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336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三三六卷)  2004/11/11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336

  諸位同學,請看「菩薩問明品」,覺首菩薩偈頌第六首,清涼大師《疏》裡面的第二段,「別對諸不相知,及通前難者」。這裡面有幾個小段,第一小段流水比喻,第二小段大火比喻,第三小段長風比喻,我們今天從第三小段看起。「次以長風喻前因緣,答前好醜,遇物鼓扇,現諸相故」。清涼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這個比喻只說一對,這個一對就是「因不知緣,緣不知因」,來答前面問到種種差別裡面有好醜,就是心性是一,為什麼見有好醜?

  這也是屬於正報,正報裡面有善、有惡,三善道是善,三惡道是惡,各有好醜不同。在這個比喻裡面答覆的是現前眾生所受的報,有這種差別是由於業緣不同,所以他得的滿業不一樣。就如同風,長風一樣,風鼓動這些物相,風向東吹,樹木花草都偏在東面,風向西吹,樹木花草就偏在西面,用這個比喻來比喻受報業緣不相同。前面有說過,譬如我們以善心、以善行對待一切眾生,果報就是善的。前面給我們舉例子,一個人的心善、行善、持戒、積德,他的相貌就好,身體就健康。如果這個人平素惡習氣很重,貪瞋痴很重,常常發脾氣,他的相貌愈來就愈差。這是中國人常講「相隨心轉」,心就是念頭,相跟著念頭轉。你的心清淨、行清淨,你相貌就清淨,身體就清淨;心地慈悲,行慈悲,相貌就慈悲,真的相隨心轉。

  於是世出世間法,在從前,現在的情形我不太知道,我讀這些古書,古人對這個很重視,特別是做主管官,多少他對於人相都有一點研究。為什麼?他要用人。從相貌、從言語、從行動的態度,能夠辨別一個人的清、濁、善、惡,能辨別得出來!對於他用人是很重要的參考,特別是做主官的。中國從前這些帝王大臣對這個都有研究,不但命相,陰陽五行都研究,這裡頭確實有學問。我們雖然不居領導人的地位,我們今天要修養自己,知道淨,清淨、善良對自己的品德修養很重要,對自己一生的幸福更是關鍵的所在。

  一個人在世間不怕吃虧,也不怕上當,古人所說的吃虧是福,這個話有道理。我們學了佛之後,對這句話更有深刻的體會,福在哪裡?業障消了就是福!世間人這個概念很淡薄,可是修行人要談到消業障,比一般世間人要深刻得多。都知道業障很重,天天在這裡讀經、念佛,求懺悔,消業障,業障有沒有消了?好像沒有什麼效果。雖沒有效果還是做,自己總是覺得什麼?做比不做好!形式上還是要做。業障要真正有效的消除,是你要知道什麼是業障,然後努力去學習,後不再造,業障就消了。所謂是改往修來,過去這些不善的習氣毛病要改。

  佛在經教裡面教導我們的標準,我們不必多,抓到幾條,你要認真去做,一生受用不盡!最基本的教條,十善。第一個不殺生。沒有學佛之前不懂這個道理,看到別人殺生,很平常的現象,為什麼不能殺生?學佛之後明白了。世間天災人禍的根源在哪裡?佛給我們講,根源在殺生吃肉。初學佛的時候聽到,縱然不否定,依舊不重視,認為這只是佛勸人行善的一句話,哪有什麼果報?你看天天吃肉的人,他也沒有得什麼惡報,天天殺生的人,好像他還發財了。這都是我們一時粗心大意,你沒看得出來。如果你要是細心微密觀察,你會看到果報真的就在現前,正是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他殺生吃肉,所以說他正在行好運的時候,這些冤親債主沒離開他,在他四周圍不碰他,等待機緣,等待你的好運享盡,他就來找麻煩。在什麼時候?你特別留意,他在臨命終之前,你看他現的果報,殺豬的,他的動作、聲音就像豬,殺雞的,動作、音聲就像雞,這個時候你看到了。

