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367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三六七卷)  2000/10/16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367

  請看「世主妙嚴品」,得法讚佛,八部四王眾,阿修羅王偈頌,第三首:

  【如來境界無與等,種種法門常利益,眾生有苦皆令滅,苦末羅王此能見。】

  在前面長行是巧幻術阿修羅王,巧幻術就是此地講的『苦末羅』。「苦末羅」是梵語,翻成中文是巧幻術。他得的法門是「消滅一切眾生苦令清淨解脫門」。現在我們看他的讚頌,『如來境界無與等,種種法門常利益』。「如來」是說自性,佛經裡面一般講佛是從相上說,講如來都是從性上講。說到三身,法身實際上就是如來、就是自性,法身決定沒有形相。昨天晚上有一些同修聽伊斯蘭教的講演,他們也說真主是沒有形相的,從來沒有人見過真主,真主決定存在,真主創造萬物,這個跟佛法裡面講的如來、自性是相同的。但是他們說真主能創造萬物,而且還給人限定許多行為規則,這就不是自性了。自性決定沒有意義,沒有說是要限定,沒有,所以是《華嚴經》上講的唯心所現。由此可知,他那個真主定義裡頭有自性、有八識、有五十一心所,而且還包括著業力在裡頭,業力、願力統統包括在其中,用一個真主綜合了。而不是像佛法,一部分一部分給你分得很清楚,講得很明白。真主是個綜合體。

  這個境界確實沒有能跟它相等的,因為所有一切境界都是自性變現的。能變的沒有相,因此六根都接觸不到,所以才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沒有辦法來討論的,這個問題無法討論;不但不能討論,也沒有辦法去想像,決定想像不到。我們知道言語、想像都是屬於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功能很強,對外能緣虛空法界,我們今天講的知識,知識都是屬於這個範圍,對內它能夠緣到阿賴耶識,我們今天講的哲學,也包括宗教在裡面,但是它就是緣不到自性。由此可知,識心它的作用有範圍的,而性德沒有範圍,這是它緣慮不到的,「無與等」,沒有能夠跟它平等的。

  「種種法門常利益」。佛門裡面講八萬四千法門,諸位要知道,八萬四千法門是分類。八萬四千不多,它是分類,每一類裡面又不只八萬四千,所以法門確實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法門都有利益,不能說沒有利益,你要是明白這個道理,運用得恰當,沒有一法不是佛法。古德所謂「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就是這個道理。運用得不妥當,這法就變成了障礙,理有障礙,事有障礙,理事有障礙,事事都有障礙,你運用得不善。你要會運用的話,沒有一法不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世間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代表了不同的國土、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宗教信仰,他都用得妥善,那才真正叫做止於至善。

  這個問題,總而言之,是個教育問題。教育裡面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破迷開悟。人在迷,濫用!用錯了,毛病百出;人要覺悟,那就用得很妥善,無一不是利益,這個事情大家細細的去思惟。像昨天晚上伊斯蘭的傅女士,給我們講伊斯蘭的一些故事,你聽聽那個故事,裡面含的意思就是「法門常利益」。那個故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往往只站在一個角度去觀察一個事物,總不免產生誤會。所以佛教導我們,看一個事物要面面俱到,你才能看得清楚,你才真的是看明白了。

  往年我們在台中初學的時候,李老師給我們講個大概,也是講個綱領,總綱領,看任何事物至少要看到八個方面,才算是對這個稍稍有點了解。這八方面就是說,事物的體、相(現象)、用(作用),這是三面,然後再觀察它的因、緣、果,這就六面,再看在事上、在理上,至少你要看八面,你才不至於犯過失。觀察一切事物在這八個方面,你算是初學,不夠深度。深一層,再跟諸位說,這八條裡面每一條又具足八條,八八六十四面,你能看到六十四面,你這個人觀察有深度了。然後你就可以想像得到,諸佛如來徹法底源,那人家看多少方面,沒有法子想像!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對佛菩薩不能不五體投地,他確實比我們高明。我們這八面都看不出來,都照顧不到,何況六十四面?這六十四面,每一面又有八面,輾轉無有止境,佛能徹法底源。這樣說起來我們看東西看得太粗淺,八面都顧不到,所以容易犯過失。能夠把八面都觀察到,大概一般大的過失不會犯,小的過失依舊不能夠避免。為什麼?觀察深度不夠,深度不夠就是認識不夠、了解不夠。我們往往對一切人事物,想錯了,看錯了,說錯了,做錯了,這叫造業。六道凡夫在世間要想不造業,不可能的事情;不但人造業,生到天上還是造業。你要問他為什麼會造業?看事情看不清楚,沒有看透徹,憑著自己妄想,憑著自己知見,來判斷一切是非善惡,往往搞錯了,冤枉了別人,道理在此地。

