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256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二五六卷)  2004/4/13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256

  諸位同學,請看「光明覺品」,光照百千世界,偈頌第三首看起:

  【如來非以相為體。但是無相寂滅法。身相威儀悉具足。世間隨樂皆得見。】

  這首偈清涼大師告訴我們,是「釋上二義」,「次偈」就是這首偈,解釋前面所講的兩個意思,就是深,就是廣,解釋如來色相無邊。四句前面兩句就解釋深,「相即無相」,故深;後半是解釋廣,「無相之相」,就是廣,沒有邊際。這兩句話的意思,實在講也是非常的深廣。我們看經文。

  『如來非以相為體』,「相」是所現,「體」是能現,但是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就深廣無際。「如來」在此地是說的性(法性),是說的法身,法性跟法身是一不是二。法性是體,法身是相,性相一如,性相不二,就是古人所講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從這個比喻裡面去細心的思惟、觀察,你才知道宇宙的實相,佛法裡面講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你才能了解,你才能明白。明白之後,你的思想、見解純正,你的行為純正,你不會造業,你不會去製造三途六道,不會搞這個東西。如果對於事實真相不明瞭、不明白,往往對人對事對物想錯了、看錯了,那造作,就是罪業;做錯了,說錯了也是做錯了,說是口在作,作業,身語意三業都錯了。那就是迴向偈裡面,普賢菩薩所說的,大家天天念誦,業由心起,由三業造作,果報是三途六道。這個東西原本是沒有的,就是迷失了自性,迷失了事實真相,做這麼大的過失,受這麼多冤枉的苦報。什麼時候醒悟過來,什麼時候你回頭,所以真的是回頭是岸!不能夠覺悟,永遠在裡頭流轉。

  迴向偈講得好,講的意思也很深,「往昔所造諸惡業」,往昔包括過去世,過去無始,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造業。怎麼造的?「皆由無始貪瞋痴」,這是因。「從身語意之所生」,身語意是緣,貪瞋痴在裡面發動,身語意在執行,就造業了。貪瞋痴是完全把事實真相搞錯了,才起貪瞋痴。覺悟的人沒有貪瞋痴,覺悟的人是戒定慧;戒定慧,身語意業就是善業,是淨業。戒定慧實在講是三個等級,有戒無定,善業雖然不能出六道,生天,人天福報。如果有定,善業就往上提升,有定生色界天、無色界天;沒有定只有戒生欲界天。如果有慧,那就好了,有慧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那是至善,儒家講的「止於至善」,你的身語意一切所造與慧相應,你是佛菩薩。他的生處是華藏,是極樂世界。你要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你才知道佛陀教育是非接受不可。怎麼能不受這個教育?不受這個教育那真叫這一生白來了,這一生的輪迴很冤枉,毫無收穫。

  說個實實在在的話,不能接受聖賢教誨,人的煩惱習氣,外面五欲六塵的緣,總是惡多善少。內裡面習氣惡多善少,外面外緣也是惡多善少,這個狀況之下,就肯定你要造惡業。累積惡業,肯定你的果報在三途,這是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接受如來的教誨,就不一樣,你把這些事實真相就搞清楚、搞明白了,想想我們,「如來非以相為體」,想想我們六道眾生的人,我們六道眾生人跟如來恰恰相反,我們是以相為體。執著這個身是我,執著這些身外之物是我所,堅固執著,不肯放下。如來心目當中這個身是什麼?外面環境是什麼?「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人家不著相。

  不著相是覺,著相是迷,不著相自自然然與戒定慧相應,為什麼?戒定慧是性德,是每個人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戒律不是釋迦牟尼佛制定的,不是釋迦牟尼佛寫出來的,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寫過字,只是說法。把他所講的記錄下來,那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學生們做的。學生們怕世尊教誨將來時間長了會消失了,所以從他們記憶當中,把它記錄下來,經典是這麼成就的。孔老夫子還有著作,他還寫過東西,釋迦牟尼佛沒有寫過東西,自在!我們今天講輕鬆,心清淨、身輕鬆,身心絲毫壓力都沒有。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他也不要準備,他也沒有教科書,說得頭頭是道,思想、言說有條不紊,智慧!哪裡來的?自性本具的。

