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873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八七三卷)  2002/10/2  澳洲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873

  諸位同學,請看「華藏世界品」,右旋十海,第八寶莊嚴海,請看經文:

  【諸佛子,此積集寶香藏香水海右旋,次有香水海,名寶莊嚴。】

  這是第八個香水海的名稱。

  【世界種名普無垢。】

  這個世界種名稱很好,普遍無垢。

  【以一切微塵中佛剎神變聲為體。】

  這是華嚴境界,一切微塵中佛剎,前面很少見到。但是在前面我們曾經讀到過毛孔、微塵,這其中都有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既然有剎土,當然有佛、有菩薩、有眾生,普賢菩薩能入。它是以『微塵中佛剎神變聲』為教體,它所持的世界也有二十層。我們從最下面這一層看起: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淨妙平坦,形如寶身,依一切寶光輪海住。】

  這一句說依住。

  【種種栴檀摩尼真珠雲彌覆其上。】

  這世界上空的莊嚴。

  【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純一清淨。佛號難摧伏無等幢。】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每一海前後都給我們說七樁事情,加上『純一清淨』,八樁事情。當中都省略了,只說世界的名稱,如來德號。這個世界『淨妙平坦』,「淨」是清淨,這個世界清淨,世界微妙;「平坦」,就像西方極樂世界大地平坦,這是果報。平坦果報的因是什麼?清淨平等心。由此可知,這個世界一切眾生接受如來的教誨,心地清淨平等,所以感得的報土有如此的殊勝,跟後面「純一清淨」相應。

  『佛號難摧伏無等幢』,佛在此地教化眾生的綱領。「難摧伏」,金剛般若!金剛能摧伏一切物品,一切物不能夠摧伏它,所以稱之為金剛寶。從這個德號,我們也就能夠體會到這個世界,世尊在此地是以般若智慧教化眾生。「無等幢」,法幢高顯,沒有能夠跟它相等的。那我們就曉得這在一切法裡面是一乘法。這個世界沒有三乘,當然更沒有五乘佛法;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個世界如是。這個一乘,一佛乘,所以它是法身菩薩居住修行的道場,一真法界。

  我們讀這一段經文,特別要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學習真誠、清淨、平等,重要!這個心與一佛乘相應。雖然清淨平等不容易,總要認真努力,相似位也不錯;相似位都不能成就,觀行位總要得到!真誠清淨平等覺,能有觀行位的功夫,我們求生西方淨土,凡聖同居土裡面上輩往生。凡聖同居土上輩往生的人,生死就自在了。所謂生死自在,是說想什麼時候往生就什麼時候往生。如果這個世間還有可度之緣;換句話說,你還有能夠幫助的眾生,你可以遲一點到極樂世界去,多用一點時間幫助這些有緣人。什麼叫有緣人?聽你教導的就是有緣人。你教他,你給他說法,他相信,他能理解,他能依教奉行,這個人跟你叫有緣,你就應當要幫助他。如果這個世界上的眾生,與你都沒有緣,他不相信你;你跟他說法,他不能理解,不生歡喜心,這就是沒有緣。沒有緣,那就應該早生淨土,等到這個世間眾生緣成熟了,乘願再來,這是正確的。現在我們再看上面一層,第二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熾然妙莊嚴,佛號蓮華慧神通王。】

  佛的德號用「神通王」,我們在前面也曾經讀過,這個地方是『蓮華慧神通王』。世界的名稱也不錯,『熾然妙莊嚴』。「熾然」是非常興旺的樣子,微妙莊嚴。由此可知,這些世間眾生的智慧高、福報大,感得蓮華如來出現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蓮華表清淨,清淨智慧,這是如來自受用的、自證的;「神通」是他受用,以無量無邊的神通方便教化眾生。「王」,在此地形容自在。當然如來果地上的六通三明都圓滿,究竟圓滿,所以沒有任何障礙,用王來形容、來比喻。下面再看第三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微妙相輪幢,佛號十方大名稱無盡光。】