  所以古德常常讚歎,「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兩種人值得讚歎,這兩種人決定有成就。上智是什麼?他觀察清楚,決定不只八面。觀察八面還是普通人,上智之人那應當至少觀察六十四面,或者是更多的層面,他看東西看得清楚。下愚之人老實,雖然沒有智慧,他不起妄想。凡是下愚之人,諸位要是仔細去觀察、去體會,你一定能發現,他老實,他忠厚,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他對人真誠恭敬,雖然他一無所知,你問他看問題,別說八面,他一面也沒看清楚,本質好!他愚笨,他也不想求知,他就是那個老實就成功。遇到善知識教他一句佛號,他真的是老實念佛,他念成功了。

  上智之人在世間少,下愚也少,我這一生當中沒有遇到一個上智的,也沒有遇到一個下愚的,我們遇到、接觸到的都是當中的,上不上、下不下的,這是最麻煩的事情。中間佔大多數,這一類的人貪瞋痴慢疑非常嚴重,起心動念自以為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用自己煩惱習氣做標準,看一切人事物的是非善惡,這個標準錯了,不是聖賢的標準。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們怎麼辦?怎樣能保持自己減少造業?要說不造業,這是不可能,只能說把我們造業的成分減少、機率減少。古聖先賢教導我們,只有一個方法,隨順聖賢的教誨,不要用自己的標準,用自己的標準是決定錯誤,用聖賢標準。聖賢標準還得會用,不能錯用了,可見這個事情不容易。

  怎樣才能夠善用聖賢標準?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醒同修,要放下自私自利,我們才能夠善用聖賢標準。如果自己有自私自利,把聖賢標準也變成自私自利,那就錯用了。錯用了,就像現在世間人錯用法律,所謂走法律的漏洞,用法律來掩護自己為非作歹,這個罪過比世間普通人的罪過,不知道又要加重多少倍。拿著佛法欺騙眾生,利用佛法做工具,滿足自私自利,滿足自己物質上種種享受,這是可以一時得到,但是你要曉得,你利用佛法得到的這些名利享受是你命裡有的,你命裡頭沒有的,假借佛法也得不到,你說冤枉不冤枉!絕對不是每一個假借佛法名義都發了財,都得到好處,沒有。

  《了凡四訓》裡頭講得清楚,你用非法不正常的手段奪來的名聞利養,統統是你命裡有的。你要不用這些手段,用正常的方法去取得,還是得到。可能用正常的方法,你得到時間會延後一點,這種非法把時間提前了,決定是你命中所有的。但是用不正常手段所取得的,絕對不是你命裡所有圓滿的全分,為什麼?因為你作惡已經折福了。你命裡頭有百萬財富,你今天用不正常的手段去取得財富,你能取得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六、七十,為什麼?後面那個折福,損掉了。如果你用正常的方法取得,你得的財富決定是百分之百。這些道理要懂,不能不懂!命裡面沒有的,有沒有辦法得到?有,修福。你懂得修因,福報是果報。所以《了凡四訓》確實要認真大力來提倡,喚醒現在社會大眾。他們貪求財富,貪求聰明智慧、健康長壽,不是得不到,決定可以得到,決定可以保全你命中所有的,你要懂得這些道理,如理如法的修學,這才能成功。不懂這些道理,不懂方法,不正當的手段去取得,折損自己的福報,造成嚴重的罪業,這一生一口氣不來,惡道裡頭去了。

