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663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六六三卷)  2002/4/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0663

  諸位同學,請看「普賢三昧品」,大眾得益第六句:

  【世界海微塵數普照法界一切如來功德藏智光明海雲。】

  這一句比較長一點,前面還是應該要加上「其諸菩薩,一一各得」。每一句諸位都要記住,前面要加這八個字,意思就非常的明顯了。數量都是講到『世界海微塵』,這個意思我們在前面也說得很多。在一般大乘經上說到數量之多,佛總是講「恆河沙數」,常常見到的。在《華嚴經》上,「恆河沙數」我們就沒有看到過,而看到的都是「世界海微塵數」,這比「恆河沙數」不知道要多了多少倍。從這個地方來看,《華嚴》跟一般大乘經確實不相同。

  後面四句,清涼大師跟我們講的是「得佛果法」,跟前面五句不一樣。前面五句是「得菩薩法門」,這個地方是「得如來果法」,就是如來的三業,身語意三業。

  這一句我們看經文上講『普照法界』,這句話的意思很深,不能夠含糊籠統輕易看過,那就錯了。正因為這一句顯示出如來果地上不思議的功德,『一切如來功德藏智光明』,下面『海雲』都是形容,實際上這是講的是「一切如來功德藏智光明」。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提示我們,這是「照藏身之實智」,大師提示得好!否則的話,我們在經文上很不容易看到它這個意思。

  「一切如來」,不是指一尊佛,是指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一尊佛都沒有漏掉,顯示出如來藏身。這個藏身也就是法身。「功德藏智光明」,功德藏智光明就是說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清涼大師給我們講,這一句講的是實智,實智也就是根本智,《般若經》上,佛常講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說「無知」就是講的根本智、實智;說「無所不知」是講的後得智、是講的權智。

  底下一句就說到了。智也有體有用,體就是實智。這不是修得的,這是自性本來具足。所以世尊常在大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講如來智慧,就是這句所說的。所以它是平等法,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各個具足。為什麼九法界裡面這麼多眾生迷失了,現在這個智慧不能現前,德能相好都失掉了,這是什麼原因?佛說得好,「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就很清楚、很明白的為我們說出來,九法界眾生跟一切如來差別在哪裡?九法界眾生有妄想分別執著。

  九法界裡面,可以說妄想分別執著有輕重的不同,愈往上面去,妄想分別執著愈輕,愈往下面去就愈嚴重。妄想分別執著嚴重到極處就是地獄,我們常講的阿鼻地獄;妄想分別執著很輕,那是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一般也稱之為權教菩薩,妄想分別執著輕。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自己來生後世的光景,不要問別人,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們學佛修行,學的是什麼?修的是什麼?總得要清楚要明白,明白的是道理、是事實真相,要通達明白。修的是什麼?無非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而已,這就是真正的佛法。千言萬語,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講了四十九年,就是講的這樁事情。這麼一樁事情,何以勞累世尊到這個世間來示現,用這麼長的時間,天天苦口婆心的在宣說,這又是怎麼一回事情?實在是我們凡夫(這是講的九法界凡夫),業障習氣深重,他不覺悟,所以勞累諸佛菩薩。

  為什麼不覺悟?概括的說一句,所謂業障深重。這句話裡頭意思非常非常的深廣,業障習氣太重,喚不醒。即使善根深厚之人,佛為他講經說法,看樣子好像是醒過來了,他有一點悟處了,可是離開佛陀,轉眼之間又迷了。那種覺悟,實在講就如同石火電光,電光是閃電,黑暗當中剎那之間,閃一閃光明,雖不能夠說有多大的好處,但是不能說沒有好處。那一剎那的閃光,實在講也非常可貴。為什麼?無量劫來從來沒有閃過,總算是過去善根深厚,有機會遇到佛法,或是見到佛的形相,或者是聽到佛說法的音聲,有所體悟。

