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525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五二五卷)  2001/12/14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525

  諸位同學,請看「世主妙嚴品」,座內眾流,說偈讚佛,雷音菩薩讚頌第五首:

  【佛功德量如虛空,一切莊嚴從此生,一一地中嚴飾事,一切眾生不能了。】

  五、六、七這三首偈,清涼大師註解:讚歎場地,轉顯寶座的莊嚴。第五首,「總顯因深德廣」,所以莊嚴事不可思議。第一句是講『佛功德』廣大不思議,『量如虛空』,用虛空來比喻,這個意思很深。比喻功德的深廣,又顯示諸佛如來所做無量無邊功德,依然身心清淨,痕跡都不染。虛空代表廣大、代表無一物,有物就不空,虛空表無一物。六祖在《壇經》裡面說「本來無一物」,諸佛果地上永遠保持著本來無一物,這個意思我們要明瞭、要學習。

  『一切莊嚴從此生』,佛經裡面講莊嚴這個名詞講得非常之多,我們現在一般人講的真善美慧,都是佛經上說莊嚴的意思,從功德裡面生的。『一一地中嚴飾事』,就本經而論,「一一地中」是講十一地,引申來說,把前面三十個位次也包括在其中;這個「地」就當作地位講,初住的地位、二住的地位,一直到等覺的地位。換句話說,華藏世界四十一位菩薩各個境界裡面莊嚴的這些事,『一切眾生不能了』,這「眾生」包括九法界。為什麼不能了?九法界眾生有障礙,所以他沒有辦法透徹的了解,聞諸佛菩薩講經說法,可以了解一些,不能夠透徹了解;也就是說,沒有親證這個境界。第六首:

  【金剛為地無能壞,廣博清淨極夷坦,摩尼為網垂布空,菩提樹下皆周遍。】

  前一偈是總說「因深德廣」,這四個字我們不能夠疏忽。要緊的,因是善因,因是淨因,功德才能夠如佛如菩薩;如果這個因是惡因、是不淨的因,要是因深德廣,果報在阿鼻地獄,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這一首是別顯。『金剛為地無能壞』,「金剛」是表自性本具般若智慧,我們曉得一真法界、華藏世界,「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我們稱之為法身菩薩、法身大士。證得法身,當然就證得報身,所以這個土,在淨土裡面講是實報莊嚴土。實報土不能壞,什麼原因?以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為地。所以佛說法身無始無終,它是性體;報身有始無終,證得之後永遠不會失去;應化身是應眾生之感而現的,這個身有始有終,有生滅。報身沒有生滅,「無能壞」,真實智慧現前了。

  『廣博清淨極夷坦』,「夷坦」是平坦。真誠清淨平等正覺現前了,心包虛空法界,這是「廣博」。自性裡頭纖塵不染,纖毫的塵垢都沒有,清淨的意思;「夷坦」,是平等的意思。這兩句是從理上講的,性體性德上講的。後面兩句是從事相上講的,『摩尼為網垂布空』,空中的莊嚴。「網」是羅網,這是比喻大梵天王的羅網,這是空中的裝飾品。我們人間,現在年節快到了,新加坡這個地方許許多多的宗教,基督教、天主教的聖誕節快要到了,我們看到街道上也有羅網這一類的裝飾。人間這種羅網的裝飾,看起來也是美不勝收,但是比起大梵天天宮當中的莊嚴,那就不能比了。從空中垂下來,道路上這些樹木花草都張燈結綵,夜晚我們從那邊經過真的是五光十色。

  『菩提樹下皆周遍』,此地講「菩提樹」,我們不要認定樹木裡面某種稱它做菩提樹,那不是《華嚴經》的義趣。《華嚴經》裡面所講的菩提樹,一切樹木都叫做菩提樹,它代表覺悟。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大徹大悟,這示現成佛,表法的意思深,我們要從這些地方去體會。樹在佛法裡面通常表的是建樹、樹立,諸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建樹道場,樹立佛陀教育,樹立佛法的教學,我們在這個教育教學之下覺悟了,這是真的菩提樹。於是我們在一切時一切處看到這些樹木,就懂得這個意思。這是舉一個例子,你要從這個例子上去推想,世出世間所有一切的建樹,如果這個建樹,它含有覺悟教學的意思在裡頭,這個建樹都叫菩提樹。淨宗學會這個大樓是菩提樹,諸佛菩薩的功德就在這個樹下;居士林這個道場,也是菩提樹。乃至於一般民眾的家庭,他住那個小房子,他在家裡面學佛,在家裡面讀經,甚至於在家庭裡面,網路的畫面、電視的畫面聽經聞法,他這個家庭也是菩提樹。哪一天他覺悟了,豁然大悟,他在菩提樹下成道證果了,這個意思我們懂不懂?

