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九三七卷) 2003/1/14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0937
諸位同學,請看威光得益,十種法裡面第六種看起,就是第六句:
【證得生無邊功德最勝心大喜。】
這一句前面也講得不少,但是還有意思未盡,我們在這個地方做一點補充。『生無邊功德』,這是見到佛的光明,佛光明觸動自己宿世的善根。宿世善根非常深厚,這是因,佛光照觸這是緣,因緣會合這個現行就發生了,我們講果報,果報就現前。這個果報就是『無邊功德最勝心大喜』。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一樁事情,這不是普通的善根福德,真正是大善根、大福德才有這樣殊勝的果報。
功德的意義前面介紹過了,功是功夫,德是你的收穫;諺語所謂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收穫就是德,耕耘是功,這個功無量無邊。由此可知,這個功是長時間,佛法裡面常講無量劫中累積的,修學累積的,所以才有這樣大的德,這個德顯示在「最勝心大喜」。清涼的註解裡面說得好,功,我們一定要記住,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與性德相應,這是功。
不違背性德,完全落實在生活裡頭、在工作裡面,以儒家學習的綱目來講,這非常具體,而且真的是簡單扼要明白。落實在五倫十義,是性德;五倫是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人與人的關係說盡了。知道關係要知道義務,做父親的義務是慈,慈是什麼?慈是愛,父親要愛護子女。為什麼不說愛要說慈?這個愛是理性的,不是感情的。理性隨順性德,感情是隨順煩惱,不一樣。愛子女,你一定會給子女做好榜樣,你會好好的教導他,子女無知犯了過失,這個過失要把它糾正,有的時候要呵斥、要責備,那都是愛的表現。
嚴厲的責罰不是壞事,原因是什麼?讓他一生都記住。中國古時候,我念小學的時候民國二十幾年,雖然已經改成現代化的學校了,老師還有從前舊觀念,對學生還實施體罰,學生有過失罰跪,在教室裡罰跪。比我們長一輩的,我的老師李炳南居士,他小時候受教育是在清朝末年,差不多早我三十年,那個時候學生罰跪比我們就更要慘了,他看到我們這是輕描淡寫,這不算什麼。他們那個時候跪磚頭,不讓你舒服。所以老師所教導的一生都不會忘記。在學習過程當中,哪一個科目,哪一個節目受過處分的、挨過打的,打手心是常事,這叫什麼?打記性。這個地方挨過打就特別記住了,真的一生都不會忘記。
現在社會講求人權,父母不能夠體罰兒女,體罰兒女是什麼?說你虐待兒童;老師更不可以體罰學生。變成怎麼樣?變成父母不能管兒女了,老師也不能管教學生了,所以這個年輕人的水平是一落千丈。表面上看到,你對於這個小孩很愛護,實際上你害了他,那是愛,那不是慈,慈是有理性的,這是什麼?這感情的。到這個人長大了,才知道從小沒有受過嚴格的管教,放逸慣了,從小就放逸慣了,少成若天性,這個毛病習氣很不容易改過來。中國古人常講三歲看八十。從三歲小孩的管教就能看到你一生,你有沒有成就。
我這種年齡對聖賢教育沾一點點邊緣而已,只有一、兩年,只沾一點邊緣,以後就是現在這個學校教育了。不過那個時候學校教育跟現在學校教育不一樣,那個時候學校教育的老師還很認真的管教學生,確實有威嚴;現在學校老師跟同學,朋友!師生關係沒有了,決定不能夠管教學生。所以人文的教育、倫理道德的教育沒有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義務根本就不知道,哪裡懂得什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聽?沒有了。君仁臣忠(君是領導地位的人,臣是被領導的人),朋友有信,現在這個全都沒有了,這是性德。
所以古時候從小教,你懂得,你一生都會奉持,都會遵守,有沒有人要求你?沒有,自自然然的,自然遵守。為什麼會自然?做人本來應該這樣,你不遵守,錯了!自自然然的大道,這個教學教導學生對這樁事情完全肯定,認為老師教的、父母說的我應當遵守,這是做人的道理,如果不遵守那就不順人道了。這個教育產生了效果,這教育成功。他能夠這樣奉行,生歡喜心,法喜充滿,「故德無邊」。真的,他的德行隨著他的年齡在增長,這就是積功累德。到中年、到晚年這個影響力愈來愈大,問題是你真做,用真誠心去做。
我們在佛法裡頭提出這個菩提心;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你用這個心去做,那個德就無邊。怎麼知道?釋迦牟尼是這麼做的,孔夫子也是這麼做,你看看他們的影響。我們不說大的,單單講有形的,我們一般凡夫能夠體會得到的。釋迦牟尼佛的教學,孔夫子的教學,空間的影響,全世界;時間的影響,你看看都超過兩千五百年,現在這兩千五百年之後,依然有巨大的影響力,故德無邊!