  昨天我們聽到回教對生死的看法,跟佛法是一樣的。人不是死了,這個肉身捨掉了,你的神識沒死,它去投胎,它去換一個境界生活。絕對不是說,死了一切都完了,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在佛法裡面講,這是邪見,斷滅見。六道眾生生死輪迴是受業力的主宰,你能夠修善積德,你往上生,生天,天有二十八層天,你造惡果報是往下墜落,餓鬼、地獄分的等級也是很多,佛在經論上給我們講,也是概略的來說,鬼有三十六種,苦樂不相同,地獄的種類就更多了。為什麼會這麼複雜?眾生造的業複雜,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太複雜了。

  確確實實境隨心轉,你要真正體會這個道理,我們的心要善我們境界就善,我們心清淨我們境界就清淨,各人轉各人受,我的境界別人享受不到,同樣佛菩薩的境界我們享受不到,這是事實。事實的真相是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宇宙,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境界,決定不相同。到什麼時候才相同?到成佛就相同,佛佛道同。等覺菩薩還是不相同,為什麼?他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那一品生相無明每一位菩薩不一樣,所以依然不是一個境界。明白這個道理,自己為什麼不創造自己美滿幸福的境界?為什麼要受別人的干擾?其實別人並不能干擾自己,我們自己接受別人的干擾,那就受害了。他干擾,我不接受,我不受害。譬如現在最簡單的例子,每一個人家裡都有電視機,電視機播出的節目對我們就是干擾,我把這個機器關掉,不開它,它對我就不產生干擾,我為什麼要接受它的?這是古大德教誡初學,為什麼把道場建立在深山,不但遠離都市,連鄉村都不沾邊,這個意思就是杜絕一切外境的干擾,保持自己的清淨心。

  從前這個環境條件不難得到,現在不容易了,現在必須有現在的辦法。古人教給我們有兩句,真是金玉良言,所謂「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這兩句話好!我們要想在道業上成就,你知道的事情愈少愈好;換句話說,不看電視,看電視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不要看報紙,不要看雜誌,一些資訊的東西全部把它斷掉,我們知事就少了。有的人說「你這個作法,你簡直不是現代人」,沒錯,我不是現代人,我是古人,我學古人,我不學現代人,古人自在,現在人苦惱,我要知道那麼多幹什麼?更不需要認識很多人,人認識多了沒好處,是非多!古時候,我們在史書上所看到的,立功、立德、立言,這些人他們的朋友都不多;志同道合,人不多。他們在一起,經常在一起談論的是道、是學,沒有是非。世間人在一起,總是張家長、李家短,一輩子也講不完,造口業!這個不能夠不避免,你能夠懂得你就得利益,你不懂得你就受害。

  這一句經文,「種種法門常利益」,這一句話不是絕對的,是相對的。覺悟的人常利益,不覺悟的人「種種法門常禍害」,利益跟禍害就在覺迷的一念,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佛法可以利益眾生,讓我們超凡入聖,永脫輪迴。可是佛法也害眾生,如果眾生迷信的話,那受害非淺。這就好像藥一樣,人生病了要吃藥,藥能隨便吃嗎?這個我們有常識,一定要請醫生診斷,在藥裡頭要選擇,對症下藥,藥到病除,病就好了。如果你吃的藥不對症,你是病上加重病,甚至於吃死了。這個我們懂得,生病藥店裡的好藥很多,統統買來吃,準死無疑。佛法亦復如是,佛法必須契機才得利益,如果不契機不得利益,反受其害。因此佛才教導我們,「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你想想佛這一句話什麼意思?我們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他是個過來人,我們要請他協助,在佛法大海當中指示我們的方向、途徑、目標,我們能夠遵循才能夠到達目的地。這個意思要能體會,要能夠遵守,我們學佛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