  現在的問題是怎麼樣把這個體會能夠保持?我想這是許許多多同修都非常關心的。因為我們現在就是不能保持;如果能保持,就是佛家講的開悟了。為什麼不能保持?我們從古大德修行經驗當中來觀察,為什麼人家修行能成就?古大德有許許多多是佛菩薩再來的,是來示現給我們做修學的榜樣,我們不能不知道。從許許多多這些修行證果的人,我們綜合經驗當中所體會得的,他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方法,他親近善知識,不離開善知識,這是他能保持的第一個因素;第二個因素,他能夠遠離惡緣。就這兩個方法,他成功了。即使有很深重的煩惱習氣也不怕,這兩個方法是很有效果的對治方法,我們要能夠記住,要能體會到。

  親近善知識那是緣分,古人跟現在人比,難!正因為難,所以難能可貴。親近善知識並不一定要在善知識的身邊,這一點諸位同修必須要知道,往往在善知識身邊的,一輩子一無所成,這個事情太多太多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追隨他的這些在家出家的大眾,有幾個成就的?成就的人不多,不成就的人多。自古至今,我們看到這些祖師大德們,剛才講了,多半都是佛菩薩的化身,你看跟在他身邊的那些人多,成就的人不多。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這是在中國佛教裡頭,可以說是知名度最高的。各宗各派的祖師,大概是六祖惠能大師知名度應當排在第一。他的一生當中,你們大家想想,追隨他的、親近他的人數,總是要以萬計;可是真正成就的,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的,四十三個人而已。所以我們應當要明瞭,親近善知識不是一天到晚跟在他的身邊。那是怎麼樣親近法?記住他的教訓,依教奉行,這叫真正親近。不能夠依教奉行的,天天在身邊,一樣天天生煩惱,習氣不能斷,哪裡會有成就!

  在中國古代,孟夫子私淑孔夫子。什麼叫私淑?私是私人、私心,我自己私下尊重孔老夫子,認孔老夫子為我的老師、為我的榜樣,孔老夫子我並沒有見到。孟夫子那個時候,孔夫子已經過世,沒有見到,但是他非常仰慕孔老夫子;孔老夫子的著作在,留下來一些著作,他每天讀誦,有不明瞭的地方,去請教孔夫子的學生,請他為孟子講解。孟子能夠信、能夠解、能夠依教奉行,他成功了,他的成就比夫子當年在世那些學生的成就還要殊勝,高過他們。在中國歷代尊崇孔子為「至聖先師」,尊重孟夫子為「亞聖」。你們看看,這就是私底下認定這個老師跟他學習,並沒有跟老師見過面的,孟夫子是第一個人。這叫什麼?這叫真正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不是一天到晚跟在旁邊,是要全心全力、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不能打折扣!

  我勸導我們修淨土的同學,我們的老師是誰?無量壽佛,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無量壽佛。無量壽佛是我的老師,我要親近他,我一步都不離開他。他在哪裡?他在《大乘無量壽經》裡。諸位要知道,經就是佛,佛就是經。我每天讀誦是親近他,我每天求解是親近他,我每天依教奉行是親近他,我沒有離開阿彌陀佛,我是真正在阿彌陀佛的身邊,我要學得很像!

  我在講席當中講過很多遍,這部《無量壽經》,我們今天採取的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這個會集本在中國國內、在台灣有一部分人反對,那是他的事情,與我不相干;我相信,我能理解,我依教奉行,我得利益。反對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愚痴、迷惑、無知之人;另外一種是別有用意。真正心智正常的人,哪裡會反對!歡喜讚歎都來不及了,怎麼可能反對!

