生的。於是我們恍然大白,為什麼空間維次有這麼多?無量無邊?我們一個人的妄想就無量無邊,何況每個人妄想都不一樣。

  這個空間維次太複雜,就像現在的電磁波一樣。你看每個人身上都有個手機,那手機發出來都是波動的現象。現在的磁場波動非常之亂,沒有從前古時候社會那麼樣的清明,磁場那麼好,被這些電磁波擾亂了。這個現象要不是學佛、不是修道,很少能夠體會到。真正修行,尤其修行沒有別的,都是修清淨心,心清淨,你的感受愈靈敏,你曉得這個空間電磁波的亂流。對我們有沒有影響?有影響。對一個沒有定功的人有影響,影響他的思惟,那思惟叫胡思亂想,哪有不受影響的道理!所以修行人最重要的是盡可能的遠離這些干擾,你才能得清淨心。清淨心生智慧,清淨心念佛求生淨土決定得生。

  我們在今天因緣無比的殊勝,就是遇到淨土法門。《華嚴經》是大本《無量壽經》,你看看這部經到最後,經的最後結論「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最後歸哪裡?《華嚴》最後到極樂世界,文殊、普賢統統都往生極樂世界。對於西方極樂世界講得最清楚、最透徹、最明白的,大本《無量壽經》,這《華嚴》。《無量壽經》古人稱為中本《華嚴》,分量少,當然講得沒有這麼詳細,沒這麼清楚。小本的《華嚴》,那就是《佛說阿彌陀經》,這部經完全是勸修。這個法門希有難逢,果然能夠放下萬緣,一心學習,這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七日」,這古人有例子成就的。當然那種成就的人絕對不是一生、二生的,過去生中有底子,這一生當中很少的時間他就成就。我們過去沒有這麼深厚的底子,但是一生的努力,鍥而不捨,三年五載、十年、二十年的功夫,肯定會有成就。

  所以《無量壽經》上講得好,什麼條件能去?「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看上輩、中輩、下輩都有這一句,你就曉得這句是往生淨土的真因。菩提心是什麼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就用這個心,一片真誠。別人欺騙我,不怕,不生瞋恚,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就生煩惱,不放在心上生智慧。所以修行你要會修,境界無論是善緣惡緣、逆境順境,統統是修行的好處所,菩薩學處!你看看《華嚴》五十三參就明白了。

  順境善緣,就是善人,在這個境界裡頭最容易生的貪戀,你要在這裡頭放下貪戀,就是沒有貪愛的心,沒有留戀的心,你心清淨,修這個功夫。逆境惡緣,遇到人都不是好人,都常常找麻煩的,找麻煩的人有的是有意,有的是無意,為什麼會有這個事情?是過去生中自己造的不善業感召的。所以明白通達了,他來毀謗我也好,侮辱我也好,陷害我也好,要不要放在心上?不要,逆來順受,不生瞋恚,決定沒有報復。他毀謗我,我毀不毀謗他?不毀。我毀謗他,那就錯了,這個怨結就解不開;他毀謗我,我恭敬接受,這個帳就了了、就報掉了,這要有智慧,斷瞋恚。

  咱們貪瞋痴就是在日常生活、在處事待人接物裡面去修,把貪瞋痴修掉。貪瞋痴沒有了,另外一個東西出現了,戒定慧出現。戒定慧是性德,就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的「如來智慧德相」,戒定是德相,慧是智慧,是你自性裡頭本有的。你把貪瞋痴磨掉,統統都是在境界裡頭修掉的,離開境界到哪裡修?所以在這個世間樣樣放得下。最重要的就是放下是非人我,《弟子規》上講得好,「道人善,即是善;揚人惡,即是惡」,揚人惡,你跟人家結怨。古聖先賢教導我們「隱惡揚善」,做人應該如此。別人有好的地方讚歎,別人有錯誤地方不提,不提是你的德行;如果不放在心上,那是你的功夫。為什麼?你心清淨,不接受任何染污。

