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七九八卷) 2002/7/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0798
諸位同學,請看「藏海安布莊嚴」偈頌最後一首,第十首:
【諸有修治普賢願。入佛境界大智人。能知於此剎海中。如是一切諸神變。】
這個是結歸能知之人。華藏世界依正莊嚴,一切的變幻,誰能知道?普賢菩薩知道,凡是修普賢行的人也知道。這一首偈很值得我們重視,我們要好好的來學習。
第一句教導我們『諸有修治普賢願』,「修」是修學,「治」是對治,普賢十願對治我們的毛病。第一願「禮敬諸佛」,對治我們的傲慢、自大、狂妄、不敬。諸位想想,這個毛病非常嚴重,縱然自己有善根福德因緣,如果這個毛病你不能夠對治,不能夠改過,肯定把你的善根福德因緣障礙住了。我們不談修學,就談在世間處事待人接物。世法裡面,做一點小小的事業都沒有辦法成就,原因在哪裡?原因在自己太驕慢,目中無人。所以古人常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於自己的貢高我慢,把人和失掉了。這個不但是大事業不能成就,沒有人幫助你,小小事業也沒有人幫助你,到最後你的苦難來了。什麼時候?到你衰老的時候,孤苦伶丁,沒有人來探望你,沒有人來照顧你,這個時候你後悔太遲了。人是一個社會動物,人決定不能脫離人群生活下去,一定要明白,我們活在世間依靠的是人與人的互相幫助。由此你就曉得人和是多麼重要,怎麼能夠疏忽?普賢十願前面三願都與人和有關係。
第一個讚歎、禮敬。這十個綱目念的人很多,在《朝暮課誦本》裡頭,天天都念。念了怎麼樣?做不到!所以真實無上的法寶在你面前走過,你不認識,你沒有能把它抓住,讓它空過,你說多麼可惜!天天讀誦,天天聽講,為什麼做不到?你有沒有好好的去想過,我為什麼做不到?如果你有這個念頭,你開始覺悟了。這個念頭生起來,在佛法裡稱之為始覺,你開始覺悟。你要把你做不到的原因找出來,你把這個原因消除,你不就做到了嗎?
你要曉得,你能夠敬人,你能夠謙虛,你能夠卑下,這個是古今中外所有成功的人,無論是世法、是佛法先決條件。自古以來,有智慧、有德能的領導人,選擇幹部、培養繼承人,這個也是先決條件。如果不謙虛、傲慢,自以為是,目中無人,你再有才華,人家不敢用你,為什麼?你一定壞事。世法尚且如此,何況佛法?佛法是做佛、做祖、做社會大眾的楷模,我們有沒有明白?自己有沒有反省?有沒有認真的去改過?不要以為我沒有,我沒有驕慢的習氣,我對人沒有失禮,沒有瞧不起人。往往自己一身毛病,自己不知道!
現在這個時代,你犯的這些過失,別人在旁邊提防你,不會給你說。給你說了,你不能接受,那反而變成冤家對頭,你在毀謗我,你在罵我,所以人家不講。你的長輩、你的老師也不敢講,不願意得罪人。
我在李老師會下,我們同學很多,有些同修犯了過錯,老師說有些同學犯了過失,嚴重的過失,老師也不說。我們年輕,閱歷、學問不到家,看到好像老師不公平,那個人犯了那麼嚴重的過失,老師怎麼沒有看到?懷疑老師也有看不到的地方。我們的疑惑被老師看出來了,老師召見,給我們說,為什麼有的人能說,有的人不能說?能說的,他能聽得進去,他會改,肯接受教誨,老師一定要說,不說對不起他。為什麼有些人不能說?說了他不會改,而且還記仇,還說老師處處找麻煩。老師不說,不跟他結冤仇。我們這才明瞭,老師不糊塗,老師很聰明,老師沒有被蒙蔽。這個是在李老師會下學到的。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要懂得這個道理。
所以什麼話應該說不應該說,那個條件很多,絕對不是單純的。你要不懂得察言觀色,是好話沒有錯,你說的真的是好話,真的是希望別人改惡向善。但是你要曉得,人家不領你的情,人家把你當作冤親債主,把你當作冤家對頭,你就麻煩大了。這樣的人得罪了,他懷恨的念頭念念不忘,到他有隙可乘的時候,一定來報復。你說冤不冤枉?這一種災難你可不能怪別人,你怪別人,錯誤了;怪自己,怪自己言語不慎,不會說話,不懂得觀機。所以古人才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為什麼孔老夫子教學把言語擺在第二?他老人家四個科目,第一個是德行,第二是言語。言語多麼重要,關係一個人(就是自己)吉凶禍福、利害得失,言語是大學問!
