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923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九二三卷)  2003/1/6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0923

  諸位同學,請看「毘盧遮那品」,第三段「的指一方」。清涼大師舉個比喻說,就好像娑婆世界當中,我們舉「一四天下」,這一段下面所說的,就是類似這個狀況。現在請看經文:

  【諸佛子。彼勝音世界中。有香水海。名清淨光明。】

  這個好懂,先說『香水海』。「香水海」表法的意思前面說過,它代表的是阿賴耶識裡頭含藏的業習種子。這個種子好,從它的名稱上我們就能體會到,『清淨光明』。習氣種子,一定要知道,積集善因、善種,這個人有智慧,聰明。如果說阿賴耶識含藏的種子是佛種子、是菩薩種子,那這個人不是凡人,聖賢的種子。「清淨光明」,不但是善,是佛菩薩的種子;清淨是德,光明是慧,清淨也是福。你看看人家阿賴耶識裡含藏著是究竟圓滿的福慧,所以世界叫『勝音』,有它的道理在,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學習的。

  為什麼他們能,我們不能?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為什麼在阿賴耶識裡頭落謝煩惱的種子?為什麼?我們落謝的是自私自利的種子,名聞利養的種子,貪而無厭的種子,嫉妒瞋恚的種子,這還得了!這些業習種子是六道輪迴主要的業因,天天落謝這些種子,加強鞏固了三途六道,你還能出得去嗎?沒指望了。

  要學佛菩薩落謝「清淨光明」的種子,什麼種子是清淨光明?《往生論》裡面講的「一清淨句」,這個意思我們在前面讀到了。要懂得將一切名言色相悉入阿彌陀佛,統統歸這一句佛號,沒有一樣不清淨。我們在「遮那品」裡面學會了這一招,你得《華嚴》受用了!你真的在《華嚴》裡面學到了門道。這是什麼門道?淨化身心、淨化世界、淨化虛空法界的祕訣,真正能夠在這一生當中成就純淨純善,圓滿成佛。所以,阿賴耶識裡頭不能含藏別的東西,要含藏清淨光明。

  「清淨光明」裡面,跟諸位說,沒有善惡。把所有一切的善惡、邪正、是非統統把它轉變成清淨光明,都歸到這一句佛號,妙絕了,彌陀名號不可思議。在本經這一品裡面所講的,統統歸毘盧遮那,那我們修淨土宗的同學要不要歸毘盧遮那?不必要,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毘盧遮那,這在前面跟諸位說過,不要有分別、不要有執著,問題就是你會不會!果然會轉,沒有一句不是清淨句。所以我們看到經文裡面這些文字感觸很深。過去犯的過失已經過去,不必再提了,要知道現前立刻能轉。清淨心、清淨句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

  我想許多同學都曾經聽說,古大德常講「會歸自性」,這個名詞我想很多人都聽過。怎麼個會歸法?現在總懂得一點門道,怎麼個會歸法:把十法界依正莊嚴都回歸到自性,都納入清淨句,你現前身心清淨得大自在、得大安樂,煩惱不生,智慧增長,都在「會」!如果「不會」,多讀經論、多看祖師大德們的語錄,用心體會學習;這個學習就是要落實、要做到!現在人最難的是他做不到,做不到沒有用處,這個清淨句你得不到,必須自己要做到。

  修行,功夫重要,時間也重要,長時間的薰修,自然功夫就得力;時間短了,當然有困難,這是在所不免,你修行的功夫不夠。得真幹,鍥而不捨,假以時日,你很可能入清淨句。再看第二句:

  【其海中有大蓮華。須彌山出現。名華焰普莊嚴幢。十寶欄楯。周匝圍繞。】

  這一段經文是講這個海裡頭有『大蓮華』,清淨光明香水海出「大蓮華」。『須彌山出現』,諸位想想這什麼意思?這說明單位世界,就是在科題裡面清涼大師給我們說出「別說一四天下」,一四天下有一座須彌山,這就是一個單位世界,舉這一個例子,好說話。

  這個世界好,為什麼?因好;因是清淨光明,因好。清淨是性德,內心清淨;光明是遍照、是智慧、是慈悲、是利生。自己不清淨,你怎麼能夠利益別人?自己沒有到清淨,幫助別人,在一般來說是害多利少。我沒有心害他!沒有心害他,不知不覺做錯了事、說錯了話,傷害了別人,沒有德行!心不清淨,煩惱現前!煩惱是什麼?貪瞋痴慢、自私自利,所以起心動念損人利己,幹這個事情,怎麼能不傷害別人?不論是有意無意,總而言之,常常會傷害別人。所以學佛的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能不謹慎,道理在此地。

