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292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九二卷)  2000/3/3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292

  請看「世主妙嚴品」,得法讚佛,八部四王眾,龍眾偈頌,第七首:

  【佛身毛孔發智光,其光處處演妙音,眾生聞者除憂畏,德叉迦龍悟斯道。】

  德叉迦龍王他所修學的法門,是「以清淨救護音滅除一切怖畏」,從這個地方修行證果的。在《華嚴經》裡面我們看到,每一位他們所修的法門不相同,可是我們在當中要細心去觀察,他們確實是一門深入,沒有看到哪一位修兩個法門的、修三個法門的,沒有!全都是一門深入。所以讀這部經,要沒有把這樁事情看出來,經裡面的真實教誨,我們就沒辦法得到。由此可以證實,世尊在大經上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個話是真的,無論哪一門都成無上道。在這麼多法門裡面,我們應當如何選擇?選擇的基本條件是要知道自己的根器,這個事情難。能夠適合自己根器的就很容易修學,很容易成就;如果選擇的法門跟自己根器不相應,你學得很辛苦,而且不容易成就。

  世出世間法都同一個道理,人貴自知,凡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他一生一定過得很幸福,過得很美滿。自己知道自己,安分守己,沒有妄求,他的心始終是安定的,安定就有幸福。凡是心浮氣躁,妄念多、希求多,生活一定過得很苦,世出世法都不可能有成就。所以為什麼菩薩示現成佛一定要住在兜率天?他是表法的,不是真的在兜率。兜率的意思是知足;換句話說,什麼人能成佛?知足的人就能成佛,就這麼個意思。知足的人就能開悟,知足的人就能證果,知足的人就能過美滿自在的生活。人的大苦是苦在不知足,什麼都想要得到;學佛什麼法門也都想學成功,哪有這種道理?他不懂一個原則,一個法門學成了,所有法門都成就了。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個法門成就,所有一切法門統統都成就。所以只有懂得這個道理,相信這個道理,這個人就有福,他才有契入的機緣;不相信這個事,不明這個道理,這就難了,他的心不能放下。我們看龍王的讚頌,看他的報告。

  『佛身毛孔發智光』,這就是我們一般講的「智慧現前」。他的智慧從哪兒來的?長行文裡面告訴我們,他是「以清淨救護音」。我們想想他修的什麼法門?他修的是大慈大悲,教化眾生。慈悲心是清淨平等的愛心,平等愛護一切眾生,於一切眾生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平等的愛護。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這對一切眾生就有恩惠,跟一切眾生結成善友,眾生當然聽他的教誨。勸導一切眾生斷惡修善、轉迷為悟,所以才能夠離苦得樂,種種怖畏之苦才能遠離,永遠的遠離了。從這個法門成無上道,禪宗裡面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怎麼曉得他成佛了?偈頌裡面說的,頭一句我們就知道了,「佛身毛孔發智光」。這就是自性的般若智慧充滿了虛空法界,這句就是這個意思,毛孔是正報裡面最小的。怎麼知道他發出的智光遍滿法界?第二句講『其光處處演妙音』,「處處」就是遍虛空法界。佛以什麼幫助一切眾生、教化一切眾生?佛以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智慧不是從外面求來的,我們今天一般人修學的方法錯誤了,觀念錯誤了,本末倒置。我們今天智慧從哪裡求?要從廣學多聞裡頭求。諸位要知道,廣學多聞裡面所求得的是常識,佛家所說的世智辯聰,你所得的是世智辯聰。諸佛菩薩求智慧不是這個求法,諸佛菩薩求智慧是向自性裡頭求,所以佛法叫內學,佛法叫內明,它不是從外面求,是從裡面求。

