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三三四卷) 2004/11/9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334
諸位同學,請看「菩薩問明品」,覺首菩薩偈頌第六首看起:
【又如眾地界。展轉因依住。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說的是「第四(這是第四個比喻)依地有任持者,喻妄為真所持」,這是說明這個比喻是比的什麼。大地,在中國古人常說,一切眾生無不為「天所覆,地所載」,持就是載,上面是天,下面是地,這就是任持的意思。任有自然的意思,任運自然,就是前面清涼大師給我們說的,法本自爾。本來就是這個樣子,這個裡面沒有理由的,本來就是這樣的,這句話的意思很深很深。
為什麼法爾如是?你一定要了解諸法實相,《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要真正懂得這個意思,你才曉得法本自爾的意思。法爾如是,你聽了你會點頭,你會認同,不會有疑惑,確確實實是這個樣子。前面我們也讀了不少,都是講的這些諸法,真相是什麼?剎那生滅,並皆速滅。水喻裡面前引後排,不但彼此不相知,說老老實實的話,彼此都不存在。那我們今天看的這個存在是什麼?看到這個現象的存在,是眼睛看花了,六根在境界裡面產生錯覺,錯覺造成的現象,確確實實不存在。
就如同我們在電影院裡面看電影,在銀幕裡面看的現相。你細心想一想,你在銀幕上看的現相,這現相在不在?不在。你心裡面還沒有動念頭,幻燈片已經換掉了,一秒鐘二十四次,我們六根跟不上,它太快了。它雖然是離開了,那個印象留在我們的眼根裡頭;音聲已經沒有,滅掉了,可是那個音聲印象留在耳根裡頭。一切法實相無不如是,可是你要懂得妄依真起,為什麼我們會有這個印象?相已經滅了,可是印象不滅,印象不是不滅,印象的時間稍為長一點,那個速度沒那麼快。
我們現在知道,真正的現相的生滅確確實實是億萬分之一秒,不是《仁王經》上所說的二十一萬六千分之一秒,這《仁王經》上所講的。我們今天光的速度是一秒鐘三十萬公里,就是光走一公里,速度是三十萬分之一秒,走一公里。所以我們在算,它走一百公尺,它走十公尺,它走一公尺,一公尺有一百公分,它走十公分,它走一公分,它走一毫米。你這樣去算你才知道,億萬分之一秒!現在科學家又告訴我們,光的速度在宇宙之間不是最快的,還有比光速更快的。不管快到什麼樣的程度,總而言之,沒離自性,這是自性的起用,法爾如是,法本自爾。
下面我們看清涼大師的開示,「三義同前,初地界因依,有二種義,一約自類,二約異類」。我們先看第一個,約自類,自類實際上就是講我們這個地球,先說地球。「從金剛際,上至地面」,這是佛經上告訴我們,金剛際是什麼?地心。從地球的地心到地球的表面,這是地面,他講的是金剛際,也確實是有道理。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地球的地心是什麼?火。我們從火山爆發,就知道地面裡面的東西,往外噴,溫度之高確實連金剛都溶化,在這個高溫裡面。這裡頭有許許多多的礦物,佛用這個名詞。
說「皆上依下」,上是地面,下是地心,地面依地心。我們今天講地球上的陸地,我們這些動物可以依靠居住生存,這是地球的表面。「下持上」,這個任持,下是地心,地心持著地面。「展轉因依,而得安住」,這是說大地,大地何以能夠安住?其實大地還是有變化,變化密移,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實在講粗心大意,不夠敏銳,很遲鈍,見不到這個現象。但是現代的人聰明,發明了許許多多的儀器,這些儀器感應非常敏銳。像現在探測地震的儀器,很遠、很深的地下,或者是海底,有了變動,這個儀器有感應,就告訴我們。而我們人是沒有覺察到的,儀器覺察到。它的變化不大,所以我們依然感覺到這個地方可以安住。
有沒有重大的變化?有,歷史上沒有記載,為什麼?歷史的記載已經毀滅了。地表面產生重大變化的時候,地面上的生物幾乎都滅亡了。到喜馬拉雅山探險的人,登到地球上的最高峰,已經有不少人去過。他們告訴我們,在這個高峰上看到水族的化石,貝殼。這些都是海裡面的,怎麼會在這個高山頂上?那就是說明,這個山頂從前是海底,湧上來它變成高山。那就很顯然的,我們能體會到必然有大的陸地沈到海底,這不只滄海桑田,大變化!