  我曾經講過,如果我們能把《無量壽經》裡面所講的道理,裡面所說的教訓,我們百分之百的做到,肯定上上品往生;如果百分之百我做不到,我能做到百分之九十,那你就肯定是上中品往生;百分之九十我也做不到,我能夠做到百分之八十,那也不錯了,上下品往生。我講九品的標準是用這個來講的。從這個往下降,降到下下品,諸位要知道,下下品往生你要做到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八十我做不到,我能做到百分之二十,行!你還有下下品往生的資格,你真能往生,這叫真正親近佛陀,親近善知識。

  還有一個最大的障礙,就是什麼?煩惱、習氣、境界的誘惑,這是很大很大的阻力,許許多多人學佛不能往生,什麼原因?就是這個障礙他沒有辦法放下。這個事我也常講,我講十六個字,這裡面有十二樁事情;這十二樁事情,你只要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生就錯過了。這十二樁事情:第一個自私,第二個自利。「自私、自利」這四個字兩樁事情;接著「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總共這十六字裡頭十二樁事情,要統統放下,我們的障礙就沒有了;親近善知識又沒有障礙,哪有不成就的道理!這個認知是真實智慧;沒有真實智慧,你不認識,你不知道。起心動念你都落在世俗知見之中,你都落在三途六道之中,你怎麼能出離?

  所以真正學佛人,不能有「自私自利」,不能有「名聞利養」,不可以貪圖世間「五欲六塵」;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我們六根對的境界,這個不能不放下。學佛學了很久的、多年的,我們常常接觸的,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對於自己物質生活的享受還是斤斤計較,不能夠隨緣,他還是被境界所轉,不能得清淨心,沒有智慧,他的智慧沒有現前。

  我們舉個例子,供養父母,供養佛菩薩,供養老師,我們盡心盡力,這是性德的流露;但是這供品不可以刻意去尋求,刻意尋求就錯了。怎麼樣才是對的?隨緣,隨分隨力。隨分隨力,我已經做得很圓滿了,這是正確;刻意尋求就過了頭,過了頭是錯誤的;很隨便,漫不經心也是錯誤的。所以禮講節度,恰到好處,我已經盡心盡力,就能做到這樣,這樣在我的水平就是滿分,這就是最好的,不要跟別人比。

  為什麼?各個人的智慧福德因緣不相同,不能拿別人的標準做我的標準,我的標準也不是別人的標準,這個如法。這樣學佛,你才得大自在,你每天生活才法喜充滿,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這個要智慧,這就是真實的功德。

  功是講我們的功夫,真正下了功夫;德,道德的德,跟得到的得,是一個意思,古時候這兩個字是通用的。功是修因,德是果報。所以種瓜得瓜,種瓜是功,你用了功夫,得瓜就是得到果報。「功德」兩個字,一個是因,一個是果。

  譬如我們一般在講席裡頭常常舉的例子,持戒有功,得定就是德,因戒得定;修定有功,開慧是德,智慧開了。所以戒是功,定是德;定是功,慧是德;慧是功,自在解脫是德。我們曉得怎麼修法,怎麼樣成就,這所謂是「功不唐捐」。

  所以修行人最重要的是心要定,不能受外頭境界的影響,更不能被外面境界誘惑。這一生當中,在生活裡頭,對人對事對物,自己能做得了主,這個人就是現在我們經上講的「三昧」,三昧就是禪定,你就得定了。定,不是一天到晚盤腿面壁,不是的;是在生活當中,行住坐臥都不受外境影響,自己能做得了主宰。真正做到「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你的智慧開了。你有智慧,當然世出世間什麼樣疑難雜症,到你這個地方來,統統都解開了,都圓滿了,這才是真實的「功德藏」。

  這個「藏」是含藏的意思。所以清涼大師註解裡頭註得很簡單,他只有一句話,「得照藏身之實智」,實智才顯出來。用什麼顯的?三昧顯的。

  我們今天沒智慧,為什麼?心是浮動的,禁不起境界誘惑。有些同修們從外地來到香港,香港這個地方,過去虛雲老和尚說:「花花世界!」誘惑的力量太大太大了。你們在香港這些百貨公司、商場裡面轉轉,動不動心?看這個東西很不錯,想買;看那個東西也還不錯。看不完,你買不盡!你身上帶的錢全部都買光,都花光了,這個我們叫什麼?觀光,你在那裡一觀,口袋裡全都光了。觀光!如果是有定的人,自己能做得了主的人,他到那邊去觀,他有收穫,他的收穫不是帶來一大堆心愛的東西;帶一大堆心愛的東西,那叫煩惱,帶了一大堆的煩惱!我的話你要仔細去想想。