  所以佛法的修學一定要知道,佛法修學難,難在意在言外。所以經你要會看、你要會聽,字字句句具足無量義。如果是分別執著在文字上、在語言上,很少不錯會意思的。所以古大德說「依文解義,三世佛怨」,這個話說得有道理。依照文字來解釋,死在文字裡面,不曉得佛意在言外。所以古人講弦外之音奇特,你要懂得弦外之音,這才叫會看會聽,你真的是會了。由此可知,菩提樹這個意思很廣很廣,大乘有所謂「圓人說法,無法不圓」,這說法的人;圓人學法,是不是也可以說「無法不圓」?對的,確實如是,圓人學法,無法不圓。所以佛法裡面才說,哪一法不是佛法?圓人眼睛裡面,法法皆是佛法,法法皆是覺法,法法皆是菩提樹下,會的!

  不會的人,我常講《大方廣佛華嚴經》擺在他面前,不是佛法。為什麼?你先要懂得什麼叫佛法,佛法這兩個字怎麼解釋?佛是覺,我接觸這個法,我就覺悟了,這叫佛法。我覺悟了,不是法覺悟了。我們問一問,《華嚴經》擺在我們面前,我們覺悟了沒有?沒覺悟,沒覺悟它不是佛法。由此可知,不一定是這個經本,萬事萬物我們六根接觸,覺悟了,所以法法皆是佛法。我常常說,經上也是這麼說,《華嚴經》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人事物森羅萬象,就是《華嚴經》。《華嚴》是圓滿的大覺、究竟的大覺,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覺不覺?果然覺悟,時時覺,處處覺,念念覺,你入華嚴境界了,你入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的俱樂部。由此可知,我們今天是藉釋迦牟尼佛的教誨,入真正的《大華嚴》,這是諸佛如來、祖師大德教化眾生真正的目的。第七首:

  【其地無邊色相殊,真金為末布其中,普散名華及眾寶,悉以光瑩如來座。】

  偈頌結歸在如來寶座,清涼大師的解釋,「歎於場地,轉顯寶座莊嚴」。『無邊色相』,殊是殊勝妙好。這個『地』,地表法界,座表法身,法身跟法界是一不是二。『真金為末』,末是輾碎成為細末,像粉一樣,比沙還要細。『布其中』,布是舖在這個地面上。「真金」表性德,性德永恆不變。我們這個世間許許多多的寶物會變質,金不會變,所以世間人把金看得這麼貴重,道理在此地,它不變,表真如本性。『普散名華及眾寶』,散華、眾寶,「華」表因,「寶」表果。善因善果,莊嚴寶座,寶座生光,取這個意思。第八首:

  【地神歡喜而踊躍,剎那示現無有盡,普興一切莊嚴雲,恆在佛前瞻仰住。】

  末後三首八、九、十,讚歎地上的莊嚴。這一首是地神供養,『地神歡喜而踊躍』。世法跟佛法不二,神在中國有讚歎的意思,這個人智慧、才藝、德能超過普通人,我們稱他為神人,神仙中人。你有一才一藝,成就了,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所謂是才藝超群,智慧超群,古人常講「神仙中人」。這裡頭有一個必須具備的條件:脫俗,也就是不染世俗的習氣,就說他為神仙中人。無論是男女老少,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都可以稱之為神仙中人。做大官的、做乞丐的,他們的形相不一樣,都是神仙中人。形相有差別,神仙沒有差別。差別當中有無差別,無差別當中有差別。神是一個美稱,讚美之稱。

  地神管轄土地的,在一個國家管理土地的一般都屬於內政部,內政部長就是地神。在一個縣市,縣市裡面有管理地政科的,或者是地政司,管轄這一個地區的土地,這個地政司長或者地政科長,他就是這個縣市裡面的地神。這一位地神管的範圍大了,他管轄是大千世界的土地,《地藏經》上稱他為堅牢地神;大地堅固,「堅固」是對他的讚歎對他的祝福。是不是真的堅固?佛在經上常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哪來的堅牢?堅牢是對他祝福,希望大地堅牢,人民才有福,眾生才有福。為什麼?眾生依大地而住。大地不堅牢,眾生居住的地方就沒有了。不但人這動物住在這個大地,植物也住在這個大地,許許多多的鬼神也住在這個大地上。天神裡面,佛告訴我們有「地居天」,他是屬於天神一類,但是他也居住在大地上。

