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八五五卷) 2002/9/22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0855
諸位同學,請看「華藏世界品」,右旋十海第三,金剛寶燄光明海,請看經文:
【諸佛子。此無盡光明輪香水海右旋。次有香水海。名金剛寶燄光。世界種名佛光莊嚴藏。以稱說一切如來名音聲為體。】
我們看這一個大世界也是以音聲為教體。由此看來,在盡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剎土當中,耳根最利的眾生確實有相當的分量,所以諸佛菩薩教化眾生多以音聲為教體。這個世界種跟前面講的一樣,它所持的世界也有二十層,我們從最下面一層看起,請看經文: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寶燄蓮華。其狀猶如摩尼色眉間毫相。】
這是講這個世界的相狀,像『摩尼色眉間毫相』,這是佛三十二相之一,這個世界的形狀跟這個相似。
【依一切寶色水漩海住。】
這一句講這個世界的依住。
【一切莊嚴樓閣雲彌覆其上。】
這是世界上空的莊嚴。
【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純一清淨。佛號無垢寶光明。】
這個世界的名號『寶燄蓮華』,「寶」是經上常說的七寶,七不是數字,是代表圓滿,無量無邊的珍寶舉七個例子而已。名稱跟我們這個世間七寶的名稱相同,而實質上是差別很大。我們這個世界的金(這是七寶之一)要跟欲界天、色界天的金相比,那就沒法子比!他們的金是真殊勝,我們的金跟他們的金擺在一起,我們的金就像黃銅一樣,光彩都沒有了。如果欲界天、色界天上的七寶要跟極樂世界、跟華藏世界比,那就差太多了,真的是黃金跟黃土兩個相比一樣。這是什麼原因?是居住在那個地方的眾生福報不一樣!諸位總需要記住「依報隨著正報轉」,這是真理。
所有一切物質世界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現所變的相狀總是依正報,正報是眾生心。心清淨七寶清淨,心善良七寶好,光色好,沒有一樣不是依心地來轉的。我們這個世間一切眾生,我們的心被污染,我們這邊的七寶成色當然也就被污染,這個道理不難懂,可以想像而知。所以它這個地方的寶放光,「燄」是表放光,像火燄一樣。
「寶燄」,我們看這兩個字似乎感到這個世界好是很好,會不會有副作用?像我們這個地方,夏天陽光太熱,尤其是靠近赤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有些土地都在赤道附近,居住在那個地方的人民要能夠耐這個高溫煎熬,所以那也不是理想居住的環境。這個世界底下有「蓮華」,「蓮華」有清涼之德,有清淨。「寶燄蓮華」那就好,清涼世界沒有一絲毫的染著,這個我們想是很理想的居住環境、修學環境,跟末後『純一清淨』相應。我們在經典上這樣的經文讀得很多了,我們的感觸很深。現前我們居住環境何以不善?現在總算是明白了幾分,這個世間居民心地不善。
改善環境的方法,佛家常講從根本修,這是真正善於改造,一定要把根本找到。根本是什麼?根本是在這個世界居住的眾生。但是我們知道,一切眾生本性是善的,這個我們相信,我們能肯定;但是一切眾生的習性不善,這是事實。無量劫來,受環境的薰染,養成這個不善的習氣,根深蒂固,很難更改,所以起心動念都是污染。
有些人自以為善,那就難辦了,這個在菩提道上是最嚴重的毛病。為什麼?自以為善就不能改過自新了。所以聖人、賢人跟凡夫不一樣,聖賢人絕對不自以為善,他天天見自己過失,他不見世間過。天天見自己過失,天天在改過自新,他能成聖成賢。世間人何以不能成聖成賢?世間人自己以為沒有過失,自以為善,所以永遠見不到自己過失,他只見別人過失、只見世間過失,這個很糟糕!沒有改過遷善的機緣,這種人,我們不說一般人,修行人裡頭佔大多數。
念佛何以不能往生?不知道自己毛病,不曉得改過自新,到臨命終時業障現前,障礙他不能往生,還得繼續去搞六道輪迴。別人是這個樣子,我自己也是這樣,過去生中,生生世世是修行人,為什麼沒能往生?就是自以為是,犯了這個毛病。這一生總算緣殊勝,有這個壽命;有壽命就是講你有足夠的時間去修行、去學習。如果我真的四十五歲就死了,我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未知數,自己沒有把握;壽命延長了,所以才有足夠的時間學習。