有科學家告訴我們,在地球上確確實實在過去有過高度的文明,我們常常聽到西方人講的亞特蘭提斯的文明,是在大西洋。大西洋有一塊很大的陸地,沈下去了,一般人講是五萬年前的事情,這個文明的國土沈到海底。我還聽說有一個更古老的,印度洋的文明,在八十萬年之前,這更早,沈到海底,這個地方是現在的印度洋,都是科技發展到高峰。沈到印度洋的這塊大陸,我聽到的資訊比較少,而沈到大西洋的,這些報導比較多一點。說從前他們的科技比現在還要發達,他們使用的能源不是水,不是從地球表面或者是地球的地下挖掘出來的,不是的。他們是從太空,是高科技把太空的能源引下來,飛機、輪船、車輛使用這種能源,乾淨沒有絲毫染污,也沒有噪音,比現在進步太多了。
由於科技的進步,人倫道德的觀念完全沒有,人變得自私自利,人變的奢侈,極盡其享樂。我們就能夠想到,這個社會充滿了邪惡、充滿了罪惡,導致整個大地的變化。這在佛經裡面講是講得通的,因為佛法講,一切法從心想生。科學技術不是唯一的真理,真理,永恆不變的是道德,如果因科技發展,道德不要了,這比什麼都危險。這樁事情懂得佛法,懂得甚深緣起,他同意,一切法從心想生,心善、行善、言善。實在講,你看連日本江本勝博士水實驗裡面都證明出來,他告訴我,宇宙之間的真理就是愛跟感謝。十年的實驗,只有愛跟感謝的結晶最美,做過幾千次的實驗得到的結論。
所以聖人,無論是中國、是外國,是古代,還是現代,沒有一個不是講仁愛。中國的聖人,「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這是儒家,仁愛、道義。佛法裡面講慈悲、講方便,慈悲就是仁愛,方便就是道義。西方宗教講「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安拉是仁慈的」,真理!所以聖賢的教育不是別的,就是仁愛、道義的教育,這個教育是祥和的,宇宙祥和。從我們一個人來說,我們身心祥和,擴大到外面,世界祥和、宇宙祥和,大乘教裡面講真常。違背了仁愛,違背了道義,麻煩就出來了,自己內心裡面煩惱、習氣、矛盾、對立統統起來,這些東西佛在經教裡面給我們說,自性裡頭本來沒有。
自性是純真、純善,沒有這些東西,這些東西是什麼?這些東西是從煩惱、從習染裡面變現出來的。變現出來,它起作用,正如同水實驗報告裡面所說的,不好的思想,不好的念頭,我們加在實驗的水瓶裡面,它呈現的反應非常醜陋、非常難看,好像很淒慘的樣子。這就是什麼?我們的意念主宰著物質的世界。居住在地球上,人人都是善心,都是善意,這個地球所有一切物質表現的都美好,這就是佛法講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從哪裡來的?善心、善行、善言變現出來的。所以,物質沒有善惡,但是它能夠隨著有情眾生意念變化,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古今中外大聖大賢這樣教導我們,現在科學家從實驗室裡面做出來證明。
我們今天要化解衝突,要祈求社會的安定和平,這個道理不能不懂。懂得之後要怎樣落實?要從我們自己內心做起,我們要把內心裡頭種種的不善除掉,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從這裡做起。首先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我們自己的身體,身體是物質,我們身體每個細胞都變善了。如果我們煩惱習氣很重,心裡面充滿貪瞋痴慢,念念都想著怎樣損人利己,我們全身的細胞都變成不善。都帶著什麼?都帶著毒素,貪瞋痴慢是毒素,三毒!所以外面這些病菌很容易感染,就是這個道理。醫學裡面講,你沒有免疫力,你免疫的系統壞了,我們一般人講你沒有抵抗力。
所以,佛在經教裡頭常常提醒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要常常想著佛的教誨,佛心清淨,佛告訴我們,我們的真心本來是清淨的。現在有沒有染著?沒有,染著是虛妄的,妄一定可以永遠把它排斥掉,真是純淨、純善,必定能夠恢復;除掉妄,真就現前,一定要懂得轉妄為真,改往修來。金剛際又何嘗不是真心的表法,地是個圓球,地殼有,地心在哪裡?圓我們曉得它一定有心,可是這個心決定找不到。幾何裡面講的點,這是個抽象概念,沒有具體事實,心是空的,真空!那是永恆不變,佛用金剛際來形容、來表法。