  中國古代大政治家諸葛亮,在中國知名度很高,沒有人不知道諸葛亮的。諸葛亮一生的成就,靠什麼?古人的批判「諸葛一生唯謹慎」,他一生,無論是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小心謹慎,絲毫都不敢大意,這是他一生成功的祕訣。世法如是,修道更要如是!學佛,學成之後要教化眾生,你要不懂得謹慎,不知道小心翼翼,哪裡能不做錯事?在中國古代,學佛人的根基都是念儒書、念道家的書。儒、道最重要的,儒家最重要的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家最重要的典籍,《老子》、《莊子》。以這個為基礎入大乘佛法,所以他功夫得力。

  我們今天儒、道的基礎沒有,又沒有小乘的基礎,直接就想學大乘,結果怎麼樣?學的四不像。學講大乘經,結果,結果是破壞大乘,起心動念一切造作在破佛法。你說你怎麼得了!戒經裡頭,佛說得很明白,「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為什麼說非佛弟子?你沒有遵守佛的教誨,你不是佛的學生,佛不承認。皈依了,沒用處。受戒了、剃度出家,受了三壇大戒,佛不承認你;你自以為是,不行,諸佛不承認你,龍天善神不承認你。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一定要參透。

  真正依照佛的教誨去做的人,他沒有受過三皈,也沒有受過五戒,他也沒有出家,也沒有受過三壇大戒,佛承認他,佛弟子,龍天善神承認他。為什麼?他真的依教奉行。他沒有外表的形式,他有實質,天人鬼神敬重他!

  蓮花表法的意思,大家知道,出污泥而不染,對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來講再恰當不過。意思就是說,決定不會受外面境界影響,染污就是影響。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自己有主宰。這一樁事情說的容易,真正要做也非常困難,難在什麼地方?難在沒有智慧,愚痴!沒有能力辨別外面境界的邪正、是非、善惡,真妄、利害,沒有能力辨別,把假的當作真的,把邪法當作正法,把惡法當作善法,這叫顛倒。經論裡面常講迷惑顛倒,天天幹這個事情,所以他被外頭境界轉。

  我們是凡夫,緣不殊勝,遇不到善知識,怎樣能夠保全自己,不被邪惡所轉?那你得找個依靠,依靠什麼?聖教,你找個依靠。所以我們親近善知識,善知識頭一樁事情就是給我們一部經典,這就是授經;授是傳授,我傳授一部經給你。什麼意思?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從你生活到應酬,跟外界接觸,你依靠這一部經典。這個經典所講的,與經典所說的相應,正確的;與經典所說的相違背,錯誤的。給你一個標準!

  標準有階段性,就像讀書一樣,有小學的標準、中學的標準、大學的標準、研究所的標準,所以標準有階段性。初學的標準一定是聖教,這是大根大本,讓你真正起信。我跟同學們說過,我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給我的標準是《釋迦譜》。我親近李炳南老居士,老居士給我的標準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個經上所說的理論、方法、境界,吉凶禍福、利害得失,說老實話,在我們現今這個社會足夠用了;決定不會走入歧途,你會走在正道上,從這個地方奠定根基,然後再深入大乘。

  深入大乘之後,李老師又傳授我一部書,這不是經書,是《印光大師文鈔》。老師傳給我的時候(現在《印光大師全集》分量很大,那個時候沒有),我那個時候讀到的只有《文鈔》正篇、續篇,兩冊。我記得那個時候是四冊,正篇上下冊,續篇上下冊,書不厚,現在都是精裝成一冊。老師一再交代我,學印光法師,以印光法師為老師,做印光法師的私淑弟子。我認真努力的去研讀、去學習,我總結他老人家的傳法心要,十六個字,這十六個字就是「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

  這十六個字是印光大師一生應化的總結,也是他老人家傳法的心印。他一生所講的都不離這十六個字;換句話說,一生所說的就是這十六個字的解釋,詳細的解釋,從這裡學習。我們有了標準,有了方向。有了標準,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我有能力揀別;這十六個字也是我的方向,我知道我這一生修行道路應該怎麼走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什麼?這是蓮花,這是須彌山。

  它這個須彌山還有一個名號,『名華焰普莊嚴幢』,這名號好。「華」表萬行,代表行門,代表什麼?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清淨光明。華之體,清淨;華之相,光明,「焰」就是光明。「普莊嚴幢」,這是總說,普遍;普遍就是清淨、平等、真誠。「幢」高顯,像須彌山一樣,高、明顯,一切眾生都看得見。代表什麼?代表你這個人修行的德行、智慧、相好。這是我們這麼多年來,總結大乘佛法裡面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十個字就是「華焰普莊嚴幢」,這要做到才行,得落實!