我常常跟同學們說,我自己學佛功夫真正得力,三十年。這三十年不是說從我學佛那一天算起,從我上臺講經那一天算起,我學佛七年上講臺講經;換句話說,連前面算起三十七年功夫才得力,小小的得力。諸位想想,這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我要真的是四十五歲走了,沒把握。我知道這個難度,這是親身經歷走過來的路,我清楚,我明瞭。所以我常常提醒年輕的同學們,特別是出家常常跟在我身邊,你們要會學,你們仔細去觀察、去體會,我這個一生修學。
台北華藏圖書館成立的時候,是我講經二十週年;換句話說,前面二十年沒有道場,借人家的地方、租人家的地方。講經二十年我們才有一個固定的講堂,不要再租借了。從這個時候起,我們的講經才有錄音,有這個設備了。以後有人送的錄影的設備,我們這個圖書館(小圖書館)就改成視聽圖書館,有錄相的設備了;這個時候我們的學習的經教才從錄音、錄相保留下來。到今天又過了二十四年了,所以這個二十四年有錄音帶、錄相帶保存在,前面二十年因為沒有這些資料,你們都不知道了。這個二十四年當中,諸位要是細細聽我講經的這些資料,你細心去聽、去觀察,我年年都在進步,年年不一樣!這一點很值得大家做參考。
我進步的速度並不快,是慢慢的、漸漸的在進步。可是到這幾年確實愈來愈快速,為什麼會愈來愈快速?當然功夫得力了,不得力不可能有這個現象,功夫得力之後加速度。為什麼有進步?為什麼能夠加速度?諸位要知道,障礙消除了;佛法常講的業障,業障消除了。業障是什麼?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我常常講的),這些東西我一年比一年輕,雖然沒有斷掉,一年比一年淡薄。這個淡薄功夫就得力,「煩惱輕,智慧長」,佛在經上常講的,我得到了。
所以諸位同學你們都應當明白,我頭一天見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教我「看破、放下」,我就真學,不是假的學,真學。但是看破、放下是談何容易?我有一點好處,就是聽老師的話,老師這樣教我,我就真幹,幹多少算多少。慢慢的放下了,一點一滴的放下,不是一下就放下了,那是做不到的!縱然在外表形式上你做到,你心理上做不到。換句話說,放下幹了五十年,看破也幹了五十年,功夫才得力!
你們果然能夠善學,跟著我走,你們的速度照理說應當要比我快速。為什麼?你們有很好的修學環境,我當時沒有。今天不知道明天日子怎麼過,我生活在那個環境裡頭,不容易!吃盡了苦頭,苦頭不是白吃的,是有代價的。人生活在困苦之中,知道珍惜光陰、知道發憤用功學習,警覺心很高。物質生活過分的富裕,佛在經上講「富貴學道難」,不容易。
我們今天在這裡建學院,山下建學會,可以說都相當富裕,生活沒有憂慮,不需要求人。這樣環境之下,如果不知道發憤用功努力,那就造罪業。為什麼?這個供養來自於十方。十方供養你能夠消受得了嗎?十方的這些檀越施主,他供養是修施種福田,那我們自己是福田嗎?他供養我們就可以得福報嗎?如果我們不是福田,接受他的供養,那就是古德講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了道」這兩個字要重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了道,講經說法沒有了道!所以講經說法如果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所修的是福報,福報不能出三界,不能了生死,依舊在輪迴,生生世世酬償,遇到了要還債!施主供養決定沒有白供,你要真的是了道,了道就是證果,往生是證果,他得福,他得的福報大!不了道也沒有關係,不了道將來要還債,你還給我,來生要還的。所以布施供養不吃虧,我們接受的人心裡要明白。
特別要記住、要謹慎,決定不能夠浪費常住物,一分一毫都要知道節儉,如果是浪費都造罪業,很多人不知道,以為常住東西來得容易。我們最平常看到的是打電話,縱然電話費很便宜,再便宜都是浪費,一定要學著長話短說,沒有必要的時候不用電話。我常常勸大家用傳真,傳真確實非常節省,時間短,而且傳真有好處,有文字記載;說話,有些人說了之後就忘記了,託你辦什麼事情,講了半天就忘掉了,不如傳真好。傳真是又能夠節省傳話的費用,又能夠交代得清楚明白,你說這個多好!早年我在美國,我印的那些卡片裡頭有傳真沒有電話,有些同學都知道的。