「展轉因依」,無中生有,無中生有的程序就是法相唯識裡面所講的「三細六麤」,是有次第,決定不會亂了秩序。但是它的速度太快了,快到我們,真是佛經上所講的不可思議,你念頭才一動,它不曉得已經生滅幾十萬次、幾百萬次了。念頭才動就有這麼多生滅,你怎麼能掌握得住?像放映機一樣,高速的放映機,不是一秒鐘二十四次的,一秒鐘百萬次的、千萬次的、億萬次的,這麼高速的放映機,那個幻燈片是多麼快速。你不能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不能,你還有什麼好說的?所以大乘教裡頭說,「開口便錯,動念即乖」,這個話是事實。諸法實相,唯證方知,不是言說,不是思惟,你要親證這個境界,你才真正明瞭你跟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沒有兩樣,要入這個境界。
我們再看下面的文,清涼大師給我們說的,「然上能依(地面依地心),皆離所無體而能知下,然下能持,皆亦離所無體可令知上」。這個意思就說,地心、地面沒有自體,沒有自體當然不能相知,所以說『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能持、所持是從地心說的,能依、所依是從地面說的,都沒有自體,這說明「各各不相知」。「然下能持(下是地心),皆亦離所無體」,所以它不能知上。「又上上能依,徹至於下,無下可相知,下下能持,徹至於上,無上可相知」。這個意思是說明,上不到下,下也不到上,就跟前面水,前浪不會到後浪,後浪不會到前浪;火焰,前焰不會到後焰,後焰也不會到前焰。所以各各不相知,地心跟地面亦復如是,互不相到。
互不相到,我們要想到前面那些開示,佛在經上所講的,剎那生滅;不相到的意思,我們就明白了,剎那生滅。所以我們用看電影這個比喻是容易體會的,影片就是幻燈片,一張一張的,前面一張不是後面這張,後面這張不是前面這張。在放映機快速的轉動,還是不相到,還是不相知,這是把這四個比喻都說到了,事實確實是如此。
那我們今天講知是什麼?妄想。妄想,你要想著前面這個字,妄!不是真的。法是妄法,相是妄相,《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夢幻泡影是虛妄,有沒有?有即非有,非有即有,這是事實真相,這就是緣會的意思。一切妄相,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所以《般若經》上給我們講無所有。無所有不是說它沒有了,說無所有,那這個話說了毫無意義;它存在,就在面前,無所有。為什麼?我們念頭還沒有動,已經不在了。前念滅了後念生,後念又變成前念,立刻就滅了,底下又生,是這麼個現象,念念不住!念頭速度太快了,我們無法想像,念念不住。這個道理不能不曉得,這叫事實真相。
我們今天六根、六識、六塵、七大,《楞嚴經》裡面把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把它歸納,二十五大類,展開來就是宇宙之間無量無邊的一切法,無一不是(清涼大師前面給我們講的)並皆速滅,了不可得。你要是真的明白這個真相,肯定了,一絲毫疑惑都沒有了,那就恭喜你。為什麼?我們知道你肯定萬緣放下,你放下了見思煩惱,你放下了塵沙煩惱,你放下了無明煩惱,恭喜你,你就成佛了。縱然不是圓滿佛,你也是真佛,不是假佛,法身大士,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住一真法界,你超越了十法界。