所以普賢十願,禮敬接著是稱讚,稱讚是讚善不讚惡。所以稱讚用如來,不用諸佛,你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這裡有差別的。「諸佛」是從形象上講的,換句話說,一切恭敬,不論是善人惡人、賢人愚人、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平等的禮敬。稱讚就不一樣,他所作所為是善的,善的標準是利益社會、利益大眾,這是善。自私自利不稱讚;他所作所為是利益社會、利益大眾,稱讚,要懂這一個標準。
「如來」是說性德,換句話說,與性德相應的這是善行,稱讚;與性德相悖的,不稱讚。五倫十義是性德,四維八德是性德,佛法裡面三福三學六和六度是性德,與性德相應,讚歎!這個讚歎就是影響,幫助他擴大影響,這是無量功德。
「廣修供養」,這一願非常重要,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布施供養,不問這個人是善人是惡人。不能說他是惡人,我就不幫助他。惡人他要做一樁善事,那個事是善的,我們就不要想他那個惡。譬如說他在社會上做一樁好事情,在號召這一樁好事情,他自己是為了名,是個人的利益,但是這一樁事情是利益社會大眾的,他雖然去搞他的名聞利養,那是他的事情,我們看到這個善事應當隨喜,應當盡心盡力成人之美。如果是善人善事,那不必說,那更應當全心全力去幫他做。這個裡頭要有智慧去揀別。
布施供養裡面,普賢菩薩給我們分析得很透徹,最重要的是法供養。經上說得很清楚,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供養,比不上為人說四句偈。這個是世間人不能理解的,說四句偈那個好處哪裡能比得上大千世界七寶?我們不要說大千世界七寶,今天有人送一百萬美金給你,你是願意接受一百萬美金,還是聽人家給你念四句偈?我想你肯定四句偈不要了,這一百萬美金實惠。
佛菩薩不是這個看法,佛菩薩也不是這個做法,佛菩薩會捨棄那個百萬美金,他要四句偈。你說為什麼?即使不懂不解其義,那個四句偈落在阿賴耶識裡頭,永為道種,是來生後世得度的因緣,你說這個多珍貴!百萬美金是財富,不能幫助你了生死出三界。破迷開悟,提升將來往生的層次,大千世界七寶是肯定幫不上忙的。你要這些東西幹什麼?
我們看看古時候修道的人,在山上住個小茅蓬。茅蓬是自己建造的,就地取材,砍幾棵樹,把這個架起來,再舖一點茅草,四邊或是築個土牆,或是用小樹枝編一個小竹籬笆圍起來,他就能在那裡安居辦道。茅蓬沒有我們攝影棚這麼大,修行人居住的小茅蓬我見得很多,確確實實身心安穩,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他能夠成就他的道業。貪求多欲這個是修清淨心最大的障礙。道是什麼?道是清淨心,道是戒定慧。完全違背,你怎麼會有成就?
普賢願第四願是「懺除業障」。前面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這是講得人和!你得很多人幫助,無論辦什麼事情容易成就,人和比什麼都重要。你都不會做人,你還能辦什麼事?你還會有什麼成就?會做人,如果要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你不消業障不能成就,一定要知道消業障。業障的消除一定要懺悔,懺悔的意思是改過自新,那是真修行!