所以我們看到世界名號、佛的名號,要把這個看作現前修學的第一樁大事,斷煩惱、改毛病、斷習氣,這比什麼都重要。佛德號裡頭有『無垢寶光明』,「寶光明」不必求,「垢」是煩惱、是染污,只要這個東西除掉了,自性的「寶光明」就現出來了。
佛法行門裡頭最重的是懺悔,最重視的,可以說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八萬四千種懺悔法。念佛是懺悔法。起心動念的時候一定要曉得「起心動念,無不是業」,《地藏經》上這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如何消除業障?第一個念頭起來了,不管它是善念、是惡念,第二個念頭是阿彌陀佛,就把那個念頭壓下去了,這個人叫會念佛。用一念來對治一切念,這是念佛法門裡頭的真正的義趣,念佛法門裡頭的真實道理。不是一天念多少聲,念給阿彌陀佛聽的,阿彌陀佛才不要聽。是用這個方法把自己的妄想念頭打掉,有念頭的時候,這一句佛號打掉你的一切妄想雜念;沒有念頭的時候,這一句佛號打破你的無明。
我們的煩惱可以分為兩大類,一個是妄念紛飛;一個是一個念頭沒有,因為那是無明,並不是好事。果然一念不生,將來死了到哪裡去?到無想天。無想天在第四禪,好不好?不好!落在空無裡頭,那個壽命很長,那麼長的時間你沒有機會聞法,你沒有機會覺悟。所以佛把這個果報列在「八難」裡頭一條,你遭了難了。八難第一個是長壽天,長壽天就是四空天跟無想天,因為四空天跟無想天沒有佛去示現。為什麼?他們不接受佛菩薩教誨,他們自己以為證得大涅槃,誤會了!他不是禪定,他只有定,沒有禪。禪,心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是一念不生,那個叫禪。他只有一念不生,他對外面什麼都不知道,沒有智慧。禪定是定慧等學,定跟慧是平等的;無想定是只有定,沒有慧。這個道理一定要知道,不能夠產生誤會。再看上面一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光燄藏。佛號無礙自在智慧光。】
這個世界的名稱不錯,佛的德號我們看到也生歡喜。『光燄藏』,「藏」是含藏的意思,我們一般人講的倉庫。所以佛法,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經教,我們稱之為「三藏」,「三」是把它分成三類。就像中國古時候編的書叫《四庫全書》,其實它那個「庫」都是從我們「藏」轉變過來的。編這樣大的叢書,在中國是佛經裡頭第一個編的,佛經稱「三藏」;所以到明、清國家也編叢書,稱為「庫」,庫跟藏意思相同。這個世界裡面含藏什麼?「光燄」。「光燄」是智慧,說明這個世界的居民人人都有智慧,這世界好。經文上省略,也很可能純一清淨。
有智慧當然就有戒定,為什麼?智慧是從戒定來的,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沒有戒定,哪來的智慧。這裡我們學佛千萬不能夠誤會,為什麼?有很多人自己以為有智慧,自己以為很能幹,所以貢高我慢,目中無人。這個就是修行道路上的重大障礙,它不是障別人,障自己。我們看釋迦牟尼佛、看孔老夫子,典籍裡面記載的,他們當年在世的時候,處事待人接物是何等的謙虛,確確實實是自卑而尊人。釋迦、孔子做到了,這是聖人!我們今天會說,做不到!自己都以為比別人高,唯有孔老夫子自己覺得樣樣不如人,釋迦牟尼佛覺得樣樣不如人。
孔老夫子,中國古大德有不少人都肯定是佛菩薩再來的,在中國示現的。所以我們有時候在文字裡面看到,佛門人稱孔老夫子叫儒童菩薩;童子的童,儒家的儒,儒童菩薩。我初學佛的時候,向李老師請教過,我說:這個稱呼恰當嗎?李老師跟我說,他說:理上講是能講得通,但事上沒有證據。這是李老師答覆我的疑惑。理上確實講得通,事上他沒有把他的本跡因緣說給別人聽。我們能肯定那不是凡人,確確實實是聖賢的示現,來教化我們的,給我們做為學習的榜樣。