  常常說這個不對,說那個不對,你心不清淨,口造業。你毀謗那個人,那個人有沒有受到害處?那得要看對方的功夫,如果他是個明白人,於他絲毫損失都沒有。不但他沒有損失,對他還有好處,什麼好處?成就他忍辱波羅蜜,你要曉得一個成就一切成就,六波羅蜜都成就了。但是自己呢?自己說人家那個一定要背因果責任,你造的惡業,你肯定要受報,沒有法子避免的。果報真的叫自作自受,不是別人給你受的。我們如果不學佛,不天天接受聖賢教誨,哪裡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我從這裡學會了,這幾十年當中,別人毀謗我,我讚歎他。一個人一生當中,說是一個惡都沒有的,找不到;再惡的人,說一個善沒有的也找不到。人,六道裡面眾生都是善惡混雜,所以佛菩薩讚善隱惡,菩薩道,這個人就是菩薩,成就自己的德行。以這個真實的功德迴向求生淨土,哪有不生的道理!這是我們不能不懂的。

  我們能見佛、能見菩薩,清淨心能見;妄想分別執著是決定見不到。見到就是空間維次突破,見不到是沒有辦法突破空間維次,道理在此地。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第六首偈:

  【其心已清淨。諸願皆具足。如是明達人。於此乃能睹。】

  這首偈非常好,前面是疑惑,「若皆圓滿,何以不見」,這首偈為我們解答,「若皆不見,何以知有」,怎麼曉得有這些事實存在?底下解釋說「有見者故」,為什麼知道有?確實有人見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見到的人,古今中外統統有,特別在這些年來,我們走遍世界許多國家都是時有所聞,而且有的時候報紙雜誌裡面都有刊登,科學沒有法子解釋的靈異的這些事情。為什麼有人見到?見到的人條件是什麼?我們一般人講的特異功能。在從前說是具有神通,有天眼通的人、有宿命通的人、有他心通的人能夠見到。實在這種特異功能的人,自古以來就很多,你要細心觀察,可能這些人都在你的身邊。

  這個地方給我們講它「有三義」,就是有三種狀況。第一個是「初則淨意樂地已去,由願自在力故,見他受用」。這是第一個條件,心地清淨到一定的程度,由於自己有願力,沒有願力不想見就見不到,想見就見到,他具有這個條件。一個是想見,一個是自己確實心地清淨,空間維次的障礙突破了。空間維次是我們妄想分別執著造成的,本來沒有。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這個東西,所以它叫一真法界,這個東西是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所以你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這個障礙就沒有,全都通達了。

  所以我們在一般大乘教裡面常常讀到的,放下執著,六道的狀況統統明白了,這個空間維次突破了;放下分別,九法界的障礙突破了,突破得更大;如果能夠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的見量就是遍法界虛空界,十方一切諸佛剎土,你想見就在眼前。因為在那個境界裡頭,時空都等於零,這是現在科學家證明,在理論上講確實是如此。具足某一種條件,時間、空間不見了。空間沒有了,就是距離沒有了,我要看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在面前;我看華藏世界,華藏世界在面前,距離沒有了。時間突破了,先後沒有了,我想看五千年前我們此時此處的狀況,那境界就現前,就是說你能夠回到過去;我想看二百年之後的香港也行,你能夠跨越,就是我們現在講時光隧道,你能夠進入到將來的二百年。這是現代科學家給我們提出證明,這個證明是理論的證明,事實做不到,就是說他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來突破。

  時間、空間不是真的,這在佛法裡講得很透徹,你看看《百法明門論》裡面,把時間、空間列入不相應行法,二十四個不相應裡面,有時分,就是時間;有方分,方分就是講空間,我們現在講時空。什麼叫不相應?不相應行法,它跟心法不相應,它不是心法,它也不是心所法,它也不是色法,但是它有這個事情,這個事存在。現在我們的名詞叫抽象概念,所以時空是抽象概念,你真的找不到它的邊際。這種抽象概念可以打破,只要打破時間,先後沒有了;打破空間,遠近沒有了。