我們很幸運遇到了,遇到了夫子與世尊的教誨,遇到他們的典籍,又有幸遇到善知識,善知識為我們介紹、為我們講解、為我們做示範,我們這才真正明白過來,認真努力的學習。學習有了成績了,我們所謂的心得,有了心得了,自然歡喜。「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說」是法喜,不是從外頭來的,內心裡面生出來的,常生歡喜心。世出世間一切法放得下,下面一句就講放下,放不下你沒有辦法常生歡喜心,這個道理很深。常生歡喜心,你真正得受用,身心健康,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入聖賢人的境界了,不是凡夫了。
你沒有放下什麼原因?你沒有看破,看破的人哪有不放下的道理!所以諸位一定要知道沒有放下就是沒有看破,真正放下當然看破了,真正看破了當然放下了,這一定的道理。我們看世間人心裡有牽掛,有牽掛就是沒放下。只要有一樁事情牽掛放不下,你是六道凡夫,你出不了三界六道。所以修行到這個境界功德成就了,「大喜」,常生歡喜心,「勝心」是與性德相應的心。清涼大師說「自他俱慶」,自己感到非常慶幸,真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因緣。他是誰?他是我們的同學、我們的師長,看到我們成就,他也為我們慶幸。這個「他」裡面包括諸佛菩薩,諸佛護念,龍天善神讚歎擁護,不容易!
五欲六塵的煩惱幾個人能看破?幾個人肯放下?你居然能看破、能放下了,不簡單,不容易,連魔王波旬都讚歎。波旬的性格就是這樣的,想盡方法來障礙你,真正障礙不了,讚歎你,你行;我設許許多多障礙誘惑,你居然都能夠不動心。就像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裡面降魔一樣,魔王所有一切手段威脅利誘統都用盡了,釋迦牟尼佛如如不動,魔王投降了,發心皈依,護持佛法。佛做樣子給我們看,這就是我們常講的怎樣化敵為友、化怨為親、化惡為善。世尊八相,降魔這一相給我們做出榜樣;自己一定要堅守自己的原則,決定不能夠被動搖,不能夠被破壞。
深入經藏,具足戒行。你要不深入經藏,沒有真實的功夫,這個戒行裡面的淺深行法,就是講的開遮持犯,它的精神、它的利益你得不到,你完全無知。我們今天學佛是起步,初步!我們講初步的戒行,境界慢慢提高,對於戒行裡面開遮持犯愈用愈廣泛、愈用愈深。戒律的目標是幫助你得定開慧,遇到開緣開戒,不是破戒,為什麼?它增長你的定功、增長你的智慧,與定慧相應。
戒律的目的就是教你得定開慧,所以它是隨著你修學的位次,不斷向上提升,戒律的修學方法也隨著你的層次不一樣。諸佛菩薩教化眾生,在這前面我們都看到,教化沒入門的眾生,教他五戒十善。已經入門的眾生,已經入門小乘須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薩,這是講入門的;教他三皈、眾戒、威儀,這入門的。
所以諸位要曉得沒有入門給你授三皈,這個三皈是什麼三皈?結緣三皈。給你結個緣做個形式,是不是真的三皈?不是的。就如同你看幼稚園的小朋友,幼稚園畢業,我看過,他穿的是什麼服裝?博士裝。幼稚園小孩穿博士裝,戴了個博士的帽子,那是什麼?結緣,那不算數的,出去人家不承認他是博士,還是說他幼稚園的學生,沒入門的行。所以說跟凡夫傳授三皈五戒,就是幼稚園小朋友畢業戴方帽子,是這麼個意思。你一定要知道那不是真的,為什麼?他還是迷邪染,他哪有覺正淨!但是這個緣好,希望他永遠記住爭取真的博士學位;希望將來再努力,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完成,真的就得到了,這個意思相同。
結緣三皈是在阿賴耶識裡面給他種三寶的種子,這個種子叫金剛種子,永遠不壞,他能帶得去的,不定什麼時候,很難講。每個人的緣不相同,有人在這一生晚年、有人在來生、有人在後世,甚至於像佛經裡面講的有人還延到無量劫。他的業障消掉了,這一個種子起現行了,居然能得度,當然是好事情。所以,即使阿賴耶識種這個種子,諸佛菩薩看見了,也為你慶幸種子種下去了,什麼時候開花結果不知道,但是種子種下去了。這個意思深,很深,自己沒法子知道,自己必須到有受用。這個種子種下去看它茁壯、看它開花了,好喜歡,結果了,有了收穫了;心為最勝,最勝心!
