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888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八八八卷)  2002/10/10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0888

  諸位同學,請看「十海所管之海」,第七海,請看經文:

  【諸佛子,彼積集寶香藏香水海外。】

  這是第七海,第七海是『積集寶香藏香水海』,我們看它所管的九個海:

  【次有香水海,名一切寶光明遍照。世界種,名無垢稱莊嚴。】

  我們看這個香水海,看它的名稱略略的了解藏識裡面含藏的種子習氣。這是分類,即使分類,類別也的確是無量無邊,這一類的名稱叫『一切寶光明遍照』。那我們想多分都是過去生中修學大乘所落謝的種子,變現出相分,這就是『世界種,名無垢稱莊嚴』,因善果也善。「一切」應當是包括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是一切。「一切寶光明」,寶是稱性,起心動念跟性德都相應;與性德相應,我們知道當然生智慧,智慧一定是「遍照」法界。跟智慧一起起用的有德能,德能的光明,還有相好的光明,無一不是遍照法界。所以,變現的相分,這個世界種「無垢稱莊嚴」,垢是煩惱、是習氣,我們今天講的污染。

  現在講污染,大家的印象都非常深刻,為什麼?污染太嚴重了,大都市裡面的污染影響居民的健康。前幾個星期有同學告訴我,他們從中國北方來,遼寧、瀋陽附近的空氣污染非常嚴重,我們知道那一邊是重工業所在處,這些年得肺癌的人非常多,原因是空氣污染。這個地方如是,那我們就能夠聯想到,在現在這個世界有許許多多地區,大都會人口密集,工商業發達,但是空氣的品質實在是不好,終年看不到藍天白雲,天空一片灰色。我們經歷過不少的城市,這些城市在半個世紀之前不是這樣的,天空確確實實是非常可愛,非常之美,哪裡知道短短的五十年會有這麼大的改變!

  我們也曾經聽到科學家提出警告,地球上人為的污染,如果不能夠有效的改進,科學家預測五十年之後,這個地球上不適合人類居住了。人類生在那個時代,健康會受到嚴重的損害,科學家的預測我們相信。但是我也曾經跟同學們說過,放心,五十年之後,空氣污染比現在要加多少倍,人類還是會生存下去,什麼道理?他自自然然產生抵抗力了。我們可以從實驗室裡頭得到證明。什麼實驗室?農場。我們看農場裡面這些農作品,病害蟲很多,所以這些農夫用農藥。他們告訴我,這個農藥有效的期限只有六個月,六個月之後這些病害蟲牠有免疫的能力,現在這些農藥對牠沒效。那怎麼辦?農藥還要加重。所以農藥不斷的在研究發展,那些病害蟲真的牠有能力,牠有抵抗力。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體會到,環境再污染,五十年之後的人他有免疫的能力。我們現在的人如果居住在那個環境肯定活不了,那個時候的人,住在那個環境跟我們現在一樣。說老實話,我們今天這個空氣品質,如果是一百年前那個時代的人,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他受不了!一樣的道理。

  但是不管怎麼樣,總而言之,我們能夠體會到,活在這個世間很辛苦!這是真的。環境的污染如何有效的控制?有效的防止,不再讓它惡化?甚至於能把環境品質再恢復到正常?在佛法裡頭有這些理論,也有方法。非常可惜,這個社會大多數人不認識佛法、不了解佛法,而且還有誤會,認為佛法是迷信。佛書從來沒有意願去接觸,多麼可惜!在佛門的弟子,說到這一點我們感到非常慚愧,佛弟子沒有盡到責任,什麼責任?弘揚佛法的責任,沒盡到。要怎樣弘揚?自己要依教奉行。我們明瞭,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方東美先生早年把佛法是這樣介紹給我的。我們細心觀察,老師講的一點都不錯。釋迦牟尼佛確確實實當年在世天天講學,天天教導大眾,每天上課,弟子、學生認真的學習。道場,佛陀當年在世,什麼是道場?凡是他上課的處所就是道場,曠野是道場,山林樹下是道場,河流兩岸水邊是道場,沒有一處不是道場;並沒有像現代這些寺院庵堂宮殿式的建築,沒有!老師坐在這個地方,學生席地而坐圍繞在周圍,聽老師教學。這裡面不但說容許、歡迎同學提出問題,同學們可以互相切磋琢磨,老師為大家解答疑難,真的是在上課,四十九年沒休息,樂事!契入境界才曉得這個事情快樂,比做國王還快樂。所以釋迦牟尼佛國王不做,教學。