  古書上有記載,現前我們在環境裡面,我們周邊這些認識的人,或者不認識的人,你只稍為留意你就能看到。業因果報絲毫不爽,常常存心害人的人,到最後不免被別人陷害,果報恆如是。善行的人,吃虧、上當不計較,當時好像真的是吃虧、上當,後果都是好的。在中國從前人常講,我也聽到耳熟,四十歲之前,你的面貌好醜是過去生中的業報有影響;四十歲之後,你的容貌,你的身體,我們講身體的強弱、健康狀況要自己負責。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沒學佛之前聽到的時候不深刻,學佛之後是愈想愈有道理。

  四十歲之前,我們中國一般人講先天,四十歲之後是後天,先天受前生業力影響,大概到四十歲,那影響力已經沒有了。四十歲以後,就是你這一生當中,你從出生到四十歲,這麼長的時間當中你所造的業,在你後半生當中,果報就現前。這個果報在佛法裡面講,叫花報,好像植物先開花後結果,花報。果報?果報在來世。如果這一生當中花報好,那肯定果報殊勝;這一生當中花報不好,肯定果報也不好。所以從四十歲以後,看到你的容貌,看到你的舉止,看到你的健康跟生活狀況,斷定你來生在哪一道,善道跟惡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德行的,有福報的,肯定人天福報;沒有德行、沒有福報的,很多!

  我們看到許多人,我在年輕的時候,看到我們長一輩、老一輩的,在少壯的時候飛黃騰達,做大官,發大財,享受人間富貴,我們見了很多。可是到晚年,年歲大了,退休了,退休之後沒有幾年,退休當然他還有些積蓄,他不在位了,這個錢或者是投資,或者做生意買賣,沒有幾年全賠掉,過窮苦的日子。當年有權有勢的時候,家裡傭人五、六個,一呼百應,出門前呼後擁;到晚年的時候,家裡一個傭人都用不起,自己要上街提個籃子去買菜,親戚朋友沒有一個上門來的。我們看到這個現象我們就曉得,晚年沒有福報。年輕時候沒有修,得志的時候沒有好好去照顧別人、去幫助別人、去方便別人,到你的權勢失掉之後,沒有人理你!這種事情只要我們稍為冷靜細心觀察,時時刻刻你都見到。

  所以,我們在歷史上,讀歷史,你看明理的人,懂得積德修善的人,他退休了,地位、權勢都沒有了,所謂告老還鄉,回到故鄉去養老,還受到地方人的尊敬,大家把他看成長者來看待。這就是他在有權有勢的時候,他知道幫助別人,他知道方便別人,知道行善積德,晚年退休之後果報現前。雖然沒有權勢,依舊有很多年輕人喜歡接近他,向他老人家請教,義務的來照顧他,現在我們講義工。我們知道這種人他的來生果報一定好,決定不失人身;如果他要是念佛,要求生淨土往生極樂世界,不難。

  昨天東天目山齊居士打個電話給我,告訴我,前天他們山上有位老人往生,預知時至,瑞相很好,大家都受了感動。前兩、三天,這個老人跟她聊天,說這個世間太苦,他想走了。齊居士還告訴他,假如這世間沒有什麼緣分,早點走是好,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這個老人就向齊居士要一個房間,打掃乾淨,他在那裡往生。齊居士真的就替他準備了,人一點病都沒有。房間跟他準備好了,他搬到裡面去住,上午搬進去,下午兩點鐘,他就走了,還留了遺囑。山上大眾念佛送他,兩天之後,身上完全是軟的,坐著走的,預知時至。他們山上這些年來有十幾位往生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生病。

  他打電話告訴我,好事情,這是證明這個道場的成就。道場的興旺、成就,不是說你香火盛,你這個地方人眾多,不在此地。在你這個地方,真正修行人有多少?如理如法!開悟的有多少?證果的有多少?往生淨土是證果。這也是在大眾當中,給大家現身說法,告訴大家這個法門是真的,不是假的。齊居士告訴我,這麼多年來,過去還有一位是站著走的。

  我們學佛,目的在哪裡?不是在這一生求名聞利養,貪圖五欲六塵,那就錯了,這個罪過非常嚴重。你出家,你的生活起居接受的是十方供養,這十方大眾供養你,憑什麼?希望你修行真有成就,他們得福。我們自己修行沒有成就,那就是古人講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我在年輕的時候,跟李老師學佛,老師常常教導我們,尤其是出家之後,老師多次提醒我。說古大德說的,「只怕沒有道,不怕沒有廟」,老師這個話提醒我很多次,告訴我出家修道要緊,要有道。出家不要天天想廟,如果你的念頭想建個道場,經營一個道場,錯了。那怎麼樣?那就變成佛店,這個話很難聽,你開佛店!開佛店,違背了道,哪有不墮三途的?不要以為這是無本的生意,好做,又不要納稅,經營這個生意,作威作福,不得了,罪過不得了。你要知道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建過廟,我們學佛,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榜樣。

