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893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八九三卷)  2002/10/13  澳洲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893

  諸位同學,請看十海所管之海,第十海天城寶牒香水海外,它所管的最後一段,就是第二個部分,最近輪圍山香水海。我們看這一段:

  【其最近輪圍山香水海,名積集瓔珞衣,世界種名化現妙衣,以三世一切佛音聲為體。】

  我們看這一段。每十海,每一個海它要管十海。前面九海略說,只說香水海的名字跟世界種的名字。最後這一段舉一個例子,還是略說,但是把這個香水海、世界種,它所持的二十層世界,簡簡單單舉例為我們說明。

  這個香水海名叫『積集瓔珞衣』。「衣」的意思,我們天天穿衣,有沒有懂得它表法的意義?忘掉了,真的忘得一乾二淨。「衣」表的是什麼?衣是禮服,教我們時時刻刻要記住以禮待人,以禮接物。「衣」代表這個意思。我們天天穿衣,都把這個忘掉了。「衣」還有一個重要的表法意思,表忍辱,我們對人對事對物,有時候不能夠如自己心意,無明火就發作。衣遮羞,遮羞的意思是忍辱。為什麼在日常生活當中,把這樁事情忘掉?忍辱,菩薩六度裡面重要的一個科目。布施、持戒都是修福積福,忍辱能保持,如果不能忍,佛家不是常常講「火燒功德林」。小小不如意,瞋恚心就發作,功德就沒有了。你這一生做再多的善行善事,全是福德邊事,不是功德。你要想修積功德,你要懂得忍辱。「衣」表忍辱,天天穿衣,不懂得忍辱,不懂得以禮待人,這真的是很可惜!

  這個香水海,當然就是阿賴耶裡頭這一類懂得忍辱,懂得以禮待人,這是過去生中好的習氣種子,它也歸併成一類。這一類種子顯現的世界,就是現相,現相就是世界。這個世界種,『化現妙衣』,你看看因跟果相應。「瓔珞衣」,瓔珞是寶,寶特別用瓔珞來表,瓔珞是裝飾品。我們常常看佛菩薩形像胸中佩的都是瓔珞,我們今天講的珠寶。學佛的人,出家在家,常常掛一串念珠,念珠是最簡單的一種瓔珞。掛念珠是什麼意思?要懂得!第一個意思,提醒我們念佛,時時刻刻不要忘記念佛。第二個意思是計數,每天課定功課,我一定要念多少佛號,用念珠來計數。但是老修行,功夫純熟的人,往往他用時間來計數,大概一個小時念多少聲佛號,十分鐘念多少聲佛號,他有個數字。另外,念珠還有一個功德,讓社會一般大眾沒有學佛的人,沒有接近佛法的人,看到這串念珠,阿賴耶識裡頭印一個佛。一看的時候,這是佛教。那個「佛」字,佛的名號,甚至於佛的形像,落在阿賴耶識裡頭,給他種佛種,所以這個意義很大。

  在家居士能不能掛念珠?就有很多人來問我。有些人說,這是出家人才可以,在家人不可以。那麼在家人就不要度眾生,不要接引眾生?哪有這種說法!你說在家人不可以,我們學佛的人依法不依人,哪一部經典上講的,你找來給我看,沒有!所以我們真正懂得這個意思,你就曉得在家人可以,接引眾生!讓人家看到你,這是佛教徒,那個佛教徒的印象落在他阿賴耶識裡頭,給一切眾生做得度的因緣。不掛在身上,拿在手上,一樣的,都可以。我們二六時中不能忘記念珠,常常佩在身上,常常拿在手上。他用意在此地。

  尤其出家人搭的這個衣,我們搭的是二十五條衣,佛門裡面講的三衣,二十五條、七條、五條。這個衣的顏色一定染成咖啡色,這是什麼意思?忍辱!紅黃藍白黑,這五種叫正色。出家人穿的這個衣服,是把這五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染成一個色。你們想想看,這是什麼意思?對於這五種正色平等看待,沒有偏愛,取這個意思。所以出家人穿的這個衣服,要懂得它表法的義趣。這個衣服能不能做成紅色的?不可以。紅色的袈裟,紫色的袈裟,是過去帝王賜給德高望重的大和尚,老和尚。那是代表一種榮譽,不是普通佛事場中用的,這個一定要曉得。只有在舉行大的祭典當中,才偶爾用一下,絕對不是平常用的。平常一定要用染色衣,佛門也叫壞色衣。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對於世出世間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搭上紅的、紫的,還沒有放下。所以不能常用,偶爾用一次,可以。為什麼?那是表示國家的恩典,帝王的禮遇,表這個意思。使一般大眾(就是信徒)對佛法、對法師起恭敬心,意思在這裡。都是為利他的,絕對不是自己的榮耀,那就錯了。自己的榮耀,你看看悟達國師《慈悲三昧水懺》,你見到了。皇帝供養他一個沈香寶座,他覺得這是自己榮耀,好,冤親債主馬上找到身上來了,護法神遠離。我們常常講,點點滴滴決定不為自己,為眾生,為正法,那就對了。