佛經裡頭大乘經常講「一切唯有心真實」,《華嚴經》上講得好,心是能現、是能變,虛空法界剎土眾生是所現、是所變;所現所變的是無常。所以《般若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是所現所變的;又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都是所變所現的,能變能現的永恆不變;永恆不變是真的。
能現能變的這個心沒有形象,它不是六根,它也不是六塵,它也不是六識,它沒有形象。沒有形象就不壞,就沒有生滅,這個才叫真的。沒有生滅。多大?它比虛空法界還要大,因為它所變所現的總不能超越自己,這肯定的道理。像我們畫一幅畫,這個畫畫在紙上,畫畫得再大沒有辦法超越這張紙。心就好比這張紙一樣,能現能變的在上面作畫。所以你要說能現能變的心有多大,我們平常講盡虛空遍法界。但是佛法裡有兩句話說得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個包當然比它大,不比它大,你怎麼能包?
心比虛空法界大。佛在《楞嚴經》上也是這個說法,《楞嚴經》上的比喻比得好,佛把虛空比喻作心,能現能變的心;把現在的這個虛空法界剎土眾生比喻這個虛空裡面的一片雲彩。讓我們從這個比喻裡頭去想,到底是心大還是虛空法界大?虛空法界在心裡不過是像虛空當中一片雲彩而已,這個比喻比喻得好!一切唯有心真實,心為最勝!只要與心相應就叫做稱性、稱理,世間諺語常說的憑良心、不違背良心,這個話的意思就是憑最勝,決定不背棄最勝。這什麼人?佛、菩薩(法身菩薩)、世出世間大聖大賢,他們就是這樣的,很不可思議!這個地方講的十種法門一個比一個殊勝。我們再看下面這一句,第七句:
【證得如實覺悟一切法大捨。】
這一句的意思很深很廣,『如實覺悟』,是真覺悟了,我們現在一般人常講覺悟,不如實,實是什麼?實是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所覺悟就如同事實真相,這叫「如實」。換句話說,你所覺悟的就是事實真相。你的行動?我們都從行動上看你,行動上是一切放下,就是『一切法大捨』,這是如實覺悟。釋迦牟尼佛在一生為我們表演這一句,他老人家在世住世八十年,釋迦牟尼佛八十歲圓寂,三十歲成道,就是示現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證得圓滿菩提,從此以後到處教學,遊化在人間。
這個地方我們要留意一點,因為我在前面跟同學們說過。早年我在台中求學,李老師問我們各言其志,每個學生自己說說自己將來想怎樣修行?怎樣弘法?說給老師聽聽,說給大家同學們聽聽。因為台中蓮社是個居士的道場,沒有出家人。我進入蓮社是在家居士,以後出家的,所以有這麼一段因緣關係。這個蓮社就好像是娘家一樣,回到蓮社就回娘家,有這麼一個關係,不是這樣的關係的話就沒有法子到蓮社。老師問我,我說遊化,哪個地方有請我就到哪裡去,去講經,去教學。所以老師最後說:你倒是很自在,你自己會有一點成就,你不能成就眾生。為什麼不能成就眾生?老師就說:你想想看,自古以來,哪一個人聽一次經、聽一部經他就開悟了,就證果了?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有,佛以後就沒有了,真的一點都不錯。那怎麼辦?長住在一個地方,你才能成熟眾生。所以祖師大德給我們示現的,一生住在一個地方不出門的很多。那天下人想來學的?你來。「只聞來學,未聞往教」,歡迎你來參學,老師決定不出門的。
那釋迦牟尼佛不是如此,釋迦牟尼佛到處走,真的哪裡邀請哪裡去。沒錯,他行,他怎麼行?他這個一、兩千學生都跟著一起去,學生沒有離開老師,這個可以。那我們有沒有這個緣?沒有,譬如說我們今天這個僧團,不算多,四、五十個人,什麼地方邀請我去講經,我們這四、五十個人統統都去,那就有一點像釋迦牟尼佛那個樣子了。人家看到你這麼多人,一般人請不起。請一、兩位法師,一個法師你帶幾個小法師可以,你要把家人全都帶來,誰能請得起你?