  自性般若智慧如果要透露了,這是真智慧,這不是世智辯聰,而且這個智慧是無有窮盡的。佛經裡面常以大海來做比喻,深廣無際。佛告訴我們,這樣的智慧是一切眾生個個人都有,所以諸佛菩薩一點傲慢心都沒有。為什麼?他有,你也有,大家都有,有什麼值得驕傲的?每個人都平等,智慧平等、能力平等、相好莊嚴平等,沒有一樣不平等。我們今天智慧德能都透不出來,原因是我們自己有煩惱,煩惱把智慧德能掩蓋了,是這麼一樁事情。我們看不出自己的智慧德能,諸佛如來看得清清楚楚。

  我們雖有,不起作用;他們有,他們起作用。何以人家會起作用?人家不迷,所以就起作用。我們為什麼不起作用?我們迷了,不知道自己有智慧,不知道自己有能力,不知道自己有相好莊嚴,迷了。毛孔發光何以能夠周遍法界?毛孔雖小,稱性,智光雖大也稱性,性裡頭沒有大小,所以能遍容,小能容大。它沒有大小,它才能容,有大小,小就不能容大。它沒有大小,所以它橫遍十方;它沒有先後,沒有去來今,所以它遍照三世;這是事實,這是真相。佛教導我們大恩大德,不在別的,就在教導我們怎樣證得自性,這個恩德大了!

  我們凡夫現前有沒有智慧?有,智慧也起作用,我們的智慧起的作用是煩惱。無量無邊的煩惱就是無量無邊般若智慧,迷了智慧就變成煩惱,覺悟之後煩惱就變成智慧。所以煩惱多,不必著急,煩惱多證明是你智慧多,只要你轉得過來就行了。轉不過來很苦,轉過來就很樂、就很自在,所以學佛沒有別的,要從根本上做一個大轉變。這是我常常勸勉同學,我們轉變從哪裡轉變起?從最初的念頭上轉起。凡夫最初的念頭是什麼?是「我」;不起念則已,一起念就是「我」。「我」就迷了,就把自性般若智慧轉變成煩惱,把無量的德能轉變成無能,把相好莊嚴轉變成醜陋。這是迷!

  我們很幸運,今天在經教裡頭懂得這個道理,也曉得一些方法,怎麼轉變?讓我們在一切時、一切處,起心動念第一個念頭為人,這就轉過來了。可是要好好認真去練習,不能夠間斷,不能夠鬆懈,為什麼?念念為我已經養成習慣了,無量劫來起心動念都是「我」,現在一下叫他起心動念不想我,這個難,太難太難了,自自然然他就想「我」。我們今天開始學轉,好!我這一念為眾生,不為我;第二個念頭又為我了,又回來了。難就難在這裡,怎麼樣堅持,怎麼樣不叫煩惱再回來,這是修學關鍵之所在。那怎麼辦?真心為別人,全心全力的為別人,根本不替自己打算,這才有可能做真實的轉變。

  從前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我把這個事情請教章嘉大師,他老人家舉個比喻很有味道。這個比喻現在很少見到了,他舉鐘。那個時候,五十年前用的鐘錶還是掛鐘,還是有擺的掛鐘,不是用電動;那個時候還沒有電動,用電池還沒有發明,用發條。那個鐘過一個時候要去上發條,他就用那個發條來做比喻。鐘裡面發條捲得很緊,捲的時間太久了,他說凡夫迷的心就像這樣子;你把那個發條拉直,壓得很直了,你手一放鬆,它又捲起來了。他用這個比喻來告訴我,我能體會得到,這很難!於是乎他教我放鬆不得,一放鬆,又回頭了。真正的功夫就是要把它壓住,壓到什麼時候放手它也不會再捲起來?這不是短時間。他這個比喻比喻得好!