  所以,戒律是自性本具最完美的德行,一絲毫欠缺都沒有,這個我們要明瞭。明瞭之後,你就歡喜接受,歡喜學習,這是我自己,我本來是這樣的。我現在犯戒了,那我錯了。不說別的,你就以《十善業道》來講,這是最基本的,我自性裡面本有的善德,不傷害一切眾生。不但不傷害他,眾生因我而生煩惱,我就有罪過,我怎麼能叫他生煩惱?應當令一切眾生常生歡喜心,這是性德,我本性原來是這樣的。自性絕對沒有絲毫佔別人便宜的念頭,佔別人便宜這是盜戒,連佔別人便宜的念頭都沒有,怎麼會幹偷盜?所以你要曉得,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五十戒,無量的戒行,儒家講三千威儀,佛家講八萬細行,性德。你本來就是這樣的,把你這些好的德行記錄下來,就變成戒律。釋迦牟尼佛一生為我們示現,他每天處事待人接物,你看他是怎麼做的,記錄下來就是戒律,佛完全隨順性德,沒有絲毫違犯。八相成道是性德的流露,總與性體相應,這點我們要明瞭,我們要學習。

  不要著相,著相錯了,著相,心就迷失了。我們為什麼不見性?迷在相裡頭,對形相、色相堅固的執著,不肯放下,不能忍讓,虧吃在這個地方。所以不能夠恆順眾生,不能夠隨喜功德,他不知道隨喜是隨喜法性,恆順,恆順眾生是恆順法性。錯的也恆順嗎?對,你要用智慧去觀察,這個錯誤能不能挽救,如果不能挽救,業力,眾生的業力。業力現前,佛也沒有法子,佛沒有法子怎麼辦?順,不違逆,順他才能夠把傷害(佛本身沒有傷害,就是眾生受害,所以佛菩薩念念是以眾生福祉為懷,沒有自己),怎樣讓這些眾生受到傷害盡可能的減少,這就對了。所以恆順裡頭肯定是把眾生傷害減低,這是好事情,這是慧行。你看戒行、定行、慧行,我們沒有,我們要學。

  底下這句好,顯出他的身,『但是無相寂滅法』。「無相」不是沒有相,所以清涼大師解釋這個深,「相即無相」,所以深!這個無相是相即無相,為什麼?從體上看。體是什麼?體是清淨寂滅,我們現在看這個相,如果你要看一切色相之體,它是什麼?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垢不淨。你看天堂如是,你看地獄亦如是,這個時候就叫什麼?一相無二相。凡夫看天堂跟地獄的相,差別太大太大了,佛菩薩沒有,平等的。怎麼平等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你知道,天堂是相,虛妄,等於虛妄,地獄也是相,也等於是虛妄,虛妄跟虛妄不是一樣的嗎?只要你不著相,你去見性,一樣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天堂是有為法,夢幻泡影;地獄也是有為法,也是夢幻泡影。它怎麼不平等!它有什麼兩樣!迷的時候不一樣,悟的時候都一樣。而且悟的時候都一樣是怎麼樣?統統是一真法界,天堂是一真法界,地獄也是一真法界;善人是一真法界,惡人還是一真法界,這我們不懂了。對,你是不懂,為什麼不懂?你不覺,你著相,你不知道體性。體性清淨寂滅,永恆的清淨寂滅,清淨寂滅一絲毫沒有起過變化,那是真的。所以相是妄的,相千變萬化,隨著你的念頭在變化。古人講「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你從這個上面去觀察也能夠體會到。我們用黃金做個佛像,這是佛法界,這等於說現身,現佛法界。我現在不要這個佛像,我把它改鑄成一個小狗、小貓,這畜生相。這個畜生相這塊黃金,就是從前做佛像的那個黃金,所以從體上看的時候,佛像現在變成小貓、小狗的相,相不一樣了,體一樣,體沒有兩樣。

  十法界依正莊嚴,相不一樣,體一樣,所以體「但是無相寂滅法」。你能夠在相上看出無相,你就見到法性,就見到清淨寂滅法。這個清淨寂滅法就是法性,宗門裡面講明心見性,明心是什麼?明是覺悟,他心不迷了,清醒過來了。見性是什麼?相上見性,就是這一句!什麼叫見性?「但是無相寂滅法」。虛空是,但是無相寂滅法;法界,但是無相寂滅法,剎土眾生,但是無相寂滅法;我們看山河大地、樹木花草、芸芸眾生,但是無相寂滅法,恭喜你,你明心見性了。離了相,到哪裡去見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要離了相,性也沒有了。你能不能離開相?不能,虛空有虛空的相,還是清淨寂滅法。性在哪裡?遍虛空、遍法界。