  我們在淨土《往生傳》裡面看到,有人念佛臨終往生,人家問他:極樂世界在哪裡?極樂世界在堂屋。他睡在房間,在堂屋,這句話就是告訴你,空間沒有了,當下就是。時空沒有突破,佛講極樂世界距離我們這裡十萬億佛國土,突破之後,原來就在隔壁房間,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所以說是你有這個條件,心地清淨是條件,再加上你的願力,想見什麼都見到;想見欲界天,欲界天見到,想見色界天,色界天就現前,想見阿鼻地獄,阿鼻地獄就現前。最重要一個條件,心地清淨。『其心已清淨,諸願皆具足』,想見什麼就見什麼。

  我們在《地藏經》上看到,你看光目女跟婆羅門女,知道母親在世造作很多惡業,一定生在地獄去受苦去了。兒女孝心懇切,總是希望幫助亡母,希望能超度她,緣也好,遇到一位阿羅漢就供養他。阿羅漢接受供養之後一定要問她,你有什麼求願的,她就說出來。阿羅漢入定,入定怎麼樣?時空維次打破,看到她母親在地獄受苦,出了定就告訴她,不入定就見不到。他心地清淨,再加上他願意幫助她去看她的亡母。阿羅漢什麼功夫?剛才跟諸位說過,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再執著了,見思煩惱斷了,就有這個能力,六道裡頭什麼他都能見到。這是屬於現量境界,這不是推理,不是理論上推想的;科學家今天還是理論上在推論,覺得從理上講有這個事實,但是不知道什麼方法能突破。

  你看看,在佛教裡頭,在古印度許許多多宗教裡面,甚至於在基督教、天主教裡頭都有,都是修什麼?清淨心。清淨心在佛法裡頭稱之為禪定。我們的心本來清淨,現在為什麼不清淨?妄想分別執著把心搞不清淨。我們今天學佛,學佛為了什麼?你為什麼學佛?自己不能不知道,我學佛是為離苦得樂。學佛學得愈學愈苦,這就錯了,大錯特錯!離苦得樂是果,要想得到這個果,佛教給我們你要修因。因是什麼?破迷開悟。我們迷了,不覺悟,所以破迷開悟是佛教總的目標,是我們學佛總的目的,這不能不知道。

  我們在這麼多年當中,早年韓館長護持不容易,三十年!她老人家往生之後,兒女沒有真學佛,所以很輕易的受別人挑撥,聽了別人一些謠言,疏離了我們,他將道場收回,我們只有離開,什麼原因?就是沒有認真去學教,會發生這個事情。我們在新加坡四年,也做了不少事情,最後我們也不得已離開新加坡,什麼原因?請我們去講經,自己沒有聽,道場常住沒有認真去學教,迷破不了。受一些人,當然人在這個世間總是免不了嫉妒障礙,古人所講「同行相忌」,有人說一些是非,他就相信,於是護持的念頭就變了,我們又不能不離開。

  護法的功德不可思議!佛法能不能常住在世間,靠誰?不是靠弘法的人,靠護法的人。這次我們回到香港來講經,啟請的人三個,何彩娟、何麗湘、張美鳳這三個人,這三個人無量功德。香港回歸我到這裡來看,總是過去在這裡講過經,對這個地方有一分情,非常歡喜看回歸大典,碰到這些老同修。她們三個人希望我再回來講經,所以這一次回來。非常難得,得到陳老太太、胡居士她們這些人出錢出力才有這麼一個道場。

  今天我看到,他們有一個公告給我看,我非常歡喜,如法。所有的這個道場的同仁、義工統統要聽經,這了不起!我弘法五十年頭一次,這叫真正如法道場,每個人都聽經,每個人都明理,正法永住世間,絕對不會有是是非非的事情,沒有了。不聽經,每個人有每個人想法,每個人有每個人看法,當然就產生矛盾,這心地不清淨就生煩惱,就有意見,就有隔閡,道場維持難,太難太難!每個人都是正知正見,若真修道人,不說他人過,你這個道場就是六和敬。六和敬的道場全世界找不到第一個,居然在你這個地方能開始這麼做,這個功德多大,不可思議!