  我們要發大願,要有恆心、有耐心。佛在經上講「一切法得成於忍」,世出世間無論是學術也好、修養也好、事業也好,一切的一切都要有耐心,沒有耐心不能成就。愈是大事業,愈要有大的耐心。了生死、出三界是世間第一等大事業,你做個國王、做個天王,都是小事,都不是大事。換句話說,第一等大事就是把這個念頭轉過來。佛教我們的方法,念念為眾生,時時為眾生,這就是緊緊的把發條壓住,不讓它再捲起來。一念鬆懈,功德就沒有了;雖沒有功德,有一點福德,福德是人天有漏的福報。這是你斷惡修善,才是人天有漏的福報。如果你的善並不踏實,你的惡沒有斷乾淨,你的福報多半在三惡道享。這就說明修行證果的難處!

  佛用什麼方法幫助我們這些苦難的人?我們明白了,佛每天給我們講經說法,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天天講,不中斷的講,我們這個心慢慢才壓平,才真放下了。如果不是天天講,這個習氣想斷掉,不可能!所以我們知道古時候那些人的成就,沒有別的,他們的緣比我們殊勝,我們今天修學環境比不上人家,人家在一個道場天天聽經。寺廟裡面老和尚就是講經,教化眾生,他主持教化的。老和尚自己有的時候不講了,他請別人代講,這個人在寺院叫「首座和尚」。首座是分座講經的,他不管別的事情,專門管教學,他不管行政。

  講經的時間每天八個小時,我們在大乘經上常常念到「二時講經」,那個「二時」就是現在的八小時。古印度把一晝夜分成六時,晝夜六時,晝三時,夜三時。它一晝夜是六時,我們現在算一晝夜是二十四小時。中國古代一晝夜是分十二個時辰,比印度的時辰就小一半,中國古時候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來計算時辰,一個時辰是現在的兩小時。所以我們稱現在用的時間單位叫「小時」,就這麼來的;比中國古時候小,比印度更小。印度計算時間單位晝夜是六個時,一時等於現在的四小時,「二時講經」,八個鐘點講經。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跟大家講經,每天八個小時;另外,八個小時修行。修行是沒有間斷的。

  修行的方法很多,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真的是無量無邊的法門。像此地德叉迦龍王,他用的修行方法就是以慈悲心到處去幫助眾生、教化眾生,他用這個方法。不管用的是什麼方法,總而言之,他所修的方向目標都是戒定慧。他幫助別人,在事相上我們常講如理如法,這就是持戒。他懂禮貌、懂規矩,他守法,跟人接觸有分寸,遵守佛菩薩的教誨。通常講用四攝法,四攝、六度,這是持戒。幫助一切眾生,教化一切眾生,沒有一絲毫的希求,決不求名聞利養,絕不希求別人恭敬,他心是定的,他修定。開導一切眾生,這是智慧。由此可知,《華嚴經》上每個人都是修戒定慧,修戒定慧的手段不一樣,方法不一樣。他是專門用幫助別人,教化別人,在這裡頭修戒定慧。

  我們今天是用念佛法門修戒定慧,看看別人,我們也學會了,我們也曉得如何處事待人接物。自己一天到晚,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心裡頭一句佛號,沒有雜念;用這一句佛號,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打掉,你戒定慧一次圓滿。跟社會大眾接觸,決定遵守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的四攝六度,我們要守這個法。四攝第一個是布施,布施我跟諸位講過,為眾生服務,常有布施的心,常常有為一切眾生服務的心,為一切眾生服務的願。真正肯為一切眾生服務,就要為一切眾生做好榜樣;你不是個好樣子,你服務的心是假的,願是空的。要做好樣子給人看,別人可以向你學習。從哪些地方做?生活起居做。