  『十寶欄楯,周匝圍繞』,這是講幢的周圍,這個幢是大道場。像我們現在人所說的,以佛法做比喻,我們這個宗派,宗派總有一個總部,現在人叫總部,從前佛法裡面講本山,大本山。祖師建立宗派的第一個道場,叫大本山。「華焰普莊嚴幢」,這是大本山;「周匝圍繞」的是它的分支機構。從前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教,李老師的大本山是台中蓮社,這是他建立的,在那個地方教學三十八年。圍繞台中蓮社四周,南面到鹿港,北面到新竹,這樣大的一個地區,我在的那個時候,有二十七個佈教所,屬於台中蓮社的。建立小規模的道場,在那邊,那是派遣學生在那邊講經、教學,領導大家念佛,那就是「周匝圍繞」。

  「寶欄楯」,這個意思很深,「十」是圓滿,佛法才是寶;換句話說,聖人的教誨是寶。「欄楯」就是欄杆。欄杆,橫的叫做欄,豎的叫做楯,欄杆的構造,欄楯。它的用途,我們知道是顯示一個範圍,我們一般人講界限,我在這個界限裡頭學什麼?沒有成就,不能出這個界限。到自己成就了,出這個界限是教化眾生,界限裡面成就自己。所以,無論是中央的大道場,或者周邊所建立的小道場,目的都是在成就自己。那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欄?有沒有楯?有欄楯就能夠防範邪外,防範邪知、邪見、邪行,防範外道。因為我們在初學,沒有能力不受染污,沒有能力不受影響,所以我們要設欄楯。這個欄楯,實在講,就是善知識的教誨。

  我在早年親近李炳南老居士,拜他為老師,他給我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就是「十寶欄楯」,我要遵守!這個欄楯沒有形象。第一個條件,我喜歡聽經,喜歡向有德行、有學問的人請教,他老人家知道。頭一個條件把我限制住:除了跟他學習之外,不可以跟任何一個人學習,無論是法師、大德、居士講經說法,不能聽,不准我去聽,只可以聽他一個人的,這是欄楯。第二個條件,他知道我喜歡讀書,限制我:無論是佛書(就是經典),或者世間所有一切書籍,沒有經過他同意,不能看。還有第三個條件,那個時候我學佛四年了,我學佛四年的時候親近李老師。李老師說:你過去這四年的修學我不承認,統統作廢!今天你到我門下來,拜我作老師,一切從頭學起。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是「十寶欄楯」。有期限,五年,五年之內一定要遵守。

  我聽了之後,想了一想,接受,三個條件都接受,老師收我這個學生,認真的教導我。以後我了解,這三個條件不是李老師的專利,是古時候老師收學生都是這三個條件,代代相傳,我這才明瞭!為什麼不叫你多聽多聞?你沒有智慧、沒有能力辨別邪正,聽聽這個也有道理,聽聽那個也有道理,就把你自己的心搞亂。

  所以你學習,你到底跟哪個老師?老師只能有一個,為什麼?一個老師,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你容易成就。兩個老師兩條路,三個老師三叉路口,四個老師十字街頭,你怎麼可能有成就?聽一個人的,百分之百的服從,隨順。老師就像一個藝術家一樣,我們自己是一塊木頭,一切都順從,他來雕琢、雕塑,把這塊木頭雕成一個高度的藝術品。你要不合作,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自古以來,做學問的人、修道的人成就的祕訣就在此地。老師客氣,跟我限定的是五年,五年是一般的,古時候都是五年。我接受他老人家的教誨,三個月我就感到有受用,為什麼?很多東西不可以看、不能聽,心定了,妄想少了!妄想少了,相對的,就有一點智慧生了。看經,老師指定的經;聽經,聽他老人家講經,有悟處了,能真正聽得懂,半年之後就非常顯著。