你還住在十法界裡頭,你還沒走,沒走就有兩種狀況:一種是你只是解悟,你有信解,你沒有行證。什麼叫行證?放下!你還沒有放下,你還出不了六道輪迴。另外一種人,你已經是放下了,放下你為什麼沒有離開六道?在這之前是業報身,你是業報來的,這一悟之後,契入境界之後,你是再來身。佛門裡常講的乘願再來,你是乘願再來身,你在這個世間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沒有證得之前,我們是業報,證得之後是再來人,自己的業報了了,可以隨時,我們今天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以隨時去。你還不去,這是你的悲心,你要踐願,兌現你發的願。發的什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這個世間還有很多眾生跟你有緣,什麼叫有緣?歡喜聽你的,願意跟你學習,這有緣;無緣,這個世間眾生不認識你,不願意聽你的,不想跟你學,趕快走。如果這個世間眾生跟你有緣,你就不能走,你證悟之後,要全心全力幫助他們、教化他們。幫助他、教化他,你要做出斷煩惱的樣子給他看,你要做出學法門的樣子給他看,不但有言教,要身教。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種種示現都是為教化眾生,不但自己示現,還有一大群的弟子。其實這一大群全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共同來唱這台戲,普度眾生,演得非常逼真。讓我們看了羨慕,讓我們看了覺悟,向佛學習,學習他的存心,學習他的善行。
到一旦緣盡了,往生淨土,高登品位。所以,總的說一句話,沒有悟之前,是自己業力,這一生是業力主宰;悟了之後是願力,轉業力為願力,就是再來人。不必說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回來,那也是的,那是什麼?我們功夫成就了,這個世間沒有有緣的人,那我就要先到極樂世界,回頭再來。這個世間還有有緣的人,就不能去,不要去耽誤時間。把業力轉變成願力,我們不能不懂得,我們不能不學。歷代祖師裡面很多的示現,只要我們稍稍留意,能看得出來,從這個地方看出大慈大悲,看出善巧方便。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我們接著再看清涼大師的註解。我們從「又上上能依,徹至於下,無下可相知,下下能持,徹至於上,無上可相知,是故若依若持(若依是地面,若持是地心),相無不盡,所現妄法,當知亦爾」。前面從比喻裡面,這裡面說是「若依若持,相無不盡」,這就是前面講的「法本自爾」。所以,相好像是不間斷,我們講相續相,實際上它並不是相續相,因為它前後不相到,所以不是真的。從這個比喻說到一切萬法,「所現妄法,當知亦爾」,這就是經上所說的『諸法亦如是』。
「必麤依細,謂苦報依於業,業依無明造,無明依所造,展轉無體,無物可相知,斯則厚載萬物而不仁也」,這就法上說。從諸法裡面來講,我們先講現在科學所觀察到的,這是大家一般都沒有懷疑,都認為是事實。科學家的觀察,宇宙、太空中的物質、星球、星系這些運動,這都知道,宇宙之間沒有靜止的東西,只要是物質,它一定是動的。為什麼?能變的無明是動的,無明所變出的東西,哪有不動的道理?不動是心性,是體,現相都是動的。這些運動都是互為依緣,科學裡面稱之為引力。為什麼這些星系、星球在太空當中,都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一定的軌道在那邊運行,互不相撞?實在講相撞不是沒有,科學家天天在觀察。真的,特別是小星球撞擊大星球,這個事情很多,也很常見,但是大的星球很少發現會相撞。小星球,我們知道的,像流星,這是太空裡面的微塵。為什麼在地球上會相撞?地球的引力把它吸引過來,它飛行的速度慢了,或者是角度偏差,就會被大星球吸引。經裡面前面的比喻,譬如水比喻裡面的引排,這都是互相引的意思,互相的力量。
或在法裡面,這段就是講惑業苦,苦報。佛說法,總是先講果報,再說因緣,為什麼?果報是現前受的,一切眾生印象非常深刻,你現在受的。苦從哪裡來?苦從業來的,依於業。業是你造作的結果,中國人常講事業,正在造作的時候叫事,造作完了的時候叫業。業分三大類:善業、惡業、無記業。什麼叫善業?利益一切眾生的這些事,這是善業;損害一切眾生的事叫惡業;說不上善跟惡,就叫無記業。這裡頭學問大了,非常的繁雜。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利己利人是善,損己利人是善;如果說是損人利己,不善,於自他都不利,是大惡!