  諸佛菩薩、世出世間的修行人,無論是哪個宗教,真正修行人的生活都非常簡單,簡單樸素。頭一個印象,給人家一個清爽的印象,絕不繁雜,絕不紊亂。所以要曉得這個世間,不是講學佛的,世間讀書人,稍稍有學問的人,看到你的生活起居就知道你這個人,看到你的言語談吐,你的舉止行動,你這一個人有沒有德行、有沒有修養、有沒有學問,你是善人、是惡人,一目了然。愚人,只能自欺,不能欺騙別人;有道德、有學問的人,欺騙不了。現在這個世間,真正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少了,愚痴迷惑的人一天比一天多,這什麼原因?沒有人教了。縱然前生有福報,這一投胎有隔陰之迷,過去生中所學的忘掉了。何況我們習性裡面煩惱習氣多,善根習氣薄弱,抵不過煩惱。現在一出生,沒有人好好的教導,家庭不教你,學校不教你,社會更不教你,你所接觸的、你所見聞的都是負面的,都不是正面的。

  現代這個社會,正如佛經裡頭所說的,天人減少,修羅、羅剎增多,天神看到了很不舒服。這個話是什麼意思?世間人行善的人少了,行善生天,現在生天的人愈來愈少了。到阿修羅、羅剎那個地方去的人愈來愈多,他們的勢力愈來愈大,天人勢力衰微了,意思在此地。諸位要曉得,修羅、羅剎的勢力膨脹起來,那是個什麼社會?世界末日。基督教《新舊約》講世界末日,伊斯蘭教的《古蘭經》也講世界末日,許多宗教的典籍都講世界末日,你展開他們的經典,他們一定講你要信神,要信世界末日。

  我們現在看看這個社會,不樂觀!社會雖然不樂觀,我們自己很樂觀,為什麼?我們自己跟他們走的不是一條路,他們走邪惡的路,我們走的是正法的路,這個不一樣,所以我們樂觀。縱然末日降臨了,我們前途一片光明,我們到佛國去了,絕不墮落。可是現在現前要記住,決定要行善,決定不可以作惡。如果現在不能夠斷惡修善,還不能放下自私自利,我們的前途還是黑暗的,前途沒有光。光從哪裡來的?善心、善念、善行,發光。我們一定要修養一個純善的心,純是利益社會大眾的心,決定不為自己。

  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經典裡面,這些神聖都教導我們,要變賣你自己的家業,去幫助苦難的眾生,經典上都有這種教誨。我們要細細想想,自己所有的都願意變賣幫助別人,怎麼肯去佔人家一點點便宜?自然不可能。你這個心才叫真的是善心,真的是善行。還要在大眾裡頭,還想得一點利益、得一點好處,這是罪業,這個前途一片黑暗,哪來的光明?佛菩薩教導我們,看看其他宗教的神明也是這樣教人,我們還能不信嗎?還不能認真去幹嗎?宗教教學道場,什麼是道場?為眾生服務的事業都是道場。不肯為眾生服務,縱然蓋很大的寺廟,那是罪藪,不是道場。罪藪是什麼?無量無邊罪業聚集的一個場所。

  去年我在吉隆坡,那一邊舉行一個弘法的大會,我去參加了。會完了之後,李金友居士為我們舉行了一個送別的晚會,我在那個晚會裡頭講了一個多小時,有VCD,你們諸位可以看看。我教導他,他經營的是旅館酒店,酒店就是道場,老闆就是佛陀,員工都是菩薩,凡是住酒店的人都是你度眾生的對象。如果你經營這個酒店,不是以賺錢為目的,是以度眾生為目的,這是大道場。道場不一定要蓋成寺廟的形式,酒店一樣,飯店也行,不是以營利為目的,是以服務社會大眾為目的。

  我們要相信、肯定自性般若智慧充滿虛空法界,可是你也要曉得,這一迷把智慧變成煩惱,我們的煩惱也充遍虛空法界,一個道理。學佛沒有別的,知道在這個地方做一個轉變。我們修行首要的就是修這個心,宗門教下、祖師大德告訴我們,修行「從根本修」。根本修就是心,就是這一個念頭,怎麼把這個念頭轉過來,讓這個念頭不再迷,不再顛倒,這比什麼都重要。這一轉了之後,菩提道上一帆風順,你的修行功夫自然就得力了。