  這個香水海「積集瓔珞衣」,世界種「化現妙衣」,把這一段做為這一品經「華藏世界品」殿後、最後。最後,佛就非常重視了,等於唱戲,這是壓軸戲。壓軸戲不用別的,用衣,用忍辱,用禮貌待人,你看這個意思多深。這個世界還是以音聲為教體,『以三世一切佛音聲為體』。我們要注重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未來佛是一切眾生。我們初學,一切眾生裡面的善知識,實在講,一切眾生各個都是善知識。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我們沒有辦法契入像善財那樣的境界,我們沒有法子,我們是凡夫。所以我們能夠學習的,就是眾生裡面的善知識。像李老師常常為我們介紹,有學有修的這些出家在家的大德,都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們應當向他學習。他們還是凡夫,因為他們沒有證果,但是他真學,他真修。下面介紹它所持二十層佛剎,先從最下面看起:

  【此中最下方,有香水海,名因陀羅華藏。】

  這一句很奇怪,前後經文我們都沒有看到,清涼大師有註解,他說可能是古時候人家註解的時候,那個註的文,誤以為是經文,就排到這上面去;也可能是抄寫的時候,抄錯了。因為我們在前面所看到的是「此中最下方,有世界」,都是這樣說法的,「有世界名發生歡喜」,這就跟前後的例子一樣。這個很特殊,所以這個字可能是多出來的,不合前後的例子。如果說詳細一點,他說此中最下方,因為它是最基層的,也不能講它沒有距離,第二層以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那個上面是另外一個世界,這個體例上我們讀得很多。所以這一句我們了解就好,因為是經文傳下來的。古來祖師大德知道這一句有問題,還是不敢把它刪掉,只能夠旁邊註明這個不合體例,這一句有問題。我們還是照體例規矩來念,此中最下方:

  【世界名發生歡喜。】

  它跟世界種都相應。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的人都能夠修忍辱波羅蜜,對待人都很有禮貌,他怎麼會不歡喜?同樣的道理,我們在這個世界,處事待人接物,要希望得到一切大眾對我都能生歡喜心,都能照顧我、幫助我,用什麼方法?禮貌待人,又能忍辱。你只要做到這兩條,你的人緣好;你學佛的時候,你的法緣好。無論跟什麼人,就是對小朋友,第一次見面也送一點小禮物。很久沒有見面,天天見面是沒有關係,打個招呼就可以;很久沒有見面,或者是年節、特別的節日,送一點小小的禮物。外國人常常送一張賀卡,中國讀書人寫幾個字,古人常講「秀才人情紙一張」。但是他寫的東西很珍貴,古聖先賢的格言教誨,時時提醒我們自己。我們送人,送別人的這些小品。我現在常常用日本的卡片,好用,因為什麼?它不需要裱,它配個鏡框很好看,不配鏡框也很好看,輕便。尤其現代人常常旅行,它放在小手提包裡頭,好攜帶。到什麼地方,甚至於旅館裡面,它都可以放在房間裡面,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小張的佛像做成卡片,用意都一樣,所在之處不離開三寶,這個『發生歡喜』。

  【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

  這是最下一層,只有一個佛剎微塵數圍繞。

  【純一清淨,佛號堅悟智。】

  這個世界好,『純一清淨』,沒有三途六道,沒有九法界。由此可知,他這個「發生歡喜」是法喜充滿,不是普通,都是明心見性的菩薩,法身大士的報土。『佛號堅悟智』,「堅」是堅固,這是佛在這個世界教化眾生總的綱領、原則。教大家更深一層的開悟,智慧要不斷的增長,所以世界才「純一清淨」。再接著看下面一段:

  【此上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

  這是第十層,二十層的,你看從第二到第九省略掉,這看第十層。

  【與金剛幢世界齊等。】

  『金剛幢世界』是我們這個華藏世界第十層。

  【有世界名寶網莊嚴,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純一清淨,佛號無量歡喜光。】

  這個第十也是『純一清淨』,最後第二十層也是「純一清淨」,這個世界純一清淨的不少。從哪裡來的?從忍辱,從守禮,守禮在佛法裡講,也就是持戒;持戒、忍辱,果報如是的殊勝。「華藏世界品」最後一段長行文教導我們,用意很深很長。世界名號叫『寶網莊嚴』。「寶網莊嚴」的因是什麼?就是持戒忍辱。持戒忍辱,衣代表。所以三衣,你看也有人稱為戒衣。為什麼?只有受戒才能夠披這個衣,不受戒不可以。現在有些不如法的。受三皈不能搭衣,受三皈的同修可以穿海青,海青是中國古時候的禮服,這個衣不能搭。在家同修受過菩薩戒的,可以搭衣,所謂戒衣!但是沒有這個格子,這一條一條的格子,沒有,叫縵衣。

  受了菩薩戒可以搭縵衣,受五戒都不可以,五戒沒有衣;受菩薩戒才能搭縵衣,沒有這些條紋。一定是出家受三壇大戒,才能搭有格子的這個衣,這個叫袈裟。袈裟有五條的,有七條的,五條的是工作衣;七條的是常禮服,就是平常的;九條以上的是大禮服,大典當中才要搭這個衣,有九條、十一條、十三條、十五條、十七條,一直到二十五條,都稱之為大衣。最多的就是二十五條,所以中國三壇大戒傳的這個衣是五條、七條、二十五條,也有道場用九條的。所以,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你才如理如法。

  這個衣服上面的格子是什麼意思?上一代的老和尚傳下來告訴我們,這是福田。這個格子就好像農夫種田一樣,一塊一塊的叫福田衣。說的沒錯,但是沒有講清楚,為什麼這個能代表福田?我也是搞了很多年沒有搞清楚。但是學教的人總有疑,沒有人替我解釋。九九年,中國慶祝建國五十週年大典,我被國家宗教局邀請參加這個盛會。承蒙葉局長跟國家文物局張局長陪同我去到歷史博物館,去參觀青州出土的一些佛教文物,正好在那裡展覽,我去參觀。看到展覽佛像裡面有三尊毘盧遮那佛的佛像,毘盧遮那佛身上搭的這個衣。仔細看這個衣每一格都有圖畫,裡頭畫的是什麼東西?十法界,最上面是佛法界,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最下面的那一格是地獄法界,我一看就明白了。

  這個衣的格子代表什麼?就是今天我們所講的多元文化,它是表法的,表遍法界虛空界一切剎土是一體。一格就是代表一個法界,那是《華嚴經》上講的,法界無量無邊。你看所有法界是一切唯心造,「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虛空法界剎土眾生是一體,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我這才明瞭,這才叫真正的福田。世出世間大福從哪裡生的?從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裡頭生的,這個衣代表這個意思。如果我們搭上這個衣,跟人家還要有爭執,那你就錯了。搭上這個衣之後,你就馬上曉得人跟我是一體,對待一切眾生,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就這裡生出來了。

  所以佛的德號『無量歡喜光』,你入這個境界,佛怎麼會不歡喜?「歡喜」是福、德的流露,「光」是智慧。換句話說,「無量歡喜光」就是自性裡面的般若德能相好統統流露出來。這個世界純一清淨,無量無邊的世界統統純一清淨,法身菩薩、如來果地所見、所受,確實如是如是。我們看再下面這一段:

  【此上過三佛剎微塵數世界,與娑婆世界齊等。】

  這是第十三層,前面是第十層,再過三層不就是十三層了嗎?跟華藏世界裡面的娑婆世界,高度相等。

  【有世界名寶蓮華師子座,十三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佛號最清淨不空聞。】

  這個世界裡面沒有純一清淨。換句話說,這個世界裡面有十法界,有六道,有三途,有凡聖同居土。但是它比我們娑婆世界好,這個世界叫『寶蓮華師子座』。我們看佛的德號,『最清淨不空聞』。所以它真的比我們好,雖然有凡聖同居土,比我們殊勝太多了。我們這個世界眾生不清淨,心不清淨,不慈悲;對人不慈悲,對自己不清淨,所以這個世界的名號叫娑婆。娑婆是梵語,它的意思叫堪忍,就是「這些人在這個環境裡,他真能忍受得了」,這是個感嘆的話。