  這是無盡光佛,教化的『微妙相輪幢』世界,名號意思都很好,使我們體會到這個世界的微妙莊嚴。凡是用「幢」這個字,都是說它的「微妙相輪」。凡是用輪,都是講教化,法輪常轉,說明這個世界佛法的教學非常普遍。這個世界的眾生各個都是相好光明,微妙相;我們這個世間常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以這個世界,如果經文具足應當也是純一清淨。為什麼?從哪裡看出它純一清淨?從它的相好光明上看,從果上看。佛的德號『十方大名稱無盡光』。「光」表智慧,權實二智無量無邊,所以佛的德號十方普聞。「大名稱」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知名度高。這樣殊勝莊嚴的世界,這是佛在此地教化的成就,不可思議的成就,所以佛的德號十方普聞。再往上面第四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燄藏摩尼妙莊嚴,佛號大智慧見聞皆歡喜。】

  這個世界的名號『燄藏』。「燄」是火焰,比喻智慧。『摩尼』,比喻自在如意。摩尼寶是如意寶,能如人意,千變萬化。『妙莊嚴』這是總的形容,這個世界。燄藏是光明,摩尼是如意;燄藏是講的智慧,摩尼是講的福報。這個世界的居民福智具足,當然是妙好莊嚴。世界之所以美好,必然得力於如來教化。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曉得,佛佛道同,既然成佛,不論先成佛後成佛,實在講成佛之後,沒有先後,沒有早遲,所有一切相對的觀念完全沒有了,為什麼?妄想,都是妄想分別執著,斷盡了。佛佛道同,佛的智慧相同、德能相同、相好相同,但是他所教化眾生根性不相同。這裡面有利根、有鈍根,佛經上通常講上、中、下三根,這是大分;上根裡面又有上中下,中根裡頭也有上中下,下根裡面亦復如是。再要細分,一切眾生根性無量無邊。眾生根性不相同,不是佛教學的技巧、教學的方法有優劣,不是!是說眾生根性。

  這個世界眾生根性利,普遍都利,所以佛以『大智慧』來教導他,一切眾生『見聞皆歡喜』,佛門裡面常說的「法喜充滿」。為什麼歡喜?佛所教的真懂,佛所教的你要沒有聽懂,你怎麼會生歡喜心?你能夠生歡喜心,肯定你聽懂,不但聽懂了,你真的接受了。「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才真正能生歡喜心。煩惱消除,智慧現前,那怎麼不歡喜!相宗所說的,轉識成智;一般大乘教中常講,轉迷為悟、轉凡為聖、轉苦為樂,當然見聞皆歡喜!由此可知,學佛最可貴的是你接觸佛法之後,你要會轉,你才能夠契入境界。你要轉先決的條件你要信,深信不疑;你要能夠理解,深解義趣;你要發願,要依教奉行。斷煩惱,學法門,度眾生,成佛道,真幹!法喜充滿是性德的流露。再看下面第五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妙華莊嚴,佛號無量力最勝智。】

  這個世界名稱『妙華莊嚴』,我們看到「妙華」,就會想到《妙法蓮華經》。「華」,菩薩所修的因華。我們淨宗同學在日常修行的標準,我們採取了五門功課。第一門,「淨業三福」,這是我們修行的根本依。第二,「六和敬」。我們一定要把心量拓開,願與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眾生和睦恭敬,要有這樣的大心。不能說我住在這個道場,我跟我們道場和敬,別的道場我就跟他不和了,這不是佛教我們六和敬的意思。佛的意思是教導我們,跟遍虛空法界所有一切眾生,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心量不能不大。心量不大成就就有限,總得要明白這個道理。

  佛的德號『無量力最勝智』。在這些地方希望諸位要留意,你看看我們讀了許許多多諸佛的德號,諸佛德號裡頭,用智慧用得最多、最普遍。我們學佛決定不能夠疏忽了智慧。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方法,佛學是智慧的學問,佛教是智慧的教學,這裡面沒有迷信。但是佛法裡面講的智慧,跟我們世間人概念當中所想像的不一樣。世間人把聰明誤認為智慧,佛法裡面分得很清楚,智慧跟聰明不一樣。世間人聰明,大乘教裡面的術語叫「世智辯聰」;世間的知識、辯才、聰明,世間人有,不能說他不聰明,但是可以說他沒有智慧。這什麼意思?因為聰明跟智慧有時候在外表上看起來非常接近,但是實際上不相同。聰明是阿賴耶識裡面種子所生,智慧是真如本性,本來具足的。煩惱、所知這些障礙減少了,智慧就現前。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煩惱障斷了,正覺現前,阿羅漢所證的。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你就證得十法界裡面菩薩的果位。如果再能夠提升,破一品無明,你就超越十法界,你所證得的是正等正覺,這是智慧,這不是世智辯聰。由此可知,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是智慧,從意識裡面生的叫世智辯聰。世智辯聰跟佛家講的智慧源頭不一樣,好像兩條河流一樣,發源地不相同。智慧的發源地是真如本性,世智辯聰的發源地是阿賴耶識、第六意識,它怎麼會一樣?所以世智辯聰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反而障礙佛法。怎麼會障礙佛法?它變成所知障,自以為聰明,用他的世智辯聰來批評佛法,來批評神聖的教誨,過失很大。自己障礙自己那情有可原,如果你再影響別人、影響社會,障礙大眾,這個罪過就重了。