  「放光」的意思是真實智慧流露出來了,從真實智慧裡面「演妙音」,妙音就是以正法、善法勸導一切眾生。怎麼叫「妙」?這些言詞、音聲能幫助人覺悟,能幫助人不墮三途,能幫助人超越六道,這叫「妙」。凡是不能幫助你脫離三途六道的,那就不妙。所以現在世間這些音樂、歌舞、戲劇都不妙,你看到好像也很好看、也很好聽,它教你什麼?教你墮三惡道,教你繼續不斷搞六道輪迴,這個音不妙。龍王是「處處演妙音」,他修行的方法是這個搞法,他的戒定慧跟別人不一樣,所謂他是在動中修不動。他不是盤腿面壁,他不是閉關,不是住茅蓬,他是到處跑,接觸廣大的群眾,幫助他們覺悟。這個方法到《華嚴經》末後,我們看善財五十三參,你就體會更深了。這一句裡頭關鍵的一個字在「演」,演是表演,演是做出來給別人看。自己如果做不到,你給別人說,人家不相信;你自己必須做到,然後才說,人家就相信,就能接受。自己做不到,單是勸別人去做,人家會懷疑你到底存的是什麼心?你叫我做,你為什麼自己不肯做?別人就有疑慮。必須自己做到,然後勸別人,人家相信了。

  我們看佛門創始、第一個老師釋迦牟尼佛,他真做到了。他是世出世間法全放下了,教我們看破放下,我們相信;他要沒有放下,教我們放下,我們就很難相信、很難接受。再看看歷代這些祖師大德,真正的大德哪一個不如是?都是徹底放下。我們學習要從這些地方學,生活過得愈簡單愈自在,示現表演給人看。生活本來就很快樂,日子怎麼會過得那麼苦?過得那麼苦是不知足,欲望太多。知足常樂,什麼都沒有,身心自在。沒有錢,明天沒有得吃,還是很自在,一點憂慮都沒有。

  這邊的許哲居士,她就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她一無所有,明天有沒有吃的,她不憂慮,她不去想它。她有一個信心,「老天爺保佑我」,她真相信!她從前是學天主教,她是天主教的修女。老天爺照顧她,神照顧她,上帝照顧她,明天沒得吃操什麼心?明天上帝就送來了,她真有這個信心,而且還真兌現。我們相信了,她自己有信心,我們仔細觀察信心也生了。在佛法裡面講,你愈布施,你的福報愈大。你修財布施,你的財決定不會缺乏,雖然你身上什麼都沒有,你想要的真的叫「心想事成」,想什麼有什麼,不必積蓄。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布施、教我捨,還限定一個期限:六年。我頭一次見他,他就教給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他告訴我,我今天教你六個字,你去做六年。確實到第七年,我出家了,統統捨得乾乾淨淨;最心愛的、也是最辛苦,我請來一套《大藏經》,連《大藏經》也布施掉了。我的老校長周邦道居士告訴我,他說:你別的東西都可以布施,你學佛出家了,《大藏經》你要!我當時,想起來還是年輕,說的話不該說,這是對長輩。我說了一句什麼話?我說佛菩薩會保佑我,我想要什麼經,什麼經就會現前!我老師聽了,一句話沒得說。我連《大藏經》都布施掉了。

  以後真的,我在跟李炳老學經教的時候,真的想要什麼經,這經書就來了。大概就是一、兩個月的時間,心裡動念想要什麼書,一、兩個月當中一定有人送來,而且送來都是非常好的版本,線裝書。最困難的一部書,我很想得到,六個月才得到,《中觀論疏》;只有這部經的時間最長,六個月之後才有人送給我,都是最好的版本。我跟李老師學《楞嚴》,《楞嚴》古時候好的註解,我就蒐集了二十多套、二十多種。李老師跟我談《楞嚴經》,談古人的註疏,說這個我說我有,說那個也有。他說,你怎麼回事,怎麼你都有?我記得他講《楞嚴經》,他在我這裡借了七種註解,他做參考,他所講的我手上都有。所以你就要記住,愈施愈多,你不肯布施你什麼都得不到,你肯布施什麼都不缺乏。你財布施決定財用不會缺乏;你法布施能開智慧,你所需要的參考資料也決定不會缺乏;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不信佛就沒有辦法,要信佛決定要表演給別人看,你去做,你真正做到。所以學佛的人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缺乏。