  佛陀在世當年的生活很簡單,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不求人!心地清淨,沒有名聞利養的念頭,沒有是非人我的念頭,沒有貪圖享受五欲六塵的念頭,身心清凈。所以每天吃飯,一餐飯就夠了,到外面去托缽。晚上休息,找棵大樹底下盤腿打坐,就休息了。這是世尊當年在世的生活。後來,我們用現在的話來講,講經說法,教化眾生,名氣愈來愈大,得利益的人多,對釋迦牟尼佛產生了崇拜、尊敬,樂意接受他的教誨。這個傳開出去之後,居然那些國王大臣也來向釋迦牟尼佛請教。佛是慈悲,心地慈悲平等,一視同仁的教誨。這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紛紛的邀請釋迦牟尼佛到他們居住的城市,或者是鄉鎮,去講經說法。他們自己有花園、有別墅,把這些地方提出來供養釋迦牟尼佛。

  你們看《彌陀經》,祇樹給孤獨園,那是個很好的環境。給孤獨長者的花園,本來是祇陀太子的,給孤獨長者向太子把這個花園買下來。太子跟他開玩笑,因為他有錢,他說你要買我這個花園,行,你用黃金鋪地,你鋪多少我賣多少給你。給孤獨長者真的把黃金搬出來鋪地,感動祇陀太子。所以才問他,你要我這個地方幹什麼?想禮請釋迦牟尼佛到這個地方來講經說法教化眾生。他說他是什麼人,你能夠這樣子來對待他!他把釋迦牟尼佛介紹給祇陀太子,祇陀太子就提出條件,我們兩個人請。給孤獨長者不幹,我要功德我一個人做。祇陀太子就說,那好,你黃金可以鋪地,地是你的,地上樹木花草還是我的,那我把這些樹木花草統統砍光。那就沒有意思了,所以這是兩個人合夥。你要曉得這個庭院、場所,主權是給孤獨長者的(我們今天講所有權)。請釋迦牟尼佛到這個地方來弘法利生,佛住在這個地方,佛有使用權,給佛使用,佛沒有所有權,所有權是給孤獨長者的。這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我們做出的示範。

  我們出了家,如果道場所有權還是自己的名字,你沒有出家,你還是有個家,你出了那個小家,換了個大家,那哪裡叫出家?所以,真正如法的道場叫十方道場。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一般道場多半是國家建的,地方政府建的,地方仕紳建的,用來供養出家人清修,叫十方道場,不是供養某個人的。經營管理這個道場,到後來是出家人自己來管理。最早期,出家人自己不管理道場,只是在這邊講經教學、指導修行,這點我們要懂。所以我在這一生當中常常提到,希望我們佛門四眾弟子要知道過去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他們為我們示現的規範太好了,斷我們的貪心,除去我們的煩惱習氣。

  在今天這個社會,建道場,我是希望在家同修,你有力量一個人建,可以,你邀集幾個人一起建,也可以。你們組織一個董事會來管理,來管理這個道場,道場的所有權屬於董事會的,禮請出家人來主持這個道場,在這個道場教學,這是很如法的,出家人接受你的禮請。譬如說禮請,中國古時候叢林的規矩任期是一年,現在我們可以任期聘請三年,一般都是這樣的。三年你做得很好,我們再繼續請你住持道場,做得很如法,我們就三年一屆、三年一屆來請你,你在這裡教化眾生!如果教得不如法,期滿之後我們就聘請別人,這個好。使什麼?出家人念念在道上,對於控制這些財產、這些事務、佔有的念頭都沒有了。住在這個道場期間,認真辦道,這個好。