  我們中國古人也有這種話說的,得天下英才而樂育之,是人生一大快事。釋迦牟尼佛喜歡從事於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工作,在中國孔老夫子亦如是,都有輝煌的成就,學生當中確實出了許許多多傑出的人才。夫子,學生三千,三千弟子當中七十二賢人,有特殊成就的不少。釋迦牟尼佛的學生就更多了,特殊成就的,證阿羅漢果的、證十地果位的、證三賢果位的,多了!太多太多了。所以佛法是教育,釋迦牟尼佛一生是從事教學工作的。我們學佛就當學生,皈依是拜師,正式拜老師,拜老師之後要上課。佛法傳到今天,只有這個空頭的形式,實質的內容沒有了。今天你要學佛,你在一個寺院庵堂行了拜師禮,接受三皈五戒,正式拜老師了。拜了之後,試問問你有沒有上課?有沒有在課堂學習?今天科學技術發達,物質文明比以往提高很多倍,講堂的設備都提升到高科技的水平,不像從前在山林樹下上課。有很舒適的講堂,而且還有很多講堂裡面有冷暖氣的設備,電氣化的設備。有沒有上課?我們有沒有到課堂裡面去學習?非常遺憾,許許多多寺院庵堂,法師不上課、不講課,學生也不來學習,只有形式,沒有實質。我們能想像得到,釋迦牟尼佛看了這個現象搖頭嘆氣,佛法承傳到今天,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所以一般社會大眾對佛法產生誤會,這是應當的,一點都不奇怪。

  我在沒有親近方東美先生之前,我也是很深很深的誤會,所以從來就不進佛門。只有在有親戚朋友老人過世看到他們家裡人請和尚、請道士來念經,這是佛教給我們的印象,世尊當年的行儀風範我們一無所知。我們對佛教的認識,是從方東美先生口中說出來的,才知道什麼叫佛教,佛教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明瞭之後生起恭敬心、生起嚮往心,這是了不起的覺正淨的教育,是道德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教育,教學的內容包羅萬象。我們發現、明白了,這才真正發心走這條路子,來光大覺正淨的教學。皈依三寶,發願做佛的好學生,向佛學習。佛在哪裡?佛在經典裡面,每天讀誦、研究、學習。我們起心動念、思想言行與經典相應的,正確,要保持;與經典相違背的,自己要肯定我錯了,佛沒錯。我一定要依照佛所教的改正過來,這叫修行!修改、修正!把自己錯誤的思想、見解、行為天天改,一生都改不盡。那怎麼辦?生生世世改。諸菩薩,菩薩是佛的學生,就是這樣的,我們這樣發心就叫菩薩。

  「菩薩」是梵語,意思是覺悟的眾生;還沒有覺悟,凡夫。現在開始覺悟,開始覺悟就是菩薩,所以菩薩是佛的學生的稱呼,佛弟子的稱呼,這開始覺悟。從初發心一直到等覺都稱菩薩。玄奘大師翻菩薩為「覺有情」,覺悟的有情眾生。真正覺悟人,從什麼地方觀察?從他認真離垢,從這裡看。他很認真遠離染污,染污就是煩惱。四弘誓願裡面講「煩惱無盡誓願斷」,他真在斷煩惱上下功夫,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真在這裡用功。煩惱習氣很多、很重,常常起現行,這一起現行就知道,這個就很了不起。許許多多人天天起煩惱他不覺,他都以為是很正常的。佛弟子知道那是錯誤的,警覺到自己錯誤了,能夠把煩惱習氣成分降低,那就是功夫!覺悟、覺察到自己煩惱,這就是我們一般講開悟了,這小悟。這一警覺馬上就改,盡量把煩惱習氣控制住,讓自己煩惱習氣一年比一年輕;煩惱輕相對的智慧就增長,一定道理。最初學很困難很困難,人要有決心、要有毅力,真幹!這裡面最重要的增上緣就是學習,天天上課、天天學習,這是緣分的關係。

