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六五卷) 2000/2/17 澳洲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265
請看「世主妙嚴品」,得法讚佛,八部四王眾,鳩槃茶王長行,第七句:
【高峰慧鳩槃茶王,得普現諸趣光明雲解脫門。】
清涼大師在這裡註得很簡單,他說「謂於諸趣普現身雲,耀通明等之光也」,註得雖然很簡單,意思已經說得很明顯、很清楚。這一句我們讀了以後,對於現代人講的多元文化,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從經文裡面看我們就曉得,鳩槃茶王確確實實是諸佛如來化現的,決定不是凡夫的神眾。因為凡夫神眾決定沒有這個能力,這個能力就是《普門品》裡面所說的隨類化身,應機說法。『普現諸趣』是隨類化身,『光明雲解脫門』是隨機說法,可見得不是諸佛如來、不是法身大士,決定沒有這個能力;不但神眾做不到,天神也做不到。清涼解釋意思就更明顯了,「謂於諸趣普現身雲」,諸趣通常說六道,在六道裡面,廣義就包括十法界;換句話說,在六道十法界他能夠隨類化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樣的身,我們要深深的體會到這個意思。
佛在大經裡面常常教導我們,特別是普賢菩薩教我們處事待人接物應該具備的心態,頭一條「禮敬諸佛」,誰是諸佛?所有一切眾生之類都是諸佛。這個地方我們所看到的鳩槃茶王,他的形相是雜神,我們稱他作天神也可以,稱他作鬼神也可以,八部護法是介於天神跟鬼神之間的。古大德在註解裡面給我們介紹,他是天神的部屬、天神的部下,鬼神的首領,我們一般講鬼王,示現的是這個身分,這在形相上講。實際上說,他是諸佛如來化現的;正是大乘經上常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華嚴》、《圓覺》上說得更清楚、更明白,「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我們看他本來是佛,佛化現的。
一切眾生之類,諸佛化現的無量無邊,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不認識的時候怎麼辦?把一切眾生統統當作諸佛如來化現來看,那就完全沒錯。我們沒有神通,這個看法好!這個看法如理如法,平等的禮敬,真誠的禮敬,就對了。如果看到有一個眾生,他是凡夫,他不是佛,我們就會生起貢高我慢的心。諸位想想,貢高我慢是煩惱,你根塵接觸之處生煩惱,生煩惱就是凡夫。你把他當作諸佛如來化現的,你生恭敬,生恭敬就是自性性德的流露,你看看這兩種差別有多大!一個是成聖成賢,一個是墮落在凡夫,而關鍵就在一念之差。換句話說,你對於眼前境界是怎麼個看法,就在這一念之差,一念之差凡聖就差別了。我們學佛就要在這些地方學,在這些地方才得真實受用,真實利益。所以決定不能夠分彼此、分高下,我們完全錯了。
尤其是大乘戒經裡面說的自讚毀他,這個說法在《瑜伽菩薩戒經》裡面是列在重戒裡頭。《梵網戒》是列在輕戒裡頭,可是《瑜伽師地論》受戒毘尼是列在重戒,我們想想有道理,它增長煩惱,增長貢高我慢;換句話說,不但是障礙你證果,也障礙你開悟,幫助你造罪業;換句話說,幫助造罪業就幫助你墮三途,堅固六道,永遠不能出離,就受害無窮!列入重戒是有道理的。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就心開意解,這才深深體會到,今天我們所接觸的不同宗教、不同的族群,無一不是諸佛如來在十法界諸趣之中隨類化現。我們見到所有宗教裡面崇拜的神明,再也不會起妄想分別執著了,我們入於平等境界。入平等境界就是大乘經上講的入不二法門,在一切境緣當中,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果真放下,那你就入華嚴境界,華嚴叫一真法界。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眾生跟佛這一種分別妄想沒有了,平等真法界。