善與惡真正能夠明瞭,現在這個世間人愈來愈少。眼前有利,將來不利,這是惡。所以,你看看《了凡四訓》講善惡的標準,他說得好,說得很詳細。總的原則,善惡是要論影響,不論現前,因為現前影響小,將來的影響大,對社會的影響,面的影響,對後世的影響,就是對時間上的影響,一個對空間,一個對時間。如果是善業,影響的面愈大,影響的時間愈長,大善!聖人的教誨就是的。在中國,你看孔孟、老莊,在宗教裡面,你看釋迦牟尼佛,你看穆罕默德、耶穌基督,他們的影響面,在今天講已經到全世界,影響的時間幾千年,叫大善!歷代做國王大臣的,有很多仁政、善政,政治清明辦得好,影響的時間短,影響的面都不大。
由此可知,為什麼那些人看起來像平民,一生從事於,用現在的話來說,多元文化的教學工作。自己用身教、意教,意是念念常存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常存這個心。身體一舉一動,開口一言一句,都不離這個宗旨。雖然這個人是平民,後世人尊他為聖人,他的功業超過帝王將相,他的影響面太大,時間太長了。我們細心去觀察古今中外大聖大賢的事業,是倫理道德的教學。每個聖人你再仔細觀察,都是自己做出榜樣給人看,不是只是教別人學,自己先學,自己沒有做到,不能教別人。說到的,他一定都做到,這叫聖人,自己沒做到的不敢說;說到,自己也認真努力做到,那是賢人;先做到後說到,聖人。我們修行、學道,學道就是學倫理道德,就是學聖賢人,要從自己本身做起,不是先教別人,先要求自己做到。
那我們知道,報依於業,苦報依於惡業,樂報依於善業,為什麼要斷惡修善,這不就明瞭了嗎?善惡的標準,總的來說就是利他跟利己,一定要記住,利他是善,利己是惡。這句話很多人聽不懂,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說利己是惡?學佛,如果對佛法能夠稍稍有一點契入,他懂得,為什麼?利己,你「己」還沒有忘掉,「我」沒有忘掉,你還有我執。我執不除,三界出不去,你說是不是錯了?這才恍然大悟。佛法頭一個教我們學習的,就是忘我,《金剛經》上教給我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先從無我相下手,從無我見下手,無我!只有別人沒有我,這個人修行容易契入,他契入佛境界的條件有了。念念執著我,你要曉得,我,連帶的就有貪瞋痴慢,就有名聞利養,就有嫉妒障礙。
看到別人比我好的,心裡難過,嚴重的,怎麼樣去障礙他,怎麼樣去破壞他,那你就造惡業。這個惡業,你自己一定要受。你障礙別人的道業,你自己決定不能夠開悟,決定不能證果;你障礙別人的教學,你的果報一定得愚痴。過去我們曾經講過《彌勒菩薩所問經》,這個經我講過三遍,都留著有錄音還是錄影。也有同學依照音、影帶把它寫成書,諸位好好去看、好好去聽,你就明白了。如果我們看到別人有好處,能生歡喜心,能生隨喜心,功德無量。所以心不要有自己,不要有自私自利,這是我們常常在講席當中互相勉勵。不要跟一切人事物對立,這個心不能有,不能有嫉妒、不能有控制、不能有佔有。佛教給我們隨緣、隨喜,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經論裡面常常教我們,隨緣不攀緣。隨緣、隨喜是無量功德,看到別人好事情生歡喜心,全心全力去贊助;沒有能力贊助,口頭上要宣揚、要讚歎,果報都不思議。
再看底下一句,「業依無明造」,無明造,造是個動詞,我們平常把它省了,業依無明,加上個「造」意思就非常明顯。無明造的是業,無明是對於諸法實相一無所知,雖然每天讀誦大乘,每天在聽教,你的迷惑非常嚴重。雖然天天讀誦、天天聽教,境界現前,還是無明當家,你不能覺悟。境界現前怎麼樣?立刻起貪瞋痴,他不起戒定慧。如果境界現前,念念起戒定慧,這個人覺悟了,這個人不造業了。這個人是造什麼?我們說,在佛門裡面講,這個人修淨業。