  修行人到商場百貨公司去參觀,他得定,他開智慧,他的定慧增長。慧是什麼?他看到這些商場百貨公司,這些產品日新月異,這是智慧;你問他什麼事情,他都了解,他不是不知道,他不糊塗,樣樣清楚。他看了之後,就是看的當時,看了之後,如如不動,沒有起一個念頭,我想要這個,我愛那個,沒有,沒有動一個念頭,這是禪定。所以真正修行人接觸這個環境,他是定慧等學,定慧並進,都在提升,都在增長,他不一樣。一個是很容易受外頭境界誘惑,一個是決定不被外境誘惑,真智慧。這都是講的實智。

  這種修行的方法是自行化他,自己把自己戒定慧三學、純淨的善心善行做出來,顯現出來給你的同參道友,你周邊的同參道友,給他們看,幫助他們,提醒他們,修行要像這個樣子。這就是宗門裡面常說的,「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你走到百貨公司、商場裡面去參觀,那是「百花叢中過」;沒有起一個念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那是「片葉不沾身」。這是真正的「真誠清淨平等覺」,完全顯露出來了,就是這個經裡面講的「普照法界」!我們會不會?我們學了佛法,會不會用?

  學了,最可貴的是要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顯示出華嚴境界,無障礙的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才顯示出自在隨緣。人過這樣的生活,我住在香港,跟住在西方極樂世界有什麼差別?跟住在華藏世界有什麼差別?跟諸位說,沒有差別。然後可以說香港就是華藏,香港就是極樂,看你是用的什麼心。你用的是「清淨平等覺」,香港跟華藏、極樂就是等同,平等平等,沒有兩樣。如果用的是「妄想分別執著」,那就告訴你,香港是香港,極樂是極樂;香港不是極樂,極樂不是香港;香港不是華藏,華藏不是香港。這裡頭的義趣要懂,然後我們才真正體會到佛在經上所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

  覺悟的人,他高明高在哪裡?他心轉境界,他能把香港轉變成極樂,把香港轉變成華藏,這是覺悟的人。不覺的,跟諸位說,把一真法界轉變成九法界,把一真法界轉變成三途六道。我再告訴你真實話,真實話裡頭沒有三途,也沒有六道,也沒有九法界,也沒有一真法界。這樣說起來,初學的同學聽了之後,心裡慌了,會產生恐怖。所以佛祖說法一定要當機;換句話說,面對大眾,他是什麼樣的根性,法一定要應機,所以要契機。契機契理這是正法,契機不契理,契理不契機,都不是正法。為什麼?眾生不得利益。

  佛菩薩說法真實的目的是利益眾生。利益有三大類:對下根的人,幫助他「斷惡修善」,他得利益,斷惡修善不墮惡道;中等根性的人,幫助他「破迷開悟」,他的境界可以向上提升;上上根人,幫助他「轉凡成聖」。

  如果我們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懂得這個義趣,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自己能作主;自己能作主,就不會被命運控制,不會被「數」拘束。要不要看風水?不需要,心轉境界,還看什麼風水!看風水是什麼?心轉不了境界,心被境界所轉,那就需要。凡聖差別在此地,迷悟差別也在此地,我們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請看「大眾得益」第七句:

  【世界海微塵數一切如來諸力智慧無差別方便海雲。】

  這一句經文也很長,清涼大師給我們的提示是「得藏身力用之權智」。前面的第一句是「得照藏身之實智」,這句是講「權智」。「權」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善巧方便」,也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所表現的智慧;換句話說,是真實智慧的作用,這個作用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裡頭,處事待人接物。

  經文前面大家總要記住,前頭有八個字,「其諸菩薩,一一各得」。華藏海會、華藏世界這裡面的菩薩,十方來雲集的菩薩,來參加集會的菩薩,一一各個都得到。普賢一出定,你看看大家都得這樣殊勝的利益,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現在一般人對這個現象稱之為「攝受力」,用現代的名詞來講叫「影響力」,古人所謂的是「感化力」,意思都接近。