  我們現在這個身體「但是無相寂滅法」,你知不知道?《金剛經》上講「一合相」,宇宙是一合相,地球是一合相,我們身體也是一合相。一是什麼?微塵,佛法裡面講微塵。現在科學家講什麼?講原子、粒子,這是物質裡頭最小的。宇宙之間萬事萬物,都是這個基本的東西組合的,所謂是排列的方程式不相同,你把它分解開來,完全相同。一塊金鋼鑽,這是世間最貴重的金屬,你把它分析出來,分析到最後也是原子、電子;你在地上撿塊石頭,你把這個石頭把它分析到最後也是原子、電子,跟金鋼鑽的原子、電子完全相同。這塊金鋼鑽跟這塊石頭平等的,無二無別!只是這些原子、電子組合排列的方式不一樣,基本的這些物質完全相同。

  我們凡夫不知道這些事情,執著在相上,這個貴,這個賤,不平的心生起來了。這是什麼?這迷了,真正覺悟是平等的,沒有貴賤。所以覺悟的人一心無二心,一心就是平等心,二心就不平等。覺悟的人對整個宇宙是平等的,不但一切有情眾生平等,無情眾生也平等,我跟樹木花草都平等。地上一棵小草,這棵小草怎麼樣?我們曉得佛經上講微塵聚,許許多多微塵組合成這個小草。我這個身體也是微塵聚,把它整個分析出來,我這個身體的基本物質跟那個小草的完全相同,一點差別都沒有,它怎麼不一樣?所以,宗教裡頭有些話,聽起來很有味道。宗教裡面說,人從哪裡來的?上帝是拿到地上泥土捏成形象,吹一口氣就變成人,所以人死了之後,還歸回到泥土。你想想這個話,真的,泥土你把它分析,分析到最後也是原子、電子、粒子;身體這些物質分析的時候,跟它一樣,沒有兩樣。

  你從相上看,錯了,相千變萬化,會變的都不是真的;你從性上看,它不滅,不生不滅,它是真的。只要你著相你就見不到性,所以科學家不能見性,為什麼原因?著相!把物質分到最後,他還是執著了相,分析成原子,執著原子的相,分析成電子,著了電子的相,分析成粒子,著了粒子的相。現在分析得更小,科學愈來愈進步了,現在的名詞叫夸克,又著了夸克的相。所以他怎麼能見性?放下就見了,回頭就是岸,他就回不了頭,他就放不下,所以他永遠不能見性,道理在此地。佛法的高明,一開頭就教你放下,就教你對一切人事物,看淡一點。分別、執著雖然不能完全放下,希望一年比一年淡,一月比一月淡,哪天真的放下了,你就明心見性,你就成佛了。所以,無相寂滅法,這上面加個但是,好!所有一切法,可以說皆是無相寂滅法,但是就是皆是,或者總是。無相寂滅那就其深無底,你能再看上,相上無相,這是從相見性。自古以來,真正修行人、大修行人都是從這裡悟入的。

  後面兩句是講廣,廣是從相上說的,色相無邊,『身相威儀悉具足』。清涼大師說得好,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的剎土眾生,那是什麼?那是「無相之相」,所有的相都是無相之相。無相什麼?心。相是什麼?我們今天講的物質,這些物質統統是心變現的,唯心所現。心無相它能現相,心能現,相所現,能現的永恆不變,所以叫真的;所現的剎那生滅,所以是假的,無相之相。這首偈,如果諸位真的通達、明白了,那我就跟你講個實話,一切有情沒有生滅,有情眾生沒有生老病死,沒有生死。一切無情眾生,花草樹木,沒有生住異滅,沒有生滅。一切礦物、山河大地,一切星球沒有壞空。生老病死、生住異滅、成住壞空,幻相,迷的人他見到,覺悟的人沒有。迷的人,他怎麼會見到?夢中見到,夢幻泡影,你在作夢你見到,清醒的人見不到。