淨業,三界六道裡頭沒有果報,沒有淨業的果報;善有三善道的果報,惡有三惡道的果報,淨業在六道裡頭沒有果報。淨業到哪裡?如果求生淨土,淨業的果報在極樂世界;如果不求生淨土,淨業的果報是在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裡面的四聖法界。超越六道輪迴,起心動念不離戒定慧。起心動念就是菩提心,這個要記住。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菩提心!這裡頭沒有貪瞋痴慢,這六個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惡見,都沒有。菩提心是真心,不生煩惱,善惡兩邊都離。不但兩邊都離,你再細心觀察,四相不存在,為什麼?四相是分別、執著起來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分別執著裡面生出來的。分別執著沒有了,四相哪有?我們今天業依無明,這是六道裡面的眾生。
那無明依什麼?「無明依所造」。所造的是什麼?所造是苦。你所造的善業也苦,善業是什麼?善業三善道,我們今天在人道,人道是算善道,活在人間苦不苦?古大德常講,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幾個人生活在這個世間,一生都稱心如意?沒有,確確實實不如意事常八九,一定要覺悟。所以,惑、業、苦是循環的,苦依業,業依無明,無明又因苦,這是輪迴的相;像個漩渦,它不是往上漩,它往下漩,像水裡面我們看的漩渦,往下漩,這是事實。這個事實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在歷史上能看到,歷史是個傳記,中國歷史上有明顯的記載,轉世,真有這麼回事情。轉世的結果怎麼樣?一代不如一代,往下轉,它不是往上。這個現象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警惕。
你要是了解、明白了,真的,佛菩薩、祖師大德給我們說的,生路只有一條,求生淨土。你要不求生淨土,肯定出不了三界;出不了三界,這個漩渦裡頭一定是往下旋轉。這一生修得不錯,真正是斷惡修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經教相應,沒有違背聖賢教誨。來生怎麼樣?來生是往上升,得大福報,這一生修得好!可是來生一享福,享福就迷惑了,享受這一生所修積的福報,善果,不知道再繼續修善。來生福報享盡了,說不定還有餘福,餘福可以再得人身,但是那一生的福報就比不上上一生了。譬如說,你這一生修的福報修得不錯,來生做人可以做個部長,部長還是個善人,沒有造重大的惡業;再一生,你再得人身,你的地位就下降了,部長這麼高的地位就沒有了,可能做個縣長,可能做個科長;如果不知道再修善,失掉人身恐怕得人身就成問題。這是佛經上講的「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第三世開始往下墜落,這種現象太多太多了。
佛為給我們說出,我們細心觀察,這世間果然如是!看清楚了,看明白了,然後你才真正警覺到這一生重要。這一生決定求生淨土,我不想再搞三世怨,這一生所修積的善業,統統迴向求生淨土的品位,這就對了。什麼都不求,決不求人間富貴,不但人間富貴不求,天上富貴也不求,決心求往生,這才叫一了百了,這才是真正聰明人。
經裡面所說的這些,縱然在法上統統都是顯示出各各不相知。所以他引用古大德一句話說,「厚載萬物而不仁也」,厚是指大地,大地載萬物,不仁是什麼意思?不以為這是仁慈。為什麼不以為仁慈?「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我們常常講,人生在世,天有覆蓋之恩,地有厚載之恩,我們做人要感天地的恩德。天地有沒有這個意思?沒有。人應當懂得感恩戴德,這是性德的流露。仁民愛物,對待天地萬物,要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諸佛如來如是,菩薩、羅漢如是;我們要學佛、要學菩薩亦如是。像天、像地沒有一絲毫私心,沒有一絲毫分別、執著,平等的照顧一切眾生。