  『眾生聞者除憂畏』,「憂」是憂悲苦惱,「畏」是畏懼恐怖。真實智慧的教誨,憂慮沒有了,憂慮沒有心就安了,心安才能得定。心要是不安,怎麼能成就三昧?三昧就是禪定,你的心決定不會得定;心要安才能得定,心不安就不能得定。要想心安,你心裡面的憂慮恐怖,一定要遠離,一定要放下。它的根還是一個我執;換句話說,自私自利沒有徹底拔除,他才會不安。自私自利的念頭沒有了,他怎麼會不安?自然他就安穩了。這樣子我們才能想到,才能體會到,佛法的教學確實是圓滿智慧,是幫助我們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拔除私心,破身見、破我見、破我相。《金剛經》上講的「無我相」、「無我見」,這是從根拔除。這個根本拔掉了,真相就現前。真相是什麼?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我。這個話很難懂,為什麼你不懂?因為你那個病根在,病根沒有拔掉,所以你不懂;如果這個病根拔掉,這個話你就懂了。這個話是如來親證的境界,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我們從這首偈當中,我們現在也聽到佛法,也天天在讀誦,也在講經,也在研究討論,底下這一句「除憂畏」,我們想一想,我們的憂慮、恐怖、畏懼有沒有除掉?如果沒有除掉,我們在這個地方學習、研究、討論、修行,都不及格,功夫不到,功夫到了一定有這個效果,這是我們自己要常常反省的。就是經論裡面常講的煩惱輕、智慧長,這個境界我們有沒有?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貪瞋痴慢的煩惱,跟去年比一比是不是輕了?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自己也認真檢點反省一下,是不是比去年有進步,聰明了?我們的修行就有了效果,也就是平常講功夫得力,有進步。如果今年跟去年比較還一樣,毫無進步;如果今年跟去年相比,今年煩惱更多,那我們就退步了,不但沒有進步,退了。這一退,諸位要曉得,退到哪裡去?退到三途惡道去了。這個事情真的叫可怕!

  首先要穩住腳跟,穩住腳跟怎麼做?五戒十善要認真的奉行,我們腳跟才穩住。十善要真做,不是念念,念念沒得用處。心裡頭要真正有父母、要有師長,孝親尊師。孝親尊師如何落實?就是認真去學習五戒十善,認真學習五戒十善就是真正孝親,真正的尊師重道。所以今天我們的修學愈簡單愈好,太複雜了學不了,學不成功,五花八門好看,沒用處。古人常講,「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我們要從最簡單的、最根本的地方下手。所以我們此地,現在早晨跟大家學習的是《感應篇》,《感應篇》快學完了,學完之後,我們就決定學習《十善業道經》,我們要在根本上的學習加強。人有十善的基礎,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哪有不成功的道理?力行十善才是善人。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我們先要做個善人,然後念佛才能往生。如果十善做不到,佛念得再多、念得再好,古人講一天十萬聲佛號,「喊破喉嚨也枉然」!你不能往生。為什麼?十善沒做到,這個重要!