所以佛家懺悔法就是行門的總持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哪一個法門不是懺悔法?門門皆是!這一句把一切諸佛如來自己所修的,以及教導別人的行門,統統包括了。改過自新,我們現在人常講改進,改進是真正懺悔,改正錯誤你就進步了。天天改進,天天進步,這個在佛法裡面六度裡頭是精進波羅蜜。精進波羅蜜是靠懺除業障,業障不能懺除,你怎麼會有進步?
「請轉法輪」是對治自己嫉妒的障礙。嫉妒這個煩惱很嚴重,不能容人,所以佛教這個方法來對治。看到別人好,別人有修有學,現在不談有證,真正有修有學,我們請他到我這個地方來教學、來講經。我自己沒有能力教化這一方,不要緊,我請人來教,這個是對的,這個是佛教導的,是佛讚歎的。
菩薩遊化十方,教化眾生一定要有人請法。菩薩雖然來了,作不請之友,他到這來了;來了,你知道了,你聽說了,你要趕快去禮請。你要不禮請,他也沒有辦法,他遊化到這裡,兩天他就走了,到別的地方去了,這個就叫做「作不請之友」。不是說一般人非要請你,你才來。他已經來了,等待你來請,這很方便。他來做什麼?他來幫助你這個道場,幫助你教化眾生,成就你的功業。你禮請他來講經,這個功德是你自己的,你不禮請他不能來講。他來講經,聽眾這裡頭有多少人得利益,這個是你的功德。
現在比古時候方便多了。現在我們請不到真正的善知識,確實有的時候人家很忙,他也有他的事,哪裡能夠長時間到這個地方教學?現在可以用電視,可以用網際網路,方便太多了!許許多多的學校已經採取用這種方式來教學,這個是近代出現的遠程教學。
我們在澳洲了解,遠程教學最早是澳洲做的。為什麼澳洲要搞遠程教學?澳洲地大人少,居住的很分散,偏遠的地方沒有幾戶人家,小孩怎麼辦?附近幾十里才有一個學校,甚至於兩三百里才有一個學校,所以不能不用高科技。
南昆大遠程教學在世界上排名第一,諸位在網路上可以看到,網路上有他們的資訊。我到這個學校去參觀過,校長告訴我,他們的學生在全世界分布有六十二個國家地區,香港也有,中國大陸也有。學生不必到學校去,自己家裡頭如果有電腦可以連上他的網,就能上課。他一樣收費,收學費,考試都是在網路上。現在科技愈來愈進步,學生跟老師可以在電視面前互相對話,學生有問題提出來,老師那個地方也是有螢幕,彼此都能看得見,能替你解答問題。畢業的時候把畢業證書寄給你,這個畢業證書是國際上承認的,可以頒給你學位。
我是前幾個月在新加坡,有一個居士請我吃飯,他帶了他的女兒。他女兒告訴我,她在澳洲大學念書。我說:在哪裡?她說:南昆大。我說:南昆大就在我住的地方,跟我住一條街,有時間你可以到我們學院來玩。她說:我沒有去過。我說:那你書怎麼念?她說:我在網路上念的。我知道了,我問她:你一年的學費大概要多少?她告訴我好像是澳幣六千塊錢一年。網路遠程教學。
我們去參觀,看到之後我們就想到,我們佛學院也可以開遠程教學。在全世界各個地區有同學想跟我們一起學習的,你只要有一台電腦跟我們的網址連線就行了。你也可以向我們佛學院報名,你學哪些課程,我們也可以用南昆大同樣的方法,你這個課程學完之後,我們學院可以發給你結業證書;多少個科目以上,我們可以發給你畢業證書。所以科學技術發達,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教學。