  我們看它這個第十三層佛剎,名字叫「寶蓮華師子座」。名號都是表法的,「師子座」是如來說法的寶座。如來講什麼法?「寶蓮華」,蓮華清淨,寶是性德。所以佛在此地教化眾生,他教學的總綱領,與世界名號相應,「最清淨」。「最清淨」就是寶蓮華。這裡頭的眾生聽話,我們中國人常說的「尊師重道」,這一點人家做到了。「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我們肯定這個世界人人都懂得,人人都能做到。佛菩薩在那邊的教誨,他真的聽進去、真的消化、真的落實,叫「不空聞」。

  我們這個地方佛菩薩苦口婆心在這裡教學,聽眾有的時候也不少,可是怎麼樣?這個耳朵聽了,那個耳朵出去了,白聽了,白聽就是「空聞」。充其量,阿賴耶識裡頭落個種子,不起作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還是貪瞋痴慢、自私自利、名聞利養當家做主,我們這個世間眾生是在這個階層。所以佛在經上感嘆著說「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雖然剛強難化,諸佛菩薩並不捨棄,依然在這個地方示現,依然在這個地方教學,不管你聽得進去也好,聽不進去也好,佛菩薩苦口婆心,天天講,天天教。希望有一天你忽然懂得了,回頭了。如果不是天天講,天天反覆叮嚀,你怎麼會覺悟?佛家常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在這個地方顯現出來了。

  我跟同學們說過,我真正能夠入佛境界少分,是我在講台裡面天天講經,三十年。每天在薰習,沒有一天離開經教,三十年的時間,才能夠真的契入少分,這是我的經驗談。諸位同修要知道,這個不是聽經,是講經。講經,你事先要做準備功夫,字不認識的要查字典,意思不知道的要查佛學字典,你要找許多參考資料,你真的去用心;聽經不需要去準備。所以李老師講,講一遍比聽十遍效果還要殊勝。為什麼?印象深刻。這是李老師常常教年輕的同學發心學講經。老師常常勸,真正發心學講經的,幾個人?當時是不少,我們估計一下,應該有五、六十個人,這是有的。發心很勇猛,慢慢淘汰掉了,逐年逐年減少。到最後能夠堅持,鍥而不捨,天天幹的人,我曉得的只有三個人,不容易!

  這裡面還有一層艱難的,那是什麼?依教奉行。天天講,天天勸別人,天天勸自己,勸的次數多了,千遍萬遍。一年三百六十天,一天勸一遍,三百六十遍,十年三千六百遍,三十年,差不多真的是一萬遍。千遍、萬遍,這個印象才深刻。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才真的會想得到佛在經上怎麼教我的,會想到。三十年我們天天幹,萬遍,超過一萬遍。這是我們在這部經裡頭剛剛讀過的,阿賴耶識裡頭佛法的種子多了,有力量了。有力量是能對付煩惱,念頭一起不是跟煩惱相應,是跟佛的教誨相應。

  所以,一般同學讀經也好,聽經也好,講經也好,你的毛病習氣改不了,我同情你。為什麼?我從這裡過來的,你們時間還不夠。你們發心,不見得像我一樣天天講,也不見得像我每天講的時間這麼長。我在早年,在台北的時候,最長的時候一天講九個小時(上午三個小時,下午三個小時,晚上三個小時),一天講四、五個小時的,那很正常的,沒有中斷過。每天接待來訪問的同參道友,談話都是講經,一切言談不離經教。這樣經過三十年,自自然然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就會跟你平常所學習的相應了。由此可知,沒有長時間的薰修,你不被佛法薰修,就一定被煩惱薰修,這肯定的。古人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近佛是赤,接近煩惱習氣,那是黑。你天天跟哪些人在一起?我們最快樂的,天天跟佛菩薩在一起,人生第一樂事。佛菩薩在哪裡?經教。每天不離經本,每天跟佛菩薩在一起,你說這個多麼殊勝!我們要懂,要認真努力學習。自己也要想在這一生當中能契入境界,念佛往生有把握。你要不真幹,沒有法子,佛菩薩、阿彌陀佛很慈悲,也幫不上忙。

  怎樣能做到「不空聞」,能做到「最清淨」?真不是容易事情,要時間,要有決心,要有毅力,要不受外面環境影響,不受誘惑。我們凡夫不受誘惑唯一的方法,就是不離開經教,不離開佛菩薩,無論在什麼地方,佛菩薩與我同在。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世界蓮華師子座」,說明諸佛如來、菩薩善友在這個世界到處都講經,都在教學,道場林立。凡是諸佛菩薩善友,教導我們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的,那個地方就是道場,真正的道場。諸位去讀《維摩經》,你就明瞭了。無論在什麼地方,你所表現的,你的形象,你的言談,確確實實是影響人,讓這個人覺悟,讓這個人知道因果報應,了解邪正是非,認識利害得失,這就是道場。哪個地方不是道場!不必有形式。希望我們也能夠向清淨心,向不空聞,真正做功夫。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看末後的一段:

  【此上過七佛剎微塵數世界。】

  前面是第十三層,再過七層,這是第二十層,這是最上面的一層。

  【至此世界種最上方,有世界名寶色龍光明,二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純一清淨,佛號遍法界普照明。】

  佛在這一品經「華藏世界品」,長行用這個來做總結,含義很深,我們不能不知道。用的是「妙衣」,「發生歡喜」,「堅悟智」,「無量歡喜光」,「最清淨不空聞」,到最後『寶色龍光明』,『遍法界普照明』,做為這一品的總結,這一品經末後的囑咐。我們不能不知道世尊教誨的苦心,你真能體會,你才知道感恩。我們常講,你要不知道恩德,感恩的心生不起來,報恩的念頭生不起來。所以你要懂得,你要真正能夠觀察形相,聽得懂言語裡頭所含的義趣。

  「寶色」,色是色相,寶是與性德相應;「龍」是變化,「光明」是智慧,般若智慧。你們想想這裡頭的意思,豈不是性德圓滿的流露。所以這個世界『純一清淨』,這不是普通世界,華藏世界,法身菩薩的報土。我們應當覺悟的、學習的,就是世間聖人常常所講的通權達變。「寶色龍光明」,就是圓滿的智慧,通權達變。真的,法無定法,千變萬化,佛現相,沒有定相;佛說法,沒有定法。我們從這些地方細心去體會,才知道變化多端,像龍一樣。但是無論怎麼變化,他絕不離開性德,跟性德相應;絕不離般若智慧,他跟光明相應,可貴之處在這裡。

  佛的德號,「遍法界普照明」,這要把我們的心量拓開。起心動念,不是想自己,不是想我這個道場,想這個地球全世界,你心量還是太小;起心動念要想遍法界虛空界,大乘經上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是不是這個思想?如果是這樣的思想,跟諸位說,今天世界上許許多多人擔心的衝突、鬥爭、戰爭、災難,跟諸位說,全都化解了。《華嚴經》確確實實是化解遍法界虛空界一切剎土眾生裡面的矛盾衝突,為什麼它能化解?它稱性,所有這些衝突矛盾從哪裡發生的?從迷失自性,從煩惱、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產生的。明心見性,隨順性德,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煩惱習氣沒有了,那事情不就化解了。慈悲喜捨,遍法界虛空界;真誠清淨平等覺,普照法界一切剎土眾生。世界和平落實了,宇宙和平落實了。起心動念一切作為,能與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和睦相處,互助合作,這個世界怎麼會不清淨?怎麼會不美好?清淨莊嚴,以這個來做長行文的總結,用意不但深長,真正的圓滿。

  下面有一段文是長行的總結,清涼大師這裡標一個小題目,「總略結釋」。這個總結文不多,很簡單,叫總略的結釋,釋是解釋。經文有四段,我們一段一段的念:

  【諸佛子,如是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中,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種。】

  這一段是總結香水海、世界種的數量。一個海,我們前面讀了十個海,實際上,那個海是無量無邊。每一個海,管多少海?不是管十個,是管不可說微塵數的香水海。這個「管」在前面跟諸位說過,用現在科學家的名詞叫引力,它的引力有這麼大。像我們銀河系,銀河系中心有很強大的引力,能夠把銀河系這麼多的星球都能夠吸住,不會讓這個星球跑掉。太陽系圍繞著銀河系轉,為什麼圍繞?中心的引力強大,把太陽系抓住了。太陽系也有它的引力,把圍繞著太陽這些大小行星也抓住,這叫管,管是這個意思。

  十海,前面講了,這是略舉,十海就有十個不可說。一個海有一個世界種,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世界種也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每一個世界種都有二十層世界,都有二十層。我們今天天文學家沒有見到,佛跟法身菩薩見到;佛為我們說出,法身菩薩給我們做見證。這些法身菩薩們沒有一個提出意見來,沒有人提意見,就是承認、默認了,佛講的沒錯,是這個樣子。佛法不可思議,真的是學問。我們再看第二段:

  【皆依現一切菩薩形摩尼王幢莊嚴蓮華住。】

  這是講總的,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說,這是總結。世界種香水海所依住,就是前面所說,能持剎海的大蓮華,根本的大蓮華。那個蓮華名字叫做「種種光明蕊香幢」,我們同學應該還能記得。但是現在此地,它的名字跟前面名字不一樣。現在這個地方講的是『現菩薩形摩尼幢莊嚴蓮華』,名字跟前面 講的不一樣。清涼大師意思是說,這個華大概是 隨它的意義、義趣來說名號。為什麼?它有這個作用。這種說法,佛在講經裡面常常一樁事情用好幾個名稱來說。佛的用意是叫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你只曉得說的是一樁事情就行,不要執著名字相,用意在此地。

  這個名字與前面「最中海底名」相同,以「中間海底」,就是大蓮華的核心,大蓮華的理體,用這個名字就包括整個大蓮華。這個說法也講得很圓滿,但是清涼大師並不執著,這是他的講解。我們同意他的說法,我們也肯定他老人家的這個見解。但是他還很謙虛,他說或者是不是翻譯的人翻錯了,跟前面不一樣。他後頭有這麼一句話,謙虛!真正有德行、有學問的人不執著。提供自己的想法看法,依舊非常謙虛,並不執著:一定是這個樣子!佛菩薩處事待人接物,沒有用這種執著。為什麼?他要我們破妄想分別執著,他要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再看第三段,第三段的文字比較長:

  【各各莊嚴際無有間斷。】

  在我們前面最近這兩大段都省略掉了。『際』沒有間斷。

  【各各放寶色光明。】

  它都稱性,沒有一樣不稱性的。

  【各各光明雲而覆其上。】

  每一個世界,不論是大世界、小世界,上空都有『光明雲』覆蓋。像我們這個地球,地球上空有大氣、有雲層,都有覆蓋。我們天文學家觀察有些星球,在太空當中運行,好像什麼覆蓋都沒有,其實都有。因為我們的眼靠不住,許許多多不同的光波,我們的眼見不到。到哪一天我們五眼圓明,那就看到所有各各不同的世界上空都有「光明雲」覆蓋。

  【各各莊嚴具。】

  這個好懂,只要有世界,肯定有『莊嚴具』。

  【各各劫差別。】

  成住壞空,這個時節因緣不是一致的,因為那個世界居住的有有情眾生,各各眾生心想不同。佛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佛菩薩願力支持的相差不大,但是眾生的業力差別很大。下面一句:

  【各各佛出現。】

  佛以各種不同的身分出現,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

  【各各演法海。】

  佛出現,當然教化眾生。他不是為教化眾生,他沒有理由到這個世間來示現,他來是教化眾生的。

  【各各眾生遍充滿。】

  這是教化對象,『各各眾生遍充滿』,各各是指十法界。

  【各各十方普趣入。】

  這是說什麼?各各不同的世界它有交流。就像我們這個地球上,許許多多國家地區,現在交通方便,常常去旅行,去觀光旅遊。佛給我們講了這麼多世界,意思確實它跟我們有關係,如果毫無關係,跟我們說了就沒有意思了。這麼多諸佛剎土,我們可能這一生在這個地球上,來生我們到那個世界去投胎,去往生去了。由此可知,我們活動的空間非常大。只有哪些人住在這一處,沒有辦法到別的地方去?堅固的執著這個地方就是他生活的空間,其他地方都不去。如果心胸開放,沒有分別執著,十方世界都是你生活的空間,都是你學習的道場,不一樣!所以佛教給我們頭一個破執著,然後再放下分別,你就能過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的空間。所以『各各十方普趣入』,這一句話我們要記住。哪一個剎土我們沒有分,當然有分!為什麼?唯心所現,是我們自己心變現的;自己心變現的,哪有自己不能受用的道理!唯識所變,自己心識變的;自己心現,自己識變,不是在心外。萬法唯心,心外無法,這總的原理原則一定要掌握住。末後一句:

  【各各一切佛神力所加持。】

  這是一定的,如果沒有佛的威神加持,這世界不可能存在。所以世界的存在靠兩種力量,一個是眾生的業力,一個是佛力加持。佛力加持大概都差不多,但是眾生業力不相同,所以世界有清淨莊嚴,有十法界,有凡聖同居,眾生業力不一樣。下面第四段是總結世界種裡面所持的佛剎,就是每一個世界種,你看它所持的有二十層佛剎。我們看這一段經文:

  【此一一世界種中一切世界,依種種莊嚴住,遞相接連成世界網。】

  清涼大師說「言成世界網者,一一世界,猶如網孔,遞相接連,如以網持,橫豎交絡,皆悉相當,如天珠網」。清涼大師這幾句話說得很好。我們在這一品經文裡頭,蒙佛的教誨,聞佛所說,我們細細思惟觀察,這個世界確實是這樣的。大的世界我們不說,我們就說我們凡夫現量境界。我們每天晚上,晴天看看夜晚的太空,看看天上這些星星。在澳洲的緣殊勝,澳洲這個地方環境染污少,白天大家看到藍天白雲,現在在許許多多地區都不容易看到了。為什麼?空氣被污染,看到天空灰土土的。洛杉磯、香港、台灣很少能看到藍天白雲,污染太嚴重!所以到澳洲來,真的非常歡喜,空氣新鮮。你看到大地,綠色的原始森林到處能看見。夜晚的晴空,你看到星星都好像是立體的,一顆一顆掛在天上一樣,格外的明亮。我們細心觀察空中的天體,像不像網孔?

  這個經上講的,『遞相接連成世界網』。特別是在晚上看我們的銀河。釋迦牟尼佛這個經是三千年前講的,我們聽了之後,晚上在晴空裡面觀察天體,可以做印證,證明佛經裡面所說的太空。這一品經可以說是太空的現象,太空的物理,真正是大而無礙,佛經裡面總稱為法界;無量無邊的世界網,無量無邊的香水海。香水海,我們曉得它所表的意思是阿賴耶識裡面一類一類的種子習氣,真的是無量無邊。自自然然都歸成類,好像歸檔一樣,一類一類的。哪一類的種習,會隨著阿賴耶識變現出形相,就變現出世界種,變現出無量無邊的世界圍繞。在結論裡頭,我們就了解,香水海無量無邊,世界種無量無邊,世界種所持的那個世界更不必說了。這是真正的無量,不是有量的無量。在這個地方最重要的一句話,我們一定要記住,佛在本經末後「出現品」裡面講,這些世界,無論是香水海也好,世界種也好,世界也好,統統都是網狀;香水海是網狀,剎種是網狀,所持的佛剎更不必說了。所以佛常常用大梵天的羅網,帝釋天的羅網來形容。這一切的一切「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一切的一切,無一不是「從心想生」。這幾句話是佛教導我們的總綱領、總原則。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知道常常觀察,禪宗裡面講觀照,功夫就得力,我學的東西就有受用。我細心的去觀照,這個樣子才契入境界。觀照時間久了,就照住了,照住什麼?你的心就相應。用功的方法,有作意,有不作意。作意是什麼?有心去求。實在講,比較難。為什麼?有心是個障礙。無心去求,往往也有障礙。無心什麼?天天隨順煩惱,隨順習氣,永遠入不了境界。那到底怎麼辦?不能有心,也不能無心。有心,錯了,落在妄想那一邊;無心也錯了,落在無明這一邊,這個事情難。祖師大德教導我們著重薰習,這個法子妙!兩邊都不執著,兩邊都不離,兩邊都不著。

  我天天用經教薰習自己,就是我前面講比喻,比喻裡頭諸位要聽懂,阿賴耶識裡頭,我每一天,每一個時刻,我都有把佛的種子在增加。煩惱習氣的種子無量無邊,我們阿賴耶識佛的種子不多,敵不過煩惱習氣。現在怎麼樣?我天天念佛,天天學佛,我把阿賴耶識佛的種子增加。增加個十年,增加二十年,增加三十年,增加四十年,不知不覺,我這裡頭天天增加的種子,跟煩惱習氣種子差不多了;再超過一點,我起心動念一切造作,自然跟煩惱不相應,自然跟佛陀教誨相應,佛陀教誨就是自性。性德這裡頭的種子,不能超過阿賴耶識裡頭煩惱習氣種子,怎麼樣叫它平衡都平不了。這樁事情只有求自己,佛菩薩再慈悲幫不上忙,你內在不平衡!我們講和平先要從內在,這是根。內在發生了衝突,這個衝突是什麼?淨業與染業的衝突;煩惱習氣是染業,自性的性德是淨業,染淨發生衝突了。我們今天是走這個路子。

  在凡夫裡面,他們是染業,染業裡面有善業跟惡業的衝突。善念跟惡念,你是善念多,還是惡念多?從哪裡看?我常講的,你是自利的念頭多,還是利他的念頭多?如果自利的念頭比利他的念頭多,你的衝突不能化解。為什麼?你肯定造的惡業比善業要多。如果你覺悟了,利他的念頭多,自利的念頭少,好,你能夠減少自利的念頭,增加利他的念頭,你能夠在六道裡面過好日子,能與六道眾生和睦相處;你不能超越六道,不能超越十法界。要超越六道,要超越十法界,那就要提升,染淨的衝突要把它平衡。四聖法界裡面,染淨的種習差不多平衡了。如果淨業的種子超過染業的種子,好,你超越十法界,你提升到一真法界。在一真法界裡頭,慢慢的把染業的種子消盡,純是淨業種子,那就是如來地,你就圓滿成佛!我用這個比喻來說,我相信同學們比較容易理解。你要真正理解了,明白了,功夫要靠自己,誰都幫不上忙。如來確實慈悲到了極處,他對你無可奈何!他能夠幫助的,他都做到了,絲毫不吝法,這是講的道義。