  孔老夫子曾經做過魯國的司寇,時間雖然不很長,夫子上任頭一樁事情就把少正卯殺了。少正卯犯什麼罪?實在講他沒犯什麼罪,就是世智辯聰影響社會。他批評聖人的教誨,許多人聽了他的話,這個人能言善道,我們一般人講辯才伶俐,毀謗聖學,影響大眾。孔老夫子沒有法子,只好把他殺掉。如果在今天這個時代,孔老夫子這個事情就做不成功,現在是言論自由、出版自由,法律保障了世智辯聰。從前沒有這個法律,毀謗聖賢的教誨,那是很重的罪。今天毀謗佛菩薩、毀謗聖賢,沒罪!所以聖賢教誨在這個時代要想能再復興起來,不容易!只有少數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他能相信,這個相信是過去生中的因深。沒有深因,縱然遇到殊勝的緣,他還是不能接受;或者他接受了,不多時日,遇到這些世智辯聰,強詞奪理批判聖教,他聽聽,是還有道理,很容易退心。這個人造的業重,將來的果報生生世世得愚痴報,這是他不明因果,真的是膽大妄為。這個罪,佛在經上講的,比殺人身命這個罪還重,這叫斷眾生的法身慧命!他的愚痴果報時間就很長很長,到什麼時候他真正懺悔,他才能夠再得人身。這些事情,如果佛在經上不給我們做詳細說明,我們怎麼會知道?

  這個世界佛的德號「無量力」。力,是自性本具的德能,無量無邊,我們常講萬德萬能;無所不知是自性本具的智慧,無所不能是自性本具的能力;還有一個無盡的相好,都是自性本來具足。諸佛如來在一切世間示現,示現的相種種不同。為什麼不同?因不同。因是眾生有感佛才有應,感是因,因不一樣,佛現的形相也就不相同。佛的示現決定是隨類化身,隨機說法,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道理我們要懂。佛菩薩從來不執著,從來不會起心動念。無論在什麼時候、在什麼處所,做種種示現,我們細心去觀察,形相不一樣,教化眾生方法不一樣,但是有一樁事情那是完全一樣的,什麼事情?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從來沒有分別執著過。如果佛示現在世間跟大家和光同塵,他也起心動念了,他馬上就墮落變成凡夫,沒有這回事情。這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應化在世間,跟世間人不同的地方。所以,諸佛菩薩的心永遠是寂靜的;換句話說,永遠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無論在哪裡示現,一絲一毫不真誠、不清淨、不平等、不慈悲的意念都不會夾雜。所以,他確確實實保持著純淨純善,這是諸佛、法身菩薩,我們要懂得,我們應當學習。

  我們修行不能說不用功,不能說不努力,也在這裡精進學習,但是多少年來不得其門而入,這話是真話。自己細心檢點一下,反省一下就明白了,確確實實沒入門。煩惱習氣沒有斷,你怎麼能入門?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了,見思煩惱裡面見煩惱斷了,你才入門;小乘證須陀洹果,大乘證圓教初信位的菩薩,入門了。入門的樣子,錯誤的見解沒有了,見解純正;思想裡面還有錯誤,但是見解裡頭沒錯誤。我們今天做不到,我們對於一切人事物的看法依舊常常看錯,這就是沒入門。那要怎麼樣才能入門?我們在道場也常常勸勉同學,五大類見惑裡頭,頭一個身見錯誤;頭一個錯誤,執著這個身是我。所以《金剛經》上講「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不是菩薩。這個菩薩標準是在哪裡?圓教初信位的菩薩,不高,好像小學一年級。初信位的菩薩身見破了,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統統斷掉了。他的知見正確,他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所以我常常講,我們果然把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放下,在一切境緣當中不再有這個念頭起來,你才能入門;否則的話,你入不了門。這入門是「最勝智」。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第六層佛剎: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出生淨微塵,佛號超勝梵。】