還有許多佛學院也有想找我上課的,那很簡單,你的電腦接上電視螢幕,這個畫面就擴大了,幾十個學生在一個教室裡可以共同學習。人不必到,課照樣上,從前辦不到,現在可以辦到。凡是有這些設備的,我們也請老師來上個幾堂課,不是難事情。又何況現在我們流通的錄相帶、VCD、DVD,現在做得很多。比較小部的經,像《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十善業道經》、《地藏經》,這些分量不大的,就拿這個可以在佛學院裡面開課,比網路還要方便!佛學院可以用這個來教學。
我們現在這些年來講經錄下來的資料非常豐富,新加坡印的有目錄,我是略略的看了一下,大概好像有好幾十種。我們用這個方法辦個佛學院,這一點難事都沒有。可以招生,請幾個法師來管理學生就行了,課堂上課用這些材料就夠了,讓學生認真學習,聽完之後覆講。聽的時候讓他做筆記,第二天或者第三天讓學生來覆講,一樣能夠培訓弘法人才。這麼好的工具,我們要會用,不然那太可惜了。
有人,有不少人找我辦佛學院,我跟他說我現在年歲大了,退居了。我也不講經了,絕對不公開跟大眾講經,也不教學了,但是你把我這些東西拿去上課,行!這沒有問題。我晚年工作就是在攝影棚裡面錄相,錄的這些東西提供給大家做修學參考資料,也可以做學習講經的資料。只要你懂得方法,不需要天天跟在我身邊,那個沒用處,浪費時間,心是散亂的。真正能學成,心是定的。你自己在你家裡修學,找一個清淨的地方摒絕外緣,你一心來修學。你只要有幾套這個經的錄相帶或者是光碟,果然你能夠閉關三年,三年認真來學習幾部經,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學習的規矩這個重要,關係你一生成敗得失,一定要守規矩,那就是「一門深入,依教奉行」。學講經不能夠摻加自己的意思,這一點很多人做不到,做不到的都沒有成就。喜歡發揮自己的高見,愈搞愈錯,到最後收不回來,這個是學經教最大的忌諱。
經教怎麼學?老師怎麼講,我怎麼講。講錯了,是老師講錯了,我沒講錯。完全依照老師所講的去講,這就對了。不必學老師的言語,學經教懂得這個原則,所講的意思完全是老師的。那個言語都要學的話,那何必要學?錄一套帶子就好了,那還用得著去學講嗎?所以學講經一定要自己寫講稿,就像聽經筆記一樣,把意思聽懂了,用自己的言語來說,這就對了。所說的決定是老師所講的意思,不能加自己一點意思進去,這叫師承,這叫跟這個老師學。
那要問問,到什麼時候自己才能加意思?古大德的標準是你開悟,你沒有開悟就決定不可以。真正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行!這個要經過老師印證,老師點頭同意,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意思去講了,這行!這就等於說是你畢業了,我們古人常講出師了。自己沒有開悟,如果加自己意思進去,往往把這個經就講錯;講錯了要背因果責任,這個道理要懂!在網路上學習的時候,你能夠掌握這個原則,你等於親自跟老師沒有兩樣,你會成功,你還是這一個善知識的真正傳法弟子,那不是假的。
傳法弟子不一定要跟著本人,孟夫子是孔子的傳法弟子,孟子跟孔子沒見過面。我們佛門裡面蕅益大師是蓮池大師的傳法弟子,蕅益大師跟蓮池大師沒有見過面。蕅益大師是蓮池的私淑弟子,蓮池大師已經往生了,蕅益對於蓮池佩服、仰慕,蓮池大師的著作在,他就依蓮池大師的著作,受持讀誦,依教奉行,他也成為一代祖師,真的是蓮池大師的傳人。古人這個先例很多!