夫子一生行誼,我們仔細觀察就得到他很多的啟示,你看他老人家,就像佛所說的真實智慧,通權達變;他有理想、有抱負,犧牲奉獻為國家、為人民造福。周遊列國,他的目的是想求一個職位。為什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想當時這些國王、諸侯能夠給他一官半爵,他能發揮他的抱負,結果不如理想,沒有一個國王、諸侯肯用他。他的理想、他的抱負不能實現,這個時候怎麼辦?(都是教我們)退回來,教學!這個沒有障礙。把他的理想、把他的抱負傳給後人,一代一代傳下去,做成功了。這個成功比他真正是得了一個官位,施展他的抱負的功德還要大!換句話說,用今天的話來講,他退出來之後,完全從事於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私人辦學,傳道解惑,為萬世師表。這是一個不在位,想得地位的人。
我們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有這個地位、有這個權力,他放棄了,他不做這個事情,這個大家曉得,捨棄王位去從事於社會教育。為什麼?你在位,你置你的教化止於你自己的國境(你這個國家的界限),你不能教別的國家人。不做國王,從事於多元文化社會教育,超越了界限;超越國家的界限、超越種族的界限、超越文化的界限、超越宗教的界限,他的道大行於天下!兩個都是聖人,在兩個不同環境當中,你看他示現教導我們的是些什麼,我們要明瞭,我們要知道學習。
今天聖學(聖賢的學問),學校不能接受。我們很想在學校裡頭推行,學校不能接受,那就想到孔老夫子、釋迦牟尼佛,退下來私人辦學,效果比學校還要殊勝。私人辦學在現在就比從前方便了,現在可以用網路,有一個小小的攝影棚就行了,何況在攝影棚裡面教學,同時能做成錄相帶,再製造成光碟大量流通,比學校效果還要大!這是真正的叫通權達變,變,它就通了,哪裡有障礙!我們要向佛菩薩學習。
所以你看這個佛號「無礙自在智慧光」。這個地方有障礙,那裡沒有障礙。真正存心為眾生、為一切人民幸福美滿來著想,沒有走不通的道路。到你遇到困難走不通的時候,好好地讀經,經裡面有啟示。好,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我們接著再看上面的第三層世界: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寶輪妙莊嚴。佛號一切寶光明。】
這個世界的名號、如來的德號表法的義趣,我們都能夠體會得到的,前面講得很多了。由這個地方來看,無量世界之中,佛菩薩教化的成果確實是相當可觀。從世界名號上,我們了解果德、果報;從佛的名號上,我們體會他教學的方針,教導的宗旨。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娑婆世界,為什麼跟諸佛世界相比,有這麼大的差距?當然娑婆世界很大,不是這一個地球。以黃念祖老居士的說法,娑婆世界最低限度也是十萬億個銀河系。十萬億個銀河系,不要說十萬,我們這一個銀河系就夠大了。
我們今天這個地區、這個地球,是很小的一個小地區,這個地區上聚集一切造作惡業的眾生,到這個地方來受報,我們生在這麼一個環境裡頭。到這個環境來,當然是共業所感!如果我們自己過去生中修積的是善業多惡業少,那不會來了。怎麼會到這個世界來?既然到這個世界來,我們自己得肯定、承認「往昔所造諸惡業」,與這個地球上的眾生相彷彿,我們大家造的都差不多多。所以我們出現在這個世間,生活在一起,要受共同的苦難,這是共業所感。在這一個環境裡面,諸佛菩薩特別慈悲,哪個地方眾生苦,很苦,一定是優先去度、去幫助。所以諸佛菩薩對這個世間特別憐憫,我們能體會得到。
真正覺悟了,這個世界也沒有什麼不好,反而修行成就加倍的快速。你看佛在經上講的,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相當於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這個一百年是算我們這裡的時間,不是算極樂世界的。換句話說,在我們這個世界修行一天,超過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倍,這樣大家就好懂。為什麼?這叫難行能行,這是難能可貴。西方極樂世界太容易了,沒有惡緣,所以那個地方的進步很慢。這個地方有惡緣,要進步那真的是不容易,所以快速,此地講的大風大浪、大起大落,起,起得很高;落,落得很低,大起大落,難!