  普賢菩薩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威力?真正的因就是佛法裡頭常講的「積功累德」,所產生的威力不可思議。近代我們雖然沒有見過,但是聽說過,我聽很多人說過,也聽我的老師常說,我們淨宗印光大師他有這個能力,讓一切大眾親近他的時候,見到他的威儀,行住坐臥這些形相,聽到他說話的音聲,都能夠深受感動,這是我的老師常常告訴我的。

  我自己在這一生當中親身體驗到的,印象最深刻的無過於章嘉大師。我親近他的時候,他六十多歲,我那時候二十六歲,他大概是六十二歲,好像是六十二、三歲;給我的體會,讓我真正看到佛經裡面常常講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我從章嘉大師身上看到的,他的行住坐臥都像在定中,那麼樣的安詳,那麼樣的穩重,顯示出大智大德大能,讓我們衷心的嚮往仰慕,希望向他學習。這是講「攝受之力」,這是真正的善知識。

  今天我們在這句經文裡面,看到與會的這些菩薩們,各個都能夠『得世界海微塵數一切如來』,這是從普賢菩薩出定;換句話說,普賢菩薩入定就代表了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的威德,他代表了;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智慧光明、德能相好,都從普賢菩薩出定這個時候見到了。

  下面為我們說了四樁事情是舉例而說,為什麼?權智無量無邊,古人常說的「大用無方」,這是講權德權智,善巧方便,無論對什麼人、對什麼事、對哪一類的物,他都能夠做到恰到好處,這要沒有真實智慧是決定做不到的。真實智慧,諸位一定要清楚,就是戒定慧三學;三學圓滿是實智,落實在生活處事待人接物就叫權智,就是起作用的時候叫權智。

  菩薩在這個地方為我們略舉四段:第一個「諸力」,這是如來果地上十種不思議的能力。一般我們讚歎佛,稱佛為萬德萬能,這個德能就是講的諸力。

  佛常常為菩薩們講經說法,把無量無邊的德能歸納為十大類,這十大類在此地我們也不必細說,前面說過。雖然我們不必重複,今天道場有一些新學的同修,我們也要照顧到。譬如佛這十種不思議的能力,第一個「是處非處智力」,佛有這個能力。什麼叫「是處」?簡單的說,就是因果報應,種善因一定得善果,造惡因一定得惡報,這叫是處;種善因要得惡報,造惡業會得善果,這是非處,肯定沒有這個道理。

  我特別把這一句提出來,同學們要好好的學習。為什麼我要提出這一句?我們凡夫沒有智慧、沒有能力,我們看不到過去,我們也看不到未來,我們的眼光很短淺,只看到現在,只看了這麼一段。往往在我們的經驗當中,我們會發現某個人真正是好人,為什麼他遭受的是苦報。有些人看到確實是壞人,不是好人,他得的是富貴長壽,得的是好的果報。於是我們對於聖賢的教誨就起了懷疑,聖賢人講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在實際狀況當中所看到的好像並不是如是。是不是佛菩薩看錯了?講錯了?這個疑問自古以來,釋迦牟尼佛在世,就有很多人懷疑,不只是現在!

  所以佛講這十種特殊能力、不思議能力,把這個擺在第一條,什麼用意?幫助我們斷疑生信。信什麼?相信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一切眾生,要知道他有過去世,有現在世,既有過去,當然還有未來,這叫三世,「因果通三世」。誰知道這個道理?佛知道,佛有這個智慧、有這個能力,佛知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一世享受富貴,他造作惡業,造作惡業還享受富貴,那是什麼原因?他這一生享受的富貴,不是這一生的業,是過去世多生多劫修積的善業,感得這一生的善報。種善因是前生,這一生他得的善果;這一生所造的惡業,那個惡報是在來生、在後世,不是在這一生。