所以自己有沒有成就,在今天這個社會,完全問自己。你學習的機會太多太多了,書籍很容易得到;古來祖師大德的東西你很容易得到,近代善知識講經說法的這些光碟、錄音帶都有流通的,你也很容易得到。成敗關鍵,你懂不懂方法?你有沒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只要你懂這個,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這一套方法李炳南老居士貢獻出來了,他在台中教學,為我們這些學生編了一部《講演術》,分量不多,那個內容非常豐富,真正是提綱挈領,沒有一句廢話,那個文章好,好在這裡。我們學講經,他替我們編了一套《內典講座之研究》,這是方法。你有良好的態度,你懂得這些方法,你自己在家裡學就行了,跟跟著老師沒有兩樣,你怎麼會不成就?諸位果然把這些事情參透了,你這一生成功失敗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這一首偈我們還沒有講完,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我們繼續看臺面寶地偈頌最後一首:
【諸有修治普賢願。入佛境界大智人。能知於此剎海中。如是一切諸神變。】
這一首偈的意思很清楚,但是「修治普賢願」這一句意思非常深廣。前面我們談到請轉法輪,這一條在十願裡頭可以說是核心,非常重要。在現代這個時代,講經弘法的人少了,所以我提出遠程教學這個方法。這個方法不但可以輔助,而且可以激勵年輕人認真的發憤努力修學。為什麼?你的成績跟別人相比,要是不如別人,你自然就被淘汰掉了。
遠程教學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必然的趨勢,為什麼?它方便,而且節省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將來真的再過幾年要是普遍的話,我相信很多學校都可以不必辦了,學生在家裡可以學。老師在哪裡上課?在電視台上課,在攝影棚裡面上課;學生在家裡學,連學校都不要了。我還聽說外國,現在很多上班的,辦公室都不要了,在家裡上班。公司行號裡面會議在家裡開,家裡哪裡開?電視裡頭。現在有專門提供給公司行號開會的雙向的傳真。尤其是資訊跟交通的發達,許多的商業都是跨國公司,他們在許許多多國家地區都設立分公司,那個經營面擴展到全世界,他用什麼聯繫?用這些科技在聯繫。
所以網路將來這個學習,電腦網路的學習會變成一切人必修的科目,你一定要會,你不會你就不能辦事,會發展到這個趨勢。我們不能不知道,我們要能看得出來,我們必須向這個方向去發展。講經教學面對著整個世界的群眾,絕對不是一個地區、一個學校,不是,是對全球!寺院、庵堂有志學習經教的,道場裡面給他專門設備幾個教室,為什麼要幾個教室?不同的科目;有人喜歡學《華嚴》的,有人喜歡學《法華》的,有人喜歡學《唯識》的,那總是一個科目一個教室。
我在圖文巴建立這個學院就是十個教室,十個教室同時可以開十個課程,十門課程,一門課程一部經論,喜歡學什麼都可以滿足你的願望,我們只要派一個人在旁邊輔導就夠了,省事!學院裡面的教學,我們是用VCD、用DVD,用這個來上課。基礎的課程過去我們都講過,淨業三福講過,現在《弟子規》,中文的有楊老師講過,英語的有劉作荃老師講過的。《十善業道經》講過,《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過的,《了凡四訓》、《感應篇》統統都有資料。《地藏菩薩本願經》、《沙彌律儀》往年講過,那個時候沒有錄相,大概有錄音帶。錄音帶上課也非常好,沒有畫面,你更專心去聽,「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我們許許多多經論,喜歡學哪一種,我們都提供你,你認真努力在這裡學習。
我們一個科目,學生不超過五個人,原因是什麼?每一個星期你要覆講一次。一個星期七天,所以這一個星期你一定會有兩個小時的時間,這兩個小時的時間讓你覆講。你把你這一個星期所學的,你要做一次報告,這個就是你的成績。所以我們的成績不需要考試的。你覆講的我們也給你錄相存檔,這個錄影帶學院裡面留一套,這是成績。也有另外一套送給你自己,你可以帶回去,你在學院學的是什麼東西。我們今天的教學要走向這個軌道,要向這個方向。所以只要善於利用這些高科技,學什麼都不困難。我還要繼續請徐醒民老師來講《論語》、講儒學,將來這些錄相都是教學的教材,好材料!