  所以《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世尊頭一句就教導初學的人從明師受教。你要親近一個善知識!這個善知識必定天天在教導你,不但言教,更重要是身教,他的思想、見解、言行,你細細觀察他跟經教相應不相應?真善知識的標準就是經教,經教上講的他真做到了。我們從最根本、最基礎上來說,我常常勸勉同學的,我們要放下自私自利,你看看這個善知識還有沒有自私自利?自私自利肯定是有,但是怎麼樣?比一般人輕,從這裡觀察,這就很難得了。他確實有心、有願,還有行動,幫助社會苦難眾生,自己生活刻苦節儉、簡單樸素,從這些地方去觀察。也就是你要細心觀察,他為社會、為別人的這個想法多,為自己的少。然後再長時間觀察,他是真的還是做作的?還是裝假的?這個假的不能持久,如果是裝模作樣、做作,那要是裝了一輩子,那就是真的,那哪裡是假的!

  你從這些看他,他對於名聞利養,世間人拼命爭,他很淡泊。有些時候好像他也接受,那你再微細去觀察,他接受是為自己感覺得驕傲、感覺得榮耀,還是接受以這個方便來幫助社會、幫助眾生?在這裡看他的居心、看他的德行、看他的智慧,多方面去觀察。我們常常勉勵同學們,也勉勵自己,我們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名聞利養、要放下五欲六塵、要放下貪瞋痴慢。這些什麼?佛經論上普遍教的!要是以印光法師教導我們的四句偈,他的範圍比我所說的更廣、更深!「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你觀察這個,真學問,真實的德行!「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那不得了!祖師十六個字說盡了。佛法的精髓不出這十六個字,我們一生修學,這就是最好的標準。

  我學佛的心得二十個字,可以跟印祖這十六個字相輔相成。我說前面這十個字是存心,修心;後面十個字,修行!心行與佛陀教誨相應,我們是真佛弟子,天天在幹。祖師大德教導我們從根本修,根本是起心動念,念頭才生就要觀照,與「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應不相應?相應的,這個念頭是正念;不相應的,這個念頭是邪念;轉邪為正那就叫修行!「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正行,我們的言行與這個不相應,這邪行,不是正行。我們先把標準找到,依這個標準,這個標準是諸佛如來的標準,依這個標準修正自己的邪念、邪行,把自己塑造跟佛陀一樣,真正向佛陀學習。中國人社會上一般的術語,向佛陀看齊,就是向佛陀學習,這叫佛弟子。名實相應,真正要做到「無垢」。底下一個「稱」,稱性,稱性才真正無垢,那是真正的莊嚴。再看第二句:

  【次有香水海,名眾寶華開敷。世界種,名虛空相。】

  這一類的種習,種子、習氣,名稱『眾寶華開敷』。「華」是表菩薩修學的課程,在佛法裡面常講六度萬行,因地上所修的。換句話說,佛在一切經論當中所教導我們的理論與方法,我們在因地(這因地是做學生的時候)統統用這個字來做代表,它代表八萬四千法門,代表無量法門。這些理論跟方法一一都與自性相應,一一都是自性流露出來的,稱「寶」!「眾」是眾多,不必說了,八萬四千無量無邊。「開敷」是什麼?開敷是你學習有了可觀的成績,這個花不是含苞未放,盛開!你所修學的有很好的成績表現。

  變現的相分,這個『世界種』,這個大世界『虛空相』,「虛空相」那是真實智慧,這個意思很深很深,不好懂也不好講。諸位看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你就知道了。自古以來許許多多講經的大德都怕講般若,為什麼?講得不好,很容易叫聽眾生起誤會。江居士說得很好:又不能不講。講不容易,聽當然就更困難了,不能把意思搞錯。所以釋迦牟尼佛講般若,你看看他在什麼時候?前面講了二十年!「阿含」講了十二年,「方等」講了八年,二十年;有二十年的根基,這才開始跟你講「般若」,講「真空妙有」。真空跟妙有是一樁事情,如果空、有是兩樁事情,這個我們好懂;空有是一,我們就迷惑了。有叫妙有,空叫真空,真空不空,妙有非有,它是一不是二。妙有是從相上講的,真空是從體上講的;妙有是從所變、所現上講的,真空是從能變、能現上講的;能所是一不是二,這是般若的真實義。果然明白了,你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這個真相是非有非空;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空,那你的看法就正確了。