  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乃至於二乘聖者,他們有緣,小乘回小向大,他也會到六道、三途應化,幫助有緣的眾生,來現身,「身相威儀悉具足」。『世間隨樂皆得見』,有緣!有緣你都見到了。這個示現跟六道裡面的眾生受報,有什麼兩樣?六道眾生受報是迷,迷而不覺。諸佛菩薩、聲聞應化在世間,雖然有色相,覺而不迷,他絕對不會著相。他住在哪裡?心安住在哪裡?心安住在清淨寂滅法,他心是定的。他對人、對事、對物就像舞台表演,做種種演說,佛在經上給我們說「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他們示現表演給我們看,讓我們覺悟:他做得對,應該向他學習!我們說他做得對,向他學習,我們著相,他怎麼?他在表演,他不著相,不能不知道。

  清涼大師這兩句,「相即無相,無相即相」,總的說法,總的綱領。下面他又說,「廣復有二」,這個廣就是後面這兩句無相之相。第一個是「無限因成」,第二個是「應機普現」。無限因成,就是佛在大經上常講無量因緣,現在人講條件,佛講因緣,現在人講條件。不是單純條件現的相,就是一微塵都是無量因緣。一根小草,一棵大樹,一個有情眾生,都是無量因緣成就的。無量因緣沒有法子講,所以世尊教學用歸納的方法,把無量因緣最後歸納為四大類,這四大類裡頭,每一類都是無量,我們要懂得。第一類是「親因緣」,親因緣是什麼?能現、能變的,性識,這個稱為無量,它不落在數量裡頭,這前面跟諸位講的,它不落在數量裡頭。後面三個緣是有數量,「所緣緣」,所緣緣是你攀緣,你起心動念都在攀緣。攀緣有粗細不相同,粗的我們自己知道,細的不知道,微細的攀緣自己完全不曉得。「無間緣」,也是無量無邊,所以它從來不間斷。外面是「增上緣」,增上緣是外面的助緣,也是無量無邊,哪有那麼簡單!這成就了,成一粒微塵,成一棵小草,成一個有情眾生。

  應機普現,這是佛菩薩,這不是業力,六道凡夫是業力。四聖法界,業力沒有脫盡,還有餘習,多分願力,就是多分的願力跟少分的業力和合,四聖法界。到一真法界、到菩薩,我們講只有願力,沒有業力。應機普現,這是法身菩薩,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我們人生在世,你在這一生,接觸過一切人事物,都是與你有緣的。這裡面的緣,有善緣,有惡緣,有非善非惡之緣,總不外乎這三大類。沒有緣你這一生遇不到,凡是遇到的統統是有緣,我們凡夫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所以也不知道惜緣;惜是珍惜,你知道就珍惜了,應當珍惜。為什麼?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不但要珍惜還要廣結善緣。為什麼?將來自己成就了的時候,普度眾生,沒有緣你度不了他,幫不上他忙,他跟你沒有緣。城東老母跟釋迦牟尼佛沒有緣,釋迦牟尼佛用什麼神通去度她,她不接受。世尊示現一個例子來給我們看,讓我們了解這樁事情。

  今年東天目山齊居士,到澳洲圖文巴我們這個小道場來參訪,她非常歡喜。在浙江接洽了一個劇團,要帶到澳洲來表演,六十個人,很大的一個團體。來表演給我們這邊的同學們看,我們怎麼能當得起?萬里迢迢到這個地方來表演,我們承受不了。可是我想想這是樁好事,應當把它做成中澳文化交流,這就有意義了,敦睦邦交,讓澳洲人了解中國文化。但是怎麼樣?京劇現在不但外國人看不懂,恐怕我們道場人也看不懂,所以我們非常感激她。有人建議,今年圖文巴建市一百週年紀念,能有這些表演的節目,那也是我們對當地居民一個很好的表示。他們歡迎什麼?歡迎雜耍,雜耍他們看得懂,看得很熱鬧,會鼓掌,京劇來唱戲,他們不懂。所以現在,我們就改成請齊居士派雜耍團到這裡來表演,人數只有三十個人,好事情。我們跟中國駐澳洲的大使館交涉,希望大使館來安排,他們到澳洲各個大都市去表演,敦睦邦交,廣結善緣,好事情!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我們再接著看第三首後面這兩句:

  【身相威儀悉具足。世間隨樂皆得見。】

  這兩句清涼大師講廣,解釋前面的廣,廣有兩個意思,「無限因成,應機普現」。無限因成在《鈔》裡面他引用《華嚴經》前面一些眾神所說的偈子。譬如他說的「主水神」,有首偈子講「清淨慈門剎塵數,共生如來一妙相,一一諸相莫不然,是故見者無厭足」。《鈔》裡面諸位可以看,我們只舉這一個例子來說。佛、菩薩示現,世尊當年在世示現的相好,是隨順我們世間人。我們世間人講貴相,都是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就示現一個圓滿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沒有一樣不隨順。在什麼地方,隨順那個地方眾生的知見。實際上,在如來的國土,實報莊嚴土,那裡面現的相是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華嚴經》上所說的。這是什麼?這本相,完全是自性裡面流露的,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正是「離世間品」裡頭所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相好,無量無邊相好,是你自性裡頭本來具足。

  自性裡頭,何以有這樣殊勝的相好?自性裡頭有無量無盡的因緣,所以他能夠隨機普現。隨機普現是應化在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國土,應以什麼身現就現什麼身,應以什麼法來教化就用什麼法。所以清涼大師說「色無定色,形無定形,相無定相,法無定法」,全是活的。既然是無定,你就曉得那是相,不是體,能現、能應之體永恆不變;所現、所應之相,那真叫「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兩句話,世尊在楞嚴會上講的。千變萬化,一個眾生,一個人。一個人他在一生長成的時候,他的思想、他的見解、他的行為是會有變化的,不定。少年時候,對一切人事物有少年的看法,中年的時候有中年的看法,老年的時候有老年的看法。青少年的時候作惡,也許到老年的時候改過自新,這種人多得是。讀書人,德行有缺陷的地方,說不定過幾時他能改進,古人所謂「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三天沒有見到,他這三天,天天在讀經,天天在改過,進步了,以前那個毛病習氣沒有了。

  這是講什麼?真正用功,真正做學問,真正是改過之人。世間儒釋道,包括其他國家裡面所有宗教的經典裡面的教學,可以說最重視的就是懺悔,懺悔就是改過自新。這是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破迷開悟、轉凡成聖的不二法門。所以不怕有過失,怕的是你不能改。哪個人不希望改過?他為什麼不能改?他不知道這是過失。不知道這是過失,這叫迷。怎樣破迷?那就要教,所以這些諸佛菩薩大慈大悲應化在世間,來幹什麼?說真話,就是一樁事情,幫助你破迷開悟;改過自新是你自己的事情,佛菩薩不用管這個。因為你破迷開悟了,自自然然你就會改過。所以修行,佛菩薩才不管你修行的事情,只管教育。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是這樣的。

  在《無量壽經》上我們看到,世間自在王教導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因地上叫法藏比丘。你看他教法藏比丘,沒有教他修行,只是幫助他破迷開悟,悟了之後,他自己會修行。你看看,法藏五劫修行。他接受世間自在王的教誨,時間長,千億歲!佛的壽命長,有這麼長的時間他才能成就。我們這個世間,死是個魔,《八大人覺經》,佛講的四種魔,五陰魔、煩惱魔、死魔。死怎麼是魔?你東西還沒有學完,壽命到了,你說糟不糟糕?縱然你這一生修得不錯,來生再得人身,繼續再幹,這一個生死至少耽誤二十年,中斷二十年。這二十年中斷,既然是緣分好,又遇到善知識,還是得從頭來起。過去世有點善根,比別人學得快一點,依舊是要重頭學起,這個折磨對我們修學進度,實在是很大的障礙。所以最重要是什麼?壽命要長。我們要想求壽命長,除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到哪裡去找長壽命?

  長壽,佛在經上講,無畏布施果報得健康長壽,我們無畏布施太少太少了。而我們今天所造作的,跟無畏布施恰恰相反,果報怎麼樣?果報就是短命,多災多病。為什麼說我們不修無畏布施?我們處處總是找人家麻煩,處處總是想障礙別人,這是什麼?這是無畏布施的反面,無畏布施處處叫別人得安全感,沒有恐怖,沒有畏懼,使一切眾生心境平安,這是無畏布施。我不修無畏布施,我處處找人麻煩,我處處給人不方便,這個果報是什麼?這個果報,你要看到「地獄變相圖」你就曉得了。你不給別人方便,別人會給你方便嗎?所以總是觸處成障,不知道業因在哪裡!我們從早到晚接觸一切人事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在修,明瞭的人修善,決定不造惡;不明瞭的人,天天修什麼?修惡業,他不是修善業。但是他自己不知道那是惡業,果報現前,後悔來不及了。