  佛號的名稱跟世界的名字相應。「微塵」是正報裡面最小的;「淨」,清淨。微塵是屬於相分,相隨心轉,眾生的心不清淨,相就不清淨;眾生心清淨,相就清淨。『世界名出生淨微塵』,可見得這個世界的眾生接受佛陀的教誨,清淨心現前了,所以能轉染污為清淨。像我們這個世界叫五濁惡世,我們這個世界的微塵,濁惡!唯有佛法的增上緣,我們果然能夠接受,依教奉行,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染為淨,這個世界就改變了。

  今天我們這個世間的居民也覺悟了,覺悟什麼?我們居住的這個地球的生態環境被人為破壞了,被人為染污了。科學家提出警告,如果不趕快改善,五十年之後,這個地球上不適合人類生存,這是嚴重警告。但是有沒有效果?確實許許多多國家、地方政府都在很認真的提倡環保。為什麼效果不彰?那就是沒有找到根本,不是在根本上做保護的功夫,而僅僅在枝葉上,枝葉上很難收到效果。根本是什麼?根本是人心。今天我們的真心被污染,我們的真誠心被污染。現在是什麼心?虛偽。清淨心被污染,現在這個心濁惡;平等心被污染,這個心貢高我慢;正覺變成了愚痴,慈悲變成了自私自利,這是什麼?無明煩惱。濁惡不斷的再向上提升,性德逐漸逐漸消失了,這個世界怎麼能不亂?這個世界怎麼能不濁惡?佛所說的五濁惡世,正是講我們現前這個地球。我們看到諸佛世界清淨莊嚴,我們要覺悟。

  佛的德號裡面告訴我們『超勝梵』。「梵」,這是印度梵語,意思是清淨。清淨上面加個勝,勝是殊勝,殊勝的清淨,大梵天王,菩薩要超過他,真正要做到純淨純善。我們學佛,佛是純淨純善。我們學佛要抓住重點,佛法的重點是覺、正、淨;覺正是純善,淨也要達到純淨。特別是我們學淨土的同學們,大家都有一個願望,將來求生西方淨土,親近阿彌陀佛。但是你要記住,往生西方世界的條件是什麼?諸位只曉得執持名號。「執持」兩個字怎麼講法?執是執著,持是保持。二六時中(我們今天講晝夜二十四小時),你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這叫執著;決定不能有一個雜念夾雜在裡頭,這叫執。持是什麼?永遠保持,不能失掉,這叫做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心不顛倒是你功夫成就,一心不亂你得念佛三眛,心不顛倒你開悟了。所以,執持兩個字裡頭就是「不容毫分不善夾雜」。

  覺明妙行菩薩告訴我們,念佛的祕訣九個字「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九個字就是註解執持。不懷疑、不夾雜是執,不間斷是持,這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勢至菩薩為我們開示念佛法門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是執,淨念是執,相繼是持,保持!經文說得那麼清楚、說得那麼明白,我們千萬不要錯解了。念佛人口裡面念佛,心裡頭打妄想,把你念佛的功夫完全破壞了。你念佛既沒有受,也沒有持,執持兩個字都沒有。古德說得好,「口念彌陀心散亂」,後一句就不好聽了,「喊破喉嚨也枉然」,不能不知道。我們今天知道怎麼念?用真誠心念、用清淨心念、用平等心念,務必要向著純淨純善這個標準努力。真正要達到這個標準,不能不放下萬緣。一般人做不到,不是別的,放不下!現在我們曉得不能不放下,不放下自己吃虧!這一生空過了,沒能成就,那是真正錯了。要多想想「超勝梵」如來的名號。再看上面第七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