  了解世出世間一切法真實相之後,宇宙人生的真相果然徹底明瞭了,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定的。換句話說,你再不會起心動念,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這什麼境界?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那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為什麼?世出世間一切法可以欣賞、可以受用,你了解這些真相,真相是什麼?「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我看六百卷《大般若》,我得的結論,我的心得就這九個字。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但是這個話對初學的人來講,那真的把他講糊塗了,他怎麼會懂!你看看世尊教學,前面二十年的基礎,才給你講這個宇宙人生真相。真相明瞭之後得大自在,所以,他不會再有妄想分別執著,為什麼?他知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還有什麼妄想?還有什麼分別執著?這個時候才真正得大自在,真正是隨緣,決定沒有絲毫攀緣的念頭,身心清淨,那個是自在解脫!佛法裡面常講的法身、般若、解脫,你統統都得到了。這個得到是自然的,經上常講「法爾如是」,有沒有起個念頭?沒有。起個念頭,你沒有得到,起個念頭你還在迷,你沒有悟。

  真正覺悟的人在什麼境界當中都不會起心動念,自性在觀照!《般若心經》上講的「照見五蘊皆空」,所以這個相是「虛空相」。什麼人能見到?法身菩薩見到的,不是沒有相,相確實有,但是這個相是虛空的,就是剛才我所說的,這個相是畢竟空、是無所有、是不可得。凡夫看錯了,以為這個相是有,以為這個相是可以得到,這錯了。所以生妄想分別執著,在一切現象裡頭患得患失,根本不知道事實真相。這個世界種裡面的眾生,我們想,肯定有不少人都能夠知道真空妙有的事實真相。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我們接著再看下面第三句:

  【次有香水海,名吉祥幄遍照。世界種,名無礙光普莊嚴。】

  這個『香水海』的名字裡面有『幄』這個字,這個字是帷幄,像帳篷、像布幔這一類的。在古代、現代大的會場,我們還都能夠見得到。『吉祥』,帷幄的作用是莊嚴,也是屏障。我們一般居住的房屋,現在裡面都有窗簾,窗簾跟這個是一類的,那麼作用,我們就能夠想像而知,這是「吉祥幄」,著重在「吉祥」這兩個字。吉祥是什麼意思?我們應當要做的都做得很圓滿,這稱之為吉祥。所以古代對人的祝福,見到人的時候都稱「吉祥」。這兩個字的意思很好,實實在在講,就是印光大師所說的「敦倫盡分」,真正盡本分這是吉祥。也是常常提醒自己,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沒有盡到自己的本分。

  所以祝福裡面這個言詞用意很深,一面祝福你,是一面提醒你,這是東方文化精神之所在。特別是在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講表法,表法就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譬如我們常常提醒同學的,我們見到「水」,供佛前面這杯水是最重要的,那是課堂上課。任何地方只要看到水,你就要想到我的心要像水一樣平、一樣清淨,表法。看到「樹」就要想到,我這一生在這個世間有什麼建樹?樹立!有什麼建立?中國古人常常勉勵人,人生在世應當要有所建樹,不能夠來這一趟白白來了、空過了。

  建樹,總的來說不外乎三方面,一個是立功,一個是立德,一個是立言(立言就是著作,流傳給後世),這叫三不朽。你這一次到人間沒有白來。沒有機會立功、立德,你一定要懂得立言。這三樁事情,「德」是核心,你沒有德哪來的功?你沒有德哪來的言?所以道德是根本!世間這是好事,立功、立德、立言,好事!著相,世間法;離相就是佛法。真正佛菩薩也是一樣,立功、立德、立言,心裡頭痕跡都不著;諸佛菩薩心地清淨,痕跡都沒有。你看他示現在這個世間,是不是樹立道德的形象?功德的形象?立言是教化的形象?是,一點都沒錯,一天到晚盡心盡力在做,心地清淨絲毫不染著,「無垢稱莊嚴」!這個就是「吉祥幄遍照」。