  所以,佛教導我們修行總原則,兩句話,「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說盡了。你有沒有給人方便?你處處在找人麻煩,跟那個方便相違背;處處挑人毛病,你跟慈悲相違背。換句話說,你天天在學佛,你所行的跟佛背道而馳,你怎麼能得福!你要想修健康長壽,你記住這兩句話,肯定得到,「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戒定慧三學在裡面,十善業道在裡面,淨業三福在裡面,那是細說,這兩句是總說。時時刻刻想想,我對一切人事物有沒有慈悲?我身語意所表演的,對人方不方便?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是大開方便之門,他怎麼開?就是在十法界應化,應以什麼身得度,色無定色,形無定形,相無定相,法無定法,這就叫大開方便之門。一切都是以眾生的福祉為懷,所以佛能夠自在現身,隨緣說法,廣度眾生。

  我們天天在學教,在研究經,我們在研究的時候,你聽到點頭,出了講堂,忘得乾乾淨淨。講堂裡聽到點頭,出去搖頭,所以你沒有成就,你天天在造業。《地藏經》上講的話,你有沒有記住?「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這句經文給我們很大的警惕。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不是罪業?自己要常常反省,常常觀察,然後才慢慢的遠離。如果沒有這種高度的警覺心,為什麼?他這個習氣已經養成習慣了,真的是習慣成自然,不知不覺的就起現行。所以經教學了幾十年,沒用處。幾十年在薰習,還是煩惱厲害,敵不過煩惱。這是什麼原因?總的原因來講,不好學,不想學!

  往年,李老師曾經跟我說過,不止說一次,所以我們的記憶很深刻。他說他老人家講經,聽經的人很多,老師講一般聽經人能聽多少?聽一成、兩成;心不在焉,雖然坐在講堂裡頭,若有若無,還在打妄想。甚至於坐得遠一點,還在雜心閒話,一面聽經一面在聊天,沒聽進去。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在學經教,學講經,對我們班上同學們講。他說,你們學經教的,學經教還要怎麼樣?「仔細聽,明天要覆講!」明天叫你重新覆講一遍,他說那個覆講的人,大概可以聽到六成。為什麼?他明天要講,所以他全部精神貫注在聽;他要不覆講,老師講,頂多聽兩成就不得了了。為什麼?他不要講,所以他沒有這個壓力,他的精神不能集中,聽不到東西。

  我們在台中算是外地,我們從台北到台中,外地人。所以對於聞法的機緣非常珍惜,不知道能在台中住多久!住一天,這一天難得,所以我到台中去聽經,就跟當地人不一樣。當地人無所謂,反正老師常住在台中,他又不離開,今年不會還有明年,明年不會還有後年。等到老師走了,這才嘆息,沒有學到東西,好吧,等來生好了。所以擺在面前的機會,往往就錯過了。我們外地來的,非常珍惜,所以我在那裡聽經就非常認真。老師把我排的座位排在第一個,面對著他的講台,我是全心貫注。所以我每聽一堂,你要叫我來覆講,我有把握能講到九成半,我有這個能力,我還不需要記筆記,你才能學到東西。真正聽懂了,聽明白了,在日常生活當中煩惱起現行的時候能夠覺察。所以古人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能覺察,一覺察,這個煩惱馬上就降溫,伏住了。縱然有發作,那個發作的溫度也降低了,這是什麼?這叫修行,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

  所以,你要不認真的聽,聽上十年,說老實話,不認真聽,聽上十年大概等於我聽經一個月。我聽一個月有受用,你聽十年未必有受用,這樣說你還不如我,所以你不能聚精會神專心來學習,你怎麼能學到東西!世間小小的這些技藝,都要用心你才能學到。你學木匠,你學個機械匠,你要不全心全力去學,你還是學不會。世法尚且如此,何況聖賢的大法,你不認真學習怎麼行?認真學習你才真正對老師感恩戴德。佛菩薩難,無相現相,現相幫助。相無定相,形無定形,色無定色,這個恩德多大!隨心應量,契機,令一切接觸的人,這些眾生生歡喜心。『世間隨樂皆得見』。這就是恆順眾生,總是隨著眾生的歡喜做出種種示現。