諸佛如來為什麼要這麼作法?我們凡夫會問,凡夫沒有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佛為什麼這麼做?實在講,佛沒有這些分別執著,佛是「普現」。你要問他為什麼會現?因為他在沒有成佛之前,在凡夫位修學當中曾經發過願,發過什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他今天成佛了,成佛之後他所發的願要兌現,不能說過話之後不負責任,他要兌現,所以十法界一切眾生有感,佛一定有應。眾生之感千變萬化,佛所應身也是千變萬化,決定是感應道交。佛現身來做什麼?要用我們現在話來說,為眾生服務;用佛法來說,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覺悟,這句話不好懂,我們用現在人說的話大家容易懂,他是來為眾生服務的。
服務裡面最重要的一條:幫助你覺悟。服務的項目無量無邊,佛把它歸納為六條,就是六度。六度裡頭最重要的一條: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幫助你覺悟。樣樣都幫助你,裡頭有一個主要的一條。如果是樣樣都幫助,沒有般若波羅蜜,那就不是佛法,是世法;裡面有一條般若波羅蜜在裡面,那就是佛法。所以無論是布施供養,持戒守法,忍辱精進,念念行行都充滿了高度的智慧,我們現在人所說的高度的藝術。表現在事相上是高度藝術,內在裡面是真實智慧,這是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的善巧方便,我們要學,我們要懂,我們要會,就能得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這是我們在講席裡頭常常說,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這是三種利益。最小的利益轉惡為善,為什麼說這個利益最小?這個利益不能出六道,但是決定不墮三惡道,決定得人天福報。在人天兩道裡面,也不受惡報,能得福報。
善、惡的標準,大小乘經論裡面普遍都在宣揚十善業道,這是標準;十善的反面就是十惡。十條不多,可是每一條裡面義理甚深無盡,事相廣大無邊,我們要認真去修學,愈學你就愈能夠往深廣處體會,你不做你體會不到,你要認真去做,這裡頭才有領悟,我們一般人講開智慧。
「不殺生」,不但不殺眾生,凡是令一切眾生生煩惱都包括在其中,眾生因我而生煩惱,我就有罪過了,我就錯了。所以經教當中佛常說,「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什麼人叫一切眾生生煩惱?魔,魔惱害眾生。所以我們自己要常常反省,我是佛還是魔?我們今天講學佛,到底是學佛還是在學魔?如果眾生因我生煩惱,我是在學魔,不是在學佛。如果我是在學佛,決定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眾生喜歡跟我在一起,在一起他快樂,我們是學的佛。如果令一切眾生跟我在一起他生煩惱,他不快樂,那我行的是魔道,不是佛道。學佛、修行要在這些地方用功,這一條我們真的要是會了,得的利益無比殊勝。
《十善業道經》裡面,跟我們講得十種利益。這十種利益也可以略說說,我們曉得有這麼多的好處,我們才肯真幹,不曉得好處怎麼肯真幹?第一條是「於諸眾生普施無畏」,這就是六度裡頭第一條布施波羅蜜,真正持不殺生戒,修不殺生的善法。第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這是我們現在講的愛心,能與一切眾生,有情、無情,六根接觸到之後,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愛心,這是真誠的愛心,清淨平等的愛心,不是感情衝動。諸佛如來、法身大士如是,所以為什麼一切眾生願意親近佛菩薩,我們今天講起心動念,現在外國人講磁場,你感受好。第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不但瞋恚沒有了,瞋恚的習氣都沒有了,只有愛心,沒有瞋恚。即使遇到冤家,我們常講毀謗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對他都是一片真誠的慈愛,沒有一絲毫的瞋恚,性德圓滿的流露,煩惱消除乾乾淨淨。