  現在道場大了,裡面都是鬥諍堅固,他到這裡來出家,為什麼?他不是來學道的,他看到這裡產業很多,目的是來繼承這個產業的,來享受的,哪裡是修道?所以世尊一生不建一個道場,那個用意很深很深。自己真的跟眾生沒有緣分,縱然有道,沒人知道,這時候怎麼辦?古時候一般都到深山人跡罕至的地方,搭個小茅蓬,修行!很多是一個人,有的時候有兩、三個志同道合的。小茅蓬是自己動手建,山上砍幾棵樹,架子搭起來,上面蓋茅草,旁邊有些用籬笆做牆。有這些工具的時候做土牆,找幾塊板子可以做土牆,自己動手!搭個小茅蓬,兩、三天的時間就搭起來了,安心辦道。生活,就地種點番薯、地瓜之類,種點青菜,他就夠了,於人無爭、於世無求。

  像這樣的修行人,祖師大德裡頭很多,德行真的年年月月向上提升。被這些人發現,這真的是大德,於是來請教的人愈來愈多,自自然然有這些信眾幫他建道場。為什麼建道場?方便信徒來請法!信徒多了,多半是利用假期,想到山上來住幾天,有的住兩、三個月,到這邊來聽經、聞法,到這個地方來參禪、念佛。這個寺院庵堂不是自己去化緣來建的,自自然然形成的,絕不妨礙道心,不妨礙道行。

  我們講到這個地方,滿業的果報總要曉得。起心動念要知道利益眾生、利益社會,務要使這個利益要擴大、要久遠。利益裡頭什麼最重要?幫助一切眾生覺悟,這個最重要。在從前古人常講,「一世勸人以口」,每天講經說法,來聽經的人,你天天勸他,這是當時。「百世勸人以書」,著作、寫書可以流傳給後世,可以流傳給遠方,這用書。現在科學工具發達了,有比書更方便的,現在的網路、電視、衛星電視,現在所講求的是遠程教學,這麼好的工具,我們要利用。所以在今天你要行善,你要積德,真正能夠落實,小小的攝影棚就夠了。

  當然網際網路現在方便,衛星電視還是不容易,但是,我們把自己學到的東西,自己修行心得,利用錄音、錄相把它錄下來。現在做光碟,光碟能夠保持長久,只要不碰壞,因為它不怕熱,也不怕冷,不像從前錄音帶、錄影帶,溫度高了或者潮濕了,它會變形,它的音聲、影像會失掉;現在光碟不會,只要不要碰到、不要把它破壞掉就行了。價格低廉,流通這些東西比書便宜,比印書便宜,大量從這上流通,你就能幫助許許多多人。所以,幫助一切苦難眾生,最重要的是幫助他覺悟,幫助他明瞭。

  在這品經裡頭,「菩薩問明品」,前面跟諸位提到過,無論是哪個宗派,只要是學佛的人,一切大乘教初發心的菩薩,信心從哪裡建立?就從這品所說的「十甚深」建立。這十甚深你都明白了,搞清楚了,你的信心不但能生起來,堅定,堅定的信心,你就生起願心。所以,這品經在十信位開始講,很有道理。我們今天常說信心生不起來,願心發不起來,甚至於我們常常講,我們要愛人,愛一切眾生,可是愛心生不起來!明白宇宙萬有的真相,你的信心就生起來,你的願心也就會生起來。現在時間到了,這段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我們再看最後的這段,「次以地界亦喻因緣,答前苦樂,展轉因依,似輕重故,又喻前境智,答前諸根隨種所生,根等異故」。地界,第四個比喻,這是地的比喻,這裡頭答兩樁事情,一個是答苦樂,一個是答覆境智。緣起甚深裡面十事五對,我們必須要記住,然後才知道它前後所講的,講得很多,而且彼此有很多都關聯的,知道他是在講什麼。

  苦樂跟境智也都是正報,前面第四對所說的「因不知緣,緣不知因」,第五對所講的「智不知境,境不知智」。智就是八識每個識裡面所講的見分,境是八識的相分,這裡面先答的是苦樂,後答的是諸根,就是受生有同異種種差別。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善因樂果,惡業苦報,苦樂多種,如地輕重」,這是第一個比喻。第二個答前諸根,諸根有兩個意思,有兩種不同的根,一種是物質的,六根,眼、耳、鼻、舌、身,前面火喻已經答覆了。此地講的是另外一種根,佛法裡面講五根,信、進、念、定、慧,在這個地方是用地喻來答。「地雖是一,隨種生芽,心性雖一,隨報成異,故信進等,各各不同」,「等」就是底下的念定慧,各各不同,我們講的五根。根是講兩種,一種是身體的根,一種是佛法裡頭所說的五根五力,說的是這個根。這是用地,地前面比喻裡頭說過,它有任持的意思,妄為真所持。