  我自己沒有福報,我很清楚,年輕的時候人家算命就算得很準確,沒福!所以我逆來順受,我甘心情願,為什麼?過去生中沒修福,你這一生哪來的福享!我今年七十九歲,出家四十七年,一個侍者都沒有。上講堂的時候,你看看,我這個衣都是自己疊,沒有人替我疊。一般人有福報的,三、四十歲做住持,就至少有兩個侍者,我到八十歲一個都沒有,要自己照顧自己。好在這邊生活,有些居士替我料理;要不然,我會跟李老師一樣,九十五歲還要自己燒飯,還要自己補衣服。李老師是我的模範,我親眼看到的,他一生的生活自己料理,這是什麼?福報不大,不能夠折福,自己有這個能力,自己料理,好。李老師到九十七歲,他是九十七歲往生的,九十五歲才接受同學們的要求,有兩個同學來照顧他,九十五歲以前都沒有,自己照顧自己。我們看了這是我們的表率,生活非常簡單。

  我跟他老人家十年,不但學經教,學生活。所以在台中,我也是自己煮自己吃。我煮一餐飯十五分鐘,一個人生活簡單,麵食的營養好,在台中我一天吃一餐。《印光大師文鈔》裡頭講得很多,麵食的營養比大米要高,所以一天吃一餐的,選擇麵食是最好。所以我就看,麵條太容易,水煮開往裡面一放,再一滾的時候火熄掉,燜五分鐘就好了。菜就放一點到裡面去,鍋就是碗,碗就是鍋,一個,不要洗很多,生活簡單。油,我們常常用花生油、菜油,再加一點麻油,我通常什麼?統統都把它煮熱,放在一個瓶子裡頭,已經煮熟的。吃的時候,麵跟菜裡頭都沒有油,挖一瓢油就可以了,再灑一點鹽就行了,多簡單。哪裡需要人照顧?不需要。所以李老師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

  愈是簡單的生活愈是健康的生活。人很多疾病,源都是吃出來的,吃得不健康!所以老師臨終之前,我去看過他幾次,每次都囑咐我,不要到外面館子吃飯,館子不乾淨,至少跟我講過五、六次,我印象很深刻。愈是簡單的生活愈健康的生活,這個我們要知道,心地清淨,生活簡單,哪有那麼多麻煩。李老師過了一輩子。他告訴我,他從三十三、四歲就開始長素,一直到老,到九十七歲。這是我一生是向他老人家學習的,我親眼看到的。老,不要人照顧,說明什麼?身體還行,還很健康,還能照顧自己,這叫真正的福報。不是說有很多人照顧你就有福,我覺得那個不是福報,那是什麼?那在享福,我們自己照顧自己是培福。福報給大眾享,給眾生享,不要自己去享,我現在感覺到自己福報已經太大!

  所以最重要的經上講的清淨,你看「其心已清淨,諸願皆具足」,這還得了!已清淨,清淨程度不一樣。從真正修行人,須陀洹的心就清淨,須陀洹跟阿羅漢比,須陀洹的心不清淨,阿羅漢心清淨;阿羅漢跟菩薩比,阿羅漢的心不清淨,菩薩清淨,清淨有程度上的不一樣。