十願接著下面「請佛住世」,這一條很重要,為什麼?學,我們可以用科技的方法,我們在這裡真正能學到東西。善知識大德之人,還有一個是電視上沒辦法做到的,那就是他的德行感召,這個在電視裡頭感受不到。這個地方有善知識住在這個地方,一個地方的福報。真正善知識是誰?希望同學們自己發心,只要你把煩惱習氣斷掉,你能夠修到清淨心了,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你住在這個地方,這一個地方的人都沾光。為什麼?佛保佑你,善神保佑你,一個地方都有福報了。
《華嚴經》末後五十三參,善財所參訪的善知識都住在南方,難道東西北方沒有善知識嗎?有!只要是善知識住的那個地方都叫南方,這是什麼道理?它是表法的意思。南方屬火,在五行是屬火,火的象徵是光明,有善知識住的地方,這個地方放光,所以叫南方,是這麼個意思;不管他居住的是哪個城市,都叫做福城,善知識有福報。有智慧放光,又有福報,所以方向叫南方,住的地方叫福城,就是這個道理。這個地方人人都有福,為什麼?接受教誨。
現在教誨都可以放在攝影棚裡頭。教學,這個攝影棚不是表演的,所以不必那麼複雜,小小的一間房間就夠了,能夠跟電視台的攝影棚得到相同的效果。現在這些設備非常先進、非常普遍,價格低廉,問題就是有專業的操作機器的人員,我相信這種人員將來也是愈來愈多,不難得到。有這麼一個設備就行了,弘法傳法目的都達到了。但是「請佛住世」依舊是重要的一個項目,真正要解決社會上的問題,還是要有道德之人出面才容易化解,這個是一定的道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普賢願要是細說,那是全部的《華嚴經》。普賢菩薩處事待人接物,除了前面三願之外,還有兩句非常重要,「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兩句話意思很深很廣。我們的毛病,實在講就是希望別人隨順我,我就高興了,我不肯隨順別人。我希望別人隨順我,他也希望別人隨順他,你們想想看,這個地方是不是起衝突、起摩擦?必然變成敵對,敵對就有抗爭,抗爭升級就是鬥爭,鬥爭升級就是戰爭,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凡夫不肯隨順別人,菩薩肯隨順,我們要學菩薩。尤其是普賢菩薩,要修隨喜功德,好事、善行不一定要自己出頭,讓別人領導,讓別人出頭,我們在旁邊隨喜,好!
要知道,這些古人都曉得,當一個領導人最重要的是什麼?是福報。我要沒有福報,我來帶頭,不但事情做不成功,還會有許許多多艱難,那不是自找麻煩嗎?古時候真正聰明人,自己在旁邊協助,盡心盡力,那個事業就是自己的事業,名是別人的,自己有實質,何必要這個名?名是福報,沒有這個福報消,受不起!
所以如果幾個人合夥組織一個公司行號,誰當老闆?你仔細觀察哪個人有福報,讓他來擔任總經理,那是真正管事的,肯定發達。自己不一定要當總經理,自己當個老闆,在幕後不出來;公司都有董事會,自己可以當董事長,不要當總經理。學校裡面也有校委會,你可以做校委會的主席,不要做校長;校長一定要請一個有福報的人。下面這些幫助辦事的人員,譬如講教務長、訓導長、總務長,要選擇有智慧的人。頭要有福報,下面人都有智慧,這個事業怎麼會不成功?怎麼會不發達?用人、選人福報是第一。
開一個小店,我要雇幾個夥計。夥計有什麼條件?首先看看這個人有沒有福?有沒有德?如果這個夥計有福有德,他來幫助你,你的事業發達。這個夥計有才、有智慧,沒有德,沒有福,他可以幫助你,也能夠發一陣子,後面必衰。只有福智才能夠長久,沒有福德,聰明是不能夠支持長久的。世出世間從事於事業的人,不論事業大小,這一點不能不知道。
世出世間法,人事是最大的學問,古人講的知人善用。你對這個人認識不清楚、了解不夠,你不會用他,這個就注定了錯誤。事業的興衰就是看你有沒有人才,事業能不能持久,看你所用的人才有沒有福報,有沒有德行。古人教誨裡面,這些學問多,這是累積,真是千百年的經驗教訓,值得我們學習的。