  心性是能持,信進等根是所持,所以用地來做比喻。兩重比喻,前面是比喻苦樂,這講得很多,善因得樂果,惡因得苦果,前面說得很多。佛法確實是大慈大悲,總是不厭其煩,一遍一遍給我們說。像這段經文,在《六十華嚴》,《六十華嚴》有註解,賢首國師的,清涼大師的師父、老師。賢首國師有註解,叫《探玄記》,賢首國師註得簡單,李長者在《合論》裡頭就更簡單。清涼大師註了這麼多,為什麼?他註得是有道理的,知道一切眾生根性利的少,根性不利的人多。根性愚劣還是有救,用什麼方法?長時薰修,不斷的跟他講,時時刻刻提起,於是他才有印象,印象不深。要有深刻的印象,要提多少遍?古人的標準是千遍,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清涼大師還沒有到千遍。

  我們初學的人,中下根性的人,不要怕麻煩,怕麻煩怎麼樣?不能成就,決定退轉,決定墮落。雖然一般人常常講,老生常談,是的,老生常談用意可是挺深的,不能不知道!像我們前面所說的,無論出家、在家都要把修道道業放在第一。四眾弟子要曉得,為什麼從前的人成就多?現在的人,學佛的多,成就的不多,原因在哪裡?不能不知道,原因在放不下!放不下自私自利,放不下名聞利養,放不下貪瞋痴慢,放不下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所以不要說別的,三皈、五戒、十善做不到,這就不能說是學佛。學佛最低的限度,三皈、五戒、十善要做到,這才算是個佛門弟子,剛剛入門的弟子。這要是做不到的話,門都沒入!

  所以我們到佛門裡面來,無論在家、出家,你是來幹什麼的?你的目的何在?有人清楚,有人糊塗,你問他,他什麼都答不上來。有人明瞭,明瞭是明知故犯,罪業不輕。在一個道場共修、共住,你多念念《地藏菩薩本願經》你就明白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如果與道不相應,那就是惡業;惡業一定感惡報,而且這些惡報報得還挺快,不多時日你就看到了。只是不少的人,雖然看到,依舊麻木不仁;有的人看到之後,豁然驚覺一下,可是過幾分鐘,或者過幾個小時,忘掉了,這個情形你就能體會到業障深重,喚不醒!

  我自己不是上根人,中下根人,千遍萬遍才喚醒,不能像古大德聞一知十,一聞千悟,那是上根人。我們總是要千錘百鍊,天天讀經,天天跟同學們在一起學習,五十三年沒有中斷。而且還真正遵守老師的教誨,雖然沒有百分之百的做到,真正落實做到也有百分之六、七十,才有這麼一個樣子。愈清楚,愈明白,放下就愈多!妄想、分別、執著這煩惱習氣,一年比一年少,心地一年比一年清淨,智慧一年比一年增長。尤其功夫得力之後,這種境界非常明顯!身住在這個世間,為眾生不是為自己,兩樁事情住世,第一個是為苦難眾生,第二個是為正法久住。如果沒有緣分,這兩樁事情都無能為力,那就要早日求生淨土,對這個世界沒有絲毫留戀。這才算覺悟!有絲毫留戀,就是造業,就是造罪,怎麼能不墮落?這種警惕,高度的警覺,得來不容易,我自己經驗當中長時薰修而得來的。

  最近這幾年深深體會到,儒家講的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佛家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深深體會到!為什麼本善變成不善?為什麼佛性完全迷失掉?迷惑顛倒。佛性是覺性,不覺了,迷而不覺,變成這個樣子。為什麼古時候人覺悟的人多,現在的人,找覺悟的幾乎找不到?這樁事情不能不細心觀察,探究根源。讀了《童蒙養正》,多少有點啟發,知道什麼?這一個世紀,在這個世間教育上疏忽了。古代最重視的童蒙教育,小孩會走路、會說話這一天就開始教,認真要教他。他還不會走路,他還不會說話,他耳朵也會聽,眼睛也會看,用暗示的。就是說凡是不善的、凡是不如法的,不要讓嬰兒看到,不要讓他聽到。所以古人這個教育從胎教開始,這叫什麼?這叫扎根。