  土地為地神所管轄,地神看到諸佛如來、法身菩薩莊嚴大地,莊嚴道場,道場是大地,他當然歡喜。像一般縣市主管土地的這些官員,現在有人發心要開發這個地方,他怎麼不歡喜?他也歡喜請客來供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個理就是自然之理,所以地神他怎麼不歡喜?他怎麼會不踊躍?『剎那示現無有盡』,他也有表示了,剎那是很快、是很短的時間,他就示現了。示現什麼?『普興一切莊嚴雲』,供養!大地也呈現種種莊嚴,山川秀麗,物華天寶,地神所呈現的種種莊嚴。『恆在佛前瞻仰住』,瞻仰!「住」是停住,是對佛的致敬。佛莊嚴大地,地神感恩供養,都在這裡教導我們。我們這些眾生煩惱習氣深重,不知道恩德。我們這麼許多的同學,在同一個處所,同一個時間,共同在此地學習《大方廣佛華嚴》,還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九法界的神靈,這何嘗不是對大地的供養?我們深深相信地神歡喜,地神就是本地的山神,土地、城隍都是屬於地神一類的。第九首:

  【寶燈廣大極熾然,香燄流光無斷絕,隨時示現各差別,地神以此為供養。】

  『寶燈』、『香燄』、『流光』,這是「一切莊嚴雲」裡面舉個例子來說。『隨時示現各差別』,「隨時」是隨著時節因緣。在中國,中國是在地球的溫帶,四季分明,隨時供養具不一樣,明顯的差別。新加坡靠近赤道,沒有四季,這個地方終年常夏,春夏秋冬新加坡只有一季,夏季,永遠是夏季,沒有變化的。地神在此地,隨時示現的差別就不大了,不像在溫帶地區差別很大,花樣很多。這些地方看到地神的供養,我們在此地學什麼?學感恩的心,別人對我們有恩德,我們要懂得供養。供養裡頭最重要的是「如教修行供養」,像香花燈明這些莊嚴具,有沒有必要?對諸佛菩薩而言,實在沒有必要;對接引初機、接引眾生來說,有必要。事跟理都要清楚、都要明瞭。第十偈:

  【十方一切剎土中,彼地所有諸莊嚴,今此道場無不現,以佛威神故能爾。】

  這一首偈結得好,菩薩來說出他們修學的報告,到最後都結歸到佛威神的加持。從這個地方我們能體會到,這些菩薩們都能得到諸佛本願威神加持。我們為什麼得不到?我們的心、我們的願與佛不相應,我們的言語、我們的威儀與佛不相應,我們恆常違背佛陀教誨。佛教我們做的,我們沒有去做,佛教我們不要去做的,我們偏偏去做,你怎麼會得到佛力加持?『十方一切剎土中,彼地所有諸莊嚴,今此道場無不現』,這種莊嚴的供養,你說有沒有必要?有必要!這些供養莊嚴道場,是接引九法界眾生,幫助佛陀教化,擴大佛陀教化的效果,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道理在此地。所以他不是佛菩薩需要的,佛菩薩永遠沒有心,永遠不會起心動念。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總是恆順眾生,「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我們曉得這個事實真相。這是得到佛威神加持,地神能供,菩薩能說、能學,無一不是佛陀威神加持。

  請看「眾寶光明髻菩薩」十首讚頌,他是讚頌場地殊勝之德。

  【爾時眾寶光明髻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道場眾海,即說頌言。】

  說偈儀意思跟前面相同,就不再說了。第一首:

  【世尊往昔修行時,見諸佛土皆圓滿,如是所見地無盡,此道場中皆顯現。】

  這個道場是世尊講《華嚴經》的道場,世尊講這部大經是在定中講的。我們一般人所謂定中的境界、夢中境界,這些意思我們要細心去體會,這個境界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是有還是無,我們凡夫執著這些。諸法實相裡面,非有非無,非真非假。說真假,六祖能大師講「二法」,說有無也是二法;能大師說佛法是不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什麼是佛法?不思議是佛法,離二邊是佛法。離二邊,善離!前面我們讀到的經文,稱讚十號裡頭稱「善逝」,逝就是離,即相離相,離即不二,離即同時,這叫善逝。執著在一邊,都錯了,都是迷而不覺。