第四個好處「沒有病苦」,第五個好處「長壽」。諸位在新加坡,你們看到許哲居士,她活了一百零一歲,身體狀況還像三、四十歲人一樣,什麼原因?原因就在此地,她一生處事待人接物,只有愛心,沒有瞋恚,一生沒有發過脾氣,沒有怨恨過一個人,健康長壽。第六,佛說他為「諸佛讚歎,天龍善神擁護」。第七「常無惡夢」;他心善,怎麼會有惡夢?只有快樂,沒有煩惱。第八,「宿世的冤家、冤業自自然然化解」。第九,他「沒有惡道的恐怖」,他自己很清楚、很明白,就像許哲居士講的前途一片光明,決定不會墮三惡道。第十「命終生天」;他不求生天也生天,如果是求生淨土決定得生。他需不需要念佛?不需要。為什麼?他心已經是佛心,行已經是佛行,還要念什麼?想到極樂世界去,決定阿彌陀佛來接引,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不偷盜」,佛菩薩做出這個榜樣給我們看,做出這個果報來給我們看,讓我們看了羨慕,讓我們看了深信不疑,要發心去效法,我們從這個地方覺悟過來,清醒過來了。不偷盜,凡是世出世間有主物,這個東西有主的,沒有得到主人同意,我們把它拿來了,都叫做偷盜,所以偷盜的意思很廣很廣。主人這個東西放在此地,我們把它拿到別的房間,也叫犯偷盜罪。為什麼?有主之物,他東西不見了,你雖然沒有把它拿去,你把它移動地方都不可以。所以我們要尊重物主,沒有得到他同意,決定不可以拿。偷盜這個戒很微細、很廣大、很難持,所以為什麼持戒的人,能得諸佛護念,能得龍天善神尊敬擁護,真是善人!這個善是以這個為標準的。
佛在經上常常稱讚的善男子、善女人,我們是不是善男子、善女人?它有標準的。這個我們講經的時候講過很多次,最低標準就是十善,淨業三福裡面「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佛在經上講善男子、善女人最低的標準。如果你沒有做到,佛經上所稱讚的,沒有你的分。從這個標準再提升,再加上「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就比這個高了,小乘善。第一條是人天的善男子、善女人,第二那是聲聞、緣覺裡面的善男子、善女人,最後提升到菩薩,大乘菩薩,那又要加上「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大乘裡面的善男子、善女人。我們讀了經,想一想自己是哪一個標準,要認真努力去爭取,使我們自己善心善願善行達到佛所講的標準,於是佛經裡面所說的境界就是自己的境界,佛經裡面所說的殊勝功德利益,我們真的就得到了。所以讀經不明這些道理怎麼行?
十善前面五條跟五戒相彷彿,我們要做。決定不犯偷盜戒,我們自己再缺乏,也不幹偷盜的事情,也不可以侵佔別人的。佛給我們說,財物是從布施這個因而得來的,我們物質生活欠缺、生活困難,是過去生中在這方面修得少。怎樣補救?多修布施這個行法。我們少財就多修財布施;我們缺少聰明智慧,多修法布施;身體不健康,常常有病,多修無畏布施。你肯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你自然就得殊勝果報。佛在經上講,你能夠持不偷盜這一條,你得十種可保信法。第一條,你的物質生活決定沒有缺乏,無論遇到什麼災難,你的福報不會減少;為什麼?因為你持不偷盜的戒,所以別人也不能夠奪取你的東西,你的東西也不會散失。第二、你得到許多人的愛護。第三、我們現在講的社會歧視,你不會被人歧視。第四、你得到十方一切大眾的讚歎。第五、你不會憂慮損害。你得到這麼多好處!第六、善名流布,我們現在講的社會大眾對你讚美。第七、處眾無畏,大庭廣眾之下,你能夠恰如其分的與大眾相處。第八、身心安樂,辯才無礙。第九、你的心裡面常常有幫助別人的念頭。第十、命終生天。持十戒,每一條後面最後一句,都是得生天的福報。這是講世間善人,不一定是學佛的,學佛的人決定求生淨土。不學佛的人果報在天上,因為他欲沒有斷,所以多半都是生欲界天,而是以生忉利天最多。
犯偷盜,麻煩可大了,災難可就多了。世出世間諺語常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人到世間來投胎,這講六道裡頭,佛給我們說「人生酬業」;又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們這一生的際遇、生活狀況是果報,果怎麼來的?前生所造的。從我們這一生遭遇、受用,就知道我前生做的是什麼;你要想來世如何?那你就想到你這一生當中做的是什麼。這一生當中我們起心動念一切造作,這是因,修的是因,來生一定得果報。我們這一生的因殊勝,來生的果就殊勝;這一生做不善的因,來生哪有善果?殺生、偷盜是極端的不善!