普賢願最後是「普皆迴向」,這一條重要!特別是辦大事業的人。這是什麼意思?你要有大心大願照顧一切眾生,這是大智大福。所以底下一句,『入佛境界大智人』,智大、福大,他一定照顧的面大,照顧的時間久。像諸佛如來,他起心動念所照顧的是盡法界虛空界一切剎土裡面的一切眾生,沒有人能跟他比,照顧時間是無量劫的無量劫,永遠沒有終結的。如果我們要想入華嚴境界,這個道理不能不懂、不能不學!什麼時候學?現在就要學,就要把心量拓開。
起心動念,在現前是以全世界的眾生為我們自己服務的對象,真誠心遍全世界,清淨、平等心遍全世界,願心、智慧心、愛心遍全世界。你有這樣的心量,你才能修普賢行,你才能學《華嚴經》,《華嚴》味道你才能夠體會得少分。為什麼是少分?你的心量還不夠大,才侷限在這一個世界、這個地球,還要擴大!真正嘗到《華嚴》的法味,你的心量一定是遍虛空法界,佛法裡頭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讀《華嚴》這又知道一個訊息,虛空法界是重疊的、是無盡的,這個是一般修學大乘,不讀《華嚴》他不知道。我們學,學以致用,學了馬上就用到。古大德教導我們「隨文入觀」,接觸佛經的教誨,我們的心量立刻拓開,我們的心願跟毘盧遮那佛跟普賢菩薩就相應了,這是你真正在學習。這個時候是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保持,決定不失去,一切時一切處我在這個境界當中。
契入境界,你才真正『能知於此剎海中』,這個剎海是華藏世界。華藏世界你了解,華藏世界之外其他無量無邊的華藏世界,大概都差不多。古人比喻說嘗一滴海水,知整個大海味。一聞千悟,不只聞一知十。實在講聞一知十,那個十不是數字,十也是代表無量無邊。我們真有這個能力。能力的喪失是自私自利,害死人!自己被它害了,自己不知道,你說這個是多麼可憐的一樁事情,我們再也不要受這個害了。
『如是一切諸神變』,這是講這個剎海當中,這個華藏世界裡頭,那是無量無邊的神變。不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裡面的神變已經是非常可觀,佛在大乘經上常講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娑婆世界的「一切諸神變」;這個地方更推廣,華藏世界的「一切諸神變」。華藏世界裡頭覺悟的人多,娑婆世界裡頭迷惑的眾生多,這一點跟華藏不一樣。這一首偈我們就介紹到此地。這是「臺面寶地」這個一段。
下面是第三段,還是藏海安住莊嚴,第三段講的是「地面香海」。在這一段裡面,清涼大師在《疏鈔》裡面給我們有一個介紹,「地面香海者,上之大海既是藏識」。我們所領會的沒錯,確確實實是性識的大海,就是藏海。「今明心華之內,攝諸種子」,這個華是大蓮華。大蓮華是什麼?大蓮華是心,花裡面有蓮蓬,蓮蓬裡頭有蓮子。蓮子是什麼?阿賴耶裡頭含藏的種子,「一一種子,不離藏識海」。
阿賴耶識裡面含藏這個種子,跟諸位說是無量無邊。古德有個比喻說得很好,假如這個種子要有形相;換句話說,就像個物質一樣,物質再小就像個微塵一樣,我們藏識海裡頭的種子,盡虛空都容納不下,每一個眾生都如是。無量劫來,我們打個妄想就有個種子,起心動念、一切造作阿賴耶識裡頭落下種子。種子要有形相,真的虛空都容納不下。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體會得到,眾生妄想為什麼這麼多,業障習氣為什麼這麼重,根源在哪裡?阿賴耶裡頭含藏的種子。
修行人修什麼?無非是把這些種子轉變。轉變成什麼?轉變成菩提。這個種子是煩惱,轉煩惱為菩提。能不能轉?當然能轉!法身菩薩轉了,諸佛如來轉了,我們為什麼不能轉?不是不能轉,而是不肯轉。種子裡頭最嚴重的是自私自利的種子,我們肯不肯轉?貪瞋痴慢的種子我們肯不肯轉?不轉,永遠搞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裡面捨身受生。我們俗話裡面講的投胎,誰去投胎?藏識。
佛經裡面名稱稱藏識,我們中國民間稱靈魂,靈魂就是藏識,我們講的名詞跟佛經講的名詞不一樣,就是這個東西。唯識經論裡面講「來先去後作主公」,他是主人。投胎他先來,人死了之後,他最後離開身體,來先去後。在六道輪迴裡面他是主,享樂是他,受苦也是他;造業是他,受報還是他。所以要會轉。