  小乘初果,大乘就是我們《華嚴經》,我們現在講的十信位,初信位的菩薩,初信位斷煩惱跟須陀洹相等,見惑斷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了,證初果。這樣的人雖然沒有出六道,永遠不墮三途,為什麼?他心已清淨,他不造業了,他能不造三途的業,他就不會墮三途。貪瞋痴慢是三途業,須陀洹貪瞋痴慢有沒有斷?沒斷,但是他的知見正,正知見能把貪瞋痴慢伏住,就是說沒斷不會發作。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順境善緣裡面不起貪心,逆境惡緣裡面不生瞋恚,他就不墮三途。所以我們自己想想看,我們自己將來會不會墮三途?你就用這個標準,你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別人讚歎你,生不生歡喜心?別人毀謗你、罵你,生不生氣?你要是真正修行人,讚歎你的人是菩薩,毀謗你的人是菩薩,為什麼?他幫我修行。讚歎我的人,我不覺得我有這一分榮耀,不覺得這是驕傲,清淨心,在這裡頭鍊清淨心。毀謗我的人、侮辱我的人,不生瞋恚,瞋恚從這裡就鍛鍊掉,成就忍辱波羅蜜。你沒有這個境界,到哪裡修?你瞋恚從什麼地方斷?沒有境界,說自己斷靠不住,境界現前就又亂了。

  所以什麼境界、什麼樣的人事都是菩薩學處!你真是菩薩,你才感激一切眾生,為什麼?一切眾生成就了我。這個成就,福慧增長,我這一生修行明白這個道理。實在講,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功夫,從經教裡頭,從老師那裡學到了一點。完全沒有福報,現在好像福報還挺大的;智慧,有一點點小智慧,小聰明智慧,現在智慧確實能應付很多複雜的問題。這四十七年講經說法當中,不知道多少人問什麼這些問題,從來沒有一個問題我還答不出來的,一個也沒有遇到,經教給我們的智慧,年年在增長。壽命我過不了四十五歲,我現在活到八十歲了,沒有求。

  我沒有求福報,也沒有求智慧,也沒有求壽命,什麼都沒有求,一切順其自然。這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隨緣不攀緣,沒有這種求的念頭。只有一個念頭,求生淨土;除這個之外,沒有任何希求,所有一切都是隨緣。有緣就做,緣殊勝多做,無緣少做,不做。所以做財布施這些事情,當年我教韓館長、教簡豐文居士,那時我們辦了一個佛陀教育基金會,我們不化緣,我們不向人要錢,向人要錢、化緣是攀緣,那個生活日子過得很苦。我們隨緣,有人來供養,我們就做好事,供養多,多做;供養少,少做;沒有最好,沒有,我們不要做了,老實在家念佛,多好。

  殊不知這麼多年來,供養愈來愈多,所以我們有能力,你看看包括現在還沒有印好的《大藏經》,以及過去我們買的《大藏經》送人的,我概略估計一下,超過五千五百套。五千五百多套,古人講一藏之數,這一藏之數就是《大藏經》多少卷。古時候這《大藏經》,好像最初編的《大藏經》是五千七百卷,五千七百卷就是講一藏之數。我們贈送《大藏經》幾乎達到一藏之數,這都想不到的事情,統統是自然而然來的。所以清淨心,願具足,你看智慧、福德統統現前,壽命也是屬於福德。這些全都不是真的,立意幫助苦難眾生,不為自己;為自己只有一樁事情,往生淨土親近彌陀。這是我們自己唯一的一個願望。這個願望決定不落空,我們這一生當中決定可以做到。

  這個地方,壽命如果還有的話,好事情。《無量壽經》上說得好,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相當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為什麼原因?極樂世界的環境平平穩穩,所以進步很慢。這個世間是大風大浪,大起大落,如果你要保持著起,快;如果你受不了,在那裡起煩惱,你就大落,起得也快,落得也快。我們走往上不要往下。往上一定是依教奉行,天天要讀經,天天要學教,天天要落實。我所學的,我要把它變成我的思想,變成見解,變成我日常生活,在處事待人上統統用得上,你過佛菩薩的生活。如果你要不認真學習,不能把所學習的落到生活上,你雖然在佛門護持佛法,你過的是六道凡夫的生活。六道凡夫生活有苦,佛菩薩的生活離苦得樂,你為什麼不幹?這個事情沒有人障礙你,障礙不到的。問題在哪裡?覺迷,關鍵在這個地方。