欺騙眾生是偷盜,欺騙國家是更嚴重的偷盜。怎麼說欺騙國家?漏稅,現在人所謂鑽法律的漏洞。逃稅、漏稅這是偷盜國家的,這個罪極重。國家的財物是整個國民稅收;換句話說,你是偷一國的人,一國的人都是你的債主,你說你麻煩大不大?你偷一個人的東西將來要還,來生要還債,還一個人的;你偷一國的人,可麻煩了,你怎麼能還得清?佛門裡面的東西更麻煩,因為佛門它沒有界限,虛空法界所有出家人都有一份,所以佛在大乘經論裡面常講,你犯五逆十惡之罪,佛還有辦法救你,你偷常住物,三世一切諸佛都沒有辦法救你。可是我們今天把常住物真的是看輕了,誰知道這個東西這麼嚴重?我們常常犯這些過失,這是無知。正是《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沒人告訴你,不曉得這個道理,不知道這種報應的可怕!四眾弟子們以恭敬心來供養,供養常住,你怎麼可以盜常住物?一分一毫一釐,我們在常住要愛惜常住,決定不可以浪費。
在古時候,世尊在世的時候,充其量不過是盜取一點食物,因為出家人沒有東西,三衣一缽,手上也不持金錢,頂多是吃的東西。托缽,每個人出去托缽,他出去托缽托得一些好東西,充其量不過如此,果報就不思議了。從前托缽,每個人托回來的,絕對不是說托回來你自己吃,那就錯了;每一個人出去托,托回來之後統統放在一起、混合在一起,然後大家拿來吃,這是平等法。不是說你托得好你吃,他托的這一缽差一點他吃,這就不平等了。所以托缽不是在路上吃,回來之後合在一起,再分而食之,這佛家的平等法。
我們看到《安世高傳記》裡面,記載的[共+阝]亭湖龍王那個故事,那是真的不是假的。龍王前世是安世高的同學,很好的同參道友,就是在托缽的時候,有的時候托的東西不好,心裡就不高興。今天出去托缽的時候,人家供養得很差,飯菜很差,心裡面就一念不高興,就這麼一個業因墮落到畜生道。但是他有福,他是個講經的法師,「明經好施」,喜歡布施,又通宗通教,所以在畜生道裡面就當了龍王。人家到他的廟裡面去問他事情非常靈驗,為什麼靈?因為過去生中明經,他有智慧,所以他很靈。拜他的人很多,供養得很多,是從前他喜歡布施,他得的福報。所以他有財富,他有聰明智慧,落在畜生道!我們今天想想,我們今天在經教、在布施供養德行上不如他,我們的瞋恚,我們心地不平,超過他太多了,我們將來到哪一道去?不必問,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由此可知,在修學過程當中,處事待人接物,稍稍一點不如意,稍稍一點瞋恚不平,誰吃虧?自己墮惡道,與別人不相干!我恨那個人,那個人不會墮惡道,我墮惡道。我恨他,他也恨我,兩個人一同墮惡道;我恨他,他不恨我,我墮惡道,他不墮惡道。這些道理與事實真相,我們都要搞清楚、搞明白。
佛教給我們,這世間是怎麼回事情?「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間從哪裡來的?從我們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有沒有「人」,有沒有「我」?給你講真話,無人亦無我,都是從自己妄想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善惡業因果報全在一念之間,你一念是佛,我們常講念佛,念佛不是口裡念,念佛是念頭。你這一念是佛的念頭,什麼是佛的念頭?大地所有一切眾生皆是諸佛如來,這是念佛。我們以普賢行願對待一切眾生,普賢菩薩教的十個綱領,禮敬、稱讚、供養,十願裡頭最重要的這三條,對人對事要用這個態度,對自己懺悔業障,這是只見自己過,不見世間過,這是普賢行。遇到善知識決定沒有嫉妒,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哪裡會有嫉妒障礙?這樣的存心是佛心,這種念頭是佛願,這種行為是佛行,這叫真念佛。