  所以到了第五年,我找老師,我說:老師,這五年我很有受用,我會再繼續遵守你老人家這個三條的教誨,我還遵守五年。我遵守十年,根基是這麼打下來的。現在找這種學生找不到了。現在的學生,學了幾天、幾個月,就自以為是,還批評老師,老師樣樣都不對,自己樣樣都行。現在是這個時代,現代已經沒有師道,已經沒有孝道,所以天下大亂,災難頻繁,眾生很苦,道理在此地。

  我為什麼選擇在攝影棚面對著攝影機來講經?什麼原因?沒有學生。李老師在七十歲的時候遇到我,我是百分之百的服從,尊師重道,所以能傳他的法。我今天,今年七十七歲了,一個也沒有遇到。如果沒有現在科技設備,你們曉得我選擇是什麼路?往生,不要住這個世間。但是今天有這個設備,好!我對著攝影機來講經,把這個東西留下去。或者我死了以後,幾十年當中,或者一、兩百年當中,以後遇到真正的知音,他拿到這個東西,他會成就。他怎麼成就?只要他真正聽得懂,真正相信,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他能成就。所以我今天的寄託,傳人不在面前,傳人不在此時此地,傳人可能在他方,傳人可能跟我隔幾十年,甚至於隔一、兩百年。有這一套科技設備,我留下來了,我不著急走;沒有這套設備,我就走了。

  學生求一個好老師,難,古人常說可遇不可求。好老師想找一個真正傳法的學生,更難!到哪裡去找?這樁事情,所謂緣分,多生多劫的緣分。所以師徒的敬愛,超過父子。這個裡頭有恩有德、有情有義,絕對不是偶然的。

  所以,這些道理我們明白了,事實真相也搞清楚了,能不能成就不在別人在自己。自己肯不肯發心,肯不肯約束自己,也就是肯不肯把自己這些毛病習氣止住!能不能依聖教、依經典真正來改正自己的毛病習氣,從起心動念到言語造作,那你就是真的拿到了「欄楯」,你有了保障,你知道防範。如果不知道,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要廣學多聞;什麼人講法都喜歡聽,什麼書都可以看,看到滿腦袋的雜亂無章,真的把自己大好前途毀掉,你這是不如法、不如理。如理如法,哪一個不能成就?再笨的人都能成就。這個例子,自古以來很多。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繼續看下面這一節經文:

  【於其山上有一大林。名摩尼華枝輪。無量華樓閣。無量寶臺觀。周迴布列。無量妙香幢。無量寶山幢。迥極莊嚴。無量寶芬陀利華。處處敷榮。無量香摩尼蓮華網。周匝垂布。樂音和悅。香雲照曜。數各無量。不可紀極。有百萬億那由他城。周匝圍繞。種種眾生。於中止住。】

  這一段經文表法的義趣很深、很廣,我們要細細的來觀察。首先我們看到這『山上』有一個『大林』,「林」就像我們現在這個世間原始的森林。森林裡面有道場,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說,他說這一段文說明山頂上叢林。說「林」是「佛於中現」。末後一句說很多眾生在那邊住,那是佛教化的對象。

  我們從這個提示,細心的來觀察這一段經文,這個「林」有名字,叫『摩尼華枝輪』。這一句裡頭很重要的一個字眼,「枝」。為什麼?這是勝音世界。勝音世界,「清淨光明香水海」是這個世界裡頭的一部分,不是這個世界的全體,是一枝。就好像我們今天講佛教,佛教在中國有十個宗派,每一個宗派就是「枝」。像一個大學,這個大學有很多院系,我們今天講一個文學院,這一個院是這個大學裡頭的一枝。諸位要懂這個意思,這是「枝」!從一枝就能夠了解它的全體。會看的人,佛法十個宗派,無論從哪一宗、哪一派都能看到全部的佛法,這你會看。

  『無量華樓閣,無量寶臺觀,周迴布列』,這一句說的是什麼?說的是它在教學裡面所開的課程,「華」偏重在行門,因華;「寶」偏重在理論,有解有行,解行都與性德相應,所以稱之為寶華。法門再多,宗派再多,目標是一個,方向是一致,決定沒有違背。