  諸佛菩薩應盡的道義統統盡到了,一絲毫欠缺都沒有。現在的問題是在自己,我自己對於佛的教誨,有沒有聽懂?我相信不相信?果然聽懂,真正深信不疑,那接著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是在我阿賴耶識裡頭,我從今天起要投入佛法種子;煩惱習氣種子決定不增加,我一定控制它。換句話說,從今往後,要斷惡修善。斷惡修善是我不再加惡業種子,務必讓我斷惡修善跟法性相應,那你就是修淨業種子。所以起步一定是從斷惡修善,深信因果,重要!印光大師講的那個話,一生要時時刻刻記住,「敦倫盡分,閑邪存誠」。這就是把一切惡習種子停住,善業種子增加。如果再懂得後面兩句,「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淨業種子。那是什麼?轉染成淨,轉凡成聖。前面兩句是轉惡為善,轉三途為三善道,轉六道為四聖法界,前兩句是這個,因為他不是講到純淨;後面兩句,淨業!信願念佛,要不要修敦倫盡分?要不要去學閑邪存誠?要!沒有離開。但是這裡頭有信願念佛,就是把敦倫盡分、閑邪存誠統統由染業轉變成淨業,高明!從哪裡轉?從心地上轉。

  所以我學佛這麼多年,我總結佛教導我們修學的綱領,「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把虛偽轉變成真誠,從這個地方入門。不管別人用什麼虛偽對我,我決定不能用虛偽對人。為什麼?如果我也用虛偽心對人,我跟他一樣,他搞六道,我也搞六道,我現在明白,我不想搞六道了!有些人說:人生太苦,我不想再作人,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點都沒錯,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從現在起以真誠心處事待人接物;心裡想去,對人對事還是用虛偽,還是用欺騙,還不老實,你怎麼能去得了?口是心非,去不了。真正往生極樂世界都是老實人,你不老實,你怎麼能去得了?你心不清淨,人家那裡是淨土;你心不平等,那個地方土地都平正的,平正的土地是平等心現出來的。

  所以我講的這個話很簡單,不難懂,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你得用這個心生活過日子,用這個心工作,用這個心處事待人接物。眼前可能會吃一點虧,有好處。吃虧上當是福,為什麼?消業障!一點虧都不肯吃,換句話說,你一絲毫業障都不肯消,你天天增長你的業障,你的前途黑暗的,你的果報在三途。一點虧都不能吃,一絲毫都不肯忍讓,你不是三途六道的凡夫,你是什麼?你再仔細在經論裡頭去看一看,哪一個佛菩薩不是很喜歡吃虧上當的?諸佛菩薩都歡喜,一絲毫不計較,他才能證得無上菩提。我們再看最後這一段,這是總結:

  【於華藏莊嚴世界海,種種差別周遍建立。】

  這一句清涼大師的科判,「結歸華藏」。「華藏世界品」,要不結歸華藏,那怎麼行?我們現在是在華藏世界,佛給我們講是從華藏世界慢慢擴大,擴大到遍法界虛空界,讓我們看到大世界的世界網,世界種網,香水海網,再看到世界網,最後一定是結歸到我們自己本身。我們的心量不擴大怎麼行?這個大心量是自性本來具足的,本有的,不是學來的。現在什麼?就是自私自利把這個心量搞小了,變小得好可憐,小到甚至於連自己都不能包容自己,你怎麼能包容別人?可憐到極處!要不是佛慈悲出現,為我們說明,我們連作夢都想不到。一切經裡頭,固然有說,沒有說得這麼詳細,沒有講得這麼明白,沒有講得這麼清楚。一個人一生當中,能夠讀到《華嚴》,能夠聽到《華嚴》,希有的因緣!武則天寫這個「開經偈」,是為《華嚴經》題的。「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一句話最重要!你要能解如來真實義,依教奉行,你這一生不但是得度,契入如來境界,《華嚴》是如來境界。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20:54:51)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4日20:54:5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772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