  在中國,童蒙教學的教材很多,《禮記》裡面有「曲禮」、有「內則」、有「少儀」。可是在最近,大概在一千年期間之內,中國教童蒙流行最廣、最普遍的,要算是《弟子規》跟《三字經》,這兩種流通的最為普遍,兒童沒有不學的,沒有不讀的。《弟子規》是德行,《三字經》是常識,用佛法來講,一個行門,一個解門;《三字經》是解門,《弟子規》是行門,解行並進,從小扎根。所以長大了,無論是世法、是佛法,他很容易做到。像佛門講的三皈、五戒、十善,很容易落實,一點都不困難,他有根。

  現在我們修學會這麼樣的困難,三皈、五戒、十善做不到,原因在哪裡?我們從小沒有扎這個根;換句話說,從小就養成了不善的習氣。現在已經長大了,壞習慣養成了,要想把這個習慣改掉,太難太難!可是從小養成的這些習慣,就是我們這一生當中苦樂果報的根源。這是我們講到這段經上,諸根缺滿、同異的根源,關係太密切了。我們學佛,很多人志向並不高,並不想作佛。學佛的目的何在?希望改造自己的命運,像了凡先生一樣,好事,是值得讚歎的。你要想真正改造命運,也要懂得這個道理,你還是要斷惡修善,不從這個地方下功夫,你的命運改不了。所以,改造命運從哪裡開始?從《弟子規》開始。這幾年來我們特別提倡,常常在說,希望大家懂得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小時候疏忽了,現在亡羊補牢還不算晚。

  不能說這是兒童讀的,我們現在這麼大的年歲,我們還學這個?我快八十歲了,我還是要學這個。為什麼?小時候沒有好好的學,沒有認真的學,這是我們環境的關係。我十歲的時候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爆發,十四歲就逃難,就離開家庭,自己要照顧自己。這就是小時候學的東西沒有扎根,天天在戰爭過著流亡逃難的生活,一生沒有過過安定的生活。學佛,出來講經弘法,也有四十多年,我想了一想,每個地方我居住能超過三個月的不多,不到三個月又要換個地方,這個對我來講有好處。為什麼?家的念頭沒有。哪裡是家?我們過的是游牧生活,沒有家,沒有道場。每年,現在還是這樣的,哪個地方邀請就要到哪裡去,並沒有固定在一個地方。

  這個道場的建立,我講得很清楚,是韓館長往生之後,我們離開華藏圖書館。有很多人自己已經有安身立命修道的處所了,很好,我們歡喜讚歎。還有沒有的,跟著我在一起流浪的,這才建這麼一個道場,讓你們能夠把心安定下來,在這裡辦道,修行。道場雖然不大,一切設備齊全,這是你們大家的福報。這種機緣真的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不容易。我當年學佛的時候,沒有這麼好的緣分,想得到一本經書不是那麼容易事情。哪裡像現在設備這麼齊全,圖書室裡有十種不同版本的《大藏經》,我學佛的時候到寺廟裡頭抄經。我們雖然是不多,但是也有十種不同版本。世間法裡面,我們有《四庫全書》,有《四庫薈要》,有《圖書集成》,這是大部的。中文的圖書也相當齊全,你們要好好在這利用,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所以,福報自己要能夠認識,自己要能夠抓住,決定不能空過。你們想想看,離開這個地方,到其他地方有沒有這樣完備的設備提供給你使用。

  清涼大師講到這個地方是一個段落,為我們解答了文殊菩薩在前面所問的問題。問題有十事五對,就是問心性是一,為什麼會有種種差別?種種差別裡面,善趣惡趣是一對,這說的是依報;諸根,這是講的正報,有滿有缺,不論是三善道、是三惡道都有;第三個問題,受生同異,這是講的是依報;第四個問題,講的是端正醜陋;第五個是講苦樂,這也是屬於正報,總不外依報跟正報,引業跟滿業。提出這個問題。