  『世界種,名無礙光普莊嚴』,「無礙」就是《華嚴》上講的四種無礙,講到極處是「事事無礙」。到事事無礙,般若才發揮到極致。「普」是普遍虛空法界,這個「莊嚴」的影響無限的深遠,佛法裡頭常常用兩句話來形容,「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那才叫「普莊嚴」。這是吉祥之德,遍照寰宇。再看第四句:

  【次有香水海,名栴檀樹華。世界種,名普現十方旋。】

  『栴檀樹華』我們在這裡看到「樹」,樹立,現在人講建設;「樹」是建設的意思。這是什麼樹?「栴檀樹」,栴檀表性德,自性本具的德能,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都在栴檀這個名字之中。「華」是表修德的殊勝效果,與性德相應。這些種習變現出的相分、形相,就是『普現十方旋』世界種,大世界!普現在十方。「旋」是迴旋,迴旋當然是講教化,這個旋跟輪意思相同,輪是在轉動,轉動就是迴旋,旋是個動相,它不是靜止的。佛法裡頭常講法輪常轉,我們從這個地方意思就明顯的透出來了。諸佛如來隨順眾生阿賴耶識裡面這個善根福德的種子,教化一切眾生,以善巧方便把他阿賴耶識這個種子引發出來。它本來是含藏在阿賴耶識裡頭,佛給眾生做增上緣,把你的阿賴耶識裡面善根種子引發出來。再加強它、再加深它,它起作用,就能夠幫助你伏斷煩惱、幫助你破迷開悟、幫助你轉凡成聖。再看下面第五句:

  【次有香水海,名出生妙色寶。世界種,名勝幢周遍行。】

  這個「行」實在講也得念去聲,念ㄏㄥˋ。『出生妙色寶』,實在講就是「出生妙色」,這一類的種子;如果就事上來說,這是福德。佛法裡面常講眾生有福,這個世間就會出生許許多多的珍寶;眾生沒有福,世間這些珍寶就隱沒了。實在說,這個事情現代人不難懂。也許科學技術不斷的在提升,將來這個七寶人工可以製造,人工可以製造黃金、可以製造白銀、可以製造金剛鑽。為什麼?現在這些道理我們清楚了,這些七寶跟我們這些泥沙、石塊的基本的物質是相同的,只是組成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樣。如果我們把沙土、石塊重新跟它排列,它就變成黃金,它就變成金剛鑽。我們相信這個科學技術肯定有這麼一天,人工做的七寶。

  佛法裡面講這個七寶是自然的,自然的七寶它怎麼會排列出來的?這是眾生的福德感應,自自然然它產生變化。這是佛法裡頭常說的「依報隨著正報轉」,金銀琉璃這些七寶是屬於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什麼?智慧、福德,那個不需要人工去改造,自自然然它產生變化,比人工製造的更純;人工用方法來排列的時候,排不到自然的那麼純。所以我們在經典上讀到佛常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人思想善、心善、行為善,這個世間就「出生妙色寶」,是這麼個道理。眾生沒有福,那些寶它的結構,方程式結構產生變化了,它變成泥沙、變成石頭。它怎麼個轉變與正報有密切的關係,正報是什麼?正報是思想、行為。我們看諸佛如來的報土,實報莊嚴土!一切諸佛的實報莊嚴土跟華藏、跟極樂沒有兩樣,它怎麼來的?自自然然「出生妙色寶」。佛的正報莊嚴,居住在報土的眾生沒有一個不是具足覺正淨,這個世界裡面的居民決定沒有迷邪染,那他的依報環境,居住的國土自自然然統統都變成妙色寶。