  利益說的是什麼?底下一句具體給我們說出來了,『眾生有苦皆令滅』。所以佛法終極的目標,離苦得樂而已。而眾苦的根源是迷,由此可知,破迷開悟最有效果的方法是教育。所以釋迦牟尼佛示現,四十九年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這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最好的一個方法。所以佛菩薩他不從政,他不選擇世間其他行業,他選擇教學。教學在一般講是一樁很辛苦的工作,古人所謂窮秀才。沒有覺悟,生活確實非常辛苦;如果覺悟,得大自在、得大樂,世間人沒有法子想像,也沒有法子理解。像釋迦牟尼佛,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不是徹底覺悟,過這個生活很苦!悟了之後,這個生活是大樂、大自在。由此可知,苦樂也沒有標準。

  世尊用什麼方法幫助一切眾生離苦?我們就明白了,教他開悟;開悟了,苦就滅盡,確確實實沒有苦。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通達明瞭,哪有苦?明瞭之後,他不但是心,身也跟虛空世界一切眾生融合成一體,他怎麼不自在?這在佛法名詞裡面叫證得清淨法身,大家常常念的、嚮往的清淨法身佛,那是所有一切苦都滅盡,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一樣不通達,沒有一樣不清楚,這是佛法修學最高的目標。我們學佛以這個為目標,這是正確的,那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目標純正,希求的是證得圓滿的佛果,這個修學就對了,就沒有錯誤。如果不是以這個做方向、做目標,我們在佛法怎麼樣精進努力修學,成就是有限的,甚至於六道這一關都出不去,所修所學的充其量學得很如法,依教奉行,也只是人天福報。如果修學裡面還摻雜著不善,惡的念頭,惡的言行,這個福報在餓鬼、畜生裡面享受;地獄裡面是沒有的,決定只有苦,沒有樂;但是餓鬼道跟畜生道有,有有福報的,到那個地方去,這是我們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瞭。如果我們學佛,將來學到畜生道、餓鬼道去享福,豈不是大錯?即使人天福報,實在講,連小果都說不上。佛家講的小果是阿羅漢,已經超越六道輪迴,到四聖法界裡去了,這是小果。換句話說,縱得人天福報,不算是果報,我們不能夠不明瞭。

  就我們現前這個程度,這樣的生活環境,我們生活都非常苦,尤其生活的大環境不好,活在這個世間心神不定,這是什麼?受外面環境的影響。我們沒有智慧、沒有定功,雖然學佛了,學佛這麼久,依舊心定不下來,心定不下來就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我們心還是浮的,依舊是妄想分別執著,不但沒有減少,而且還與日增加,這怎麼得了!所以印光大師看到我們這些人,真正是佛經上講的「可憐憫者」,沒有智慧,愚痴到這個程度,他老人家慈悲,善巧方便,應機說法,特別拈出因果的教誨。我們今天學佛從哪裡學起?就從這兒學起,認識因果,明白報應,這個樣子自自然然起心動念心裡就有個約束,不敢放肆,斷惡修善。

  佛教導我們善惡的標準簡單明確,我們學了依舊不能落實,為什麼?沒有智慧。所以印祖不用十善、不用五戒,反而用《感應篇》、用《陰騭文》,這是大智慧,這是真實的善巧方便。如果我們能用這兩種東西做標準,每天依照這個標準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這個人在一生當中絕不墮惡道,這肯定的,來生人天福報。在這個基礎上,勸導你念佛求生淨土,肯定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縱然是下下品往生,「眾生有苦皆令滅」,這達到了,真的是把你所有一切苦都滅盡了,祖師這個方法妙不可言!他在那個年代弘法利生比我們現在困難,因為資訊不發達,經書、善書得來不容易。那個年代印刷術沒有像現在這麼方便,印書的成本很高,書籍也不是一般普通人能買得起的,價格太貴了,成本高。他一生認真努力來推行,推行因果教育,挽救社會的劫難,希望眾生不要造惡業。

  《感應篇》跟《陰騭文》這兩樣東西,我們都讀過了,就是十善業的細說。我們必須要聽到細說,才知道怎樣落實,把它變成自己的生活。《古蘭經》裡面教人斷惡修善也講得很詳細,他們宗教教育跟生活融成一片,這他們得利益了。儒、佛的教育又何嘗不是生活教育?如果我們所學的跟生活脫了節,那又有什麼用處?我們學它幹什麼?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育,說實在話就是教我們怎麼過日子,怎樣做人,怎樣工作,怎樣處事待人接物,這是儒、佛的教學,沒有離開生活,離開生活就不是佛的教育,這一點我們要特別認識清楚。