心是佛,念頭是佛,行為是佛,看到山河大地、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化現的。化現做什麼?化現度我這個眾生。只有我一個是凡夫、是眾生,這在《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諸位明顯看到。這是大乘修學的榜樣,凡夫眾生就是我自己一個,除我自己之外,全是諸佛如來化現的。順境是諸佛如來化現的,教我在順境裡不起貪愛;逆境也是諸佛如來化現的,教我在這裡面不起瞋恚。所以我學佛、學菩薩應該怎麼學?順境、逆境,善人、惡人,平等恭敬,平等稱讚,平等供養;我自己,懺除業障。這是大乘修學,誰懂得?誰肯幹?懂得的人就覺悟了,肯幹的人是菩薩,他就不是凡夫,他在行菩薩道,他真正學佛。
十善裡面,第三條是「不邪淫」。因為十善是給社會廣大群眾學習的,這不是對出家比丘。在十法界,廣大群眾都有配偶,所以十善跟五戒裡面都是講不邪淫。配偶之外有淫慾的行為,這是邪行,這叫犯戒,那就是惡作。不邪淫,得四種智所讚法:第一、諸根調順,這用現在的話來說,身體健康;第二、我們用現代話說,身心清淨,這也是給社會大眾做榜樣;第三、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稱讚;第四、用現在的話來說,家庭和睦,家和萬事興。古時候男女結婚跟今天意思完全不一樣,古時候我們聽說結婚,沒有聽說離婚的,現在離婚率為什麼這麼高,為什麼古時候沒有?這就是結婚的意義不相同。古時候人結婚是為什麼?兩個人有生活共同的目標,互相協助,達到共同的理想目標。說實在的話,那個目標不是愛情。現在人結婚是為愛情,愛情會變,所以婚變的事情層出不窮。古人是為道義,他明理,他懂道理,他知道應該盡的義務,所以他是義理的結合。今天的結婚是感情的結合,感情非常脆弱,很容易破裂。這是現代婚姻跟古時候的婚姻完全不相同,在義理上講完全不一樣。
「不妄語」,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行法。世間善人在我們中國講聖人君子,君子是最低層的,都不妄語,何況聖賢?在佛法裡面受過三皈、五戒的人,他的水平就是儒家的君子。不妄語,決定不欺騙別人。這一條在現在的社會普遍都犯,有意無意天天在打妄語,所以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信用沒有了,這很悲哀的事情!現在人與人往來要定什麼契約,還要到法院去公證;即使公證了,未必能信守。古時候哪有這些囉嗦事情,所謂「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言而有信。五十年前的社會還有,現在這個社會沒有了。我們從小生長在農村裡面,農村也有小商店,買東西賒帳,到時候決定就還錢,人家也不要來催,也不要來討,有信用!現在這個社會沒有了,人都懷著盜心,還認為能偷盜的這個人有本事,這個人很能幹;凡是真正遵守佛的教誡,這個人是呆子,這個人無能;現在社會變成這個樣子,社會怎麼會沒有災難?