釋迦牟尼佛是這個樣子。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哪個人要請釋迦牟尼佛,佛的這個團體,經上常常講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你要請這麼大的一個團體,你要去照顧他們,你要有這麼大的場地來招待,不是少人數。這些學生一生從來沒有離開老師一天,所以他們有成就。這說明什麼一樁事情?釋迦牟尼佛有福報!他的那些護法施主都是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有這個力量能夠禮請釋迦牟尼佛到他這個地方來講一部經,佛所有常隨弟子統統來。
今天不一樣了,那我們要以世尊做標準,一定要過世尊當時那種生活;確確實實萬緣放下,得大自在,不能有房舍,過一種什麼生活?游牧生活。現在不是不能。早年我還年輕的時候,大概五十多歲的時候,香港洗塵法師到台灣找過我,我曾經跟他談過。他年歲比我大,出家比我早,也是香港佛教界的領袖。我說:你帶頭我跟你,我們過釋迦牟尼佛的生活。我們組織一個小僧團,志同道合大家在一起,我們住帳篷。現在像這個學生露營的帳篷很輕便,很輕,打個包背在身上,晚上到樹底下給它搭起來,白天出去托缽,我們過這個生活。這個小僧團人不多,大家在一塊共修。他聽了很歡喜:好,我們這麼辦。回到香港去之後,消息就沒有了。那不行,得放下,不放下是不能成功的。這一句沒講完,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威光得益的第七句:
【證得如實覺悟一切法大捨。】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說的「知離名法,法亦應捨,如實捨也」。這麼簡簡單單的三句話含義很深,他老人家用《思益梵天所問經》上的一句偈來解釋《華嚴經》這一句。很難得他老人家將這一段文都節錄在《鈔》裡面,鈔就是解釋疏的,就是註解的註解。因為註解簡單意思很深,怕後學的人為難,查經也很不方便。現在科技發達,印刷術發達,我們書房裡可以放一套《大藏經》,查的時候比較方便。
現在《藏經》已經做成電腦的光碟,在電腦裡面查資料就更容易了;可是你要記住,這一分方便,你必須要付出一分代價。看書,你付出的代價是時間,你要去查,首先你要查目錄,目錄查到的時候你才查經本,所以算是相當方便了,但是費時間較長。電腦快,立刻就可以查到,就可以把原文從這個螢光幕上顯示出來,你付出什麼代價?你付出你的眼睛。眼睛常常看這個螢光幕,對眼睛是非常不利。常常在電腦面前工作的,你們看看幾個人不戴眼鏡?這就是你要付出代價。
大師慈悲把這些資料都抄在註解裡面,節錄在註解裡面讓我們看到。我們看看這一段文,「思益經第一」,第一是第一卷。「思益梵天問言,世尊,云何名為菩薩遍行」。這是大梵天王,天王的德號叫思益,你們想想這個天王仁慈,他所思的都是利益眾生,遇到佛了,向佛請教什麼是菩薩遍行。什麼叫遍行?遍是普遍,不是單一的行為。換句話說,他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不管是善緣惡緣,起心動念一切造作都離不開的一個原則、一個綱領,這個原則綱領就叫做遍行。
我們看看佛是怎樣為他開示的。實在講思益天王他代我們問,佛對他的開示就是對我們講經說法,就是教導我們,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佛言,能淨身口意業」。我們在講席裡頭常常勉勵同學,我們修什麼?修純淨純善,你看是不是這個意思?能淨身口意業,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還不是真的大總持法門裡面的一句話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一切諸佛自己修行、教化眾生總綱領,總不能離開這一首偈。