  所以我們看看,佛菩薩怎樣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離苦得樂。佛菩薩教了,教了我們要真做,我們能懂、能信,能依教奉行,決定離苦得樂,非常現實。你天天在學,學了之後,你的苦沒有離掉,你的樂沒有得到,原因在哪裡?不是佛教錯了,是你對於佛的教誨,你有疑惑,你沒有完全相信,你沒有徹底了解,你沒有把它落實到生活當中,你的苦難脫離不了,你的樂永遠得不到。誰能得到?依教奉行的人得到了。夏蓮居老居士在《淨語》裡頭,一再強調要「真幹」!什麼是真幹?經典裡面的教訓,字字句句都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這就叫真幹;決定要隨順佛陀的教誨,就是經論的教誨,決定要放棄自己的煩惱習氣。

  我們今天難關就在此地,佛陀教誨不錯,好,自己習氣放不掉,日常生活當中還是自己妄想分別作主。這樣的說得不好聽的話,就是對於佛法沒有信心,天天在學,對它半信半疑,我這樣做行嗎?真有好處嗎?佛教我布施,我的錢統統施掉,我明天生活怎麼辦?愈想愈不敢相信。甚至於自己財富拿十分之一去布施,都感覺得很困難,百分之一還可以勉強,十分之一就難了。再是多一點的話,對佛的話就不能接受,非常現實擺在面前。佛教給我們捨盡就得大自在,什麼叫大自在?那個境界我們永遠體會不到,為什麼?我們沒有捨盡!但是常常行布施的會有一點體會,為什麼?愈是施得多,確實這個境界是不一樣。可是你一定要求進步,這進步是努力再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統統都要修。不但統統都要修,我們現在學《十善業道經》,要用十善心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進、修禪定、修般若,念念不離十善,你的果報殊勝,你得的好處不可思議。愈是吝嗇愈艱難,吝財在財富上困難,吝法障礙聰明智慧,不能關心世間苦難眾生,你就得不到健康長壽。

  修行,古大德常常教我們,「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根本是念頭,書上講的心地。心地不好懂,我說念頭大家好懂,就是把自私自利那個念頭轉過來、換過來,念念利益眾生,念念在宣揚佛法。眾生苦難多,幫助他們的範圍太廣大了,方法無量無邊。世間慈善救濟的事業很多,許許多多人都在做,我們要以智慧來觀察,哪些是從根本救度,哪些是屬於枝末的救度。在現代社會,尤其要觀察清楚,要認識現在這個時代它走的方向,由於科技的發展,影響到所有眾生的生活型態,我們自己不被它影響,但是要知道社會大眾受它影響,我們就要聯想到,如何利用這個影響來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這就是智慧。所以弘法利生已經不是寺院庵堂,已經不是了,而是什麼?是衛星傳播,網路上的傳遞,這是必定走的方向。

  現在無線電的電話,像手機已經開始有畫面,你給人通話,畫面就在小螢幕上,這剛剛開始。所以我想像當中,五年之後,小型的電視螢幕就跟你的電話可能就連合在一起,隨身帶的。那個時候這個小機器不是專門通話,全部的電腦它能夠儲存資料,它能夠跟全世界每一個機器都可以連線,這一定的趨勢。所以弘揚佛法要用這些東西,把講經說法送到每個人手掌心。寺院弘法的功能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佛法必須向這個方向去走,幫助一些年輕人,社會廣大群眾,認識佛法、明瞭佛法、愛好佛法、修學佛法,弘法利生的工作才能做得好。