  西方極樂世界的樹木花草都是珍寶,不是我們這個世間草本、木本,極樂世界找不到草本、木本,找不到這個東西;樹木都是七寶的,美不勝收,那個寶真正叫如意!柔軟。我們一般人講,稱心如意。金銀琉璃非常細薄,可以做衣服的材料,跟我們世間這個不一樣,我們實實在在講無法想像、也無法形容。從這個地方來看,那個地方的居民福報多大!這個福報是行道積德所成就的,這個道德與性德相應。如果這個道德與性德不相應的,果報在人天,是六道裡面享福,跟佛報土裡面福報相似、接近。我們講的是欲界天、色界天,跟如來報土相類似,而實際上呢?實際上是差很遠,佛在《無量壽經》上有比較。這個就是斷惡修善、積累功德,一個是沒有離相,一個是完全離相;離相是功德,功德「出生妙色寶」。福德可以出生七寶,但是「妙色」這兩個字講不上了。

  『世界種,名勝幢周遍行』,「勝」是殊勝。「幢」在這個地方的意思就很深,幢的相是高、明顯。這個地方我們從前面香水海的名稱,我們就曉得這個地方的「勝幢」是形容福報大、福報勝。殊勝的大福裡面一定有慧,如果沒有慧,這個福就不能稱殊勝。「周遍」,周遍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無量無邊眾生懂得修大福德、大智慧,這我們常說福至心靈;靈知的心是智慧。再看下面這一節:

  【次有香水海,名普生金剛華。世界種,名現不思議莊嚴。】

  『普生金剛華』,「金剛華」是般若波羅蜜多,我們一看立刻就能夠想到「金剛般若」。「華」就是表的六度萬行。這一類的種子是過去生中積累大乘般若的種習,屬於這一類的。它變現的世界『現不思議莊嚴』,不思議的境界深廣無際!證得法身本具的般若智慧。換句話說,這個時候菩薩生活在智慧之中,跟我們凡夫恰恰是一個對比,我們凡夫生活在煩惱之中,真的是苦不堪言。菩薩生活在智慧之中,只生智慧,「普生」,他不生煩惱,所以他的境界不可思議。這個境界多了,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方方面面,包括處事待人接物,無一不顯示自性般若智慧,所以現不思議境界,這是真正莊嚴。「現不思議莊嚴」要是具體落實來講就是《大方廣佛華嚴》。

  你看看為什麼我們肯定是這麼一個境界?在《四十華嚴》經題裡面,《四十華嚴》是我們這一部經最後的一品,八十卷裡面叫「入法界品」,《四十》經題說得詳細,「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你看看是不是「現不思議莊嚴」?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清涼大師說這一句是「所入」,就是華嚴境界。怎麼樣「能入」?下面還有半句,「普賢菩薩行願品」。那就是普賢菩薩行願是能入,不思議解脫是所入,不思議解脫就是《大方廣佛華嚴》。怎樣才能入《大方廣佛華嚴》?那你要修普賢行願,普賢行願是什麼?這一部《華嚴經》上所講的就是普賢行願。那講得太多了,我們從哪裡學起?普賢菩薩大慈大悲,他把全經所說的最後歸納成十個綱領,你好記,你才有下手之處。這十個綱領就叫做「普賢十願」,或者佛門裡也稱它為「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就是普賢菩薩修行的十個綱領。每一個綱領(或者我們說每一個科目,行,都能講得通),無論從事、從理都是周遍法界,所以它「能入」。

  學《華嚴》,我常常講,心量小不行,怎麼也入不進去。普賢菩薩「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六道裡面的眾生如果要有這樣大心量的凡夫,行,他也能入。所以《華嚴》在前面講,這一部經的當機者裡頭有一位叫大心凡夫;這一條就是說明六道凡夫能入華嚴境界,但是他要具足大心才行。中國古人常講量大福大,你沒有大量不行。所以我們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學大心量。