在古時候,唐朝有個大文學家白居易,做過杭州的太守,就是現在的杭州市長。他遇見鳥窠禪師這個出家人,他在樹上做了一個小房子像鳥窩一樣,他就住在這樹上,很簡單,這是個真正有修行人。白居易有一天遇到他,向他請教如何是佛法大義,跟思益梵天問的很相似、很類似。什麼是佛法大義,就是佛法修學的綱領原則?禪師就說這首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白居易聽了哈哈大笑:這個三歲小孩都會說,我向你請教,你怎麼這樣回答我。禪師回答他一句話:三歲小孩雖然能夠道得(就是三歲小孩雖然能說),八十老翁行不得。白居易聽了這個話,這一愣,點頭,沒錯,八十歲老翁你做不到!這是佛法總綱領。
這個「遍行」是什麼?就是這三句,特別著重的,三句末後這一句「自淨其意」。你看佛在這裡一開頭就是能淨身語意業,自淨其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是自淨身、口這兩條,自淨其意這是第三條。佛在此地說能淨身口意業,這一句就是這一首偈的意思。菩薩遍行,從初發心的菩薩到等覺菩薩決定不離開這個原則,離開這個原則不是菩薩行,就不是菩薩道了。所以諸位你就曉得純淨純善是真實的綱領。佛說了這一句,接著又講了四首偈,為這句話做詳細的說明。
「爾時世尊而說偈云」,第一首偈,「若身淨無惡,口淨常實語,心淨常行慈,是菩薩遍行」。菩薩的標準就在此地,什麼是菩薩?能夠依照這四句偈去做的這個人就是菩薩。身沒有惡作,持戒,斷惡修善;離了惡就是善,無惡就是善。身的惡是什麼?殺盜淫,這是教初學,初學的菩薩,以十善業為標準,身沒有殺盜淫這三惡。
口淨常實語。口業淨。實語,不妄語,決定沒有欺騙人的事情;決定不會挑撥是非,挑撥是非叫兩舌,決定沒有;決定沒有綺語,就是花言巧語,所謂笑裡藏刀,存心害人,但是話說得很好聽,總是叫人吃虧上當;第四種叫惡口,說話很粗魯,叫人聽到很刺耳不好聽。這四種過失都沒有,叫實語,真實語。《金剛經》上說「如來是真語者」。真,不假;實,實就不虛;如語,如是跟事實完全相應。換句話說,他的言語說一樁事情,他不會加一點,也不會少一點,一定說的跟事實真相完全相符,這個叫如語。不誑語、不妄語,佛的實語,我們應當要學。
心淨常行慈。心地清淨,清淨是沒有貪瞋痴,對於一切眾生慈悲看待、平等看待。淨,心淨,決定沒有貪瞋痴;行慈,決定沒有傲慢。傲慢這個習氣眾生都有,這是嚴重的煩惱。你看看佛法講根本煩惱有六個,就是所有一切煩惱都是從這個根生的,貪瞋痴底下就是慢,說明傲慢很嚴重!障道。人有驕慢的心,世出世間法他都學不好。傲慢的對面是謙虛,行慈當然謙虛,不謙虛你沒有辦法行慈,所以說明行慈,傲慢就沒有了;心淨,貪瞋痴就沒有了,自淨其意。諸位想想看是不是這個道理?這是菩薩遍行。菩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絕不離開這個原則,決定遵守,特別是我們初學的菩薩。這是第一首。
第二首,「行慈不貪著,觀不淨無恚,行捨而不痴,是菩薩遍行」。慈悲一切,慈悲是要有行動,沒有行動,你的慈悲從哪裡表現?在今天講這個慈悲,社會上看的是慈善事業,做慈善事業最重要的是要有大慈悲心,如果沒有大慈悲心,做慈善的事業往往這個裡面夾雜著不善。這個不善是什麼?貪著。所以仔細觀察,特別是自己,對自己要反省、要觀察,我們做這些慈善救濟的工作,佛就是做這個工作,佛沒有財布施,他萬緣放下了,他沒有外財布施,他有內財布施。
內財是什麼?身體,為社會大眾做一個好的典型、好的榜樣,要用這個身體做出來,這內財布施。教化一切眾生不辭辛勞、不怕麻煩、有求必應,決定沒有一絲毫的念頭求別人回報,求得一點什麼利益,沒有,不貪著。對於世間名聞利養一絲一毫都不沾染,這是菩薩,這個人是行菩薩道。如果說貪著其事,那就不是菩薩了,他在裡面什麼?貪名貪利。一個團體總有組織,他要爭名奪利,爭位子、爭權力,這不是菩薩,這個很不如法!