  三輩往生,我跟大家講得更簡單、更明白,就是淨業三福,你能夠把「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句做到,這四句重要的是「修十善業」,你念佛可以生凡聖同居土;你要真正再加上「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你就可以生方便有餘土;再加上「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你就生實報莊嚴土。換句話說,三福,具足第一福你是下輩往生,具足兩條你是中輩往生,三條統統具足你是上輩往生。所以五戒十善不具足,念佛不能往生,這個我們要記住。十善不具足,你在這個世間不算善人;不是善人,你就是惡人。

  現在是什麼時代?什麼年頭?世界末日快要到了。今天我們幹的,救命要緊!不能再搞花樣,不可以再搞什麼好看的,好看沒用處。我們今天要救命,要救命現在我們就知道,離開十善業道就沒得救。這部《太上感應篇》就是十善的擴充,十善的詳細說明。十善是總綱,《感應篇》是細目,我們一定要把綱領抓住,這些細目我們仔細去研究、去讀誦,努力去奉行。只要真正肯這樣幹,這就是今天「其光處處演妙音」。經論學術上由別人去做,歡喜做的人多,我們想想自己在時間、在精力統統都來不及,我們要搞真的。我們自己知道現在處在一個什麼地位上,如何救自己。救命要緊!真能懂得這個道理,曉得這些事實真相,我們有下手之處,才能真正除憂慮、畏懼、恐怖。

  德叉迦龍王從這個地方開悟的,「悟斯道」,他從這個地方修行證果,成無上道。他給我們展現的榜樣,給我們很大的啟示,真正想修行證果,不一定是自己找一個深山,去住茅蓬,去閉關修行,這才能成就。在都市裡頭,天天教化眾生,一樣成就。到底我們是要走哪一條路子?各人緣分不一樣,記住古大德真實慈悲的教誨,如果你有緣,你要行菩薩道;如果沒有緣,可以住山,可以閉關,都在緣。緣是什麼?有沒有人聽,你勸導別人有沒有人接受?如果有人聽,有人接受,自己就不能躲避,就要學德叉迦龍王這種修行方法。沒有緣,沒有法緣,講經說法沒有人聽,跟一切大眾接觸,人家都不歡喜我,那我可以去住山、去閉關,成就自己,這個行。由此可知,怎麼個做法不是隨順自己的意思,一定要隨順客觀環境,這正是普賢菩薩教給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眾生不歡喜我的時候,我可以隨順他,我去閉關住茅蓬,自己清修;眾生還願意聽我講,還願意跟我接近,我躲起來,就錯了,那就不是恆順眾生,那是順自己了。

  茗山老和尚到這邊來,我那天到機場去接他,我們同坐一個車回來,他在路上跟我講,他今年八十八歲了,很想閉關修行,這是他自己的心願。但是現在沒有人講經、沒有人弘法,到處還需要他,沒有法子,只好還是到處奔波。這叫真實慈悲,他為眾生,他不是為自己。只有在為眾生,也不礙自己修持,他在這上面下功夫。昨天晚上我到居士林,他在那裡寫字,找他寫字的人一大堆。我勸你們同修不要去找他寫字,很苦!耽誤修行,耽誤用功。所以他很後悔,他說,我要不會寫字多好,多清淨、多自在;他說,幸虧好,我還沒有學畫畫,如果學畫,更不得了!決定不是好事情。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不必要這些字畫,你的房間、念佛堂不必掛這些字畫。

  居士林念佛堂建立,李木源最初要我寫對聯,那裡柱子很多。我就告訴他,如果掛很多對聯,大家看到心就亂掉了,分心了。以後我告訴他,全部掛阿彌陀佛的佛像,大家不會胡思亂想,無論你轉到哪個地方都是看到阿彌陀佛。不要寫對聯,不要寫字,讓人家進入這個場地心歸一,這就好了。以後才免了,統統掛佛像。居住環境愈簡單愈好,我們看許哲居士住的地方,牆壁上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這是正確的,沒有雜念,看到字都會打妄想。我們不求,老和尚省事,讓老和尚有一點安靜,這也是你的布施,你不找麻煩。你布施老和尚安樂,你也會得安樂;你找他麻煩,人家也找你麻煩。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09:28:09)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4日09:28:0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644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