  又怕一般一些錯誤的見解,乃至於引經據典把這個問題圓融的解答,文殊菩薩又說出十事五對,那就是「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一直到第五對「智不知境,境不知智」。這個問題我們現在人常講尖銳,最尖銳的問題。覺首菩薩答覆是先答覆十事五對,就是答覆「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到「智不知境,境不知智」,前面這個五首偈,從第二首到第六首,我們讀完了,答覆這個問題。前面所說的種種差別?裡面有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後面第七首到第十一首再答覆這個問題。清涼大師註得很詳細,這是講的緣起甚深。

  學佛的同學,無論你是學大乘、是學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信心、願心都從這個地方建立。我們現在在這裡常常感慨的是道心,實在說,道心還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礎上。什麼叫道心?佛教導我們,我們為什麼做不到?我們也知道遵守佛的教誨決定有好處,違背佛的教誨沒什麼好處,為什麼做不到?為什麼還是常常相違背?我們知解不透徹。這一品經文講十種甚深,是屬於解門,解而後起行,信是依解而生的,行也是依解而生的;解得不夠透徹,信心生不起來,道行更談不上!所以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依舊是隨順煩惱習氣,麻煩在此地。

  我們看文殊跟十首菩薩,他們在此地示現表演,我們看了之後,能體會到哪個層次的深度?能體會多少?這是我們學東西能不能得利益,得利益淺深差別也在此地。學東西不能不認真,不能不細心。明白之後,最重要的要落實到自己日常生活當中,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用上了,就沒有白學。把過去所有一切錯誤改正過來了,真修行,真得利益。解幫助行,行又幫助解,解行相輔相成,這樣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契入佛境界。末後有幾句話是這段的總結,「上來總別,並答釋成中,以何因緣各不相知竟」,這是總結。前面有總說、有別說,都是答覆十事五對為什麼各各不相知。

  往下這是第二大段,也有五首偈,從第七首到第十一首,我們把這個文念一遍。「第二五偈,答前設難」,這個要注意到,前面就是講的「心性是一,云何種種差別」,這句是總說。下面也說出了五樁事情,這個在經文裡面,這五樁事情我們念一念,「所謂往善趣惡趣」這一樁,「諸根滿缺」這第二,「受生同異」這第三,「端正醜陋」這第四,「苦樂不同」這第五,前面「設難」就是這五樁事,現在後面這五首偈子答這五樁事情。「文分為三,初三偈正答前難」,就是第七首、第八首、第九首,這個三偈正答。「次一偈(就是第十),釋成前義」,這再解釋。最後一首偈,第十一首,「拂跡入玄」,這才真正圓滿。

  我們現在看這三段裡面第一段,第一段有三首偈,「今初先明大意,次正釋文」,這又分為兩段。今初,這是跟我們講段落,先說大意。「前問有三重,今此三偈,一一具答上之三問,謂第一直爾問云,既有種種,何緣不相知」,這個問題前面「五偈答竟」了,就是第二偈到第六偈答完了,我們也通過這個學習,告一個段落。

  下面說「既不相知,何緣種種」,這進一步,既然一切諸法都各各不相知,為什麼會有這些諸法生起?「答有四因」,這個四因我們要記住。第一個「妄分別故」,大乘經教裡頭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就是妄分別,妄想!妄想、分別這是第一個因。第二,「諸識熏習故」,諸識是講的八識,八識我們也會略略的要談到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八識統統有四分。第三,「由無性不相知故」,薰習一定是無自性,一定是不相知。如果它有自性,自性是自體,一切法沒有自體,所以它不相知;它彼此互相能薰習,我們講影響,佛法裡講薰習。最後「真如隨緣故」,這個非常重要。一切法從哪裡來的?平常拿《華嚴經》上講的兩句話,說這一切諸法從哪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真如隨緣是唯心所現,前面三句都是唯識所變,後面這一句是唯心所現,心現識變。

  我們看看後面覺首菩薩這五首偈,清涼大師還是有很詳細的說明。清涼大師等於說是幫助我們導讀,他要不是這樣來指導我們、引導我們,這五首偈我們看了之後似懂非懂。似懂非懂很難得利益,真正得利益是真的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真清楚、真明白,跟諸位說是初信位的菩薩了。我們今天就像前面跟諸位說過的,不能證得初信,但要有初信的見解。就是像智者大師給我們示現的,信解同佛,煩惱習氣沒斷,念佛求往生,五品位是決定有把握的,這就不錯了,它確實能幫助我們。今天時間到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0:13:54)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6日10:13: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865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