在古時候住在一個道場,大家確確實實是平等的。執事不平等,一個道場又有住持、有首座。這個道場是學校,住持是校長,首座就是管教務、管教學,維那管秩序,就是訓導,監院是管總務。它裡頭分工合作,它有組織,但是它是平等的。住持身分跟底下員工(最低階的員工)身分是平等的。這個跟社會一般組織不一樣,為什麼?他的工作期限一年,臘月三十寺院一百零八單的執事總辭,馬上開會選舉新的執事,初一接任。臘月三十總辭,初一新的執事接任。上一任的住持可能他辭掉之後,在下一屆他可能去種菜,可能去種花,可能到廚房裡面去燒火。那不是降級,平等的。寺院裡所有的工作大家平等,那完全是義工,完全是為大家服務。在職位上看到好像有高下,實際上它是平等的。
這個佛法講的平等跟不平等是一不是二,但是在世俗平等跟不平等是二不是一,佛門裡面是一。這是行慈不貪著,擔任執事是行慈,決定沒有說,我有地位、我有權利,我來支配,錯了!佛法裡頭永遠沒有對一切人事物支配的念頭,有這個念頭錯了,那是煩惱的根源。決定不會有一個念頭對一切人事物佔有。你有支配的念頭,迷了;你有佔有的念頭,你已經在造業了,造不善業,這個報三途六道。菩薩有智慧,菩薩覺悟了,他怎麼會有貪著?行慈不貪著。
觀不淨無恚。看到不清淨的,看到一些惡法,譬如說看人造十惡業,一點瞋恚心都沒有,這是菩薩。那世間人不一樣,看到人作惡心裡就不高興,就生煩惱了,生瞋恚了,要想制止,甚至於要想報復,起心動念,錯了。菩薩為什麼沒有一點瞋恚心?淨跟不淨是相對的,凡是相對的不是真實的,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知道一切法從心想生,他能夠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看一切法他看的是真相。看看這些芸芸眾生迷惑顛倒,不但沒有瞋恚心,而且還生起慈悲心,怎麼樣幫助他破迷開悟,這是菩薩。
行捨而不痴。行捨是布施供養,痴是什麼?心裡頭落印象;我今天布施供養了,回去想想值不值得。像現在救濟一些苦難的,他有苦難,我去幫助他,幫助他,他用得得當不得當?我該不該幫助他?我該不該再幫助他?牽掛的事情很多,這叫痴。而菩薩布施三輪體空,什叫三輪體空?不執著我能布施,不執著這個相,自己心清淨。不執著對方接受我布施,你要想到對方,就是我對他有恩,他要報答我,這就被污染了;心地清淨,不把它放在心上。第三個,也不能把你布施的這些財物放在心上。換句話說,修布施供養,修完之後痕跡都不著,這叫不痴。
我常常講到這樁事情,我就會想起新加坡的談禪法師,真難得。法師一生過的生活非常清苦,他吃飯一個菜,不像我們現在好多菜擺在面前,他就一個菜,非常簡單;喝水,自來水。我去訪問他,看到我是貴賓,特別去買一杯礦泉水來招待我,這是他招待貴賓。他在城隍廟擺一個小攤子賣紙錢,賣香、蠟燭,那個利潤非常微薄。他把這些錢財攢積起來數量很大。
我第一次聽到他的名字是在美國舊金山,舊金山有一些同學是他的同鄉,他是福建人。舊金山建一個道場大覺蓮社,買了個房子,那個房子當時,這是二十多年前,買這個房子好像是七十萬,他布施了四十萬,大功德主!確實他的態度三輪體空,在任何地方從來他不提這個事情。在福州那一邊(這是他的家鄉)建了個道場,我不知道那個道場叫什麼名字,他捐了美金大概是有一、兩百萬,你看他自己的生活,行捨而不痴。我在新加坡,過去有時間到他那邊去坐坐跟他聊聊天,在新加坡好像也沒有什麼人理他,各行其道,他自在安樂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他也在那裡示現,雖然沒有講經說法,他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人各有緣分,在自己本分上,現前的身分、現前的因緣,做出一個好榜樣,那個人就是菩薩,是菩薩遍行,這是菩薩遍行。