  在這個高科技的時代,談到修行,修行要放在晚年退休,退休之後修行。年輕的時候著重在解,信解,退休之後著重在行證。「彌陀村」就做行與證的工作,這方向是這麼趨勢。在澳洲叫退休村,在美國叫老人公寓,在中國現在有人講安養村、安養院,這都是世界每一個國家地區所辦的老人福利事業。我們可以集合學佛的這些退休人,大家在一起共修。老人院、彌陀村不必很大,很大麻煩就來了,管理麻煩就來了。所以我想到往年慧遠大師,這是我們淨土宗頭一代的祖師,在廬山建立念佛堂,人數只有一百二十三個人,這個好!人數不能太多,太多會造成許許多多的不方便。彌陀村要多建,愈多愈好,每一個彌陀村的人是愈少愈好,人不要多,真正志同道合,每天在一起研究經論,老實念佛,萬緣放下,那沒有不成就的。居士林老林長陳光別給我們做了個示範,這是我們親眼看到的,念佛多久能成就?他也不過是四年就成就了。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在《往生傳》裡面所看到的,三年到五年成就的佔大多數,這就行了。所以年輕的時候要求解得透徹,行願要深,晚年辦往生的事,簡單容易,不需要很長的時間。

  我們能夠曉得這些事實真相,就知道弘法應該要怎樣作法,我們的人力、財力、物力要如何去運用。所以我們今天絕不重視道場建築的大小,我們不重視這些,我們重視科技的設備,特別著重在錄像跟錄音這方面。我們這個地方,這個小道場,這些設備在我們自己覺得已經很滿意,但是這些行家來看到,他說這個不行,他說我們這個東西還拿不出去,必須再要提高,機器還要提高技巧。有人這麼建議,我們也接受,我們總希望把我們的品質不斷向上提升。所以現在我們在香港也建了一個道場,有一個錄音室,那個錄音室比這個地方要大一些,機器設備比這個地方先進,是模仿電視台他們的錄像室來做的,他們的攝影棚,他們叫攝影棚,模仿他們攝影棚來做的。大概到下個月,我們裝修的工程,機器設備都可以裝好。那一邊裝好我們就要開始工作,否則這些設備都空在那裡,那就太可惜了。我不能夠天天到那邊去講,我就希望我們同學大家輪流去,每一個人在那邊都去錄專輯,往全世界流通,所以同學們你們要努力!

  現在在台灣、在美國,有不少電視台播放我講經的錄像帶,我希望從明後年,你們同學的錄像帶都能夠在國外電視台去播放,不要老播放我一個人的,一個人大家看到一個面孔看得很呆板,常常換人。先在國外哪個地方有緣,哪個地方就可以播放,希望將來在全世界都能播放,我們走這個路子。以後有這個緣分可以播放,我們沒有東西提供給人家,那不行。所以我們在今天是努力的儲存我們的資料,有這個機緣我們源源不斷的提供,這是要時間精神去累積,我們自己修學要不斷向上提升。我做這個工作不僅只是佛教,我還會邀請其他宗教一起來做,讓每一個宗教的傳教師,都能夠利用今天的高科技,把宗教的教義、宗教的教學,對全世界人播放,我們尋求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對我們自己,那就是退休之後,要認真努力念佛,求生淨土;真的要定下來,要萬緣放下,留少許生活費用就夠了。每一個國家地區對老人福利事業,都有明確的規定。現在我們所接觸的,馬來西亞這個國家,開放供給全世界任何國家地區的老人,到馬來西亞去養老。我們在報紙上看到這個訊息,去打聽,我們很歡喜,因為他們收費低廉,而且環境很理想。年齡限制是五十歲,五十歲以上退休的人,都可以長住在它的退休村。我們想深入多了解,也多看看,提供自己做參考,以後我們自己有這個緣分、有這個機緣,我們怎樣去辦安養院。

  我們辦小型的,不要辦他們那種大型的,小型的,最好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四十八個人在一起共修很理想,不要多,四十八個人小安養院,一切照顧都簡單。請一、兩位法師,常住在安養院裡面,領導大眾念佛。每天有一定的時間跟大眾在研究討論經教,經教僅限於淨土宗的五經一論,其他的不要再搞了,決心求生淨土,這樣好。確確實實做到一門深入,一向專念,決定成就,這才是所有一切苦統統都滅了。所以佛家真的有方法,有理論、有方法。

  這個法門,『苦末羅王此能見』,所以他自己修學這個法門。他從這個法門證得無上菩提,圓成佛道,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10:26:51)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4日10:26:5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659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