  在這一生當中,他有沒有影響?有,影響是一定的。他這一生如果不造惡業,他的福報比他現前所享受的要增長很多倍。譬如,如果他造作善業,不造惡業,他的壽命可以活到到一百歲、一百多歲,因為他造作惡業,他的壽命縮短,只能活到七十、八十。我們凡夫哪裡知道?有些人的壽命確實是很長的壽命,壽命有八十、九十的,他在四十、五十就死了。為什麼?他的福報享盡了。造惡業叫折福,折損了他的福報。但是他的福報太多,雖然折損了,他還有餘福,並沒有折損盡;要是折損盡了,那他就死了。道理在此地,這才是事實真相。

  造作善業的人沒有得到好的果報,那是什麼原因?過去生中造的惡業太多,這一生造善業行善,已經把過去的惡業補償了不少;但是過去那個業造得太重,雖然補償,還是要受惡報。受惡報是消業障,業障消盡,在中國俗語常說「災消福來」,他消盡了,福報就現前。如果過去生中造的惡業是很嚴重,這一生當中,他能夠積極的懺悔,斷惡修善,他消業障的力量非常強大,到六十、七十歲之後,慢慢他的環境好了,福報就現前了。有!我們常講某人一生很苦,受很多罪,老來有福報,道理就在此地。行善積德的人,到死都是非常困苦的,他的福報在來生,因果通三世。我們學佛對這個道理不能不明瞭,對於這個事實真相不能不清楚。

  然後我們觀察這個世間,以及自己這一生當中,甚至於生生世世在六道、在十法界是一回什麼事?說穿了,「因緣果報」四個字!這是事實真相,就是種善因得善果,造惡業得惡報,就這麼一樁事情。你要不覺悟,你要沒有能力超越六道輪迴,沒有能力超越十法界,因果報應是十法界裡頭任何一個眾生沒有法子避免的。明瞭之後,自己常常要反省、常常要觀照,我從早到晚起的是什麼念頭?跟人交談,我說話裡面是含的什麼意思?處事待人接物,這裡頭就是因果,現前受的是果,現在造的是因,因中有果,果中有因。

  佛法裡面常說,「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眾生是果報現前害怕了,後悔莫及;菩薩不怕果報,果報來了,樂意承受。為什麼?這是在所不免,自作自受,不怨天,不尤人。他怕什麼?起心動念是惡的,怕這個。決定對一切眾生不起一個惡念,日常生活行為當中,決定不會做一樁傷害眾生的事情,不做惡業。所以他現前得的果報,縱然過去業因不善,生活非常艱難困苦,但是他非常快樂,心開意解,自在快樂,他真得到了。

  像什麼?孔夫子的學生顏回。顏回是大聖,不是凡人,他一生積德修善,為什麼三十幾歲短命就死了?在生的時候貧窮,物質生活非常艱難困苦,他的精神生活非常豐富。這又是什麼情形?這個不能以普通人而論,為什麼?普通人決定做不到。菩薩示現,他不是普通人,他是來教導我們的。從跡象上來看,跡象就是凡夫,凡夫論因果,過去生中造作的惡業太重。沒有財富是什麼原因?前生沒有修財布施,所以這一生物質生活很困難,很辛苦!他有聰明智慧,我們就曉得他過去生中修法布施。他短命,我們明白他過去生中沒有修無畏布施。這是什麼?這是以凡夫來論,顏回得的果報當然是這樣的。

  可是我們細心去觀察,如果真的是凡夫,他就不可能,凡夫要想在一生當中成聖人,不是容易事情。所以我的看法,我們決定不能以普通凡俗來看顏回。顏回是什麼?顏回是佛菩薩再來,為我們眾生示現的。就像佛門裡面,釋迦牟尼佛是示現的,佛門裡面歷代這些祖師大德統統都是示現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現什麼身;應以什麼方法來教化眾生,他就用什麼方法。但是我們要懂得他度化的對象,當機是當時、當代的那些人;他如果今天示現,那面對的當機者就是我們。他不是在今天示現,他是古時候示現的,那個時代的人是他的當機者。留下來這些事蹟,對我們來說,我們是屬於影響的;他能夠影響我們,讓我們從他的文字文章記載裡面,我們能夠體會到他的德行、他的智慧、他的一些善巧方便,我們從這裡面學習的就很多了。所以關鍵是要善學,就是你會學,你會看,你能體會得到別人體會不到的。