  凡夫執著有,二乘執著空,所以不覺。菩薩為什麼覺?菩薩兩邊都不執著,知道事實真相。這個境界在某一個層次顯現,某一個層次不現。佛法裡常說,「十法界一現九隱」,我們今天現的是十法界裡人法界,其他九個法界我們見不到。像看電視一樣,頻道不相同,我們按這個頻道,這個頻道的形相現前了,另外還有許許多多的頻道我沒有去按它,它在不在?在!存在,不現前。定中的境界是現量境界,不是比量,不是非量,是事實。我們現前的境界也叫做現量境界,但是沒有定中那麼真實。你要記住佛的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總綱領、總原則,這是事實真相。

  我們現在來學習這一段經文,總共十首偈,眾寶菩薩所說的。清涼大師告訴我們,前面五首是讚歎道場「德用圓備」。第一首:『世尊往昔修行時,見諸佛土皆圓滿,如是所見地無盡,此道場中皆顯現』。「此道場」,世尊講《華嚴經》的這個道場,這個道場無比的殊勝莊嚴。世尊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無量劫前就成佛了,不是三千年前降生到我們這個世間修行證果才成佛的。他在《梵網經》裡面告訴我們,他這一次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是第八千次,真正是「時時示世人,世人常不識」,不認識他。釋迦牟尼佛常來,我們要問:他方世界諸佛如來常不常來?法身菩薩、緣覺菩薩、羅漢菩薩他們來不來?常來。什麼時候來?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感應道交,是這麼回事情。

  應不失時,什麼時候有感,什麼時候就應。感而不應,這從前章嘉大師告訴我,我們有求,求是感,佛菩薩不應,這什麼原因?我們自己這邊有障礙,大師說你有業障!怎麼辦?懺除業障,你要懺悔。怎麼懺悔法?是不是在佛前,依照這個儀規來修學?大師搖頭,「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這我頭一次聽章嘉大師講到,形式並不重要。實質是什麼?「後不再造」,這叫真懺悔。今天懺悔,明天又造,這是假的,不是真的。你雖然怎樣懇切求佛菩薩,佛菩薩沒有感應。怎樣求才感應?依教修行,佛教我做的,我真做;佛教我不做的,我確確實實遵守能夠不做,我不求佛菩薩,佛菩薩有應。為什麼?我這樣做,就是求佛菩薩了,這就有感。我們起心動念求佛菩薩保佑,那是妄想,妄想哪來的感!感是什麼?真誠。

  李老師教我們「至誠感通」,那個真誠是什麼?你照做是真誠。佛菩薩教導我們,我們一學佛,一進佛門,就教我們皈依三寶。果然皈依,那就是感,你就得諸佛護念,得諸佛威神的加持。為什麼?皈依佛覺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淨而不染,你從迷邪染回過頭來,依自性覺正淨,這就跟十方諸佛如來通了,所以叫三寶。如果你形式上做了皈依,實際上你在日常生活當中依舊是迷邪染,不通!說老實話,往上面去不通,往下面通了,迷邪染通三惡道,你想想看可悲不可悲、可怕不可怕?你與人天都不通,你與三惡道通。

  人天是什麼法?五戒十善。我們想想,五戒我們有沒有做到?《沙彌律儀》重要!我勸大家學《沙彌律儀增註》,這個本子是戒律全書裡面的一部分,仔細去讀一讀。或者你去讀蕅益大師編校的《五戒相經箋要》,註解得也相當詳細。真正做到,我們保住人身,修得好可以生天。生天也只能生欲界天,一般四王天、忉利天,所以仔細想想實在是不容易。但是對於一個真正肯學的人、勇猛精進的人,有能力克服自己煩惱習氣的人,這個人是英雄。中國「英雄」兩個字定義是什麼?普通人做不到,他能做得到,這個人稱英雄。佛為大英雄,供佛的大殿上匾額是大雄寶殿,叫大英雄寶殿。為什麼稱他大英雄?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斷無明煩惱,一般人做不到,他做到了。能使性德圓滿現前,違背性德的,淘汰得乾乾淨淨,這大英雄!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世尊往昔修行時,見諸佛土皆圓滿」,佛曾經參訪過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這個佛土都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圓滿!純善無惡!我們每一位同學再把這個意思擴大,九法界當中每一位眾生,自性裡頭都有四土,四土從哪裡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是自己的心,識是自己的識,自現自受用,自變自受用,這是真理,這是事實真相。你的境界,是你自己心裡變現的,你懂嗎?別人有沒有干涉你的?沒有。也許常常說,某人干涉我、某事干涉我,那是你的心不清淨,你沒有放下分別執著,你不知道過失在自己。外面境界哪裡有過失!為什麼沒有過失?外面境界是所現所變。我們把這個道理搞通了,我們對佛菩薩心服口服。能現能變是我們自性,心現境界,心變境界,這是真理,這是事實真相。