我們再看清涼大師下面所說的,「一一種子,不離藏識海,故有多香海」。這個香海就多了。「然一一具於性德,故皆有莊嚴」,一一種子的體是性、是真性,所以從體上看,他是性德,當然具足莊嚴。我們看底下這一段經文: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此世界海大地中。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這個話是說的華藏世界,實際上是說的性德,表法的義趣濃,表法的意味深長,我們從這個地方才能學到真的東西。這一段經文說「總舉數」,清涼說「準下剎種,及梵本中,皆有十不可說,今闕十字」。但是這個地方補出來了,他是講下面,下面這個文「一切妙寶莊嚴其底」。清涼大師講或者是翻譯的人漏掉,或者是傳寫錯誤,但是我們用的經本已經補出來、已經訂正了。那這一段文我們來看一看。
『普賢菩薩,復告大眾』,加個「復」就是又是一段、一個段落,這個段落是給我們講「地面香海」,香是說氣味,海水確確實實是有氣味。香港這個地區是在海邊,這個海水的氣味我們都很習慣、都知道,跟河水不一樣,跟湖水也不相同,它是鹹的。
這個『世界海大地中,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數字多,沒有法子計算,大世界如是,小世界也不例外。把這個世界再縮小,縮小到我們人的身體,這個是我這麼多年講經也常常說到,我們這個身體、這個小世界跟大宇宙是同樣的複雜,可以說不增不減。你們能相信嗎?但是有人相信,如果我們這個小的宇宙跟大宇宙相應,合而為一了,這就是古人講的天人合一。果然到這個境界,這個身體健康,健康長壽。
誰合一了?覺悟的人合一了。怎麼合一了?無我就合一了。你看《金剛經》上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合一了。天地、大自然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有妄想分別執著就不能合一,離妄想分別執著就合一了。我們受妄想分別執著之害,這個害之深,這個害之廣,總要有幾分覺悟。我們受害的深廣從哪裡看?無量劫來生死輪迴,這還不夠深廣?
我們吃的苦有多少?過去我們是凡夫,健忘,可以說忘得乾乾淨淨。我們看這一生,這一生所受的,冷靜去思惟觀察,這一生所受所造,然後你再想到生生世世與一切眾生互相報償。日常生活當中有意無意殺害眾生,要償命的!你殺害一隻蚊蟲,將來你變蚊蟲被牠殺害。佛門中常講,這是佛經上講的,「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人殺這個羊來吃,不定到哪一世,你投胎做了羊,那個羊又變成人,又把你殺了來吃,一報還一報。這個事實真相是一般人不知道,如果要是真正明瞭事實真相了,你還敢殺生嗎?
了解真相之後,殺人就是殺自己,害人就是害自己,偷盜別人就是偷盜自己。你要果然把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你的惡念就斷掉了,再也不幹了。我自己寧願餓死,我也不會偷盜。為什麼?偷盜那個事情到後來沒完沒了。餓死事小,死了以後,你有德行,你能夠持戒,心地善良,不做惡事,捨了這個身生天,果報殊勝。我怕餓死,我就偷人、搶人的。好,你的命是可以多活幾年,將來死了以後墮三途,要還債!肯幹這個傻事嗎?糊塗人才會做傻事,明白人決定不做傻事。
所以我們的小宇宙跟大宇宙是一樣大,沒有大小,為什麼?它稱性。性分裡頭沒有大小,沒有生滅,沒有來去,沒有一異,這個就是一樣或者不一樣,這個都沒有,都說不上。
這個「香水海」,我們知道,這是阿賴耶識裡頭含藏的種子,一一種子,不離藏識海,所以就稱之為香海,這個香海無量無邊。
大師在這個地方提醒我們,沒有一法不稱性,既然稱性,就有莊嚴,莊嚴我們就是講的真善美慧。這個種子裡頭有善有惡,不論善惡種子,體都是自性,都是性識,都具足真善美慧。但是在起作用的時候,由於緣不相同,那只有菩薩才能夠看得出來;要不是菩薩,我們凡夫看不出來。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17:18:4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