  總的目標方向是什麼?佛在經上跟我們講得很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你說這一首偈是不是總的原則、總的方向!不是一尊佛說,不是一尊佛這樣教人,是諸佛教,「諸」是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眾生都不離這三個原則。你看看,教一切眾生斷惡,教一切眾生行善,教一切眾生自淨其意。自淨其意就是純淨,斷惡修善就是純善,我們把這一首偈再歸納為四個字,就是「純淨純善」。一切諸佛教化眾生沒有別的!純淨純善是你自己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頭來的。

  在中國,中國的聖賢也是這樣教人,「人之初,性本善」;換句話說,肯定你、承認你,你的性本來清淨、本來是善的。儒家講「止於至善」,那是本善。為什麼本淨本善現在搞成了不淨不善,這什麼原因?這個原因是習性,不是本性;習性是你被污染,你被周邊環境污染。環境裡面有人事的環境、有物質的環境,你六根接觸外頭六塵境界,你迷了,在境界裡面起了妄想分別執著,把自己的本淨本善失掉了,你就變成不淨不善,就這麼回事情。自性裡頭本來有寶,這個寶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是你自性裡面的三寶。很可惜,你把這個三寶迷失了,現在你的習性變成了迷、邪、染。

  佛菩薩、聖賢人的教學,他教什麼?首先就是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我們有本性,我們本性確實是覺正淨,沒有迷邪染。但是現在,我們確確實實把覺正淨迷失了,現在所用的,現的這個相,確實完全是迷邪染。佛菩薩慈悲,教我們怎樣把迷邪染離開,恢復自己的覺正淨,這就是佛陀教育,這是聖賢的教誨。

  所以,這兩句是所開的法門,「周迴布列」,形容法門無量。為什麼開那麼多法門?眾生根性不相同,迷惑的不一樣。有人迷在事上,有人迷在理上,有人理事都迷,所迷還有輕重不相同。所以,佛教眾生不能不因人而異,隨機施教,法門就變成無量無邊。

  接著講『無量妙香幢,無量寶山幢,迥極莊嚴』,「迥」是講深遠之貌;「妙香」加上一個「幢」,這一句是顯示德行。妙香是真有!老修行人身心清淨一塵不染,他身放香,境界轉了。沒有修行的時候,我們這個身體骯髒,三十六種不淨之物,流出來的味道很難聞。但是修行人不一樣,他也不洗澡,他也不洗衣服,距離我們年代不遠的,大家知道虛雲老和尚,像虛雲老和尚這樣的人很多,不是他一個。一年剃一次頭,洗一次澡,衣服從來不洗、從來不換的,衣服有蓮花香味。領子的油垢,你看領子裡面都是黑的,但是聞聞的時候,有蓮花香味。不但這個香味很好聞,不難聞,那個香味還治病,妙了,寶香!

  身上常年不洗澡,手摸一摸,也很多髒東西,這垢污。你看濟公這個法師,他身上摸一把,搓搓丸,你有病,他給你吃,挺好吃的,吃了什麼病都能治好,這怪了,那是什麼東西?「妙香幢」、「寶山幢」!這個地方,你相不相信佛法裡面講的境隨心轉?你聞這個香,濟公搓的我們叫濟公丸,你吃他這個丸,他是以清淨光明加持你,你能懂嗎?真有德行!真有智慧!那個身上點點滴滴都能加持。從這個地方證明了,佛講的沒錯,境隨心轉。

  『無量寶芬陀利華,處處敷榮』,「芬陀利」是白蓮花,《彌陀經》上跟我們講四色蓮花,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芬陀利」是白色的。經文千萬不要疏忽,「寶芬陀利」、「處處敷榮」。接著『無量香摩尼蓮華網,周匝垂布』,都是說這個世界(這是個小世界)依報的殊勝,無比的莊嚴。從依報莊嚴,我們一定要想到正報莊嚴。為什麼?依報是隨正報轉的。

  正報是佛在這裡頭出現,佛住在這個地方,佛在這個地方教化,不但有情眾生得利益,無情眾生也得利益,樹木花草、山河大地,都得利益。這個在前面「世主妙嚴品」裡面跟諸位報告過。樹木花草,樹有樹神,花有花神,草有草木神明,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土地有土地神、有地神。這些神眾都是世主,世主要遇到佛,他也修行、也覺悟了,所以依報樣樣都殊勝,樣樣都美好。花處處都開得特別好,好像它歡迎佛在這個地方長住,歡迎佛在這個地方說法教化眾生。無量無邊的神靈,都以他們自己主持管轄的來做供養;花神用花來做供養,樹神用樹來做供養,山川草木之神,都以他們自己分內的管轄的來供養,美不勝收!「無量香摩尼蓮華網,周匝垂布」。