  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跟諸位說就是一個因果報應,連佛法都不例外。清涼大師跟我們講《華嚴經》,我們在他註解裡看到的,《華嚴》「五周因果」,《法華》「一乘因果」,所以佛法裡才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就是說這個事情。因果何以不空?這在講席裡面我們也講得很多,第一個「因果轉變不空」,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這是它不空;第二個「因果循環不空」,因果循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相續不空」。三種不空:轉變、循環、相續。

  所以我們起心動念、待人接物,總要懂得這個道理,要了解這些事實真相。我們決不能虧待一個人,決定不能佔一個人的便宜,為什麼?他有報應。於是深明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的人,他一定是以善心善行處事待人接物,他的果報是善的。歡喜布施供養,財布施財用不缺乏。財不必要多,多是累贅,多了就變成禍害。財要什麼?要夠用,不要積蓄。佛在經上常常教導我們「積財傷道」,這句話是真的,為什麼?你的錢太多,天天想到你的錢,你放不下。尤其是現代的社會,財物怕它有波動、怕它有貶值,怕這個財會失掉,你患得患失的心非常嚴重,道心就沒有了。什麼是道心?清淨心是道心。你的財太多,心不清淨,你心不平等;財太多了的時候,你迷在財物裡頭,你沒有智慧。所以「積財傷道」,這句話有大道理在!

  如何處理自己的財物?中國有個了不起的人,范蠡,我們中國人在從前社會上是以范蠡為財神。為什麼?他懂得生財有大道。現在中國大陸我不曉得,台灣供財神是供關公,我們就很不懂得,關公與財富好像沒什麼關係;關公講義氣、講道義,沒有聽說關公很會理財,沒有聽說過。所以現在供奉神明也搞亂掉了,真的叫亂世。

  范蠡非常有智慧,你看他幫助越王勾踐打敗了吳王夫差,這是一個國家從滅亡真正到復興,在中國歷史上少有,幾乎沒有這種例子;在自己手上亡國,又能從自己手上復興,范蠡有大功。

  國家光復之後,他不做官,他去做生意、做買賣。這個人前生一定是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三種布施具足,為什麼?他有智慧,他有財富,又健康長壽。我們從三種果德上就能夠看到他過去生中的業因,他一定造這三種因。所以他做個小買賣,沒有幾年發大財了;發大財,他沒有想到去擴展他的商業,沒有擴展他的生意,他散財布施,把他的財用來救濟方方面面這些苦難的人民,做慈善救濟工作。財散了之後,自己再從小生意做起,過了兩、三年又發了,史書上記載是「三聚三散」。他懂得散財,愈散愈多,愈多愈散,所以中國古人以他為財神,非常有道理。

  財如果積,你不肯散,就像一潭死水一樣,它不是活的,它是死水。所以社會人不懂這個道理,有財不肯散,有財的人顯得非常吝嗇,真正肯布施的都是一些窮人。所以窮人肯布施來生得福報,富人有億萬家財,做人很吝嗇,來生貧窮。天道有還,不是富貴你生生世世就富貴,也不是貧窮你生生世世會貧窮,看你造什麼樣的業因,你得什麼樣的果報。

  所以生財有大道。「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要想求大財富,你要修大布施。而財用絕不為自己,為自己,這造罪業;為眾生,一切都為眾生,為眾生服務。我有大的財富,我對於眾生的服務面就大,照顧的圓滿。那麼希求大的財富是為什麼?希望多照顧世間需要照顧的這些眾生,這個心是菩提心,這個心是佛菩薩的心,這個心純善純淨,不是為自己享受。我們應當要學習,這樣的心才真正是智慧。