  這是距離,大概每一個世界的距離都差不多。

  【有世界名普光明變化香,佛號香象金剛大力勢。】

  這個世界的名號『普光明變化香』,多好!「普光明」是般若智慧遍照。「變化香」,香表戒定慧,表五分法身,戒定是行門;「變化」說明是活的不是死的。念佛法門,佛陀教導我們持戒念佛,以戒為師,我們都應該常常記住,決定不能夠疏忽,念念奉行。但是,戒是日常生活的規矩,我們常講的生活規範,生活的一種形象。古今中外不同,所以你要懂得通權達變,活活潑潑;事相可以隨時變,精神、原理原則永遠不變,這個道理要懂。佛教我們持戒目的何在?你不能不知道,你要不知道,你就不懂得持戒了,目的是教我們得清淨心。「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持戒是修因,果德是禪定、是清淨心,所以一切戒律、儀規,目的都是要我們得清淨心。不殺生,把殺業斷掉;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沒有一條不是幫助我們恢復清淨心的,這是就五戒淺而言之。但是戒有律儀戒、有定共戒、有道共戒。真正得定了,會不會破戒?會不會犯戒?不會。戒的目的是得定,定已經得到了,不會犯戒。但是他持戒的方式活了,不是那麼呆呆板板的,通權達變,變化香!給我們最明顯的變化。

  《大藏經》裡頭有一部書叫《神僧傳》,看看那些人,他們的生活規範好像是破了戒,實際上沒有。古時候寶誌公那個時代,四川寶香禪師在那邊度化一方,但是那一方的人很難接受法師的教誨。法師在那邊多年,教化沒有什麼成績可言。四川那邊有一位信徒到東方來(四川在西,沿海在東),這個人見到寶誌公,寶誌公問他:你從哪裡來?他說:我從四川來。寶誌公就說:你們四川的香貴賤如何?這一位信徒聽到寶誌公問他香(四川那邊的香)貴賤怎麼樣?他就答道:我們那邊的香很賤。寶誌公卻說:賤,你還不走嗎?這個人就回到四川去了。回到四川就見寶香禪師,寶香禪師問:你這一次出去參學遇到哪些善知識?他就告訴他,遇到寶誌公。他說:寶誌公問你些什麼話?他說:寶誌公問我四川的香貴賤如何?他說:你怎麼說?我說很賤!他說:那寶誌公怎麼講?他說:你還不走嗎?他問的那個香貴賤,就是問的寶香禪師,寶香禪師在那邊教化眾生,大眾是尊重他還是瞧不起他,賤是瞧不起。可是這個人以為是燒的香、賣的香。

  寶香禪師一聽明白了。這個禪師平常持戒嚴格,到第二天,通知所有的信徒,告訴大家今天法師大開殺戒,請大家吃飯,雞、魚、肉東西好多好多,破例!大家感覺得這個禪師很奇怪,今天怎麼會有這個舉動?法師首先叫人在寺廟門前挖了一個很大的池子,放了水。他跟大眾在一起,大魚大肉照吃,別人也很歡喜,都吃。飽吃一餐之後,寶香禪師到新挖的池邊張開嘴,吃的那個魚一條一條出來,游到水裡面去了,吃的那些雞鴨都飛出來了。人看,看呆了,才曉得這不是普通和尚,他在現神通。現完之後,他就往生了。這個人才恍然大悟,寶誌公叫他:賤,賤你還不走嗎?變化香!所以戒律,每一條戒律都有開遮持犯,你不能不懂,你要不懂,你就死在戒條之下。每一條戒有開緣,寶香禪師最後一招用這個來普度眾生,讓這些信徒統統感動了。但是他表演之後,他就走了。這是一個例子。

  在中國佛教裡頭,濟公長老是個最明顯的例子,家喻戶曉,但是濟公長老的知名度是被小說宣傳出來的。《高僧傳》裡面確實有他,傳記真的是很長,敘述他老人家當年住世的時候,示現種種神通不思議事。《高僧傳》裡面他的傳記好像有四卷,分量很多。近代民國初年金山寺的妙善法師,他的形跡很像濟公。樂觀法師寫了不少他神奇的事跡,這書的名字好像是《金山活佛神異記》,還是《神異錄》,有二十多篇。這些都是變化香,「普光明變化香」。普光明是慧,真實智慧,用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千變萬化,得大眾的信仰,勸許許多多人回心向善,功德不可思議!