  在表法裡面,「寶芬陀利華」,這是代表佛菩薩的教誨,種種色的蓮花,說實在講,不止四色,種種色彩的蓮花取白蓮,白表示潔淨,代表心意清淨一塵不染。蓮花代表純善之法,「蓮華網」代表教學的影響,我們今天講影響之所及,橫的,空間的影響;豎的,時間的影響。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這三百餘會就像蓮華網一樣,不是說一部經,說許許多多的經。《華嚴經》,總名稱是《華嚴經》,這裡頭有許許多多品,每一品、每一章、每一節都是一部經,這是「蓮華網」的意思。教學的當時,這是影響一個時代,我們講的空間影響到十方,時間影響到後世。我們曉得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是一萬兩千年,他在時間上的影響是影響一萬兩千年,這是「周匝垂布」。

  我們在《了凡四訓》裡面看到,了凡先生講,人做惡、做善,最重要的要看它的影響,這個論功的厚薄、罪的大小。它影響的範圍很小,影響的範圍時間很短,他行善,這個善小,不大;他做惡,惡也小,也不大。如果他做的事情影響的面很大,影響的時間很長,他這是好事,那是大善,他是做的惡事,那是大惡。要論影響,不論當時!由此可知,我們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要曉得我們做這一樁事情對社會、對未來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我不孝順父母,就現前而論,小事,這有什麼了不起!但是從影響上來說,這是你沒有想到的。因為我不孝順父母,影響到許許多多年輕人看到的時候,看到我這個樣子,我不孝順,他跟我學,他也不孝順。我背師叛道,那些人看到我也跟我學,他們也各個背師叛道,罪過從這個地方結罪。換句話說,你影響的人愈多,影響的時間愈久,你的罪就愈深。你墮落在地獄,什麼時候能出地獄?你的影響力完全沒有了,世間人把你遺忘掉,你就能出地獄。這個你要記住!如果你的毀謗、你的胡作妄為,你要是把它做成錄音帶、錄相帶,做成光碟,這是你的罪證,你墮地獄,什麼時候能出來?你這些證據在這個世間統統消失了。還有一片在,你就沒有辦法脫離地獄,你說可怕不可怕?

  在古人的時候,沒有這些東西,著書,你這個書流通在世間,只要有一本在,影響讓別人讀了這個起了邪思邪念,變成自己邪惡的行為,你不能離開地獄。這個世間,那些書一本都沒有了,完全消失,你才能出離。現在印刷術方便,有沒有想到這樁事情?言行不謹慎,產生負面的影響,這還得了,麻煩大了!有一個人效法你的邪知邪見,邪作邪行,你那個罪案立刻就發作,就好像病一樣,又發作了。到那個時候後悔莫及,才知道造作的時候不以為意,以為沒有什麼了不起。

  我常說,諸佛如來、法身菩薩、阿羅漢他們這些人示現在世間,都是給社會人做好榜樣的,都是來幫助眾生覺悟的,絕對不會讓眾生產生負面的想法、看法,不會。他可以做出負面的,但是眾生的想法、看法是正面的;如果眾生沒有這個能力,他絕對不會示現負面的。可是這個示現,難知!為什麼?菩薩度這一個人,要示現負面的,他會覺悟,這個人得度了。另外在旁邊看的人,他看錯了,他變成負面的;菩薩是度這個人。這是我們學佛最艱難的一個關卡,很不容易突破。就是在讀經的時候我們也常常看到,所以你一定要前後仔細看清楚,這幾句話佛是對什麼人說的?這個人是代表世間哪一類的人,你得看清楚,給他講的!哪些話是針對我講的,哪些話是對你講的,這是大學問,這個不簡單。

  因此,佛在大經大論裡面才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佛法要是沒有人講,即使世間最有聰明才智的人,他也沒有辦法理解,願解如來真實義,他做不到。那要什麼人來說?契入境界的人,不是契入境界的人,他不知道。今天契入境界的人有幾個?你到哪裡去找?這就變成可遇不可求。實在求不到,怎麼辦?這個世間人我找不到,找古人。古人,祖師大德,那是靠得住的,無論哪個宗派的祖師大德,你找一個跟他學,你會成功。