  中國過去祖師大德們真有智慧,不是一般凡夫,你只要看看他教導大眾,佛法的教學結合高度的藝術,用這些藝術來表法。在中國,南宋之後幾乎所有的佛教道場,不論這個道場大小,進山門你一定看到彌勒菩薩的造像,彌勒菩薩的像造什麼樣的型?造布袋和尚。為什麼?那個表法非常明顯,布袋和尚肚皮很大,確確實實非常明顯的教導世間人肚量要大,對待一切人要歡喜,歡喜是什麼?愛心的表現!古人題了八個字「生平等心,成喜悅相」,彌勒菩薩教人入佛門第一個要學的。他坐在佛教道場的大門口,面對著大門,你進來頭一個看到他,你應當學他的量大,學他的笑面迎人。早年我在台灣的時候,台灣的社會提倡微笑運動,我聽到的時候想到,我們佛門老早就提倡,差不多將近一千年了。我們把布袋和尚的像放在山門,那就是提倡微笑運動。對待任何一個人要滿面笑容,親切打招呼,這是佛教導我們的。心地清淨平等,現不思議莊嚴!普賢菩薩。你看普賢菩薩修行十個綱領裡頭,第一個「禮敬諸佛」,第二個「稱讚如來」,我們有沒有學會?真學!這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再看下面這一句,第七句:

  【次有香水海,名心王摩尼輪嚴飾。世界種,名示現無礙佛光明。】

  『心王摩尼輪嚴飾』,「心王」是什麼?八識,八識心王。「心王摩尼輪」,我們一定會想到這是過去生中修學法相唯識的種習,種子、習氣,這是一類。這一類的種子,遇到緣起現行,它變現的世界種『示現無礙佛光明』。《華嚴》確確實實如方東美先生所說,他老人家當年把這個經介紹給我,我跟這個經也特別有緣分,特別歡喜,他說《華嚴》是佛學概論;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教導的全部課程都在其中,概論,一法不漏。我們細心去體會,真的,世尊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或者一般所講的無量法門都在其中,一法不漏。法相唯識在其中!何況中國法相唯識宗他們依據的經論有六部經十一部論,是他們主修的,這六部經裡面有《華嚴經》。所以我說「心王摩尼輪嚴飾」是過去生中學習法相這一類的種子,學法相的種子。變現的世界種「示現無礙佛光明」,實在講就是「佛華嚴」的境界!法門平等,殊途同歸。再看底下一句:

  【次有香水海,名積集寶瓔珞。世界種,名淨除疑。】

  這一類的種子習氣叫『積集寶瓔珞』,「寶瓔珞」都是比喻。我們看下面世界種就知道此地這個寶瓔珞指的是什麼?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變現的世界種『淨除疑』,有疑就不清淨。菩薩最大的障礙就是疑,斷疑生信,有疑障礙了你的信心,你的信心不清淨;信心不清淨生煩惱,不生般若。你看《金剛經》上講得多好「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信心不清淨不生實相,生煩惱!那怎麼辦?必須要破疑生信。學教是一個好辦法,好的方法太多太多了,不止這一種;持戒、修定都是好辦法,積累功德。功德幫助你開悟,幫助你心地清淨,清淨心生智慧,破疑。末後我們再看第九句:

  【次有香水海,名真珠輪普莊嚴。世界種,名諸佛願所流。】

  香水海、世界種名稱都好。『真珠輪普莊嚴』,「真珠」是七寶裡面之一,表性德;「輪」表法輪常轉。合起來這就是稱性的教誨,這是如來果地與法身菩薩才能做到。這一類的種子習氣我們也有,一切眾生我想統統都有。為什麼?佛在《華嚴》、《圓覺》裡面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個話佛很少說,這個話說到究竟圓滿、說到究竟真實。我們為什麼會搞成這個樣子?佛在經上常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一下愈迷愈深,愈搞愈糟,搞成這種地步。跟你講真話,本來成佛!所以我們迷失了自性,把自性變成阿賴耶,阿賴耶裡頭當然含藏著一切諸佛圓滿功德種習。所以變現出來的『世界種,名諸佛願所流』,一切諸佛的弘願,總的歸納起來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四弘誓願這一條最重要,我們天天念,有沒有真的學到?看到這個眾生還討厭,不喜歡他,那你與這個願完全相違背,我們學的是什麼佛?與佛教誨完全不相應,那只有說學個糊塗佛,學個自私自利的佛。佛的心願,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引導一切眾生回頭是岸。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20:54:12)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4日20:54: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771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