佛法裡面對大地,用地藏菩薩來代表,地就是大地。地能生人、能養人,天地生萬物,養活萬物,萬物之靈是人,人為萬物之靈。人之所以成為人,是人能接受聖賢教誨,這是古德對我們人說的。我們學了佛之後,我們才曉得,除人之外,所有眾生都受到諸佛菩薩的教誨,真是經上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諸佛菩薩應化在九法界。畜生道裡面種類很多,我們在《物猶如此》裡面看到過,菩薩要度豬,他就到那裡面去投胎做一頭豬,跟那些豬天天混在一起,給他講經說法。當然不是所有的豬都是這樣的,菩薩現豬身度那個豬,那是什麼豬?那個豬是過去修行人,一念之差墮到惡道裡來。但是他的薰修還是有相當功夫,墮到豬身,自己知道前世是修行人。菩薩看出來,到惡道裡面去教牠,幫助牠。牠受這個身就是一世,第二世,好的到極樂世界去,其次的生天,再其次的,又到人間來修行。
同樣的道理,如果這個人墮落在飛禽走獸裡面,佛菩薩化同樣的身;墮落在螞蟻裡面,菩薩就現螞蟻身;墮落在花草樹木,去做樹神、花神、草木神,菩薩也示現在其中,慈悲到了極處。但是,任何一道教化眾生的成就比不上人道多,所以人為萬物之靈,這個話還是能講得通。一切眾生修行證果成佛一定在人道。所以,你看在天道,所示現的是菩薩身,菩薩示現佛身必定在人道,這也是法爾如是。所以,厚載萬物而不仁,我們要學。學什麼?沒有分別、執著。但是,我們對於天地萬物要常生感恩之心,天經地義。
心性或者說法性,法性裡面的大德就是愛跟感恩,法性裡面的大能就是捨己為人。學佛、學道,如果對於這點都沒有體會到,你什麼都沒有學到。真正學到是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的愛心就生出來,感恩的心就生出來,自自然然生出來,流露出來。貪瞋痴慢,種種不善,惡念、惡行自然就沒有了,因為什麼?那是妄,那不是真,那個東西要有外緣才生得起來;性德不需要外緣,自然流露,根塵一接觸自然流露。我們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要保持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佛菩薩教我們頭一堂課,三自皈,也稱之為三皈戒。
下面「約異類」,我們再看看清涼大師給我們的開示,「二約異類者,如下文,地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虛空,虛空無所依」,我們就看這段文。這段文說約異類,異類是講外表,不是地球本身,地球本身是講地心跟地面,這是講外面。你看外面說「地輪依水輪」,大地的外面是海洋,這些說法我們要懂得。佛菩薩說法全叫方便法,方便裡頭有真實,真實裡面有方便,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否則的話,你看到這個:這不合乎科學!你要曉得在那個時代,依一般眾生的常識、知見,我們的大地,大地依什麼?大地依水,依海洋,你看大地的四面都是海洋。輪在此地是表圓滿,表法的意思我們要懂,地是圓圓滿滿依著海洋。海洋?海洋依虛空,看到海並沒有邊際,海那邊是虛空,虛空無所依。這是講的異類的現象,它也有所表。
下面說,「準此,妄境依妄心,妄心依本識,本識依如來藏,如來藏無所依,是故若離如來藏,餘諸妄法,各互相依,無體能相知,是則妄法無不皆盡」。這是從這個比喻裡面來看一切法,一切法虛妄不實,一切法各各不相知,讓你從這些現象裡面去領悟,你去觀察。所以《華嚴》在哪裡?遍法界虛空界沒有一法不是《大方廣佛華嚴》,你懂得這個意思嗎?這首偈裡面教我們看大地,從地的表面到地心,然後再叫你看地的,這是從前的世界觀,其實佛已經暗中講到地是圓的,沒有明說。怎麼是暗中說?你看《彌陀經》上講的六方,玄奘大師翻的講的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這就暗示,還有下方,下方有世界,這在《華嚴》裡面講得更多、更詳細。佛是在暗示,沒有把它點出來,這隨順世人知見來說的,然後教你仔細體會這一切法虛妄不實。現在時間到了,這段意思我們下一堂課再續講。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0:13:4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