  我們今天要把這個本事學會了,得到什麼結果?人緣好。你要會的時候,你能夠學會這套本事,你到哪個地方,人人都喜歡你,人人都愛戴你,你的人緣好;我們學佛的人,法緣好。這裡面有個祕訣,你要是抓不到這個祕訣,你就是完全學這個樣子,也未必有好的法緣。那個祕訣是什麼?真誠!你不是真誠心,做不到。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經四帖疏》裡面教導我們,「一切從真實心中作」。對一切人、對一切事物,真誠心,真誠心能感動人;心不誠,你的根是虛偽的,裝出樣子裝得再好,總有漏洞被人揭穿。一揭穿,一文不值,假的,騙人的,裝模作樣的。所以關鍵,你看世出世間一些成功的人,特別是求學、求道的,他成就的,沒有別的,真誠。一切皆從真實心中作,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認真學習。

  一個人人緣好、法緣好,那恭喜你,無論世出世間法沒有不通的。我們世間人常講,某人貴人多,就是幫助你的人多,擁護你的人多;同樣的,反面是嫉妒你的人也很多,毀謗你的人也很多,陷害你的人也很多。這兩方面,在我想像當中,應當是成正比例。可是你真正修行人,心地真誠,你不會把這個放在心上。對於那些嫉妒的、毀謗的、陷害的,若無其事,以真誠心對人。他跟你碰到頭的時候,有個現象出現,什麼現象?是想害你,一遇到你的時候不忍心害你。這個事情自古以來真有!為什麼不忍心害你?人有良心,看到是個好人,我是恨他,我是討厭他,是想害他,見了面,算了!饒過他!這就是至誠能感人。

  諸佛菩薩所以能感人,不為自己,就是被人害死,佛菩薩也非常歡喜。為什麼?你把他害死了,佛菩薩有沒有生死?沒有,沒有生死。像我們這些凡夫,分別、執著還沒有能完全放下,我們今天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受人家的陷害,被人害死了,你要是真正契入佛法境界,你也很歡喜。為什麼歡喜?他幫助我提升,我這一生在人間,至少我死了之後會升天。這個世間好苦,他讓我少受一點苦,讓我趕快升天去享樂,離開人間到天上,還是教化天上眾生。所以,一點怨恨心沒有,一點報復的念頭沒有,還感激他,他讓我提升的時間提早了,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有什麼可怕的?還需要什麼防禦?不需要,真正修道人沒有害人之心,也沒有防人之心,你的心才清淨,你的心才真誠。如果還有防人之心,你的心夾雜了,不真誠、不清淨、不平等,與道不相應!

  你想想看,我們是防人陷害重要,還是提升自己的靈性重要?這樁事情你要搞明白、搞通達了,人生在世,提升靈性重要,生死不重要。你來到這個世間,這個世間哪個人不死?生死是很平常的事,生死不值得放在心上。人生在世,一定要曉得,把提升自己靈性放在心上,提升靈性的方法就是道德。我們重視道德,比重視生命還要重,生命不值得重視。生命都不重視了,諸位想想,這世間還有什麼東西你會放在心上?沒有了!道不可須臾離,離開道,你就真的叫大錯特錯了。念念與道德相應,道是什麼?道是體,就是自性,就是性德;身語意都與性德相應,這就叫德。行道履德這個多快樂,多安穩。雖然是亂世,他亂他的與我不相干,他住亂世,我住淨土,這都是真的。你怎麼住淨土?心淨則佛土淨,心淨此土淨,這個土是佛土。

  佛在大乘經上常講「境隨心轉」,這個話是真話,是真理。既然境隨心轉,我的心是清淨,我的居住的環境(就是土)就清淨;我心不清淨,我居住的環境就不清淨。我心慈悲,我的環境就慈悲;我的心平等,我這環境就平等;我的心真誠,這個環境真誠,境隨心轉。真誠、清淨、平等心,你就能見佛,佛在哪裡?「但是無相寂滅法」,你就見到法身佛了。一見一切見,法身佛見到了,報身佛、應身佛,統統見到了。我們今天見不到,就是真誠、清淨、平等心沒有能夠恢復,我們有嚴重的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見性,也說為障礙見道,我們沒法子見道,見道就是見性。所以,學佛不能不認真,不能不懺悔,不能不消業障。帶業往生是沒錯,總希望自己帶的業比別人少一點,帶的業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高。