  我們淨土宗在明末清初的時候,蕅益大師就是學蓮池,那個時候蓮池大師已經往生。他也是找不到善知識,蓮池大師的著作在,他是學一家之言,只讀蓮池大師的書,蓮池大師之外的書他不讀,他不接觸。跟一個人學,學到契入境界再廣學多聞,成就自己的後得智,這個道理要懂。如果智慧沒有開,還是守一家之言,跟一個老師,你要懂得修學的原則,親近善知識最重要的綱領就是一家之言。你看書,看一個人的著作,不看別人的。為什麼?你的思想是一致的,你走的是一條路,容易成就!你看兩個人的著作,聽兩個人所說的,就迷惑了,你到底跟誰走?你就產生錯誤。

  古今中外,像這樣不懂得學習方法,不知道學習綱領,而失敗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成功的人就是這麼一個原則,跟定一個老師、一個善知識,修學一個法門,「寶芬陀利」!所以他在一生當中,根利的人,三、五年,十年、二十年成就了。所以對老師要有堅定的信心,有疑惑不能問別人,問老師;老師對我負責任,別人對我不負責任,我跟他沒有這個關係。

  我在修學離開老師之後,在外面講經,也遇到許許多多的人物,接觸許許多多的言論、理論、修學方法。我有疑惑,我回去問老師,我不能問別人,這是什麼?這是做學生的本分,這叫尊師重道。除非什麼?老師不在了,老師往生了,沒有地方問,那只好另請高明。這個世間再遇到高明的善知識,親近他、依止他,向他學習,依止和尚!自己是弟子的身分,亂不得,一亂就壞了,綱紀就毀掉了。像蓋一棟房子一樣,這個房子的結構、骨架毀掉了,你還能蓋得成功?親近一個善知識,像蓋房子,善知識是什麼?善知識是這個房屋的柱、房屋的樑,最重要的!這都是講的總綱領、總原則、總方向。

  我們再看下面經文,『樂音和悅,香雲照曜,數各無量,不可紀極』,這個幾句是講教學的狀況,學生學習的風氣,你看看多麼和善、多美!「樂音和悅」,這是什麼音?教學、說法的音聲。讓你聽到、接觸到了,心,我們常講,中國人講「心平氣和」。「和、悅」,生歡喜心。你怎麼會心平氣和?煩惱習氣治好了。佛一說法,你聽明白、覺悟了,煩惱習氣斷了,心平氣和;智慧開了,常生歡喜心,「悅」!

  「香雲照曜」,這是你從身教裡面開悟了,落實到自己的生活行為,氣質變化了;我們常說的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氣質變化了,這是「香雲照曜」。「數各無量,不可紀極」,就是教學的法門無量無邊,沒有法子計算。佛的智慧、佛的德能、佛的相好,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沒有絲毫勉強,這裡頭沒有絲毫的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是不淨、是不善,妄想是不淨,分別執著是不善,沒有絲毫不善、不淨夾雜,顯示出無量無邊的德能。

  『有百萬億那由他城,周匝圍繞』,這一句就是講它的影響所及。一切時、一切處,皆同法界,這個意思才圓滿,這個事相才周遍。為什麼?三障諸煩惱消盡了,業障消盡才能做到。

  末後這一句是講這個世間所有的居民,『種種眾生,於中止住』,這一句是佛教化的對象。佛出現在這個世間不是為別的,是來教化眾生的。眾生種類多,「種種眾生」,種種眾生是講九法界,不單單是我們今天講的人道。六道裡面就有種種眾生,六道之外還有聲聞法界、緣覺法界、菩薩法界,合起來九法界。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也合在菩薩法界裡面,因為十法界裡面的佛還沒有明心見性;換句話說,他們斷證的功夫只斷見思、塵沙,無明沒破。所以在天台家講藏教佛、通教佛,賢首大師所講的小教佛、始教佛,實際上還是菩薩。所以九法界跟十法界,說法不一樣,境界意思完全相同,這個「種種眾生」就是九法界的眾生。

  在《華嚴》的境界裡面,那個意思又不一樣。在《華嚴》境界裡頭,可以說是遍法界虛空界同時現前,這是《華嚴》境界。如果講大乘境界,那是九法界眾生,我們就文字表面上來講,接受佛教學、教誨,他們得利益。但是這個經是《華嚴經》,《華嚴經》諸位一定要知道一個原則,「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說一個就是說虛空法界的全體,這是《華嚴》的宗趣,我們應當要曉得。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5 09:11:20)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5日09:11:2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779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