第三首偈「在聚落空野,及與處大眾,威儀終不轉,是菩薩遍行」。聚落是許多人聚集在一起住的地方,現在我們講的都市、城市、鄉鎮、村莊,有眾多人聚在一起的地方,出家人常常到那個地方去托缽、去弘法。弘法一定在聚落,你講經說法要有聽眾,聚落裡頭才有聽眾。空野是野外,人跡很少,出家人常常修行的地方,修心養道,修習地方在空野,沒人去的地方,這是說無論你是在聚落弘化或者在空野修行。「及與處大眾」,跟大眾相聚的時候、相處的時候,你一定要重視威儀。「威儀常不轉」,這個轉就是變,你的威儀終不變。這個本子上是個「終」,有作「終」,清涼《疏鈔》原本裡面作「常」,意思相同。
我看到這一句,想到剛才你們同學把今年學院慶祝聖誕節活動錄相拿給我看,我看了一段,威儀有問題。年節是大典,我們接待賓客,雖然是鄰居常見面的,在這種場合要穿禮服,我們的禮服是海青,海青是大禮服。不但外面衣服要整齊,裡面的內衣有白色的、有灰色的、有黑色的,很難看!從這些地方,我們這個學院,人家一看我們的水平就打對折了,看到你的服裝的時候,就把你打對折了,本來可以評價你是一百分,現在只能給你五十分。所以威儀不能不講究,儀是儀表,所以我希望大家對於這樁事情要重視,我們是太隨便了,太馬虎了。
佛門裡面,這是一般的,一般應酬場合當中,要記住海青是大禮服,長褂是常禮服,我們今天穿長背心這是便服。便服不能見客的,在家庭裡面工作可以,接待賓客你怎麼能穿這個衣服?要注意!我看到你們法師上台致詞,如果你上台致詞穿的是海青,你就會打一百分,不一樣。但是穿上這個長背心,人家只能給你打五十分,這在我們小城市。如果要在大城市裡面、大的都會裡面,一般高級的正式的場合,你穿這個衣服,你不能進門。你看看一般五星級、六星級的旅館,門口接待的這些人,你服裝不整齊,他不讓你進去,我們這種便服是不能進去的。最低限度穿長褂常禮服,不能不懂,不能疏忽。
一般人看我們的道場,從這個地方來評價,你們到底是有多高的修養?有多高的程度?你們演講的講詞不錯,很難得,跟你的服裝不配合,我們不能不重視。希望以後就是小的聚會我們也要重視,是我們對客人的尊敬。雖然是常客,鄰居常常往來的,在這個時候我們表示對他致敬,這是應該的。我們這樣隨便,口裡說的一套,心裡沒有恭敬心。你們同學稍稍注意到,我接見客人、參加別的地方這種聚會,我穿長褂,我不敢穿長背心,我這種打扮出去是失禮,人家瞧不起你。裡面的內衣,如果我們團體要出去,決定要一致,穿灰色的統統穿灰色的,裡面穿白色的統統穿白色的;我們的小褂、長褂大概都是灰色的跟咖啡色的這兩種顏色,裡面穿白的好,人家看到歡喜,乾淨。
佛這個地方幾首偈你看看都是說「能淨身口意」,淨身口意裡面威儀很重要。處順境沒有貪戀,處逆境沒有瞋恚,這首偈教給我們這個。第三這一句「威儀終不轉」,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世尊當年在世,大禮服就是二十五條衣,這是佛門的大禮服;常禮服是七條衣,我們叫七衣;便服是五條衣,也叫工作服。世尊接見賓客搭衣,這是大禮服。我們現在如果是在佛教的場合,這裡是佛寺、典禮,我們一定搭衣。如果不是佛寺,不是佛教裡面的典禮,是一般大眾的聚會,要穿海青,最低限度要穿長褂,不能用這個便服去參加。這個很重要!賓客到我們這裡來訪問,接待的人要穿禮服,不負責接待的這個沒有關係。哪幾個出來招待,招待的人要穿禮服,至少要穿長褂、穿海青。這一點希望大家記住,這是菩薩遍行。好,現在時間到了,這一段還沒講完。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5 09:13:0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