  唐朝時候智者大師往生,學生們問他,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什麼品位?他老人家說,我是因為領眾,就是寺廟做住持,要管事,操心!所以品位不高,五品位往生,五品位是生凡聖同居土。如果我要不領眾,要不管事,我的品位就很高。我們知道,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應化來的,他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嗎?那麼他講這個話是什麼意思,我們要懂。如果是凡夫,那就是他所說的。但是你要記住,這裡頭又有密意在裡頭,你有把握生凡聖同居土;你要沒有把握,那就麻煩大了,那就是諺語裡面所講的「地獄門前僧道多」!你這一生做住持,管很多人事物,死了之後,還是要到地獄,這個不能不知道。

  所以他有底限,我可以做住持,可以為大家服務,犧牲自己的品位,菩薩!他真有能力往生,往生品位下一點沒有關係,我犧牲品位,我要幫助大家,大慈大悲,捨己為人。他雖然往生的品位不高,但是在極樂世界,他品位提升會很快,為什麼?到西方極樂世界他不要管事了,肯定向上提升,他有大功德,他成就那麼多人。這是告訴我們,最低限度你要有能力往生凡聖同居土,才可以在寺院裡頭管事;如果沒有這個能力,不能管事,好好修行。這裡頭有密意在裡頭,聽話要會聽,要懂得他說話的用意,我們才真正能學到東西,真正知道怎麼個做法。假如我確實有這個能力,這個能力自己知道,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無量壽經》上講的都相應,那肯定往生。我不希求高品位,我能把我的時間、精力照顧大眾,幫助大眾,成就大眾,這個功德很大。

  大慈菩薩講得好,你能幫助兩個人往生,真正往生,就比你自己精進;能夠幫助十幾個人,你的福德就很大很大。你將來往生還會著急嗎?這些往生的人都會感你的恩,不是忘恩負義的,將來你臨命終時,他們一定拉著阿彌陀佛:我們到極樂世界,他幫忙的,沒有他我們怎麼能來,現在他快要臨命終了,我們一起去迎接他。知恩報恩!除非怎麼?除非自己犯過失,跟佛菩薩這邊感應不能現前,那你造作的罪業;你要是不造罪業的話,肯定有善果。領眾做住持大公無私,沒有名聞利養,沒有五欲六塵的享受,沒有貪瞋痴慢,住持正法,照顧大眾修行,這是菩薩事業。雖然精神不能夠完全用在自己修行上,要分很多心,我剛才講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境界向上提升比別人快速。所謂是天下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一定的道理。

  智者大師給我們做這個示現,菩薩一切時、一切處都有捨己為人之心,都有成就別人的意願,這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住持正法,幫助一切行人,特別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要從歷史上來說,是佛法危急存亡之秋。佛法這盞燈只剩了一個燈芯,在大風大浪之下,很容易就滅掉了,滅掉就沒有了。在這個時候,我們能夠續佛慧命,你們諸位想想,這是多大的功德!續佛慧命從哪裡做起?從自己本身做起。怎麼做?依教奉行,就是佛的一句話,「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一切為正法,一切為眾生,為正法久住,為眾生醒悟過來,認識佛法、了解佛法,進一步歡喜學習佛法,自己捨身命也在所不惜。

  犧牲身命都在所不惜了,那還有什麼畏懼的?還有什麼能障礙你?沒有了。何況只要你發心,這樁事情諸佛護念,護法龍天保佑你。挫折、災難決定不能避免,但是你的心正、行正,決定沒有畏懼,決定沒有恐怖,所謂是心安理得,我的理純正,心就安。有佛菩薩、護法神照顧,什麼樣的災難自然就化解了,這樁事業做成功了,這叫如來家業。能維護、能有成就,不是自己功勞,我們自己哪有這個能力?哪有這個智慧?諸佛如來加持的,龍天善神保佑的,這個時代、這個地區眾生有福報,自己決定不居功。不要以為我做了多少好事,錯了,我沒有能力,一切都是佛力加持,這就對了。這首偈意思深廣無盡,我們要會學,不要說一生受用無窮,生生世世受用無窮。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09:18:17)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6日09:18:1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847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