西方極樂世界是很平穩,雖然進得很慢,他不退;這個地方是退得厲害。在大起的時候,你真的能掌握住,那你一下就成功了。抓不住這個機會,你就大落,就落下去了,一落就落到三途,落到阿鼻地獄,這很可怕。一落到阿鼻地獄,那個時間就長,不止萬歲萬萬歲。到你那個地方罪受滿了,你再起來,你再慢慢浮起來。遇到真正的佛法、遇到真正的善知識,你就有一個大起的機會,這一生當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大起,一下就成佛了!機會每個人都有,這個機會真的是佛菩薩給我們的,問題是我們要認識機會、我們要抓住機會。抓住機會,何以又不能成就?那個原因都是放不下。果然能夠放下萬緣,讓自己的身心恢復清淨,一塵不染,你就大起了,決定不為世緣影響。
今天環境影響,花樣之多,超過古時候真的是百千萬倍;影響之深,真的叫你在這一生當中永遠不會回頭,這個事情可怕,古時候沒有的,實在講一個世紀之前也沒有;這一個世紀不得了,花樣百出,確確實實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末日前夕的徵兆。我們生逢這麼一個時代,只有時時刻刻提起高度的警覺,才不會受到影響,才不會受到障礙。自己走出一條生路,永脫輪迴,永脫十法界,這個路只有一條,「持名念佛」。除這條路之外,別的路雖然是多,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那個法門都要斷煩惱。
淨宗這一條路,不要斷煩惱,只要伏煩惱就行了。伏煩惱容易,我們這一生當中可以做到。斷煩惱,說老實話,我們真的一點把握都沒有。所以對這個法門深信不疑,為一切同修細說往生經論,就是淨土五經一論。勸導大眾學習的重點,印光大師給我們制定了,我們自己的修學,幫助別人,決定遵守印光大師的教誨「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不會有差錯。
所以我們在這裡看到的世界,諸佛的世界都這麼美好。『寶輪妙莊嚴』,這裡有個「輪」,「輪」是代表佛菩薩教化眾生,叫轉法輪。說明這個世界佛陀教育很發達,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很普遍。
佛的德號『一切寶光明』。「一切」的意思前面跟諸位說過了,一切種智,究竟圓滿的智慧。「寶」是講的德。「光明」是說遍照、普及的意思,自性般若。「一切」裡頭是表自性般若、自性德能、自性相好,光明遍照虛空法界。所以,從這個德號上來想,這個世界一定是純一清淨。再看上面第四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栴檀樹華幢。佛號清淨智光明。】
世界名號裡頭顯示出『栴檀樹』,「樹」是樹立、是建立。像我們今天在圖文巴建一個淨宗學院,這是建樹,在這裡樹立一個淨宗學院,這是「淨宗樹」。這個世界叫「栴檀樹」,好!栴檀是寶香,香在佛法裡頭一般的表法是代表戒定慧三學,代表五分法身;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個都是在佛門裡面用香來表法。我們看到栴檀,當然就想到三學、五分法身。這個世界佛陀的教學很普遍,真正是一個佛陀教育的世界,普遍佛陀教育的世界,這世界當然美好,當然是純一清淨;這是淨土,決定不是穢土。
『華』表六度萬行,行門。『幢』表高顯,高大明顯。我們看到這裡,真的想到古德常講「教學為先」。這句話用在個人,人投生到這個世間來,父母、師長、他的長輩們怎麼樣對待他?應該要懂得「教學為先」。中國儒家提倡胎教,當小孩在懷孕的時候,這一懷孕就開始教導他了,教學為先。佛門當中也是這個說法,諸位讀《地藏經》,佛在經裡面明明白白告訴懷孕的母親,你應該怎樣對這個胎兒?每一天把《地藏經》讀誦一遍,給你胎兒種善根。《地藏經》是佛門孝經。縱然不能夠每一天讀一卷,現在一般年輕人工作繁忙,他沒有這麼多時間,三天念一部、七天念一部,這總可以了;當然最好的是每一天念一遍。心正、行正這個胎兒有福,這個父母對他的子女真的是大恩大德。要懂才行,不懂就沒有辦法了。
小孩出生之後,做父母的人對他生活的環境,要格外的關懷照顧,記住佛在《十善業道經》上所說的「不容毫分不善夾雜」。你記住這一句話,保護你的嬰兒,不容毫分不善染污。你讓他六根所接觸到的都是善的,不善的不能接觸,培養成純善。我在這一生當中很少聽到有這樣的父母教導他的兒女。在古時候,確實書香門第,家裡面長輩世代都是讀書人,他懂;如果不是世世代代讀書人,那就很難了。