災難從哪裡來的?是眾生造作一切不善業感得的,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華藏世界為什麼沒聽說有災難?極樂世界沒聽說有災難?天災人禍沒聽說過,什麼原因?所有一切眾生都修十善,它哪裡會有災難?沒有一個打妄語,也沒有一個兩舌、惡口、綺語,都聽不到,所以人家果報殊勝,依正莊嚴。諸佛菩薩在一切眾生族群裡面示現教這些,不但言語教導,他完全做到,做出一個榜樣來給你看。我們親眼看到,從前李炳南老居士,他的正業是奉祀官府的主任祕書,奉祀官是孔德成先生,我跟他很熟。他們這個機構是屬於行政院,李老師用公家的信紙、信封私人寫信,這是盜戒,這是偷盜。公家印的信紙信封是辦公事用的,你私人拿去寫信的話,這就是盜戒。所以他私人拿來寫信,他要向奉祀官報告,我可不可以用公家的信紙、信封私人寫信?奉祀官點頭同意,那就不犯盜戒。很小很小的事情,不是學佛的人哪裡懂?任意糟蹋公物,這都是破戒,都是惡作。
我過去有個老師,周邦道居士,在台灣很多人都知道,他在台灣考選部作政務次長,就是現在像新加坡的第一副部長。公家配給他有轎車,他不是公事,他不坐公家的轎車,他自己出門辦事還是去坐巴士、坐公共汽車。為什麼?公家配給他的轎車是讓他辦公的,如果私人坐這個車子出去,這是犯盜戒,浪費公家的汽油。公家給他安裝的電話是公務用途,私人決不用公家的電話。學佛的人才懂得!你們諸位想想,連這些事情他都能夠謹守不犯,他怎麼會貪污?不可能的事情。以後我看到大陸上出的光碟,有一套是百年恩來,就是講周恩來,有好幾片我看了,周恩來也是這個人物,跟周邦道一樣的。他做到總理了,國家也有車給他,他沒有兒女,他有些姪兒、姪女,到他家去,他就告訴他家裡的小孩,這個車是國家的,我公事上用的,你們私人要出去玩的時候,你們騎腳踏車、搭公共巴士,這個車不可以坐。公私分明,清清楚楚,跟人說話都老老實實,這是善人。
我們想想我們能做到嗎?我們做不到,如果常常犯,這十條我們常常犯,我們是惡人。佛講我們這個世界,叫「五濁惡世」,這四個字什麼意思?濁是染污,我們今天這個世界染污嚴重,這個大家曉得;惡是指什麼?人人都造十惡業。所以這個世界叫五濁惡世,五大類的污染,人心都惡,行業都惡。佛講這句話,我們今天仔細來觀察,濁惡到了極處。我早晨看《十善業道經》,前面有雍正皇帝一篇短文,我看了感觸很深。他舉出宋文帝的時代,宋文帝跟這些大臣對話說得很好,十個人當中有一個人能夠真的修五戒十善,天下太平。不必要很多,十分之一,這個社會安和樂利,作皇帝垂拱而治。
我們今天這個社會亂了,外國許多宗教家說,這世界末日到臨了。我們想想世界何以有末日?這世界上連一個善人都沒有,這個末世就到臨,末日就來了。所以我常講怎樣挽救劫難?我們能夠認真學習十善,這個劫難就能挽救。我一個人修能挽救嗎?一個人修不能挽救,算了,我還是不要修!這世界還有救嗎?真正覺悟了,這個世界六、七十億人都造惡,我一個人來修善,能不能挽救?明知其不能為而為之,我們盡心盡力,縱然不能夠挽救社會,我們自己救自己是救住了。如果能影響更多的人,有十個、八個,十幾二十個,這一個地區就能消災免難。不能救全面的,能救這個地區,這一個都市。古人講得好,有十個人修善,這一個村莊,這個村莊裡頭有幾百個人家,裡頭有十個人持五戒十善的,這村莊就沒有劫難。一個城市,小城市,有個五千人、六千人的小城市,有一百個人修五戒十善,這個小城市沒有災難。我們從這個地方能體會。
在中國,無論是大小城鎮、鄉村都有寺廟,古時候都有出家人講經說法,勸大家斷惡行善,有道理!但是今天道場雖然多,出家人也還有,已經不講經、不說法了。還有一些我見到的,印送這些善書是好事,但是自己不能依教奉行,印出來勸別人做,自己不做。所以信徒看看法師不做,自己當然也就是陽奉陰違,於是天災人禍不能避免,道理在此地。我們今天要想自度,一定要覺悟,一定要依教奉行。我們在這裡看到『高峰慧』,他的名號表示高度的智慧,高度智慧人做出什麼事?做社會大眾的榜樣,做出轉惡為善的榜樣,轉迷為悟的榜樣,做給社會大眾看,從這個地方修行證果,我們要在這個地方學習。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09:25:31)
评论