  一切眾生苦難的根源是什麼?很少人知道,佛菩薩知道,大聖大賢知道,苦難的根源是「痴迷」,愚痴迷惑,這是苦難真正的根源。由於痴迷,才把一真法界轉變成十法界,轉變成六道三途。所以諸佛菩薩、大聖大賢怎樣拯救一切眾生?教學!在中國儒家,你看孔子、孟子他們一生從事的是教育工作;在佛法裡面,你們看諸佛菩薩種種示現,用今天的術語來說,他們所示現的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義務的教師。

  義務是什麼?他們教學不收學費,不求各人的名利,名聞利養統統放下,願意過一種清苦的生活。為什麼要過清苦的生活?因為過清苦的生活就是他的教學。他教眾生要放下貪瞋痴,那自己要過一個富裕的生活,學生會懷疑,「你教我們不貪,你自己在貪」,怎麼能夠讓學習的人心服口服?如何能讓學生對老師真正的尊敬,真正發心向他學習?老師要不做一個好榜樣,那怎麼行?所以老師雖然福報是圓滿的,真正圓滿是他過平常人清苦的生活,大家看到他,安心!

  你們仔細去想想,從前的社會跟現在社會不一樣,現代社會講民主自由開放,觀念上不相同。從前是屬於專制封建的時代,一般人民看到作官的人、看到富貴的人,怎麼樣?遠遠的躲開,不敢接近,這是那時候的社會。釋迦牟尼佛示現過一種清貧的生活,一般貧苦的人看到釋迦牟尼佛都很願意跟他接近。如果釋迦牟尼佛要過很富裕的生活,接受很厚的供養,那大概只有一些達官貴人,我們今天講上層社會的人會跟釋迦牟尼佛接觸,中下階級的人都不可能來接觸、接近佛,他普度眾生就要打了折扣。所以他過的是貧賤的生活,才能普度!

  這種現象,實在講在今天還有,不過沒有從前那麼樣的分明。我們在新加坡,諸位曉得新加坡有位許哲居士,今年一百零四歲,還在為一切苦難的人服務。許哲居士實在講,她可以過很富裕的生活,但是她不肯。我們問她,你為什麼不把你的生活稍稍改善一點?她每天吃一餐,吃的生菜,喝的是自來水,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垃圾桶裡頭撿來的,從來沒有買過一件衣服,沒有做過一件新衣服。垃圾桶撿來人家丟棄的衣服,她撿來洗洗乾淨,能夠合身的就穿,不合身的改,都是自己來,自己動手。為什麼過這個生活?她說「我往來的人都是這麼苦的人,我如果要是穿著得很好,他們不敢跟我接近」。你從這一點,你就能體會到佛菩薩為什麼過清貧的生活,為了普度眾生!

  出家人身分、地位高了,貧窮人不敢接近。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這是出家人裡面身分地位高的,許許多多學佛的同修不敢接近他。對他很尊敬,但是不敢接近他,好像他有威德。而實際上,章嘉大師非常慈悲,平易近人。他也常常感嘆,因為他的地位,許多人不了解,不敢親近。

  我是有這個緣分,當時有一位內蒙古的親王看到我學佛,為我介紹這樣一位好老師,我就跟他去見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慈悲謙虛,令人親近之後永遠懷念他。很多人不曉得,連懺雲法師對他都有誤會。以後我跟懺雲法師一段時期,跟他講起章嘉大師,他非常後悔,他也有緣去親近他,但是因為聽說他好像是個政治和尚,因為他是當時政府的資政,所以不願意親近他,機會錯過了,以後知道後悔莫及。那是我們初學,不知道!如果章嘉大師也像釋迦牟尼佛一樣,過一種很清苦的、很平凡的生活,那接觸他的人就多了,他度的眾生也就廣了。他把普度眾生這個事情交給我,我來替他做。

  所以諸佛菩薩、大善知識出現在世間,確實他有意義,他的用意很深,不是一般普通人能夠想像得到的。所以這是他的諸力、他的智慧,差別當中有無差別,方便有多門,善巧方便,真正能夠幫助眾生,利益眾生。這是講到權智不可思議。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16:27:59)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4日16:27:5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726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