  這個社會不是走向承平,是走向亂世。我跟這邊同學常常說,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一九七七年,你看八七、九七,二00七,明年就三十年了,三十年當中,我還是常常到香港來,你看十年、十年,這三個變化太大!不但是香港這個都市變化很大,三十年前沒有這麼多的高樓,我來的時候,最高的一層樓就在香港海邊上的一棟,好像是五十二層,窗戶是圓形的,那一棟樓是全香港最高的。那個時候沒有地鐵、沒有隧道,海面上還很寬,看起來非常美;現在填土,海幾乎都沒有了,這自然環境破壞太大!以前那個生活雖然不方便,有情趣,香港到九龍要坐渡輪,很有味道。現在的時候,現在這人情味沒有了,三十年變化太大了。要像這樣發展,往後再過十年、再過二十年,人與人之間沒有恩義,都會充滿了怨恨,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都是自私自利,你說這怎麼得了!我常常說那就叫做世界末日。

  所以,我們要想挽救這種不斷的向下墜落,唯一的方法就是弘揚佛法,提倡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教學。尤其是著重《弟子規》跟《十善業道經》,這救命經,救世經。不要搞得太深、太大,太深太大做不到,那都是談玄說妙,不切合實際。最切合實際,今天就是《弟子規》跟《十善業道經》,這是淨業三福的頭一條。這兩樣東西把「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落實了。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一定要把它做到。出家人還要加一部《沙彌律儀》,我們統統能做到,這是出家人;做不到,假的不是真的,自己一定要清楚、要明白。我們今天《沙彌律儀》為什麼做不到?沒有十善業。十善業為什麼做不到?沒有《弟子規》。所以《弟子規》是根本的根本,無論在家出家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弟子規》學起。

  《弟子規》裡頭只有一百一十三樁事,不多!這一百一十三樁事就是聖賢的根基從這裡建立的。我們為了便利初學起見,怕大家看一百一十三條還太多,我又把它節錄,節錄成七十條,這就是《弟子規》裡頭最重要的,我們從這裡做起。不是說其他的不要,先找最重要的。好像我們治病一樣,一身都是病,哪一個病是要命的先治,然後這個治好之後,其他的病慢慢再治。終極的目標,這一百一十三條圓滿落實,我們這個根基就紮實了。從這個再提升十善業道。十善業道不難,像蓋房子一樣,《弟子規》是打地基,地基打好了,十善業道是第一層,《沙彌律儀》是第二層,很容易就建立。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全都落空。這是我們今天修行,學佛功夫不得力,學了多少年還是煩惱習氣、還是造作惡業,身語意都得不到清淨,原因在此地。

  我這麼多年來能夠保持住,沒有被社會染污,沒有墮落,原因在哪裡?天天讀經。學佛五十四年,五十四年沒有一天離開經本,天天研教,天天講經,講經四十七年了,沒有中斷過。旅行當中,我讀經、念佛不間斷,就靠這個,這是我自己的經驗之談。如果你要是不念佛,不研究經教,不能夠落實經教,這個社會裡想不墮落談何容易?太難太難!內有煩惱,外有誘惑,內外交煎,你怎麼會有成就?不要說高的成就,最低的,淨土裡頭最低的,功夫成片你都得不到。這難怪李老師常講:一萬個念佛人,真正往生只有二、三個。那二、三個人是什麼人?依教奉行的人,真正能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的人,這才能去得了。你如果說不能把煩惱習氣放下,那就是古人講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心散亂還要加上造惡業。

  造業最容易的口業,你看《無量壽經》講到修行第一句話,那很重要,「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我們有沒有做到?凡是說是非,都是講人過失。真正有智慧的人,那就是古人講流言,就是謠言,流言止於智者,真正有智慧的人聽到,不受你干擾,不會受你動搖。可是真有智慧的人少,大多數人沒有智慧,聽了就相信,聽了心裡就起煩惱,就起分別執著。說的人造業,受的人也造業,何苦來?真正有智慧的人,他聽到之後若無其事,聽了就忘掉了,決不受干擾,絕不動搖。頂多對於人、對於事再加以細心觀察是不是他所說的,這就是智慧。