最近我有一個機緣到坎培拉,去拜訪中國駐澳洲的大使武先生,聽他們夫婦介紹他的小孩,確確實實善根深厚,家教成功。武大使自己本身是北大教授,父親老先生是讀書人,漢學根底非常深厚。那個小孫子是老先生一手帶大的,根基很厚。雖然現在很年輕,大概二十多歲,這個社會上所有一切的污染他一絲毫不沾,幾乎現在年輕人我看不到了!他給我講,我相信。為什麼?有智慧、有能力辨別真妄、是非、邪正,有這個能力。
今天我為什麼不看電視?他兒子也不看電視,電視螢幕一打開,裡面的內容全是負面的,這個世間人常講黃色的、灰色的、黑色的,那有什麼好看的?不如讀書,不如念佛,我的心多清淨、多快樂。遠離一切染著,這是聖賢教育的成功,沒有名利心。我還沒有見過,我很想見見他的少爺。在這個時代,有這樣好的家庭教育,這麼好的善根,難能可貴!這不僅是一家之福,國家之福,世界人民之福。他不想做官。我聽大使告訴我,他祖父曾經問他,將來想不想做官?他說那個時候,他大概只有五、六歲,就跟他祖父說:做官嗎?官只有兩種,一種是貪官,遺臭萬年;一種是清官,都要被殺頭的。你看看五、六歲的小孩,有這樣的認知,從這個地方看到家教的成功。
現在社會逐漸逐漸興起兒童扎根教育,我也常常讚揚。能不能收到效果?很難,但是提倡總比不提倡好。為什麼收不到效果?父母不能做榜樣給兒女看,效果就收不到。你叫你的兒女學孝悌忠信,他要看你有沒有做到,你要沒有做到,你為什麼要求我做?從前真的父母要做兒女的榜樣,老師要做學生的榜樣。自己做不到,要求別人做,他不相信,他懷疑,他說你在欺騙他。同樣一個道理,出家,出家是師道,人家稱你作法師,你是個老師。你教這些信徒,信徒都是學生,你自己本身做不到,你要要求他做到,哪有這種道理?不要說別的了,最起碼的五戒十善你做到了沒有?我自己十善做不到,我還幹的這些殺生、偷盜、邪淫;還幹的妄語、兩舌、惡口,我要勸別人做到,沒有這個道理。
世出世間聖賢教誨都要從自己本身做起,利益好處太多了,無量無邊,一般人真的不知道。一般人認為什麼是利益?升官發財是利益、名聞利養是利益、五欲六塵享受的是利益,只看眼前。這不是真正利益,這種利益佛經裡面比喻叫「刀頭舐蜜」,你貪得這一份享受,你不知道你付出多少代價,不值得!人在世間真的是迷失了自性,迷失了道德,膽敢胡作妄為,貪瞋痴慢,損人利己,得到的是小利,將來果報在三途。他的境界不是向上提升,他是往下墮落,你說這個損失多大。每一天幹的虧心事,晚上睡覺做惡夢。我聽說那些人天天晚上睡覺睡不著,吃安眠藥。所以從這些地方你看,花報就不好,果報還用得著說嗎?
所以我們看看這一尊佛的剎土,好,聖賢教化大行於世,所以佛的德號『清淨智光明』。人生,真的最高的享受是身心清淨,心裡頭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現在人講的沒有壓力,你說這個多自在、多快樂!如果貪圖世間一點點名聞利養,給自己精神、身體帶來沈重的壓力,已經錯了,已經不值得了;身心嚴重的污染,這大錯特錯!再看上面第五層: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佛剎妙莊嚴。佛號廣大歡喜音。】
這個世界叫『佛剎妙莊嚴』,也非常之美好。「佛剎」是講如來的報土,我們佛門一般講實報莊嚴土,它當然是「妙莊嚴」。西方極樂世界是實報莊嚴土,雖然它有凡聖同居土、有方便有餘土,但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它的四土是在一起,是沒有分隔的,這個不可思議。不像我們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有實報莊嚴土,不在我們這個世間,我們這個世間人見不到。換句話說,實報莊嚴土跟方便有餘土是不同維次空間,跟我們這個凡聖同居土,空間維次不相同,我們見不到他。他是高維次,高維次能見到我們,我們見不到他。這個世界殊勝。極樂世界殊勝,凡聖同居土不異實報莊嚴土,等同。這是什麼原因?那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願威神加持的,同居土的住眾能享受實報土的福報,這個不可思議,他方世界沒有!