  可惜世間人不懂,把這個境界愈攪愈亂,攪和到自己幾乎不能夠生存了,佛看到這個樣子,經上常講「可憐憫者」。如果你真正曉得事實真相,能現能變操之在自己,哪有不圓滿的道理?不但實報土是圓滿的,同居土又何嘗不圓滿?所變的,萬象森羅;能變的,如如不動,豈不是天下太平了嗎?天下不太平,不在天下,在我心不平,天下就不平。我心平了,天下哪有不平之理?我們兩個人在一起,我是凡夫,你是佛陀,我心不平,我住亂世;佛心平靜,佛住太平,就這個道理。佛何以太平?世間怎麼樣動亂,對他一點影響都沒有,這個意思是相當的深,要細去體會。如果能夠學到幾分,這一生受用無窮!

  一定要學諸佛如來,不被境界所動,《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天下太平了,社會安定了,世界和平了。我與一切人和,人就跟我和,我真誠尊重、熱愛眾生,眾生愛我;縱然是過去今生這些冤親債主,我用這個態度對他,他也不會用惡意對我,冤結化解了,這個道理不能不懂。一定要把冤結化解,這是佛法,這是覺悟了。如來大道場當中,所現一切大圓滿,不可思議!說不盡!整部《華嚴經》上諸位可以看到。我跟諸位報告的,是我們煩惱習氣最嚴重的一部分:怎樣回頭,這是我們當前必須要學習的。第二首:

  【世尊廣大神通力,舒光普雨摩尼寶,如是寶藏散道場,其地周迴悉嚴麗。】

  廣大的神通力是從往昔修行成就的,所以能『舒光』、『普雨』。舒光是布施智慧,我們講法布施;雨寶是財布施,來照顧大地眾生。我們一般人對於諸佛如來、諸大菩薩這兩種無盡的布施,不知道、一無所知!諸佛菩薩的布施是平等的,「舒光」是為我們講經說法,教導我們;「雨寶」,大地生長的五穀雜糧、一切萬物,養活眾生,這是世尊廣大的神通力。為什麼我們這個世間有豐年,收成非常好,這一年過得很富足;有些荒年,或是水災或是旱災,收成減少,許多人不免飢寒之苦,這什麼原因?諸佛菩薩的布施供養是平等的,這是因;眾生一切造作,是緣,因雖然很好,緣不具足,緣在眾生這一面。眾生心行與佛相應,這個緣好,因好緣也好。不是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嗎?我們居住的環境也是一切法,這個地球、這個太陽系、這個銀河系,還是一切法裡頭的一部分,人心好,樣樣都好,人心不好,樣樣都不好,不是佛菩薩不照顧,是我們自己做了一些惡的緣,把佛菩薩的善因障礙住了,是這麼回事情。我們要懂得,我們要效法、要學習。『如是寶藏散道場,其地周迴悉嚴麗』,布施智慧是寶藏,布施萬物也是寶藏,所以真善美不能沒有智慧。有智慧,真善美才圓滿;沒有智慧,真善美只是形式,沒有靈魂,死的不是活的。第三首:

  【如來福德神通力,摩尼妙寶普莊嚴,其地及以菩提樹,遞發光音而演說。】

  前面用世尊,這個地方用如來,世尊跟如來有沒有差別?如果沒有差別,何必要換個名字?換一個名稱一定有所不同。前面稱世尊、稱佛,從事上說的、從相上說的;稱如來,從性上說的、從體上說的。『如來福德神通力』,這就是自性本具的福德神通,統稱為德能。能是能力,福德能力就是神通。『摩尼妙寶普莊嚴』,這些莊嚴具,我們在大乘經裡面看到世尊為我們介紹諸佛剎土,這個地方講的華藏世界,末後有「華藏世界品」,特別給我們介紹毘盧遮那國土生活環境。淨土三經裡面常常給我們說明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是自性本具德能的流露顯現。我們今天的麻煩在哪裡?我們自性迷失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不能現前,麻煩在這裡。以往我們不曉得,不曉得真是無可奈何,現在聽佛說法知道了,逐漸逐漸明白了。我們很想恢復性德,佛教我們一個方法,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隨順性德,你才能恢復。如果違背性德,你這個恢復就沒指望,至少這一生沒指望,那就不曉得到哪一生哪一世去了。所以世出世間聖人常常教導我們,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因為煩惱習氣跟性德相違背,不能不克服。隨順性德,怎麼隨順法?隨順佛菩薩的教誨,就是隨順性德。隨順佛菩薩的覺正淨,我們自己在迷邪染,這是唯一的一條生路。

  『其地及以菩提樹』,「地」是道場,「菩提樹」是種種的建樹,無論是物質上的建樹、是精神上的建樹,都用一個菩提樹來做代表。我們通常說一個道場,這個道場硬體的設備是道場殿堂教學場所,生活的必需像宿舍、餐廳、娛樂、運動的場所,都是硬體設施。精神上的設施,這個建樹是道風、學風,都用一個菩提樹來做代表。『遞發光音而演說』,「遞」,順著次第;隨順時節因緣,隨順眾生的樂欲,隨順眾生的根性,隨順眾生的程度,隨順眾生當前的需要,這叫「遞發」。發什麼?發光、發音。「光」,現相說;「音」,語言說。「而演說」,光偏重在演,讓我們六根接觸就有悟處,光演、音說,教化眾生。

  這些文句最重要的,怎樣把它落實在我們自己生活當中,我們怎麼學,我們怎麼做。所以我們不能不修福、不能不積德,不能不懂諸佛菩薩種種的建樹。他的建樹在哪裡?我們連個痕跡都找不到,但是我們在經典裡面找到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經典稱為法寶,三寶之一;它寶在哪裡,我們一定要曉得。何以稱寶?世間人得財寶,能解決物質生活貧窮之苦;佛菩薩給我們的寶,能幫助我們解決三途六道輪迴之苦,能幫助我們超越十法界,契入諸佛境界。這是世間一切寶物都不能夠相比的,我們尊稱它為法寶,無上的法寶,真實的法寶。所以明白的人才會尊重,認真努力「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是你尊敬三寶具體的表現,這個人是真正受三皈依的人。把三皈依落實了,佛說這個人得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這個人所至之處無不吉祥,所謂是「逢凶化吉,遇難成祥」,我們要知道怎麼學法。第四首:

  【寶燈無量從空雨,寶王間錯為嚴飾,悉吐微妙演法音,如是地神之所現。】

  『寶燈無量』,從空中落下來,從空而降,這代表法門無量。從空落下來,空是空性、是法性。『寶王間錯為嚴飾』,「寶王」是表福德。第一句是法供養,第二句「寶王」是財供養。『悉吐微妙演法音』,都是表法的,都是說法的,山河大地、草木花卉、一切萬物,你說哪一種不在表法?哪一樣不在說法?非常可惜的是我們有目沒看見,有耳沒聽見,這什麼原因?業障深重。什麼是業障?煩惱是業障,妄想是業障。一天到晚打妄想,山河大地一切眾生都在演法,我們居然不見不聞,我們這一天空過。天天空過,歲歲年年空過,這一生白來了,一無所成,你說可惜不可惜!如果諸位同學,真的在這個地方稍稍明白了,小小覺悟了,你會改變你一生,決定不會再去追求世間的名聞利養。為什麼?知道那是一場空,知道那是不可得。你並沒有真正了解真相,真正了解真相,無所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你才是真正了解。了解之後,你一定徹底放下,這一生在這個世間幹什麼?修福修慧。修福不著相,就是智慧。怎樣修福?為一切眾生服務。怎樣為一切眾生服務?自己示現一個佛菩薩的形象,就是佛弟子。什麼叫佛菩薩?好人當中的好人,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好人是佛,這就行了,這就對了,這一生就不空過了。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15:34:14)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4日15:34:1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698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