  這個世界佛的德號『香象金剛大力勢』。「象」在佛法裡面也是表法的,佛門裡常常講龍象,象表定。你看大象那個樣子,無論牠是站著,或者牠走著路,好像都在定中。佛經裡頭有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那伽就是指的象,行住坐臥都在定中。「香」是表戒定,「金剛」是表般若智慧,「香象金剛」就是戒定慧三學。「大力勢」,你要問世間什麼力量最大?佛告訴你戒定慧的力量最大,「勢」是威勢。誰能相信?大概入佛少分的人相信,確確實實在這個世間,沒有任何勢力能超過戒定慧。我們應當要好好的學習,世間種種威勢都不是真實的,唯有戒、定、般若是真實的,帶得走的;世間種種威勢帶不走,所以跟你講是假的。再看下面第八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光明旋,佛號義成善名稱。】

  這個世界名稱也很好,『光明旋』,「旋」是個動相。實實在在講,我們這個世間眾生肉眼所能見得到的,最大的發光體就是太陽。太陽有自轉,太陽也有公轉;圍繞銀河系是公轉。這個火球在空中,它是旋轉的,「光明旋」就是這個意思;光明遍照世間。

  『佛號義成善名稱』,這個意思是一切義成就。這個「義」,含義很深很廣,有理、有事。理是義理,事是我們應當做的,這都稱義。我們道場有許多義工同修,他們每天在此地盡義務,為道場工作。道場分配他的工作,他能把他所分的這一份工作看作是本分的工作,盡心盡力做好,就是「義成」。那麼佛,佛的義務是教化眾生,諸佛如來、菩薩、聲聞示現在九法界,我常講的,他們的身分都是多元文化的義務工作者。因為他們不要報酬,全心全力為正法久住。

  義工分為兩種。一種是教學,講經說法教學;另外一種是護法,在道場做這些行政、護持的工作。道場是一個學校,學校裡面有教員、有職員,職員是護法,教員是講經說法,教員跟職員統統都在弘揚正法。有教員沒有職員,這個道場不能成就,所以弘護一體,弘護的功德一樣大。決定不是說講經說法的法師功德大,我們這裡面做義工的這些同學功德就小了,沒這個道理,平等的。就像鐘錶一樣,鐘錶指示時間,指針就好比是弘法的。法,講經說法的法師。護法的,這個指針背後的每一個齒輪、每一個螺絲都是護法的,少一個,指針就指不準,不是快了就是慢了。你們從這個比喻上去體會,弘護是不是平等的?

  弘護的功德沒有差別,不但沒有差別,我過去常講,護法的功德超過弘法。我說那些話的時候,是我想像當中應該是如此,以後讀《涅槃經》,佛果然這樣說法,我沒有想錯。我是我自己這一生親身的經歷,我要得不到韓館長三十年全心全力的護持,哪裡會有今天的成就?不可能!韓館長往生之後,又有一些大德居士全心全力的照顧,才有這幾年的成績。沒有這些護法的大德,我們縱然有一點智慧、有一點能力,無用武之地!所以我們對於護法的菩薩永遠感恩。古大德教導我們「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為報」,諸佛菩薩都是報恩者。韓館長往生,我們離開台北華藏圖書館,我寫了六條「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一切眾生對我都有恩德,我每天讀誦、講經,以此功德為所有護法迴向。一般宗教裡面常說,一切榮耀歸上帝。今天在我的分上,一切榮耀歸護法。沒有護法,哪裡有成績可言?沒有護法,正法何以能住世?全靠善護。這些護法全都是義工。我們再看下面這一層,第九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寶瓔珞海,佛號無比光遍照。】

  佛的名號總是跟世界名號相應,世界名號『寶瓔珞海』。「寶」,我們一定要懂得稱性是寶。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常說不能隨順煩惱;隨順煩惱叫造業。那怎麼辦?我們隨順性德,隨順真如本性。這句話必須是明心見性的人,他才能做得到。我們凡夫沒有明心見性,如何隨順性德?這不是沒辦法,也有辦法。我們大家都知道,諸佛如來是見性的人,而且證得究竟圓滿的自性;法身菩薩統統都明心見性了,只是他們見性,還沒有到究竟圓滿,統統是明心見性的人。這就好辦了,我們向他們學習,看看他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用的是什麼心,做的是什麼事,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處事待人接物,細心去觀察,跟他學。為什麼?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隨順性德,都是自性自然的流露,我們跟他學就是隨順自性,就是隨順性德。他在哪裡?他在經教當中。佛在經上一再教導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演是表演,做給人看,說給人聽,這就是隨順性德。隨順自性,不隨順煩惱,不隨順習氣,我們就成功了。今天時間到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20:52:08)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4日20:52: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768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