  這種智慧,我以前就看到韓館長,我們相處三十年。三十年當中謠言是非很多,韓館長厲害之處就在此地,你跟她講什麼,她都笑一笑,點頭,她不會聽你的。重要的事情她要調查,看是不是實在的,一調查不是實在的,一笑了之。這就是古人講「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這句話是真理,常常記住這句話。《弟子規》上講「道人善,即是善」,這善人;「揚人惡,即是惡」,那就是非人。是非人,我們對他敬而遠之,這個「遠」就是不聽他的,不能受他的干擾。善人的話我們也要思考,要有智慧去判斷、去抉擇。

  人都是好人,所以大經,佛經裡面講的,講了兩句話,「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我在這經文後頭續了兩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用善心、用智慧心,真的,一切人、再惡的人他也有善心,值得讚揚。你常常讚揚他的善,不說他的惡,他就會受感動,你真的度了一個人。他良心發現,你看我做的壞事,人家都不說;我做一點點好事,人家都表揚我。幫助他回頭是岸,這是功德,這是仁人君子。他做的惡事很多,處處你去責備他,你不能原諒他,好事絕不表揚,人家看到寒心;好事不表揚,惡事傳千里,好,我就作惡事,鼓勵他作惡。所以我們的言語、我們的動作會影響別人。當然自己有因果,自己這個因果自己要承當,各人因果各人負責,這都是我們佛門的話。通達教理,了解事實真相,我們的心就正;心正,言行就得其正。我們的言行有了問題,歸根究柢,心不正,就是我們的想法看法有偏差、有錯誤,導致我們造口業、造身業,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人生在世,佛講得好,你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佛一句話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生酬業」。你到世間來幹什麼的?是酬你的業報的。你過去修的善,你來享福;你過去造的惡,你來受罪。這個話跟美國凱西所說的不謀而合。美國凱西講這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在一生當中他所遭遇的,沒有一樁事情是突發的,就是沒有前因的,沒有一樁事,都與過去的因有關係。這跟佛說的意思一樣。現在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是造因,跟來世的果報有關係。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要幹的是什麼?消舊業,這是經教上講的「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這就對了。

  隨緣都是消業,你看看順境善緣消什麼?消貪痴;逆境惡緣消瞋痴,貪瞋痴就這麼斷掉了。一下斷當然不容易,年年減少,不能增長。月月減少,這個功夫就很顯著。你的生活會非常快樂,法喜充滿,你月月都有長進。年年長進,你的命運就轉了;月月有長進,你的業消了,福慧現前。這個學佛就有意義,真的有收穫。如果達不到這個境界,我們的學佛有問題,認真努力在學,果報不現前。這個果報,諸位要曉得,最重要就是清淨心,清淨心生智慧,智慧裡面有真正的福報,不造罪業!福慧裡面,你才能契入佛境界。

  下兩句說,『如是明達人』,明白通達。『於此乃能睹』,你就能夠見到不同維次空間,你就能夠跟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我們一般人講,你得到佛菩薩的保佑,你得到護法神的擁護,這裡頭沒有感情的。不是說我天天拜佛,我天天拿著香花、水果來供佛,佛就保佑我,沒這個道理。你心地清淨,你一支香也不燒,一杯水也不供,佛菩薩照顧你,心清淨!不在形式,在實質。這道理一定要懂、要明白,要認真努力去做,創造自己嶄新的命運。過去生中造再深重的惡業都沒有關係,統統可以消得掉,清淨心現前,罪業都消掉了。要想得心地清淨,那你心裡頭不要裝垃圾,我常講的,我們的良心為什麼放一切眾生的垃圾,大錯特錯。我們心裡頭要裝別人的善,要記別人的善,我們的口要說別人的善,這就對了,這是真正學佛,那個效果非常非常的明顯。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0:48:42)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6日10:48: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885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