『佛號廣大歡喜音』。「廣大」,當然是從心量上拓開的,心裡面再沒有界限,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時候心量是遍法界虛空界。《楞嚴經》上講得更好,不只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整個太虛空在心裡面就像一片雲彩一樣。佛用這個做比喻,把心量比喻做太虛空,把太虛空比喻做一片雲彩,空中一片雲彩;心包太虛。從這個比喻,我們能體會佛有這樣大的心量,佛的真誠遍虛空法界;佛的清淨、平等遍虛空世界;佛的智慧、慈悲遍虛空法界。「歡喜」是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經典上常講的「法喜充滿」,這個法喜也是遍虛空法界。佛教化眾生的形相,教化眾生的音聲,當然也是周遍法界,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跟毘盧遮那佛也沒有兩樣。
我們從哪裡學?從現前生活環境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要用真心,真心是廣大心,處事待人接物。廣大心怎麼個修法?念念念眾生,不要念自己。學佛的人很多,用功的人也不少,真正在這個地方把念頭轉過來的不多。但是念頭轉不過來,你的功夫不得力;換句話說,你不得受用。念頭轉過來,得受用,你的受用跟法身菩薩相等。什麼受用?法喜充滿,清淨、自在、慈悲、快樂。這在聖教裡頭講是最真實的滋養,滋養法身慧命;最明顯的果報,相貌轉了、體質轉了,相好光明,身心清淨,所有的妄想雜念、分別執著斷了。我們沒有辦法斷乾淨,一定要減少,對我們決定有好處。要一年比一年少,身心一年比一年清淨。從哪裡看?身體上能看到,身體一年比一年好。你總要記住,相隨心轉,身體是相。
學佛最難的是「信佛」,這是從前李老師特別教我的。我受了戒,諸位要知道,我學佛七年出家,七年我已經講經了,出家就講經,教佛學院。那個時候白聖法師在十普寺辦三藏學院,我一出家就擔任這個學院裡面的教師,兩年之後,我才受戒。所以我受戒是學佛九年,講經有兩年了。李老師特別教導我「信佛」,給我講那個「信」字,他說:你不要以為你學佛這麼多年了,九年不算少,又出家了、又教佛學院、又講經,受了大戒了,你是不是真的信佛?給我說明,他說:有很多老和尚到老死都不信佛。我就覺得很奇怪,怎麼到老死怎麼還不信佛?老師就告訴我:信,是要把佛的教誨真的做到,才叫信,你沒做到不是真信。我這才明瞭。
我們一入佛門受三皈五戒,做到了沒有?皈依佛,覺而不迷;境界現前還是迷惑,不信,這哪裡有信?境界現前,煩惱馬上起現行,自己控制不了,習氣重!真正學佛,就在這些地方改過自新。所以修行修什麼?修是修理、修正,把錯誤修正過來,這個毛病習氣是錯誤的,不是正確的。什麼樣的習氣才是正確的?你看釋迦牟尼佛,佛雖然不在了,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誼在經典上有記載,那個記載是什麼?就是戒律。戒律不是佛制定這個戒律叫別人遵守的,不是的;佛統統做到的,佛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記錄下來,一條一條記錄下來,就是戒律。正確的思想、見解、言行,我們要學這些。
要學孔老夫子的仁慈、推己及人;學孔老夫子的溫、良、恭、儉、讓,這是讀儒書。要學佛?那你要學佛的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落實在十善五戒,十善五戒做不到,你怎麼能說是信佛!老師這一番話,我才真正懂得了,那真的是不容易。他講的話不過分,確確實實有些老和尚到老死都不信佛,也就是佛在基本的教誡,他都沒有做到。
基本的教誡,《十善業道經》,這一部經通大小乘的;三皈五戒通大小乘的,通世出世間法的,最基本的沒做到。三十七道品那是綱領,都沒有做到。「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哪一個人天天這樣想?都忘掉了,忘得乾乾淨淨的。日常生活當中,工作待人接物依舊隨順煩惱,隨順自己貪瞋痴慢,這怎麼行?老師慈悲,一句話點醒我,信佛!所以在他那個標準之下,包括所有出家人,信佛的人真正不容易找到。信佛的人有福了,不信佛的人沒有福報;信佛的人法喜充滿,不信佛的人煩惱重重。好,今天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20:49:5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